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显文言文阅读专题一(学生)

合集下载

2017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一)

2017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一)

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一)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潘耒,字次耕,吴江人。

生而奇慧,读书十行并下,自经史、音韵、算数及宗乘之学,无不通贯。

康熙时,以布衣..试鸿博,授检讨,纂修《明史》。

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

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自洪武以下五朝稿皆所订定。

寻充日讲起居注官......,修《实录》、《圣训》。

尝应诏陈言,谓:“建言古无专责,梅福以南昌尉言外戚,柳伉以太常博士言程元振,陈东以太学生攻六贼,杨继盛以部曹劾严嵩。

本朝旧制,京官并.许条陈。

自康熙十年宪臣奏请停止,凡非言官而言事为越职。

夫人主明目达聪,宜导之使言。

今乃禁之,岂盛世事?臣请弛其禁,俾大小臣工各得献替,庶罔上行私之徒,有所忌而不敢肆。

于此辈甚不便,于国家甚便也。

其在外监司守令,遇地方大利弊,许其条奏。

水旱灾荒,州县官得上闻。

如此,则民间疾苦无不周知矣。

”更请许台谏官得风闻言事,有能奋击奸回者,不次超擢..,以作.敢言之气。

二十三年,分校礼闱,称得士,名益甚。

既以布衣进,齿最少,又傲睨不能容人,因此忌者颇众。

议起,坐浮躁降调,遂归。

耒有至性,初被征,辞以母老,不获命,乃行。

既除官,三牒吏部以独子请终养,卒格.于议不果归。

逮居丧,哀毁骨立。

少受学同郡徐枋、顾炎武。

枋殁,睭恤其孤孙,而刻炎武所著书,师门之谊甚笃焉。

四十二年,圣祖南巡,复原官。

大学士陈廷敬欲荐起之,力辞而止。

平生嗜山水,登高赋咏,名流折服。

有《遂初堂集》。

又因炎武《音学五书》为《类音》八卷。

炎武复古,耒则务穷后世之变云。

当时词科..以史才称者,汪琬、吴任臣及耒为最著。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一》,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职任分而义例一.一:统一,一致B.京官并.许条陈并:并且,而且C.以作.敢言之气作:振作,提升D.卒格.于议不果归格:停止,停留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布衣”本指布制的衣服,借指读书人。

语文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专题04 文言文阅读-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专题训练1(学生版)

语文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专题04 文言文阅读-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专题训练1(学生版)

专题04:文言文阅读【2021年高考】一、【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鄃令裴仁轨私役门夫,上怒,欲斩之。

殿中侍御史长安李乾祐谏曰:“法者,陛下所与天下共也,非陛下所独有也。

今仁轨坐轻罪而抵.极刑..,臣恐人无所措手足。

”上悦,免仁轨死,以乾祐为侍御史。

上谓侍臣曰:“朕以死刑至重,故令三覆奏,盖欲思之详熟故也。

而有司须臾之间,三覆已讫。

又,古刑人,君为之彻乐减膳..。

朕庭无常设之乐,然常为之不啖酒肉,又,百司断狱,唯据律文,虽情在可矜,而不敢违法,其间岂能尽无冤乎?”丁亥,制:“决死囚者,二日中五覆奏,下诸州者三覆奏。

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

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

”由是全活甚众。

其五覆奏者以决前一二日,至决日又三覆奏。

唯犯恶逆者一覆奏而已。

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於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

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

竟不敢执奏,尽杀之。

”上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

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节选自《通鉴经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B.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C.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D.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犯颜,指敢于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常常用于表示直言敢谏的执着态度。

专题01《论语》十二章(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01《论语》十二章(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01 《论语》十二章(一)(2023·上海浦东新·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温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丙】元好问列传(节选)好问字裕之,七岁能诗,年十有四,从陵川郝晋卿学,不事举业①。

淹贯②经传百家,六年而业成。

下太行,渡大河,为《箕山》《琴台》等诗。

礼部赵秉文见之,以为近代无此作也,于是名震京师。

…… 晚年尤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③有天下,典章法度几及汉、唐,国亡史作,己所当任。

