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肾系病证
中医内科病证方剂歌诀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一、感冒卫表不和致感冒,风寒败毒或达表,风热银翘使辛凉,暑湿新加香薷饮,气虚之人参苏饮,加减葳蕤阴虚造。
二、咳嗽外感咳嗽寒热燥,风寒止嗽合三拗,风热桑菊随加减,干咳桑杏治风燥;痰湿二陈合三子,痰热清金宜化痰,肝火泻白黛蛤兼,阴亏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哮必兼喘哮鸣声,病位主肺联脾肾,冷哮青龙射麻专,定喘越婢主热哮,风痰三子把功建,寒包热哮也常见,六君健脾又补肺,生脉金水肺肾安。
四、喘证喘分虚实肺肾关,张口抬肩鼻翼煽;风寒痰郁里热型,麻黄桑白麻石甘;痰浊二陈三子合,肺气郁闭五磨专;生脉补肺肺气虚,肾虚肾气参蛤散;正虚喘脱是急症,参附汤送黑锡丹。
五、肺痈肺痈初期使银翘,成脓苇茎如金解;溃脓加味桔梗汤,恢复沙参桔梗杏。
六、肺痨肺痨阴亏用月华,虚火百合秦艽甲;保真参苓气阴耗,补天大造阴阳消。
七、肺胀痰浊饮瘀共肺胀,外寒里饮小青龙;并见痰浊与痰热,苏三越婢或桑皮;涤痰水泛真武苓,平喘补肺肺肾亏。
第二单元心系病证一、心悸心悸亦是心脾伤,心虚胆怯安神定,心血不足归脾施,阳虚桂甘合参附,苓桂术甘水凌心,阴虚天王合朱砂,桃仁红花治瘀阻,痰火扰心温胆连。
二、胸痹胸痹阴阳气血虚,阴寒痰浊并血瘀;血府逐瘀治瘀阻,柴胡疏肝气滞除;痰壅瓜蒌合涤痰,寒凝枳薤当归宣;生脉养荣气阴虚,天王炙草心肾阴;心肾阳虚末不温,参附汤合右归饮。
三、心衰(助理不要求)虚瘀水泛致心衰,气虚保元合逐瘀,气阴生脉并血府,真武镇水合葶苈;参附龙骨急救逆,缓急轻重要分清。
四、不寐不寐虚实当首辨,肝火龙胆痰温胆;心脾两虚归脾赞,心肾六味交泰叹;心胆气虚安神定,共合酸枣睡眠安。
第三单元脑系病证一、头痛头痛外感与内伤,循经用药效非常;川芎茶调散风寒,风热芎芷湿羌活;天麻钩藤肝阳亢,痰浊半夏血四物;肾虚补元瘀通窍,气虚升清益聪明。
二、眩晕眩晕风火痰瘀虚,肝脾肾脏辨虚实;肝阳痰瘀清窍扰,天麻半夏通窍好;气血亏虚归脾妙,肾亏左归右归宝。
三、中风中风卒起证多端,气血虚火及风痰。
肾系病症
肾系病症消渴消渴方消渴葛花配二黄,山药五味须尿糖玉女煎玉女石膏熟地黄,知母麦冬牛膝镶,肾虚胃火相为病,牙痛齿衄宜煎尝七味白术散七味白术人参苓,藿葛木香炙草群,脾胃虚弱消化差,疲倦纳呆腹泻宁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山药萸,泽泻苓丹三泻侣,三阴并补重滋肾,肾阴不足效可居金匮肾气丸肾气丸主肾阳虚,熟地山药及山萸,少量桂附泽苓丹,水中生火在温煦内伤发热清骨散清骨散君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辅,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一并除归脾汤归脾汤用参术芪,归草伏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金匮肾气丸肾气丸主肾阳虚,熟地山药及山萸,少量桂附泽苓丹,水中生火在温煦丹栀逍遥散逍遥散+丹皮+栀子逍遥散内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肝郁血虚脾气弱,透和肝脾功效卓黄连温胆汤温胆汤+黄连温胆夏茹枳陈助,佐以茯草姜枣煮,理气化痰利胆胃,胆郁痰扰诸证除中和汤厚朴,藿香血府逐瘀汤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枳壳草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虚劳气虚补肺汤补肺要紧好参芪,紫菀五味桑白皮,妙在一味黑熟地,金水相生病自离七福饮五福参归术地甘,再增枣志名七福加味四君子汤四君子汤+黄芪+扁豆大补元煎大补元煎益精汤,人参草药培脾方,归地山萸滋真水,杜仲枸杞冲任藏血虚养心汤养心汤用草参芪,二茯芎归柏子寻,夏曲远志兼桂味,再加酸枣总宁心四物汤四物熟地归芍芎,补血调血此方宗,营血虚滞诸多症,加减运用贵变通阴虚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镶,秋燥耗伤肺胃液,咽涸干咳最堪尝天王补心丹补心地归二冬仁,远茯味砂桔三参,阴亏血少生内热,滋阴养血安心神益胃汤益胃汤能养胃阴,冰糖玉竹与沙参,麦冬生地同煎服,温病须虑热伤津补肝汤补肝汤中草木瓜,四物枣仁麦冬抓,血虚肢麻爪甲枯,益血养肝疗效夸左归丸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归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阳虚保元汤保元汤方性甘温,肉桂草参芪四味,男妇虚劳幼科痘,补肺益脾显奇能附子理中汤理中汤+附子理中干姜参术甘,温中健脾治虚寒,中阳不足痛呕利,丸汤两用腹中暖右归丸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中医执业医师 肾系病证
水中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二.病机:基本病理变化是: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
其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
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三.治则:发汗利尿泻下逐水。
四. 病证鉴别:阳水与阴水阳水:病因为风邪疮毒水湿,多实证表证,病位在肺脾,发病急,病程短,水肿从面目开始,自上而下,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易治易消,多见于风水和皮水;阴水:病因为饮食劳倦、禀赋不足、久病体虚,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病位在脾肾,发病缓慢,病程长,水肿从足踝开始,自下而上,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至按之如泥,难消难治,多见于正水和石水。
五.证治分类:(一)阳水1.风水相搏证: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
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
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病机:风邪袭表,肺气闭塞,通调失职,风遏水阻。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方剂:越婢加术汤加减。
<麻黄杏仁防风浮萍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石膏桑白皮黄芩>2.湿毒侵淫证:眼睑浮肿,延及全身,皮肤光亮,尿少色赤,身发疮痍,甚则溃烂,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病机:疮毒内归脾肺,三焦气化不利,水湿内停。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方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麻黄杏仁桑白皮赤小豆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3.水湿浸渍证: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病机:水湿内侵,脾气受困,脾阳不振,治法:运脾化湿,通阳利水。
方剂: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
