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力与运动复习提纲(无答案)新人教版(1)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提纲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提纲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提纲一、力和运动1.力的概念2.弹簧测力计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4.力的合成与分解5.运动状态的判断(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6.分离力和接触力7.牛顿第一定律8.牛顿第二定律9.牛顿第三定律10.质量和重力二、运动的描述1.位移和路程2.速度与速度的计算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4.加速度与加速度的计算5.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6.自由落体运动7.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8.斜抛运动9.飞行物体的竖直上抛运动三、力的应用1.摩擦力与静摩擦力最大值的计算2.摩擦力与斜面上物体的运动3.鹰击长空问题4.能量和功5.功的计算公式6.能量守恒定律7.动能和位能8.动能的计算公式9.重力势能10.机械能守恒四、简单机械1.杠杆原理2.杠杆的公式3.一类简单机械(斜面、滑轮、绞盘)4.输出功与输入功五、压力和浮力1.压强概念2.压强的计算3.压力和面积的关系4.浮力概念5.浮力的计算6.浮力的应用(浮力平衡、浮力的浮物性质)六、机械能和功率1.功和功的计算2.机械能的转化3.功率概念4.功率的计算公式5.功率的单位七、力的留性1.弹性形变和弹性恢复2.弹性势能3.弹性势能的计算4.动力学留性5.动力学留性的应用(减震、保护)八、物体的平衡1.物体平衡的条件2.物体平衡的类型(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中立平衡)3.杠杆平衡条件4.力矩的概念5.力矩的计算公式6.力矩平衡定律7.平衡力的分析九、机械工作和机械效率1.机械工作的定义2.机械工作的计算公式3.输入功与输出功4.机械效率的定义5.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1.运动和力学1.运动的概念和分类2.质点的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4.动力学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5.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6.加速直线运动和斜抛运动2.力和压强1.力的概念和性质2.力的合成和分解3.弹力和重力4.弹簧弹力、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因数5.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6.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3.能量和功1.能量的概念和分类2.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3.功和能量的转化4.功率和效率5.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弹簧势能4.热学1.温度、热量和热能2.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3.物体的热膨胀和热收缩4.热平衡和热力学第一定律5.比热容和相变6.熵和热力学第二定律5.光学1.光的传播和光的速度2.光的反射:光线、反射定律和像的性质3.光的折射:折射定律和像的性质4.凸透镜和凹透镜:像的性质和像的构成方法5.光的色散和彩色世界6.电学1.电荷、电流和电压2.电阻和电阻定律3.并联和串联电路:电阻的计算和电流的分配4.电功和电功率5.静电场和电场力线6.电池、导体和绝缘体7.磁学1.磁场和磁力线2.磁铁的磁性和磁场的形成3.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铁4.洛伦兹力和电磁感应现象5.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6.变压器和感应电流8.声学1.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特性2.声源和声音的强度3.声音的反射和声音的吸收4.声音的频率和音高5.声速和声时9.电磁波1.电磁波的概念和分类2.电磁波的传播和电磁波谱3.光的电磁波特性:波长、频率和光的颜色4.光的干涉和衍射5.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以上是初中物理复习的完整提纲,对于每个知识点,可以进一步展开,掌握概念和基本原理,并通过练习题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复习工作!。

中考力与运动的复习提纲(全面)

中考力与运动的复习提纲(全面)

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谈到力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一个是受力物体,另一个是施力物体。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可能有力的作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2.单位:牛顿(N)。

托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为0.5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包括速度大小的变化和运动方向的变化,二者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单独发生。

比如:物体由静止到运动、物体由运动到静止、物体运动速度由快变慢、物体运动速度由慢变快、物体改变运动方向。

●如果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4.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通常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

●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要画得越长。

●在力的示意图旁写出表示力的符号,如果力的大小已经确定,还要标清力的大小(如G=10N)。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先后之分。

●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要同时又两个物体,它们之间才有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力,也就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要同时存在。

