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园艺疗法的居住区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营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艺疗法的居住区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营造
李天楚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北京100010)
现今社会中人们的健康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社会环境、精神心理、遗传基因等等。
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生活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对身体的健康也变得更加注重,对身心方面的疾病治疗不在满足于传统性的药物治疗,已经向着更健康和更加舒适的治疗方法进行转变,希望利用环境对身心疾病进行康复治疗。
所以,基于园艺疗法而设计的康复花园备受欢迎,并在很多的医院、养老护理院以及精神性治疗医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1康复花园的研究的意义
城市居住区的园区建设是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方面,对人们闲暇时的休闲、交流、健身和放松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居民来说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场所[1]。
居住区的公园、游乐园、运动场地、成年人或是未成年人的游戏活动场所等都是居住区园区建设的重要方面。
在未来的园区建设中,其建设目标就不仅仅是进行景观的营造,利用植物的审美规划给于人们景观上的愉悦体验,更会通过对景观的营造对人们的心态、情绪和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改变,达到保健治疗、康复和娱乐休闲的统一。
2园艺疗法理论的基础
作为一项新型的医疗手段,园艺疗法的理论是建立感官刺激的基础上,通过对人的视、听、嗅、味、触这五大感官刺激进行感知事物的性质或者是特征的科学手段,涉及到神经学、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识理论,并且有着很强的精神特性。
园艺活动就是园艺疗法的媒介,通过对植物施种的相关园艺活动以及人和人之间对施种经验、劳动成果、合作过程的分享等园艺交流的参与,进行身心舒缓和身体锻炼。
3康复花园植物景观的作用机制
环境的提升有益于人们的生活质量。
康复花园的建设,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人的身心疾病有着很好的作用。
康复花园的设计是将居住区和户外环境相互分隔,设计成为多样功能的景观空间,再利用对花园占地的生态环境包括的地形、水源、建筑物、植物特性以及道路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向人们提供视、听、嗅、味、触这五大感官上的景观欣赏,同时结合相关的园艺活动和健身器材,使人们在欣赏景色的时候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3]。
3.1生理上的康复
生理康复治疗是通过自然地景观和医疗手段相互结合治疗下,对人的身体产生康复的效果。
人的五官是了解和理解事物特征的主要媒介,人体的感官在受到外部事物的刺激时,像植物景观的色彩、气味或是自然界中的新鲜空气、温暖的阳光等刺激的时候,人身体的生理会有这明显的变化。
3.2心理上的康复
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美好的环境可以通过人对人的感官刺激,环节人精神上的恐慌和焦虑等症状,对人的情绪以及生理状态的改善有着很好的益处。
所以,通过花园景观对人进行心理上得康复治疗对人的心理情况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
4康复花园中的植物景观营造
植物景观中的植物选择:
康复花园中主要的设计要素就是植物了。
植物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很好的效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对空气质量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
同时,可以进行多种类、不同功能的景观空间的营造,满足因不同居民的不同需求,并且可以创造意境的美感。
(1)植物的安全性
居住区是人群集中并且社交活动较多的场所,是特殊的景观区域。
因此,在进行康复花园的植物选取就要考虑到植物对人提的有害性。
在进行植物选取的时候要选取净化能力强、没有毒性、无刺以及不易造成人身体生理上的过敏的植物进行景观营造。
(2)植物的绿化率
居住区的景观花园是进行公共活动的区域,空间虽然大,但在保证居民正常活动的前提下还是有着空间的局限性。
所以,在进行对景观的绿化工作时,在保证景观环境内容丰富多样的情况下,多种植像爬山虎、常春藤之类的藤蔓植物,提升景观园区的绿化率。
(3)植物的食用性
康复花园中要确保能够开展户外的园艺活动,以此丰富居民户外活动内容。
其植物景观营造也可以选择一些能够开花结果的植物,像是橘子、柚子等植物,以供居民能够采栽。
保证园艺活动的开展又能够使居民身心健康得到提升。
5结语
康复花园中的交流活动丰富多样,在开展休闲活动的同时还
摘要: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居民区的环境建设在城市化建设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并且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伴随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是必不可少的显现出来。
当下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的人口基数大、增速快以及空巢现象的问题也会日益的明显起来,老龄化的加快使得老年的相关疾病发生日益凸显,像是老年痴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都将成为社会的主要疾病,使得独生子女面临的供养压力越来越重。
本文就基于园艺疗法的居住区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营造进行研究,阐述居住环境对人们健康的疗养作用。
关键词:园艺疗法;居住区环境;康复花园;景观营造
中图分类号:TU985.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8)10-0068-02
可以引导人们参与园艺活动,像是、花卉栽植、艺术插花或是进行植物的特征辨识,植物的芳香体会等。
不仅如此,人们在其中还可以相互学习、交流,达到舒缓情绪的作用,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王泽林.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7(4):98.[2]王蜜.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中康复花园的设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
[3]邹雨岑.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4.
