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浙江选考地理命题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
地理学科组
在《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和《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说明》的要求,合理设置考点知识分布与考试难度要求,试题结构力求保持稳定,难度适中。
一、试题取材广泛,类型新颖,丰富试题内涵
试题取材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关注点多种多样:从浙江某地的“秀珍菇+光伏发电”到日本的芒果种植;从数字产业的发展到半导体产业布局;从机场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到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从日常生活中的日出日落现象到飞机飞过时形成的白色云带;从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到灾害的监测系统……素材选取生动有趣,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看似普通,却蕴含丰富地理内涵的事物和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其背后形成的地理原理和规律的能力,注重考察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例如:28题材料背景是关于日本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问题,命题从学生最熟悉的农业自然区位因素着眼,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更为重要的试题内涵是:日本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似,人多地少,耕地破碎,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也面临耕地减少、粮食自给率下降等诸多困境,日本北海道某企业利用当地丰富的地热资源种植芒果,既提高农业企业经济效率,还可解决冬季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这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推动农业发展的做法对我国农业转型发展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同时日本国内粮食市场放开后,受国外廉价粮食的冲击,粮食自给率持续下降,这对我国保持粮食较高自给率和维护我国粮食安全也具有重要警示作用。
二、命题视角开阔,立足生活,扎根地理实践力
此次选考考试,处于新、旧课程标准过渡阶段,试题设计既要基于旧课标的考核要求,又要衔接新课标的发展方向。
命题视角既要着眼于知识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又要在应用性、创新性上有所体现。
本次试题视角开阔,充分体现了“地理源于生活”的理念。
旨在提升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素养。
例如:19、20题的命题视角从人们日常生活中自家窗户看到日出日落的情景切入,考察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打破了过去地球运动试题抽象、晦涩难懂的旧貌,让学生顿觉亲切和熟悉感。
24、25题,从飞机飞过天空留下云带的这一普通自然现象入手,考察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相关知识。
同样有将抽象难懂的大气运动知识的考察,“着陆”在随处可见的自然现象上,与19、20题的命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外,21题的命题视角聚焦在同学们身边正如火如荼开展的城市雨水与污水分流改造系统上,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了解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学习用地理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匠心独运的将地理实践力的考察落到实处。
三、学科导向前沿,关注焦点,体现核心素养要求
地理选考试题的命制除帮助高校选拔人才的作用外,还承载着传递学科前沿方向,引导社会关注焦点的功能。
例如:22、23题以浙江本土企业的成长与城市发展为背景,旨在揭示产业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企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根
本推动力,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阶段,依托龙头高科技企业,带动相关企业集聚、集群发展,推动高科技产业成为新兴支柱产业,这是我国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发展的基本路径,同时推动我国城市职能持续升级,并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国际化城市或世界城市。
我国正处于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研究两者的相互关系能为我国更多的城市发展路径提供借鉴。
29题以航空业发展为切入点,通过成都市双流国际机场试题情境设计,反映西南地区交通运输的优势与地域特色环境,充分挖掘学科基本原理,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分析思路和方法,总结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找出分散的地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试题引导学生运用学科思维方式和科学的推理过程来解决现实问题,是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的关键。
四、地图形式活泼,蕴藏美感,彰显学科人文关怀
地图是地理试卷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传递信息,丰富试题形式,呈现多元考核目标的作用。
地图是呈现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地图判读既是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需要,更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高强度的高考环境,选考试卷的地图呈现做到既概括、简洁,又生动、形象。
用景观图真实反映客观现象,如21题雨污分离图,城市如何实现雨污分离学生看了一目了然,如25题天气系统分布图,冷暖锋面十分形象,让学生在很短时间内就可获取信息。
用模式图揭示发展规律,如22、23题数字企业的扩散模式图,图形制作十分简单,但图中反映的科学原理却很深奥,制作这种图的目的是不让学生把时间浪费在累赘的读图上。
用立体地图考查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如11、12题非洲西部大气环流图,运用大气的立体运动,揭示地理时空变化,考查学生空间想像力;又如19、20题日出日落观测图,借助平日人们对自然界观察,融科学知识于日常生活之中,变抽象的地球运动具体化生活化,既降低知识学习的难度,又达到考查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用统计图反映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如17、18题图中的年等降水量线,第24、25题图中的等压线,第27题中的洪峰流量等值线,利用统计的方法揭示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发展的一般规律,判读这类地图,可以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用分层设色地图显性反映地表事物空间分布,如第28题分层设色地形图、第29题主城区设色,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地图阅读的直观性,让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地理信息,增加试卷的容量,考查学生地理综合探究能力。
本次试题共有各式图表22幅,地图形式活泼多样,呈现方式在制作地图时,根据试题的解题需要有的放矢添加要素,注重地图点线面结合,讲究图形的形态美、线条美和色差美,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阅读地图,完成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