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与测量》试题
教育评价与测量(整理好)
![教育评价与测量(整理好)](https://img.taocdn.com/s3/m/df83c54a33687e21af45a9dc.png)
教育评价与测量简答题:1、信息的描述包括哪几个要素?答:⑴经过审核、整理及汇总的资料;⑵研究对象;⑶描述的技术和手段。
2、评价信息解释的特性是什么?答:⑴可检验性;⑵不完全性;⑶有效性3、定性分析的特点是什么?答:⑴定性分析关注事物发展过程以及相互关系。
⑵定性分析的对象是质的描述性资料。
⑶定性分析无严格的分析程序,有较大的灵活性。
⑷定性分析主要采用逻辑分析及哲学思辨方法。
⑸定性分析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并对背景具有敏感性。
4、影响评价效度的因素是什么?答:⑴评价指标和工具的科学性⑵评价实施的质量⑶效标特征⑷被评价者的特性和样本的代表性5、评价信度鉴定的方法?答:⑴评价指标的信度鉴定方法⑵评价工具的信度鉴定方法⑶评分者信度鉴定方法6、影响信度的因素?答:⑴被评价对象的情况⑵评价指标和评价工具⑶实施评价过程中的各种因素7、设计双向细目表包括几个基本步骤?答:⑴考核的内容抽样与考核认知水平的确定⑵题型和题量的确定⑶试题的平均难度和难度分布的确定⑷试题赋分与测验期望分的预估8、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意义是什么?答:⑴实施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措施。
⑵是促进德育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⑶有利于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9、思想品德评价的方法答:⑴操行评语法⑵等第法⑶评等评分测评法⑷操作加减评分法⑸加权综合测评法⑹模糊综合测评法⑺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10、表现性评价的基本特点答:⑴评价的问题情境具有开放性、真实性、综合性⑵评价的方案具有灵活性⑶评价主体具有多元性⑷评价的结论以质的描述为主,辅以必要的等级⑸评价具有持续性,并鼓励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11、当前思想品德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答:⑴品德测评指标的设计问题⑵品德测评的量化问题⑶思想品德测评方法实践可行性的问题12、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自我反思的策略与途径答:⑴在自我评价中反思⑵在他人评价中反思⑶在评价学生中反思⑷评价的结论以质的描述为主,辅以必要的等级⑸评价具有持续性,并鼓励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13、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自我反思的形式答:⑴自我提问法⑵行动研究法⑶教学诊断法⑷交流对话法⑸案例研究法⑹观摩分析法⑺总结记录法14、班主任工作过程评价的内容答:⑴了解和研究学生⑵组织和培养班集体⑶班级日常管理及思想教育⑷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⑸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和总结,搞好期末的鉴定和评优工作15、班主任工作评价的方法答:⑴定量积分评价法⑵定性讨论分析法⑶综合法16、教育评价按评价功能分为哪几类?答:一、诊断性评价二、形成性评价三、终结性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6fe83ee0b4c2e3f562763bc.png)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一、选择题1.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这一概念是(A)A、测量B、评价C、测验D、统计2. 在评价对象的集合内选择一个或若干基准,各个评价对象和基准进行比较,叫做(B)A、绝对评价法B、相对评价法C、教育评价方法D、定量分析法3.通过自评、专家组评、社会群体众评等不同方面的评价或者学生、教师、领导等不同阶层的评价者的评价来综合评定叫做(A)A、加权平均法B、定量分析法C、行为目标评价法D、临床督导评价法4. 物理量的测量大多是直接性的,而教育测量内容主要是关于人的各种非物质属性,只能通过人对来自外界的刺激作出(B)A、模糊性、不确定性B、间接性、推断性C、间接性、多样性D、多样性、抽象性5. 在自然状态下,通过观察去获取评价信息的一种方法,具有目的性、直接性、情感性、可重复性,这种方法是(A)A、观察法B、测量法C、收集文字资料D、问卷法6.衡量测量题目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D)A、信度与区分度B、效度与信度C、难度与效度D、难度与区分度7.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与计划,请学生持续一段时间主动收集、组织与省思学习成果档案,以评定其努力、进步、成长情形的评价方法是(A)A、档案袋评价B、动态评价C、轶事记录评价D、同伴评价8.某人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心境开朗时,评价标准掌握较准,信息搜集较细、较全,分析评价较认真。
这一例子所属的概念是(C)A、意识倾向性B、认知倾向C、情意心理D、个性心理特征9. 被称为教育评价的催生剂的是美国的一项著名研究,它是(D)A、教育研究B、教育测量理论研究C、心理测验研究D、八年研究10. 表示每项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一概念是(D)A、评价指标B、评价标准C、指标权数D、指标权重11. 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现象称为(A)A、心理定势B、角色心理C、首因效应D、近因效应12. 教育测量的数据具有(D)A、主观性B、随机性C、模糊性D、以上都对13.用同一个量表(测验或评价表)对同一组被试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相应系数,这一概念是(B)A、复本信度B、重测信度C、同质性信度D、分半信度14. 标准化考试的优点是(D)A、试卷编制的科学性B、试题取样的代表性C、评分的客观性D、以上都对15. 主要经验性考试的弊端是(D)A、命题的主观性B、评分的误差较大C、分数解释的片面性D、以上都对16. 因评价的先后顺序不同,而对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产生干扰的一种心理态势称为(D)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参照效应D、顺序效应17. 在评价指标拟定过程中,经常会将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进行分解,把分解出来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的方法,这种方法是(C)A、头脑风暴法B、理论推演法C、因素分解法D、典型研究法18. 名称量表上,数字具有什么特征。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与答案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674e44b52acfc789ebc9e0.png)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这一概念是(A )A. 测量B. 评价C. 测验D. 统计2、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这一概念是( B )A. 测量B. 评价C. 测验D. 统计3、被称为教育评价的催生剂的是美国的一项著名研究,它是(D )A. 教育研究B. 教育测量理论研究C. 心理测验研究D. 八年研究4、于1975年成立的在开展教育评价的国际交流与协作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协会是(B )A.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B. 国际教育评估协会C. 国际教育评价协会D. 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5、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指( C )A. 效度B. 稳定性C. 信度D. 可信度6、用同一个量表(测验或评价表)对同一组被试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相关系数,这一概念是(B )A.