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考研北京大学试题及答案

考研北京大学试题及答案

考研北京大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北京大学的校训?A. 厚德载物B. 求实创新C. 自强不息D. 博学笃志答案:A2. 北京大学位于中国的哪个城市?A. 上海B. 南京C. 北京D. 广州答案:C3. 北京大学成立于哪一年?A. 1898年B. 1900年C. 1911年D. 1921年答案:A4. 北京大学的主要教学语言是什么?A. 英语B. 法语C. 德语D. 汉语答案:D5. 北京大学的最高学术机构是什么?A. 学术委员会B. 学位委员会C. 教学委员会D. 教育委员会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北京大学拥有以下哪些学院?(多选)A. 光华管理学院B. 法学院C. 医学院D.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答案:A, B, C, D2. 北京大学在以下哪些领域有显著的研究成果?(多选)A. 物理学B. 化学C. 生物学D. 经济学答案:A, B, C, D3. 以下哪些是北京大学的著名校友?(多选)A. 鲁迅B. 胡适C. 钱学森D. 陈独秀答案:A, B, C, D4. 北京大学提供的学位类型包括?(多选)A. 学士B. 硕士C. 博士D. 博士后答案:A, B, C, D5. 北京大学在以下哪些方面有国际合作?(多选)A. 学术交流B. 科研项目C. 学生交换D. 教师培训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北京大学的发展历程。

答案:北京大学起源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发源地。

经过多次变革和发展,北京大学已经成为中国顶尖的综合性大学,拥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声誉。

2. 北京大学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地位如何?答案:北京大学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其学术研究和教学质量在多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北京大学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对全球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大的发展历史

北大的发展历史

北大的发展历史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原名京师大学堂,是当时中国自主创办的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1912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大学,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所恢复本名的高等学府。

北大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雨历程,曾数次经历战火与动荡。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北大成为了培养中国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柱。

改革开放后,北大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推动教育改革,逐渐扩大了自己的办学规模,开展了不同领域丰富多彩的教育和科研,取得了显著成绩。

近年来,北大在创新领域持续发力,成立了众多创新型科研机构,设立了多个创新实验室,不断壮大自己的创新平台,全面提升了自己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同时,北大在培养卓越人才方面也有所突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才俊前来求学,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国内外名流,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未来,北大将继续秉持“博学、宏达、厚德、阳光”的校训,践行“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不断推进自己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实践,以更高的目标、更严格的标准,为祖国和人民培养更多更好的卓越人才,为中国的崛起和国际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北大历史和蔡元培的办学方针

北大历史和蔡元培的办学方针

北大历史和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北大(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历史传统的高等院校之一,其历史和办学方针一直备受关注。

北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最早的现代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在百年辉煌的历史长河中,北大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其办学方针也在不断演进和发展。

北大的创始者梁启超、张之洞等人秉承着西方教育理念,创建了最早的“西学东渐”教育机构,为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北大逐渐成为了当时中国最高端的学府,吸引了大量的学子前来求学。

然而,北大一直致力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强调“中西融合”的教育理念。

在蔡元培校长执掌北大之后,这一理念更是被彻底贯彻到了学校的教育方针中。

蔡元培提出的“自由、民主、科学”的办学方针,成为北大的鲜明特色。

首先,北大秉承着“自由”这一办学方针,鼓励学生在学术和思想上的自由探索。

北大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不限制学生的学术研究方向和兴趣爱好。

学生在北大的学习生活中,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和研究方向,不受传统束缚,这种自由的学术氛围吸引了大量的优秀学子前来北大求学。

其次,“民主”也贯穿于北大的办学方针之中。

北大重视学生自治和参与学校决策的权利,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自治也是民主化的。

学生会可以自主组织各类活动,代表学生的诉求,并且参与学校性质的大事。

北大强调平等和尊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平等和民主。

最后,“科学”也是北大的办学方针之一。

北大强调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务实的学术研究,重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北大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备受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蔡元培的办学方针使得北大成为当时中国现代高等教育领域里的佼佼者,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近代教育改革。

北大的发展和变化离不开这一办学理念的指引和支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北大的办学方针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在传承蔡元培的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北大更加注重国际化与开放,致力于与世界一流高校接轨,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北京大学校史介绍

