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远县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普通班)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道德是民族之根,文明之本。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道德如同阳光、空气、水,滋养着中华民族,让炎黄子孙从漫漫长夜里走向黎明、走向辉煌,在生死存亡之际获得新生、永续发展。
道德是国家之基。
为政以德,以德治国,这是传统中国治理的根基。
以德治国,强基固本,乃是国家、民族长盛不衰,长治久安的良方。
章炳麟说: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
稍稍浏览我国古代朝代更替史就可知道,封建王朝没落之际,莫不是礼崩乐坏,道德式微,统治者腐朽无德,官僚集团贪婪无度,人心涣散,民意背离。
“重莫如国,栋莫如德。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道德的支撑,那就如房屋缺了栋梁,必定是墙倾垣颓,大厦将危。
纵观历史,我们这个民族在每一个关键之处、每一个挫折时刻,都深深地刻着“道德”二字。
近代以来,中国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危困之局,面临着亡国灭种的险境。
尤其是抗日战争,这是民族历史上的大悲壮、大苦难,也更灵民族精神的大觉醒、大挣扎、大振作。
从政要到平民,从军人到妇孺,无数仁人志士投入到救亡图存的历史洪流中,不屈不挠者大有之,以身殉国者大有之,埋头苦干实干者大有之……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撑起风雨飘摇的旧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雷锋、焦裕禄等闪耀在新时代的道德星空图上,他们是德之楷模,国之栋梁。
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而道德是为人之本,处世之基。
范晔在《后汉书·崔实列传》里说: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
西方哲语亦云: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如同食物之于身体。
两者都不约而同地把道德的教化与修养比作精神的食粮。
法律、刑法、准则等都是药石,而人是不能靠吃药来维持生命的,因而它们必须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今日之中国,欲民族复兴,首在立人。
立人之道,首在立德。
这个“德”,不是假仁假义,不是作秀与点缀,不是“吃人”的虚伪的“道德”,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理想追求,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信仰,是“为天下之忧而忧,为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境界,是舍我其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担当,是“修齐治平”的道德实践和人生磨砺。
道德没有大小高下之别,只要抱有善念,不舍善行,人人皆可圣贤,人人皆可舜尧。
(摘编自管斌《道不孤单,德不孤行》)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道德如同阳光、空气、水,滋养着中华民族,是民族之根。
B. 道德是国家的基石,而以德治国则是治理国家的根基,也是一个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良方。
C. 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史中可以看出,一旦道德由盛转衰,统治者就会腐朽,王朝就会没落。
D. “栋莫如德”意思是道德如同国家的栋梁,一个国家如果失去这个栋梁,那它必定亡种。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立足于巾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开篇表明道德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B. 文章论证道德在国家、民族发展中的作用时,既摆事实讲道理,又注重正反对比。
C. 文章在论述“人无德不立”时,先引用他人言论,后辅以形象的比喻,说服力强。
D. 文章结尾强调个人立德重要性,并认为个人只要注重道德修养,就可以做个贤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也曾遭遇黑暗,但是道德让中华民族走向黎明、走向辉煌。
B. 无论是抗日战争这样的苦难时刻,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时代,我们不缺少道德的楷模。