复本信度B. 重测信度C. 同质性信度D. 分半信度7、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这一概念是(A )A. 效度B. 稳定性C. 信度D. 可信度8、一个测验对于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这一概念是( C )A.同质性信度B.复本信度C.效标关联效度D.重测信度9、衡量测量题目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D )A.信度与区分度B.效度与信度C.难度与效度D.难度与区分度10、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一概念是(D )A.评价指标B.评价标准C.指标权数D.指标权重11、在评价指标拟定过程中,经常会将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逐级进行分解,把分解出来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的方法,这种方法是(C )A.头脑风暴法B.理论推演法C.因素分解法D.典型研究法12、一个与被试同类的团体在相同测验上得分的分布状况与结构模式,这一概念是(B )A. 模型B. 常模C. 量规D. 参照物13、我国高考标准分数采用了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是(A )A. 正态化转换方案B. 对比参照方案C. 百分等级方案D. 常模参照方案14、最早的测验理论是( A )A.经典测验理论B.题目反应理论C.心理测验理论D.智力测验理论15、在现代测验理论的诸多模式中,最具有优越性的是(B )A. 经典测验理论B. 题目反应理论C. 心理测验理论D. 智力测验理论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参考答案:1.A2.B3.D4.B5.C6.B 7.A 8.C 9.D 10. D11. C 12. B 13. A 14. A 15. B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答案要点:含义: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与答案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07f1683c1ec5da50e27049.png)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这一概念是(A )A. 测量B. 评价C. 测验D. 统计2、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这一概念是( B )A. 测量B. 评价C. 测验D. 统计3、被称为教育评价的催生剂的是美国的一项著名研究,它是(D )A. 教育研究B. 教育测量理论研究C. 心理测验研究D. 八年研究4、于1975年成立的在开展教育评价的国际交流与协作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协会是(B )A.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B. 国际教育评估协会C. 国际教育评价协会D. 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5、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指( C )A. 效度B. 稳定性C. 信度D. 可信度6、用同一个量表(测验或评价表)对同一组被试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相关系数,这一概念是(B )A.复本信度B. 重测信度C. 同质性信度D. 分半信度7、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这一概念是(A )A. 效度B. 稳定性C. 信度D. 可信度8、一个测验对于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这一概念是( C )A.同质性信度B.复本信度C.效标关联效度D.重测信度9、衡量测量题目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D )A.信度与区分度B.效度与信度C.难度与效度D.难度与区分度10、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一概念是(D )A.评价指标B.评价标准C.指标权数D.指标权重11、在评价指标拟定过程中,经常会将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逐级进行分解,把分解出来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的方法,这种方法是(C )A.头脑风暴法B.理论推演法C.因素分解法D.典型研究法12、一个与被试同类的团体在相同测验上得分的分布状况与结构模式,这一概念是(B )A. 模型B. 常模C. 量规D. 参照物13、我国高考标准分数采用了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是(A )A. 正态化转换方案B. 对比参照方案C. 百分等级方案D. 常模参照方案14、最早的测验理论是( A )A.经典测验理论B.题目反应理论C.心理测验理论D.智力测验理论15、在现代测验理论的诸多模式中,最具有优越性的是(B )A. 经典测验理论B. 题目反应理论C. 心理测验理论D. 智力测验理论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参考答案:1.A2.B3.D4.B5.C6.B 7.A 8.C 9.D 10. D11. C 12. B 13. A 14. A 15. B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答案要点:含义: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四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四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f24df98ddccda38366baf05.png)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单选题] 1、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
A 配置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形成性评价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或教学活动进行之中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或特殊困难进行的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诊断;形成性评价是在教育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引导教育过程正确、高效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育效果所采取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育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育目标实现程度做出的评价。
[单选题] 2、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的分数基本稳定或保持一致称为()。
A 信度B 效度C 难度D 区分度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信度是指一个测验在经过多次施测之后,所得的分数基本稳定或保持一致,指测量的一致性。
[单选题] 3、评分的绝对标准是,相对标准是其他学生的成绩。
A 课程内容B 社会议论C 平时表现D 学校要求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察第十四章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与报告。
评分时必须以一定的比较标准为依据,评分的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两种。
绝对标准是以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为依据,学生的分数和其他同学的回答情况没有关系。