<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苍术厚朴草果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4.湿热壅盛证: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肾系病证(A3型题)
肾系病证(A3型题)1.古某,男,68岁。
患肾病10余年,现症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食少,面色不华,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
<br> 其诊断为A.脾肾阳虚证B.外感风寒证C.湿毒浸淫证D.脾阳虚证E.肾阳虚证答案:D2.古某,男,68岁。
患肾病10余年,现症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食少,面色不华,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
<br> 其治法是A.温补脾肾B.宣肺散寒C.疏风清热,宣肺行水D.健脾温阳利水E.温肾助阳,化气利水答案:D3.古某,男,68岁。
患肾病10余年,现症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食少,面色不华,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
<br> 其选方为A.银翘散B.麻黄汤C.麻黄连翘赤小豆汤D.越婢加术汤E.实脾饮答案:E4.古某,男,68岁。
患肾病10余年,现症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食少,面色不华,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
<br> 水湿过盛,腹胀大,小便短少,可加A.牛蒡子、射干、大戟B.大黄、黄芩、甘遂C.黄连、黄柏、坤草D.苍术、桂枝、猪苓、泽泻E.栀子、黄芩、泽兰答案:D5.古某,男,68岁。
患肾病10余年,现症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食少,面色不华,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
<br> 若兼心悸,气促,怯寒神疲,面色灰滞属于A.脾阳虚衰B.肾阳衰微C.脾肾虚衰D.中气不足E.心肾阳虚答案:E6.患者,男性,40岁。
急性发病,发病半日,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腰部绞痛,大便秘结,曾发作二次排尿突然中断。
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紧数。
<br> 此患者应诊断为A.腰痛B.石淋C.腹痛D.气淋E.热淋答案:B7.患者,男性,40岁。
肾系病证
肾系疾病
水肿阳水风湿相搏-----越婢加术汤加减
湿毒浸淫-----麻黄连翘赤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水湿浸渍-----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
湿热壅盛-----疏凿饮子加减(疏凿槟榔及商陆,苓皮大
腹同椒目,赤豆艽羌泻木通,煎加生姜阳水服。
)阴水脾阳虚衰-----实脾饮加减
肾阳衰微-----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
瘀水互结-----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
淋证热淋-----八正散加减
石淋-----石韦散加减
血淋-----小蓟饮子加减
气淋-----沉香散加减
膏淋-----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劳淋-----无比山药丸加减
癃闭膀胱湿热-----八正散加减
肺热壅盛-----清肺饮加减
肝郁气滞-----沉香散加减
浊瘀阻塞-----代抵当丸加减
脾气不升-----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加减
肾阳衰惫-----济生肾气丸加减
关格脾肾阳虚湿浊内蕴-----温脾汤合吴茱萸汤加减
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杞菊地黄丸合羚角钩藤汤加减肾气衰微邪陷心包—参附汤合苏合香丸,涤痰汤。
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肾系病证(A3_A4型题)
肾系病证(A3_A4型题)1. 患者男,45岁,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br> 不属于该病的病机是( )A.饮食劳倦,伤及脾胃B.湿毒浸渍,内归脾肺C.风邪外袭,肺失通调D.湿热内盛,三焦壅滞E.情志不调,肝气不舒答案:E2. 患者男,45岁,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br> 该患者的辨证分型是( )A.水湿浸渍证B.湿毒浸淫证C.肾阳衰微证D.瘀水互结证E.脾阳虚衰证答案:E3. 患者男,45岁,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br> 应选用的方剂是( )A.疏凿饮子B.五皮饮合胃苓汤C.越婢加术汤D.实脾饮E.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答案:D4. 患者,女,26岁,眼睑浮肿,延及全身,皮肤光亮,尿少色赤,身发疮痍,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br> 该患者的辨证分型是( )A.湿毒浸淫证B.水湿浸渍证C.湿热壅盛证D.风水相搏证E.瘀水互结证答案:A5. 患者,女,26岁,眼睑浮肿,延及全身,皮肤光亮,尿少色赤,身发疮痍,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br> 应选用的方剂是( )A.疏凿饮子B.五皮饮合胃苓汤C.越婢加术汤D.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E.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答案:D6. 患者,女,26岁,眼睑浮肿,延及全身,皮肤光亮,尿少色赤,身发疮痍,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br> 湿盛糜烂者,可加用( )A.石韦、大蓟B.白鲜皮、地肤子C.神曲、谷芽、麦芽D.蒲公英、紫花地丁E.苦参、土茯苓答案:E7. 患者,男,27岁,近2日发作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发热,口苦,呕恶,舌苔黄腻,脉滑数。
肾系病证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药
一 定义
遗精是指不因性生活
而精液遗泄的病证,包括
“ 梦遗 ”和“ 滑精 ”。
二 病因病机
病因:
1 劳心太过 2 欲念不遂 3 饮食不节
病机:
1 病理机制 2 病理性质 3 转归
4 恣情纵欲
三 诊查要点
㈠ 诊断依据
遗精与早泄 遗精与精浊
㈢ 相关检查
四 辨证论治
㈠ 辨证要点 ㈡ 治疗原则:基本治则及实证和
虚证的治则 ㈢ 证治分类:热淋、石淋、气淋 血淋、膏淋、劳淋
证治分类1 临床表现
热淋 石淋 气淋 血淋 膏淋 劳淋
2 3 4 5 6 证机概要 治疗法则 代表处方 常用药解 临证加减
五 预防调护
六 结语