时金国实录在顺天张万户家,乃言于张,愿为撰述,既而为乐夔所阻而止。

好问曰:“不可令一代之迹泯④而不传。

”乃构亭于家,著述其上,因名.曰《野史》。

凡金源君臣遗言往行,采遮所闻,有所得辄以寸纸细字为记录,至百余万言。

(节选自《金史》,有删减)【注释】①举业:指科举时代专为应试的诗文、学业。

②淹贯:深通广晓。

③金源氏:指金国。

④泯:灭,尽。

1.【甲】文出自儒家经典著作《___________》,【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主人日再食.( )(2)因名.曰《野史》 (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的画线句。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根据以上作品内容,完成表格。

5.【甲】文孔子对“不义而富且贵”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乙】文中面对同舍生。

专题03 文言文阅读(一)(原卷版)

专题03  文言文阅读(一)(原卷版)

文言文阅读(一)一、(2021-2022·广东清远·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节选自韩愈《师说》)(乙)学校,所以养士也。

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非谓班朝,布令,养老,恤孤,讯馘①,大师旅则会将士,大狱讼则期吏民,大祭祀则享始祖,行之自辟雍②也。

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三代以下,天下之是非一出于朝廷。

天子荣之,则群趋以为是;天子辱之,则群擿以为非。

簿书、期会、钱谷、戎狱,一切委.之俗吏。

时风众势之外,稍有人焉,便以为学校中无当于缓急之习气。

而其所谓学校者,科举嚣争,富贵熏心,亦遂以朝廷之势利一变其本领,而士之有才能学术者,且往往自拔于草野之间,于学校初无与也。

究竟养士一事亦失之矣。

于是学校变而为书院有所非也则朝廷必以为是而荣之有所是也则朝廷必以为非而辱之伪学之禁书院之毁必欲以朝廷之权与之争胜。

(节选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注]①讯馘,战争结束后,计检战功。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含解析(1)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含解析(1)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含解析(1)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答(与)谢中书书》)【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小石潭记》)(1)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晓雾将歇(hé)B. 沉鳞竞跃(yào)C. 参差(cī)披拂D. 佁(tái)然不动(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五色交辉________②四时俱备________③青树翠蔓________④俶尔远逝________(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4)【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请说说作者笔下的水有何共同特点。

【答案】(1)C(2)交相辉映;四季;翠绿的藤蔓(翠绿的茎蔓);忽然(3)①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

(这里确实是人间的仙境)②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4)清澈、透明、纯净。

【解析】【分析】⑴C项正确,错误改正为:A 晓雾将歇xiē ;B沉鳞竞跃 yuè ;D 佁yǐ 然不动。

⑵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 交辉:动词,交相辉映;② 四时:名词,四季;③ 翠蔓:翠绿的藤蔓(翠绿的茎蔓);④ 俶尔:忽然。

⑶① 实:确实,的确。

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

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专题08 文言文对比阅读(一)(学生版) 备战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

专题08  文言文对比阅读(一)(学生版) 备战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

专题08文言文对比阅读(一)(23-24九年级上·山东泰安·期中)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各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蔽,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颜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丰乐亭记(节选)宋欧阳修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涂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绝:断,断绝。

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以……为乐。

C.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既:已经。

D.掇.幽芳而荫乔木掇:收拾。

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B.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C.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D.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4.甲、乙两段文字的相同点有哪些?(23-24九年级上·山东威海·期中)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专题01 课外文言文(一)-2021年中考高分秘籍之真题分类精解(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专题01 课外文言文(一)-2021年中考高分秘籍之真题分类精解(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专题01 课外文言文(一)一、(2020·广东)二、阅读(二)(9分)(孔)祯,高宗时为苏州长史。

曹王明为刺史,不循.法度,祯每进谏。

明曰:“寡人天子之弟,岂失于为王哉!” 祯曰:“恩龙不可恃.,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明不悦,明左右有侵暴下人者,祯捕而杖.杀之。