而且绝对标准强调,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背景情况有差异,所以他们的学习结果也是不可比较的,它对应的评价方式是标准参照评价。
[单选题] 4、五年级二班一共有48位学生,小红排名全班第15名,这种评价属于()A 常模参照评价B 标准参照评价D 总结性评价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是以学生所在团体中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即所谓的常模),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
小红的成绩在全班进行排名,属于这种评价方式。
[单选题] 5、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的活动是()。
A 教学计划B 教学过程C 教学评价D 教学设计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通过教学评价对课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提供依据[单选题] 6、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章节试题及答案
![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章节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bc8b69fd0a79563d1e7254.png)
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章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岀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采用性格量表对学生进行测暈,他们在一个月后的结果与六个月前和三个月前的得分大致相等,这表明测验的(B )较高。
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相关度2.关于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按教学评价的功能分类可分A.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D.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3.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A.做出分析B.做出判断C.进行评D.做出决策4.常用的非测验的评价技术有案卷分析、观察和(A )oA.情感评价B.轶事记录C.等级评价量表D•行为检查单5.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D )。
A.定性评价B.考察性评价C.定量评D.形成性评价6.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方式称为(AA.常模参照标准B.正式评价C.标准参照评价D.非正式评价7.通过对学生的家庭作业或课堂练习、论文.R记、手工制作的模型绘画等各种作品进行考察.分析并形成某种判断和决策的过程称为A.个案研究B.观察分析C.案卷分D.事务记录8.—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称为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9.( A )被称为“教育测验之父”,拉开美国教育史上箸名的测验运动的序幕。
A.桑代克B.斯金纳C.泰勒D.梅伊10.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D )o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11•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木的(A.基本过程B.全部过程C.主要过D.系统程序12.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而都必须遵循一套( A14.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评价学生对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C )o正式评价15.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C )平性A.系统程序 D.标准规则 13. ( D A.客观性B.严格规则C.系统规)不是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与答案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f370f169eae009591becb3.png)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这一概念是(A )A. 测量B. 评价C. 测验D. 统计2、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这一概念是( B )A. 测量B. 评价C. 测验D. 统计3、被称为教育评价的催生剂的是美国的一项著名研究,它是(D )A. 教育研究B. 教育测量理论研究C. 心理测验研究D. 八年研究4、于1975年成立的在开展教育评价的国际交流与协作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协会是(B )A.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B. 国际教育评估协会C. 国际教育评价协会D. 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5、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指( C )A. 效度B. 稳定性C. 信度D. 可信度6、用同一个量表(测验或评价表)对同一组被试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相关系数,这一概念是(B )A.复本信度B. 重测信度C. 同质性信度D. 分半信度7、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这一概念是(A )A. 效度B. 稳定性C. 信度D. 可信度8、一个测验对于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这一概念是( C )A.同质性信度B.复本信度C.效标关联效度D.重测信度9、衡量测量题目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D )A.信度与区分度B.效度与信度C.难度与效度D.难度与区分度10、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一概念是(D )A.评价指标B.评价标准C.指标权数D.指标权重11、在评价指标拟定过程中,经常会将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逐级进行分解,把分解出来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的方法,这种方法是(C )A.头脑风暴法B.理论推演法C.因素分解法D.典型研究法12、一个与被试同类的团体在相同测验上得分的分布状况与结构模式,这一概念是(B )A. 模型B. 常模C. 量规D. 参照物13、我国高考标准分数采用了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是(A )A. 正态化转换方案B. 对比参照方案C. 百分等级方案D. 常模参照方案14、最早的测验理论是( A )A.经典测验理论B.题目反应理论C.心理测验理论D.智力测验理论15、在现代测验理论的诸多模式中,最具有优越性的是(B )A. 经典测验理论B. 题目反应理论C. 心理测验理论D. 智力测验理论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参考答案:1.A2.B3.D4.B5.C6.B 7.A 8.C 9.D 10. D11. C 12. B 13. A 14. A 15. B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答案要点:含义: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与评价》自己出的试题并说明了原因
![《教育测量与评价》自己出的试题并说明了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524562e55ef7ba0d4a733be5.png)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测量的要素是()。