●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那么它必定是受力物体。

●使火箭上升的是高温高压的气体。

第五节牛顿第一定律1.运动和力的关系: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伽利略斜面实验)。

【实验设计】如图,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

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推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注意事项】①三个小车需要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原因是保证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中考物理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复习提纲一、运动与力1.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与位置的关系2.力的基本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表示方法、力的合成与分解3.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4.牛顿第二定律:作用力与结果的关系、质量与加速度的关系5.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互作用二、功、能与机械能守恒1.功的定义与计算:功的简介、计算公式、功率2.动能与机械能: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机械能定义与计算、机械能守恒定律3.弹性势能:胡克定律、弹性势能与变形的关系4.重力势能:重力势能计算、重力势能转化与变化5.功和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滑坡和自由落体的分析三、运动的描述1.速度与加速度:速度的单位、速度的平均与瞬时、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2.加速度与位移:位移和加速度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3.斜抛运动:斜抛运动的特点、斜抛运动的分析4.自由落体:自由落体的特点、自由落体的运动方程、自由落体的分析5.曲线运动:曲线运动基本要素、离心力、向心力四、静电与电流1.静电:静电现象与电荷的产生、同性电荷和异性电荷的相互作用、电场力2.电流和电阻:电流的定义与计算、电阻的定义与计算、串联和并联电阻3.电压和电功:电压的定义与计算、电功的定义与计算、欧姆定律4.环路定理和基尔霍夫定律:电路的基本要素、环路定理和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5.电功率和电能:电功率的定义与计算、电能的定义和计算、电能的转化与传输五、光学与声学1.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色散和漫反射2.光的成像:凸透镜的成像、凹透镜的成像、透镜组的成像3.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征、声速的计算4.声音的反射和吸收:声音的反射、声音的吸收、声音的共振5.声音的利用:声音的保密通信、探测声源、利用声音控制机械以上是中考物理的复习提纲,涵盖了运动与力、功、能与机械能守恒、运动的描述、静电与电流、光学与声学等内容。

希望能帮助你进行高效的物理复习,取得好成绩。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1.力和运动1.1力的定义和单位1.2牛顿三定律1.3力的合成与分解1.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5力的合成图法和分解图法2.力和加速度2.1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公式2.2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2.3重力和重力公式2.4垂直抛物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加速度2.5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的区别3.力和平衡3.1伽利略的重力实验3.2静力的判定条件3.3平衡条件和平衡状态3.4平衡力的合成图法3.5静止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4.力和功4.1功的定义和单位4.2动能和动能的定义4.3功与能量之间的关系4.4功和功率的计算4.5功和热的关系5.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5.1平抛运动的特点和公式5.2斜抛运动的特点和公式5.3垂直分解速度和加速度5.4平抛运动的轨迹和最大高度5.5斜抛运动的平均速度和最大射程6.声音和光线的传播6.1声音的传播特点和速度6.2声源、声音的强度和音量6.3声音的消声和回声6.4光的传播特点和速度6.5光源、光的强度和亮度7.光的反射和折射7.1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7.2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特点7.3光的全反射和折射率7.4镜子的成像和焦距7.5透镜的成像和焦距8.电和磁8.1电流和电流强度8.2电阻和电阻率8.3阻值和串并联电路的计算8.4连续电路和开关电路8.5磁铁和电磁铁的特点9.静电和电压9.1静电荷和静电力9.2静电场和电势差9.3静电场和电势的关系9.4电容和电容器的特点9.5电容的计算和充放电过程10.共振和波动10.1共振的充分条件和特点10.2波的传播和波长10.3波的反射和波的折射10.4波谱和波的干涉10.5声音的频率和音高11.压强和浮力11.1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1.2气压和气压计11.3浮力的发现和浮力的定律11.4浮力的大小和浮力的应用11.5浮力的原理和浮力的公式12.功和能量12.1动能和势能12.2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原理12.3动能定理和功率12.4功与能量的换算和利用12.5能量转换和能量的消耗以上是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的总结复习提纲,涵盖了物理学中的力和运动、力和加速度、力和平衡、力和功、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声音和光线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电和磁、静电和电压、共振和波动、压强和浮力、功和能量等方面的知识点。

