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的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药物临床试验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标准操作规程

药物临床试验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标准操作规程

药物临床试验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标准操作规程实验室检测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受试者检验结果和报告准确性、可靠性的关键,也是药物临床试验是否成功的关键。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设施和环境,检验方法、仪器及外部供应品,操作手册,方法的建立和确认,仪器和检测系统的维护和功能检查,校准和校准检验,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纠正措施,质控记录。

由此可见,实验室检测质量的控制是临床试验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临床试验过程。

为了保证受试者检验结果和报告的准确性、可靠性,应制定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标准操作规程。

其主要内容包括:1.实验室应具备一定数量的、符合资质要求的实验室检测人员。

2.实验室应具备有助于检测活动正确实施的设施和环境条件,如照明、能源、通风、温湿度、生物消毒等。

3.选用的检验方法、器材、仪器、试剂、质控品和校准品应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4.所有的检验方法都应有符合实际工作情况并为操作人员熟悉和遵守的操作手册,操作手册需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并签字和注明日期,更新时应重新签字。

5.所有的检验方法都应符合相应的方法学评价要求,在检测标本前应对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确认,必要时对报告范围、参考值等进行确认。

6.定期对仪器和检测系统进行维护,建立仪器和检测系统的维护记录,定期接受计量检定机构对天平等计量设备的校验,并保留校验证书。

7.定期对仪器和检测系统进行功能检查,并建立功能检查记录。

8.至少6个月或在出现下述情况时进行一次校准:①改变试剂种类或批号;②对仪器进行了大的预防性维护或更换了重要部件;③质控结果出现异常趋势或偏移。

9.进行室内质量控制以监测方法或检测系统的稳定性,间接评价检验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10.参加国家卫生部或省市级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并保留室间质评证书。

11.建立纠正措施的政策,确保实验室出具的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并对纠正措施进行记录。

12.所有质控活动都应有完整记录,并建立质控记录的管理程序。

clsi药敏试验标准2023

clsi药敏试验标准2023

CLSI药敏试验标准2023一、药敏试验定义药敏试验(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AST)是一种实验室方法,用于测定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或耐药性。

药敏试验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抗菌药物来治疗感染,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传播。

二、试验规则1.试验方法:CLSI推荐使用微量稀释法(microdilution method)进行药敏试验。

该方法通过在试管或微孔板中加入细菌悬液和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测定细菌生长情况,从而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2.试验菌种:CLSI推荐使用临床分离的细菌菌种进行药敏试验,包括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非发酵菌等。

3.药物浓度:药敏试验中使用的抗菌药物浓度应符合CLSI标准,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4.孵育时间:孵育时间应根据菌种和药物特性确定,一般为16-20小时。

5.结果判定:根据细菌生长情况,药敏试验结果可分为敏感(S)、中介(I)和耐药(R)三种类型。

三、质量控制1.室内质控:每次试验应包括阴性对照(无菌生长)和阳性对照(细菌生长),以验证试验的准确性。

2.室间质控:参加CLSI组织的室间质控计划,以确保不同实验室之间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四、抗生素敏感性试验1.常规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氟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等多种抗生素。

2.特殊抗生素:针对某些特定感染,如结核病、真菌感染等,需使用特殊的抗结核药物或抗真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

五、抗菌药物分组CLSI将抗菌药物分为五个组别,分别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抗真菌药和其他抗菌药物。

药敏试验时应根据抗菌药物的分组选择相应的药敏试验方法。

六、选药流程1.根据感染部位和临床诊断,选择可能有效的抗菌药物。

2.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的选择。

3.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如年龄、肾功能等)和药物相互作用,选择最合适的抗菌药物。

微生物CLSI文件集锦(你想要的都在这里)

微生物CLSI文件集锦(你想要的都在这里)

微生物CLSI文件集锦(你想要的都在这里)说起临床微生物的CLSI文件,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CLSI M100S——《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执行标准》。

但是其实,与临床微生物相关的CLSI文件很多,截至2017年7月,已多达43个。

下面,小编就给您简单介绍一下吧。

1、M02-A12:Approved Standard中文:抗菌药敏试验的性能标准英文: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Disk Susceptibility Tests内容与解释:介绍药物纸片扩散法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最新折点标准。

2、M06-A2: Approved Standard中文:脱水MH琼脂的评估程序英文:Protocols for Evaluating Dehydrated Mueller-Hinton Agar内容与解释:略3、M07-A10:Approved Standard中文:需氧菌稀释法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英文:Methods for Dilution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 ests for Bacteria That Grow Aerobically内容与解释:描述了肉汤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而且还包含这些方法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和CLSI推荐方法的性能,局限性,适应性。