A.单位 B.参照点 C.量表 D.以上皆是分析:出题选项应该尽量避免“以上皆是”、“以上皆非”的选项。
当测验编制人员很难找出足够的选项时,常用“以上皆是”、“以上皆非”来作为最后一个选项。
这种特殊选项的应用绝大部分场合均不恰当,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功能,反而会降低题目的有效性。
2.科举制在我国实行了( B )年。
A.5 B.1300 C.2 D.3分析:每一个试题中除正确答案外,还要有足够多的干扰答案,而且要求这些干扰答案与提干应有相当的逻辑联系和似真性,本题其他三项答案与真实答案不具有干扰性。
3.标准化考试产生于( C )。
A.21世纪末 B.21世纪初 C.20世纪40年代 D.21世纪60年代分析:每一个试题中除正确答案外,还要有足够多的干扰答案,而且要求这些干扰答案与提干应有相当的逻辑联系和似真性,本题其他三项答案与真实答案不具有干扰性。
4.主观经验性考试的弊端是()A.命题的主观性 B.评分的误差较大 C.分数解释的片面性 D.以上都对分析:出题选项应该尽量避免“以上皆是”、“以上皆非”的选项。
当测验编制人员很难找出足够的选项时,常用“以上皆是”、“以上皆非”来作为最后一个选项。
这种特殊选项的应用绝大部分场合均不恰当,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功能,反而会降低题目的有效性。
5.把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这是什么评价方法?()A.绝对评价法 B.相对评价法 C.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D.分析评价法分析:题干中要尽可能简明,尽量不要使用过于复杂的字词与语句结构,也不要使用过长的语句。
6.影响智商的最为主要的因素是( A )A.遗传和环境 B.种族 C.学习成绩 D.性别分析:所有选项都应与题干有一定的逻辑联系,选项中的干扰答案应具有很高的似真性和似乎合理性,不能错的太明显。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3a0348b65ce050877321310.png)
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一、单选题1.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A.教学过程之前B.学生毕业时C.教学过程之中D.教学过程之后2.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来分,教学评价可分为()。
A.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D.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3.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A.做出决策B.做出判断C.作出分析D.进行评估4.测量首先要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
A.一种题型B.一种量值C.某种题型D.多种题型5.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来分,教学评价可分为()。
A.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D.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6.教师评分的相对标准对应的评价方式是()。
A.标准参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7.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
A.形成性评价B.配置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8.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来分,教学评价可分为()。
A.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D.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9.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来分,教学评价可分为()。
A.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D.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10.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认为,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
A.基本过程B.系统程序C.主要过程D.全部过程11.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按一定测验理论和技术,根据全国或地区所有学校的共同教育目标来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
A.智力发展的测验B.结构的测验C.能力形成的测验D.成就水平的测验12.()可用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
A.是非题B.选择题C.论问题D.填空题13.()不是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
《教育测量与评价》习题与答案
![《教育测量与评价》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48af7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a.png)
《教育测量与评价》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教育测量:教育测量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标准,对学习者在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或学业成就进行量化测定的过程。
2. 信度:信度是评价测量工具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指标,反映的是同一份测验或者不同时间重复同一测验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高信度意味着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3. 效度: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准确测出其所要测量内容的程度,即测量结果与实际要考察的目标之间的符合程度。
它是评价测量工具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4. 标准参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是一种基于预先设定的标准或目标来进行评价的方式,主要关注个体是否达到了特定的学习标准或发展目标,而不是将个体之间的表现进行比较。
5. 形式效度:形式效度是指测量工具在形式上是否与预定的测量目的和理论构想相一致,包括题目的编制、题目难度分布、题目类型的选择等是否恰当合理。
二、填空题1. 教育评价的核心任务是对教育活动的______进行价值判断。
答案:质量和效果。
2. 常见的教育测量方法有纸笔测验、观察法、访谈法和______等。
答案:项目反应理论(IRT)。
3. 评价学生的认知发展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一种常用的______。
答案:内容效度依据。
4. 教育评价中,______是指评价系统对所有被评价对象公平对待的程度。
答案:评价的公正性。
5. 在进行教育测量时,为了确保分数的稳定性,我们通常会通过计算______来评估测量工具的质量。
答案:信度系数。
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评价方式主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长?()A. 形成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配置性评价D. 标准参照评价答案:A2. 在教育测量中,若一个测验的信度系数为0.85,这意味着该测验的可靠性()。
