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维度——复仇现象之缘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 论广 角 源自I ■ 传统 的维度
复仇 现象之缘起
秦双星 王
(. 1西南政 法 大学行政 法学 院 2 0 级法 律史 博士 生 09
纯z
63 0 ) 4 0 0
四/理工 学院政 法学 院 2 四川 理工 学院 艺术学 院 .
[ 摘 要] 中国 古代 复仇 现象 在历 史发 展中 具有 一条 相对 清晰 的历 史流变 过程 ,古 代 复仇现 象经 历 了原始社 会 到奴 隶社 会再 到封 建社会 的历 史过程 。历 史 背景 共 同交 织 形成 了 复仇 现象 存 在 的环境 ,为其 发 展提 供 了前 置条 件 和 大致 方 向 ,同时 奠 定了 中 国古代 的复 仇现 象 产生 的筋 骨 [ 键词] 仇现象 情 理 传统 关 复 中图分 类号 :63 g 2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 99 4 (00 3— 52O 10— 1X 2 1)3 02 一 1
中国特殊 的情 理传统 是 中国古代 复仇现 象存 在的历 史维度 ,这 样 中国古 代复 仇有 了得 以存 在 的基础和 进一 步发展 的动 力 。在 中 国的历史 发展 中,复 仇现 象有 着一个 从产 生到发 展变化 的地 历史过程 。复仇 现象 的历史 源流 主要 包 括 同 态 复 仇 、相 杀 必 报 、 综 合 为 治 这样 几 个 历 史 阶 段 。 1 “ 同态 复 仇 ” 复仇 现象 起 源 于 原始 社会 时期 , 原始 社会 复 仇泛 滥 。“ 因此 出 现家 常 与家之 间 族与 旌 之 间大 规模 的 械 斗 ”1由于没 有 国家 形 式 与成 文法 律 的存 一 在 。在 出现 问题 与矛 盾 时 ,氏族之 间往往 通 过血 族性 质 的复 仇 来解 决侵 害 问题 。 氏族 时期 “ 伤 害个 人 的 ,便 是 伤 害 了整 个 氏族 ” = 此 , 氏族 凡 [ 2 因 血族 复 仇 比较 自由和泛 滥 。复仇 源 于 氏族组 织 ,历代 以来 的复仇 行 为都 是 由原 始社会 的血族 复仇 开始 的 。这样 的复 仇是 多是等量 与等 害的 同态复 仇的 形式 。这 样 由于 复仇 的链 条 没有 外 力的 打破 ,往 往仅 存在 于 个 体之 间 的复 仇行 为会 成为整 个 氏族 部落 间 的流 血冲 突。在 复仇方 式上则 采取 以其人 之道 还治 其人之 身的方 式 ,这 就 是同态 复仇 ,为后世 所沿用 。在 复仇 结果上 ,被 复仇 者往往 被处 以极刑 。初 民社会野 蛮且 无休止 的复仇 行为 是与蛮 荒落后 的 社会 现实 相吻合 的 。正如黑 格尔 所言 , 在 未开化 的 民族 ,复仇永 不止 息。0 “ ” 复仇 是 一种 与 社会 进步 密 切联 系 的现象 。因此 , 由于没 有公 信 力的 第三 方 力量 的介入 , 不仅如 此 同时加之 复仇 处于原 发阶段 本然 , 具有暴 力性特 色 。 可 以说 “ 法律 还没 有达到 习惯 的程度 ” 在 原始社 会的 时期 的复仇现 象开始 一, 大量 产 生与 泛 滥 ,复仇 是 一 种 普 遍泛 滥 的社 会 现 象 。 2 “ 杀必报” 相 奴 隶制 时 期 由于生 产 力 自身发 展 , 比较 原始 时期 的社 会文 明进 一 步发 展 。原始 的习惯风 俗逐 步成 为礼治 ,宗法 关系进 一步确 定与 成型 。但 是作 为 原始 社会 的复仇 习惯与价 值依 然存在 ,所 以复仇 现象还 是大 量存在 。古 奴隶 制 时期大 体上 还是 鼓励 和允 许复 仇 的,提倡 “ 杀必报 ” 相 . 6。伦理道 德 维系 着上 至国家 下至家 庭 的全 部系 统 ,礼 的要求成 为社 会成 员享受 权利和 承担 义 务 的理论溯 源 ,以忠孝 为礼 的核心要 素建 立了 国家 的系 统 的秩 序规 范 。儒 家 学说 具有 强大的教 化能力 “ 弗与共 戴天 的思想确 定 了一种仇 必复 的理论 原 型 。“ 我则后 ,虐我 则仇 ” 抚 的 思想又 是复仇 的最 具有情感 化 与原始 化 的表 征 。丽 “ 臣不讨贼 ,非 臣也 ;子不复 仇 ,非子也 。 的要求 使得 复仇具 有 了 。 不 可推卸 的责任 和 伦理要 求 。