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生物强化训练试卷(二)(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高考生物强化训练试卷(二)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多种细胞器
B.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各种色素
D.利用数学模型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
2.图示是植物细胞新细胞壁的形成,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和功能特性
B.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图中D表示内质网
C.该细胞的核基因此时不能转录,但是翻译能够正常进行
D.图中C是高尔基体,图中E的主要成分是加工后的多肽链
3.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
B.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C.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死亡
D.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
4.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C.图中的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5.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
B.F1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成为2N+2n
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
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
6.很多实验必须先制作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步骤错误的是()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D.叶绿体形态分布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39分)
7.寒富苹果叶片发育的良好是果树产量和品质的基础,通过对寒富苹果叶片发育过程中光合特性的研究,探索叶片发育过程中光合生产能力,可为寒富苹果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下是某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请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1)为探究叶片发育过程中的光合生产能力,最好选择晴好天气做净光合速率的测定,并于9:00~11:00左右测定.可根据单位时间O2的(填“产生量、释放量”)衡量净光合速率.在叶肉细胞中消耗O2的部位是.
(2)图1显示,叶芽萌发后,叶面积在一段时间内不断扩大,这主要是细胞生
长、、和的结果.在叶片发育的过程中,其净光合速率逐渐升高是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这两种代谢活动变化的结果,具体变化:一是光合结构逐渐完善,代谢活动逐渐增强;二是随着叶片的展开和扩展,与叶片发育密切相关的代谢活动增加较少.
(3)光补偿点是指当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时的光照强度.在光补偿点能产生ATP 的细胞器有.由图2可知,寒富苹果叶片的光补偿点与(因素)有关.随着叶片的发育,寒富苹果果树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填“增强”或“减弱”).
8.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
或.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
(2)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F1,F1中灰体果蝇8400只,黑檀体果蝇1600只.F1中e的基因频率为,Ee的基因型频率为.亲代群体中灰体果蝇的百分比为.
(4)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EE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则为基因突变;
I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9.图1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在不断发生变化.图中T﹣E﹣N﹣F﹣B途径主要表示调节过程,B过程主要是通过作用实现.
(2)在寒冷环境中,通过图中T﹣E﹣N﹣F调节还可使增加,从而加速体温上升.
(3)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若A、B、C都表示热量,则A+B
C.(选填“>”“<”或“=”)
(4)如图4只小鼠中,A1、A2的基因型完全相同,B1、B2的基因型完全相同,但A1与B1的基因型不同.用它们进行皮肤移植,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A1的皮肤移植到B1上,10天后因排斥反应而脱落,这种反应属于免疫,主要是由细胞引起的.
②将A2的皮肤移植到经图示过程处理过的B2上,皮肤脱落的速度将,因
为.
10.某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 5 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下表列出了各种群同化的能量,图1表示有关种群甲的能量变化,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的多少.图2是种群甲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种群甲乙丙丁戊
同化能量 1.1×108 2.0×107 1.4×1099.0×107 3.4×106
(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种群甲是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第营养级,若乙的数量减少,戊的数量会.
(3)图1中②的能量值是,⑦的能量值一般指.
(4)图2中a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
(5)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群之间的信息传递是能够.
【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某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泌淀粉酶的芽孢杆菌,设计实验步骤如下,请给予合理的补充.
(1)采样与培养:将采集的土样混匀后称取1g,置于经过法灭菌处理的
(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28℃振荡培养.
(2)接种与选择: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处理.之后,将菌液涂布接种于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30℃条件下培养.为避免污染,需将培养皿呈状态放置.此外,为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提高实验可信度,本步骤需设计作为空白对照.
(3)筛选与纯化:将适量的碘液滴加在平板中的菌落周围,如果菌落周围的现象
是,则说明此种菌能够.从平板中挑取实验效果明显的目的菌株,采用法接种于新的培养基平板,可对菌株进行进一步的纯化.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如图为转基因猪的培育过程.请回答:
(1)在对胎猪细胞进行培养时,需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以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必须要有目的基因、、终止子和等.
(3)可用处理母猪以获取更多的卵(母)细胞.
(4)重构胚发育到阶段才能进行胚胎移植,被移植的胚胎之所以能够在受体母猪的子宫内存活,是因为受体母猪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
2016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高考生物强化训练试卷(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多种细胞器
B.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各种色素
D.利用数学模型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
【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种群的数量变动.【分析】1、利用差速离心法分离不同大小的多种细胞器.
2、利用类比推理法推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而摩尔根用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解答】解:A、不同细胞器的比重和沉降系数不同,因此可利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多种细胞器,A正确;
B、摩尔根用假设﹣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B错误;
C、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扩散速度就快,因此可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各种色素,C正确;
D、通常用“J”型曲线或者“S”型曲线这种数学模型表示种群数量的变化,D正确.