A. 较低B. 一般C. 较高D. 不确定答案:C3. 关于效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效度反映的是测量工具能否准确测出所要测量内容的程度B. 内容效度是指测验题目对整个待测内容范围的代表性程度C. 结构效度只能通过实证方法验证D. 同一测验的效度是固定不变的,不受被试者群体变化的影响答案:D4. 下列关于项目难度和区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测量与评价模拟试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测量与评价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5d2d3f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6.png)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测量与评价模拟试题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一个重要的内容领域。
它涉及到教学评估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考察考生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测量与评价能力。
本文将通过分析教育测量与评价模拟试题,进一步探讨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相关概念和技巧。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道模拟试题:试题一:小明是一名初一学生,语文成绩上升,数学成绩下降,英语成绩保持稳定。
以下哪个评价表述最准确?A. 小明语文成绩有所提高,但数学成绩有所下降,英语成绩没有变化。
B. 小明语文成绩上升,数学成绩下降,英语成绩保持不变。
C. 小明语文成绩有所提高,数学成绩有所下降,英语成绩没有变化。
D. 小明语文成绩上升,数学成绩下降,英语成绩保持稳定。
正确选项为D。
通过分析选项可以发现,选项D最准确地描述了小明各科目成绩的变化情况。
其他选项在表述上没有准确地反映出小明各科目成绩的变化。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核心在于准确地测量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准确地测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而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科学地分析和综合评价。
在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包括考试、问卷调查和观察等。
考试是最常见的测量学生学习成绩的方式,它可以通过题目的难度和得分情况来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问卷调查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等因素,进一步指导教学。
观察则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上课表现和课堂参与情况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除了测量工具,教育测量与评价还需要关注评价标准的制定和使用。
评价标准可以帮助教师设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目标进行对比和评价。
评价标准应该具有明确的描述和明确的评分规则,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例如,在对小明的成绩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设定语文成绩提高10分为目标,并将小明的实际成绩与目标进行比较和评价。
如果小明实际成绩超过目标,可以认为他在语文方面取得了进步;如果小明实际成绩低于目标,可以认为他还需要加强语文学习。
教育测量与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73174c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4.png)
《教育测量与评价》习题(一)填空题1. _桑代克_的论著《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一书标志着教育测量理论的诞生,泰勒领导了著名的八年研究并提出“行为目标评价模式”,最早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被称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
2. 按照测量的精确程度,教育测量量表从低级到高级分为称名量表、顺序量表、区间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
3. 某道论述题满分12分,所有考生在这道题上的平均得分为3.6分,则此题的难度为0.3。
4.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测量与评价科学研究以及教育发展理论研究已成为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
5. 教学工作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命题考试等教学工作基本环节的评价。
(二)判断题(√)1. 测验的信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讲,增加测验的长度,可以提高试题取样的代表性,因而有助于提高测验的信度。
(√)2. 标准分数本身是关于原始分数的一种线性变换,因此,标准分数不改变原始分数的分布形态。
(×)3. 假如某学生在期中语文统考中卷面分数为85分,又知该学生所在年级中有60%的学生成绩低于85分,则该学生的百分等级为51。
(×)4. 等距变量具有等级变量的特征,要求连续数量之间的差距相等,亦即具有相等的单位。
因此,等距变量可以作加减乘除运算。
(×)5. 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就是甄别和选拔,通过各个层次的教育评价可以监督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6. 测验试题的难度影响着测验分数的分布。
(×)7. 现代测量理论是在经典测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修正了经典测量理论的不足,所以现代测量理论可以完全代替经典测量理论。
(√)8. 发展性教学评价认为面面俱到的课不是好课,只是“教教材”,没有“用教材教”的课也不是好课。
(三)简答题1. 常见的指标权重分配方法有哪几种?【答题要点】:常见的指标权重分配方法包括:(1)关键特征调查法;(2)两两比较法;(3)专家评判平均法;(4)倍数比较法;(5)Q分类法。
教育评价与测量复习题(含答案)
![教育评价与测量复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10dd6927d3240c8447ef77.png)
定性分析:是用语言描述形式以及哲学思辨、逻辑分析揭示被评价对象特征的信息分析、处理方法。
绝对评价:指在被评价对象集合之外,预先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评价对象与该客观标准进行比较,判断其达到标准程度的评价。
学生评价: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学生信息的基础上,对学生发展和变化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促进教育与教学改革,使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评价的专业标准:是由从事评价工作及评价有关的专业团体,在总结评价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成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所制定的评价专业的基本规范,用于指导评价工作的研究和发展,并提高公众对评价的可信度。
权重:是指根据各组成要素在整体中的地位重要性和作用大小,所分别赋予的不同数值。
再评价:指按照一定的标准或原则对教育评价工作本身进行评价的活动。
教育评价:指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思想品德评价:是以德育大纲和德育目标为主要依据,运用一切科学可行的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搜集有关的资料信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诸因素做出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为德育决策提供依据。