此外 “ 世犹 可复 仇乎 ?虽 百世 可也 。 m 九 ” 的思想 使得 复仇具 有不可 推卸 的责任 ,不 受到 时间 的限制 ,复仇是 一种对 于 人 的全 面 的要求 。复仇不 仅是 一种作 为 臣子和子 女 的忠 孝要 求, 同时还 是一 种社会 价值 需要 。这样 的需要 的就是 维系宗 法关 系的必 要条 件与保 证 。春秋 战国诸 侯 战乱和 门人食 客现 象也 是一种 应和 复仇 需要 。 可 见 ,在先 秦 复仇 是 被支 持和 要求 的,此 时是 有仇 必 报 。这样 在家 国双 重 要 求 下 形 成 了先 秦 的 复 仇之 风 。所 以在 奴 隶制 时期 ,大 体 上 在从 夏 、 商 、周 直 到 春 秋 晚 期 , 对 于 复 仇 还 是 允 许 的 。 3 “ 乐 刑 政 ,综 合 为 治 礼 由于 生产 力与 社会文 明的发展 ,封 建时 期 的中 国在法 律上进 一 步发展 。 传统社会 具有 了正式 法律效 力 的成文法 。历代 主要 还是 限制作 为国家 的主 导 思想 ,防止 复仇 “ 代相 传至 无穷 ”l 世 _ 。应 当说封建 时期 确立 了情 理法 价值 的核心精 神 ,对复仇 现象 实行 “ 礼乐 刑兵 ,综合 为 治 的方 式,从 情理 法 方面 共 同 调 节 。 从法 治角 度 出发 秦汉 时 代对 于 复仇 总体 上都 是 禁止 的 ,曹魏 政权 、南 北朝诸位 君主都 明令 禁止复 仇 ,严苛 时不仅复 仇者 要受极 刑和 诛灭亲 族 。唐 律 没有直接 关于 复仇 问题的法 律规 定 ,但 是复 仇者要 以谋 故斗 杀相论 。具体 而 言,有秦 一代 以来 ,国家化 程度 逐步加 强 ,促进 了法典 化和法 治进程 。以 法 家之言平 天下 的秦朝 ,对法 律极 端的笃 信和崇 拜 。 朝法 度 “ 古今之 平 ” 唐 得 礼 与法有 着 良性 的协 作关 系 ,为本 的德 礼 与为用 的刑 罚于 政 教处 和谐 化 于此唐 朝国家 公权 力 已成 熟完备 ,可 以依据 法律代 替私 力救济 实现 国家 主义 的 复仇 ,而具 有对 私 力 救济 的排 他性 。私力 救济 有 着弥 补 公权 利 的优 势 , 但 是 也 具有 客 观危 害 。“ 复仇 的 本质 是 对 法律 的否 定 ,是 对 国 家 公
复仇 现象之缘起
秦双星 王
(. 1西南政 法 大学行政 法学 院 2 0 级法 律史 博士 生 09
纯z
63 0 ) 4 0 0
四/理工 学院政 法学 院 2 四川 理工 学院 艺术学 院 .
[ 摘 要] 中国 古代 复仇 现象 在历 史发 展中 具有 一条 相对 清晰 的历 史流变 过程 ,古 代 复仇现 象经 历 了原始社 会 到奴 隶社 会再 到封 建社会 的历 史过程 。历 史 背景 共 同交 织 形成 了 复仇 现象 存 在 的环境 ,为其 发 展提 供 了前 置条 件 和 大致 方 向 ,同时 奠 定了 中 国古代 的复 仇现 象 产生 的筋 骨 [ 键词] 仇现象 情 理 传统 关 复 中图分 类号 :63 g 2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 99 4 (00 3— 52O 10— 1X 2 1)3 02 一 1
中国特殊 的情 理传统 是 中国古代 复仇现 象存 在的历 史维度 ,这 样 中国古 代复 仇有 了得 以存 在 的基础和 进一 步发展 的动 力 。在 中 国的历史 发展 中,复 仇现 象有 着一个 从产 生到发 展变化 的地 历史过程 。复仇 现象 的历史 源流 主要 包 括 同 态 复 仇 、相 杀 必 报 、 综 合 为 治 这样 几 个 历 史 阶 段 。 1 “ 同态 复 仇 ” 复仇 现象 起 源 于 原始 社会 时期 , 原始 社会 复 仇泛 滥 。“ 因此 出 现家 常 与家之 间 族与 旌 之 间大 规模 的 械 斗 ”1由于没 有 国家 形 式 与成 文法 律 的存 一 在 。在 出现 问题 与矛 盾 时 ,氏族之 间往往 通 过血 族性 质 的复 仇 来解 决侵 害 问题 。 氏族 时期 “ 伤 害个 人 的 ,便 是 伤 害 了整 个 氏族 ” = 此 , 氏族 凡 [ 2 因 血族 复 仇 比较 自由和泛 滥 。复仇 源 于 氏族组 织 ,历代 以来 的复仇 行 为都 是 由原 始社会 的血族 复仇 开始 的 。这样 的复 仇是 多是等量 与等 害的 同态复 仇的 形式 。