明后果坐法,迁于黔中,谓人曰:“吾愧不用孔长史言,以及.于此!”(选自《旧唐书·文苑传》)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循.法度(遵照)B.恩宠不可恃.(倚仗)C.被捕而杖.杀之(用杖刑)D.以及.于此(比得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文言实词语境含义的能力。

D项,“及”是“达到”的意思,不是“比得上”。

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答案】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此句大意:大王如果不奉行国家法令,恐怕今天的荣位,不是大王所能保住的,难道没看到汉代淮南王的事吗?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

11.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孔祯是个怎样的人。

(3分)【答案】例:①敢于直谏:敢于多次向曹王直言进谏;②执法严明:对曹王身边欺凌百姓的人严惩不贷;③具有远见:预见曹王恃宠而骄的结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

首先要理解文章内容,然后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

从“曹王明为刺史,不循法度,祯每进谏。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纪昀《河中石兽》)【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①,以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②,然不谓善。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③军吏。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④,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高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选自司马迁《史记》)【注】①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

②难:驳倒。

③易置:撤换。

④纵奇兵: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

(1)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竟不可得竟然B. 尔辈不能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C. 佯败走假装D. 而绝其粮道截断(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山门圮于河介词,在B. 如其言代词,他(的)C. 以天下莫能当连词,因而D. 而括易言之连词,表转折(3)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文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1)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1)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1)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尚志斋说宋·虞集亦尝观于射乎?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

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畜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

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

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1)也。

不以圣贤为准的(2)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

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

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

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

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尚;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

此立志始终不可渝者也。

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

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

”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此之谓也。

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各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

尝遣济也受业于予。

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

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

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也。

济也,尚思立志乎哉。

【注释】①正鹄:靶心。

②准的:标准。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挽必圆,视必审审:仔细B. 其亦可以少警矣乎警:警惕C. 此立志始终不可渝者也渝:说明D. 援笔书所欲言援:持,执持(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B. 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 和而有制,严而不离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D. 尝遗济也受业于予不拘于时,学于余(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头用射箭作比喻,是为了形象地说明立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读者对“立志”这个问题有明确的认识。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提优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一)及答案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提优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一)及答案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提优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一)及答案文言文阅读(一)(一)(10分)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

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

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①上:指唐太宗。

②守成:保持成就。

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

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1)创业与守成孰.难( ) (2)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 )(3)故.知创业之难( ) (4)常恐.骄奢生于富贵(.)2.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1分)玄龄与吾共取天下。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4.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3分)(二)(10分)青衣捕盗①有聂姓者,以人命诬服。

公昭雪之,献女书儿为婢。

公鉴其诚,纳之。

公夫人御下严,箕帚而外,课以针指②。

书儿不能学,日加鞭挞,俯首顺受而已。

后公以挂误③,解组归。

时枣树林有盗首曰赛张青刘标。

公稔④之,戒备而行。

时已薄暮,闻林中鸣镝声,公股栗,夫人色如土。

侍从仆御,无不色变。

书儿从容进曰:“么么鼠辈,何敢犯大人驾?如渠⑤不欲生,婢子手戮之可也。

”乞公前骑,徒手而去。

叱盗曰:“贼狗奴,识得河南聂书儿否?”盗笑曰:“我辈但要得钱儿钞儿,书儿何所用哉!”书儿怒曰:“若辈死期至矣,敢戏言!”盗亦怒,骤发一弹,书儿右手启两指接之;又一弹,接以左手;第三弹至,以口笑迎之,噙以齿,腾身而起,吐口中丸,大笑曰:“贼奴技止此耶?”一盗解铁拐而前,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