常用的搜集评价信息的方法:测验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定量数据的类型:类别数据、等级数据、等距数据、比率数据数据频数分布情况的描述方式:频数分布表、统计图、数据频数分布曲线思想品德评价的方法:操行评语法、等第法、评等评分测评法、操作加减评分法、加权综合测评法、模糊综合测评法、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课题教学评价中教师自我反思的形式:自我提问法、行动研究法、教学诊断法、交流对话法、案例研究法、观摩分析法、总结记录法我国具有一定影响的教育评价模式:教育型目标调控模式、协同自评模式、发展性目标评价模式教育评价可分为:1、按评价范围分:宏观的教育评价、中观的教育评价、微观的教育评价;2、按评价的内容分:条件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3、按评价的基准分: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4、按参与评价的主体分:自我评价、他人评价;5、按评价功能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6、按评价的方法分:定量评价、定性评价;7、按评价对象的复杂程度分:单项评价、综合评价常用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课堂听课法、录像评价法、教师和学生调查操作测验可分为:书面操作测验、辨认测验、模拟操作测验、工作样本访谈法可以分为:有结构访谈与无结构访谈、个别访谈与集体访谈、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被评价者在实施阶段会出现的心理现象1、自卫心理;2、应付心理;、3、逆反心理;4、迎合心理;评价者在评价结果处理阶段会出现的心理现象1、类群关系;2、亲疏效应;3、从众行为;4、威望效应;5、本位心理;6、社会刻板印象我国教育评价研究的不足之处1、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2、教育评价可操作性的方法;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4、学校教育评价系统;5、教育评价制度。
《教育测量与评价》第01章在线测试
![《教育测量与评价》第01章在线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65047f060b4e767f5acfce5f.png)
《教育测量与评价》第01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下面描述不属于测量的是(C )A、对学生进行考试B、测体重C、评价老赵是好人还是坏人D、给歌手评分2、数字不仅指类别还指明类别的大小等级的量表属于BA、A 等距量表B、B顺序量表C、C等比量表D、D命名量表3、中观教育评价是指对(D )层面的评价A、A 教育全领域评价B、B宏观决策评价C、C学生为对象的评价D、D学校层面的评价4、微观教育评价的对象主要指(B )A、A 老师B、B 学生C、C 学校D、D 教育全领域5、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计划、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的评价是(A)A、A 形成性评价B、B 诊断性评价C、C 发展性评价D、D 终结性评价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对事物进行分类包括的形式有(AC)A、A 代号B、B 体积C、C 类别D、D 数量2、教育测量的特点(ABCD)A、A 结果的间接性B、B 度量单位的相对性C、C 测量对象的单一性D、D 测量目的的针对性3、教育测量的发展阶段一般分为ACDA、A 萌芽阶段B、B 准备阶段C、C 蓬勃兴起阶段D、D 深入发展阶段4、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阶段包括(ABC )A、A 开创时期B、B 大发展时期C、C专业时期D、D 深入时期5、下列哪些属于教育测量的先驱人物(ABC)A、A 莱斯B、B 泰勒C、C 桑代克D、D斯克里芬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将众多的对象根据一个标准来进行衡量和判断,对他们进行科学的教育评价,筛选择优,称为教育评价的筛选择优功能。
正确正确错误2、从1960-1977年美国教育史上进行了为期8年的课程设置和成绩测验的改革实验,史称八年研究错误正确错误3、在桑代克的《精神与社会测验学导论》中第一次提出教育评价的概念错误正确错误4、学生考试的原始分一般属于等距量表错误正确错误5、形成性评价就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对计划、方案执行情况的评价正确正确错误。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题库及答案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f26458d15abe23482f4df7.png)
将末级指标分解为若干要素,给每个要素指派独立的分数,叫做()收藏A.B 期望评语式编写法B.D行为目标式编写法C.A积分评语式编写法D.C隶属度式编写法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一种记录学生成长的评价方法。
根据学生的反映,以及教师的评价、观察、考察、成绩测验等,得出有关学生进步和发展的系统而持续的记录。
叫做()收藏A.C 观察性评价B.A 质性评价C.B表现性评价D.D 档案袋评价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当前的知识或技能的水平,既有正式学习的,也有非正式学习的结果,既包括学术技能,又包括非学术技能。
叫做()收藏A.D 能力倾向B.A 学绩测验C.C 能力D.B 学绩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异乎寻常的或分裂的生活方式。
如不恰当的情感反应,少语、特殊姿势、怪异行为、行为退缩与情感脆弱。
是哪种临床表现()收藏A.C 轻燥狂B.A 抑郁C.B 精神分裂D.D 社会内向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同一范围内同类评价对象,必须用同一标准;评价指标、标准、权数和分值的确定要合理合情,评价等级和打分时也要合情合理。
是指()收藏A.C 客观性原则B.A 方向性原则C.D 科学性原则D.B 公平性原则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下列哪些属于开放性试题是()收藏A.D 论述题B.C 多项选择题C.A是非题D.B 单项选择题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平均数为0点,标准分作为刻度量尺来直观地划分等级的一种评价标准编写法,叫做()收藏A.D行为目标式编写法B.A 积分评语式编写法C.C 量尺式编写法D.B 量表式编写法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大量数据的变化是遵从一定的规律的,这是数据的()收藏A.D 稳定性B.C 不变性C.A 波动性D.B 规律性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微观教育评价的对象主要指()收藏A.A 老师B.B 学生C.D 教育全领域D.C 学校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年级当量,用年级代替年龄,指把学生的测验成绩与各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比较,看他相当于几年级的水平,也叫做()收藏A.A 百分位常模B.D 年级常模C.C 年龄常模D.B 标准分常模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将认知领域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是()收藏A.A 布鲁姆B.C 梶田叡一C.D 罗杰斯D.B 加涅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笔试、口试和操作测验结合。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终极版本)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终极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7f7cf78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a.png)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终极版本)西南⼤学教育学院《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试题【A】卷阅卷须知:阅卷需⽤红⾊墨⽔笔书写,得分⽤阿拉伯数字写在每⼩题题号前,⽤正分表⽰,不得分则在题号前写0;⼤题得分登录在相对应的分数框内;统⼀命题的课程应当进⾏集体阅卷,流⽔作业;阅卷后需要进⾏复核,发现漏评漏记或总分统计错误应及时更正;对评定分数或统分记录进⾏修改时,修改⼈必须签名。