① 定义 ② 类型 ③ 病因 ④ 病机 ⑦ 辨证 ⑤ 病位 ⑧ 治则 ⑥ 病性 ⑨ 预后
1 临床表现
2 证机概要 3 治疗法则 4 代表处方 5 常用药解 6 临证加减
五 预防调护
1 2 3 4 5 6 7
避免风邪外袭。 防止水湿外侵。 注意调摄饮食。 保持皮肤清,避免抓破皮肤。 每日记录水液的出入量。 坚持治疗,定期随访。 劳逸结合,调畅情志。
六 结语
① 定义
② 病因 ③ 病机
④ 辨证
①
② ③
定义
病机
④
治则
⑤ 转归
辨证要点
七 临证备药
① ② ③ ④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下病上治,欲降先升。 水蓄膀胱急症处理。
谨防个别中药的肾毒性。
关格
一 定义
关格是以脾肾虚衰, 而致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
为临床特征的危重病证。
肾系病
肾系病——水肿一.概述因感受外邪,饮食可失调或劳倦内伤,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使气化不利,津液输布失常,出现体内水潴留,泛溢于肌肤,引起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等局部甚至全身水肿为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病位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涉及膀胱、三焦。
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营养不良性水肿均可参照本病护理。
二.临床表现1.风水相搏证:开始眼睑水肿,继则四肢全身水肿,皮肤光泽,按之凹陷易复。
伴有发热、咽痛、咳嗽等症。
舌苔薄白,脉浮或数。
治宜祛风清热,利水消肿。
2.水湿浸渍证:多由下肢先肿,逐渐肢体水肿,下肢为甚,按之没指,不易随复。
伴有胸闷腹胀,身重困倦,纳少泛恶,尿短少。
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宜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3.湿热内蕴证:水肿较剧,肌肤绷急,腹大胀满。
胸闷烦热,气粗口干,大便干结,小便短黄。
舌红,苔黄腻,脉细黄数。
治宜分利湿热。
4.脾虚湿困证:面浮足肿,反复消长,劳后或午后加重。
脘胀纳少,面色晄白,神倦乏力,尿少色清,大便或溏。
舌苔白滑,脉细弱。
治宜温阳健脾,利湿利水。
5.阳虚水泛证:全身高度水肿,腹大胸满,卧则喘促。
畏寒神倦,面色萎黄或苍白,纳少,尿短少。
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脉沉细或结代。
治宜温阳利水。
6.瘀水交阻证:下肢水肿,伴有皮下青筋显露,发绀,肌肤甲错。
舌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治宜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三.临证护理1风水相搏证(1)病室宜偏温,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外邪侵袭。
(2)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过劳,恢复期可适当活动,以促进气血流畅。
(3)观察水肿的范围、程度、特点及尿量、体重等改变。
2.水湿浸澤证:(1)病室宜通风、干燥。
胸闷腹胀者应卧床休息,可取半卧位,适当抬高下肢。
(2)观察小便的量、色、次数。
3.湿热内蕴证(1)病室宜通风、安静。
若伴有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者,予以半卧位。
(2)定期测量体重,伴有腹腔积液者需测量腹围。
4脾虚湿困证(1)病室宜通风、干燥。
6-00肾膀胱病证
6-00肾膀胱病证第六章肾膀胱病证肾膀胱病证是指在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影响下,造成肾与膀胱功能失调和病理变化的一类病证。
涉及肾膀胱的病证较为复杂,本章仅就病位主要在肾和膀胱的水肿、淋证、癃闭、关格、遗精、阳痿等展开讨论,病位主要反映在其他脏腑的,则分别在有关章节或其他学科中论述。
[主要证候及特征)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真阳,只宜固藏,不宜泄露,所以肾病的证候特征以虚为主,常见的证候有肾气不固、肾阳虚衰、肾阴亏虚,但在虚的基础上又可形成标实,从而表现为阳虚水泛和阴虚火旺。
膀胱与肾相通,所以膀胱病变每与肾的气化失常密切相关,若膀胱气化失司,可致尿量、尿次和排尿的改变,膀胱的证候有虚有实,实证多由于湿热,虚证常见寒象。
临床以膀胱湿热证较多。
兹将肾膀胱病证的基本证候分述如下。
?肾气不固1(主要脉症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尿频或遗溺,或尿后余沥,面色苍白,听力减退,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证候特征本证以精关不固和膀胱失约的见症为主,此外,尚有一般肾虚的见症。
本证与肾不纳气证的鉴别是:此为肾的固摄功能减退而表现为滑精、遗溺等症;彼乃肾的纳气功能减退而表现为喘促、呼多吸少之症。
?肾阳虚衰1(主要脉症形寒肢冷,腰膝酸冷,男子阳痿,面色咣白,精神萎靡,疲软无力,脉沉细无力,舌淡苔白。
2(证候特征本证除有肾虚气的证候外,尚有形寒肢冷的症状。
本证与肾气不固证的鉴别是:肾气不固证寒象多不显著,且有膀胱失约或精关不固的见症。
?阳虚水泛 (1(主要脉症周身浮肿,下肢尤甚,按之如泥,脘腹胀满,腰酸尿少,形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或沉弦。
2(证候特征本证兼有肾阳虚衰的证候和全身浮肿的症状。
?本证与肾阳虚衰证之鉴别在于本证更兼水邪泛滥而以全身浮肿为主要表现。
本证与脾虚水肿不同,本证除肾虚症状外,尚有阳虚寒盛之象。
?阴虚火旺1(主要脉症潮热盗汗,颧红唇赤,眩晕耳鸣,腰酸遗精,少寐多梦,阳强易举,口咽干痛,大便秘结,舌红苔少,脉细数。
中医肾系病证病案分析
中医肾系病证研究前景展望
深入研究中医肾系病证理论
未来应加强对中医肾系病证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揭示其发病机制 和辨证施治规律。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应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为肾系病证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与实践
未来应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与实践,进一步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在 肾系病证方面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
展。
05
难点问题讨论与解决方案
辨证施治中遇到的困难
证候复杂多变
中医肾系病证涉及多种证候,且病情复杂多变, 需要仔细辨别。
患者个体差异大
不同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都会影响辨 证施治的效果。
辨证施治经验不足
部分医生对中医肾系病证的辨证施治经验不足, 需要加强学习和实践。
药物不良反应处理经验分享
综合治疗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 施治的优势,未来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3
