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知识串讲)-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串讲测试(全国)(原卷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
知识点一、燃烧的3大必备条件探究
2.燃烧条件的探究:
3.由上述实验得出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①;
②;
③。

4.着火点是可燃物,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每种物质具有对应的着
如炭粉的着火点比炭块的更低。

5.空气或氧气在燃烧过程中起助燃剂的作用(支持燃烧),而不具有,但空气或氧气并不是唯一的助燃剂。

6.有些物质虽然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但可以在氧气中剧烈的燃烧,如:铁丝在空气中只能达到红热状态,在纯氧中可以剧烈的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知识点二、常见的灭火操作及原理
1.灭火的原理: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要使燃烧不会发生或不再燃烧(即灭火),只要破坏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就能达到目的。

(1);
(2);
(3)。

2.根据灭火的原理,灭火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1)。

如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使森林中的树木与燃烧区隔离;(2)。

如厨房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灭火;
(3)。

如房屋火灾时,喷射大量的水灭火;
(4)。

3.灭火器的灭火原理以及使用范围:
着的可燃物表面,阻止可燃物与空气接触,从而实现灭火。

(2)几种灭火器及使用范围:
①:灭火时喷射出大量的CO2和泡沫黏附在可燃物上,达到隔绝空气的目的。

此类灭火器主要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火灾。

②:用压缩CO2吹出干粉(主要含碳酸氢钠)来灭火。

除扑灭一般可燃物外,还可扑灭油、气等燃烧引发的火灾。

③:钢瓶内装着的被压缩的液态二氧化碳喷射出来变为气态二氧化碳灭火。

该灭火器主要用
以免冻伤。


知识点三、爆炸原理的实验探究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跟氧气(或空气)混合,由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表面积很大,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因此,加油站、面粉厂、煤矿矿井等处要严禁烟火。

知识点四、质量守恒定律及适用范围
1.内容:
的各物质的,等于的各物质的。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及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元素、不变
微观:原子的、、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
微观:
(3)可能改变:
知识点五、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实例(S+O2SO2)
S+O2SO2
32 :16×2:(32+16×2)
32 :32:64
1 : 1 : 2
S+O2SO2
1:1: 1
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S+O2SO2为例):
(1)本质的方面:。

(2)质量的方面:。

(3)粒子方面:。

知识点六、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1.遵循原则:
①②
2.书写:(注意:a、配平b、条件c、箭号)
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或原子)个数比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④参加反应的各
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根据方程式计算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aCO3 +2HCl=CaCl2+H2O+CO2↑如需制备二氧化碳8.8g,至少需要碳酸钙多少克?
解题步骤解题格式
(1)设: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2)写:CaCO3 +2HCl=CaCl2+H2O+CO2↑
(3)找:100 44
X
(4)列:100 44
=
(5)计算:X=20g
(6)答:答:至少需要碳酸钙20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