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安市陶山镇碧山小学电子备课本
姓名:
班级:
2014年2月16日
第一单元
最喜欢去植物园的有()人。

你最喜欢去(),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人。

3.小结
通过刚才收集整理数据,同学们一定都发现了,因为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是5个、5个的计数,5、10、15、20、25……相比画其它的符号,
数起来更方便更简单。

因而画“正”字是收集数据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三)拓展延伸
1.根据天气情况记录,填表并回答问题(第4页,第3题)
(1)填表
(2)回答问题
(3)集体订正,说说你分别是怎样想的?
2.根据交通工具的调查记录,填表并回答问题(第5页,第4题)
(1)填表
(2)回答问题
(3)集体订正,说说你分别是怎样想的?
(四)思考:为什么我们在收集数据的时候会画“正”而不是其它什么字呢?另外,“正”字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汉字,那么外国人又是怎
样记录数据的呢?
板书设计记录数据的方法
过程形都是由16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摞成的。

一些小长方形被涂上了黄色,黄色的条形有的高些,有的矮些。

你能看懂这幅图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
2.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收集数据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统计的相关知识:用图表示数据。

用什么图?图有什么好处?怎样画?就请你带着这三个问题开始这节课的学习吧!
(二)探究新知
1.感受统计图的形象、直观
(1)从图中,你能看出喜欢哪两种书的人数之间有2倍关系吗?先想一想“2倍”是什么意思。

(2)你能将喜欢看这四种书的人数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排队吗?你选择的是
看表格还是看图?很多同学都是看图得到的答案。

看表格比数的大小不是也一样可以排出顺序吗,为什么你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看图呢?
(3)小结:看来虽然都能表示统计的结果,图比表格更形象、直观,更便于我们进行比较。

这种能表示统计结果的图,我们叫它统计图,我们今天学习的都是最简单的统计图。

统计图能够形象、直观地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2.了解统计图的类型
(1)二(2)班的亮亮也将他们班最喜欢看的书的情况制成的统计图,可是看他画的图却不能一下子比较出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问题出在哪?
(2)小明也根据二(2)班同学的情况绘制了一幅统计图,可是跟这幅可不太一样,哪不一样呢?
(3)小结:这样画成条形的统计图,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条形的方向并不会影响它所要表达的意思。

(三)拓展延伸
1.对号入座
小马虎可喜欢统计图了,他将自己统计的某路口十分钟内经过车辆的情况制成了统计图,但是忘记在条形下面没标明车辆的类型了。

他只记得出租车的数量恰好是公交车的2倍,并且私家车最多、小货车最少。

根据这些信息,想一想每个条形分别代表的是什么车。

(1)出租车的数量是公交车的2倍。

图中能找出两个“2倍”关系,怎么办?
(2)从图中,还能看出什么?
2.根据电视报销售情况的统计,回答问题(第6页,第7题)
3.思考:本单元结束了,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受呢
板书设计简单的统计图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课题
【第一课
时】平均

备课时间备课人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等平均分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掌握“平均分”的含义,建立“平均分”的直观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