智能化辅助诊断系统将逐步普及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辅助诊断 系统将逐步普及到中医肾系病证的诊断和治疗中 。
06
总结反思与启示意义
本次病案分析主要收获
深入了解中医肾系病证临床表现
通过实际病案分析,对中医肾系病证的临床表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包括腰膝酸软、头晕 耳鸣、水肿等症状。
感谢您的观看
THA程长短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
在治疗过程中,应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手段,提 高治疗效果。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个性化治疗将成为主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个性化治疗将成为未 来中医肾系病证治疗的主流方向。
中医内科学 第六单元 肾系病证【中医助理】
2021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内科学》第六单元肾系病证水肿水肿的概念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水肿的病机病位:肺、脾、肾,关键在肾病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水液泛滥肌肤。
●水肿的诊断要点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
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更重者见癃闭或尿少,抽搐,神昏谵语等。
●水肿的鉴别●水肿的辨证要点首先须辨阳水、阴水其次应辨病变之脏腑●水肿的治疗原则发汗、利尿、泻下逐水为治疗水肿的三条基本原则●水肿的辨证论治(1/3)●水肿的辨证论治(2/3)●水肿的辨证论治(3/3)水肿反复消长不已,面浮身肿,腰以下甚,按之凹陷不起,尿量减少或反多,腰酸冷痛,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白,甚者心悸胸闷,喘促难卧,腹大胀满,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水肿的转归阳水易消,阴水难治。
病变后期,可发展为关格,转为癃闭或兼见眩晕之证。
●水肿的预防调护肿势重者予无盐饮食,轻者予低盐饮食(每日3~4g)每日记录水液的出入量。
每日尿量少于500ml时,警惕癃闭的发生。
患者,男,26岁,晨起出现眼睑浮肿,继而四肢及全身皆肿,伴见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舌苔薄白,脉浮滑。
选用:A.五皮饮合胃苓汤B.越婢加术汤加减C.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D.疏凿饮子合己椒苈黄丸E.实脾饮『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风水相搏证证候主症: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
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
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代表方:越婢加术汤加减水肿风水相搏证的治法是:A.宣肺解毒,利湿消肿B.疏风清热,宣肺行水C.健脾运湿,通阳利水D.分利湿热,利水消肿E.健脾温阳,利水消肿『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风水相搏证证候主症: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
肾系病证---急性肾小球肾炎、
肾系病证---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概述)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临床以急性起病;浮肿、少尿、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压为主要特征。
急性肾炎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者系指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广义者则指一组病因及发病机理不一,但均具备上述临床特征的肾小球疾病,常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有明确感染病史者,可称为吁急性感染后肾炎”。
本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肾脏疾病。
多发生于3—12岁儿童,2岁以下少见。
男女比例约为3:2。
发病前1—4周多有前驱感染史。
发病后轻重悬殊,轻者除实验室检查异常外,临床无明显症状,重者则并发高血压脑病、心力衰竭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多数患儿于发病2—4周内消肿,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残余少量蛋白尿,镜下血尿多于6个月内消失,少数迁延1—3年,但其中多数仍可恢复。
近年来,由于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措施,本病的严重并发症明显减少,病死率仅为0.5%一2%以下,其死因主要为肾功能衰竭。
.中医古代文献中,无肾炎病名记载,但据其临床表现,多属“水肿”、“尿血”范畴。
如《灵枢.论疾诊尺》说:“视人之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盲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载有风水、皮水的症状及病因,均与急性肾炎极为相似。
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根据儿科的特点,强调了脾土不能制肾水在水肿发生中的机理,并初步描述了水肿的变证,此与小儿急性肾炎合并心衰的症状相类似。
元代朱丹溪将水肿分为“阳水”及“阴水”两类。
《医学入门。
水肿论阴阳》进一步阐发了阳水的病因,认为“阳水多外因涉水冒雨,或兼风寒、暑气,而见阳证。
”“阳兼食毒与疮痍”。
此所记述的阳水成因,与西医学所说急性肾炎的发病与呼吸道感染及皮肤感染有关的认识基本一致。
对于本病的治疗,早在《素问。
汤液醪醴论》就有“开鬼门,洁净府”即发汗、利小便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历代又有逐水、清热等多种治法。
张仲景《金匮要略》运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越婢汤、越婢加术汤、防已茯苓汤、五苓散等分别治疗风水、皮水、湿邪结肿等水肿证,此后《华氏中藏经》、《小儿药证直诀》、《济生方》、《和剂局方》提出的五皮散、六味地黄丸、小蓟饮子、参苓白术散等有效方剂,至今在急性肾炎的治疗中仍被广泛采用。
【基础】中医助理-中医内科学-肾系病证
第六单元肾系病证水肿水肿的概念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水肿的病因病机(一)病因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及禀赋不足、久病劳倦。
