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桃素对小鼠巨噬细胞内刚地弓形虫速殖子的增殖抑制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丝桃素对小鼠巨噬细胞内刚地弓形虫速殖子的增殖抑制作用崔洁;夏惠;陈兴智;沈继龙;王旗;杨小迪;孙希萌;汪瑞;姜辉;王守祥;张敏;魏明
【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年(卷),期】2018(34)7
【摘要】目的观察金丝桃素(Hypericin,Hy)对小鼠巨噬细胞内弓形虫的增殖抑制作用,为抗弓形虫天然药物的筛选提供线索.方法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建立体外Mφ感染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弓形虫(RH-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RH-GFP)速殖子模型,观察不同剂量Hy的最佳作用效果.实验分4组:①A组(对照组),不加Hy;②B组(Mφ感染RH-GFP+100μg/mL Hy);③C组(Mφ感染RH-GFP+200μg/mL Hy);④D组(Mφ感染RH-
GFP+400μg/mL Hy),分别在培养1、2和3 h后利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观察计数感染的Mφ和游离速殖子在各药物浓度及各时间点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虫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Hy浓度的增加和用药时间的延长,Mφ内速殖子数量明显减少,游离速殖子数量也显著减少,荧光强度逐渐降低;经药物组不同浓度Hy作用后,游离/Mφ内弓形虫的比值逐渐升高,至400μg/mL剂量作用3 h 后开始下降,游离与胞内速殖子比例的差异在同一时间段内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药物作用1 h或2 h各实验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作用3 h各浓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同一药物浓度下在孵育1、2和3 h后效果增强(P<0.05).透射电镜观察显示,随Hy作用时间延长,虫体逐渐出现肿胀,胞膜与基质之间空隙明显,空泡形成且增多、变大,胞膜断裂,内部结构溶解溢出.结论体外实验初步显示Hy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增强对Mφ内弓形虫速殖子增殖的抑制作用,可降低宿主细胞感染率,且对胞外速殖子有一定杀伤作用.
【总页数】5页(P583-587)
【作者】崔洁;夏惠;陈兴智;沈继龙;王旗;杨小迪;孙希萌;汪瑞;姜辉;王守祥;张敏;魏明【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病原生物学安徽省重点
实验室,安徽省人兽共患病重点实验室(安徽医科大学),合肥 230032;蚌埠医学院病
原生物学教研室,安徽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蚌埠 233030;蚌埠医学院显微形态综合实验室,蚌埠 233030;蚌埠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安徽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蚌埠 233030;蚌埠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安徽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蚌埠 233030;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病原生物学安徽省重点实
验室,安徽省人兽共患病重点实验室(安徽医科大学),合肥 230032;安徽省血吸虫病
防治研究所,合肥 230061;蚌埠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安徽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蚌埠 233030;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北京 100069;蚌埠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安徽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蚌埠 233030;蚌埠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安徽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蚌埠 233030;蚌埠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安徽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蚌埠 233030;蚌埠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安徽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蚌埠 233030;蚌埠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安徽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蚌埠 233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82.5
【相关文献】
1.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协同VP-16体外杀伤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的作用 [J], 高剑;叶彬;武卫华;孔璟
2.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对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体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J],
高剑;叶彬;武卫华;孔璟
3.弓形虫速殖子在宿主细胞内增殖与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表达 [J], 孙新
4.刚地弓形虫速殖子培养上清液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J], 罗强;孙黎;田青青;任鸿;刘华;杨翠军;李鑫
5.可溶性弓形虫速殖子抗原联合蜂胶和IFN-γ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J], 殷国荣;刘成芳;刘娟娟;管志玉;石蓉;张宇斌;银晶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