这 样 由于 复仇 的链 条 没有 外 力的 打破 ,往 往仅 存在 于 个 体之 间 的复 仇行 为会 成为整 个 氏族 部落 间 的流 血冲 突。在 复仇方 式上则 采取 以其人 之道 还治 其人之 身的方 式 ,这 就 是同态 复仇 ,为后世 所沿用 。在 复仇 结果上 ,被 复仇 者往往 被处 以极刑 。初 民社会野 蛮且 无休止 的复仇 行为 是与蛮 荒落后 的 社会 现实 相吻合 的 。正如黑 格尔 所言 , 在 未开化 的 民族 ,复仇永 不止 息。0 “ ” 复仇 是 一种 与 社会 进步 密 切联 系 的现象 。因此 , 由于没 有公 信 力的 第三 方 力量 的介入 , 不仅如 此 同时加之 复仇 处于原 发阶段 本然 , 具有暴 力性特 色 。 可 以说 “ 法律 还没 有达到 习惯 的程度 ” 在 原始社 会的 时期 的复仇现 象开始 一, 大量 产 生与 泛 滥 ,复仇 是 一 种 普 遍泛 滥 的社 会 现 象 。 2 “ 杀必报” 相 奴 隶制 时 期 由于生 产 力 自身发 展 , 比较 原始 时期 的社 会文 明进 一 步发 展 。原始 的习惯风 俗逐 步成 为礼治 ,宗法 关系进 一步确 定与 成型 。但 是作 为 原始 社会 的复仇 习惯与价 值依 然存在 ,所 以复仇 现象还 是大 量存在 。古 奴隶 制 时期大 体上 还是 鼓励 和允 许复 仇 的,提倡 “ 杀必报 ” 相 . 6。伦理道 德 维系 着上 至国家 下至家 庭 的全 部系 统 ,礼 的要求成 为社 会成 员享受 权利和 承担 义 务 的理论溯 源 ,以忠孝 为礼 的核心要 素建 立了 国家 的系 统 的秩 序规 范 。儒 家 学说 具有 强大的教 化能力 “ 弗与共 戴天 的思想确 定 了一种仇 必复 的理论 原 型 。“ 我则后 ,虐我 则仇 ” 抚 的 思想又 是复仇 的最 具有情感 化 与原始 化 的表 征 。丽 “ 臣不讨贼 ,非 臣也 ;子不复 仇 ,非子也 。 的要求 使得 复仇具 有 了 。 不 可推卸 的责任 和 伦理要 求 。此外 “ 世犹 可复 仇乎 ?虽 百世 可也 。 m 九 ” 的思想 使得 复仇具 有不可 推卸 的责任 ,不 受到 时间 的限制 ,复仇是 一种对 于 人 的全 面 的要求 。复仇不 仅是 一种作 为 臣子和子 女 的忠 孝要 求, 同时还 是一 种社会 价值 需要 。这样 的需要 的就是 维系宗 法关 系的必 要条 件与保 证 。春秋 战国诸 侯 战乱和 门人食 客现 象也 是一种 应和 复仇 需要 。 可 见 ,在先 秦 复仇 是 被支 持和 要求 的,此 时是 有仇 必 报 。这样 在家 国双 重 要 求 下 形 成 了先 秦 的 复 仇之 风 。所 以在 奴 隶制 时期 ,大 体 上 在从 夏 、 商 、周 直 到 春 秋 晚 期 , 对 于 复 仇 还 是 允 许 的 。 3 “ 乐 刑 政 ,综 合 为 治 礼 由于 生产 力与 社会文 明的发展 ,封 建时 期 的中 国在法 律上进 一 步发展 。 传统社会 具有 了正式 法律效 力 的成文法 。历代 主要 还是 限制作 为国家 的主 导 思想 ,防止 复仇 “ 代相 传至 无穷 ”l 世 _ 。应 当说封建 时期 确立 了情 理法 价值 的核心精 神 ,对复仇 现象 实行 “ 礼乐 刑兵 ,综合 为 治 的方 式,从 情理 法 方面 共 同 调 节 。 从法 治角 度 出发 秦汉 时 代对 于 复仇 总体 上都 是 禁止 的 ,曹魏 政权 、南 北朝诸位 君主都 明令 禁止复 仇 ,严苛 时不仅复 仇者 要受极 刑和 诛灭亲 族 。唐 律 没有直接 关于 复仇 问题的法 律规 定 ,但 是复 仇者要 以谋 故斗 杀相论 。具体 而 言,有秦 一代 以来 ,国家化 程度 逐步加 强 ,促进 了法典 化和法 治进程 。以 法 家之言平 天下 的秦朝 ,对法 律极 端的笃 信和崇 拜 。 朝法 度 “ 古今之 平 ” 唐 得 礼 与法有 着 良性 的协 作关 系 ,为本 的德 礼 与为用 的刑 罚于 政 教处 和谐 化 于此唐 朝国家 公权 力 已成 熟完备 ,可 以依据 法律代 替私 力救济 实现 国家 主义 的 复仇 ,而具 有对 私 力 救济 的排 他性 。私力 救济 有 着弥 补 公权 利 的优 势 , 但 是 也 具有 客 观危 害 。“ 复仇 的 本质 是 对 法律 的否 定 ,是 对 国 家 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