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口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火星上水的发现,之所以引人关注,关键在于水和生命起源、地外文明等一系列世纪之谜休戚相关。

B . 宋词里有豪放派、婉约派之分,后学者应该不持偏见,兼收并蓄,才能真正把这份财富继承下来。

C . 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有人甚至认为是男士的“足球”、女士的“巧克力”,我嘴上虽然没有否定,心里却不以为意。

D . 国庆假日是人们休闲的大好机会,那段时间里,我市步行街上到处都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深夜,大街上还是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2. (2分) (2016高三上·会宁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人数2.8 万,达到近五年国考招录数的顶峰,招录基数大,以至今年国考竞争比达到五年来最低,为47:1。

B . 在日前亚冠半决赛刚刚结束之时,恒大主帅斯科拉里便表示,球队接下来的目标就是为了要在主场夺冠。

C . 中国经济增长的势头强劲,科技发展迅猛,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加,崛起的中国曾被认为是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大事。

D . 系列恐怖袭击发生后,巴黎官方发布声明称,11月14 日市内学校、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游泳池和各种公共设施将全部关闭。

3.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到了微信4.0,腾讯开始了向平台化方向发展的战略部署,,,。

,,,让沟通更加轻快便捷。

①随着开放力度的加大
②提供更多附加服务
③构建一个集邮件、短信、SNS、即时通讯等应用于一身的个性化立体式通讯服务平台
④微信将加速社交、游戏、电子商务等更多领域的第三方优质应用从PC端向移动互联网环境的平移和整合
⑤不断将其他应用引入微信开放平台
⑥为用户带来更多基于微信平台的应用
A . ④⑤⑥①②③
B . ①④③⑤②⑥
C . ③⑥①⑤④②
D . ⑤⑥②①④③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5分)
4. (6分) (2019高三上·毕节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考古学具备更好发展的条件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

世界上各个民族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历史传承,或用文字记载,或以神话和传说等方式口头传承。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数千年来,历代史家为记述和研究中华民族的历史进行了不懈努力,留下了珍贵的学术遗产。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深入研究历史,其中也包括推动我国考古学发展。

考古学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利用发掘出土的实物资料研究历史。

考古学研究人类过去的生活,探讨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进程、特点与规律,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考古学可以为历史研究提供极为重要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研究,只有依靠考古发掘获得的资料才能不断深入。

可以说,考古学与文献史学是推动历史学发展的两个车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考古学是具有自身特点的学科:考古学是一个交叉学科,是哲学社会科学中与自然科学关系非常密切的学科;考古学研究对象的真实性和解释的多样性,决定了考古学更加需要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更加需要严谨科学、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学风与学术精神;考古学的研究区域和内容既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又往往具有国际性,适于开展国际交流;考古学的研究年代虽然非常久远,但与当今时代又密切相关,在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古城保护利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考古学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比如,我国生态环境多样、文化丰富多彩,许多考古学研究方法与手段都有用武之地,往往能产生更多成果;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生生不息,许多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和思想意识依然存在于中华民族的肌体之中,民众对考古学具有亲切感和浓厚兴趣等。

新时代推动我国考古学更好发展,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考古学研究的资料是实物,但这些实物资料除了诸如甲骨文、金文的文字资料,通常不能直接反映历史事实,大都需要考古工作者进行阐释。

不同的人对同一资料可能作出完全不同的阐释。

因此,考古学研究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考古为国家、民族和人民服务。

学术无国界,学者有立场。

考古学研究要以传承文明为己任,在一系列涉及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问题上必须坚守底线,与历史虚无主义及其在考古学上的表现作坚决斗争。

三是坚持考古学科学化、国际化、大众化的发展方向。

推进科学化,就要大力发展科技考古,加强科学技术手段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使考古研究手段更加科学化。

推进国际化,就要树立全球视野,推动我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交流互动,并加大考古“走出去”的力度。

推进大众化,就要通过举办公共考古讲座、开展考古研究成果的普及宣传等手段,让考古走进寻常百姓家。

新时代,我国考古学要发挥优势,在深化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考古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提高我国考古学的国际地位,在国际上掌握更多学术话语权,努力把我国建成世界考古研究强国。

(《人民日报》2019年6月17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所以世界各民族都很重视自己的历史传承。

B . 历史学发展离不开考古学,没有考古学的地下发掘就没有历史学的持续发展。

C . 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不能直接反映历史事实的出土实物,解释会出现多样性,这就需要严谨的学术精神。