特别提醒:考⽣必须遵守课程考核纪律,违者将受到严肃处理⼀、选择题(本⼤题共15⼩题,2分×15=30分)1、考试制度的发源地是(),其中⼀个制度的建⽴对世界⽂化发展和考试制度的建⽴起过重要的影响A、中国B、美国C、英国D、⽇本2、20世纪初,美国的教育测量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美国的()是教育评价的催⽣剂。
A、五年研究B、六年研究C、七年研究D、⼋年研究3、下⾯哪种教育测量与评价属于按测量与评价被试⾏为表现的性质分类的()A、智⼒测量与评价B、典型⾏为测量与评价C、能⼒倾向测量与评价D、成就测量与评价4、根据资料获得的时间不同及测验使⽤的⽬的不同,效标关联效度可以分为:()A、同时效度和结构效度B、结构效度和预测效度C、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D、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5、李秉德提出:“教育⽬标分类的三维结构模型”,下⾯()不属于三个维度之⼀。
A、教育⽬标的组成部分B、学⽣的个性⼼理因素C、学⽣的健康程度D、各类组成的发展⽔平6、以下关于测验常模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代表性的样组B、针对某种⼈群C、根据整理统计来获得资料D、是已知的、规定的数据7、标准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测验成绩与平均分数之间的距离,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标准分数在我国⾼考中的试点应⽤A、建⽴标准分数制度是⾼考标准化的重要环节B、在⾼考中使⽤原始分数不具局限性C、⾼考标准分数制度由常模量表分数、等值量表分数组成D、⾼考标准分数有单科标准分数转换⽅法及⾼考综合分的转换⽅法8、在以下标准参照测验的定性标准-测验内容领域规范模式中,()包括说明、实例指导与题⽬样本、内容范围、答案范围A、汉布莱顿模式B、美国IOX模式C、英国GCSE模式D、我国⾼中毕业会考标准的建⽴模式9、教育测量与评价⽅案的可⽤性可以从()⼏个⽅⾯进⾏阐述。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试卷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8336ca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3.png)
教育测量与统计测试试题(A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1、测验手段反映真识情况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程度是()A.效度 B. 信度 C。
区分度 D. 难度2、把总体中各个个体按照一定标志分为不同类型或层次,然后从各类型中随机抽取若干个个体,从而构成样本的抽样方法叫做()A.整群抽样 B。
机械抽样 C。
分层抽样 D。
单纯随机抽样3、一个小组有10个学生,从中选一个组长,若每个人被选到的机会是相等的,则张明或李华被选中的概率是( ),如果进行两次选举,那么两次都选到张明的概率是( )A.1/5,1/5 B。
1/5,1/100 C. 1/10,1/100 D. 1/5,1/104、某班36个学生,英语测验分数地标准差为9。
6,则其离差平方和是()A。
3317。
6 B. 3217.0 C。
3320。
5 D。
3500.15、一位老师对8个学生的作业成绩进行猜测.如果教师猜对的可能性为1/3,且规定教师只有猜对95%才算这个教师有一定的评判能力。
那么,这个教师至少要猜对学生成绩的个数为( ) A.4 B。
5 C。
6 D。
76、下列两组数据①14、2、17、9、22、13、1、7、11②1、26、11、9、14、13、7、17、22、2的中位数分别是( )A.11、12 B。
14、9 C. 13、9 D、14、127、某年初中入学考试时语文、数学、英语的计分比例为4:3:3,一个学生的考试成绩语文为72分,数学为94分,英语为79分,那么该生(假设各科难度相近)总平均分数为( )A.82 B. 82.8 C. 80 D. 80。
78、下列数据:23、36、20、25、33、31、27、29的四分位距是()A. 4B. 6C. 3D. 89、某区拟对参加数学竞赛的2000人中前500名予以奖励,考试的平均分数为75,标准差为9,那么,获奖的分数线是()A.81.03 B. 83.15 C. 84.56 D81。
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资料试卷答案4套
![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资料试卷答案4套](https://img.taocdn.com/s3/m/d29703c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5.png)
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资料试卷答案4套以下是《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试卷答案,包含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试卷共包含四套题,去掉重复后整理如下:一、单选题1.有大小关系和相等的单位,可进行加减运算,不能乘除运算的量表属于哪一种?A。
等距量表 B。
顺序量表 C。
等比量表 D。
命名量表2.在教育评价大发展时期,实证化倾向占主要地位,其中典型的是哪一种?A。
形成性评价 B。
系统分析模式 C。
比较性评价 D。
目标本身的评价3.如果D大于1,表示什么意思?A。
实际水平高的考生得了高分 B。
实际水平低的考生得了高分 C。
无法判断 D。
该题也可能没有区分度4.30人参加的测试,其中第8题主观题(满分20分)的总得分450分,该题的难度为多少?A。
0.75 B。
0.67 C。
0.2 D。
0.655.教学活动所预期达到的标准,进一步具体化的教育目标称作什么?A。
课程目标 B。
教学目标 C。
行为目标 D。
研究目标6.在编制试题时,题型的分类中填空题、改错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都属于哪一种?A。
提供型 B。
选择型 C。
开放式 D。
常用题型7.在《研究的条件》中将认知领域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的是谁?A。
布鲁姆 B。
加涅 C。
梶田叡一 D。
罗杰斯8.同一范围内同类评价对象,必须用同一标准;评价指标、标准、权数和分值的确定要合理合情,评价等级和打分时也要合情合理。
这是什么原则?A。
方向性原则 B。
公平性原则 C。
客观性原则 D。
科学性原则9.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中不可忽略的部分,分为权数和分数两类,用来反映某一个体在整体中的相对地位的是什么?A。
职责标准 B。
量化符号 C。
科学标准 D。
社会标准10.将评价指标体系的末级指标分为若干因素,将每个因素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编制相应的期望评语称为什么?A。
积分评语式编写法 B。
期望评语式编写法 C。
隶属度式编写法 D。
行为目标式编写法11.在评价对象的集合内选择一个或若干基准,各个评价对象和基准进行比较,叫做什么?A。
《教育测量与评价》第01章在线测
![《教育测量与评价》第01章在线测](https://img.taocdn.com/s3/m/d00ff9455901020206409c31.png)
