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山东实践之鱼台秸秆离田综合利用实现社会生态经济共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山东实践之鱼台秸秆离田综合
利用实现社会生态经济共赢
讯近年来,山东济宁鱼台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传统落后的耕种方式,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打捆离田和综合利用,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农户参与的原则,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骨干的秸秆收集储运管理和加工营销体系,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2023年,鱼台县秸秆打捆离田工作
获济宁市政府推广,被评为全省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绩效评价优秀县,2023年被
农业农村部列为秸秆利用重点县。

背景
鱼台县是农业大县,现有耕地56.7万亩,小麦种植面积39.63万亩。

传统的秸秆焚烧或还田处理模式容易造成空气污染,沿河湖秸秆直接还田模式又容易对水质造成较大影响,秸秆的堆放对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造成较大困扰,增加农民农业生产中的成本,并且容易引起病虫害的产生。

鱼台县位于南四湖畔,承担着南四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及南水北调东线水质保障重任,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较高要求。

做法
高位组织引领。

鱼台县高度重视秸秆离田工作,结合南四湖水污染综合整治行动,成立县全域水系生态治理工作指挥部,下设麦稻秸秆离田工作专班,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和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双组长,负责秸秆离田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和督导调度。

县镇一体推进。

出台《鱼台县农作物秸秆打捆离田工作实施方案》,各镇街相应制定本镇街和行政村秸秆离田工作方案,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个环节责任到村、到农户、到地块,明确离田方式、离田时间、责任人、作业主体,确保收储体系高效运转。

强化资金扶持。

县财政连续三年列支专项资金用于秸秆打捆离田,对秸秆打捆离田等社会化服务经营主体,由县财政每亩给予20元的资金补助,并对购置农作物打
捆机械的农户,除享受中央财政资金奖补外,再予以县级财政奖补,2023年以来
累计奖补机械设备104台套(包括61台水稻半喂入式收割打捆机,每台补贴2.5
万元;27台圆捆打捆机,每台补贴7万元;16台搂草机,每台补贴7000元),
有力促进了秸秆离田和综合利用。

同时,争取中央财政资金640万元用于综合再
利用加工探索专项经费。

离田工作验收合格后,由县国有公司,鱼水公司拨付至镇街,然后由镇街拨付到收储公司。

压实工作责任。

出台了《农作物秸秆打捆离田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考核奖惩办法》,将秸秆打捆离田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纳入县对镇街科学发展观综合目标考核体系,
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对完成年度任务的镇街和部门予以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启动约谈机制。

各乡镇人民政府为第一责任主体,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层层签订秸秆离田工作合同书、责任状,明确各自的工作内容及职责。

措施:
分类实施,确保环环相扣高效运转。

县级层面按照合理运输半径,统筹建设收储中心,满足夏、秋收获季节的秸秆收储场所要求,镇街与打包服务队、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签订离田作业合同,收储企业与长青生物质发电公司签订具体秸秆收储转运协议,形成秸秆收获、打捆、离田、收储于一体的综合体系。

收获环节,为减轻秸秆还田对农田水质污染,坚决杜绝水田区秸秆还田,收割留茬控制在10公分以下,同时要求秸秆离田作业区收割机拆除粉碎刀。

打捆环节,打捆作业单位在收获后第一时间开展捡拾打捆作业,严格要求有效处理作业底垅上的散碎秸秆,做到不带走表土、不留存秸秆,在保护耕地的同时,杜绝焚烧隐患。

离田环节,清运作业单位根据清运离田计划,开展秸秆清运离田作业,有效处理地块上的散碎秸秆,做到“三清”,即地清(耕地)、渠清、路(埂)清,不留存秸秆,并把已打捆秸秆运送到收储点。

收储环节,根据秸秆产生量及需要科学分布秸秆收储点,尽可能集中在交通便利地方,并安排专人负责值守,配备防火消防设备,设置防火标识牌,避免和降低灾害损失。

收储点由属地镇街提供场地,配套变压器、工作房、消防设施、秸秆高速收拣机、打捆机、抓草机、传送带、地磅、运输机械等相关设施、设备,确保收储中心辐射范围内的农田作物在收获后秸秆快速离田,不耽误下季播种。

全县在水田区建立打捆、离田、运输农作物秸秆收储中心27处;在旱田区域推广棉花、辣椒、玉米秸秆离田、储运收储中心2处。

效益
鱼台县主要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03万亩,秸秆可利用量达42万吨。

为实现秸秆产业化利用,增加农民和企业收入,鱼台县研究出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制定了扶持农业经济组织和生物质电厂农作物“五化”利用的等鼓励性措施,有效调动秸秆离田作业和再增值利用开发的积极性。

通过创新建立生产企业带动收储企业的利用模式,形成闭环的产业体系,实现秸秆高质化利用。

经济效益。

原料化利用方面,通过支持济宁际美环保科技公司完善秸秆纤维生产设施,购置帚化碎草机、辊式切草机、布袋除尘器等12台套秸秆纤维加工运输设备,集中示范推广秸秆生产纤维原料化利用技术。

基料化利用方面,通过支持鱼台昌健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购置秸秆粉碎机、全自动菌包装袋机等设备17台套,集中示范推广秸秆种植食用菌技术,带动全县开展
秸秆基料化利用产业发展。

通过基料化应用示范,全县新增秸秆基料化利用能力1
万吨,带动全县秸秆基料化利用总量达9.17万亩、3.69万吨。

能源化利用方面,通过支持六家合作组织购买秸秆压块机等设备30余台套,开展
秸秆离田打捆收储作业,收获的秸秆由合作社打捆后集中储存,销售给生物质电厂及养殖企业。

三年来带动全县秸秆能源化利用总量达50万吨,全部用于发电。

肥料化和饲料化利用方面,主要通过将秸秆堆沤、腐熟作为农家土杂肥,及牛羊等牲畜过腹还田等方式,实现秸秆肥料化和饲料化利用。

2023年,全县秸秆综合利
用预计面积99.5万亩,秸秆“五化”利用量要达到40万吨,力争综合利用率97%,实现农户增收2300万元;企业、合作社通过秸秆收储和加工,预计增加产值
9200万元、利润1850万元。

社会效益
有助于实现粮食高质安全生产。

秸秆离田后便于耕翻、播种、施药等农事操作,土壤紧密,更利于保水、保墒、保肥和作物抗逆、抗倒伏,从而有利于粮食高质安全生产。

有助于实现农业节本增效。

秸秆离田作业由政府部门出资,不用农户掏一分钱。

而且秸秆离田后提高了种子发芽率、成苗率和分蘖数,有效减少播种量和农药使用量。

有助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秸秆离田后,有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乱堆乱放的问题,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做出了贡献。

生态效益。

有助于水体质量提升。

秸秆高效打捆离田,避免了秸秆浸泡引起的稻田水水质恶化。

基本杜绝了黑臭稻田水的出现。

水质指标也明显改观,据测算,稻田回水总氮下降25%以上,氨氮下降30%以上,总磷可下降20%以上。

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打捆离田后,杜绝了秸秆焚烧,PM2.5、PM10指标明显
降低,大气优良天数逐年增多。

三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避免了秸秆焚烧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和土壤肥力的下降,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

启示
鱼台县实施农作物秸秆打捆离田,既能减轻群众的劳动强度,防止秸秆乱堆乱放、倾倒沟渠对水体污染,又能解决焚烧隐患、减轻大气污染,是既治“水”又治“气”,
还能综合利用再增值,可谓一举多得的好举措。

(鱼台县农业农村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