中考物理复习提纲-----11运动和力

中考物理复习提纲-----11运动和力

第^一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

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 S, 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I匀速直线运动: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九年级物理 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 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人教新课标版

《运动和力》复习提纲一、参照物二、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变形,。

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人步行速度约1.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速度图象:Ⅱ变速运动: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

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

九年级物理第7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九年级物理第7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第7章《运动和力》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方便而定.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研究同一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如果那样,则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_和_山_.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则乙汽车可能是:①没动②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向西运动.二、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的定义: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比路程。

(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比时间。

(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分类:按路径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运动快慢可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4、匀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2)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匀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无关.速度的定义运用了比值定义法.(3)速度的物理意义: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4)速度计算公式:,变形公式:,,这三个公式中各量的单位有两种选用方法:①速度用m/s,路程用m 时间用s。

②速度用km/h,路程用km,时间用h。

(5)速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用 m/s,生活中常用单位km/h,两单位中m/s大。

换算:1m/s=3.6km/h。

(6)识别图象:图甲是物体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图乙是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请你分析其中四个图像分别表示物体处于何种运动状态:a:静止;b:匀速直线运动;c:匀速直线运动;d:变速(加速)运动.5、变速运动:(1)变速运动也用v=s/t来求速度,这个速度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时的平均快慢程度,叫做平均速度。

初中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初中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一、运动的描述和研究
1.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
2.曲线运动:周期运动和非周期运动的区别,周期、频率和角速度的概念
二、力与机械平衡
1.力的概念:力的性质、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计量
2.牛顿定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3.荷兰人天平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
1.力的合成:力的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和计算
2.力的分解:正交分解和平行分解的概念和计算
四、机械能与功率
1.功与功率:功的定义和计算,功率的定义和计算
2.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机械能守恒
五、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1.机械振动:振幅、周期、频率和角速度的概念和计算,简谐振动和非简谐振动的区别
2.机械波:波的概念、波的传播方式和波的特性,波的反射、折射和干涉
六、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的反射: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的关系,反射规律
2.光的折射:光速、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的关系,折射定律
七、光的成像
1.凸透镜和凹透镜:光的折射原理、焦距的定义和计算
2.成像规律:薄透镜成像的概念和特点,公式法和光线图法的应用
八、简单电路
1.电流和电压:电流的定义和计算,电压的定义和计算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等效电阻和电流的分配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
九、磁场与电磁感应
1.磁场:磁力线、磁场强度和磁场方向的概念和表示
2.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的原理和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概念
十、能源与环境
1.能源的种类: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区别和常见代表
2.节能与环保:节能的意义和方法,环境污染与保护的相关知识。

人教版初中物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中物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中物理复习提纲
以下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复习提纲的一个例子:
第一章力与运动
1. 力的概念和性质
a. 力的定义和单位
b. 力的性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合力的概念和合力的大小
d.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2. 运动的描述和图象
a. 运动的参照系和物体的位置、路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b. 运动图象的绘制和分析: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3. 牛顿第二定律和创立力学
a. 牛顿第二定律和标准单位
b. 动量的概念和动量守恒定律
c. 冲量和动量的改变
第二章声与光
1. 声和声音的参数
a. 声的产生和传播
b. 声音的参数:声强、音量和音调
c. 声的传播速度
2. 声的反射和吸收
a. 声的反射和吸收现象
b. 声音的多次反射和回声
3. 光的反射和折射
a. 光的传播和折射定律
b. 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c.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应用
第三章能量与机械简单机器
1. 功和能量
a. 功的定义和计算
b. 功的单位
c. 功的特点和功的分类
d. 功与能量的关系
2. 机械利用和机械简单机械
a. 机械利用的基本原理
b. 机械简单机械的概念和种类:杠杆、滑轮
c. 机械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3. 牛顿第三定律和弹性
a. 牛顿第三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b. 弹性的概念和变形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具体的复习提纲需要根据课本内容和学校的要求来编写。

