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下语文第一课1古诗三首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PPT课件


路,得
de(写得好) děi(得亏)
添 得 黄 鹂/四 五 声。
江南梅雨季节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 山行。
高涨的游兴
诗意: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 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 乘小船走到了小溪的尽头, 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黄鹂四五声。 使鹂山中返途充满
了生机和意趣。
诗意: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蒌蒿多。 芦笋刚刚发出嫩芽。
思考:诗句展现出了怎样的景致? 既描写了画中的景物,给人以春回
大地、草木复苏、充满生机的感觉,又 展现出想象中的情景,充满情趣。
诗意: 初春时节蒌蒿生出满地,芦苇也
长出嫩芽,正是河豚将要沿江而上的 时候。
把诗句补充完整。
竹外( 桃花 )( 三两枝 ), 春江水暖( 鸭先知 )。 蒌蒿( 满地 )芦芽( 短 ), 正是河豚( 欲上时 )。
泥 融 飞 燕 子, 沙 暖 睡 鸳 鸯。
写出了春天泥沙湿润柔暖的特点。
诗意:
泥土湿软,归来的燕 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 泥筑巢。河滩上的沙子被 阳光晒得暖暖的,鸳鸯卧 在上面静静地睡着。
《绝句》描绘了 一幅春天到来,万物 复苏、山水秀丽的迷 人画面。
绝句
迟日 江山 景物
春风 花草 燕子 飞 动物 鸳鸯 睡
山路上苍翠的树木 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 深林中传来几声黄鹂的 欢叫,比来时更增添了 些许意趣。
结构梳理
三衢 道中
梅子黄时
游玩 小溪泛尽
走山路
绿阴浓浓 归途
黄鹂啼鸣
乐无穷
山中游玩 意趣无穷
《三衢道中》写了春末初夏时宁 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 情。

三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 第一 《古诗三首》第一课

三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 第一 《古诗三首》第一课
yān(燕山)(燕京)
新知讲解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两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 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新知讲解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两句诗分别描写了什么样的场景?
第一句描写了紫燕新归,衔泥做巢的情景; 第二句描写了鸳鸯在沙滩上沐浴阳光,静睡不动的情景。
新知讲解
拓展阅读
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 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春草尖上的一颗露珠 ,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树木拔节 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 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 水、 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梦幻和理想。
课堂练习
二、把古诗补充完整。
迟日江山丽, _春__风__花__草__香___。 泥融飞燕子, _沙__暖__睡__鸳__鸯___。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课堂总结
《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通过 粗细场景、动静结合的描写,描绘了一幅春意 盎然、生机勃勃的春色图,抒发了诗人的欢愉 之情。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泥融”和“沙暖”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泥融”和“沙暖”紧扣句首“迟日”,因春回大地,阳光 普照才“泥融”,因为“迟日”才沙暖。这里采用动静结合的方 法,既描写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把春天的柔美写了出来。
新知讲解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前两句是对环境进行外部描写,后两句则是对环 境进行细节描写,全诗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对 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

部编版三年级语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绝句》【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语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绝句》【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语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绝句》【说课稿】2篇【篇1】一、说教材《绝句》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本单元的主题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鸣叫的黄鹂、飞翔的白鹭、高山上的积雪、待发的船只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

“黄、翠、白、青”描绘出明丽的色彩,“千秋雪”表现时间的永恒,而“万里船”又让人联想起广阔的空间。

这首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为我们展现了成都杜甫草堂明媚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

(一)说教学目标为了让二年级学生认识更多的生字,能够流利有韵味的朗读古诗,通过品读古诗感受大自然之美,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会认、会写诗歌中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古诗,理解诗意,读出诗的韵味。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识记生字,领会诗意,读诵古诗。

(三)教学难点:读出诗的韵味,体会大自然之美,感悟诗人愉快的心情。

二、分析学情在经过了一年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在此之前,他们只学过《画》,《静夜思》《山行》,《草》等简单的古诗。

在课外也有一部分小朋友积累了一些古诗,但也只是会读会背,对于诗的意思、诗的意境,并不能领会。

但是他们又很喜欢古诗,因为短小,读来朗朗上口,他们能很快背诵下来。

教学中我准备把重点放在故诗意境理解,不是一字一句的理解,而是明白大致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通过朗读,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意境。

