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汕头四中高三8月测评试题解析-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针灸./韭.菜弥.漫/奢靡.殷.实/殷.红拾.掇/拾.级而上
B.穴.位/戏谑.侵.略/亲.家铁锹./悄.然赡.养/瞻.前顾后
C.裙裾./拮据.峥.嵘/诤.言聒.噪/恬.淡着.装/不着.边际
D.绥.靖/骨髓.缄.默/信笺.飞镖./剽.悍裨.益/稗.官野史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些人把娱乐当职业,焚膏继晷
....,夜以继日,昏天黑地,既荒废了事业,又累坏了身体,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B.今年初,应《汽车生活》杂志蓝主编的约请,我每月为他们杂志写一篇关于交通文明的
小短篇,虽说都属管窥蠡测
....之作,几个月下来也有万言之多。

C.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
....,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
适从。

D.张老一生,皓首穷经
....,甘坐冷板凳,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哲学、民俗学和宗教学的教学和研究,成绩斐然,令人敬佩。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0多年来,赵广军“生命热线”累计志愿服务5万多小时,接访求助个案14570例,帮助千千万万的失足青少年扶回正路。

B.离开文化的浸润和文明修养的增强,人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苍白和空虚,内心极度焦虑,人际关系自然也就变得紧张了。

C.各地要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新
路子,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

D.根据社科院调查数据显示,事业单位人员的家庭幸福感指数最高,其次就是离退休人员,农民工的家庭幸福感指数最低。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放在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满足全球华人寻根谒祖的精神需求。

学术界应加大力度,深化研究,不断推出新的成果,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新贡献。

①确认伏羲的始祖地位,研究和弘扬伏羲文化,有利于维系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
②对伏羲及伏羲文化,特别是龙文化的起源、传播和发展轨迹的深入研究
③有益于团结和调动海内外同胞的共同情感
④伏羲文化具有广泛的民族代表性,是最具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
⑤有利于进一步探究中华文明的源流发展过程
⑥唤起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敦宗睦族的赤子之情,促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A.①⑤③④②⑥ B.④②⑥①⑤③ C.④①③⑥②⑤ D.②⑤③④①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吴充,字冲卿,建州浦城人。

未冠举进士,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

等辈多与宗室狎,充齿最少,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

选人胡宗尧者,翰林学士宿之子,坐小累,不得改京官。

判铨欧阳修为之请,仇家谮修以为党宿,诏出修同州。

充言:“修忠直,不宜用谗逐。

若以为私,则臣愿与修同贬。

”于是修复留,而充改知太常礼院。

张贵妃薨,治丧越式,判寺王洙命吏以印纸行文书,不令同僚知。

充移开封治吏罪,忤执政意,出知高邮军。

神宗谕以任用意,知谏院。

王安石参知政事,充子安持,其婿也,引嫌解谏职,为翰林学士。

三年,拜枢密副使。

王韶取洮州,蕃酋木征遁去,充请招还故地,縻以爵秩,使自领所部,永为外臣,无庸复列置郡县,殚财屈力。

时方以开拓付韶,充言不用。

八年,进枢密使。

充不善安石所为,数为帝言政事不便。

帝察其中立无与,欲相之。

安石去,遂代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

充欲有所变革,乞召还司马光数十人。

光亦以充可告语,与之书曰:“自新法之行,中外汹汹。

民困于烦苛,日夜引领,冀朝廷觉悟,一变敝法。

”充深思之,终不能用。

王珪与充并相,忌充,阴掣其肘。

而充素恶蔡确,确治相州狱,捕安持及亲戚、官属考治,欲钩致充语,帝独明其亡他。

及确之预政,充与议变法于前,数为所诎。

安南师出无功而知谏院张璪又谓充与郭逵书止其进兵复置狱充既数遭同列困毁积忧畏疾益侵。

元丰三年,罢为观文殿大学士。

卒,年六十。

充内行修饬,事兄甚谨。

为相务安静,性沉密,对家人语,未尝及国家事,所言于上,人莫知者。

将终,戒妻子勿以私事干朝廷,帝益悲之。

世谓充心正而力不足,讥其知不可而弗能勇退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一)【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相率设席受.经接受,学习
B.仇家谮.修以为党宿,诏出修同州诬陷
C.无庸列置郡县,殚.财屈力竭尽,耗尽
D.帝独明其亡.他无,没有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判铨欧阳修为.之请数为.所诎
B.判寺王洙命吏以.印纸行文书光亦以.充可告语
C.民困于.烦苛充与议变法于.前
D.自新法之.行及确之.预政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吴充性格沉稳周密的一组是(3分)()
A.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充深思之,终不能用
B.引嫌解谏职,为翰林学士充移开封治吏罪,忤执政意
C.充欲有所变革,乞召还司马光等数十人及确之预政,充与议变法于前
D.无庸复列置郡县,殚财屈力将终,戒妻子勿以私事干朝廷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吴充还未成年就考中了进士。