4、M11-A8:Approved Standard中文:厌氧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英文:Metho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Anaerobic Bacteria内容与解释:在过去的几年内,大部分厌氧菌的耐药表型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导致了许多菌种的经验用药的面临很大的挑战。

对于厌氧菌,琼脂稀释法仍然是参考方法,对于调查研究和科研同样都适用。

而且其他的方法的对比标准也进行了说明,肉汤稀释法也应用于临床实验室,但是现在对脆弱拟杆菌和一些抗生素没有标准。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与耐药检测ppt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课件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与耐药检测ppt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课件

8.联合药物敏感试验
1)方法很多,其中纸片法最为常用。先将试验菌均 匀涂布于培养基表面,盖好平皿,放置5分钟,待 平板表面水分吸收后,将两种含药纸片贴于平板 上,两纸片中心距离2--4mm左右。然后35℃ 孵育 过夜,取出观察结果。
2)结果判断 联合药物敏感试验可出现四种结果: A.无关作用: 甲+乙=甲单或乙单 B.拮抗作用: 甲+乙<甲单或乙单 C.相加作用: 甲+乙=甲单+乙单 D.协同作用: 甲+乙>甲单+乙单
三、实验操作步骤
(一)纸片扩散法:
1. M-H平板:直径为90mm,厚度 4mm。 2. 菌悬液制备:无菌挑取菌落于无菌生理盐水中,校
正浊度至0.5 麦氏。 3. 用无菌棉签浸入细菌悬液中,将棉签在试管壁上轻
轻挤压以挤去过多的菌液,用棉签以连续划线的方 式均匀涂抹琼脂平板表面三次(每次转60℃)使 菌液均匀分布,最后沿平板内缘涂抹一周。盖上 平板的盖子,放置3~10min。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纸片扩散法(K-B法)的原理、操作方法、结 果的判读及临床意义。
2. 了解各种稀释法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的原理、操作 方法、结果判读和临床意义。
3. 掌握纸片扩散法的质量控制,了解稀释法的质量 控制。
二、实验原理
1.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是测定抗生素或其他抗 微生物制剂在体外抑制细菌生长的能力。这 种能力可以通过稀释或扩散方法来测定。
六、影响因素:
1. 培养基:厚度,PH,离子浓度,成份,添加剂; 2. 抗菌药物的配制方法,纸片的含量,大小,
渗透性,保存方式等; 3. 细菌的接种量; 4. 培养的环境,温度与时间; 5. 结果的判断及解释标准等。
4.每个孔加入100ul浓度为105菌悬液(大肠或金 葡),混匀,胶布封口,37°C培养。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微生物检验室内质量控制(微生物检验课件)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微生物检验室内质量控制(微生物检验课件)

2.设备监测 ➢用于检测的温度依赖性设备定时监测温度,如培养箱、水浴箱、冰箱 ➢CO2培养箱每日记录CO2浓度 ➢超净工作台定期做无菌试验 ➢压力灭菌器要监测灭菌效果
3.设备校准验证
➢ 每6个月进行一次检定定或校准: 生物安全柜 CO2浓度检测仪 细胞离心机 压力灭菌器 游标卡尺 培养箱 温度计 移液器 微量滴定管 自动分配器
4. 质量控制: ➢无 菌 试 验 ➢生 长 试 验 ➢与 旧 批 号 平 行 试 验 ➢生 长 抑 制 试 验 ( 适 用 时 ) ➢生 化 反 应 ( 适 用 时 ) 5. 自制培养基每: ➢批 号 产 品 应 检 测 相 应 的 性 能 6. 购买培养基: ➢当 培 养 基 脱 水 、 溶 血 、 破 损 、 冷 冻 、 被 污 染 或 量不足时,仍应进行质量控制。 ➢若 生 产 者 不 能 提 供 所 遵 循 的 质 量 保 证 标 准 , 实 验室应进行质量控制和相应的性能检测。
任何适用的要求确定保留时间。 样品的安全处置应符合地方法规或有关废物管理的建议。
小结
微生物实验室的检验结果为临床感染性疾病提供快速、准确 的病原学诊断依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达到治疗、控 制和预防感染性疾病的目的。
因此必须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复杂因素影响微生物学检验, 可能给检验结果带来偏差甚至错误。
因此,必须对影响检验结果的诸多因素采取控制手段保 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微生物学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为了保证检验结果, 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存在而建立的一套操作程序体系, 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二、试剂
1. 试剂标记:名称、浓度、储存条件、配制日期、失效期 、生物危害性。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包括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控制评价,室内质量控制是由实验室内部制定并实施的,是质量保证的核心和基础;室间质量控制评价是由实验室外部的组织或机构对实验室进行的质量评价。