收稿日期:2018-4-22
关于园林绿地中微地形的分析
毛文鹏1刘小菊2
(1.河南泰合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郑州市450000 2.河南荣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郑州市450000)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也更多的向精神层面发展。
在此情况下,国家为了发展城市文化,满足人们物质精神需求,在综合两种因素的基础上,逐渐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而园林绿地的微地形处理作为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发展的重点。
微地形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园林造景处理方式,在我国园林设计中十分的普遍。
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其应用十分广泛,在园林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对绿地资源能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使植物元素更加协调多样,还能使园林景林层次更加分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得以展现,既加强了生态效益也提升了经济效益,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1园林绿地微地形的功能
对于园林绿化建设来说,园林微地形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直接影响着其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首先要对微地形的作用进行了解。
1.1园林微地形的生态功能
园林在搭配植物时,主要发挥的是微地形的生态功能。
园林绿地通过微地形的处理,可以为植物栽培提供不同坡度的缓坡,使植物能够按照自身的生长特征选择较为合适的生长环境,这样不仅加大了植物种类的多样化,使种植结构更加合理稳定,还能极大的改善园林气候和土地利用,使植物的生长空间更加充足。
1.2园林微地形的造景功能
园林绿化通过微地形的处理,主要是为了营造更好地园林景观,使其呈现出更大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
因此,从这一目的出发,园林的微地形是具有造景功能的,这种功能首先就表现在园林绿地的地形起伏变化上,其次才是植物覆盖的空间效果。
如在西湖的园林造景中,微地形就利用了园林绿地的起伏变化,将建筑、植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展现了更加丰富的自然造景,使人们的视觉感得到了满足。
1.3园林微地形的排水工能
排水功能是园林绿化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在现行的园林绿化中,排水问题却得不到有效地解决。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就必须借助微地形的坡度进行绿地排水处理,使园林景观周围环境及道路旁边的积水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这样不仅能够及时避免园林积水对植物造成的不良影响,还能节约水资源,有效地利用积水对园林植物进行浇灌,达到提升资源的利用率的目的。
2微地形在园林绿地中的作用
微地形通过自身的功能为园林建设营造了更为有利的生长环境,使植物的存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2.1能够充分体现园林生态价值
微地形通过生态功能改变了园林地形,形成了不同坡度的缓坡,使植物能够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更好的生长。
因此,微地形的生态价值就体现在植物的生长和养护方面。
一方面,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园林植物的生长条件变得十分复杂,再加上城市土壤缺少自然成分,使得园林植物的生长具有极大的局限性,而微地形的应用,则有效地改善了城市园林的自然条件,极大的拓宽了园林土地利用面积,使植物有充分的生长空间。
另一方面,微地形还为植物的生产提供较为充足的水源,尤其是到了夏季,微地形可以通过风向使得水汽落在不同地形的植物上,既满足了植物对水分的需要,还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为植物生长和养护提供了必要条件。
2.2造就了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适当的进行园林绿化微地形的设计,不仅能体现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还能唤醒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园林绿化微地形的作用进行分析,针对性地对园林绿地微地形的设计进行不同的处理,营造出更好的园林环境。
关键词:园林绿地;微地形;作用;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8)10-00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