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专题练习(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
1.读下列两幅地图,判断关于地球海陆分布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B.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C. 海洋大多分布在北半球
D. 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
【答案】 C
【解析】【分析】解: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特点的说法,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西半球和南半球,南极周围是陆地.
故答案为:C
【点评】世界上的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为7:3,大陆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无论怎样平均划分两个半球总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

这一记载说明()
A. 太行山是由海洋演化为陆地而成的
B. 太行山今后将会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 今天的海螺海蚌是陆地演化而来的
D. 古老的海螺海蚌一直生活在陆地上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浸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这是海陆变迁的例证,
故答案为:A
【点评】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海陆不断发生变迁。

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海陆变迁的证据有很多,如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
了古河流遗迹,是陆地变成海洋的例证。

3.2019年4月19日,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6.7级地震,造成不少人员伤亡和部分基础设施损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A. 大陆内部
B. 海洋内部
C. 板块挤压地带
D. 海陆交接地带
(2)对台湾岛环境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
B. 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C. 人口主要在西部平原
D. 出口贸易是经济命脉
【答案】(1)C
(2)A
【解析】【分析】(1)台湾花莲地震震中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压地带,地壳活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故选C。

(2)台湾省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气候,河流短急、水能丰富,人口主要在西部平原,台湾60年代出口产品以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为主,以后逐年下降,到90年代,代之而起的是以工业产品为主导,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贸易是经济命脉,故选A。

【点评】(1)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

(2)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其中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台湾省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22℃,1月为15℃,7月为28℃;年平均降水量2430毫米.每年6~10月常受台风侵袭。

4.某天,东东和珠珠用下面的地图相互抽考了一些问题,请你也参与进来,回答下面小题。

(1)东东问珠珠:“图中出现了哪些大洲?”珠珠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A. 亚洲、非洲、欧洲
B. 亚洲、非洲、大洋洲
C. 亚洲、欧洲、大洋洲
D. 亚洲、北美洲、欧洲
(2)珠珠问东东:“此图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东东应该回答()
A. 图示区域内的气候类型分布情况
B. 图示区域内的海陆分布及板块运动情况
C. 图示区域内的人口分布情况
D. 世界交通分布情况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依据位置,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出现的大洲有亚洲、非洲、欧洲,故选A。

(2)读图可得,此图表达的主题是图示区域内的海陆分布及板块运动情况,图中所示地中海位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处,红海位于板块的张裂拉伸处,故选B。

【点评】(1)亚洲主要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是面积最大的大洲;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非洲位于南北半球和东半球;大洋洲主要在东半球和南半球,是面积最小的大洲;北美洲主要在西半球和北半球;南美洲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南极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半球,是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

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5.读西半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A. 巴拿马运河
B. 麦哲伦海峡
C. 德雷克海峡
D. 苏伊士运

(2)图中丙、丁所在大洋分别是()
A. 大西洋、印度洋
B. 太平洋、大西洋
C. 北冰洋、印度洋
D. 太平洋、北冰洋B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甲是北美洲,乙是南美洲,二者的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故选A。

(2)由图可知,丙是太平洋,丁是大西洋,故选B。

【点评】(1)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北美分界线:白令海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南美、南极分界线:麦哲伦海峡;欧洲、北美分界线:丹麦海峡。

(2)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大西洋是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印度洋是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

北冰洋是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

6.2018年8月4日,央视记者行走“冰上丝绸之路”,轮船从江苏连云港出发,历时30多天到达荷兰鹿特丹。

读轮船航行路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1)轮船从连云港出发,经白令海峡进入()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2)“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经过北极地区的海上航线,下列关于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轮船出发时正值北极地区的暖季
B. 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C. 企鹅是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
D. 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
【答案】(1)D
(2)A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轮船从连云港出发,经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

故D符合题意。

(2)A.根据题意可知,轮船出发是是8月4日,正值北极地区的暖季,A符合题意;
B.北极地区以北冰洋为中心,以海洋为主,而“冰雪高原”是指南极地区,B不符合题意;
C.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北极熊,C不符合题意;
D.南极地区纬度高,在加上海拔高、冰雪对阳光的反射强,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A。

【点评】(1)世界四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大洋是太平洋,轮廓像“S”形的大洋是大西洋,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

白令海峡是太平洋与北冰洋的分界线,也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还是美国与俄罗斯的分界线。

(2)以北半球为例,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南极地区处于地球的最南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环境:①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区为冷,是世界最冷的地区;②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有“白色沙漠”之称,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0~50毫米,越往大陆内部,降水量越少,南极点附近只有3毫米;
③南极常年刮大风,最大风速每秒可达百米左右,比每秒33米的12级大风还高出近3倍;由此可见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旱。