1.室内质量控制1.1人员与组织管理经过广泛的基础训练教育,包括微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专业化的实验技能培训,医务人员必须要进行继续教育,配有一名经过严格训练并长期从事于微生物检验的技术人员,全面负责实验室的工作。

1.2操作手册包括:(1)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2)实验室安全措施;(3)标本采集和处理指南;(4)本实验室开展的检验项目以及最低鉴定要求;(5)培养基和试剂的配置方法;(6)质量控制方案;(7)常用参考数据;(8)其他制度。

1.3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培养基是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必需品。

培养基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分离培养的成败,目前大多数实验室都使用干粉培养基配制或者使用成本培养基,对来自著名的微生物培养基生产公司的培养基,质量比较稳定,只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储存,在有效期内使用就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1.4试剂、抗血清和染色液质量控制具体如下:(1)试剂以及染色液注明配制日期,有效日期以及存储条件,测试同时进行阳性和阴性对照试验;(2)抗血清的质量控制来源可靠,根据使用说明使用与保存。

冻干制品还应该注明配成水溶液的日期,抗血清应该澄清。

第一次使用时,应用已知菌效价和特异性进行测定。

合格者方可使用。

1.5抗生素与抗生素纸片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是临床进行抗菌治疗的指导性试验,其结果的正确性直接关系到抗菌治疗的成败。

常有纸片法和稀释法,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极为重要。

1.6仪器高压灭菌器和干热灭菌器最好在灭菌器装上温度记录装置,以保证整个灭菌过程中的合适温度。

为了保证灭菌的彻底,可用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ATCC7953监视灭菌效果;培养箱、冰箱、水浴箱应该在每日工作开始和结束时记录温度;对于二氧化碳培养箱而言,要每天检查二氧化碳的含量;在更换生物安全柜的滤网时,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完成;要对每批培养瓶进行生长试验,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要及时更新系统操作软件,使之能够识别最新认识的微生物。

医院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技术要求(2022年版)

医院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技术要求(2022年版)

(2022年版)1范围 (2)2 术语和定义 (2)3 常规药敏试验的药物选择和报告 (4)4 药敏试验方法 (7)5 各种属细菌药敏试验 (12)6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QC) (17)7 商品化药敏试验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 (19)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临床各种属细菌的药敏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 (23)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不常见苛养菌和非苛养菌药敏试验折点 (27)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临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技术要求,包括常规药敏试验的药物选择和报告、药敏试验方法、各种属细菌药敏试验、常见菌特殊耐药表型检测、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商品化药敏试验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

本标准合用于开展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各级临床实验室。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文件。

2.1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指检测微生物(本行业标准特指细菌)对抗微生物药物(本行业标准特指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药物的微生物学试验,简称药敏试验。

2.2最低抑菌浓度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指在琼脂或者肉汤稀释法药物敏感性检测试验中能抑制肉眼可见的微生物生长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

2.3折点 Breakpoint能预测临床治疗效果,用以判断敏感、中介、剂量依赖型敏感、耐药、非敏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或者抑菌圈直径(mm)的数值。

2.3.1敏感 Susceptible;S当抗菌药物对分离株的MIC值或者抑菌圈直径处于敏感范围时,使用推荐剂量进行治疗,该药在感染部位通常达到的浓度可抑制被测菌的生长,临床治疗可能有效。

2.3.2中介 Intermediate; I当菌株的MIC值或者抑菌圈直径处于中介时,该数值接近药物在血液和组织中达到的浓度,从而治疗反应率低于敏感菌群。

该分类意味着采用高于常规剂量治疗时或者在药物生理浓集的部位,临床治疗可能有效。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在我们实验中会有许多复杂的因素对微生物检验产生影响,那么检验结果就会存在偏差甚至错误;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方法来控制影响检验结果的不利因素,确保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并逐步完善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由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控制评价三部分组成。

质量控制是指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真实地反映客观存在而建立的操作程序体系,室内质量控制是质量保证的基础和核心,其是由实验室内部制定和实施的;室间质量控制评价是指由实验室外部的机构或组织对实验室进行的质量评价。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既是对检测过程本身进行控制,也是贯穿于实验室全部质量活动的始终。

要获得准确可靠的检查结果,实验室必须要建立健全一套全面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

一、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1、注重选择培养基微生物检验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在选择培养基方面付出很多精力,还要完成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需要注意培养基成分对目的菌的抑制作用。

其原因在于,虽然常规培养使用的培养基只有简单的几种,但是能够引起人类感染的病原菌的种类却纷繁复杂,而其中的大部分难以生长在所用的培养基中。

假如继续对这些种类的细菌采用常规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的话,检验结果一定会出现疏漏。

此外,在实验中,为了可以提高检出率,一般需要在选择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这是为了可以抑制非目的菌;然而,有时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会产生变异的状况,目的菌对加入的抗生素也会很敏感。