三、说模式本课的教学,我力求把诗歌的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整个教学程序我设计了5个环节: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初读古诗,识记生字解读诗题,了解作者朗读古诗,感悟诗意诵读古诗,体会情感四、说设计(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新课伊始,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望庐山瀑布》,谁能背一背。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课文1.古诗三首《绝句迟日江山丽》《惠崇春江晚景》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课文1.古诗三首《绝句迟日江山丽》《惠崇春江晚景》

注释
①迟日:春日。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变湿软。 ③鸳鸯:一种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 常结对生活。
课文解读
迟日江山丽
江山沐浴着 春光,多么 秀丽。
春风花草香
春风送来花 草的芳香。
泥融飞燕子
燕子衔着湿 泥忙筑巢。
沙暖睡鸳鸯
暖和的沙子 上睡着成双 成对的鸳鸯。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 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 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 成双成对的鸳鸯。
课文主旨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 “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 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大自然一 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课文朗读
惠崇春江晚景
sòng sū shì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lóu hāo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①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这首诗是苏轼 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②芦芽:芦苇的嫩芽。 ③河豚:一种肉味鲜美的鱼,有毒性。
课文解读
桃花初开 鸭子戏水 蒌蒿长势很旺 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来
从哪些景物可以知 道春天来了?你还 知道春天的哪些景 物,它们又是什么 样的?
我还知道春天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小溪里的冰融化了叮叮咚咚地流淌; 杨柳树都开始枝条柔软,接着就是扬出白色的 花絮……
第一单元
1 古诗三首
字词学习
yuān yāng
鸳鸯
tún
河豚
huì chóng
惠崇
jiǎn
减少
róng yàn yuān yāng huì chóng lú
融燕 鸳 鸯惠 崇芦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三首第一课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三首第一课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古诗三首第一课
《绝句》。

全文及简要赏析: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晴天里西岭的雪似乎总浮在空气中,近在咫尺,有着触手可及的清晰感。

诗人又眺望门前的岷江,看见停泊在江岸东边的万里船。

全诗对仗工整,色彩鲜明,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是杜甫诗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

一起解诗意
竹外︱桃花|三两枝
•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
一起解诗意
春江︱水暖|鸭先知
• 春天江水回暖,鸭子最先知道, 迫不及待地来到水中嬉戏。
一起解诗意
蒌蒿︱满地|芦芽短
• 蒌蒿长满了河滩,芦苇的嫩芽 刚刚长出。
一起解诗意
正是︱河豚|欲上时
• 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 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 诗,诗人抓住画中春天景物的 特点,写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 抒发了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一起解诗意
沙暖︱睡|鸳鸯
• 鸳鸯悠闲惬(qiè)意地睡在温暖 的沙滩上。
• 全诗通篇写景,描写了多种春 天的景物:江山、春风、花草、 泥土、燕子、沙滩、鸳鸯。抒 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及赞美 之情。
背诵并默写《绝句》
融 暖
不要多写一横 部首为“日”
右半部分不是“爱”
lú yá 每年春天逆流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f
写天气晴朗,也是 写诗人的愉快心情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又换走山路
乘船到小溪 的尽头
一起解诗意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 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 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绿荫比来的时候一 点都没减少
绿阴/不减/来时路,
第一课 古诗三首
穆老师
语文知识扩展
• 绝句 • 诗的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
字为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为七 言绝句。
róng
一起解诗意
迟日︱江山|丽
• 春天白天渐长,江山无比秀丽。
一起解诗意
春风︱花草|香
• 春风拂面,带着花草的芳香。
一起解诗意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三衢道中》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三衢道中》教学设计

课题 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减”,会写“梅、溪”等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学习重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

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对古诗文描绘的景象,仅凭想象难以感受深刻,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欣赏那不同寻常的美。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春天,桃红柳绿,鸟语花香一派勃勃生机。

那初夏的景色又有何迷人之处呢?今天我们跟随诗人曾几的脚步,领略初夏时景色的魅力。

学习任务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朗读古诗。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准节奏。