C. 因为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所以人不能离开道德这个社会基础,更不能依靠“吃药’维持生命。
D. 道德对于人和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这个“道德”不是伪道德,而是崇高的道德。
【答案】1. A 2. C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B项,“以德治国则是治理国家的根基”错,原文说“为政以德,以德治国,这是传统中国治理的根基”。
C项,“一旦道德由盛转衰,统治者就会腐朽,王朝就会没落”错,这三者之间不是条件关系,前两者是并列关系。
D项,“一个国家如果失去这个栋梁,那它必定亡种”错,原文说“如果失去了道德的支撑,那就如房屋缺了栋梁,必定是墙倾垣颓,大厦将危”。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先引用他人言论,后辅以形象的比喻”错,引用的言论本身就是形象的比喻。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C项“因为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
所以人不能离开道德这个社会基础,”的表述强加因果,原文只是说“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而道德是为人之本,处世之基”。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花田
马平
水泥路通到了大山深处的花田沟村,也通到了刚刚建好的红瓦房。
柴云宽占了一卦,对妻子米香兰报了一个入住新房的好日子。
腊月初八,好,就依他一次。
穷家没有什么家什好搬,那天要紧的事,不过是熬腊八粥。
腊月初八,天刚亮,雪花就飘起来了。
半上午,雪已经乱起来,村支书牛春枣突然出现在了家门口。
一起来的还有丁从杰,省上派他挂职当这贫困村的第一书记。
滕娜从后边跟了上来,说:“你们看,香兰今天漂亮成这样,要把我比到屋角呢。
我回去了!”市文化馆定点帮扶花田沟村,馆长滕娜的联系户就是这。
米香兰一把拽下膝娜,却把棉被和餐具礼品往外推,结果还是只好收下了。
丁从杰好像是来这儿看雪的。
他最后一个进屋,对柴云宽说:“我在报上读你的诗了!”滕娜这才想起来,连忙从包里拿出一张市报。
“《红瓦》。
”牛春枣说,“我昨天就读了。
老柴,我过去是有眼不识泰山!”柴云宽只顾得看报纸,好像没有听见牛春枣的话,却突然抬起头,朝他拱一拱手。
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炉火也跟着笑,哗哗哗的。
吃完腊八粥,几个人围着一团火坐下来。
滕娜拿出手机,让大家看她在牛春锁家拍下的大月季树。
月季是嫁接在七里香树上的,枝头保留了十二个,姿态各异,合抱成团,各自开出了不同颜色的花。
那大朵大朵的花,以十二种色彩一同开放,散发着含混的香气……照片上只有零星的雪花,门外的雪下大了。
这时候,丁从杰的电话响了。
他到雪地里说了一阵电话,进屋之后对牛春枣伸出两根手指打了打手势。
看到大家盯着照片,丁从杰说:“牛春锁是我联系的贫困户,他要把月季当礼物送给你们,我让他缓一缓,担心你们跟他原先有矛盾,不领这个情……”
米香兰突然说:“你前两天从我家地里取土了,家里种花吧?”
“种花。
”丁从杰说,“作土质分析。
”
“种月季!”牛春枣比丁从杰还急,“沙质土!碱性土!”
丁从杰说:“我刚才接了一个电话,我们花田沟,就要成为一个月季花海了!”
雪花已经大乱。
屋内丁从杰从头说起月季,却是一点不乱。
丁从杰从那山旮旯见到大月季树以后,问过柴云宽两次,“花田”两个字到底是怎么来的?柴云宽不再说他唱过的“薅草锣鼓歌”《花田错》,只说花田就是种花的农田,这块坝子有可能从前种过花。
事实上,丁从杰和牛春枣也都这样讨论过,但还需要更多的意见来支持这个主张。
两个人在网上搜“月季”,终于和四川同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搭上了线,立即带上一包泥土过去洽谈。
对方也派人到花田坝上考察,进而研究回马古镇的人文资源和交通优势。
来来去去调研过了,上上下下洽商过了,同画公司决定在花田沟及其相邻两个村投资建设“月季博览园”。
项目分为三期,花田坝是一期,一通过评审就立即开工。
“我们花田沟,资源在沉睡。
”丁从杰说,“同画公司看重那棵大月季树,表示会以高出市场的价格收购,这可能引发‘一锄头挖个金娃娃’的思想出笼。
明天开会,除了做项目建设动员,要提醒大家防止这个思想,特别强调严禁滥采滥挖。
当然,‘坐地等花开’的想法,也该特别警示。
”
牛春枣兴奋得快坐不住了,结果却又为雪着急起来。
他说,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大雪,当务之急是防灾,明天的会议要往后移一移。
他对米香兰说:“今天晚上,你们那老屋里要安排住两家人。
山上搬下来的那五家人,还有两家新房没有盖起来,住在窝棚里……”
“没问题。
”米香兰说,“床,火,都没问题。
”
丁从杰和牛春枣立即动身,先分头到几个留守老人家里去。
滕娜立即打电话回去,因突降大雪,全馆人员明天全部不休周末,到花田沟村展开慰问活动。
柴云宽也忽然从大雪里消失了。
“放心。
”米香兰对滕娜说,“他一定去雪中看花了。
他已经说了,要跟牛春锁学嫁接呢。