北京大学校史介绍

北京大学校史介绍清朝:京师大学堂(1898-1912年)京师大学堂,最高学府“太学”的学统。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及国民政府时期:1912-1937年)(北京大学校史介绍)辛亥革命后,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严复出任校长。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抗战时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7-1946年)1938年局势动荡,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校迁址云南昆明,并定校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与杨振宁是联大毕业的。

四、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北京大学(1946-1949年)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大学(1949年至今)1952年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的法、文、理科院系均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土、建四系合并到清华大学,化工系合并到天津大学。

北大从沙滩红楼迁校址于被中共解散的原燕京大学的校址,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大学。

现为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五四大街29号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后启动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

当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在北大百年校庆典礼上的致辞宣布开拓985工程。

燕园简史北大的校园又称燕园,建立在“九大园林”基础上:勺园历史上,这里曾是一片荒地,明代书法家米万钟在此修建了一处园林。

取“海淀一勺”之意,所以被起名为勺园。

畅春园原址是明朝明神宗的外祖父李伟修建的“清华园”。

清代,康熙利用清华园残存的水脉山石,在其旧址上仿江南山水营建畅春园,作为在郊外避暑听政的离宫。

蔚秀园其初为圆明园附园,称“含芳园”。

咸丰八年(1858年)转赐醇亲王奕譞,御书“蔚秀园”。

承泽园当年曾被誉为京西五大邸园之一。

原来和镜春园同属春熙园,是圆明园附属园林之一。

乾隆年间,被赐予驾前宠臣和珅为园,成为淑春园的一部分。

北大历史及简介

北大历史及简介

北大历史及简介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中央与地方共管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最高学府之一,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8年,当时是“京师大学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这是清政府成立的一所国立大学。

1912年,它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并于1919年成为一所现代化学制的大学。

此外,北大还是中国最早的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数学和物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中心之一。

自成立以来,北大始终坚持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宗旨,培养出了无数杰出人才,如钱学森、李政道、张充和、郭沫若、毛泽东等。

北大的办学宗旨是“爱国进步,为人类做出贡献”,坚持“知行合一”、开放、包容、创新、卓越的校园文化,致力于培养具有强烈国际竞争力和领导力的创新精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北大是中国最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之一,现有19个学院、12个直属部门,涵盖哲学、经济、法律、教育、文学、历史、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医学、农学、管理等学科门类。

北大的教学、科研、服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国家重要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北京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科学文化中心。

同时,北大的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和全国各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北大的校园占地453公顷,有各种各样的现代化设施和令人惊叹的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其象征性建筑——“百年讲堂”,它位于紫竹院校区中心地带,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标志性建筑,自1960年代起就成为许多文化、艺术、学术活动的场所。

此外,北大还拥有美丽的园林、历史建筑、现代图书馆等多个景点,是游客们前往参观的热门景点之一。

总的来说,北大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它所代表的精神和价值观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和世界的各个领域中。

作为一所重要的教育和科研机构,北大在推动中国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的进步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简介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是中国最高学府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创建的现代国立大学之一,其前身是创立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

学校历史北京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曾在1862年创办的顺天府学堂,然而当时的学堂规模很小,没有正式成立学校机构。

直到1898年,清政府成立了京师大学堂,标志着北京大学的正式创办。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最早的以西方学习方法为主的现代高等学校,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伟大的学术和政治人物,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校园景观北京大学占地约273公顷,并且拥有多个校区,在校园中有着多个独具特色的建筑物和景点。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关新园。

中关新园是北京大学的主校区,也是北京大学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这里有着古朴的建筑风格和优美的园林景观,如钟楼、教堂和致远楼等。

另外,北京大学校园还有国学馆、红楼、维夫堂等其他知名景点,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学术声誉作为中国最顶尖的学府之一,北京大学自创立以来就以其卓越的学术声誉而闻名于世。

学校在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研究水平。

尤其是在文学、历史、哲学、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北京大学拥有世界级的研究团队和教育资源。

此外,北京大学不仅在中国具有很高的声誉,也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口碑。

许多世界各地的学子都梦寐以求能够进入北京大学学习,以接触到最先进的知识和学术研究成果。

招生情况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北京大学的招生竞争非常激烈。

每年,数以万计的学生参加北京大学的入学考试,但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成功入学。