因此,会在对培养基培养前进行有关性能测试,从而对培养基的质量进行控制。

2、对标本的质量进行控制控制标本的质量是微生物检验工作的重点之一,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所以,在实验室操作过程中,要正确地采集、运送与处理样本。

在培养之前,实验室要评估标本质量,仔仔细细地将致病菌与常居菌进行辨认和分离,避免形成误检,影响最终检验结果。

要通过采集厌氧菌培养标本的方式来提升检验的品质,在这一过程中,严格要求采集人员的能力与素质,不但要知道标本作厌氧培养的必要性,而且采集与运送标本需要在正确的时间(用药之前)内,提升标本质量。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

肠杆菌科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培养基:Mueller-Hinton琼脂
大肠埃希菌ATCC35218 接种液:生长法或直接菌落悬
(用于β-内酰胺类药/β- 液
内酰胺酶抑制剂)
孵育:35℃;空气;16-18h
铜绿假单胞 铜绿假单胞ATCC27853
及不动杆菌 大肠埃希菌ATCC35218 (用
孵育条件 需氧或CO2, 24小时
需氧或CO2, 48小时
已知菌株(ATCC)
化脓链球菌19615 肺炎链球菌6035 大肠埃希菌25922 淋病奈瑟菌43069 流感嗜血杆菌10211
SS琼脂
需氧,24小时
鼠伤寒沙门菌14028 福氏志贺菌12022 粪肠球菌29212 大肠埃希菌25922
预期结果
10.08.2024
8
标本收集和运送的质量控制
向临床提供标本采集说明(sop)
• 不同部位标本的采集方法 • 采集最佳时间、次数 • 标本采集量正确时间、部位、方法等
对收集和运送标本的容器控制 无菌、无防腐剂、足够大、安全严密、不易破碎、 选择合适的运送培养基
10.08.2024
9
标本收集和运送的质量控制
结果报告
3
人员资质
人员
人员能力
人员培训
具备相关教育背景, 每年接受专业技术及知
识培训, 熟悉微生物实验室操作 规程、消毒灭菌及生物
安全知识。
.
10.08.2024
包括其对诸如分 析前、中、后特 定阶段的专业经 验和熟练试验技 术 。并直接参与
质控工作
.包括新员工培训、老员 工的再培训以及员工工作
能力评估
加入后培养基由无色
质控要求: 每批试剂使用前应使用变为相红应色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是临床微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实验,它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有效的抗菌药物来治疗感染性疾病。

执行标准的严格性和准确性对于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试验材料和各种试剂。

同时,要做好实验室的消毒和无菌操作,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试验时,需要按照严格的操作规程进行。

首先,要准备好待测菌株的悬浮液,然后按照一定比例将其接种到含有不同浓度抗菌药物的琼脂平板上。

接种后,要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一般为16-18小时。

培养结束后,需要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并进行相关的数据记录和分析。

根据菌落的生长情况和抗菌药物的浓度,可以判断出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在记录和分析数据时,要注意细致入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执行标准中,对试验结果的解释和判定也非常重要。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判断出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耐药性或者中间敏感性。

这些判定对于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抗菌药物来治疗感染性疾病。

此外,在执行标准中,还需要对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进行控制和排除。

比如,培养条件、试剂质量、操作技术等都可能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需要在试验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调节。

总的来说,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的严格性和准确性对于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试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试验结果的解释和判定也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抗菌药物来治疗感染性疾病。

在执行标准中,还需要对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进行控制和排除,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
评论 实验室使用者的评论对于达成共识时必不可少的,任何人都可以提交一份评论意见,而编写文件的 委员会按照达成共识的原则,对所有评论意见加以考虑。有些评论使得文件在下一次一致评论水平 出版时有所变动,其他评论并没有导致文件发生变化,但对所有这些评论,委员会都会在文件后以 附录形式作出回应。我们肯切希望读者在任何时间以任何形式对 CLSI 的任何文件提出评论意见。评 论可发往 CLSI 行政办公室,940 West Valley Road, Suite 1400. Wayne, Pennsylvania 19087,USA。
摘要
本文件提供的补充信息适用于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已批准标准中的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 验程序,这些标准包括:M2-A9-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纸片法执行标准;已批准的标准------第九版; M7-A7-为空气条件下可生长细菌设计的稀释法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已批准的标准------第七版。 这些标准包括了需氧菌纸片法(M2)和稀释法(M7)的试验步骤。 临床医生在治疗重症患者时常依赖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提供信息。药敏试验的临床重要性要求试验 必须在最适条件下进行,并且要求实验室有能力提供最新抗微生物药的结果。 本增刊提供的表格信息代表了应用 M2 和 M7 标准化的步骤所得到的关于选药、结果解释和质量控制 的最新信息。使用者应该用这些新表格替换以往出版的表格(在表中自最近版以来的变化以黑体字 表示)。 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的执行标准;第十六版信息增刊. CLSI 文件 M100-S16(ISBN 1-56238-556-7). CLSI,940 West Valley Road, Suite 1400, Wayne, Pennsylvania 19087-1898 USA, 2006。