(2)教师范读,指名读,正音。

(3)同桌合作,借助注释和资料了解古诗大意。

2.走近作者。

曾几(1085年--1166年),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

南宋诗人。

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

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

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3.解读诗题。

《三衢道中》,三衢,地名,在今浙江衢州一带。

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三衢道中》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发了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4.梳理字词。

(1)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梅、溪、泛、减。

(2)自主识字:读一读这些生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又快又准地识记生字?这些生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3)重点指导“溪”“减”字,注意生字的结构、偏旁、笔顺及书写注意事项。

(4)“梅”,左右结构,木+每=梅(梅子梅花望梅止渴),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右部中横长。

5.整体感知。

(1)读古诗,结合课本插图,说说诗人在去“三衢”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结合注释和资料,了解古诗大意。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诗题的含义为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衢道中》相关解释: 梅子黄时:梅子成熟的季节。 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 头。 却:再;又。 山行:山路 阴:树荫。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诗人的心情 也是愉悦
课后习题
1.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本 课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绝句》一诗写了沐浴着春光的江山,多么 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 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描绘出 一幅绚丽的春景图。
《惠崇春江晚景》写了在竹林外两三枝 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 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 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 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我们可以看到一 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
燕 鸳鸯 惠 崇芦芽
chóng

易读错
不要读成“cóng”。
崇山峻岭
róng

易写错
不要多写一横。
古代一种烹饪器,与鼎相似。 本义: 炊气上升。
yàn

不要少写点。
字源演变:
识字游戏 小组活动游戏





芽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 李煜《虞美人》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 刘方平《春怨》
早春的鸭子感受到了春水的温暖,那山 间的初夏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学习古 诗——
曾几(1085-1166),字吉甫, 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诗风格 清淡,词意明白,语言流爽轻快,形 象也较为生动,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 活,亦有抒写爱国抗金之作。著有 《茶山集》。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知识归类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知识归类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古诗三首》知识归类
多音字:
得(děi)亏得:得(dé)到跑得(de)快
听写词语:
融化鸳鸯燕子优惠芦苇发芽蒌蒿溪流泛舟长短梅花
古诗背诵: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学习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想象画面。

2. 多种形式读古诗,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古诗的意境。

3. 学习按空间顺序描写景物,并根据注释以及自己的积累,理解诗句的意思。

描写春天美景的诗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课件ppt

诗的后两句:后两句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 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 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诗 人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 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 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 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的春意之中,表达对春天美好的赞美, 感受诗人的喜悦。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意:春天来了,在明媚的阳光映照下,山河无比秀丽。春风中飘 散着花草的芳香。溪边的泥土融化了,小燕子翩翩地飞来飞去衔泥 筑巢。春光映照下成对的鸳鸯睡卧在沙滩上,享受着春天的温暖。
整体感知
诗的前两句:杜甫的诗有“以诗为画”的特点,这一首绝句就极 富诗情画意。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照耀 下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用以突 出初春的阳光,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个“丽”字点染“江山”,表现 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第二句诗人进一 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 的大好春光。所以读者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 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 3.能借助注释、看图理解诗句的意思;结合诗句的意思联
系生活想象画面,说说古诗写了怎样的景象。(难点)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理解词语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

1、带着问题,再读古诗《三衢道中》。

(课件出示26)(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的?他的行程路线怎样?(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和注释进行想象,并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

(1)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学生填空:日日晴),给人以之情(喜悦)。

(板书:梅黄一日日晴)(2)读第2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这句话写了什么?(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板书:溪—泛、山—行)“却”在这里是“再”的意思。

(3)哪句话是写作者沿途所见?(出示3、4句)想象交流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不减”“添”分别解释成什么?(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添:增添)(板书:不减一添)正当诗人有些失望的时候,却看到树上黄鹂的美丽,听到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

齐读后两句。

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填写后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不但)添得黄鹂四五声。

(而且)说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4、带着喜悦之情配乐诵读。

四、图文对照,熟读成诵1、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2、指名带着感情配乐诵读两首诗词。

3、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学生自由交流)【设计意图:用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就是理解感悟的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增强语感,增加积累,真切地感受到古诗所描写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

