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测量的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水准仪的使用
一、目的和要求
⑴了解微倾式水准仪及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和性能,以及各螺旋名称及作用,掌握使用方法。
⑵了解脚架的构造、作用,熟悉水准尺的刻划、标注规律及尺垫的作用。
⑶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瞄准、精平、读数、记录和计算高差的方法。
二、仪器和工具
⑴微倾式水准仪1台、自动安平水准仪1台、脚架1个、水准尺2根、尺垫2个、记录板1块、测伞1把。
⑵自备:铅笔、草稿纸。
三、方法步骤
⑴仪器介绍。
指导教师现场通过演示讲解水准仪的构造、安置及使用方法;水准尺的刻划、标注规律及读数方法。
⑵选择场地架设仪器。
从仪器箱中取水准仪时,注意仪器装箱位置,以便用后装箱。
⑶认识仪器。
对照实物正确说出仪器的组成部分,各螺旋的名称及作用。
⑷粗整平。
先用双手按相对(或相反)方向旋转一对脚螺旋,观察圆水准器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拇指运动方向之间运行规律,再用左手旋转第三个脚螺旋,经过反复调整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⑸瞄准。
先将望远镜对准明亮背景,旋转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用望远镜瞄准器照准竖立于测点的水准尺,旋转对光螺旋进行对光;最后旋转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的竖丝位于水准尺中线位置上或尺边线上,完成对光,并消除视差。
⑹精平(自动安平水准仪无此步骤)。
旋转微倾螺旋,从符合式气泡观测窗观察气泡的移动,使两端气泡吻合。
⑺读数。
用十字丝中丝读取米、分米、厘米、估读出毫米位数字,并用铅笔记录。
⑻计算。
读取立于两个或更多测点上的水准尺读数,计算不同点间的高差。
二水准测量
一、目的和要求
⑴练习水准路线的选点、布置。
⑵掌握普通水准测量路线的观测、记录、计算检核以及集体配合、协调作业的施测过程。
⑶掌握水准测量路线成果检核及数据处理方法。
⑷学会独立完成一条闭合水准测量路线的实际作业过程。
二、仪器和工具
⑴水准仪1台、脚架1个、双面水准尺2根、尺垫2个、、记录板1块、测伞1把。
⑵自备:铅笔、计算器。
三、方法步骤
⑴领取仪器后,根据教师给定的已知高程点,在测区选点。
选择4~5个待测高程点,钉木桩并标明点号,形成一条闭合水准路线。
⑵在距已知高程点(起点)与第一个转点大致等距离处架设水准仪,在起点与第一个待测点上竖立尺。
⑶仪器整平后便可进行观测,同时记录观测数据。
用双仪器高法(或双尺面法)进行测站检核。
⑷第一站施测完毕,检核无误后,水准仪搬至第二站,第一个待测点上的水准尺尺底位置不变,尺面转向仪器;另一把水准尺竖立在第二个待测点上,进行观测,依此类推。
⑸当两点间距离较长或两点间的高差较大时,在两点间可选定一或两个转点作为分段点,进行分段测量。
在转点上立尺时,尺子应立在尺垫上的凸起物顶上。
⑹水准路线施测完毕后,应求出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以对水准测量路线成果进行检核。
⑺在高差闭合差满足要求(,单位mm)时,对闭合差进行调整,求出数据处理后各待测点高程。
三DJ6经纬仪的使用
一、目的和要求
⑴了解DJ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以及主要部件的名称与作用。
⑵掌握经纬仪的安置方法,学会使用光学经纬仪。
二、仪器和工具
1.DJ6光学经纬仪1台、记录板1块、测伞1把。
2.自备:铅笔、计算器。
三、方法步骤
(一)光学经纬仪
⑴仪器讲解。
指导教师现场讲解DJ6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各螺旋的名称、功能及操作方法,仪器的安置及使用方法。
⑵安置仪器。
⑶认识仪器。
对照实物正确说出仪器的组成部分、各螺旋的名称及作用。
⑷对中光学对中器对中
①将仪器中心大致对准地面测站点。