”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从新修的山间乡村道路和新建的红瓦房写起,烘托并渲染了小说的喜庆氛围,凸显了小说关注扶贫脱贫的主题。
B. 柴云宽为人住新房而占卦,赋诗《红瓦》抒发情感,小说结尾又要跟牛春锁学嫁接,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他性格的复杂和多变。
C. 牛春锁的大月季树在小说中占据重要位置,丁从杰和牛春枣正是由此想到种植月季的可能
性,进而与科技公司制订了共赢的计划。
D. 小说以“花田”为题,既契合花田沟村的地名和“薅草锣鼓歌”《花田错》的歌名,更暗示了山村种植月季之后的美妙前景。
5. 小说画线句子“雪花已经大乱”,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赏析。
6. 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较多,你认为主要人物是谁?请结合作品说明理由。
【答案】4. B 5. 以室外大雪的漫天纷飞,衬托室内讨论的热烈气氛。
反衬丁从杰叙述的“不乱”,突出其扶贫思路的严谨缜密。
埋下防救雪灾的伏笔,推动情节发展,为进一步塑造人物形象奠定基础。
照应上文“雪已经乱起来”,揭示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写出干群关系的融洽。
6. 示例一:是以丁从杰、滕娜、牛春枣为代表的干部群体。
理由:(1)作者意在塑造为民着想、解民忧困、带民致富的新时期干部群像。
作品既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等角度进行正面描写,又通过柴云宽、米香兰、牛春锁等人物进行侧面烘托。
示例二:主要人物是丁从杰。
理由:文章有大量篇幅对丁从杰进行描写,既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等角度进行正面描写,又通过柴云宽、米香兰、牛春锁等人物进行侧面烘托。
作者塑造丁从杰这一形象,借以塑造为民着想、解民忧困、带民致富的新时期干部群像。
丁从杰这一人物形象承载小说关注脱贫扶贫的主题。
【解析】
4. 试题分析:此题是对文章的综合考查,一般错误的选项的命制都会有明显的漏洞,或文意、或手法。
要仔细阅读文章找到这些问题。
B项“充分说明了他性格的复杂和多变”错,小说塑造的柴云宽是一个相对典型的乡村知识分子形象。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题干是“小说画线句子‘雪花已经大乱’,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好处?”“雪花已经大乱”是环境描写,可从环境本身作用如营造某种氛围、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这几个角度考虑作答,结合文本“雪花已经大乱。
屋内丁从杰从头说起月季,却是一点不乱。
”以“雪花的乱”反衬丁从杰叙述的“不乱”,突出其扶贫思路的严谨缜密,以屋外的大雪漫天纷飞,衬托室内讨论的热烈气氛。
结构上照应上文“半上午,雪已经乱起来,”“吃完腊八粥,几个人围着一团火坐下来……雪花已经大乱。
屋内丁从杰从头说起月季,却是一点不乱。
”写出了时间的变化,反映了干群关系;为下文“牛春枣兴奋得快坐不住了,结果却又为雪着急起来。
他说,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大雪,当务之急是防灾,明天的会议要往后移一移。
他对米香兰说:“今天晚上,你们那老屋里要安排住两家人。
山上搬下来的那五家人,还有两家新房没有盖起来,住在窝棚里……”
埋下伏笔,也塑造了以牛春枣为代表的干部群体为民着想、解民忧困、带民致富的新时期干部群像。
点睛: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①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边内容作铺垫;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③衬托人物心理;④象征和暗示;。
⑥展开、推动故事情节。
6.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的能力,探究的对象是文章的主人公,小说的解读注意五位一体的原则,即“主题”“环境”“情节”“人物”“标题“五位要同时解读,分析一种要从其余的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分析主人公是谁,注意结合此人物和标题、情节、主旨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还要分析其和另一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答题时先明确观点,然后从情节、主旨、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此题如认为主人公“是以丁从杰、滕娜、牛春枣为代表的干部群体”,可从以下角度分析:从人物上看,文章既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等角度进行正面描写,又通过柴云宽、米香兰、牛春锁等人物进行侧面烘托;从主旨上看,作者意在塑造为民着想、解民忧困、带民致富的新时期干部群像。