D . 推进考古学的科学化就要大力发展科技考古以及在考古研究方面加强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从历史研究入手引出考古学的概念,然后阐述考古学的价值、特点等,文末又展望考古学的未来。

B . 历史学的发展需要考古学与文献史学的共同推动,但文中主要论述考古学对历史学的价值。

C . 在论述考古学的特点时,文章从多个角度论证,以此得出我国考古学的优越条件。

D . 文章从指导思想、服务对象、发展方向三方面,分析了我国考古学要坚持的重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历代史家坚持不懈的记述和研究,也离不开考古学对人类过去生活的研究。

B . 考古学对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研究特别重要,对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规律与特点也有启示意义。

C . 在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古城保护利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考古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当代生活密切相关。

D . 我国要建成世界考古研究强国,就要发挥优势,建立具有自身特色、风格、气派的体系,掌握更多国际学术话语权。

5. (13分) (2017高二下·涞水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信任
余显斌
他一个唿哨,在积雪的旷野打着旋子,远远传开。

随着口哨声,远处一个红点跳动着,跌跌撞撞滚来,越滚越近,是只小小的狐狸。

小狐狸毛茸茸的,如一个小小的红线团,额头有指肚大一块白毛,珍珠一样。

这是只才出生不久的狐狸。

它胖乎乎的,蹲在他面前,一双亮亮的眼睛望着他,眼睛里跳跃着喜悦、快乐,和顽皮。

它知道,他拿了可口的食物。

因为,从第一次遇见他,直到现在,他都这样。

果然,他笑笑的,手一扬,竟然是它最爱吃的鸡肉。

它跳起来去抢,他呵呵笑着。

摸着它的头道:“别闹别闹,放好了吃。

”为了避免被雪弄脏,他拿块油纸铺在地上,放好鸡肉。

肉一放下,小狐狸就扑过来,使劲嗅着,流着哈喇子,吧唧吧唧吃起来。

半只鸡吃完,它的小肚皮胀得鼓鼓的,更像个毛茸茸的线团了。

接着,它抬起头,亮亮的眼睛期待地看着他。

它知道,接下来,他会逗它玩,带着它跑,这些,从相遇到现在,也从没断绝过。

也因为如此,它从一只生性胆小的小狐,变成了只爱亲近人的小狐。

果然,他拍拍它的头,在雪地跑起来,快活笑着。

它跟着跑,一路翻着跟头,发出稚嫩清脆的叫声。

两个点,一红一黑,在雪地翻滚着。

玩得差不多了,他喊一声:“回了!”一挥手,走了。

小狐狸舍不得,跟着他,轻轻叫着撒娇,好像没玩够似的。

一直到他走远了,不见了,小狐狸才回过头,回到自己隐秘的洞穴里,偎依着母亲,做起香甜的梦。

一直这样,大概两个月吧。

那天,雪特别大,四野皆白,小狐狸没吃的,饿得叽叽溜溜叫。

老狐狸也饿得浑身发软,几次,小狐狸跑出洞,又失望地哼哼叽叽跑回来。

上午时,雪地响起一声唿哨。

小狐狸一听,乍了下耳朵,跌跌撞撞跑出来,球一样滚到他面前,扯他的裤脚,跳起来,抢他手中的鸡肉。

他笑骂:“馋东西,饿坏了。

”他把肉放好,很大一只烤鸡。

小狐狸扑过去,流着口水,摇摆着脑袋撕咬着。

这时,那边土坎上,一只狐狸露出头,是那只老狐狸。

它小心地看看,小狐狸正在大快朵颐。

肉的香味,远远飘来,它也流出了口水。

它小心地爬上土坎,一步一步靠过来。

它可能清楚,自己一身火红的皮毛太珍贵了,会引来无数的贪婪和阴谋,所以不得不小心。

刚走几步,“哐”的一声,它的脖子被夹住了,是个钢夹,钢夹力道很大,传来骨头碎裂声,还有老狐狸的惨叫声。

这夹子,是他下的。

夹子必须有一定重量,机关才能绊动:小狐狸不行,老狐狸恰好。

他要的,是老狐狸的皮子。

这样的皮子,想要猎到,难如登天。

因此,市场价几万元一张。

小狐狸的太嫩,没人要。

因此,他想了这么个办法。

小狐狸停住了,抬起头,眼光中,一片迷蒙疑惑。

那只老狐狸的皮,他卖了三万多。

他笑笑,数着票子。

他知道,还有一个三万元在山林里等着他:一年后,小狐狸就会长大。

一年一晃就过去了。

他上了山,果然看到了那只长大的小狐狸,皮毛比它母亲的还红还净,额头那块白毛,仍珍珠一样;但眼光变了,不再纯蓝,而是闪着白白的光。

显然,它也认识他,蹲在那儿,长长叫了一声。

他已跟踪它几天,办法用尽,也无法到手。

他举起猎枪。

它一跃跑了,雪地里一条红线,弯弯曲曲,弹弹停停。

他打不中,就追。

雪很厚,狐跑起来有些艰难,他看看就要追上,猛扑过去。

那只狐一拐,转了个弯。

他扑空了,只听“咵”的一声,接着一声惨叫,他晕了过去。

醒来时,他的一只手已断。

这山里,下夹子的人很多,他中了别人的一个夹子。

(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小说详细描写了小狐狸的外貌,但对猎人的外貌没做细致的刻画,这是因为猎人长什么样并不重要,作者主要是展现的是他的内心世界。

B . 小说中多次写到了雪,狐红雪白,色彩鲜明,画面生动而美好,其中“那天雪特别大,四野皆白”的描写还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C . 小说三次写到了小狐狸面对猎人的眼神,前两次眼神“亮亮”的,后来“闪着白白的光”,凸显了小狐狸对猎人从信任到惊恐的情感变化。

D . 小说前半部分写猎人与小狐狸之间的亲密无间,与后半部分猎人与小狐狸之间的关系变化形成对比,这样的反差引人深思,深化了主题。

E . 小说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使小狐狸的形象丰满生动,深入人心,而且也使小说语言呈现出活泼自然的特点。

(2)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猎人的形象特点。

(3)
小说以“信任”作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6. (6分)(2017·龙泉驿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