(二)病机基本病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水液泛滥肌肤。
病位——肺、脾、肾,关键在肾。
病理因素——风邪、水湿、疮毒、瘀血。
由于致病因素及体质的差异,水肿病理性质有阴水、阳水之分,并可相互转换或夹杂。
阳水——属实。
多由外感风邪、疮毒、水湿而成。
病位在肺、脾。
阴水——属虚或虚实夹杂。
多由饮食劳倦、禀赋不足、久病体虚所致。
病位在脾、肾。
阳水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正气渐衰,脾肾阳虚,或因失治、误治,损伤脾肾→阴水。
阴水复感外邪,或饮食不节,使肿势加剧→阳水的证候,而成本虚标实之证。
水肿各证之间互有联系:阳水风水相搏证,若风去湿留→转化为水湿浸渍证。
水湿浸渍证,由于体质差异→湿有寒化、热化之不同。
湿从寒化,寒湿伤及脾阳→脾阳不振之证,甚者脾虚及肾肾阳虚衰之证。
湿从热化→湿热壅盛之证。
湿热伤阴→肝肾阴虚之证。
肾阳虚衰,阳损及阴→阴阳两虚之证。
水肿各证,日久不退→水邪壅阻经隧,络脉不利,瘀阻水停,则水肿每多迁延不愈。
水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诊断依据1.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
2.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更严重者可见尿闭或尿少,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衄牙宣,头痛,抽搐,神昏谵语等危象。
3.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以及久病体虚病史。
水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病证鉴别1.水肿与鼓胀二病均可见肢体水肿,腹部膨隆。
鼓胀的主症是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伴见轻度肢体浮肿。
水肿则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全身,严重时出现腹水,腹部膨隆,面色白,但无腹壁青筋暴露。
鼓胀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湿聚于腹中。
中医内科学歌诀之肾系病证
中医内科学歌诀之肾系病证
一、水肿
病证歌诀
风水越术毒豆消,水湿皮苓湿热凿,
脾阳实脾瘀水桃,肾阳济生真武好。
(一)阳水
1.风水相搏证——越婢加朮汤加减
2.湿毒浸淫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3.水湿浸渍证——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
4.湿热壅盛证——疏凿饮子加减
(二)阴水
1.脾阳虚衰证——实脾饮加减
2.肾阳衰微证——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
3.瘀水互结证——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
二、淋证
病证歌诀
热淋八石韦血蓟,
气沉膏萆劳无比。
1.热淋——八正散加减
2.石淋——石韦散加减
3.血淋——小蓟饮子加减
4.气淋——沉香散加减
5.膏淋——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6.劳淋——无比山药丸加减
三、癃闭
病证歌诀
癃闭湿热八正散,
肺热清肺沉香肝,
浊瘀阻塞抵当丸,
脾不升需补春安,
肾阳衰惫济肾丸。
1.膀胱湿热证——八正散加减
2.肺热壅盛证——清肺饮加减
3.肝郁气滞证——沉香散加减
4.浊瘀阻塞证——代抵当丸加减
5.脾气不升证——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加减
6.肾阳衰惫证——济生肾气丸加减
四、阳痿
病证歌诀
阳痿命门赞育丸,心脾需归柴疏肝,
惊恐伤肾娱心丹,湿热龙胆来泻肝。
1.命门火衰证——赞育丸加减
2.心脾亏虚证——归脾汤加减
3.肝郁不舒证——柴胡疏肝散加减
4.惊恐伤肾证——启阳娱心丹加减
5.湿热下注证——龙胆泻肝汤加减。
肾系病证
※<A型选择题>一、A型选择题1.水肿的治疗,《内经》提出“开鬼门”一法,是属于八法中的( )A.吐法B.补法C.汗法D.消法E.和法2.阳水辨证属风水相搏者,其最佳选方是( )A麻黄汤B.五苓散C.五皮饮D.越婢加术汤E.麻黄连翘赤小豆汤3.阳水辨证属湿热壅盛者.其治疗最佳选方是( )A.己椒苈黄丸B.木防己汤C.舟车丸D.疏凿饮子E.八正散4.阳水水湿浸渍的治法是( )A.化湿清热利水B.化湿利水,补脾益气C.运脾化湿,通阳利水D.益气健脾,行气运湿E.温运脾阳,以利水湿5.一患者,面色萎黄,遍体轻度浮肿,晨起头面较甚,动则下肢肿胀,能食而倦怠乏力,小便反多,舌苔薄腻,脉软弱,其最佳选方是( )A.防己黄芪汤B.实脾钦C.参苓白术散D.五苓散E.五皮饮6.石苇散可用于( )A.气淋B.血淋C.劳淋D.膏淋E.石淋7.导致风水泛滥水肿,其病机与下列哪一脏腑的关系最为密切( )A.心B.肝C.肺D.脾E.肾8.一患者,初起恶寒发热,咽痛,眼睑浮肿,小便不利,经治后,表虽解,但肿势末退,身重困倦,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最佳选方是( )A.越婢加术汤B.猪苓汤C.五皮饮合胃苓汤D.苓桂术甘汤E.防己黄芪汤9.一患者,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腰酸膝软,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其最佳选方应为( )A.无比山药丸B.补中益气汤C.知柏地黄丸D.膏淋汤E.七味都气丸10.水肿的治疗《内经》提出“洁净府”一法,是属于八法中的( )A.清法B.汗法C.消法D.下法E.和法11.阳水若见汗出恶风,卫阳已虚者,其最佳选方是( )A.玉屏风散B.桂枝加附子汤C.防己黄芪汤D.真武汤E.五皮饮12.阴水辨证属脾阳虚衰者,其治疗最佳选方是( )A.温脾汤B.春泽汤C.苓桂术甘汤D.实脾饮E.附子理中九13.阳水辨证属湿毒浸淫,其选方最佳配伍是( )A.黄连温胆汤合温脾汤B.越婢加术汤合银翘散C.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D.疏凿饮子合己椒苈黄丸E.舟车丸合黄连解毒汤14.治疗膏淋辨证属实者的选方为( )A.程氏萆薢分清饮B.右归丸C.无比山药丸D.左归丸E.膏淋汤15.血淋辨证属虚者,其治疗的最佳选方是( )A.小蓟饮子B.知柏地黄丸C.导赤散D.茜根散E.二至丸16.气淋实证,其选方最宜用( )A二神散B.沉香散C.六磨汤D.五磨饮子E.柴胡疏肝散17.尿浊辨证属湿热下注者,其最佳选方是( )A.八正散B.知柏地黄丸C.程氏萆薢分清饮D.导赤散E.苍术难名丹18.首先提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的古籍是( )A.《内经》B.《金匮要略》C.《中藏经》D.《诸病源候论》E.《备急千金要方》19.小蓟饮子可用于治疗( )A.气淋B.血淋C.劳淋D.膏淋E.以上都不是20.首先记载水肿必须忌盐的古籍是()A.《济生方》B.《金匮要略》C.《中藏经》D.《医学入门》E.《备急千金要方》21.首先创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瘀血水肿的古籍是()A.《济生方》B.《医学入门》C.《医宗金鉴》D.《仁斋直指方》E.《丹溪心法》22.血淋与尿血的主要鉴别在于()A.小便血色是鲜红还是紫暗B.小便量的多少C.小便有无浑浊D.小便是否通畅E.小便时有无疼痛23.无比山药丸可用治疗下列何种病证()A.气淋B.癃闭C.