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通史复习-经济:二战后的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16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阅读1:2004年1月1日,由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3国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 效已整整10周年。这十年,给墨西哥带来了什么? (1)墨西哥对美国的出口额增长近2倍。年均吸引外资达120亿美元,是印尼的3倍; 人均收入增加24%,达4000美元。经济规模达5940亿美元,世界排名由第15位上升 到第9位。 (2)墨西哥农牧业受到强烈冲击,造成130万农民破产。2001年2月25日,墨西哥爆发 了反对经济全球化的抗议活动。 (3)2002年APEC会议开幕式上,墨西哥经济部部长德韦斯表示,墨西哥将反对来自美 国和加拿大的制成品自由进入,保护墨西哥本土公司。
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欧洲经济一体化-北美自贸区
-亚太经合组织)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东欧剧变、苏联解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世贸组织;中国入世)
体——两极格局结束;和平与动荡、缓和与
现代 科学 革命 (相 对论量子 论)
现代科 技(计 算机与 网络技 术、生 物技术、 空间技 术)
两极对峙格局(背景-冷战局面-冷战表现-冷 战的评价-冷战下的国际关系)和美苏争霸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 调整与变化(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和 知识经济)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 改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 巴乔夫)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欧共体、日本的崛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
──《阿登纳回忆录》
材料6: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
突……把法德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
构的管制之下……
——《舒曼计划》(1950)
(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 ) 2.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 (1)欧洲联盟(欧洲的联合) ①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 ) 2.世界世经界济经的济区地域区集团团化化,(是欧指盟地、理北上美基自本由连贸成易一区片和的相亚互太邻经近合的组若织干)个国家,
在政府间协议的基础上建立地区性经济集团的趋势。地区性经济集团按其内部经济 一体化的程度,有关税同盟、自由贸易组织、货币和经济联盟等不同形式。
市被毁掉的比例从60%到95%不等,有人断言,重建德国,至少需要1000年。
材料4:战后英国已失去在国际舞台上发号施令的威风;而法国的外交家
们绞尽脑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拿二等票坐上头等车厢”;德国作为战败 国,已被盟国分区占领,最后导致了分裂。
材料5: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留下的混乱……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 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一轮复习:第九单元 世界现代史
时间
政治
经济
文化
两次世 界大战 之间的 世界 (19141945)
两极格局下 的世界 (1945-20 世纪90年代 初)
走向多极化的 世界(20世纪
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和影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 黎和会、国际联盟、华盛 顿会议)。资本主义调整 和动荡时期。
俄国十月革命 (背景)
建立地区性经济集团的主要目的在于:成员国之间通过共同协商,利用地区 内部市场,促进地区专业分工,发展规模经济,逐步消除商品、资本及人员流动的 障碍,增进相互之间经济上的依存关系,达到成员国之间互利互惠,并加强它们在 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区性经济集团,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根据不同特点,大致 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工业发达国家的区域性经济集团,有欧洲经济共同体、欧 洲自由贸易联盟、美加自由贸易联盟等;(2)发展中国家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如拉 丁美洲地区的拉美一体化协会、安第斯条约组织、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海共同 市场等;非洲地区的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南部非洲发展协 会等,亚太地区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南太平洋论坛等;(3)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互 助委员会现已解体。
③特点: A.南北合作。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
B.大国主导 ;C.减免关税的不同步性; D.战略的过渡性。 ④作用:
A.加强三国经济合作交流,促进该经济发展;
B.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国际竞争力; C.通过自由贸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增强集团实力;
D.推动其他美洲国家意识到经济联合的重要性。
一轮复习:第九单元 世界现代史 一、世界现代史的经济: (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以下是按每节课的大致时间的排序 1.1923-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相对稳定 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3.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4.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5.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6.(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 7.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 8.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世贸组织;中国入世)
亚太地区指太平 洋沿岸各国,包 括南北美洲濒临 太平洋的国家、 太平洋内岛国、 大洋洲及亚洲东 部各国和地区。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 ) ①原因
A.亚太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和区域内联系加强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影响 ②建立 A.1989年澳大利亚等12国在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首届部长级 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B.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在汉城(今译首尔)召开会议,通过《汉城 宣言》,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 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C.同年,中国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