抗微生物药物和敏感性试验

抗微生物药物和敏感性试验
确度为10mm的游标卡尺量取抑菌环直径 参 的游标卡尺量取抑菌环直径,参 用精确度为 的游标卡尺量取抑菌环直径 照标准解释结果.根椐常规剂量给药后测定药物能 照标准解释结果 根椐常规剂量给药后测定药物能 在体内达到的血药浓度将抗菌药物敏感性标准分 为以下三级 敏感(susceptible):表示测试菌能被测定药物常规剂量 敏感
临床常用抗生素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其他 内酰胺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 喹诺酮类 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 四环素、氯霉素和林可霉素类 糖肽类 磺胺类 其他合成抗菌药物
临床常用抗生素
注: 抗微生物新药不断涌现,给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福 音。 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当可促进耐药菌在病人体内和医 院环境中定殖繁衍导致交叉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前提是重视感染病原学的实验 室检查和监控抗感染治疗的药物选择.
(二)分类:1.液体稀释法 分类: 液体稀释法
2.琼脂稀释法 琼脂稀释法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其他
1.结核杆菌的药敏试验 结核杆菌的药敏试验 2.厌氧菌的药物敏感试验 厌氧菌的药物敏感试验 3.真菌的药物敏感试验 真菌的药物敏感试验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特殊耐药菌检测 (一)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测
金葡菌: 苯唑西林抑菌圈 苯唑西林抑菌圈≦ 金葡菌:1ug苯唑西林抑菌圈≦10mm或MIC≧0.4ug/ml 或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苯唑西林抑菌圈≦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ug苯唑西林抑菌圈≦17mm 苯唑西林抑菌圈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七) 质量控制 七
采用标准菌株金葡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采用标准菌株金葡菌 大肠埃希菌 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等与测试菌在同一条件下做药 和铜绿假单胞菌 等与测试菌在同一条件下做药 敏试验 标准菌株的抑菌圈应落在预期范围内.如果超出范围 如果超出范围,则不应 标准菌株的抑菌圈应落在预期范围内 如果超出范围 则不应 发出报告,及时检查原因 予以纠正 发出报告 及时检查原因,予以纠正 及时检查原因 每日标准菌株的测定结果应以抑菌圈直径为纵坐标,天数为 每日标准菌株的测定结果应以抑菌圈直径为纵坐标 天数为 横坐标绘制室内质控图,要求每天抑菌圈变化数不得超过 横坐标绘制室内质控图 要求每天抑菌圈变化数不得超过 2mm 标准菌株应每周在MH琼脂上传代一次 ℃保存 琼脂上传代一次,4℃ 标准菌株应每周在 琼脂上传代一次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关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室内质控要求_百度文库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关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室内质控要求_百度文库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关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室内质控要求药物敏感试验的精确度与准确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细菌的接种量, 试验稳定性, 培养基的质量和操作员的熟练程度等。

培养基批号改变或质量差,及抗菌药物纸片在实验室操作和贮存过程中活性下降或失效是常见的影响因素。

1. 药敏试验质控按美国 CLSI/NCCLS规定, (1质控菌株应按标准方法与临床标本种分离菌同步进行药敏试验。

(2更换药物或培养基时必须用相应质控菌株测试; (3所有质控菌株在实行常规监控 (一周一次质控前应连续监测 30天。

对每种药、每种菌, 30次试验种失控结果不能超过 3个。

如果 30天监控结果完全符合上述要求,可转为一周一次质控的方法。

只要抑菌环直径超出可接收范围都必须校正。

当失控原因不明时,可用相应质控菌株连续监测 5天;每种菌对质控中每种抗菌药物同时测试 5个抑菌环,如果结果全部达到可接收范围,可恢复一周一次质控。

2. 其它室内质控试验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细菌室参考美国 CLIA88及 NCCLS 规定,并根据国情制定了药敏试验质量控制要求,三级医院类和二级医院类要求有所不同,规定如下:1. 每个工作日必做质控(阴性对照及阳性对照 :过氧化氢酶,凝固酶,氧化酶, ?-内酰胺酶。