此外,为了更全面地复习物理知识,建议加入实验操作、例题训练和习题答疑等内容。

人教初中物理复习提纲完整版

人教初中物理复习提纲完整版

人教初中物理复习提纲完整版一、运动物体的描述1.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3.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及计算方法4.加速直线运动的特征及计算方法5.运动图像的绘制与分析二、力和运动1.力的概念及测量方法2.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3.牛顿第三定律4.惯性与非惯性系5.摩擦力、重力、弹力等常见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6.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及计算方法三、物理量和单位1.基本物理量的概念及常用单位2.密度、压强、功、功率等物理量的计算方法及单位换算四、物理学中的图表1.运动图像和动力图的绘制2.力与位移、力与时间等图表的绘制3.能量转化过程的能量图的绘制五、机械波1.机械波的基本特征及分类2.机械波的传播速度、频率、波长和周期之间的关系3.声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4.光波的概念和特点5.音、光的传播速度及应用六、静电与电流1.静电荷的产生和作用2.静电场的特征和计算方法3.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及计算方法4.电流的概念和性质6.电阻、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七、磁场与电磁感应1.磁场的概念和特点2.磁场的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3.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4.线圈在磁场中的受力和运动规律5.电磁感应的概念和产生方法6.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和应用八、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功与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功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3.机械能的守恒定律4.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九、简单机械1.杠杆原理及计算方法2.轮轴原理及计算方法3.力的传递与变换4.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十、热学1.温度的概念及测量方法2.热量的传递方式及计算方法3.热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及计算方法4.物质的热膨胀特性及应用5.相变规律及应用以上为初中物理的复习提纲,共1200多字。

这个提纲包括了初中物理的各个方面的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和总结。

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一、第一章:物质的结构与性质1.纯粹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及特点。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

3.简单物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特点。

4.质量、密度和比重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5.力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6.质量、体积和密度之间的关系。

二、第二章:运动的描述1.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运动图象的表示。

3.运动的简单规律:a.加速度等于0时,速度恒定,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呈线性关系;b.加速度不等于0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成比例增大或减小,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呈二次函数关系。

4.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及运动图象的表示。

5.抛体运动的特点及运动图象的表示。

三、第三章:力的作用与性质1.力的作用对象:万有引力、弹簧弹力、摩擦力、浮力等。

2.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方法及力的合成图。

3.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方法及力的分解图。

4.力的单位:牛顿及其换算关系。

5.重力: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重力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6.弹力:弹簧弹力的概念、弹性常数及计算方法。

7.摩擦力:摩擦力的概念、摩擦系数的计算方法。

8.浮力:浮力的概念及原理。

四、第四章:机械能与能量转化1.动能、势能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变化规律。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3.能量守恒定律及能量转化的过程。

五、第五章:功与机械效率1.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功的公式及单位。

3.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4.机械效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六、第六章:压力1.压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不同形状物体受力的特点及应用。

