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调研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暑期三下乡调研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暑期三下乡调研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暑期三下乡调研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摘要:经过三个农村的考察调研,我们对留守儿童现状原因对策多个方面有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留守儿童现状、原因分析以及留守儿童与和谐社会关系三大方面来阐述分析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
正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前几年南方打工热潮带来的中国留守儿童问题在新的时代下有了新的变化,为了了解当前留守儿童的实际客观情况,同时响应我校校团委“组织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在2018年暑假,我外国语学院团委组织进行了三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其中一次主题便为“关爱留守儿童”。
我院暑期“三下乡”调研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于2018年7月23日
正式启动。
本次调研活动由外国语学院的刘江,王思宇和邱银锋三位学生会干部带队。
三位学生带着家乡的同学深入农村,分别在宝鸡市眉县尧柳村,柳巷村;三门峡市卢氏县兰西村,火焰村;大庆市登峰村,铁东村等开展调研。
另外,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我院团委还为本次调研设计了
调查问卷,三位学生干部都在调研中分发了调查问卷。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留守儿童现状、原因分析以及留守儿童与和谐社会关系三大方面来阐述我院本次实践活动的心得。
一、当前留守儿童现状及其分析
根据我院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调查问卷的结果统计,可总结分析出以下现状。
留守儿童中处于小学阶段的平均数据占到了70%左右,留守儿童大多小学阶段的孩子,而初中阶段的则相对较少,占到了总数据的30%左右。
留守儿童中绝大多数外出打工的都是父亲,平均数据上占到了72.4%,而母亲外国打工的比例则较少,占到了15%左右,另外父母都外出打工的情况也是较少,平均数据占到12%左右。
在留守儿童生活现状的统计中,我们发现,留守儿童中与爷爷奶奶生活的占到了绝大多数的82%以上,剩余的孩子中,与其他亲戚居住的比例也较低,而自己独住的则没有。
这也就是说,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为爷爷奶奶。
同时我们也调查统计了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
较多的孩子表示不理解不支持,数据占到71.5%;也有较多的孩子表示不表态,
只要少数的孩子表示支持理解父母外出打工,数据只占到12%。
另外留守儿童在没有父母在身边的情况下,其他的基本情况如倾诉求助朋友等方面,我们发现,留守儿童的交友并没有太大障碍,同时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示自己在遇到困难时的求助对象一般为自己的老师。
总结分析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仍然是不太理想。
比如父母与孩子交流过少,孩子不够理解父母,以及孩子成长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明白其原因关键,整理我院三个实践队的经验与队员感触,我们的对留守儿童现状的原因做了分析。
二、留守儿童问题原因与对策概括
根据本次社会实践,我们将原因总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的背景下来讲,留守儿童问题与三农问题有着极为深刻
的联系。
农村农民收入来源少,主要为种地收入,另外农民负担大,生活的负担使得农民不得不外出打工,维持生计。
从这一点来讲,留守儿童问题应该是个较大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城乡差距的农村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理智的认识,留守儿童问题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它的解决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与社会发展农村建设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第二,从制度来讲,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派生制度对留守儿童问题也有着主要的责任。
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无法享受当地居民拥有的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住房制度、就业制度等等待遇。
这样的条件下,如果把孩子接在身边,无疑有着很大的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