血淋D.劳淋E.尿浊24.哪一项不属于水肿与鼓胀的鉴别要点()A.肿胀部位B.肿胀的先后次序C.肿处皮肤的色泽D.腹部青筋有无暴露E.小便通利与否25.下列何者不是石淋的特征()A.小便排出沙石B.排尿时突然中断C.尿道窘迫疼痛D.小便赤热E.腰腹绞痛26.首先将淋证分为八类的医籍是()A.《金匮要略》B.《医灯续焰》C.《医宗金鉴》D.《中藏经》E.《千金要方》27.风水初期的主症是()A.全身水肿B.下肢水肿C.眼睑部水肿D.单腹胀大E.四肢水肿28.水肿瘀水互结证的治法是()A.利水消肿,祛瘀通络B.活血祛瘀,化气行水C.攻逐瘀血,温化水饮D.活血通络,健脾利湿E.活血化瘀,分利水湿29.水肿湿热壅盛证患者,经治疗后,腹满不减,大便不通,可用()A.调胃承气汤B.新加黄龙汤C.苓桂术甘汤D.疏凿饮子E.己椒苈黄丸30.一水肿患者,症见全身高度浮肿,气喘,心悸,腹水,小便不利,脉沉而有力,治疗宜选用()A.葶苈大枣泻肺汤B.控涎丹C.舟车丸D.十枣汤E.桃核承气汤31.《金匮要略》首先将水肿分为五类,其中不包括以下那一分类()A.风水B.皮水C.正水D.涌水E.黄汗32.属于水肿肝败不治的是()A.面肿苍黑B.掌肿无纹理C.阴肿不起D.腰肿无纹理E.脐满反肿者33.热淋患者,伴见寒热、口苦、呕恶者,在应用八正散治疗的基础上可加减选用何药()A.防风、葛根B.白芷、黄连C.石膏、石苇D.柴胡、黄芩E.竹茹、黄芩34.一患者石淋日久,症见神疲乏力,少腹坠胀者,其主方()A.补中益气汤加减B.无比山药丸加减C.参苓白术散D.大补元煎E.举元煎35.一患者尿浊反复发作,日久不愈,其尿状如白浆,神疲无力,面色无华,劳累后加重,舌淡苔薄,脉虚软,其治法是()A.滋阴益肾B.温肾固摄C.清热利湿、分清泻浊D.健脾益气、升清固摄E.补肾益脾36.尿道综合征主要属于以下中医那个疾病认识范畴()A.遗精B.腰痛C.尿浊D.水肿E.淋证37.穿山甲、王不留行、当归等中药对结石的药理作用是使之()A.缩小B.加快排出C.变脆D.溶解E.软化38.一患者,两天前突然眼睑浮肿,继则四肢水肿,伴见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肾系病证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肾系病证中医助理医师考点:肾系病证肾脏病:肾脏病的种类繁多,较常见的有免疫伤害引起的肾丝球肾炎及细菌感染有关的肾盂肾炎等,另外糖尿病、高血压及全身性红斑性狼疮等病人也常并发肾脏病变,因此我们看到一个肾脏病人的同时,也都会细心检查看这个病人是否有其他相关的'疾病,了解病因以便给病人最适当的治疗。
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定义:临床以急性起病,浮肿,少尿,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压为主要特征病位:肺脾肾,以肺脾为主治疗原则:急性期驱邪,恢复期扶正分证论治:1 急性期1)风水相搏——疏风宣肺,利水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合五苓散加减2)湿热内侵——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加减3)邪陷心肝——平肝泻火,清心利水——龙胆泻肝汤合羚角藤汤加减4)水凌心肺——泻肺逐水,温阳扶正——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加减5)水毒内闭——通腑降浊,解毒利尿——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加减2 恢复期1)阴虚邪恋——滋阴补肾,兼清余热——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2)气虚邪恋——健脾化湿——参苓白术散加减第二节、肾病综合征定义: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血脂症及不同程度的水肿为主要特征病位:肺脾肾治疗原则:扶正培本分证论治:1 本证1)肺脾气虚——益气健脾,宣肺利水——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加减2)脾肾阳虚——温肾健脾,化气行水——肾阳虚——真武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脾阳虚——实脾饮加减3)肝肾阴虚——滋阴补肾,平肝潜阳——知柏地黄丸加减4)气阴两虚——益气养阴,化湿清热——六味地黄丸加黄芪2 标证1)外感风邪——外感风寒,辛温宣肺祛风——麻黄汤加减外感风热,辛凉宣肺祛风——银翘散加减2)水湿——防己黄芪汤合己椒苈黄丸加减3)湿热——上焦湿热,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加减中焦湿热,清热解毒,化浊利湿——甘露消毒丹加减下焦湿热,清热利湿——八正散加减4)血瘀——活血化瘀——桃红四物汤加减5)湿浊——利湿降浊——温胆汤加减第三节、遗尿(辨证论治)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本病重在辨虚实寒热,虚寒者多,湿热者少。
肾系疾病的外在表现
肾系疾病的外在表现肾,主藏精,属水。
肾为先天之本,只宜固藏,不宜耗泄。
其病理变化多为虚证,一般分为肾阴虚与肾阳虚两大类。
其中包括水肿、癃闭、遗精、腰痛、遗尿、阳痿、不育等。
. 一、肾阴虚。
主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动摇或痛、失眠,傍晚口干、五心烦热、盗汗、腰膝痠痛、或胫骨痛、足跟痛、遗精。
若舌红而干或有剥苔,脉细数。
若兼见颧红唇赤,性欲亢奋,小便短赤,夜半口干甚,脉数或弦细数,是阴虚火旺。
病理:肾阴虚衰,津液不足,水不制火,肾火则旺盛,故见五心烦热,傍晚口干(傍晚属阴,故口干傍晚较明显);阴虚则阳亢,清阳上扰,故头晕目眩,耳聋耳鸣,失眠等。
肾主骨,肾阴不足,故见腰膝酸痛或胫骨痛“肾主骨,齿为骨之余”,骨髓不充,故齿动摇痛;阴虚则火旺,故有颧红、唇赤、性欲亢进、小便短赤等内热津亏的证候。
舌红无苔,脉细数是阴虚的典型特征。
治法: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宜滋养肾阴,用六味地黄丸。
若阴虚火,则宜滋阴降火,宜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治之,此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法。
自然天地清明。
二、肾阳虚(肾阳不足)主证:面色暗沉、发易脱落、畏寒、手足不温。
气短而喘、精神不振,耳鸣耳聋,牙齿动摇,腰膝酸软,尿少浮肿或夜尿反多(小便清长)。
大便稀,自汗,舌质胖嫩,苔白润,脉虚浮或沉迟无力。
若命门火衰,可见阳痿,滑精(无梦而遗),慢性腹泻(又称五更泻或黎明腹泻,可用四神丸加减治疗)、四肢!冷,或气短气喘而汗出,尽脉弱或沉迟微细等。
若小便量多,或小便失禁,或夜尿多,尿后余沥不尽,滑精早泄,舌嫩苔白,尺脉虚弱的,是肾气不固。
可用肾气丸或右归饮治疗。
此为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法。
病理:肾开窍于耳,肾气不足,故耳鸣耳聋,发易脱落(发为肾之发);肾主骨,肾阳不足,也能使腰膝酸软,牙齿动摇;肾虚不能嘛纳气归肾,故气短而喘,吸不归根;肾阳虚则全身阳气也虚(虚主人一身之阳)故肢冷不温,自汗(阳虚则卫外不固),精神不振,大便溏稀;阳虚水泛,则尿少浮肿;命门火衰则虚寒更甚,故四肢逆冷,阳痿、滑精。
中医内科学(第六章肾膀胱病证部分) 宿松县中医院 熊翔
第六章肾膀胱病证