绝句,是一种古诗体, 每首四句。如果每句诗都有7 个字就是7言绝句,简称七绝; 如果每句诗都有5个字就是5 言绝句,简称五绝。
你对《惠崇春 江晚景》这首诗都 有哪些了解?
《惠崇春江晚景》写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在汴京 (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一说 此诗作于江阴。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 所创作的组诗。本节课要学习的“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 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
字词学习
读音:yàn 组词:燕子 燕窝 造句:
燕子的尾巴是裁剪春天的剪刀。 书写指导:
上中下结构,中部紧凑。下部 4点间距匀称,末点稍长且向右倾 斜。
字词学习
读音:huì 组词:恩惠 贤惠 造句:
我受过他不少恩惠。 书写指导:
上部略窄,“日”扁宽,横 画等距。心字底的卧钩呈月牙形, 向左上出钩,对准字的中心。
听读古诗
自由朗读 《 绝 句 》 ,朗读 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借助 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说 一说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字词学习
rónɡ
yàn
融燕
yuān
yānɡ
鸳鸯
注意
前鼻音: 燕 鸳 翘舌音: 融 后鼻音: 鸯
你理解了哪 些词语的意思?

迟日: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湿软。 鸳鸯:一种水鸟,常在水边嬉戏,雌鸟与雄
鸟常结对生活。
作者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你能结合注释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 两句诗的意思吗?
温暖的春风挟带着百 花和芳草的清香,一股又 一股扑鼻而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知识要点课堂笔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知识要点课堂笔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知识要点课堂笔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知识要点课堂笔记作者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几: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

南宋诗人。

会认字yuānyanghuìchóngtúnjiǎn鸳鸯惠崇豚减会写字róngyànyuānyānghuìchónglúyá融燕鸳鸯惠崇芦芽duǎnmeíxīfànjiǎn短梅溪泛减重点词听写词语:燕子鸳鸯惠崇芦芽短梅子小溪重点句1.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诗意:春天来了,明媚的阳光的映照下,山河无比秀丽。

春风中飘散着花草的芳香。

赏析:诗句中“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受。

)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意:溪边的泥土湿润了,小燕子翩翩地飞来飞去衔泥筑果。

在春光的映照下,成对的鸳鸯睡卧在沙子上,享受着春天的温暖。

赏析:这两句诗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诗意:林外三两枝桃花已悄然开放,最先察觉到春天江水变暖的肯定是鸭子。

赏析:“三两枝”说明桃花开放的数量很少,说明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体现了早春的特点。

“鸭先知”抓住鸭子对江水冷暖感受的典型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季节的变化和春天景物的特点,揭示了只有置身于事物之中,才会有深切感受的道理。

)4.萎高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意:蒌蒿遍地芦苇也开始抽芽。

此时也正是河豚逆流而上游回大江的时候。

赏析: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5.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
1、学会“融、燕” 等13个生字,理解“迟日、 泛、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能说出诗句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体会诗 人对春天的赞美。 4、通过古诗的学习,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
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
群鸭好像最早感觉到 了春天的信息,急不及待 地到江水中嬉戏玩耍了。
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 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诗意: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
鸭子在水中嬉戏,它们最先 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蒌蒿多。 芦笋刚刚发出嫩芽。
思考:诗句展现出了怎样的景致?
状元成才路
既描写了画中的景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给人以春回
春风 花草 燕子 飞 动物 鸳鸯 睡
粗笔勾勒 工笔细描
春光景色美 动物显生机 热爱春天 赞美春天
主题概括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 _美_好__动__人__的__景__色___,表达了诗人 对春天的__热__爱__之__情__。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后人称其“苏东坡”。宋代杰出文学家,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了北宋名僧 惠崇所画《春江晚景》的景物,表达了 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惠崇春江晚景》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 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 鸭子戏水
蒌蒿长势很旺 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结构梳理
惠崇春 江晚景
写实——竹、桃花、江水、 鸭子、蒌蒿、芦芽
yāng
鸳鸯
绝句 fǔ
【唐】杜甫
春季太阳 落山渐晚。