3.压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4.海水深度计算及原理。

七、第七章:波动现象1.波的概念及分类。

2.机械波与电磁波的比较。

3.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4.声波和光波的特点及传播速度。

5.声源和听觉的原理及应用。

八、第八章:光的反射与折射1.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及反射图象的规律。

2.光的折射:折射定律及折射图象的规律。

3.全反射:全反射的概念及条件。

人教初中物理复习提纲完整版

人教初中物理复习提纲完整版

人教初中物理复习提纲完整版物理复习提纲一、力的基本概念1.力的定义及计算2.力的合成和分解3.牛顿三定律二、机械运动1.位移、位移-时间图、速度、速度-时间图2.加速度、加速度-时间图3.牛顿第二定律在机械运动中的应用三、质量与重力1.物体的质量和重量2.重力和重力公式3.万有引力,引力大小的计算四、力和压力1.压强与压力的计算2.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3.海量和常质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五、能量和功1.能量的分类及转化2.功的概念及计算3.功与能量的关系六、机械能守恒1.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2.动能的计算3.位能的计算七、声音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声音的特性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八、光的传播与成像1.光的传播模型2.光的反射规律3.光的折射规律4.光的成像规律5.成像的应用九、电流与电路1.电流的概念及流动规律2.电阻、电流和电压的关系3.电阻的计算4.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十、磁学基本概念1.磁性材料和磁力线2.磁场的表示和磁力做功3.电流在磁场中受力和力矩的问题十一、变化的规律1.静态物体和动态物体的区别2.速度与加速度的图像3.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十二、热学基本概念1.温度、热量和热平衡2.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3.物体热平衡状态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以上是人教初中物理复习提纲的大致内容,每一部分的详细知识点可以根据教材进行总结和具体的例题练习。

希望对你的物理复习有所帮助!。

【2019最新】中考物理力与运动复习提纲(无答案)新人教版

【2019最新】中考物理力与运动复习提纲(无答案)新人教版

【2019最新】中考物理力与运动复习提纲(无答案)新人教版《力和运动》一、力的概念:1、力的定义:力是。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

②物体间必须有(可以不接触)。

【提示】: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确定一个力的存在,一定要能找到它的施力物体,否则此力不存在。

我们不能凭空想象,杜撰出一个“力”来。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

4、力的作用效果:①②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牛,用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注意:确定受力物体及作用点;(压力、支持力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且画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的接触面的中点,如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不接触或同一物体上受二个以上的力,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的重心上。

)6、力的三要素:力的、、和。

7、力的表示法:⑴力的示意图:A、定义: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

二、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三、最常见的一种力——重力:⑴重力的概念: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其中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说明:物体受到重力是因为它有质量,没有质量,就不会有重力作用。

所以说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⑶重力的方向:其应用是、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力和运动》
一、力的概念:
1、力的定义:力是。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

②物体间必须有(可以不接触)。

【提示】: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确定一个力的存在,一定要能找到它的施力物体,否则此力不存在。

我们不能凭空想象,杜撰出一个“力”来。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

4、力的作用效果:①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牛,用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注意:确定受力物体及作用点;(压力、支持力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且画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的接触面的中点,如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不接触或同一物体上受二个以上的力,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的重心上。


6、力的三要素:力的、、和。

7、力的表示法:
⑴力的示意图:A、定义: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

二、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三、最常见的一种力——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其中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说明:物体受到重力是因为它有质量,没有质量,就不会有重力作用。

所以说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⑶重力的方向:其应用是、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说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指向地心的方向称为向下,而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心位置的确定:
A、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B、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用其他方法来确定,例如质地均匀形状不规则的薄板状物体可用悬挂法(重力作用线的交点)支撑法(用手指托住金属板的某一点,若此时金属板版面能维持水平平衡,支撑点就是此金属板的中心位置)。

也有些物体的重心不在物体上,如圆环,它的重心在圆心不在物体上。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四、摩擦力:
1、产生条件: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注意:判断摩擦力的大小时,寻找关键词,如“静止”、“匀速运动”等,判断该方向上物体受力平衡,找出与摩擦力平衡的力的大小。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得多。

6、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读出这时的拉力就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⑶ 课本实验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和
比较甲、乙图可得:在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比较甲、丙图可得: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和有关。

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 、接触面变、变滚动为。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加润滑油、气垫船、磁悬浮列车)。

五、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或状态。

2、二力平衡条件:①,②,
③,④⑤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
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
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6、力的合成:
⑴合力的概念:一个力产生的效果根两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
除定义合力时用等效替代法,用量筒和水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用弹簧测力计测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利用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测定大气压的值;光学中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一根同样的未点燃的蜡烛在镜后找蜡烛的像;电学中,定义串联总电阻和并联总电阻都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摩擦力 静摩擦 动摩擦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