2. 每周必做质控:各类染色。

3. 需用时,带阳性对照做的项目:杆菌肽, ONPG , X 、 V 因子(二级医院类不要求。

4. 药敏试验质控:三级医院类跟药敏试验每日做,二级医院类每周做一次。

3.微生物自动系统质控自动或半自动系统试剂, 当新仪器启用时、新批号试剂启用时、结果出现问题时都需要做质控,按照厂家说明书指定的标准菌株做相应试剂的质控。

特别当新仪器启用时,操作不熟练不稳定,质控的频率应增加。

4、质控菌株的保存1. 使用中的质控菌应贮存在胰大豆琼脂 (非苛养菌或营养丰富的巧克力琼脂斜面 (苛养菌 , 4-8℃保存,每周传代一次。

2. 长期贮存,可用 5%小牛血清肉汤, 10%胰大豆肉汤, 10%-15%甘油,脱纤维羊血或脱脂牛奶,于 -20℃甚至更低温度保存。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药敏结果准确。

2.原理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待检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取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会不断的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浓度梯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待检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产生透明的抑菌圈。

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检测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待检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呈负相关,即抑菌圈愈大,MIC愈小。

3.试剂M-H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药敏纸片、无菌棉签、35℃孵育箱、标准比浊管或比浊仪。

4.质控4.1 常用细菌药敏质控标准菌株参见CLSI规定。

4.2 质控菌株每日随临床标本一起进行药敏试验,测定质控菌株的抑菌环。

质控菌株的抑菌环在允许范围之内,说明结果可信。

4.3 质控的频率由于纸片法药敏试验是很稳定的,在不失控的时候,可以每周作1~2次质控菌株的测定。

如果发现有失控的情况,就必须每日做1次,寻找失控的原因并予以纠正。

如果连续30日失控<3次的,可以恢复每周1次。

5.操作步骤5.1 挑取4~5个纯培养菌落,接种于3~5ml M-H肉汤(0.5麦氏单位)中,经35℃培养6~8h。

5.2 用无菌生理盐水或M-H肉汤校正菌液浊度,使其与标准比浊管的浓度相同。

5.3 用无菌棉拭蘸取校正过的菌液,在试管壁上挤压几次,压去多余的菌液,涂布整个M-H平板表面,再重复两次,每次旋转平板60°,使整个平板涂布均匀,最后用棉拭涂布平板四周缘一圈。

5.4 涂布菌液的平板于室温中干燥3~5分钟后,用纸片分配器或无菌镊子取药敏纸片,贴于平板表面,并用镊尖轻压一下纸片,使其贴平。

每张纸片的间距不小于24mm,纸片的中心距平板的边缘不小于15mm,直径90mm的平板宜贴6张药敏纸片。

5.5 将贴好纸片的平板置35℃孵育18~24小时后,用卡尺量取抑菌圈直径。

个别菌孵育温度,时间及条件应按照CLSI规定。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是评价抗菌药物对微生物的作用和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的重要手段。

正确执行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控制细菌耐药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执行标准。

1. 试验菌株的选取。

试验菌株的选取是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第一步。

应根据临床感染的部位和病原菌的种类,选择相应的菌株进行试验。

同时,应注意菌株的来源、保存和传代方式,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试验方法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抗菌药物和微生物,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进行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纸片扩散法、微量稀释法等。

在选择试验方法时,应考虑到试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操作的简便性,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

3. 试验条件的控制。

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试验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培养基的配制和质量等。

试验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外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4. 试验结果的解读。

试验结束后,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解读。

应根据相关标准和临床实际,判断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确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等参数。

同时,应注意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学分析,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5. 结果报告和数据保存。

试验结果应及时进行报告,包括试验方法、试验菌株、试验条件、试验结果等内容。

同时,应将试验过程中的原始数据进行保存,以备查验。

在报告中应注明试验人员、试验时间、试验地点等信息,确保结果的可追溯性和可信度。

6.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在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相关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程序。

包括对试验菌株的鉴定、对试验方法的验证、对试验条件的控制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 相关标准和法规的遵守。

在执行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时,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和法规,包括药典规定、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

纸片扩散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的质量控制

纸片扩散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的质量控制

纸片扩散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的质量控制目的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是临床抗菌治疗的指导性实验。

关系到抗菌药物治疗成败。

方法多种方法中选WHO推荐使用的利于基层医院开展的纸片扩散法。

结果日常常规操作中应控制好平板厚度、琼脂浓度、细菌接种量、琼脂种类及多种因素。

结论在严把纸片扩散法抗菌药物敏感实验的操作过程的同时,有必要做好质量控制,确保结果准确性,服务于临床。

标签:纸片扩散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of Anti-bacterial Drug Sensitive Test of Paper Diffusion MethodZHONG Wei-pingWeihai Municipal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Qingdao University,Weihai,Shandong Province,2642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he sensitive test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s the guiding experiment of clinical antibacterial therapy,which is related 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antibacterial drug treatment. Methods The paper diffusion method of the primary hospital is recommended by the WHO among the various methods. Results The plate thickness,AGAR concentration,bacterial inoculation,AGAR variety and various factors should be controlled in routine operation. Conclusion In strict control of the paper diffusion method of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process,it is necessary to grasp the quality control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results,so as to serve the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 Paper diffusion method;Sensitive test of antimicrobial agents;Quality control在臨床感染性疾病、菌种的耐药性、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等。