②通过旋转光学对中器的目镜调焦螺旋,使分划板对中圈清晰;通过推、拉光学对中器的镜管进行对光,使对中圈和地面测站点标志都清晰显示。
③移动脚架或在架头上平移仪器,使地面测站点标志位于对中圈内。
④逐一松开三脚架架腿制动螺旋并利用伸缩架腿(架脚点不得移位)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大致整平仪器。
⑤用脚螺旋使照准部水准管气泡居中,整平仪器。
⑥检查对中器中地面测站点是否偏离分划板对中圈。
若发生偏离,则松开底座下的连接螺旋,在架头上轻轻平移仪器,使地面测站点回到对中器分划板刻对中圈内。
⑦检查照准部水准管气泡是否居中。
若气泡发生偏离,需再次整平,即重复前面过程,最后旋紧连接螺旋。
(按方法二对中仪器后,可直接进入步骤6)
⑸整平。
⑹瞄准。
取下望远镜的镜盖,将望远镜对准天空(或远处明亮背景),转动望远镜的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最清晰;然后用望远镜上的照门和准星瞄准远处一线状目标(如:远处的避雷针、天线等),旋紧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转动对光螺旋(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再转动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微动螺旋,使目标被十字丝的纵向单丝平分,或被纵向双丝夹在中央。
四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一、目的和要求
⑴进一步熟悉DJ6光学经纬仪的使用方法。
⑵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记录和计算方法。
⑶了解用DJ6光学经纬仪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各项技术指标。
二、仪器和工具
⑴DJ6型光学经纬仪1台、记录板1块、测伞1把、木桩3个、小钉3个、线垂2个、斧头1把、小竹杆6根。
⑵自备:铅笔、计算器。
三、方法步骤
(一)光学经纬仪
⑴在指定的场地内,选择边长大致相等的3个点打桩,在桩顶钉上小钉作为点的标志,分别以A,B,C命名。
2将B点作为测站点,安置经纬仪进行对中、整平。
3使望远镜位于盘左位置(即观测员用望远镜瞄准目标时,竖盘在望远镜的左边,也称正镜位置),瞄准左边第一个目标A,即瞄准A点垂线,用光学经纬仪的度盘变换手轮将水平度盘读数拨到0º或略大于0º的位置上,读数并做好记录。
4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望远镜瞄准右边第二个目标C,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录,并在观测记录表格中计算盘左上半测回水平角值(C目标读数-A目标读数)。
5将望远镜盘左位置换为盘右位置(即观测员用望远镜瞄准目标时,竖盘在望远镜的右边,也称倒镜位置),先瞄准右边第二个目标C,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录。
6按逆时针方向,转动望远镜瞄准左边第一个目标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录,并在观测记录表格中计算出盘右下半测回角值(C目标读数-A目标读数)。
7比较计算的两个上、下半测回角值,若限差≤40″,则满足要求,取平均求出一测回平均水平角值。
五电子经纬仪的使用
一、目的和要求
⑴进一步熟悉电子经纬仪的使用方法。
⑵掌握电子经纬仪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记录和计算方法。
⑶了解用电子经纬仪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各项技术指标。
二、方法步骤
⑴仪器讲解。
指导教师现场演示讲解DT5电子经纬仪的各部件名称、操作键盘上各键的功能及显示与信号标记。