北京大学的本科招生考试分为文科和理科两个类别,考试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和其他科目。

符合录取分数线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并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和培养。

国际交流北京大学也非常重视与国际著名高等学府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组织教授和学生的互访,并举办一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大院系设置沿革

北大院系设置沿革

北大院系设置沿革一、前言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具声望的高等学府之一,其院系设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沿革。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北大院系的设置沿革,带领读者了解北大不同学科领域的发展历程。

二、初创时期2.1 北京大学的创建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最初名为京师大学堂,1899年更名为京师大学。

正式设校前后经历过多次更名和更迭,最终于1912年定名为北京大学。

2.2 初期的院系设置北京大学的院系设置起初相对简单,主要包括文科、理科和法科三个基本门类。

这三个门类对应的学院分别是文学院、理学院和法学院。

三、学科的拓展与发展3.1 文科学院发展随着北京大学的不断壮大,文科学院的学科范围也逐渐扩展。

20世纪上半叶,隶属于文科学院的学科领域逐渐增多,包括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等。

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迅速,文科学院内又新增了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等学科。

3.2 理科学院的兴起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理科学院成为北京大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20世纪初,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因此理科学院逐渐崭露头角。

此后,数学、生物学、地球科学等学科也逐渐纳入理科学院的范畴。

四、院系设置的调整与优化4.1 历史上的一些调整在历史的长河中,北京大学的院系设置也曾经历过多次调整与优化。

其中一次重要的调整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大学曾一度改为独立的自然科学院和人文科学院两大院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然而,由于一系列原因,这一改革方案在1960年代后期被撤销。

4.2 当代的完善与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北京大学的院系设置也面临新的调整与优化。

例如,2000年代初,北京大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成立了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心理学院等学院,以适应新兴学科的发展需求。

五、多样化的院系设置5.1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北京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涵盖广泛,包括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北大

北大

著名景点——未名湖
未名湖,是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位于校园中北部。 形状呈U形。湖南部有翻尾石鱼雕塑,中央有湖心岛,由桥与北 岸相通。湖心岛的南端有一个石舫。湖南岸上有钟亭、临湖轩、 花神庙和埃德加· 斯诺墓,东岸有博雅塔。是北京大学的标志景 观之一。
著名景点——博雅塔
北大以一塔湖图闻名,其中的塔指的就是位于北京大学未名湖旁的博雅塔。 燕园 建筑精髓 “一塔湖图” 之 “塔”—— 博雅塔,是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 面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 湖和塔的天作之合是未名湖畔的神来之笔,永远富有哲理, 永远耐人寻味。可以说,湖光塔影已经成为燕园风景中不朽的神话。博雅塔吸纳了千 千万万北大学子的智慧和灵气,它在北大的地位已经远远超出了塔本身,如果说未名 湖是北大的眼睛,那么博雅塔就是炯炯的瞳仁了, “博雅” 二字,凝聚了北大精魂中 最不朽的图腾。“校有博雅,塔有精魂” 。
北大历史
京师大学堂诞生于戊戌变法时期。光绪二十四年(1898)6月11日,光绪 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正式提出要兴办京师大学堂。同年7月3日,京师大 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 所大学。 民国元年(1912)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严复出任校长。1927-1929年间,北大处于动 荡之中,并遭到严重摧残。奉系军阀攫取北京政权后,于1927年悍然宣布取 消北大,与北平其他八所国立大学合并为京师大学校。1929年北大宣布自行 复校,国民政府于8月6日将北大学院改为国立北京大学。 民国三十五年(1946)7月胡适先生由美返国,9月正式就任北大校长, 致力于北大之全面复兴,“把北大做到最高学府,做成功今日最高的学术研 究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于1952年对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 学、燕京大学的文理科的部分师资并入北京大学。院系调整后的北京大学迁 校址于原燕京大学校址,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为中国各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与北大有关的历史事件

与北大有关的历史事件

与北大有关的历史事件
与北京大学有关的历史事件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比较重要的:
1.京师大学堂的创办:1898年,光绪皇帝采纳了由梁启超、
康有为提出的创办京师大学堂的建议,这是北京大学的前
身。