做吴王宫教授时,得到宠爱。

在与皇帝宗室亲密交往的同事中,要数吴充最年轻。

B.欧阳修因为替胡宗尧讲话被仇家陷害,吴充向皇上进言强调欧阳修的忠直,使得欧阳修免于外放,得以留在京城。

C.吴充虽然是王安石的亲家,但却和王安石的政见不太相同;在王安石离开朝廷后,吴充也曾想改变他的一些做法,所以请求皇上召回司马光等人。

D.吴充很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也尽心尽力为朝廷效力,但世人评价他是为人正直却能力不足,而且明知道自己无能为力时还不懂得急流勇退。

【小题5】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3分)
安南师出无功而知谏院张璪又谓充与郭逵书止其进兵复置狱充既数遭同列困毁积忧畏疾益侵。

【小题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7分)
①修忠直,不宜用谗逐。

若以为私,则臣愿与修同贬。

(3分)
②充不善安石所为,数为帝言政事不便。

帝察其中立无与,欲相之。

(4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与歌者米嘉荣①
唐刘禹锡
唱得《凉州》②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

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

注:①米嘉荣是中唐著名的歌唱家。

②《凉州》是具有奇特之调的曲子。

【小题1】概括米嘉荣的形象,并简要分析。

(5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按前三题计分)(6分)【小题1】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小题2】___________,________。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清表》【小题3】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兰亭集序》
【小题4】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________,_______。

《扬州慢》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文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论中国的绘画
宗白华
中国绘画里所表现的最深心灵究竟是什么?答曰,它既不是以世界为有限的圆满的现实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无尽的世界作无尽的追求,烦闷苦恼,彷徨不安。

它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

它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顺着自然法则运行的宇宙是虽动而静的,与自然精神合一的人生也是虽动而静的。

它所描写的对象,山川、人物、花鸟、虫鱼,都充满着生命的动——气韵生动。

但因为自然是顺法则的,画家是默契自然的,所以画幅中潜存着一层深深的静寂。

就是尺幅里的花鸟、虫鱼,也都像是沉落遗忘于宇宙悠渺的太空中,意境旷邈幽深。

至于山水画如倪云林的一丘一壑,简之又简,譬如为道,损之又损,所得着的是一片空明中金刚不灭的精萃。

它表现着无限的寂静,也同时表示着是自然最深最后的结构。

有如柏拉图的观念,纵然天地毁灭,此山此水的观念是毁灭不动的。

中国人感到这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而这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万动的根本,生生不已的创造力。

