模块化理解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报告是意在与各位老师共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并希望通过此与各位老师一起探究更合理的教学方式为目的,所撰写的内容。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1,教科书的理解
对于教科书的理解是我们作为老师,言传身教的必要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能听到一些老师说“这个教材不行”“这个教材不合理,太难”之类的话语,那么我们是否真的理解这本教科书,或者说此教科书作者的意图了吗?
不同种类的教科书的存在,有他一定的必然性和需求性,如果我们没有很好的合理安排好相应的课时、教学大纲,没有很好理解受众的学习心态、教学者所需要扮演的角色概念就武断的选择了某一本教科书,那么我可以断言,此教育是失败的,执教者是盲目的。
所以我们作为语言教育机构就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准确选择我们所需要的教科书。
就拿我们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大家的日语》《标准日本语》《新编日本语》的初级篇来进行比较和分析。
以下我简单阐述一下我自己对于这几本教科书的理解:
《新编日本语》
这本教课书是中国学院派编撰的一套书籍,着重与学习者对日语的文法,写作的能力。
在听力练习上一般都需要添加辅助类练习和教科书。
一般适用于能长期系统学习日语的学生,所以多使用于本科日语类专业的教学。
另外,这本教科书不适用于自学和短期教学。
《标准日本语》
这本教科书相对于《新编日本语》偏向于口语的能力掌握,但是内容上较杂,而且作为一本偏向口语能力的教科书,其听力部分的练习太过单薄,感觉并没有完全体现其特点。
自己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概念说明上的错误。
但,也不失为一本经典教材。
基本老一辈学习者都把这本教科书视为主流教材。
多使用于院校的2外学习。
可以自学,但是容易在学习中产生误解。
(标日的视频教学还是比较经典的)
《大家的日本语》
这是针对在日学习工作的外国人所编撰的一套书籍,前身是《新日本语》,《新日本语》这本教材是专门针对在日工作者编写的,所以在内容上偏向于工作用语。
后期因为留学生需求增加,出版社对它进行改版,形成了《大家的日本语》。
形式上基本与《新日本语》一致。
这套教科书相对以上两套书籍,稍显浅显,意在更快速,简单的掌握日语会话能力。
适合自学与短期教学。
所以现役日本的语言学校都一直沿用这套书籍。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我们以短期教学为主的小语种教学机构,在教科书的选择环节上,确定使用《大家的日语》还是比较正确的。
当然因为教科书的不同在教学方法上也需要相应进行变化。
有时将大学学习日语的方法直接使用到《大家的日语》教学中就会出现理念上的冲突,导致教学效果的降低。
所以强行让教材匹配自己的教学方式是不适宜的,应该自己去适应教材,了解教材。
那么《大家的日语》的教学理念是什么呢?在此仅以我个人观点进行阐述。
(这里只是以日语为例,希望也能给其他语种以启示)
首先,基于以上的特点,在上课前,老师需要完整把握本教材的使用节点与内容上的轻重缓急,什么是轻重缓急,相信大家能够理解,学习内容上是有难有易,老师需要合理安排好课时与上课节奏。
难的多一些,易的少一些,保证在总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
那么,节点又是什么呢?个人认为有以下4点;
1)本教科书对日语基础构成特点和组句意理说明的整理;
2)让学员升华理解与使用技巧掌握的方法;
3)练习与实用相结合的课堂氛围;
4)不断改善授课方式的精神;
时刻留心改进以上下划线部分的4大要点是我认为成为优秀教师的必要要素。
教日
语不难,只要受众认可,但要将难的内容,用简单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却并不易。
接下来就教科书本身进行阐述。
首先使用节点分为两大部分:
①教科书的使用节点
按照教科书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
1)1—13课为通过基础助词,基础后缀的学习,掌握基础句型;
2)14—23课为升华内容的学习,在基础句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掌握新的讲话方式;
3)24—33课在结合基础句型组合成型的客观表达方式上,进一步掌握语气,语调的表达;
4)34—48课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对日语文脉的掌握和熟练;
5)49—50课学习基础的敬语体系概念;
②课堂上的模块使用
本教课书每课都有相应的模块环节,分别为‘文型&例文’‘会话’‘练习A’‘练习B’‘练习C’‘问题’‘听力’。
我的课堂流程:
‘文型&例文’
↓
‘练习B’
↓
‘会话’
↓
‘练习A&练习C’(口头)
↓
‘问题’(书写)
↓
‘听力’→(结束当课)→‘作业’
以上流程的目的在于让学习者在课堂内完成读、说、写、听的一个循环。
让学习者感觉到学以致用,并在听力练习中得到成就感。
这是一个课堂的生命线,如果没有抓住,那么你的课堂会越来越吃力,效果也会因为学生兴趣点的消减而越来越差。
2,模块化教学理念——去语法化
教学方法本就多种多样,问题就在于老师对于本语种的理解和看待教学的角度。
有时候换个角度,就会豁然开朗。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也慢慢形成了一种自己认为比较成熟,并在实践中获得较好效果的方法。
我把它叫做模块化教学理念。
本教学理念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由。
不同于一直以来传统的教学思维,打破文法,文型的学习束缚,让学生自能够主思维,自主推导,自主形成会话。
实现短期高质量学习的目标。
说明如下:
概念:
①助词,字面意思,表示帮助一个词形成句子的成分要素,并且只能帮助名词或者名词性词汇。
②后缀:结束句子,同时表达句子的「时态」「肯否定」「被动」「礼貌程度」等。
接续特征:在名词或者名词性词汇后面添加助词,此作为整体可以复数个添加,以后缀结束。
N 助词+后缀
↑
此部分可复数个添加
↑
把这个部分叫做为模块
这里以「~は~です」为例进行说明。
助词「は」的作用:提示主语,主题;
后缀「です」的作用:结束句子。
「です」不能单独使用,需要在其前面接续名词或者形容词使用。
表达中文「・・是・・」的意思。
形成判断句。
像这样不是简简单单按照句型来进行介绍,而是打散句型,让学生推导并逐个理解,通过单词造句掌握这个句子的方式会让学生记忆深刻,有时在课堂上就记住一些单词,同时也增加了上课的趣味性,让学生一直处于动脑的状态。
形成句子进儿转变成对话,也某种程度上也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
另外,在日语教学中,有些句型按照文型本身来讲解的话会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但按照模块化助词的理解来讲解,则就会变的比较便利。
综上,模块化理念可以减轻学习者的负担,不需要记忆繁琐的文法和接续方式,只需记住「助词」「后缀」「单词」这些单纯的概念。
当然在本教学中「助词」的教学会变的相对重要,相对来说会让日语的学习变得简单一些。
以上是我就本人的教学经历进行的阐述,希望能给大家以启示,让我们的教学更加有趣,更加有效。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