上述各种病因,有单一致病者,亦有兼杂而致病者,从而使病情趋 于复杂。本病的病位在肺、脾、肾三脏,与心有密切关系。基本病 机是肺失宣降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 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在发病机理上,肺、脾、肾三脏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如肺脾之病水肿,久必及肾,导致肾虚而使水肿加重; 肾阳虚衰,火不暖土,则脾阳也虚,土不制水,则使水肿更甚;肾 虚水泛,上逆犯肺,则肺气不降,失其宣降通调之功能,而加重水 肿。因外邪、疮毒、湿热所致的水肿,病位多在肺脾;因内伤所致 的水肿,病位多在脾肾。因此,肺脾肾三脏与水肿的发病,是以肾 为本,以肺为标,而以脾为制水之脏,诚如《景岳全书· 肿胀》所 云:“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 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 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 行。” 此外,瘀血阻滞,三焦水道不利,往往使水肿顽固难愈。
第六章肾膀胱病证
[鉴别诊断] 鼓胀水肿病是指表现为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 肿的一种病证,严重的水肿病人也可出现胸水和腹水;鼓胀 以腹水为主,但也可出现四肢,甚则全身浮肿,因此本病需 与鼓胀病鉴别。· 鼓胀的病因主要是酒食不节,情志所伤,久病黄疽、积证, 血吸虫侵袭,劳倦过度,脾虚等。主要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 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临床上鼓胀先出现腹部 胀大,病情较重时才出现下肢浮肿,甚至全身浮肿,腹壁多 有青筋暴露。 水肿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水湿浸渍,疮毒浸淫, 饮食劳倦,久病体虚等。 病机主要是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 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其症状是先出现眼睑、 头面或下肢浮肿,渐次出现四肢及全身浮肿,病情严重时才 出现腹部胀大,而腹壁无青筋暴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肾系病证水肿水肿的概念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水肿的病因病机(一)病因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及禀赋不足、久病劳倦。
(二)病机基本病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水液泛滥肌肤。
病位——肺、脾、肾,关键在肾。
病理因素——风邪、水湿、疮毒、瘀血。
由于致病因素及体质的差异,水肿病理性质有阴水、阳水之分,并可相互转换或夹杂。
阳水——属实。
多由外感风邪、疮毒、水湿而成。
病位在肺、脾。
阴水——属虚或虚实夹杂。
多由饮食劳倦、禀赋不足、久病体虚所致。
病位在脾、肾。
阳水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正气渐衰,脾肾阳虚,或因失治、误治,损伤脾肾→阴水。
阴水复感外邪,或饮食不节,使肿势加剧→阳水的证候,而成本虚标实之证。
水肿各证之间互有联系:阳水风水相搏证,若风去湿留→转化为水湿浸渍证。
水湿浸渍证,由于体质差异→湿有寒化、热化之不同。
湿从寒化,寒湿伤及脾阳→脾阳不振之证,甚者脾虚及肾→肾阳虚衰之证。
湿从热化→湿热壅盛之证。
湿热伤阴→肝肾阴虚之证。
肾阳虚衰,阳损及阴→阴阳两虚之证。
水肿各证,日久不退→水邪壅阻经隧,络脉不利,瘀阻水停,则水肿每多迁延不愈。
水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诊断依据1.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
2.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更严重者可见尿闭或尿少,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衄牙宣,头痛,抽搐,神昏谵语等危象。
3.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以及久病体虚病史。
水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病证鉴别1.水肿与鼓胀二病均可见肢体水肿,腹部膨隆。
鼓胀的主症是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伴见轻度肢体浮肿。
水肿则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全身,严重时出现腹水,腹部膨隆,面色白,但无腹壁青筋暴露。
鼓胀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湿聚于腹中。
水肿乃肺、脾、肾三脏气化失调,而导致水液泛滥肌肤。
2.水肿阳水和阴水阳水病因多为风邪、疮毒、水湿。
发病较急,每成于数日之间,肿多由面目开始,自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有寒热等表证,属表、属实,一般病程较短。
阴水病因多为饮食劳倦、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的脏腑亏损。
发病缓慢,肿多由足踝开始,自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属里、属虚或虚实夹杂,病程较长。
水肿的辨证论治——辨证要点首辨阳水、阴水,次辨病变脏腑。
阳水,一般起病较快,病程较短,病因多为风邪、湿毒、水气、湿热。
肿多从头面开始,由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证见表、实、热证,病人一般情况较好,无正气大亏之象。
阴水,一般起病较慢,病程较长,病因多为饮食劳倦、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的脏腑亏损。
肿多由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证见里、虚、寒证,病人一般情况较差,脏腑功能明显受损。
阳水、阴水亦可相互转化。
次辨病变脏腑,在肺、脾、肾、心、肝之差异。
肺水多并见咳逆;脾水多并见脘腹满闷而食少;肾水多并见腰膝酸软,或见肢冷,或见烦热;心水多并见心悸、怔忡;肝水多并见胸胁胀满。
对于虚实夹杂,多脏共病者,应仔细辨清本虚标实之主次。
水肿的辨证论治——治疗原则三条基本原则——发汗、利尿、泻下逐水。
《内经》“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具体应用视阴阳虚实不同而异。
阳水——祛邪为主,发汗、利水或攻逐,同时配合清热解毒、理气化湿等法。
阴水——扶正为主,健脾温肾,同时配以利水、养阴、活血、祛瘀等法。
虚实夹杂,则当兼顾,或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
水肿的辨证论治——证治分类阳水阴水1.风水相搏 5.脾阳虚衰2.湿毒浸淫 6.肾阳衰微3.水湿浸渍7.瘀水互结4.湿热壅盛风水相搏证候主症: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
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
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