2.五四运动:1919年,北京大学的学生成为了五四运动的
领导者,他们组织了示威游行,反对不平等条约和封建专
制,这次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3.胡适在北大推行改革:在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教授
胡适开始推行“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学术方针,他主张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对北大的学术风气产生了
深远影响。

4.陈独秀在北大发起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在北大主编《新青
年》杂志,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旧道德和旧文化,引发
了新文化运动。

这次运动对中国的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5.北大的院系调整:1952年,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
整,北京大学的文、理、法、农等学科被分拆出来,与清
华、燕京等校的相关学科进行合并。

6.北大文化大革命: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
北京大学成为了文化大革命的重灾区,很多著名的教授和
学者受到了迫害。

7.恢复高考后的北大新生:1977年,中国恢复了高考,许
多来自不同背景的人考入北京大学,开始了他们追求知识和改变命运的新篇章。

以上是与北京大学有关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它们反映了北京大学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北京大学历史

北京大学历史

北大传统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北大校史
• 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 是清朝末年戊戌变法的产物,是中国第一所 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 和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梁启超草拟京师大学 堂章程,规定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 西并用,观其会通”的办学方针。辛亥革命 后的第二年即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 京大学,著名教育家严复任北京大学第一任 校长。
• 1917年,《新青年》杂志迁来北大, 北大成为反封建旧思想、旧文化、旧道 德,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的中 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 创建于1955年7月的北大物理系物理研究室, 是我国第一个培养原子能科学人才的机构, 1958年改为原子能系(后改称技术物理 系),下设核物理专业和放射化学专业,为 我国国防科技战线培养了一批领导和科技人 才,特别是为我国“两弹”的成功研制作出 了重大贡献。1960年至1965年,由北大化 学系和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的人员合作, 经过六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了人工合成 的结晶牛胰岛素。1974年研制成功的我国 第一台每秒运算百万次的集成电路的大型电 子计算机,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 突出贡献。
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 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 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 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 现名。

蔡元培曾任校长,提 倡“思想自由”、“兼容 并包”; 陈独秀、李大钊、鲁 迅等五四运动前云集北大, 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 心; 1919年5月4日,北大 率先举起反帝反封建大旗; 北大是我国传播马列主义 的最早基地 。
• 1916年12月,著名学者、教育家、民主主义 革命家蔡元陈独秀担任文科学长,李大钊为图书 馆主任,鲁迅、胡适等一大批国内一流学者 先后来北大任教,毛泽东也曾在北大图书馆 任职。北大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 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 的最初基地。中国共产党在北方的第一个支 部是在北大建立的,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 表中有5位曾在北大学习或任过职的。

北京大学简介及毕业生就业状况

北京大学简介及毕业生就业状况

北京大学简介及毕业生就业状况北京大学的前身为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12月,当时的京师大学堂既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著名教育学家严复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

1916年12月,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长,实行“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北京大学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一百多年来,北京大学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先锋的作用,形成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良的学术传统。

她曾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最初基地,是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教育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

这里成长着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学者和毕业生,孕育着庄严无畏的科学思想和富于创造力的科学成果,不断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近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北京大学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以人才济济、硕果累累、改革进取的崭新形象立于世人面前。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北大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已成为这块圣地不朽的魂灵。

今天的北京大学把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同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在继续加强和发展基础学科的同时,着力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使学校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语言科学、医药科学和新型工程科学等多种学科,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性大学。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北京大学,从专业情况来看,现有92个学士专业、2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198个硕士专业、174个博士专业、53个国家重点学科、30个博士后流动站。

从教学科研机构看,共有18个学院、13个系、98个研究所、126个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及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3个。

北京大学介绍PPT课件

北京大学介绍PPT课件
办学特色
北京大学以文、史、哲、经济、法学、医学、理学、工学等多学 科见长,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 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广阔 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
组织架构
北京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设有多个学院、研究所和中心。学校拥 有完善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体系,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保障。
5
发展规划与未来展望
战略规划目标设定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01
北京大学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力争在国际上获得
更高声誉和影响力。
培养创新型人才
0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
优秀人才。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03
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决策咨询,为国家发展提供智力
支持。
改革创新举措推进
地理位置
北京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地处中国首都北京的中心地带,交 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校园环境
北京大学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古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校园内拥有众多 著名的景点和建筑,如未名湖、博雅塔、图书馆等,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 活环境。
办学理念和特色
办学理念
北京大学坚持“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学术传统,致力于培养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注重基础研究和应 用研究相结合,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
北京大学介绍
学府之魂:北大的传统与变革之路
1
学校概述