如认为主人公是“丁从杰”,从以下角度分析:从人物上看,文章有大量篇幅对丁从杰进行描写,既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等角度进行正面描写,又通过柴云宽、米香兰、牛春锁等人物进行侧面烘托,作者塑造丁从杰这一形象,借以塑造为民着想、解民忧困、带民致富的新时期干部群像。
从主旨上看,体现了小说关注脱贫扶贫的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1 月23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发布2017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名单,《复兴之路》等24部作品入选。
今年的评审工作在“国家规格、政府标尺、大众审美、网络特质”定位基础之上,更加注重网络文学作品的品质,全面把握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三者之间关系。
据评委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介绍,今年的申报作品中,现实类题材明显增多,反映人民群众主体生活和当下人们精神心理的作品量多质升。
如描写国企改革曲折历程的《复兴之路》,展现当下都市女性生活的《全职妈妈向前冲》,直面8 0后情感价值观的《糖婚》等。
“原先那种网络文学不食人间烟火和幻想类作品一家独大的现象有所改变,题材、内容及风格开始出现多元化格局。
”
20年前,文“第一次亲密接触”,网络文学应运而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变革发展,网络文学以强化原创为核心,不断推进影视、游戏、动漫、音乐等多种业态的衍生,极大丰富了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摘自张贺《2017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名单公布,申报数量再创新高》)附:2017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语(节选):
《天域苍穹》,作者风凌天下。
作品以典型的玄幻穿越套路讲述了一个逆天资质、不断突破而成就天域大业的曲折故事。
作者设置了空间穿越的进阶模式,时空架构宏大。
主角前世今生身份多变、性格鲜明,以不同“人格面具”和多重“金手指”推进故事,制造爽点,让读者产生代入感。
语言表达时而幽默谐趣、时而厚重深刻,爱恨情仇故事桥段生动有趣,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凸显了玄幻类小说艺术魅力。
材料二:
记者:为什么会选择网络文学这个行业,其中有着怎样的机缘巧合?
风凌天下:走上这一行,最重要的原因也是生活所迫。
当时腿上受了一点伤,没有工作,家里也没有收入,想着反正也出不去,看了那么多年的小说,要不自己也写写试试。
结果没想到一写就写到现在。
记者:作为一个有名的网络文学作家,您觉得以这样的身份,应该有怎样的社会担当?
风凌天下:什么高大上的目标真的是没有想过,唯一想到的就是我要让我的读者从我的书里看到我一直坚守的东西。
比如说忠义、信誉、承诺、友情、爱情、爱国、爱家……我不能让我的读者看过我的书之后思想上发生偏差,我需要把最美好的一面传递给他们。
这是我现在正在做也是一直的事情。
(摘编自孙梦圆《网文大咖风凌天下:我需要把最美好的一面传递给读者》)材料三:
(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得益于国内数字内容版权制度的不断完善,网络文学行业在2017年实现进一步发展。
下半年,国内两大网络文学平台阅文集团和掌阅科技相继上市,标志着网络文学行业多年来的发展终于得到市场认可。
在企业上市的同时,网络文学业务营收也进入全面盈利期。
在行业内部,各网络文学平台对于创作者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在行业外部,听书作为网络文学的衍生业务,在2017年得到迅速发展。
(摘编自《CNNIC第41次调查报告:网络文学》)
7. 下列关于网络文学发展状况调查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 0 1 7年,我国网络文络文络文学用户双双实现规模增长,增长用户均在4 0 0 0万户左右。
B. 连续两年的数据显示,网络文络文学使用率稳中有升,但后者提升幅度略低于前者,这与用户规模发展的情形一致。
C. 网络文学行业的发展不只看用户规模和使用率,也要看网络文学企业的市场表现,以及听书等新型网络文学的发展状况。
D. 对网络文学用户规模的提升,不能只是简单扩大网络用户数量,还要提升文学作品的质量,吸引更多网民成为网络文学读者。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材料一凸显了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对网络文学的监督力度的加强,材料二从网络文学主体
的角度表达了从业者的自觉和担当。
B. 2017年优秀网络原创作品推介活动具有规格高、政府主导、大众参与等特征,强调要综合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技术性。