7.人们常用“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来形容海陆面积比例,下图描述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地球表面分布着陆地和海洋,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的多。

所以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蔚蓝色的。

地球表面的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陆地占29%,故人们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粗略的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

故答案为:D。

【点评】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的,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南极大陆。

8.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几乎所有的地图在绘制时都需要对真实的地表做一定扭曲。

如图“戴马克松地图”,能有效地控制绘制时产生的扭曲。

结合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是面积最大的洲
B. ⑤位于西半球
C. ④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D. ⑥位于
⑤的南侧
(2)以人工运河为界的大洲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⑥
【答案】(1)A
(2)C
【解析】【分析】(1)依据大洲轮廓和位置,读图可知,①是亚洲,②是北美洲,③是南美洲,④是南极洲,⑤是非洲,⑥大洋洲。

①是面积最大的洲,故A正确;⑤位于东半球,故B错误;④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故C错误;⑥位于⑤的东南侧,故D错误。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2)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是②北美洲与③南美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①亚洲与⑤非洲的分界线,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是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ABD不符合题意,C 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任何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北半球和东半球的陆地面积相对更多些。

三分陆七分海,陆地占三成,海洋占七成。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9.能够正确反映图中三位同学演示板块运动方向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都是相向运动,图中三个同学的演示中,B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板块运动,由于板块边界较多,记忆较难,本题较难,需要学生去总结哪些地方是分离哪些地方是挤压。

10.地球表面海陆交错分布,区域环境各具特色。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不同纬线穿过的海陆比例不同。

下列纬线中,所穿过的陆地比例最高的是()
A. 北极圈
B. 赤道
C. 南回归线
D. 南极圈(2)从河流流向分析,M所在大洲的地势特点是()
A. 东高西低
B. 北高南低
C. 中部高四周低
D. 中部低四周高
(3)在一次国际青少年网络交流中,图中四个国家的学生分别对本国的地理特征作出了如下描述,错误的是()
A. 甲——经济实力雄厚,旅游业发达.居民主要是白种人
B. 乙——素有“骑在羊背上国家”、“坐在矿车里国家”之称
C. 丙——农业发达,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高
D. 丁——北部是广阔的热带草原,南部是茂密的热带雨林
【答案】(1)A
(2)C
(3)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北极圈主要穿过亚洲、欧洲和北美洲;赤道主要穿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非洲中部和巴西的北部;南回归线主要穿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非洲南部、巴西的南部和澳大利亚的中北部;南极圈主要穿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比较可知:北极圈所穿过的陆地比例最高。

(2)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3)丁是巴西,北部是亚马孙平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故答案为:(1)A;(2)C;(3)D。

【点评】(1)该小题考查世界上的海陆分布,难度不大,可依据所给图示将几条纬线经过的地区进行对比分析。

(2)该小题考查亚洲地形地势特征,难度较小,属于常见的基础考点,要求学生牢记作答。

(3)该小题考查世界上主要国家的概况,有难度,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重点国家的自然与人文特征,进而进行分析作答。

11.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面积达5000多万平方千米。

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位于亚、欧两洲分界线上的山脉和湖泊有()
A.乌拉尔山脉、红海
B.乌拉尔山脉、里海
C.阿尔卑斯山脉、黑海
D.大高加索山脉、地中海
(2)与亚洲相比,欧洲显著的地理特征是()
A.水系结构呈辐射状
B.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
C.地势起伏大,高低悬殊
D.几乎全部为发展中国家
【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是亚洲、欧洲的分界线。

(2)亚洲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势起伏大,除日本外,都是发展中国家;欧洲大部分是发达国家,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地势起伏小。

【点评】(1)亚洲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2)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度到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由于常年受温和的盛行西风的控制,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降水在年内分配比较均匀,温差较小,冬不冷夏不热。

主要分布在西欧地区。

12.读下列大洲轮廓图(如图),回答下题
图中四个大洲,表示南美洲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 C
【解析】【分析】解:依据大洲轮廓,读图分析可知,图中a为非洲,b为北美洲,c为南美洲,d为南极洲.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故答案为:C
【点评】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洲。

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序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占世界大洋面积的一般左右,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洋。

13.对下列四幅图,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图是西半球,图中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B. 乙图是东半球图,图中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 丙图是北半球,图中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的是印度洋
D. 丁图是南半球图,图中南极洲周围环绕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选项A错。

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选项B错。

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的是北冰洋,选项C错。

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以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为界,西经20度以西到东经160度为西半球,西经20度以东到东经160度为东半球。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