老、庄名之为“道”、为“自然”、为“虚无”,儒家名之为“天”。

万象皆从空虚中来,向空虚中去。

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

西洋油画先用颜色全部涂抹画底,然后在上面依据远近法(或名“透视法”)幻现出目可睹手可捉摸的真景。

它的境界是世界中有限的具体的一域。

中国画则在一片空白上随意布放几个人物,不知是人物在空间,还是空间因人物而显。

人与空间,溶成一片,俱是无尽的气韵生动。

我们觉得在这无边的世界里,只有这几个人,并不嫌其少。

而这几个人在这空白的环境里,并不觉得没有世界。

因为中国画底的空白在画的整个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

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无”。

它是万象的源泉、万动的根本。

中国山水画是最客观的,超脱了小己主观地位的远近法以写大
自然千里山川。

或是登高远眺云山烟景、无垠的太空、浑茫的大气,整个的无边宇宙是这一片云山的背景。

中国画家不是以一区域具体的自然景物为“模特儿”,对坐而描摹之,使画境与观者、作者相对立。

中国画的山水往往是一片荒寒,恍如原始的天地,不见人迹,没有作者,亦没有观者,纯然一块自然本体、自然生命。

所以虽然也有阴阳明暗,远近大小,但却不是站立在一固定的观点所看见的Plastic(造型的)形色阴影如西洋油画。

西画、中画观照宇宙的立场与出发点根本不同。

一是具体可捉摸的空间,由线条与光线表现。

一是浑茫的太空无边的宇宙,此中景物有明暗而无阴影。

有人欲融合中、西画法于一张画面的,结果无不失败,因为没有注意这宇宙立场的不同。

清代的朗世宁、现代的陶冷月就是个例子。

中国画中不是没有作家个性的表现,他的心灵特性是早已全部化在笔墨里面。

有时亦或寄托于一二人物,浑然坐忘于山水中间,如树如石如水如云,是大自然的一体。

所以中国宋元山水画是最写实的作品,而同时是最空灵的精神表现,心灵与自然完全合一。

花鸟画所表现的亦复如是。

勃莱克的诗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真可以用来咏赞一幅精妙的宋人花鸟。

一天的春色寄托在数点桃花,二三水鸟启示着自然的无限生机。

中国人不是像浮士德“追求”着“无限”,乃是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表现了无限,所以他的态度是悠然意远而又怡然自足的。

他是超脱的,但又不是出世的。

他的画是讲求空灵的,但又是极写实的。

他以气韵生动为理想,但又要充满着静气。

一言蔽之,他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而同时是自然的本身。

表现这种微妙艺术的工具是那最抽象最灵活的笔与墨。

笔墨的运用,神妙无穷,也是千余年来各个画家的秘密,无数画学理论所发挥的。

(选自《美学散步》,有删节)⒓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中国画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中国传统哲学认为,自然法则是虽动而静,画家顺应自然,故画中无须表现世间生命的动。

B.中国古代的哲人们认为,世间万象、世间万物生命的灵动,乃至生生不已的创造力,都来源于宇宙深处的无形无色的虚空。

C.因为认识宇宙的立场和出发点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不可能将中国画和西洋画的画法融合在一张画中,古今失败的例子很多。

D.中国画常在一片空白上随意布放几个人物、一处云山烟
景,因此往往显得荒寒,就像原始的天地,看不出作画者的
个性特征。

E.中国画追求深沉静默与无限自然合为一体的精神境界,
而宋元山水画却是最写实的作品,堪称传统中国画中的独树
一格的另类。

13.根据文意,下列对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的推断不合
理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画的画底不着色,而西洋画的画底全部着色。

B.中国画中的景物有明暗无阴影,而西洋画注重明暗阴影变化。

C.中国画颜色单纯无光,而西洋画油色光彩灵动。

D.中国画从不使用模特,而西洋画必须使用模特。

14.画线句“他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超越”与“切近”,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15.国画艺术大师齐白石先生擅长画虾,他画的水中之虾,栩栩如生,但画面中只见小虾不见滴水。

依据文意,分析齐白石先生的虾趣图(见右图)表现出来的中国绘画的特点。

(4分)
【结束】
四、本大题共3小题,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

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5分)
母亲
莫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

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

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

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

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

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

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

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

她追问我为什么哭。

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
忧。

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

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

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

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

大家都学得很像。

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

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

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

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

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

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

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小题1】理解文中两处划横线句子的含义。

(6分)
(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小题2】第③段中,画曲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4分)
【小题3】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

(5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5分)
伊丽莎白·泰勒:永远的传奇
陈一鸣
①好莱坞著名影星伊丽莎白·泰勒离开人世一个星期后,在那个阴郁的午后,当我漫步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时,仍然看到在台历的“星星”旁布满众多影迷献上的花环、花束和蜡烛。

在这个小小的悼念台前,不时有过往的行人驻足,或拍照,或沉思,或祈祷……
②微风徐徐吹来,飘过缕缕花香,仿佛尚未走远的一代影后正回眸人间,再次投下嫣然的笑容。

③3月23日清晨,饱受多种病痛折磨的泰勒安详地走完了79年的人生旅程,在“天使之城”洛杉矶永归天国。

年轻时被称为“玉女”,41岁后荣升“玉婆”,泰勒的一生以参演55部影片、两次奥斯卡封后,留下了一个个影坛经典,更以8场婚姻、4度死里逃生,书写了一部令人惊叹不已的人生传奇。