故选:B.
2.图示是植物细胞新细胞壁的形成,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和功能特性
B.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图中D表示内质网
C.该细胞的核基因此时不能转录,但是翻译能够正常进行
D.图中C是高尔基体,图中E的主要成分是加工后的多肽链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植物细胞新细胞壁的形成过程,其中结构A为细胞板,将形成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的功能;结构B为细胞膜;结构C为高尔基体;结构D为内质网;结构E为囊泡.
【解答】解:A、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流动性),但没有体细胞功能特性,A错误;
B、图示为植物细胞壁的形成过程,而植物细胞壁形成于有丝分裂末期,因此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B错误;
C、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上的DNA高度螺旋化,不易解旋进行转录过程,但细胞中仍留有部分mRNA,因此该细胞的核基因在有丝分裂后期不能转录,但是能够进行翻译,合成蛋白质,C正确;
D、图中C是高尔基体,图中E中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错误.
故选:C.
3.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
B.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C.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死亡
D.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只有噬菌体的DNA注入细菌内,并作为控制子代噬菌体合成的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能量、场所等均由细菌提供)→组装→释放.
【解答】解:A、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利用宿主菌的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如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A正确;
B、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B错误;
C、外壳留在宿主菌的外面,不能抑制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大量子代噬菌体使细菌裂解死亡,并释放出子代噬菌体,C错误;
D、宿主菌以二分裂方式进行增殖,而噬菌体不能分裂,D错误.
故选:A.
4.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C.图中的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据图分析,①表示草流入到兔体内的能量,②表示兔同化的能量流入到狐,③兔产生粪便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④兔子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能量的来源: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能量去路: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和未被利用的能量.【解答】解:A、①是流入兔这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草固定的太阳能总量,A错误;
B、③是兔食草后未吸收的残渣,④是兔子的遗体,它们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B 正确;
C、图中的比值代表兔到狐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
D、分解者获得的能量多少无法得知,D错误.
故选:B.
5.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
B.F1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成为2N+2n
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
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
【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物种概念、染色体变异等,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说明它们属于不同种生物,A错误;
B、由于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F1体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成为N+n,B错误;
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可使F1幼苗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所以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C正确;
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异源四倍体,D错误.
故选:C.
6.很多实验必须先制作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步骤错误的是()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D.叶绿体形态分布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
【考点】检测脂肪的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析】脂肪鉴定时,切取花生子叶薄片,用苏丹Ⅲ进行染色,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然后制片观察.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需要制作临时装片,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和观察.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时,需要观察三次,即正常形态、质壁分离状态和质壁分离复原状态.观察叶绿体形态分布时,取黑藻小叶制作临时装片,再观察即可.
【解答】解:A、脂肪鉴定的步骤是: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A 正确;
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漂洗→染色→制片→观察,B错误;
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前后形成对照,C正确;
D、叶绿体形态分布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39分)
7.寒富苹果叶片发育的良好是果树产量和品质的基础,通过对寒富苹果叶片发育过程中光合特性的研究,探索叶片发育过程中光合生产能力,可为寒富苹果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下是某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请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1)为探究叶片发育过程中的光合生产能力,最好选择晴好天气做净光合速率的测定,并于9:00~11:00左右测定.可根据单位时间O2的释放量(填“产生量、释放量”)衡量净光合速率.在叶肉细胞中消耗O2的部位是线粒体内膜.
(2)图1显示,叶芽萌发后,叶面积在一段时间内不断扩大,这主要是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在叶片发育的过程中,其净光合速率逐渐升高是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这两种代谢活动变化的结果,具体变化:一是光合结构逐渐完善,光合作用代谢活动逐渐增强;二是随着叶片的展开和扩展,与叶片发育密切相关的细胞呼吸(有氧呼吸)代谢活动增加较少.
(3)光补偿点是指当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时的光照强度.在光补偿点能产生ATP 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由图2可知,寒富苹果叶片的光补偿点与叶片萌芽后时间(叶龄)(因素)有关.随着叶片的发育,寒富苹果果树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增强(填“增强”或“减弱”).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生物的生长体现在两个方面:细胞数量的增多和细胞体积的增大.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而要使净光合速率增加,可通过增加真光合速率,减小呼吸速率来实现.
分析图形:
(1)图1显示,萌芽后叶面积在一段时间内不断扩大,这是细胞分裂与分化的结果,在叶片发育的过程,随叶片的展开和扩展,与叶片发育密切相关的细胞呼吸逐渐减弱,而随着光合结构逐渐完善,光合作用逐渐增强,植株净光合速率逐渐升高.
(2)由图2可知,寒富苹果叶片的光补偿点和叶片萌芽后时间因素有关,而随着叶片的发育,寒富苹果果树对弱光能力增强.