证机概要:风邪袭表,肺气闭塞,通调失职,风遏水阻。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代表方:越婢加术汤加减。
(麻黄、石膏、生姜、甘草、大枣、白术)。
加减:1.若风寒偏盛,去石膏,加苏叶、桂枝、防风祛风散寒。
2.若风热偏盛,加连翘、桔梗、板蓝根、鲜芦根,以清热利咽,解毒散结。
3.若咳喘较甚,加杏仁、前胡,以降气定喘。
4.见汗出恶风,卫阳已虚,则用防己黄芪汤加减(房基荒凄,住草房,将遭荒—防己、黄芪、白术、炙甘草、生姜、大枣),以益气行水。
5.若表证渐解,身重而水肿不退者,可按水湿浸渍证论治。
湿毒浸淫证候主症:眼睑浮肿,延及全身,皮肤光亮,尿少色赤,身发疮痍,甚则溃烂,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证机概要:疮毒内归脾肺,三焦气化不利,水湿内停。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代表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皮、杏仁、生姜、大枣、甘草。
加减:1.脓毒甚者,重用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
2.湿盛糜烂者,加苦参、土茯苓。
3.风盛瘙痒者,加白鲜皮、地肤子。
4.血热而红肿,加丹皮、赤芍。
5.大便不通,加大黄、芒硝。
6.症见尿痛、尿血,乃湿热之邪下注膀胱,伤及血络,酌加凉血止血之品,如石韦、大蓟、荠菜花等。
水湿浸渍证候主症: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
证机概要:水湿内侵,脾气受困,脾阳不振。
治法:运脾化湿,通阳利水。
代表方: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
加减:1.外感风邪,肿甚而喘者,加麻黄、杏仁宣肺平喘。
2.面肿,胸满,不得卧,加苏子、葶苈子降气行水。
3.若湿困中焦,脘腹胀满,可加川椒目、大腹皮、干姜温脾化湿。
湿热壅盛证候主症: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证机概要:湿热内盛,三焦壅滞,气滞水停。
治法:分利湿热。
代表方:疏凿饮子加减。
鞋匠上路吃槟榔,嚼姜皮,拎木桶泽泻、羌活、商陆、赤小豆、槟榔、秦艽、生姜、大腹皮、茯苓皮、椒目、木通。
加减:1.腹满不减,大便不通者,可合己椒苈黄丸,以助攻泻之力,使水从大便而泄。
2.肿势严重,兼见喘促不得平卧者,加葶苈子、桑白皮泻肺利水。
3.湿热久羁,亦可化燥伤阴,症见口燥咽干,加白茅根、芦根,不宜过用苦温燥湿、攻逐伤阴之品。
攻下逐水法是治疗阳水的一种方法,即《内经》“去菀陈莝”之意。
只宜用于病初体实肿甚,正气尚旺,用发汗、利水法无效,症见全身高度浮肿,气喘,心悸,腹水,小便不利,脉沉而有力者。
使用该法,宜抓住时机,以逐水为急,使水邪从大小便而去,可用十枣汤治疗,但应中病即止,以免过用伤正。
俟水退后,即行调补脾胃,以善其后。
病至后期,脾肾两亏而水肿甚者,逐水峻药应慎用。
脾阳虚衰证候主症: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证机概要: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
治法:健脾温阳利水。
代表方:实脾饮加减。
(十匹白绫搭厚幅,瓜枣果柑浆浆香)白术、茯苓、大腹皮、厚朴、炮附子、木瓜、大枣、草果仁、炙甘草、炮姜、生姜、木香。
加减:1.气虚甚,症见气短声弱者,可加人参、黄芪以健脾益气。
2.若小便短少,加桂枝、泽泻,以助膀胱气化而行水。
肾阳衰微证候主症:水肿反复消长不已,面浮身肿,腰以下甚,按之凹陷不起,尿量减少或反多,腰酸冷痛,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白,甚者心悸胸闷,喘促难卧,腹大胀满,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证机概要:脾肾阳虚,水寒内聚。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代表方: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金匮肾气丸+川牛膝、车前子)加减:1.小便清长量多,去泽泻、车前子,加菟丝子、补骨脂以温固下元。
2.面部浮肿为主,表情淡漠,动作迟缓,形寒肢冷,以温补肾阳为主,用右归丸(狗兔鹿归富山中,要熟鱼肉吃——枸菟鹿归附仲,药熟萸肉)。
3.病至后期,因肾阳久衰,阳损及阴,可导致肾阴亏虚,出现肾阴虚为主的病证,表现为水肿反复发作,精神疲惫,腰酸遗精,口渴干燥,五心烦热,舌红,脉细弱等,治当滋补肾阴为主,兼利水湿,但养阴不宜过于滋腻,以防伤害阳气,反助水邪。
方用左归丸加泽泻、茯苓、冬葵子。
4.肾虚肝旺,头昏头痛,心慌腿软,肢颤者,加鳖甲、牡蛎、杜仲、桑寄生、野菊花、夏枯草。
5.病程缠绵,反复不愈,正气日衰。
复感外邪,证见发热恶寒,肿势增剧,小便短少,此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治当急则治标,先从风水论治,但应顾及正气虚衰一面,不可过用解表药,以越婢汤为主,酌加党参、菟丝子等补气温肾之药,扶正与祛邪并用。
瘀水互结证候主症:水肿延久不退,肿势轻重不一,四肢或全身浮肿,以下肢为主,皮肤瘀斑,腰部刺痛,或伴血尿,舌紫暗,苔白,脉沉细涩。
证机概要:水停湿阻,气滞血瘀,三焦气化不利。
治法:活血祛瘀,化气行水。
代表方: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加减:1.全身肿甚,气喘烦闷,小便不利,此为血瘀水盛,肺气上逆,可加葶苈子、川椒目、泽兰以逐瘀泻肺。
2.见腰膝酸软,神疲乏力,为脾肾亏虚,合用济生肾气丸以温补脾肾,利水肿。
3.对气阳虚者,配黄芪、附子益气温阳以助化瘀行水之功。
4.久病水肿者,虽无明显瘀阻之象,临床上亦常合用益母草、泽兰、桃仁、红花等药,以加强利尿消肿的效果。
水肿的转归预后阳水易消,阴水难治。
阳水患者如属初发年少,体质尚好,脏气未损,治疗及时,则病可向愈。
因生活饥馑、饮食不足所致水肿,在饮食条件改善后,水肿也可望治愈。
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它病久病,或得病之后拖延失治,导致正气大亏,肺、脾、肾三脏功能严重受损,后期还可影响到心、肝,则难向愈。
若水邪壅盛或阴水日久,脾肾衰微,水气上犯,则可出现水邪凌心犯肺之重证。
若病变后期,肾阳衰败,气化不行,浊毒内闭,则由水肿发展为关格。
若肺失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阖,致膀胱气化无权,可见小便点滴或闭塞不通,则是水肿转为癃闭。
若阳损及阴,造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则可兼见眩晕之证。
水肿的预防调护避免风邪外袭,应注意保暖;感冒流行季节,外出戴口罩,避免去公共场所;居室宜通风;平时应避免冒雨涉水,以免湿邪外侵。
注意调摄饮食。
肿势重者应予无盐饮食,轻者予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3~4克)。
若因营养障碍而致水肿者,不必过于忌盐,饮食应富含蛋白质,清淡易消化。
劳逸结合,调畅情志。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长服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者,皮肤容易生痤疮,应避免抓搔肌肤,以免皮肤感染。
对长期卧床者,皮肤外涂滑石粉,经常保持干燥,并定时翻身,以免褥疮发生,加重水肿的病情。
每日记录水液的出入量。
若每日尿量少于500毫升时,要警惕癃闭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