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技术交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工技术交底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为了保证钢筋施工质量并提高施工效率,必须在钢筋绑扎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严格按照以下操作程序规范施工。

对于钢筋工种技术要求,需要做出以下准备工作:
一、准备工作:
1、钢筋下料及加工前
在进行下料及加工前,需要熟悉结构施工图和配筋图,充分明确各部位的做法。

根据结构施工图和配料单清理核对成型钢筋,要核对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

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2、钢筋绑扎前
在进行钢筋绑扎前,需要做好绑扎用机具及材料的准备,如搬子、绑扎钩、小撬棍、扎丝、临时加固支撑、拉筋以及双层钢筋需用支架等,搭设操作架子等。

对于形式复杂钢筋交错密集的结构部位,应先研究逐根穿插部位的先后顺序,同木工联系商定支模与钢筋绑扎的先后顺序,相互配合,以保证绑扎与安装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清扫绑扎地点时,需要弹出构件中线或边线,在模板上弹出洞口线,必须弹出位置线。

二、钢筋半成品加工:
1、设备要求:
调直机、切断机、对焊机、弯曲机等重要设备应设专人负责。

弯曲机倒顺开关应按照指示牌上“正转—停—反转”搬动,严禁直接搬动“正转—反转”,而不在“停”为停留,更不允许频繁地更换盘上的旋转方向。

2、下料及加工:
在进行下料及加工时,需要明确钢筋的加工日期及时间要求。

在钢筋切断前,需要详细核对钢筋配料单,复核料单牌上所标注的钢筋直径、尺寸、根数是否正确。

根据工地材料实际情况做好下料方案,长短搭配,尽量做到长料长用、短料短用,计算好合理套材方案,力求减少钢筋损耗。

对于剩余的短料,需要码放整齐(做好标记---示出料头待用料),以利于下料过程中采用机械连接及焊接使用和其它工种辅助使用。

应避免使用短尺量长料,以防止产生累计误差。

调试好切断设备,先试切1~2根,确定下料尺寸无误及设备运转正常以后,在成批
加工。

在弯曲成型前,除应熟悉待加工的规格、形状和各部尺寸,确定弯曲步骤及准备工具外,还需将钢筋的各段长度尺寸划在钢筋上,顺序为:划线→试弯→弯曲成型,必须在机械操作台上确定弯曲角度及尺寸满足配筋要求。

在弯曲配筋密集的构件钢筋时,每种编号钢筋应先试弯一个合格后,在成批加工生产。

配合弯曲的操作人员注意不能上下摆动,以免弯出的钢筋产生翘曲。

手工弯制钢筋时,需要放正弯曲点,搭好搬手、搬距,以保证弯制后的钢筋形状、尺寸准确起弯时用力要慢,防止搬手脱落。

6、钢筋下料和弯曲管理
为了避免成型的钢筋尺寸不准,必须加强钢筋下料和弯曲的管理工作。

根据配料单实际情况和经验,预先确定钢筋的下料长度调整值和弯曲的弯曲点,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划线程序,重新制定及确定可行参数,作为大量弯制的示范。

7、闪光焊接头和钢筋弯曲处的要求
闪光焊接头与钢筋弯曲处不得小于10d,也不得位于最大弯距处。

3、钢筋材料、半成品堆放及在外加工小料收料
1)钢筋堆放
对各种规格钢筋及已加工钢筋半成品必须按各种规格、形状、尺寸、数量分类垫起整齐堆放且挂牌示出。

搬运及堆放时应轻拿轻放,堆放场地平整,应按施工先后顺序堆放,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翻垛搬运。

对已变形钢筋必须放在成型台上校正后使用。

2)在外加工小料收料
在外加工小料时,根据配料单及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运用钢筋的形状和数量,安排专人做好加工的送料单及进场收料工
作。

对每批进场钢筋做好取样配合,抽取试样合格后方可使用。

每个工作日做好工完场清工作。

三、钢筋安装
1、基本要求
1)钢筋交叉点的绑扎
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扎牢,绑扎时要交错方向,可适当加一些十字花扣或缠扣,以防松口和移位。

2)板和墙的钢筋网的绑扎
板和墙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偏移,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3)XXX的箍筋设置
XXX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
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即柱中箍筋弯钩四角错开绑扎,不要都绑在同一根主筋上。

4)钢筋绑扎的铅丝头
绑扎时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钢筋绑扎偏斜或骨架扭曲,对尺寸不准的骨架可将导致尺寸不准的个别钢筋松绑,重
新安装绑扎。

绑扎钢筋的铅丝头,应朝梁内或墙外,以防拆模后出现锈斑。

5)柱、墙伸出钢筋的位置
为保证柱、墙伸出钢筋位置准确,外伸部分钢筋加1-2道
临时钢筋或箍筋,按图低位置安好,然后用样板、铁卡或
XXX好固定。

6)柱、墙箍筋间距
对于柱基、柱顶、梁柱交接处,箍筋间距应按设计要求加密。

7)保护层
保护层:梁底、板底用砂浆块、大理石块放置,竖向筋外侧用塑料卡口垫块卡在外排钢筋上,间距一般1000mm左右,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的正确。

8)拉(勾)筋的设置
拉(勾)筋应钩住箍筋,在某局部绑扎完工后,必须用搬手将拉勾弯头处直角,弯曲成135°角,以满足设计要求。

9)钢筋网或骨架上的运输、堆放和通行
不得在已绑扎好的钢筋网或骨架上运料、堆物或脚踩,必须在钢筋上通行时应采取搭马道等措施。

10)预留洞口和预埋铁件的安装
配合其他工种安装预埋铁件,预留洞口,其位置要符合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