日/江
山/丽,
/ / 春 风 花 草 香。 状元成才路

yān(燕子) yàn(燕山)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 / 泥 融 飞 燕 子, 这里指泥 状元成才路
土湿软。
yuān yānɡ 一种鸟,常在水边
沙 暖/睡/鸳 鸯。 嬉戏,雄鸟与雌鸟
常结对生活。
状元成才路
大地、草木复苏、充满生机的感觉,又 展现出想象中的情景,充满情趣。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诗意: 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苇也
开始长出嫩芽了,这也正是河豚将要 沿江而上的时候。
“正是河豚欲上时”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 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 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 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状元成才路
春风
状元成才路
燕子

花草 鸳鸯
小拓展 “泥融飞燕子”,可爱的小燕子让你感受
到春天来了,小燕子飞来飞去地忙什么呢? 筑巢
你知道小燕子用什么筑巢吗?
聪明的小燕子用湿润柔软的泥筑巢呢!
小拓展
鸳鸯睡在沙滩上啊,会不会着凉啊 ?
不会。它们睡在被太阳晒 得暖暖的沙滩上,很舒服呀!
绝句
迟日 江山 景物
弄清每句诗讲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 说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竹 外 桃 花 三 两 枝,
春 江 水 暖 鸭 先 知。

状元成才路
蒌 蒿 满 地 芦 芽 短,
状元成才路
正 是 河 豚 欲 上 时。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指两三枝
点明是早春时节。
桃花。
竹外桃花三两枝, 诗意
春江水暖鸭先知。 :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
1 古诗三首
绝句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
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拾遗,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称
状元成才路
“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状元成才路
主要作品:《春望》《江畔独步寻花》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1. 听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 认读字词,把握诗歌朗读节奏。
一起解诗意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迟日江山丽,
春天白天变得长了 。 在春天的太阳的照耀下,山,水,到处都 呈现出一派明丽秀美的大好春光。
春风花草香。
触觉
春风
温暖柔和
香:花草飘香。
温暖的春风挟带着百花和芳草 的清香,一股又一股扑鼻而来。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冰融冻”的泥体土现融化了了泥,小土燕潮子们湿飞松来 软 的飞一状“去种态地动飞衔态。”泥的“筑美“;巢暖睡,河”展边”现的给一给沙人我滩动们被暖的太一洋是阳静洋 的晒感,得觉暖动暖。静的“,结一睡合对鸳对,鸳鸯写鸯”互出相展依了现偎动了 鸳着态鸯物睡的的着美们。了慵悠,这懒展一闲现动之自给一态我静在们,。的的相是映神一成种趣态。静,
芽 上
短,芦苇的 时。嫩芽。
将要。 逆江而上。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再读诗歌,划出节奏。
竹 外 / 桃 花 / 三 两 枝, / / / 春 江 水 暖 鸭 状元成才路 先 知。 / / / 蒌 蒿 满状元成才路 地 芦 芽 短, 正 是 / 河 豚 / 欲 上 时。
再读课文,思考交流: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找出写景的 诗句。
突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 。
诗意:燕子街着湿泥忙 着筑巢,暖和的沙洲上睡 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诗意:
泥土湿软,归来的燕 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 泥筑巢。河滩上的沙子被 阳光晒得暖暖的,鸳鸯卧 在上面静静地睡着。
如果说《绝句》是一幅画的话,这幅画中主要有 哪些景物呢?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迟日 泥融
江山
2. 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互动课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认读字词,把 握诗歌朗读节奏并思考: 1.这首古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2.从古诗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róng

易写错
róng
不要多写一横。
融 古代一种烹饪器,与鼎相似。 本义: 炊气上升。
yàn
燕 燕子 飞燕
yuān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
状元成才路
合称“三苏”。
状元成才路
主要作品:《题西林壁》《水调歌头·明
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认读字词, 把握诗歌朗读节奏。
2. 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huì
惠 实惠 优惠 恩惠
chón
崇 g
崇高
崇拜
崇敬

芦 芦苇 芦花

芽 豆芽 发芽 嫩芽
duǎn
短 短期 长短 短处
huì chónɡ
惠崇春江晚景
sū shì 【宋】苏轼
竹 外 桃 花 三 两 枝, zhènɡ(正好)

春 江 水 暖 鸭 先 知。
zhēnɡ(正月)
一种野生 的植物, 茎可食。
lóu


hāo
蒿满地
tún
是河豚
芦 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