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2014年7月来院行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0例,观察组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并行颅骨修补术,对照组采取分期手术治疗,即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半年再行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采取室-腹腔分流术并行颅骨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颅骨缺损;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
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是颅脑外伤术后常见症状,主要由脑外伤手术中去骨瓣减压形成而引起的疾病,临床症状以颅内压升高为主。
该病病情较重,患者容易长期处于昏迷状态,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
为降低该病的发生率,我院从2011年1月~2014年7月开始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并行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对其进行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1年1月~2014年7月来院行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80例。
随机分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30~47岁,平均年龄(37.4±4.5)岁;单侧减压术18例,双侧减压术22例;手术开窗面积(8.3±2.4)×(16.5±1.8)cm。
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1~48岁,平均年龄(38.4±4.7)岁;单侧减压术19例,双侧减压术21例;手术开窗面积(8.4±2.3)×(16.6±1.7)cm。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使用抗生素类药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手术方法:行气管插管麻醉,于颅骨缺损位置的侧脑室额角或枕角处作一切口,穿刺引流。
行CT检查及采取腰椎穿刺法测压,根据其结果选择合适的分流管,采取脑室外穿刺引流,在此过程中需注意有无脑脊液流出,待有脑脊液流出后,可继续深入1~3 cm ;待损伤脑组织恢复到骨窗缘水平位置时,可进行颅骨修补手术,即人工钛合金骨板与骨窗采取自攻钛固定,同时皮瓣下留置低压型引流管,防止血肿出现。
对照组行分期手术治疗,即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术后6个月实施颅骨修补术。
1.3 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三项指标:①影像学CT检查显示脑室前角周围低密度区域消失或变小;
②观察记录术前术后脑积水评分,术前术后脑积水评分相比>2分;③V/BP减少。
患者均满足以上三项指标为治愈;满足任意两项指标为显效;满足任意一项指标为有效;均不满足任何一项指标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组收集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经x2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单位以百分比表示,P<0.05则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3365,P=0.0000)。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有1例出现脑脊液切口渗漏,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对照组有1例出现脑脊液切口渗漏、2例出现硬膜下积液与血肿,2例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7.2072,P=0.0072)。
3 讨论
颅脑损伤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该病病情较重,严重危机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主要采取开颅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但去骨瓣减压术容易引起颅骨损伤、脑积水、脑外膨等并发症发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降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分析颅脑外伤后导致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的原因,包括:①脑水肿压迫导致脑缺氧,使脑脊液的循环及吸收受到一定影响;②大骨瓣减压术后改变了脑室系统的结构及形态,使脑组织向颅骨缺损处移动,增加脑室容量,进而增加脑积水;③颅脑外伤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响脑脊液的循环和息肉,导致脑室压力升高。
针对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形成的原因,若不及时加以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常会表现出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及记忆障碍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引发继发性脑血肿。
有研究发现脑室‐腹腔分流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且不良反应少,主要
以硬膜下积液与血肿、感染等为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0%。
有报道显示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能改善脑组织血液量。
因此,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可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促进脑功能恢复。
而分期手术治疗不能很好把握手术时机,手术效果不理想。
由此,我院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以分期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的(12.50%)。
可见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分期手术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脑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俞梦瑾,周育瑾,陈辉清等.体外引流在颅骨缺损并正常压力脑积水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9,32(35):34-36.
[2]顾克繁.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的临床诊治研究[J].现代妇女(理论版),2013,(11):245-246.
[3]黄海,龚骞.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28例临床诊治体会[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09(4):234.
[4]郭洪涛.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36例临床诊治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7):883-884.
[5]谌育斌.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8):140.
[6]陈旭杰.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的临床诊治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2,4(11):14.
[7]杨红星.颅脑外伤后同期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对脑外伤预后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22):73-74.
[8]顾永涛.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20):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