笑曰:“尔娘灶下棒,亦持来恐吓人,大可笑也。

语文.新高考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语文.新高考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读读文文策策略略
文言基础篇 文言考点篇
-15-
典题试做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 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 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 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 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读读文文策策略略
文言基础篇 文言考点篇
-12-
读文示范
(2019·全国Ⅰ卷,有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 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 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 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 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 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第二部分
读读文文策策略略
文言基础篇 文言考点篇
-5-
一、初读——紧扣文体特点,把握内容大意 1.文体特点 古代人物传记以记叙为主,一般先介绍传主的名字、籍贯、家境 身世、科举为官,然后叙述传主生平包括主要事迹,这些事迹大多 由典型片段组成,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以品行为纲决定取舍,以官 职变动作为行文标志。最后交代传主朝野声望、人生结局及卒年、 谥号。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躬.耕于南阳(______)(2)夙.夜忧叹(______)(3)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师表》是诸葛亮北伐前写的奏章,劝勉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表现了他对蜀汉的忠诚。

B.诸葛亮追述三顾草庐的往事,既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人善任。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泸”、“北定中原”、“庶竭驽钝”、“兴复汉室”和“还于旧都”等。

D.选文结尾,作者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然后交代出师后的朝政事宜,谆谆告诫后主要善纳雅言。

阅读下面甲乙两问,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专题01《咏雪》阅读真题(解析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专题01《咏雪》阅读真题(解析版)

咏雪一、课内阅读(一)(2022·河南信阳·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咏雪谢太傳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俄而雪骤.(2)撒盐空中差可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

3.“公大笑乐”意味深长,你是怎样理解的?4.因为“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咏雪名句,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后世称女子的文采为“咏絮才”。

请你对这一咏雪名句做简要赏析。

【答案】1.(1)急(2)相比2.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或: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或:不如比作柳絮凭着风满天飞舞)。

3.示例:谢太傅听了侄儿侄女关于下雪的比喻后非常高兴,他更赞赏侄女谢道韫的回答(文学才华)。

(意思对即可)4.示例:把纷纷扬扬的雪花比作飞舞的柳絮,既写出了雪花轻盈的姿态、飞舞的神韵,还给人暖意融融、春天将至的感觉,有着丰富的意蕴和优美的意象。

(意思对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不久,雪下得大了。

骤:急。

(2)句意: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拟:相比。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有:未若,不如、不及;因:趁、乘。

3.本题考查语句的理解。

“公大笑乐”表达的是谢太傅高兴的情感。

可以作多种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结合文本内容可知,孩子们积极踊跃发言,谢太傅的大笑说明他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内心欣慰无比: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笑乐”也是对谢道媪这种比喻的认可和对她才情的欣赏;同时他为家庭聚会的欢迎气氛而乐,为谢家后辈爱学上进而“大笑乐”,等。

小升初浅显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小升初浅显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小升初浅显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XXX语文专题复小升初浅显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共8篇)(一)_________________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①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XXX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XXX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长:做首领。

译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您不敢吃我!XXX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子无敢食我也:(2)兽见之皆走:__________________..(3)吾为子先行:(4)故遂与之行: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1)天帝使我长百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子以我为不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按照故事内容给问题写出响应的成语。

4.请写出这则寓言的寄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XXX买履XXX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专题22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训练(一)-七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鉴赏

专题22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训练(一)-七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鉴赏

专题22: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训练(一)考查内容:《世说新语》《论语十二章》(18分)(2022·江苏淮安·七年级统考期中)读古文,遇古人。

请你解答下面的问题,给同学们介绍两位新朋友。

【甲】何晏七岁,明惠若神,魏武奇爱之。

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

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

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

”魏武知之,即遣还外。

(选自《何氏之庐》)【注释】魏武:指魏武帝曹操。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1.(2分)请用“/”断开下面的句子。

(标一处)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2.(4分)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因.欲以为子: (2)人问其故.:(3)期.日中: (4)下车引.之:3.(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晏七岁,明惠若神,魏武奇爱之。

(2)待君久不至,已去。

4.(4分)何晏为什么要“画地令方自处其中”呢?5.(4分)面对困境,何晏和元方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回击,你更欣赏谁?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

【答案】1.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2.于是原因约定拉,牵拉3.(1)何晏七岁时,就聪明得仿佛神人,魏武帝曹操非常喜欢他。