④泰勒的离去,标志着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总结。

媒体铺天盖地地追忆这位10岁便登上银幕的女星的生平。

望着报纸上从童星到老妇的一幅幅照片,似乎在看一部电影,那璀璨星
光照耀下的情节,不是明星八卦,而是一位女性的青春、爱恨、奋斗,直至走向生命静湖时的脚步。

⑤1932年泰勒生于伦敦,父母是移居英国的美国人。

二战爆发后,7岁的泰勒随父母回到美国。

⑥泰勒并非电影表演科班出身,她在演艺事业上的成功依赖于天生丽质与对事业的满腔热忱。

为了在银幕上塑造一个个完美形象,她甚至不惜奉献自己的健康,以至年老时百病缠身,因“活够了”而拒绝就医。

当时她还是一名童星时,就曾因拍戏从马背摔下来,留下创伤。

27岁接拍《青楼艳妓》,她又险些因肺炎而断送性命,而正是这种对电影事业的奉献精神,打动了学院气息浓厚的奥斯卡奖评委,泰勒凭借这部影片在1961年首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如愿捧得了小金人。

6年后,她又以一部《灵欲春宵》,再次摘得影后桂冠。

⑦清秀的眉宇,婀娜的身材,泰勒呈现给世人的形象是迷人的。

然而在“世界头号美人”的名号下,健康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她。

1953年,泰勒赴丹麦旅行时突发心脏病,转年又摔断了腿,还曾因眼睛里戳进小钢片和患阑尾炎而动手术。

⑧很难想象,几十年来,泰勒这棵“好莱坞常青树”,竟然是在多次与死神檫肩而过,并经历了上百次手术后打造出来的。

泰勒有一句自嘲语“我进医院的次数,就像平常人搭出租车那样频繁”。

这仿佛为一朵娇艳欲滴的花儿,平添了风雨的背景,令人唏嘘。

⑨或许,事业上不服输的泰勒在感情的道路也一直在寻找,尽管伤痕累累,但始终跌倒再起,至死方休。

在谈到自己的“婚姻传奇”时,泰勒用及调侃又认真的语气说:“我只和我的丈夫睡过。


⑩从20世纪80年代起,泰勒逐渐淡出影坛,专注于慈善事业。

1991年,她创立了艾滋病研究基金会,帮助世人认识、战胜这一“世纪瘟疫”。

1993年泰勒获得奥斯卡人道主义奖,这一奖项是授予那些为给电影事业带来信誉而做出人道主义努力的电影界人士的。

⑪1989年,在美国十大艺术家大奖颁奖典礼上,泰勒在宣读乐坛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的获奖理由时,将他称为“真正的流行乐和摇滚乐天王”,杰克逊由此获得了“流行天王”的称号,泰勒也与他成了忘年交。

后来,在杰克逊陷入丑闻缠身的低谷时,泰勒仍然与他保持着不变的友情。

⑫“她对任何事情都充满激情,并且极富同情心,包括对她的家庭、朋友,特别是抗击艾滋病的公益事业。

她是个真正的传奇。

”获悉泰勒病逝的消息后,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夫人南希·里根语调中充满了怀念。

⑬泰勒离世时,4个子女全部陪伴在身边。

按照犹太教习俗,泰勒去世的次日便被安葬在洛杉矶“森林草坪”公墓,与自己的父母永远相依。

包括子孙在内的50多名家庭成员参加了这个持续不到两小时的私人葬礼。

⑭泰勒的家人号召影迷向泰勒的艾滋病研究基金会捐款,以此来表达对她的悼念。

泰勒的儿子威尔丁这样评价自己的母亲:“一个将人生活得淋漓尽致的非凡女性,她的一生充满了激情、幽默和爱。


(选自《新华文摘》2011年第12期) 【小题1】请分别指出文中②⑧段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分)
(1)微风徐徐吹来,飘过缕缕花香,仿佛尚未走远的一代影后正回眸人间,再次投下嫣然的笑容。

(2分)
(2)这仿佛为一朵娇艳欲滴的花儿,平添了风雨的背景,令人唏嘘。

(2分)
【小题2】文章选取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来抒写伊丽莎白·泰勒的传奇人生的?(5分)【小题3】如何理解第14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请结合全文回答。

(6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北大哲学系著名教授王博在《心灵的四季》的讲座中指出,可以用四季作为道具来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墨、道、法这四种“和而不同”的心灵,即:①儒家是心灵之春,②墨家是心灵之夏,③道家是心灵之秋,④法家是心灵之冬。

请你从上述四个“是”字句中任选一句作为段首句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这一学派思想的理解。

要求:①运用两种修辞方法;②不超过80字。

(6分)
23.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母校想邀请他回校为同学们做一次文学讲座。

请你以该校“红高粱”文学社的社长王红的身份拟写一份邀请函。

要求:①为讲座确定一个主题;②格式规范;③实际字数不超过100字。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