2
学术研究与成果展示
Contents
3
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
4
校园文化与传承发展

北京大学历史沿革及历任校长简介

北京大学历史沿革及历任校长简介

北京大学历史沿革及历任校长简介北京大学简单介绍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街道颐和园路5号。

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被公认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

在中国现代史上,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等运动的中心发祥地,也是多种政治思潮和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被称为最强的综合性大学。

中国理科最强的大学。

北京大学历史沿革北京大学前身经历:清朝时的京师大学堂(1898-191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及国民政府时期):国立北京大学(1912-1937年)、抗战时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7-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北京大学(1946-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大学(1949年至今)。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

2002年6月29日,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正式成立。

北京大学设置极其所有专业北京大学现设有理学部、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人文学部、社会科学部、医学部、跨学科部六大部。

下设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心理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考古文博学院,哲学系(宗教学系),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法学院,信息管理系、社会学系,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人口研究所,国家发展研究院,体育教研部、汇丰商学院,国际法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等教学单位。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有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药学等专科。

北京大学介绍导游资料导游路线

北京大学介绍导游资料导游路线
办公楼前的巨大银杏 ,位于西门右望,办公楼前的右华表处,已有百年以上。 外文楼原名 M 楼,化学北楼原名 S 楼。后经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倡议,改“M”楼为“穆”楼,“S”楼为“适” 楼,“贝公”楼为“办公”楼,其他建筑也一律赋以中国名称。现在定名如上。
16. 塞万提斯像、智慧之树、校史馆
塞万提斯像矗立在北大勺园荷花池北侧的草地上,校史馆的西南方。
3.未名湖
【简介】在清朝是圆明园附属的和珅花园淑春园中人工湖。形状呈 U 形。未名湖湖水面积约 30000 平方 米,合 45 亩。该湖以前靠万泉河供水,目前靠人工蓄水。冬天冰期为滑冰场。 【淑春园】未名湖一带在清朝属于淑春园的一部分,乾隆将该园赐给他的宠臣和珅。 【轶闻】该湖由国学大师钱穆命名为未名湖。由于大家争论不定,便只好用“未名”二字为校园中的那一 泓湖水命名。未名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包含名字没有定论,一个是北大包容的精神。
20. 百周年纪念讲堂
80 年代之前的北大,图书馆前有大草坪、柿子林、三角地、大饭厅等。大草坪上常有清北两校的吉他 手相互切磋,后来因为图书馆扩建而消失;柿子林的廉价图书、大饭厅的廉价舞会,则因为百年讲堂的兴 建而消失;三角地则被广告铺满。 当然,紧邻三角地的百周年纪念讲堂,也营造起硬地广场的交往空间,夜夜上演经典,是大型活动的举办 地。
石屏,刻有诗文“画舫平临苹岸阔,飞楼俯瞰柳荫多,夹镜光澄风四面,垂虹影界水中央”。
8.翻尾石鱼
翻尾石鱼位于未名湖西岸附近的湖中,是圆明园中长春园“西洋楼”“谐奇趣”景观的遗物。圆明园大劫 后,被朗润园的主人载涛买下运到朗润园。燕京大学 1930 班学生毕业时将石鱼买来送给母校。文革期间 被推入水中,1981 年夏天抽干湖水才终于重见天日,但破损。
1983 年,七九级的学生捐款在俄文楼与南北二阁之间辟建了一个小型的园林景区。