2使用:取下望远镜的镜盖,将望远镜对准天空(或远处明亮背景),转动望远镜的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最清晰;用望远镜上的照门和准星瞄准远处一线状目标(如:远处的避雷针等),旋紧经纬仪照准部和望远镜的制动螺旋,转动物镜调焦螺旋(对光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注意消除视差);再转动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微动螺旋,使目标被十字丝的纵向单丝平分,或被纵向双丝夹在中央。
开机后屏幕显示的水平方向读数“HR 65º41′20″”为仪
器内存的原始水平方向值,若不需要此值时,可以连续按两次键,使显示的水平方向读数为“HR 0º00′00″”(有时出现的角值可能与该值略有差异)。
2读数。
利用远处较高的建(构)筑物(如水塔、楼房)上的避雷针、天线等作为确定的两个方向目标,分别瞄准后,在显示屏幕上读取水平方向读数、竖直方向读数。
4记录。
用2H或3H铅笔将各水平方向的观测读数记录在表格中,利用不同水平方向值进行水平角的计算。
小组间光学经纬仪与电子经纬仪可以进行互换,以便对两种仪器进行了解。
六测设已知角度90°
目的与要求
1.要求学生熟练掌握90度的测设和与人配合的经验
测设12M×30M矩形
(1)在校园内模拟一建筑物四角点的定位。
(2)指导教师给定一已知点和一已知方向。
(3)学生分别用直角坐标法。
(4)最后检查该矩形的其它边长和角度是否符合精度要求。
[用直角坐标法]
一、设计测设方案
4 2
3 1
步骤:1 将经纬仪放在1点对中整平,看3点把经纬仪角度调整0º00´00″转至90º00´00″附近,拧紧水平制动,调水平微动使读数为90º00´00″。
2 指挥人员拿钉子移动,使钉子在十字丝的中心定出3点
3 同理将经纬仪放在放在1点得出4点
二、测设精度检查
用钢尺对12、34、13、24边长进行丈量,其丈量结果与设计边长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1/5000.在1、2、3、4四个点安置经纬仪测出四个内角各应在90 º±1′范围内。
七测设已知高程
二、目的和要求
⑴掌握用水准仪测设高程的基本方法。
⑵测设一条给定的坡度线。
三、仪器和工具
⑴水准仪1台,水准尺2根,皮尺1把,木桩若干个,斧子1把,记录板1块,测伞1把。
⑵自备:铅笔,计算器。
四、方法步骤
(一)用水准仪进行高程的测设
⑴在离给定的已知高程点A与待测点P(可在墙面上,也可在给定位置钉大木桩上)距离适中位置架设水准仪,在A点上竖立水准尺。
⑵仪器整平后,瞄准A尺读取的后视读数a;根据A点高程H A和测设高程计算靠在所测设处的P点桩上的水准尺上的前视读数应该为b:
b = H A + a - H P
⑶将水准尺紧贴P点木桩侧面,水准仪瞄准P尺读数,靠桩侧面上下移动调整P尺,当观测得到的P尺的前视读数等于计算所得b时,沿着尺底在木桩上画线,即为测设(放
H P的位置。
样)的高程
⑷将水准尺底面置于设计高程位置,再次作前后视观测,进行检核。
⑸同法可在其余各点桩上测设同样高程的位置。
、
八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依据建筑基线或一现有的建筑物为基础测设新建筑物定位点的测设方法2.掌握一栋新建筑物的四角定位及轴线引桩测设方法
二仪器和工具J6经纬仪一台,50米钢尺把,红蓝铅2枝
三主要步骤
新建筑物
4 2
1号建筑物
3 1
b a
依照图纸所示,为与原有建筑物之间的数据关系。
依照图纸所示,为与建筑基线之间的数据关系。
如图3,在AB延长线上,以B点测设已知长度10.120m及45.880m,得出辅助a、b两点,并做出标记。
在a、b两点分别安置经纬仪,分别以aA、bA为起始方向(仪器水平度盘拨为0º00´00″),顺时针转动望远镜使水平度盘为270 º 00′00″,分别得出a2,b4的方向线,分别从a点、b
点沿各方向线量出1.120m、110880m,得出1、2、3、4四个定位点,打入木桩,并钉入小钉。
用钢尺对12、34、13、24边长进行丈量,其丈量结果与设计边长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1/5000.在1、2、3、4四个点安置经纬仪测出四个内角各应在90 º±1′范围内。
五。
如图3-24所示:其步骤同上。
在1、2、3、4四个点分别测角的同时,将各边轴线引测至建筑物轴线外并进行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