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名言名句大全-87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守仁名言名句大全
王守仁,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
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目前收集到其名言名句有以下87句。
1、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2、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3、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
4、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
5、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6、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于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7、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8、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
9、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
10、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出自:明·王守仁《传习录》上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
11、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12、夫学贵得之於心。
求之於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於孔子,不
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於心而是也,虽其言出於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於孔子者乎?
13、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14、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更又一层。
15、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
16、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
17、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
18、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19、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
20、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
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21、心之良知是谓圣人,圣人之学,惟是致良知。
22、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
23、立学、立言之着,立德、立身之典。
24、志不立,则无航之舟,无勒之马。
25、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26、有志於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於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27、人须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
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28、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
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
何所底乎?
29、人须在事上磨练,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30、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31、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
32、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33、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是未知。
34、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
35、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36、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37、师严道尊,教乃可施。
38、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39、克己须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40、大批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
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41、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42、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43、殃莫大於叨天之功,罪莫大於掩人之善,恶莫深於袭下之能,辱莫重於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44、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
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45、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46、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47、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48、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
49、夫学贵得之于心。
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50、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
51、破山中僖祝?菩闹匈难。
52、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53、心即理也。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54、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55、博学只是事事存此天理,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
56、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57、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58、谦受益,满招损,器虚则受,实之不受,物之恒也。
59、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
60、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61、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62、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63、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64、致知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
65、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66、为学大病在好名。
67、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68、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69、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
70、君子诲人不倦,而师道必严。
7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72、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
73、樽酒无因同岁晚,缄书有雁寄春前。
74、莫辞秉烛通霄坐,明日相思隔陇烟。
75、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76、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77、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78、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
79、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80、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81、学为圣人之道,学以致良知。
82、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8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
方其根芽,犹未有干。
及其有干,尚未有枝。
枝而后叶。
叶而后花实。
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
勿作枝想。
勿作叶想。
勿作花想。
勿作实想。
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
没有枝叶花寅。
84、知行本体,即是良知。
85、圣人必可学而至。
86、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87、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