北京大学的历史

北京大学的历史

历任校长
1. 孙家鼐(1898年7月—1900年春 ) 2. 许景澄(1900年春—1900年8月) 3. 张百熙(1902年1月—1904年1月) 4. 张亨嘉(1904年1月—1906年2月) 5. 李家驹(1906年3月—1907年8月) 6. 朱益藩(1907年8月—1908年1月) 7. 刘廷琛(1908年1月—1911年12月) 8. 柯劭愍(1910年12月—1911年12月) 9. 劳乃宣(1911年12月—1912年2月) 10. 严复 (1912年2月—1912年10月) 11. 章士钊(1912年10月—1912年12月) 12. 何燮侯(1912年12月—1913年11月) 13. 胡仁源(1913年11月—1916年12月) 14. 蔡元培(1916年12月—1927年7月) 15. 刘哲 (1927年8月—1928年6月) 16. 李煜嬴(1928年6月—1929年1月) 17. 陈大齐(1929年1月—1929年8月) 18. 蔡元培(1929年9月—1930年12月) 19. 蒋梦麟(1930年12月—1945年10月) 20.傅斯年 (1945年10月—1946年7月) 21. 胡适 (1946年7月—1948年12月) 22. 汤用彤(1949年5月—1951年9月) 23. 马寅初(1951年9月—1960年3月) 24. 陆平 (1957年10月—1966年5月) 25. 周培源(1978年7月—1981年3月) 26. 张龙翔(1981年6月—1984年3月) 27. 丁石孙(1984年3月—1989年8月) 28. 吴树青(1989年8月—1996年8月) 29. 陈佳洱(1996年7月—1999年12月) 30. 许智宏(1999年12月—2008年11月) 31. 周其凤(2008年11月—现在)

[整理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及发展历程

[整理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及发展历程

欲索取更多专业考研资料,请上凯程教育网站官网!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及发展历程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简称中文系)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中国文学门。

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办之初,有“文学”科目,而无作为一种独立组织形态的系科。

1910年分科大学正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正式开办,中国文学门于是成立。

1919年改称国文系,下设语言文字、文学、整理国故三科,初步形成了今日北大中文系的基本格局。

1937年因抗战全面爆发,随学校南迁,并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北归,恢复了北大国文系的建制。

1952年院系调整后,改称中国语言文学系,并在原燕京大学新闻系基础上设立新闻专业(1958年转中国人民大学);1954年中山大学语言学系并入北大,加强了语言学专业(后改称汉语语言学专业,并于2002年又增设应用语言学专业);1959年设立了古典文献专业:这也就继承传统的文学、语言、古文献三足鼎立局面。

目前北大中文系共设有4个本科专业: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此外中文系还设有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

全系现共有7个博士学位授予点: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学;有11个硕士点24个专业方向,以及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中文系也是最早入选的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

编辑本段师资力量中文系现共有教职工101人,其中教师94人。

教师中有教授48人,副教授38人,副研究员1人,讲师7人;另外,教师中有北京大学资深教授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7人。

中文系教学与科研并重,目前共设有9个教研室、1个研究所、1个语言学实验室;有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和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还有13个虚体研究机构。

北京大学历史沿革

北京大学历史沿革
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史名人

李大钊 矛盾
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 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 兼容并包之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思想解放 和学术繁荣,北京大学从此日新月异。 矛盾、李大钊、马寅初以及钱玄同、胡适等一
神。”学术是北大发展的根本动力和
力量源泉,也是北大建设世界一流大 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样,健身竞技 也是北大校园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一部分北大遵循“德智体,一个也不 能少”的原则,历来提倡体育锻炼, 并且举办各种各样的体育竞技活动。 北大的校园文化中最具活力的要数蓬 勃多元、异彩纷呈的文体活动。
神为本质和内核,坚持着“爱国、进
理学部
信息与工程科学部
人文学部
社会科学部
医学部
跨学科类
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学术成果
法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
经济学院
人文学部
信息与工程学部
研究生院
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教学成果
|| 北京大学作为对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大学,其学术水平一直在国内傲视同侪,不少各界出色业者及知名学者出自北大或曾在北大任职。在 一些国际学术排名榜中,北大除工程与技术领域略逊于清华大学外,其余领域均高踞中国大陆之首。
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北大校歌
|| 正宫锦缠道·寄北雍诸生
Peking University
|| 燕园情 |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 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 | 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 | 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 | 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 | 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发展历程
批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不久,临时大学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于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400多位
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

在国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适时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从此,北京大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

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

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

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

两校合并进一步拓宽了北京大学的学科结构,为促进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及理科的结合,改革医学教育奠定了基矗近年来,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将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矗今天的北京大学已经成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

现任校党委书记朱善璐教授、校长周其凤院士。

[北京大学发展历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