《教育测量与评价》第01章在线测试52:43剩余时间: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运动会体育比赛排除前八名,这种排名属于()A、A等距量表芈B、B顺序量表C、C等比量表蚃D、D命名量表2、微观教育评价的对象主要指()A、A老师蚄B、B学生C、C学校莁D、D教育全领域3、按教育评价主体分为自我评价和()A、A老师评价袃B、B学生评价C、C他人评价薈D、D学校评价4、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计划、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的评价是()A、A形成性评价膃B、B诊断性评价C、C发展性评价袆D、D终结性评价5、以班级的平均成绩为标准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为()A、A绝对评价螈B、B相对评价C、C比较性评价螄D、D需要性的评价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测量的要素包括()A、A信度B、B数字C、C法则D、D事物2、教育评价的意义包括()A、A是教育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B、B是监督检查的工具C、C深化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D、D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3、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阶段包括()A、A开创时期B、B大发展时期C、C专业时期D、D深入时期4、泰勒提出的教育评价准则有()A、A客观性B、B具体性C、C信度D、D效度5、下列哪些属于教育测量的先驱人物()A、A莱斯B、B泰勒C、C桑代克D、D斯克里芬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将众多的对象根据一个标准来进行衡量和判断,对他们进行科学的教育评价,筛选择优,称为教育评价的筛选择优功能。
正确错误2、在桑代克的《精神与社会测验学导论》中第一次提出教育评价的概念正确错误3、学生考试的原始分一般属于等距量表正确错误4、形成性评价就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对计划、方案执行情况的评价正确错误5、绝对评价是在评价对象团体中确定一个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方法一:利用列联表检验我班男生和女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检验男生女生数
学学习情况的差异
假设H 。
:我班数学学习情况与性别无关 备选假设已:我班数学学习情况与性别有关
29,n 2
32,n , 33, n , 28,n 61, n^ 18,n 12 15, n 2, 11,n 22 17
29 33 61 29 28 61 32 33 61 32 28 61
计算统计量:
2.455
计算E j
n i
E ii
E 12
E 21
E 22
2
2 2
( n j E j 0.5)2
E j
0.5
5
29 28
0.5
11 32 33
0.5
17 32 28
0.5
61 29 33 61
61 29 28 61
61 32 33
61
61 32 28 61
自由度k (2 1)(2 1) 1,在临界值查表
20.05
(1) 3.84,因为 2
2.455
3.84,
所以应该接受原假设H。
,即认为在概率为95%( 0.05)的情况下,本班数学学
习情况与男女性别无关;
论述:利用列联表这种方式,过程简单,且可以计算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大小,
通过查表就可以知道有多少的概率这两个变量是相关的,不足之处在于计算比较大,公式也比较复杂,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数学方法去评价,而不是考复杂的数学知识,因此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计算量大,评价起来比较费时;
方法二:除了列联表检验,还可以采用独立性检验,即检验性别与成绩两者是否
设(a 18, b 15,c 11,d 17, n 61)
2 2
n(ad bc) 61 (18 17 15 X) 1.414 3.841
计算相关k2
[(a b)(c d)(a c)(b d)] 33 28 29 32
故可以认为性别与数学成绩无关;
论述:采用独立性检验这种方法,是高中选修里面的知识,即高中生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调研,简单易操作,结论也比较清楚,而且可以计算相关系数,即不仅知道这两个变量是否相关,还直到这两个变量的相关性有多大;
点评:得出来的结论比较出乎意料,因为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我自身明显感觉男生比女生的接受能力要好一些,然后得出来的接结论是我们班男生女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不存在差异。
探讨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我班男女生数学学习情况不存在差异是一个好现象,说明老师讲课可以
被男生,女生同样接受,而不存在侧重的一方;
2:数据分析只是分析了一次的考试成绩,是否具有足够的代表性还有待商榷;
3:数据得出来的结果之所以出乎教学者意料,是因为评价角度不同,这次是以是否及格作为标准,若是以是否优秀作为标准,可能结果会不一样;
4:教学者之所以认为男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比女生好,很多情况下是以高分层或者前几名作为参考,而没有纵观全局,因此容易犯经验性的评价错误;
5:本次评价选取的概率为95%,并不能说明本班的数学学习情况完全与性别无关,若是将概率调整为99%,结果可能会改变,不过99%的概率太过于精确也不具有现实参考价值;
2、例1:从岳阳市一中高一年级896个学生随机抽取20个学生来计算数学期末考试17题的区分度:
利用随即数表选取相应学号的学生的数学成绩制作成下表:
说明:17题满分10分,分记为类,分记为类
欢迎下载3 n项目分总分xt p类q类
X
6.2 96.35 108.14 68.83
2.943
9.989 27.341 18.219 n 20 20 14 6 %
1
1
0.7
0.3
通过查表可得y 0.7580 ( y 为正态分布中0.7所对应的高)
Xp % p q 108.14 68.83 0.7 0.3 t y 9.989 0.7580
得 1.090
8.074
由于 |Z| 8.074 1.96 Z g.052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第17题区分度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论述:利用二列相关系数来计算区分度,可以直接由最后的数据得到直接的 结论,其中各项数据可以通过不同的数学软件进行计算,
操作比较简单,但是公
式太过于复杂,各项数据也必须通过查表得到,验证的过程太过于机械;
点评:17题为第一道大题,原则上来说不应该有太大的区分度,可是通过
计算表明区分度超过95%,这说明命题者没有把握好学情。
一方面,本次命题者 由高三老师负责出题,该老师并不了解高一学情;其次 17题虽考察的是集合方
面的知识,但是却要用到解不等式的知识,这些知识根据进度来看,高一学生还 未学,因此部分学生会感到吃力。
因此区分度就此拉开。
例2:从岳阳市一中高一年级 896名学生当中随机抽取40名学生,并按总成绩 由高到低进行排列,禾I 」用这40名学生18, 19题的小题分来计算18, 19题的区
计算
1.090 1 0.7 0.3 0.75801 20
上表中,满分为150分,18题和19题的满分都为12分; 方法一:用高低分组区分度指数计算这两个题的区分度
分别计算总数25%的高分端低分段平均得分率,其中X H 为总数25%的高分端得 分率,X L 25%为总数的低分段得分率; 计算第18题的区分度:
6282 12 141512211
X L
5.4
2 2 1112 1
计算第19题的区分度: 72316401 12 111 X H
5.4,
2 14 111
0 6 1 2 6 1 2 1 X L
1
6 2 11
5.4 1 D
0.367
12
参考高低分组区分度指数的临界值表
18题的命题应该修改;
论述:采用高低分组区分度指数来计算17题,18题区分度,可以很快计算 出这两题的区分度,从而反映命题者对学情的把握情况,计算量小,操作简单, 结果清晰明了;但是却没办法计算两道题的难度,难度与区分度显然不是一个概 念;
评价:按照临界值表,第18题的区分度太小,应该修改,按照高低分组区
分度指数来计算的话,可以计算区分度,但是判断不一定必须参考表格,应按照 实际情况来定。
第18题为解答题的第二道大题,旨在考察基础,而非在这一道 提上拉开差距。
而且作为一个命题者,不单单只是命一道题,而应该把握整张试 卷的区分度,因此,单看一
X H 11 2 8 6 12 1 4 1
2 6 11
8.6,
8.6 5.4 12
0.267
道题或者两道题并不能反映整张试卷的区分度,也没
办法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
而一张试卷的区分度又不是每道题的区分度简单的相加或者运算,因此如何根据每道题的区分度来计算整张试卷的区分度是一个问题;
但并不能说计算区分度就毫无意义,比如说进行专题检测,一张试卷考察的是单一的内容,这总情况每道题的区分度就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或者单一评价某道题,利用区分度来评价命题者的水平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