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拿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教授整年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他们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读过什么书?《哈姆雷特》根据哪些书写的?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这些功夫属于“考据学”。

教授只做这种功夫,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并不过问。

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

欣赏之前要有了解。

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

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

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

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

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

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

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紧的事是领略它的滋味。

在考据学者们看来,考据就是文学批评,但是一般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

文学批评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

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

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

“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的就是美,违背的就是丑。

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

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郎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

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

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是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

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

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

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

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的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摘编自朱光潜《考据、批评与欣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关于文学作品的欣赏,一般人把阅读产生的快感、联想当作美感,学者们则认为考据和批评就是欣赏,二者都是误解。

B . 学者们埋头旧书籍、资料来寻根究底,下一些考据学的功夫,获取相关历史知识,这些工作对于欣赏是有帮助的。

C . 从欣赏层面来说,了解作品的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并没有进入作品本身,也不可能获得美感经验。

D . 真正走进文艺的领域,则欣赏《洛神赋》,就弄清曹植和甄后的关系;欣赏《饮酒》诗,就考定原本中到底是不是“悠然见南山”。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苦心孤诣拉史实来附会;止步于考据,而不进行深入领略:这些说明考据家们不明白艺术是创造的。

B . 衡量一切作品,全用心中预存的几条纪律,把“我”和作品割裂开来,以纪律代替欣赏,这是被称作“法官式”文学批评的缘由。

C . “法官”式的文学批评者秉承亚里士多德提出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的看法,因此认定莎士比亚剧作《麦克白》不是一部悲剧。

D . 印象派的文学批评认为文学批评是艺术的、主体的,重视艺术直觉和个人的嗜好,物我合一,因而,更容易得到美感体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派别不同,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同:“法官”式的批评认为美丑有普遍的标准,印象派则认为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B . “批评的态度”对待文艺作品,总是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冷静而不杂情感,因而对品的评价是客观的。

C . 有人认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有的人又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这两种现象都是错误的。

D . 内行和外行遇见同一个作品各有各的印象,欣赏和评价也不一致,但无论如何,文学批评都应该说出感受美丑的道理。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7. (11分) (2017高一上·石家庄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郗士美,字和夫,兖州金乡人。

