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产学研用”发展,创新高校教学科研发展新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产学研用”发展,创新高校教学科研发展新途径
陈澜祯;林如丹;刘仰斌
【摘要】2010年6月6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首次提出要创立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要求高校要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创
新基地平台建设.针对科研领域当中的体制性障碍,提出了要促进高校、科研院所、
企业的科技和教育的资源共享.并特别指出高校要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
技成果转化,积极参加文化建设,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31)005
【总页数】2页(P708-709)
【作者】陈澜祯;林如丹;刘仰斌
【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
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4
2010年6月6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首次提出要创立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要求高校要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创新基地平台建设。
针对科研领域当中的体制性障碍,提出了要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
的科技和教育的资源共享。
并特别指出高校要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加文化建设,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产学研用”是一种合作系统工程,字面意思就是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的系统合作,从学校方面讲,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
目前,高校的科研工作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使高校的教学科研力量更好地为发展社会经济服务,加快高校的产学研用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有不少学校的成功实践证明:产学研用的发展与合作已经成为推动高校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办学实力。
但目前在我国,许多高校特别是非“211工程”的高校在产学研用发展过程中存在教研发展缺乏特色、学科交叉融合不足、科研成果转换率低下、重纵向课题申报轻横向合作研究等普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高校教学科研资源分散、科研团队难以形成合力,研究力量薄弱的结果,不但较难适应国家重大科研攻关任务的需求,也间接地制约了高等教育机构为政府、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
2.1 以区域优势资源为依托,构建“产学研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就当前高校的发展形势而言,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校产学研用发展的一大“瓶颈”。
以我省中医药研发为例,主攻中草药研究的高等医学院(如我校)由于缺少科研与产业的沟通、转化,无法充分发挥其在中医药领域创新研发的作用,使一些先进的研究成果和关键性技术长期无法得到应用,限制了科研成果向产业的转化,“产、学、研、用”衔接极不通畅。
为此,如何整合优化我校校内的科技资源,并通过产学研用结合和校际间、省际间的科技合作,进一步提高我省赣南地区中草药
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节省科技成果转化时间,为赣南地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对发挥赣南中草药优势资源,发展我省中医药产业和建设我校特色学科有着重要意义。
其中,构建“产学研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是我校“产学研用”发展和实施“二次创业”不可忽略的重要渠道。
以赣南地区中草药研究为例,构建赣南地区的中草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一方面可以面向医药行业、企业广泛开展技术服务和科研协作,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
还可以充分实现以中药市场发展以及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和参考,通过对赣南及周边地区的中药产业资源与科研资源加以整合,按照“以产定研,以研促产”的思路,强化科技攻关计划的定位,引导“产学研用”结合,推动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与转化[1]。
2.2 以构筑科技创新的产学研用基地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学科特色首先,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学科和特色资源,实施科技创新工程。
以学科建设为依托,把重点学科、重点课程、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重点人才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建设好重点学科;其次,对优势学科给予重点扶持,加强重点人才引进,由高级人才为领队、组织大团队、构建研究大平台、申请大项目、攻关大课题、获取大成果,步入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成长的良性循环的轨道;第三,兼顾多学科的发展,通过建立一批
重点学科交叉平台,不断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构建相互依托和相互支撑的学科体系。
2.3 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产学研用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一是进一步规范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断丰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逐渐形成打得响亮的“特色”专业,提高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我省医疗领域人才的发展有力支撑。
二是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务实为基础,以双赢为目的,以需求为动力,搭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平台。
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实践基地、各种资源,丰富学校的办学路子,拓展学校
的发展空间,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进程。
随着我校硕士点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学校还可适当考虑建立特色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并逐步形成校内外实习基地、创新基地网络。
2.4 以与行业企业生产合作为途径,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机构以我校中草药研究发展为例,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使学校的专业建设更具鲜明特色,另一方面,也可以与相关行业、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坚持互惠互利条件下双向参与、优势互补,建立产学研运行机制,通过合作教育、共建高校与医药企业联合研究中心、人才交流中心,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的合作。
随着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成果推广,在进一步加快赣南中草药材原料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的同时,还将有利于形成以科技促产业,以产业促生产的赣南中药研发、药物生产、药材种植的多点共进模式,从而促进我省中药产业和现代中医药研究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校明确了“千亩校园、万人大学”的发展目标,确定了“迎评、申硕、建新校”三大任务,随着“三大任务”的顺利完成、“建设医科大学,实现二次创业”目标的明确提出,本文提出四点加快高校产学研用发展的途径,希望能抛砖引玉,以点返面,为我校全面实现“产学研用”建设、有效地推进我校产学研一体化进程的贡献绵薄之力。
【相关文献】
[1]陈澜祯,林如丹.基于B2O2C模式的新型电子商务科技服务平台的研究-以建设江西省赣南地区中药科研服务平台为例[J].中国商贸,2011(14):25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