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实验复习计划学案2:显微镜使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镜的使用
一、显微镜的构造及作用:
①;②

;④;
⑤;⑥;
⑦;⑧;
⑨;⑩;
⑾;⑿;
⒀。

D
二、显微镜使用的一般步骤:
1、取镜与安放:〔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

2、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低倍镜观察:
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实验者的眼睛
应当看物镜头与标本之间,以免物镜与标本相撞〕。

3〕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高倍镜观察:
1〕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局部移动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3〕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4〕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5、完毕工作。

使用完毕后,取下装片,转动镜头转换器,逆时针旋出物镜,旋进镜头盒;取出目镜,插进镜头盒,盖上。

把显微镜放正。

例1: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1
例2:甲、乙、丙、丁、戊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

下面两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要将
图1转换为图2,所列A、B、C、D4
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选项是〔〕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乙、转动细准焦螺旋丙、调
节光圈丁、转动转换器戊、移动装片
A.甲→乙→丙→丁B.丁→丙→乙
C.戊→丁→丙→乙D.丁→戊→甲→丙
例3:〔多项选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当用低倍
物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楚原来观察到的物体。

可能的原因是〔〕
A.物体不在视野中央
B.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
C.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D.未换目镜
三、显微镜使用的一些注意问题:
、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该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和体积。

例4: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

假设物镜转换
为40×后,那么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2个B.4个C.8个D.16个
2、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物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目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
数成反比。

3、视野:视野是指一次所能观察到的被检标本的范围。

视野的大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工作距离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的细胞数
目越少,工作距离越短。

例5: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

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
的距离如下列图。

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
多〔〕
(例6:假设在显微镜下观察同一标本,视野中看到细胞数量最多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A.目镜——10×,物镜——10×B.目镜——10×,物镜——15×
C.目镜——15×,物镜——15×D.目镜——15×,物镜——45×
、镜像亮度:镜像亮度是指视野里所看到的像的亮暗程度。

它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在光
源一定的情况下,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在用高倍镜或物镜观察标本时,根椐实际情况可使凹面反
光镜、大光圈来增强光源,以改善视野亮度而使物像明亮清晰。

、视野中物像移动与标本移动的关系:视野中某观察对象位于左前方如要移到中央,应将装片或切片向
左前方移动。

也就是同向移动。

原因是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或切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6、显微镜使用时的异常现象与原因
1〕有气泡:制作装片不标准;材料厚薄不均匀;水太少
2
2〕同一视野一局部清晰另一局部不清晰:材料厚薄不均匀
3〕视野太亮:光线太强;光圈太小;反射太强
例7: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局部细胞看得清晰,
另一局部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A.反光镜未调节好
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C.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
D.显微镜物镜损坏
例8: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答复: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在显微镜视野中能
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别离。

为便于判明,此时应〔〕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例9:观察玻片标本时,假设发现视野前方较暗前方较亮,应调节〔〕
A.目镜B.物镜C.光D.反光镜
7、生物绘图:点线绘图法。

如绘细胞结构模拟图,用线绘制细胞壁及生物膜,用点的密度来
表示细胞质和细胞核的明暗程度。

注意图的各局部比例适当,细胞结构名称拉水平线注明,一般标在图形右侧。

8、显微镜使用时异物的判断:目镜、物镜或装片上,通常通过移动玻片〔是否在玻片上〕,转动转换器〔是否在物镜上〕来判断,剩下在目镜上。

例10:某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物镜下发现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然后
转换高倍物镜后,异物仍存在。

那么异物可能在〔〕
A.反光镜上
B.物镜上
C.目镜上
D.装片上
例11:〔多项选择〕某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

为判断异物的位置,
他先转动目镜,见甲异物动,然后转换物镜,三异物仍存在。

据此,三异物可能在〔〕
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装片四、课堂练习:
1.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的实验,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
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处
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
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
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⑦转动细调节器,直到物像清晰
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
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D.①②③④⑦⑥⑤⑧
2.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体的根本结构,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
A.经过染色的B.形态规那么的C.干净的D.薄而透明的
3.要把位于显微镜视野右前方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玻片标本应向哪个方向移动〔〕
A.右前方B.右前方C.左前方D.左前方
4.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
A.污物B.气泡C.细胞D.墨水
5.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A.调节焦距B.调节视野亮度C.调节光线角度D.调节图像图像清晰度
3

6.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第一次使用的是5×目镜、10×物镜,第二次使用的是10×、40×物镜,
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
A.细胞较小,细胞数目较多B.细胞较小,细胞数目较少
C.细胞较大,细胞数目较多D.细胞较大,细胞数目较少
7.绘生物图时,对图中较暗局部的绘制要求是〔〕
A.用直线条涂黑它B.点上细点表示C.用横线条涂黑它D.随意涂黑它
8.以下各项关于生物图画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画生物图用3H的铅笔B.画生物图的位置最好在纸的左上方
C.生物图的名称应该写在图的右边D.表示生物图较暗的地方通常用铅笔点上小圆点
9.在将显微镜的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过程是〔〕
A.转动细准焦螺旋B.转动粗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D.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10.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假设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11.显微镜对光时,以下各种操作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让低倍镜正对玻片标本B.载物台上不放任何玻片,让低倍镜头正对通光孔
C.用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D.对光时必须用平面反光镜
12.以下几种正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用显微镜的操作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眼睛注视目镜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
B.眼睛注视着物镜与玻片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
C.眼睛注视着反光镜下降镜筒
D.升镜筒时眼睛必须注视着目镜
13.以下关于高倍镜的使用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
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高倍镜观察
C.换用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14.下面是某同学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
1〕取出显微镜后,放在实验台中间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3〕调整光圈,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白亮的视野。

4〕把玻片标本用压片夹夹在载物台上,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5〕左眼注视目镜,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镜筒,直到看到清晰的物象。

6〕使用高倍物镜观察时,先用粗准焦螺旋升镜筒,再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然后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看到清晰的物像。

7〕观察完毕,直接取下玻片标本,用纱布擦拭显微镜后复原,并放回原处。

指出上述操作中的错误,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显微镜的使用参考答案
一、显微镜的构造及作用:
1、目镜;
2、镜筒;
3、粗准焦螺旋;
4、转换器;
5、物镜;
6、载物台;
7、遮光器〔通光孔〕;
8、反光镜;9、细准焦螺旋;10、压片夹;11、镜臂;12、镜柱;13、镜座。

二、例题:
、A;2、C;3、AC;4、B;5、D;6、A;7、B;8、D;9、D;10、C;11、AD;三、课堂练习:1、B;2、D;3、A;4、B;5、B;6、D;7、B;8、D;9、B;10、C;11、B;12、B;13、D;14、2;“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改:高倍物镜改为低倍物镜
5;“左眼注视目镜〞;改:双眼注视着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
6;“先用粗准焦螺旋升镜筒,再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改:低倍物镜下找到目标后,
直接转转换器换高倍物镜
7;“直接取下玻片标本〞;改:用粗准焦螺旋升镜筒,再取下玻片标本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