C. 《天域苍穹》传递了正确的价值观,语言风格灵活变化,故事生动,它的入选说明网络文学在题材、内容和风格上呈现多元格局。
D. 风凌天下的创作道路带给我们诸多启示,比如网络文学从业门槛低、专业要求低、创作自由,这样的环境有助于行业的繁荣。
E. 网络文学离不开市场和企业,一方面企业担负着培育和开发的责任,另一方面没有市场的盈利,网络文学也不能长久地发展。
9. 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络文学作品时应关注什么。
【答案】7. C 8. BE
9. ①关注阅读目的。
不仅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也要通过作品了解现实、体验生活,提升欣赏的品位和能力。
②关注作品质量。
不沉溺于脱离现实的低级趣味的作品,多读思想艺术俱佳的作品,多读有正能量的作品。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
C项,“以及听书等新型网络文学的发展状况”说法不正确。
由原文“在行业外部,听书作为网络文学的衍生业务”可知,“听书”不属于网络文学。
8. 试题分析:A项,“监督力度的加强”不正确,应为“引导力度加强”。
C项,“它的入选说明网络文学在题材、内容和风格上呈现多元格局”不正确。
《天域苍穹》走的是典型的玄幻穿越套路,不能说明网络文学在题材、内容和风格上呈现多元格局。
D项,选项中所列“启示”有诸多不当,比如“创作自由”“有助于行业的繁荣”等。
9.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根据材料说明中络文学作品时应关注的内容,既考查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也考查探究能力。
解答时需要联系文本和现实进行分析。
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网络文学题材内容多元化,可供中学生阅读的内容比较多,但就现实而言,中学生往往凭个喜好选择阅读的内容,因此首先应关注阅读目的,中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要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还应通过作品了解现实,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从现实来看,网络文学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有些作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但也有的作品传播低级趣
味,因此还应关注作品质量,中学生应选择思想艺术俱佳、充满正能量的作品来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秉字叔节,父震。
少传父业,博通书传,常隐居教授。
年四十余,乃应司空辟,拜侍御史,频出为豫、荆、徐、兖四州刺史,迁任城相。
自为刺史、二千石,计日受奉,余禄不入私门。
故吏赍钱百万遗之,闭门不受。
以廉洁称。
桓帝即位,以明《尚书》征入劝讲,拜太仆,迁太常。
延熹三年,白马令李云以谏受罪,秉争之不能得,坐免官,归田里。
五年冬,代刘矩为太尉。
是时,宦官方炽,任人及子弟为官,布满天下,竞为贪淫,朝野嗟怨。
秉与司空周景上言:“内外吏职,多非其人,自顷所征,皆特拜不试,致盗窃纵恣,怨讼纷错。
旧典中臣子弟不得居位秉势而今枝叶实客布列职署或年少庸人典据守宰上下忿患四方愁毒可遵用旧章,退贪残,塞灾谤。
请下司隶校尉、中二千石、二千石、城门五营校尉、北军中侯,各实核所部,应当斥罢,自以状言,三府廉察有遗漏,续上。
”帝从之。
于是秉条奏牧守以下匈奴中郎将燕瑗、青州刺史羊亮、辽东太守孙速等五十余人,或死或免,天下莫不肃然。
时,郡国计吏多留拜为郎,秉上言三署见郎七百余人,帑臧空虚,浮食者众,而不良守相,欲因国为池,浇濯衅秽。
宜绝横拜,以塞觊觎之端。
自此终桓帝世,计吏无复留拜者。
七年,南巡园陵,特召秉从。
南阳太守张彪与帝微时有旧恩,以车驾当至,因傍发调,多以入私。
秉闻之,下书责让荆州刺史,以状副言公府。
及行至南阳,左右并通奸利,诏书多所除拜。
秉复上疏谏,于是诏除乃止。
每朝廷有得失,辄尽忠规谏,多见纳用。
秉性不饮酒,又早丧夫人,遂不复娶,所在以淳白称。
尝从容言日:“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
”八年薨,时年七十四,赐茔陪陵。
(节选自《后汉书·杨秉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旧典中/臣子弟不得居位秉势/而今枝叶宾客布列职署/或年少庸人/典据守宰/上下
忿患/四方愁毒/
B. 旧典/中臣子弟不得居位乘势/而今枝叶宾客布列职署/或年少庸人/典据守宰/上下
忿患/四方愁毒/
C. 旧典中/臣子弟不得居位乘势/而今枝叶宾客布列职署/或年少庸人/典据守宰上/下
忿患/四方愁毒/
D. 旧典/中臣子弟不得居位秉势/而今枝叶宾客布列职署/或年少庸人/典据守宰上/下
忿患/四方愁毒/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