(2)我父亲等了您很长时间,您没有到,他已经离开了。

4.何晏既不乐意留在宫中,又不能直接拒绝魏武帝,就用“画地令方自处其中”的方式暗示自己想要回家,人在框中正是个“囚”字。

5.示例1:我更欣赏何晏,他机智聪慧。

面对位高权重的魏武帝的垂爱,他不能直接拒绝,用画方自处的方式委婉地拒绝了曹操。

示例2:我更欣赏元方,他懂礼识仪,聪明智慧。

面对父亲友人的侮辱,尊称对方为“君”,从“信”与“礼”两方面阐述观点,折服了父亲的友人,让他感到惭愧,体现了元方的。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任元受①事②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

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以燥湿,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

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③也。

”张魏公作都督,欲辟④之入幕。

元受力辞⑤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

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魏公太息而许之。

(节选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注】①任元受:名尽言。

②事:侍奉。

③迨(dài):及。

④辟:征召。

⑤辞:推辞。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未尝离左右________②或以语话稍多________③尽言方养亲________④必持以遗老母________(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A.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幼时记趣》)B. 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C.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D.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虽名医不迨也(4)翻译下列句子。

①魏公太息而许之。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出师表》)(5)《老学庵笔记》是宋人笔记中的佼佼者。

选文对任元受这一形象的刻画很出色,请简要分析。

【答案】(1)身边;稍微;正;给(2)D(3)虽/名医/不迨也(4)①张魏公感动不已答应了他。

②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

(5)文章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了任元受至孝的形象。

动作描写:未尝离左右、皆朝暮候之。

语言描写: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

侧面烘托:魏公太息而许之。

【解析】【分析】(1)①句子大意为:不曾离开过母亲身边。

左右:身边;②句子大意为:或许因为话语稍微多了点。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第五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教材文言文考点讲解-劝说篇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第五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教材文言文考点讲解-劝说篇

教材文言文考点讲解 劝说篇
返回目录
答题方法 直接劝说
分析文
本内容,
确定劝
直接指出问题的劝说方式,这种劝说方式可以很直观地 在文中看出来,一般紧随着劝说原因或体现在人物之间 的对话中。
设喻说理:一般都蕴含着讽谏、讥刺、规劝、批评、诱 导的意义。在具体文章中要仔细感受文中有隐含暗示、 类比意味的语句,从中提炼出劝说方式。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宫廷和丞 相府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人都是国家官员,对他们实行提升、惩罚、表 扬、批评,应当用同样的标准。
(3)“亲贤臣, 远小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教材文言文考点讲解 劝说篇
返回目录
2.其中“亲贤远佞”是最重要的建议。 文章以先汉的“兴隆”和后汉的“倾颓”为前车之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把握基本内容的基础 上,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
返回目录
教材文言文考点讲解 课文前半部分,诸葛亮就国内政 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 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设计意图:此题意在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帮助 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大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
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材文言文考点讲解 劝说篇
返回目录
【乙】魏郑公①谏止唐太宗封禅②,曰:“今有人十年长患。疗 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 隋氏③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未甚充实。 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一:成语故事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能够联系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借助一定的注释和自己的文言文知识积累,读懂课外文言文,翻译词句。

【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地,遂得水。

【注释】:
①管仲、隰(xí)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

②孤竹:古国名。

【阅读练习】
一、解释词语
1.春往而冬反.()
2.迷惑失道.() 3.遂.得水()
二、句子翻译
1.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内容理解
这则故事讲的是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化拓展
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