检验科微生物室室内质量控制流程

检验科微生物室室内质量控制流程

检验科微生物室室内质量控制流程一、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性能维护微生物室常用仪器设备主要包括:细菌培养箱、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显微镜、高压灭菌器、冰箱、水浴箱等。

这些仪器设备的质量维护对于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至关重要。

性能维护方法及维护频率参照制造商提供的使用手册进行。

如使用手册中未详细注明或实验室自身无法完成,由生产厂家协助解决,每年至少一次。

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要求对培养基进行两方面的质量控制:无菌试验以及已知菌生长试验。

无菌试验一般为随机抽样3-5%,在35C条件下培养48h,每批培养基至少进行一次无菌试验;已知菌生长试验的前提条件是实验室有足够的已知菌储备,其中包括标准菌株如ATCC或NC TC标准菌株)及经过准确鉴定的临床分离菌。

如果条件允许,提倡使用标准菌株。

已知菌生长试验应明确预期结果。

每批培养基至少进行一次已知菌生长试验。

三、细菌染色的质量控制在临床细菌学检查过程中,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使用频率最高。

1革兰染色IQC要求:利用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 TCC2592 3及大肠埃希菌ATC C 2 592 2 )或其他已知的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至少每周进行一次质量验证。

2.抗酸染色:利用已知的抗酸杆菌(AFB )阳性涂片每周或在更新炭酸复红染液时至少进行一次质量验证。

四、细菌鉴定或鉴别常用试验的质量控制细菌鉴定或鉴别试验的IQ C就是利用已知菌或标准菌株(如ATC C或NCTC标准菌株)进行鉴定或鉴别试验相关影响因素的质量监控。

应用频率较高的试验IQ C每周至少一次,频率较低的试验IQC随标本一同进行。

五、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的质量控制临床常用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包括一般0-内酰胺酶测试、超广谱0-内酰胺酶(ELBLs)测试、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以及定量药敏试验(即MIC s 测定法)。

1.一般0-内酰胺酶测试的质量控制:至少每周一次。

质控菌株可使用临床分离的已知菌株,但最好使用标准菌株,如淋病奈瑟菌ATCC31 4 26 (0 -内酰胺酶阳性绿脓杆菌ATCC278 5 3 )和淋病奈瑟菌ATCC4 3 069 (0 -内酰胺酶阴性或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 5 9 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参加能力比对试验时,应做质控。 • 检测时应开展质控:
三级医院每天做,二级医院每周做。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0.11.1720.11.17Tuesday, November 17,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8:34:5818:34: 5818:3411/17/2020 6:34:58 PM
敏试验(纸片法)
• 添加马血的阳离子调整过的MH肉汤:用于链球菌的药敏试验(稀释
法)
(一)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 一般性状 • 无菌试验 • 培养基性能测试
MH平板中胸腺嘧啶或胸腺嘧啶核苷含量的测定 复方新诺明纸片-粪肠球菌(ATCC29212或33186)
对二价阳离子含量的测定 氨基糖苷类或四环素纸片-铜绿假单胞菌-钙镁离子 头孢碳烯类-细菌-锌离子
药敏板条进行质控。
• 更换批号时应作质控。
(四)0.5麦氏浊度标准管的质控
每月用分光光度计测吸光度,OD值应在 0.08~0.10之间
(五)标准菌株的质控
• 种类与应用范围 • 菌株的保存
需氧菌药敏试验的标准菌株
• 大肠埃希菌 ATCC 25922
用于肠杆菌科细菌、霍乱弧菌药敏试验的质控
• 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25923

