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金代女真人的民族传统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文化产业论坛
试论金代女真人的民族传统教育
孙莹莹
(哈尔滨市阿城区金上京历史博物馆,黑龙江哈尔滨150300)
一个民族得以长期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己的传统,民族传统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创立国家及巩固政权的关键所在。
但民族传统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属于动态、开放的文化体系,特别是在外界因
素作用下,如何保持和发扬自己民族的传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历史长河中,我国北方各民族中,女真民族在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方面方面具有代表性。
女真民族自建立金代政权后,受辽宋居民影响,汉化较为严重。
但金代统治者在吸收和借鉴宋、辽先进的技术、政策、文化的同时,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民族传统教育,在金代皇室中,更为强调民族传统教育,从而使其长期保持着女真民族的特质。
1尚武精神教育
由于女真民族生活区域多以山川为主,气候寒冷,在这种恶劣
的自然环境下,女真人养成了骠悍的性格。
而且在此基础上,女真人
精于骑射、勇于牺牲,同时也凭借这种尚武精神,使其从北方的一个
少数民族在灭了辽和宋后,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金政权。
女真民族自建立金政权后,随着其统治地域的不断扩大,与中原文化接触不断深入,汉化现象十分显著,这也使金代统治者在位期间非常重视尚武精神。
一睦以来,骑射技能都是女真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有力武器,但自金朝立国后,女真人日益染上华风,在日常娱乐时很少进行骑射切磋。
统治者为了更好的保持本民族的的尚武精神,开始大力提倡女真人训练骑射,对身边侍卫和军队进行骑射教育。
设立猛安谋克作为开展骑射训练的机构,有组织对金代女真人进行骑射训练,以此来提高女真的战斗力。
同时提刑司还负有对骑射训练进行督导的责任。
在女真科举考试中,也增设了骑射,这也是中国科举史上女真人独有的特色。
金朝设立科举考虑,其本意是为了能够推行女真文字,但在实施过程中,更多的女真人热衷于功名,而对马剑弓马越来越疏远,这对金朝的统治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因此在章宗时,
将骑射加入到科举考试内容中来。
从之其中也能够反映出当时女真人骑射传统已越来越离其生活渐远。
这主要是由于女真人在建国之前,由于长期生活在密林和深山中,围猎人是其生存的重要手段,但在进入中原后,在与汉族接触过程中,掌握了先进的农业技术,这也使围猎在获取生产资料中的重要作用被削弱。
这也使统治者开始加强对女真人尚武精神的培养。
2女真语言文字教育
女真民族在初起时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后来依照汉人楷字和契丹字制成了女真大字,后又颁行了女真小字,从而使女真民族有
了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
在金太宗时,通过建立学校来推广女真文字,入校学生多以女真人为主。
但由于当时女真字创立时间较短,当时女真人热衷于武力定天下,因此入学学习女真文字的女真人并不多。
在金世宗统治时期,对女真字的学习开始重视,学校开办范围也开始扩大,在世宗初年,女真文字学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同时女真文字教育体系也日趋完善。
但当时女真学校在上层贵族子弟中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因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女真文字学习的吸引力,后来这
些措施演变为固有制度,在物质激励下,学习女真文字的人数增多,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即使在金末国势不断衰弱的情况下,国家对各级学校的资助政策也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金代设立策论进士科,有效的将女真文字教育推向了新高峰,虽然策论进士科存在公半个多世界,但却培养了大批的女真人才,为女真文字的传播做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自女真字创制以来,金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大力推广女真语言文字,这不仅延续了
女真字的消亡,而且在金灭亡后,在女真故地还在使用女真文字,直至明英宗正统年间,
女真字才退出历史的舞台。
3女真人的民族历史教育女真人在太祖刚刚起兵,女真文字还没有创立时,对于本民族的历史就以口述史学的方式进行保存。
在太宗时,
开始撰修女真历史。
在熙宗即位后开始编修国史,而且修史机构也不断完备。
在金代修史机构中,
女真人数量与汉人数量基本处于对等的局面,修史机构的完善为女真史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修史机构的完善,
这之后反映金朝各时期历史状况的史书相继问世。
特别是金朝《实录》
,其内容十分丰富,考订也较为详细。
除了撰写史书,金代女真人的民族历史教育还表现建宗庙、建衍庆宫、追思先祖事迹等,其目的都是为了教育女真人能够继承先辈的勇武精神。
4女真传统生活习俗的保持4.1女真人名字的演变从现有史料来看,开国前的女真始祖往往只有名而无字号。
穆宗、
康宗时期的女真人除了姓、名以外,尚有字。
不过,自始祖至康宗,
女真人无论姓名还是字,只以女真语相称,其姓名、字的内涵只能从女真语义上加以理解。
女真人的名字自太祖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姓名中已经可以看到汉俗的影响。
除了有女真本讳以外,还有了汉讳。
从此以后,女真皇族的命名几乎都遵守了这一传统,既有女真本讳,
又有汉讳,且汉讳遵守汉人的命名规则,能够直接体现相互之间的辈分关系。
不仅如此,有的女真人还有了别号。
此外。
进入中原后,
部分女真人改女真姓为汉姓,而且渐成风气。
面对女真姓名可能消失的危险,
世宗、章宗深感忧虑,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女真人不得改称汉姓的禁令是一贯的,甚至还辅以“违者杖八十,编为永
制”
的严厉刑罚,其目的就在于维护女真民族传统,抵制汉族文化对女真民族文化的侵袭。
4.2女真人服饰早期女真人受制于自然条件和生产技术,服饰非常简单。
女真
初人中原时,
比较注意维护本民族服饰传统,甚至要求其统治区域内的汉人改穿女真服饰。
但未及汉人服饰全部女真化,
女真服饰已出现了汉化倾向。
女真中后期日益奢华的服饰从考古发掘中也得到了反映,更多地体现了汉族文化的风格。
为遏制日渐汉化及奢华的风气,保持女真族的服饰特色,金朝制订了严格的服饰制度。
虽然女真服饰加入了众多的汉族元素,但女真人的传统服饰还是较多地得到保存。
结束语在金代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面临着民族传统日趋衰落和汉化日益高涨的困境,
虽然统治者对中原文化深怀戒惧,但又无力抵抗,虽然对本民族不断没落的传统十分眷恋,
但却无能力振兴。
可以说金代发展史也是一部女真民族在
“旧俗”和“新风”之间往返挣扎的历史。
尽管金代统治者不断出台政策和措施来保持民族传统,
强化民族传统教育,
但最终也无法抵抗汉族文化的浸润,没能避免女真民族传统日益消失的命运。
参考文献[1]王德朋.论金代女真人的民族传统教育[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5.
[2]李玉君.金代宗室教育与历史文化认同[J].社会科学战线,2012,8,01.
[3]兰婷.金代女真族教育特点、
历史地位及影响[J].社会科学战线,2005,7,25.
摘要:女真族作为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建立了金朝。
自金代建立起来,虽然女真民族汉化现象十分普遍,但女真民族一直不忘自己民族的传统,在多位皇帝在位期间都是大力提倡女真“旧俗”,有效的保持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
关键词:金代;女真人;尚武精神;语言;民族历史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