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崩症
尿崩症尿崩症.是山于下丘脑一垂体后叶病变。
导致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加压素)缺乏,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年为多见。
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
消渴”的范畴.
[临床表现]
起病可缓可急,24小时尿量可多达甚至超过
5000---,10000毫升.尿比重在1,001----l‘005之间,尿色清;由于低渗性多尿,血浆渗透压常轻度升高,因而兴奋17渴中枢.患者因烦渴而大量饮水,常喜冷饮。
如给予足够的水,病人一般可不受严重影响,但当病变累及下丘脑的口渴中枢时,口渴感消失;或由于手术.麻醉、颅脑损伤等原因,病人处于意识不清状态,如不及时补充大量水分,可出现严重脱水,血浆渗透压与血清钠浓度可明显升高,造或死亡。
由于长期多尿,膀胱容量增加,故排尿次数可相应减少、
[诊断要点]
①具有多尿、烦渴、多饮、尿清加水,低比重尿等症状。
②禁饮试验:尿崩症是由刁: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缺乏,禁饮后尿量仍多,尿比重及渗透压仍低。
③禁饮一血管加压素试验;禁饮一定时间后。
注射血管加压素,尿崩症病人由于抗利尿激素缺乏,尿渗透压可进一步升高。
④高渗盐水试验:尿崩症病人由于抗利尿素缺乏.滴注高渗盐水后,尿量不减少,尿比重不增加。
本病需与糖尿病鉴别。
[病机分析]
尿崩症主要累及脏腑是肺.脾(胃)肾三脏。
但以肺肾最为密切.
肺脾:肺为娇脏,主气,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肺阴不足,肺燥失润.则气机升降失司,水精不能四布,直趋膀胱,则尿频量多.阴虚生内热。
热伤津液则烦渴多饮。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肺中津气的盛衰取决于中焦运化功能的强弱,因此脾肺二脏在气和水津方面关系至密,肺气虚则水津涸竭,常口渴引饮,少气乏力。
肾为主水之脏,肺为水之上源,肺失肃降,肾的气化功能不利.肾失气化.膀胱失约则尿频量多。
肺肾阴虚,而有潮热.盗汗、腰膝酸软。
津液亏少引水自救,则口干舌燥饮水量多.
肾:肾为先天之本,主水藏精,纳气.肾阳虚无以化气,津液不布,则口渴多饮,畏寒怕冷。
下焦不摄。
膀胱失约。
则尿多而频,色清如水.诚如《景岳全书》说:。
阳不化气,则水精不布,水不得火,则有降无升,所以直入膀胱.”
若肾阴虚则虚火内生。
燔灼肺胃。
则烦渴多饮,潮热盗汗。
阴阳俱虚。
肾之开阖失司,固摄失权,水津不化,直趋膀胱,则尿频量多,小便清冷。
本病因肺肾两脏功能失调为主,多虚少实,故本病以治虚为本,补其阴阳,调其气血则为治疗之关键.
[辨证论治]使用方法:先对症选用药方,并按提示辩证加减,然后进入方剂数据库查阅其药理、煎法、服法等;再进入中药数据库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体质对所选的药方进行加减,才得到有效的药方,还要查阅三反九畏;服药后还要根据“疗效评定”再次判断所用的药方的疗效。
尿崩症,历代医著多在消渴的范畴中讨论,常常与糖尿病一并阐述,而论消渴者。
又常侧重于糖尿病的辨治,因此单独认识这种病的记载很少。
自三消分治之后,尿崩症似届上消肺燥之证,但实际上多尿、多饮、尿色清淡又与下消肾虚有关,所以尿崩症。
仍以消渴证中诸候进行辨证.
1.肺胃阴虚
证见烦渴多饮,喜冷饮,口舌干燥.尿频量多,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养肺胃,方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减:石膏、知母.人参、天花粉、生地、藕汁、黄连、天冬、麦冬。
范文亚氏经验,用上述方待烦渴,燥热症状改善后用六味地黄丸善后调治。
亦可用麦门冬汤加减:黄芩.麦冬、葛根各15克,知母。
竹叶、乌梅各l0克、芦根40克、花粉.沙参各
20克。
(杨孚海经验方).
2.肾阴虚
证见渴而多饮,尿频量多,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头晕乏力,舌红.脉细数。
治宜滋肾养阴清热生津。
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药如:生地。
山药。
山萸肉.丹皮.茯苓、麦冬,五味子、玄参,花粉、五倍子,桑螵蛸。
甘草。
3。
肾阳虚
罹病日久,阴损及阳,证见面色无华.头晕目眩,腰酸,畏寒,多饮多尿.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宜温补肾阳.方用金匮肾气丸或鹿茸丸.据孙以谓氏报道用鹿茸丸治疗本证,效果满意。
方用:熟地15克,黄芪24克,炒山药30克,麦冬,玄参各18克,山萸肉、茯苓.炒补骨脂,川牛膝,肉苁蓉地骨皮各9克,人参,:五味子各6克,炒鸡内金粉3克,鹿茸粉(冲)1克。
王占玺氏用金匮肾气丸加味治疗头部术后并发尿崩症,证见烦渴多饮,以冷饮为快,每日饮水约25公斤。
尿量每日达20公斤,尿一日25--30次,晨起恶心或缺乏水份时恶心,头痛头晕,左侧面部麻木,口唇及皮肤干燥,舌嫩红。
苔黄腻,脉虚大,两尺俱弱,用金匮肾气丸改汤剂加味生地45克、.熟地24克、怀山药、女贞子、丹皮各12克,茯苓,泽泻各lo克,附子,肉桂各6克,菖蒲3克。
杜仲15克,桑螵蛸14克。
疗效亦佳。
经验方;
①制首乌,黑芝麻、红枣各120克,山药、黑枣各60克,黑毛小母鸡一只。
将鸡去净毛和内脏,和诸药入砂锅内,以文火炖8—12/],时,分多次服用其汤和肉,2—3天内服完,每周一剂,小儿适当减量(陈茂梧经验).
②生熟地、龟版、甘草、黄连、黄柏、芦根,葛根、火麻仁、羚羊角。
山药、党参、木瓜(范文亚经验).
③熟附子4克.黄芪、山药各30克,桂枝,白术、泽泻、茯苓、猪苓、白芍,知母,黄柏、滑石、防风、苡仁,神曲各12克,甘草,生姜、大枣各3克(王勇经验)。
④生龙骨,壮蛎,杞子、菟丝子、黄柏、砂仁,炙甘草,北沙参、炒杜仲(杨学海经验)
从近年的实践中看,一般认为甘草的作用与醛固酮极为相似,可直接加强肾小管对钠.氯的再吸收而起抗利尿作用;范文亚除肯定甘草的抗利尿作用外,还发现羚羊角对尿崩症有特殊作用.因此笔者主张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
试用甘草、羚羊角为专药,进一步观察总结,有可能提高尿崩症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