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

早至春秋时代的易传以及老子的道德经都有提到阴阳。

阴阳理论已经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阴:为会意字。

从阜(fù),侌(yīn)声。

阜,土山,从阜多与地形有关。

简化字属会意,表示月夜笼罩山冈,很阴暗。

阳: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

阴~二气。

请你根据上面的知识和自己的学识判断下面事物的阴和阳。

(勾画出其中一种就可以了)
山丘的北面,山丘的南面;天,地;日,月;昼,夜;寒,暑;春夏,秋冬;雷电,雨雪;君,臣;鬼,神;夫;妇;动,静。

【焚膏继晷】
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

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元①。

贪多务得,细大不捐②。

焚膏油以继晷③,恒兀兀④以穷年:先生之于业可谓勤矣。

(唐韩愈《进学解》)【注释】
①钩其元:勾画出奥妙之处。

②细大不捐:大小兼容并收,皆不抛弃。

③焚膏以继晷:膏,灯油,此指灯烛。

晷,音“轨”,日光。

④兀兀:音“勿”,劳苦不息的样子。

【阅读练习】
一、翻译加点的词语
1.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2.焚膏油以.继晷()
二、翻译句子
1. 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

2. 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3. 先生之于业可谓勤矣。

三、内容理解
1.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先生的勤于治学?
四、文化拓展
1.文中所说“六艺”之文指的是儒家文化的哪些经典著作?
2.请你判断下面哪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A. 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

兹.介绍杨韶辉同志赴贵处报道
B.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披.坚执锐
C. 细大不捐.。

苛捐.杂税
D. 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沿溯阻绝.
【歧路亡羊】
杨子①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②,又请杨子之竖③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杨子戚④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注释】
①杨子:对杨朱的尊称。

杨朱,战国时哲学家
②党:旧时指亲族,现指:朋友,有交情的人。

③竖:童仆,小仆人。

④戚然:忧伤的样子。

⑤移时:多时,一段时间。

⑥所命;教导,告知。

【阅读练习】
一、解释加点词
1.邻人亡羊()
2. 既反()
3.吾不知所之()
4. 不笑者竟日()
二、翻译句子
1. 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2. 杨子戚④然变容
三、内容理解
成语——“歧路亡羊”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或用心不专而迷失本性、迷失方向,就会误入歧途,最终一无所成。

请你联系读书学习这件事说说这则成语给你德尔学习启示。

四、文化拓展
“子”在古代多为尊称,放在姓氏的后面。

如文中的“杨子”,这样的现象在古代颇为常见,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诸子百家的称谓。

请你列举两人,并说出其所属的流派,代表作品名称。

(3分)
【螳螂捕蝉】
吴王①欲伐荆②,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③有少孺子④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⑤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吴王曰:“善哉。

”乃罢其兵。

【注释】
①吴王:指吴王阖闾。

②荆,指楚国。

③舍人:门客④少孺子:年轻人。

⑤弹:弹弓。

⑥委:缩着,曲折。

【阅读练习】
一、解释加点字
告其左右曰()如是者三旦()
黄雀延颈()乃罢其兵()
二、翻译句子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三、内容理解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讽刺了什么样的人?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士别三日】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
注:①[让]责备。

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不辞而别B.自以为大有所益精益求精C.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寻根问底 D.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品学兼优2.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C.策之不以其道D.愿陛下亲之信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
4.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2)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3)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曲高和寡】
《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都是楚地民歌,前者极俗,后者极雅,后来《下里巴人》用来指代非常俗的、很一般的东西,而《阳春白雪》则用来指代极雅的、很高明的东西。

出自宋玉的《对楚王问》。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①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②不誉③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④其罪,使得毕其辞。

客⑤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⑥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xiè)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⑦,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

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昭明文选·宋玉》)
【注释】
①其:用在谓语“有”之前,表示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可能”、“或许”等。

遗行(-xìng):可遗弃的行为,即不良的行为,先德。

②士民,这里指学道艺或习武勇的人。

古代四民之一。

众庶,庶民,众民。

③誉,称誉,赞美。

④这里指宋玉自己。

“我的”
⑤客:外来的人。

⑥属(zhǔ):连接,跟着。

⑦商、羽、徵:五个音级中的三个。

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徵(zhǐ)、羽五个音级,相当于现在简谱中的1、2、3、5、6.
【阅读练习】
一、解释加点字
“唯,然.,有之!()属而和.者()
二、翻译句子
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

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