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全息阅读”的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小学语文“全息阅读”的探究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会不会阅读,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
”全息阅读是一种以阅读文本为中心,广泛延伸学习和探究触角的阅读理念,在全息阅读理念下,阅读文本被看做一个“全息”系统,文本内的所有元素都一定程度包含文本的
信息,同时又能关联到文本以外的广泛运用。
将全息阅读理念充分运用到小学阶
段阅读课当中,可以以深入广泛的探究、全面丰富的内容,帮助在阅读、思考、
写作、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融会贯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全息阅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6-035-01
作者蔡智敏在《小学生全息阅读:阅读与写作全程训练方案》一书中写到:全息阅读是一
种以阅读文本为中心,广泛延伸学习和探究触角的阅读理念,在全息阅读理念下,阅读文本
被看做一个“全息”系统,文本内的所有元素(字、词、句、段等)都一定程度包含文本的信息,同时又能关联到文本以外的广泛运用,全息阅读倡导的是通过“潜心读书——充分联想——层
层探究——综合实践”的有序引导,在有限的文本中有机地融合读、思、写、说等各方面训练。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全息阅读”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
的关注,将“全息阅读”这一教学方法实施到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更加
全面和客观地了解整篇文章的具体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进行语文学科学习的效率。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对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全息阅读”教学的实践进行探究。
具体而言,
就是要做好课前的教学引导,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重视师生之间的
互动;加强语文课后的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做好课前引导,拓展所学知识
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相比,小学生更加活泼好动,对于新的教学方式和新颖的教学内容,有着更加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此,在对进行小学语文“全息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高度重视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特点,也要做好正确和有效的课前引导,让小
学生能够对当堂课的教学内容有较为全面和客观的了解,为他们更加高效地进行相关文章的
阅读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做好前期的引导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只把重心放在课堂的
教学内容上,也要注意对教学的相关知识进行一定的拓展,让小学生既能学习到阅读相关的
知识和技巧,也能在学习中开阔自己的眼界。
“全息阅读”是一种高度重视学生阅读体验的教学方式,在利用这一教学方式对小学生开
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课前的知识拓展,让学生能够对相关的知识和阅
读技巧有较为深入的体验。
例如,在课堂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当堂课的阅读教学内容做一定程度的
了解,并引导学生把当堂课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加深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对阅读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让他
们能够带着充足的兴趣进行后续的阅读和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
资料来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让他们在拓展知识的同时,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理解相关的阅读
内容。
二、营造良好氛围,重视师生互动
在任何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学习氛围都是必不可少的,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也不
例外。
因此,在利用“全息阅读”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阅读知识和阅读技巧教学的过程中,教
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小学生能够在充满趣味性、民主性的环境中进行相关知识
的学习和理解。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能够主动
地提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倾听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全息阅读”的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对相关文章的内容进行全面和深入地理解,同时
也高度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知识体验。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
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做好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例如,在进行《称象》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粗略阅读整篇文章,一定程
度上了解文章的内容。
在阅读结束之后,我提出了几个问题:这篇文章中记述的称象方法是
什么?这种称象方法的原理是什么?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在学生们思考这几个问
题的过程中,我利用两个空的塑料盒子、水和石头向学生演示称黑板擦的具体过程。
具体称
量过程中,先放入黑板擦,记录塑料盒浸入水中的深度,将黑板擦取出后放入石头,待塑料
盒浸入水中的深度与前次相同时,停止放入石头,此时,称出石头的重量便能得出黑板擦的
重量。
这样一来,学生们既能对文章内容有更加深入地理解,也能及时地对自己受到的启发
进行思考。
三、加强课后实践,提高综合能力
想要通过“全息阅读”的教学方式更加高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率,仅
仅注重课前的引导和课中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重视学生课后的综合实践,让他们
通过课后的改写文章、续写文章等实践方式,不断加深对于相关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教
师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能够全面和客观地理解相关文章的内容,真正做到
全息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全
息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小学生进行课后实践的引导,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进行《桂林山水》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模仿
《桂林山水》,写一篇记叙家乡美景的文章。
这样一来,能够让学生通过仿写更加全面地理
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加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和理解能力。
“全息阅读”是符合当前时代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
面和深入地理解所学文章的具体内容,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学习的能力和
效率,同时,学生的文学素养也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
教师一定要巧妙地运用“全息阅读”教学方式,让小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自
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获得全面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卢雁红:《小学语文全息阅读教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4)
[2]蔡智敏:《小学生全息阅读:阅读与写作全程训练方案》[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7)
[3]徐燕娟:《小学全息阅读校本化实施路径探索》[M].上海教育科研2019(5)
[4]徐红海.“全息阅读”理念下小学阶段阅读交流课课型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4-00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