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通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清朝鸦片战争前) 世界古代史(16世纪前后)
世界近代史(16世纪前后-20世纪前后:1500-1900左右)
世界现代史(1900左右-今)
必修一 十月革命胜利、两极世界形成、多极化趋势出现、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必修二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战后
资本主义世界稳定发展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 设(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 模式)
1923-1929资本主义相对稳定 时期
1929-1933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德国和日本法 西斯专政的建立。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和战争的扩
大。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自由放任政策失败-罗斯 福新政)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扩大-转折-胜利-评价)
A.进步性 a.对欧洲: 符合欧洲各国和欧洲整体利益,利于欧洲经济政治发展;提升国际地位; 形成欧洲一体化意识,方便欧洲人民生活。 b.对世界:增强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经济政治新格局形成; 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示范作用。
B.局限性:不能消除国家间矛盾,成员国内部仍存在一定分歧和发展不平衡。
(2)北美自由贸易区 ①背景:
A.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B.西欧和日本崛起,美国力图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区域经济集团; C.美、加、墨三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成立过程和合作内容: A.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组成,1992年12月三国领导人正式签署。 1994年1月1日,协定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 B.合作内容:15年内中关于要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障碍,实现商品、劳务、 资本的自由流通。
(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
)
2.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
(1)欧洲联盟(欧洲的联合)
材①料欧1洲:走19向93联年欧合盟的正原式因成:立。欧盟是一
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经济集团,它不但是 经济实体,也是政治实体,是一个具有经
和和平、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和平与发展;
选修四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
第一步:专题史复习 世界现代史思想、经济、政治、科技、文艺 第二步:通 史 复 习 世界现代史基本史实与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中国现代史(1949-今)
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中学 高中 李志民(2019年 大同) 657387919@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二战后苏联的经
济改革;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必修三 相对论、量子论、信息技术、20世纪的世界文学、现代主义美术、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
展变化、影视艺术的发展 选修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
②欧洲走向联合的进程
欧洲煤钢共同体 A.1951签约-1952成立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
③1965签约 1967成立
欧洲联盟
④1992签约 1993成立
1999欧元问世 2002年正式流通 2007年发展为 27个成员国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B.1957《罗马条约》-1958成立
实质:通过让出部分国家主权, 建立起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
③特点 A.性质:一个经济贸易合作论坛,其合作方式基于自主、自愿、协商一 致的原则,不具有强制性,其合作的程度比较低 B.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C.经济结构上有很强的互补性
③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有何特点 A.规模: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6国—9国—10国—12国—15国—25国—27国 B.经济一体化程度:从单一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部门—市 场—货币一体化 C.内容与性质:经济实体——经济政治实体
④欧盟的评价
材料1:在西方国家中,法国总统戴高乐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他主张 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主张欧洲联合起来,摆脱美国人的控制。 材料2:2007年4月13日电 欧盟完成第六次东扩,将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吸收 成为成员,欧盟成为了拥有27个成员国、人口达4.8亿、疆域400多万平方公 里, GDP超过10多万亿欧元,成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经济总量与美国 不相上下。 材料3:2004年10月29日,欧盟25个成员国领导人在罗马签署了欧盟历史上第一部 宪法条约。然而《欧盟宪法条约》却遭到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的否决。
A.文化因素: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心理认同感。 B.历史因素:近代欧洲国家战乱不断,为防止悲剧重演。 C.政治因素:
a.二战后西欧家普遍衰落,为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b.美苏两极格局的威胁,使欧洲认识到联合的必要,以保障自身安全 和提高国际地位。 c.法、德和解是欧洲走向的联合关键。 D.经济因素:相近的经济水平与经济联系的加强。
欧盟会徽
欧盟盟歌 欧盟铭言
多元
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合作内容囊括 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
一体
材料2:古代的欧洲
古代罗马统一的欧洲
查理帝国:统一的欧洲
查理帝国:走向分裂
材料3:战争使欧洲经济遭到巨大破坏——在英国,1\4财富毁于战火。法
国在法西斯占领下,生产处于瘫痪状态。德国被夺去700万人口,主要城
问题:由于成员国发展水平差异,墨西哥民族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拓展阅读2:2001年,美洲33个国家的首脑签署协议,以2005年为最后期限,正式创 建美洲自由贸易区。2003年,谈判陷入僵局。 2005年11月,第四届美洲国家首脑会 议未能就是否重启美洲自由贸易谈判问题达成协议。
拓展阅读3:经济区域集团化对发展中国家会有什么影响? (1)利于吸引外资、提供就业、调整产业结构、更多参与国际竞争、推动政治改革和 加速民主化进程等。 (2)民族经济面临具大压力、自然环境遭破坏、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等。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 )
1991年启用的亚太经合组织会标
地球用太平洋这一半代表 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
APEC是亚太经 合组织的英文缩写
边缘阴影部分代表亚太地区发 展和增长富有活力的前景
白色代表着和平与稳定;绿 色和蓝色代表亚太人民期待 着繁荣、健康和福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