父纯,字高卿,举进士、拔萃、制策皆高第,张九龄、李邕数称之。

自拾遗七迁至中书舍人。

处事不回,为宰相元载所忌。

时鱼朝恩以牙将李琮署两街功德使,琮恃势桀横,众辱京兆尹崔昭于禁中,纯曰:“此国耻也。

”即诣载请速处其罪,载不纳,遂辞疾还东都,号“伊川田父”,十年不出。

德宗立,崔祐甫辅政,召为太子左庶子、集贤殿学士,不拜,以老乞身。

改詹事,听致仕。

帝召见,褒叹良久,赐金紫,世高其节。

士美年十二,通《五经》《史记》《汉书》,皆能成诵。

父友萧颖士、颜真卿、柳芳与相论绎,尝曰:“吾曹异日当交二郗之间矣。

”未冠为阳翟丞,佐李抱真潞州幕府。

以才,历王虔休、李元,皆留不徙。

久乃进房州刺史、黔中经略观察使。

溪州贼向子琪以众八千岨剽劫,士美讨平之,加检校右散骑常侍,封高平郡公。

迁京兆尹,天子多所咨逮。

出为鄂岳观察使。

时安黄节度使伊慎入朝,其子宥主后务,偃蹇,母死京师不发丧,欲固其权。

士美知之,使府属过其境,宥出迎,因以母讣告之,即为办装,宥惶遽上道。

改河南尹,检校工部尚书,充昭义节度使。

昭义自李抱真以来皆武臣,私厨月费米六千石、羊千首、酒数十斛,潞人困甚。

士美至,悉去之,出禀钱市物自给。

又卢从史时,日具三百人膳以饷牙兵,士美曰:“卒卫于牙,固职也,安得广费为私恩?”亦罢之。

讨王承宗也,遣大将王献督万人为前锋,献恣横逗桡,士美即斩以徇,下令曰:“敢后者斩!”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宪宗喜曰:“固知士美能办吾事。

”承宗大震惧。

亡几,会诏班师,然威震两河。

以疾召拜工部尚书。

后检校刑部尚书,为忠武节度使。

卒,年六十四,赠尚书左仆射,谥曰景。

生平与人交,已然诺,以是名重于世。

(选自《新唐书·士美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张九龄、李邕数称之数:多次
B . 处事不回,为宰相元载所忌不回:正直
C . 未冠为阳翟丞冠:帽子
D . 出禀钱市物自给市物:购物
(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
B . 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
C . 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
D . 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郗士美少年聪慧,被人称赞。

他12岁时,就能背诵《五经》《史记》《汉书》。

他的父亲郗纯以及父亲的好
友萧颖士、颜真卿、柳芳都很赞赏他。

B . 郗士美才干突出,深受领导重视。

他开始为官的时候,担任阳翟丞;先后在李抱真、王虔休、李元等人手下任职,不管在谁的手下,都深受信赖。

C . 郗士美为民着想,一改前任积习。

他在担任昭义节度使以后,废除了每月花费繁多、使百姓困乏的私厨制度。

D . 郗士美号令严明,功勋卓著。

他在讨伐判军王承宗的战斗中,先是将逗留不前的前锋王献斩首,然后亲自击鼓,大败叛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即诣载请速处其罪,载不纳,遂辞疾还东都。

②卒卫于牙,固职也,安得广费为私恩?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8. (8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满江红·别大名亲旧(注)
[元]许衡
河上徘徊,未分袂、孤怀先怯。

中年后、此般憔悴,怎禁离别。

泪苦滴成襟畔湿,愁多拥就心头结。

倚东风、搔首谩无聊,情难说。

黄卷内,消白日。

青镜里,增华发。

念岁寒交友,故山烟月。

虚道人生归去好,谁知美事难双得。

计从今、佳会几何时?长相忆。

(注)此词为作者赴朝廷征召时辞别亲友所作,时年46岁。

(1)下列对这首词上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上阕前三句写词人与亲友依依惜别,在还未分别的时候就感受到分别后孤独无依的忧惧与悲愁。

B . “中年后、此般憔悴,怎禁离别”一句,作者面对即将到来的长途充满忧惧,担心路途遥远,艰难困苦太多。

C . “泪苦滴成襟畔湿,愁多拥就心头结”正面描写自己身心两方面由离别引起的极度哀愁和痛苦。

D . “倚东风、搔首谩无聊,情难说”是说词人站在春风中因痛苦而无所寄托,内心没什么好说的而显得“难说”。

E . 中国古典诗词历来不乏对离情别绪的描写,许衡的这首《满江红》避开了一般的浮泛描写,处处从个人的真实经历出发,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

(2)比较阅读柳永《雨霖铃》下片和本词的下片,分析二者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之处。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
9. (8分) (2017高二下·江宁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2)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
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4)
各抱地势,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5)
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6)
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7)
________,无韵之《离骚》。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7分)
10. (5分) (2020高三上·鹤岗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为“鱼道”的设计点个赞。

要求语言简明得体,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