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粮食丰收了,不是可以喘口气、歇歇脚的理由,粮食生产永远在路上,粮食安全永远在路上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从全国秋粮实打实收情况看,秋粮已经全面获得收获,加上丰收到手的夏粮,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又将突破1.2万亿斤。
粮食产量稳定,粮食安全基础牢靠,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
也要看到,粮食连年丰收,并不等于可以高枕无忧。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粮食消费总量呈现刚性增长趋势。
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粮食消费总量将达到1.4万亿斤,粮食供给的压力较大。
粮食生产补贴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规模化农业的推进,农地流转的比例不断提高。
而现有农业综合补贴是依据承包土地面积直接补贴给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户,出现了“拿补贴的不种粮,种粮的拿不到补贴”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粮农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农业补贴政策的边际效应受到抑制。
农业装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耕地装备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6%,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高产田面积达到5.6亿亩,虽然已经取得历史性的进步与成就,但提升空间依然巨大。
农产品价格虽然总体上保持稳定,但与农业的强投入相比,粮食生产的回报率还是不高,农民仅靠种粮而不依赖副业或外出打工,养家糊口依然有难度。
这些年,我国粮食价格改革和粮食收储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为主、补贴为辅的价格形成机制正在完善,但玉米、小麦、稻米等谷物的市场价格常常只是覆盖了生产上的投入,难以让粮农在价值回报上有更多获得感。
粮食生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政策链、产业链、收储链,供给链、加工链、贸易链,哪一条链都十分重要,任何一个环节有差池,有过失,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都会对粮食安全形成威胁。
民以食为天。
在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粮食出了问题,就是社会出了问题。
在粮食生产上,我们决不能犯任何颠覆性的错误。
夯实粮食安全基础,一方面要提高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的精准度,具体来说,就是精准补贴对象,优化农业补
贴内容,提高农业补贴标准。
要用创新的思维提供新的制度性供给,比方,对拥有承包地农民要进行流转费用补贴,降低耕地流入方的粮食生产成本,增加流出方的土地租金收入。
同时,对拥有经营权的流入方实施种粮补贴,激发生产者种粮积极性,解决粮食生产与补贴错位问题。
另一方面,要把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落到实处。
今年我国秋冬种将努力实现“一稳、一扩、三提升”的目标。
“一稳”,即保持小麦播种面积基本稳定,适当调减地下水
超采区、条锈病菌源区、赤霉病重发区小麦面积,力争冬小麦面积稳定在3.5亿亩。
“一扩”,即扩大冬油菜播种面积,巩固长江流域主产区油菜,积极开发南方冬闲田扩种油菜,力争全年油菜面积达到1亿亩。
“三提升”,即提升播种质量、力争一播全苗,提升优质比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种植效益、助力农民增收。
粮食丰收了,不是可以喘口气、歇歇脚的理由,更不是让粮食生产放一放、搁一搁的借口。
食为政首,粮食生产永远在路上,粮食安全永远在路上。
各类公文写作技巧五篇
一、标题结构的严谨之美
一则公文标题,如同一个人一般,同样要结构完整、功能齐全、符合语法规范,既不能“缺胳膊少腿”,也不能“随机组装”、变换位置,一是一、二是二,没有可商量的余地和任意变通的空间。
关于公文标题的结构,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出了明确规定: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要求三要素必须兼具,不得随意省略成分,以标明由谁发文、为什么发文和用什么文种发文。
严格来讲,除了这三个实词性元素,还包括两个虚词性元素,即发文机关名称和事由之间的连接介词“关于”、事由和文种之间的结构助词“的”。
一般而言,这五个元素的顺序不能调换,要严格按照“发文机关名称+关于+事由+的+文种”的总体结构和规范格式进行排布。
例如,《××集团有限公司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请示》,不能缺省介词“关于”,应改为《××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请示》;又如,《关于××集团有限公司推行全员健身活动的通知》,其中发文机关是“××集团有限公司”,不能挪位至介词“关于”之后,应改为《××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推行全员健身活动的通知》;再如,《××集团有限公司表彰决定》尽管标题三要素兼有,但要素之间缺少连接词,且事由未作具体说明,不能笼统用“表彰”二字概括,应改为《××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表彰××××的决定》。
二、标题语言的简约之美
公文标题的简约之美主要反映在标题语言的简明扼要、精约简省。
一方面,要尽量使用简单好记、通俗易懂的词语,方便阅读者记忆或转述,切忌冗长拖沓、晦涩难懂。
一般来讲,公文标题以不超过三行为宜,如果字数确实过多,可以根据文件的主要内容、关键性词语等作合理简化。
例如,《××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同志在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及关于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关于加强司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这则标题包括三个被印发文件的标题,看起来相当繁冗、复杂,对此可采取概述法,将印发文件名称概括统称为“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三个文件”,瘦身成“《××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三个文件的通知》”,如此则容易记住、便于传达,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三、标题表述的精准之美
这里的“精准之美”,其一是事由表述的精准性。
公文标题中的“事由”应与内容高度相符、契合,要通过准确提炼,全面、清楚地反映出公文的主旨,避免出现事由概括不准、表意不清而引起歧义、费解甚至误解等问题。
要使阅文者通过标题即可了解发文机关的行文目的,以及公文的基本精神和中心内容,从而提高公文阅读和流转的效率。
例如,《××大学关于土地问题的请示》这则标题便让人无法从字面上获取关键信息,是单位想申请划拨用地还是转让现有土地,是解决校舍用地面积不足问题还是协调土地权属纠纷问题?属于典型的表意含糊,阅文者只能通读文件后才能得知发文机关请示的真正意图。
特别是若出现同一单位需要在同一问题上多次发文的情况,不论是对发文单位还是收文单位,都会造成公文收发办理、档案查找借阅等多个环节的不便或麻烦。
公司标题事由表述精准、到位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四、标题外观的规范之美
除了标题结构的严谨之美、标题语言的简约之美、标题表述的精准之美,公文标题还要讲究外观形式的规范之美。
一直以来,国家党、政、军等各类机关都对公文标题的美观性做了相应的要求。
如2000年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公文标题的位置在“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2012年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则进一步提出“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