以南为南半球。

14. 2019 年 3 月 11 日,“雪龙号”完成中国第 35 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抵达上海。

据悉,本次科学考察历时120 多天。

期间,科考队在泰山站(74°S,77°E)建成我国在南极的首个雪下工程,并在其他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读“南极俯视图”,完成下列小题。

(1)长城站位于泰山站的()
A. 东南方
B. 西北方向
C. 东北方向
D. 西南方向(2)科考队到达泰山站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A. 环境恶劣,无生命现象
B. 常遇烈风、酷寒
C. 看到北极熊在嬉戏玩耍
D. 此时黄河正值汛期
(3)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大洋分别是()
A.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答案】(1)B
(2)B
(3)C
【解析】【解答】(1)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可以看出,长城站是位于泰山站的西北方向,故选B。

(2)科考队到达泰山站时,可以看到这里环境恶劣、但也有生命现象;常常遇到烈风和酷寒等;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地区,这里的代表动物是企鹅;此时黄河正值枯水期,故选B。

(3)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大洋分别是:①是位于南美洲东部的大西洋,②是位于非洲东部的印度洋,③是位于南美洲西部的太平洋,故选C。

【分析】(1)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

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2)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于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

(3)南极大陆附近有三大洋,从南极半岛向东(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离南极大陆最近的大洲为南美洲,向东依次为非洲、大洋洲。

15.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A. 马六甲海峡
B. 苏伊士运河
C. 土耳其海峡
D. 直布罗陀海峡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道,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该海峡沟通了北冰洋与太平洋,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

故答案为:B
【点评】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的分界: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白令海峡;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直布罗陀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巴拿马运河;南美洲南极洲的分界:德雷克海峡。

16.科考队员小张于2016年11月初,随中国科考船“雪龙号”从天津出发,远赴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进行科学考察。

读“南极考察路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1)小张随科考船从天津到长城站,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2)小张在南极大陆实地考察后,得出南极酷寒的原因是
①气温极低,导致蒸发量小,带走热量少②地处高纬度.获得太阳光热少③绝大部分被厚达2000米的冰层覆盖,海拔高④受海详影响大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3)小张在南极大陆考察时,不可能遇见的危险是
A. 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使人晕眩迷途
B. 酷寒的天气,导致考察队员冻伤
C. 随时会遭受白熊的袭击,意外受伤
D. 纵横交错的冰隙随时可能吞没考察队员
【答案】(1)B
(2)D
(3)C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当小张随科考船从天津到长城站,经过的大洋依次是太平洋,再进入印度洋,最后到达大西洋,不需要经过北冰洋,故选B。

(2)南极地区气候极其寒冷,主要是由于南极大陆地处高纬度.获得太阳光热少,绝大部分被厚达2000米的冰层覆盖,海拔高,受海洋的影响小,故选D。

(3)小张在南极大陆考察时,“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使人晕眩迷途”、“酷寒的天气,导致考察队员冻伤”和“纵横交错的冰隙随时可能吞没考察队员”都有可能看到,不可能遇见的危险是随时会遭受白熊的袭击,意外受伤,白熊生活在北极地区,故选C。

【点评】(1)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大陆附近有三大洋,从南极半岛向东(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离南极大陆最近的大洲为南美洲,向东依次为非洲、大洋洲。

(2)南极大陆位于地球最南端,所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少,且地表为白雪和冰覆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又减少大部分。

南极附近有终年的南极漂流(寒流),又使南极大陆,降温减湿,更加寒冷。

所以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

(3)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以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

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

17.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于2017年10月在西班牙阿利坎特港起航,并将于2018年6月在荷兰海牙收官,船队将沿途停靠开普敦、墨尔本、广州、奥克兰、伊塔加、纽波特等城市。

读“环球帆船赛路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1)本次环球帆船赛依次途经的大洋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
D.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2)关于环球帆船赛全程路线的叙述()
A.在低纬度地区停1次
B.经热带地区3次
C.跨越北回归线2次
D.跨越南极圈1次
【答案】(1)A
(2)C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本次环球帆船赛从从西班牙阿利坎特港起航,依次经过了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最终到达荷兰海牙。

(2)读图可知,本次环球帆船赛船队跨越北回归线2次,途径热带地区4次,没有跨越南极圈。

【点评】(1)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大西洋是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印度洋是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

北冰洋是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

(2)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南北纬度分界限,也是南北半球分界线。

北回归线(23.5°N)是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南回归线(23.5°S)是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北极圈(66.5°N)是北寒带与北温带分界线;南极圈(66.5°N)是南寒带与南温带分界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