【解答】解:(1)净光合速率的测定可根据的单位时间O2释放量来衡量净光合速率.在叶肉细胞中消耗O2的部位是线粒体内膜.
(2)图1显示,萌发后,叶面积在一段时间内不断扩大,这主要是细胞增殖与分化的结果,在叶片发育的过程中,其净光合速率逐渐升高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光合结构逐渐完善,光合作用逐渐增强,二是随着叶片的展开和扩展,与叶片发育密切相关的细胞呼吸增加量较少.
(3)在光补偿点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由图2可知,寒富苹果叶片的光补偿点与叶片萌芽后时间(叶龄)有关,随着叶片的发育,寒富苹果果树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增强.
故答案为:
(1)释放量线粒体内膜
(2)分裂分化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有氧呼吸)
(3)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片萌芽后时间(叶龄)增强
8.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EeBb 或eeBb .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eeBb .
(2)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F1,F1中灰体果蝇8400只,黑檀体果蝇1600只.F1中e的基因频率为40% ,Ee 的基因型频率为48% .亲代群体中灰体果蝇的百分比为60% .
(4)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EE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黑檀体=3:1 ,则为基因突变;
I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黑檀体=4:1 ,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分析遗传图解:蝇的灰体与黑檀体、短刚毛与长刚毛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验一的后代比例为1:1:1: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EeBb和eebb或Eebb和eeBb.又实验二后代比例为3:1:3:1,说明亲本乙不可能是eebb.
【解答】解:(1)根据实验一中灰体:黑檀体=1:1,短刚毛:长刚毛=1:1,得知甲乙的基因型可能为EeBb×eebb或者eeBb×Eebb.同理根据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和丙的基因型应为eeBb×EeBb,所以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EeBb或eeBb.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乙的基因型可能为EeBb×eebb,乙的基因型为EeBb,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eeBb.
(2)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eeBb×EeBb,则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
例为+=,所以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
(3)F1中黑檀体果蝇(ee)基因型比例==16%,由于F1是自由交配而来,所以
F1中e=40%,E=60%.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每一代中e的基因频率是不变的,所以亲本中e=40%,E=60%.因此F1中Ee=2×A×a=2×60%×40%=48%.由于亲代群体是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所以群体中灰体果蝇的百分比为60%.
(4)由题意知,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如果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则此黑檀体果蝇的基因型为ee,如果是染色体片段缺失,黑檀体果蝇的基因型为e.
①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EE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杂交关系如下图:
结果预测:
Ⅰ.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黑檀体=3:1,则为基因突变;
Ⅱ.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黑檀体=4:1,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故答案为:
(1)EeBb eeBb eeBb
(2)
(3)40% 48% 60%
(4)Ⅰ.灰体:黑檀体=3:1Ⅱ.灰体:黑檀体=4:1
9.图1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图中T﹣E﹣N﹣F﹣B途径主要表示神经调节过程,B过程主要是通过有氧呼吸作用实现.
(2)在寒冷环境中,通过图中T﹣E﹣N﹣F调节还可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从而加速体温上升.
(3)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若A、B、C都表示热量,则A+B = C.(选填“>”“<”或“=”)
(4)如图4只小鼠中,A1、A2的基因型完全相同,B1、B2的基因型完全相同,但A1与B1的基因型不同.用它们进行皮肤移植,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A1的皮肤移植到B1上,10天后因排斥反应而脱落,这种反应属于细胞免疫,主要是由(效应)T 细胞引起的.
②将A2的皮肤移植到经图示过程处理过的B2上,皮肤脱落的速度将加快,因为B2接受了B1的记忆T细胞,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排斥反应出现更快.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图1:E是温度感受器,N是体温调节中枢,说明T→E→N→F→A过程表示神经调节;体温不变,说明产热和散热相等;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调节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新陈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使产热量增多.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机体通过调节使血糖维持相对稳定,此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多,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血糖的来源有三条:食物的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图2:器官移植的成功与失败,主要取决于供体和受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是否一致.A l的皮肤片移植到B1上,移植不成活,则表明组织相容性抗原不相同,不属于同一品系,产生的排异反应属于细胞免疫,与T淋巴细胞有密切的关系,则被移植的器官称为抗原.
【解答】解:(1)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E是温度感受器,N是体温调节中枢,说明T→E→N→F→A 过程表示神经调节.B过程骨骼肌收缩产热是通过有机物分解,释放热量,主要是通过有氧呼吸实现的.
(2)在寒冷环境中,通过图中T﹣E﹣N﹣F调节还可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从而加速体温上升.
(3)据图可知,骨骼肌和内脏是产热器官,皮肤是散热器官,某人24h内都处于39℃,体温不变,说明产热和散热相等.
(4)①将A1的皮肤移植到B1上,10天后因排斥反应而脱落,这种反应属于细胞免疫,主要是由(效应)T细胞引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