这些年的努力就为了得到相应的回报 。2020年11月17日星 期二6时 34分58秒18:34:5817 November 2020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下午6时34分 58秒下 午6时34分18: 34:5820.11.17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1720.11.1718: 3418:34:5818: 34:58Nov-20
用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药敏试验的质控
苛养菌药敏试验质控菌株
• 流感嗜血杆菌 ATCC 49247 / 49766
用于流感嗜血杆菌属细菌药敏试验的质控
• 淋病奈瑟菌 ATCC 49226
用于淋病奈瑟菌药敏试验的质控
• 肺炎链球菌 ATCC 49619
用于肺炎链球菌及其它链球菌的药敏试验的质控
质控菌株可用三种方法保存
用于葡萄球菌属或肠球菌属细菌药敏试验的质控(纸片法)
• 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29213
用于葡萄球菌属细菌药敏试验的质控(稀释法)
• 粪肠球菌 ATCC 29212
用于肠球菌属细菌药敏试验的质控(稀释法)
• 铜绿假单胞菌 ATCC 27853
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细菌药敏试验的质控
• 大肠埃希菌 ATCC 35218
每天观察并作记录
• 仪器的质控应按照制造商的要求定期进行
四、检验材料的质控
• 培养基 • 药敏纸片 • 药敏板条 • 0.5麦氏浊度标准管 • 标准菌株
培养基种类
• MH琼脂:用于需氧菌药敏试验(纸片法和琼脂稀释法) • 调节好阳离子的MH肉汤:用于需氧菌药敏试验(肉汤稀释法) • HTM培养基:用于流感嗜血杆菌的药敏试验 • GC琼脂:用于淋病奈瑟菌的药敏试验 • 含5%脱纤维羊血的MH培养基:用于肺炎链球菌及其它链球菌的药
超出规定范围。
• 满足上述要求可将质控频率改为每周一次。 • 每周质控时,如果有一个数据超标,要查找原因。 • 5日数据在控表明找到原因。 • 找不到原因时,应恢复每日质控。 • 在恢复每周质控之前,应再有30日连续质控数据。
质控方法与规定(二)
• 使用新批号的药敏纸片、MH培养基、药敏板条
时应做质控试验。
使用期限
(二)药敏纸片的质控
• 新批号药敏纸片使用前用质控菌株测试 • 平时使用前1~2小时,从冰箱取出放室温平衡 • 低温贮存
-20℃保存:
大量的,近期不用的 性能不稳定的:亚胺培南,头孢克洛,克拉维酸复合剂
4 ℃保存: 少量的,正在使用的,性能稳定的
(三)药敏板条的质控
• 按照生产厂商的要求,定期对同一批号的
一、药敏试验操作规程 (1)
• 方法名称,原理,适用范围 • 实验材料的规格(编号)、品牌、供应商 • 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结果判断标准,报
告方式
• 质控方法,结果判断标准,失控处理
药敏试验操作规程(2)
• 用仪器开展药敏试验的要编写使用仪器的
操作规程
• 用与仪器配套的药敏试验板条的要按照仪
器商的规定编写质控方法和失控处理。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的 质量控制
上海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 娄峥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分类
• 抗细菌的
抗需氧菌的 抗苛氧菌的 抗厌氧菌 的
• 抗真菌的 • 抗其它微生物的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分类
• 纸片法 • 稀释法 • 仪器法 • E-test法 • 分子生物学方法
药物敏感试验影响因素
• 操作步骤的规范性 • 技术人员素质 • 质控菌株污染与变异 • 0.5号麦氏标准管不匀或变质 • 细菌悬液的浓度 • 试验用培养基、药敏纸片,药敏板条的质量问题 • 错误的孵育时间、温度或孵育气体 • 结果判读错误 • 数据录入时的抄写错误
• 编写者,编写日期 • 科室负责人对该检验项目的认可签字
二、人员要求
➢接受过病原微生物学方面的教育。 ➢具有临床微生物检验相关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 ➢掌握NCCLS制定的标准方法,按文件规定对结果
作判断、解释。
➢熟 培养箱 • 二氧化碳培养箱 • 冰箱

做一枚螺丝钉,那里需要那里上。20. 11.1718 :34:58 18:34N ov-201 7-Nov-2 0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18:34:5818: 34:5818:34Tuesday, November 17, 2020

安全放在第一位,防微杜渐。20.11.1720.11.1718:34:5818: 34:58November 17, 202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1月17日 下午6时 34分20.11.1720.11.17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因为相信而伟 大。2020年11月17日 星期二 下午6时 34分58秒18:34:5820.11.17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020年11月下 午6时34分20.11.1718: 34Nove mber 17, 2020

相信命运,让自己成长,慢慢的长大 。2020年11月17日星 期二6时 34分58秒Tuesday, November 17, 2020

爱情,亲情,友情,让人无法割舍。20.11.172020年 11月17日星期 二6时34分58秒20.11.17
谢谢大家!
• 冷冻干燥 • 冷冻 • 冷藏
质控菌株的使用
• 质控菌株对药物敏感性测试应按NCCLS规定的标
准方法进行。
• 使用与临床分离株相同的抗微生物药物。 • 日常使用的质控菌应放冰箱冷藏,每周移种。 • 每月必须用冷冻菌株或冻干菌株作更换。 • 不使用变异的菌株。
五、质控方法与规定(一)
• 建立药敏质控系统 • 每种药物/细菌组合的30个数据中,允许3个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