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合集下载

地图,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区别

地图,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区别

地图定义:按照一定制图规则,用线条、符号、图形、文字及色彩等在平面上表示地表自然状况、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工具书。

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地形图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种正射投影图。

地形图是在一定的数学基础下绘制的、用符号表示地物和地貌(高低起伏等),表示的内容是经过一定的取舍后的地物和地貌。

(1)以大地测量成果作为平面和高程的控制基础,并印有经纬网和直角坐标网,能准确表示地形要素的地理位置,便于目标定位和图上量算;(2)以航空摄影测量为主要手段进行实地测绘或根据实测地图编绘而成,内容详细准确;(3)地貌一般用等高线表示,能反映地面的实际高度、起伏状态,具有一定的立体感,能满足图上分析研究地形的需要;(4)有规定的比例尺系列,如我国规定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为:1:1万、1:2.5万、1:5万、1:10万、1:20万(现已为1:25万) 、1:50万、1:100万,可以基本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军队作战指挥的不同需要;(5)有统一的图式符号,便于识别使用。

土地利用规划图指对一个社区或类似范围内日后的发展所做的规划图,其中标明用于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活动区或其他用途的土地的大小和位置。

土地利用规划图常是确定具体区划的基础。

宗地图与地籍图土地使用权人的权属界址范围内的地块称为一宗地。

它是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

一般情况下,一宗地为一个权属单位;同一个土地使用者使用不相连接的若干地块时,则每一地块分别为一宗。

宗地是土地登记的基本单元,也是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

历史上曾称宗地为“丘”。

宗地图是土地使用合同书附图及房地产登记卡附图。

它反映一宗地的基本情况。

宗地图属于地籍图的一种,是在地籍图的基础上编制的,以一宗土地为单位绘制的宗地图。

基本地籍图的侧重点是土地及其地上附着物的位置权属。

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其数字化

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其数字化

6、现状地物与图斑的叠合分析




在土地信息应用系统中要求实现对图形属性数 据的提取和入库,其中在提取图斑的属性数据 入库的同时,统计并输入图斑的净面积;如果 有线状地物穿过图斑,那么在计算图斑的净面 积时,必须将线状地物的面积扣除。要达到上 述要求,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 判断一个线状地物穿过的是什么样图斑; 2) 一个图斑中有几个及哪几个线状地物穿过; 3) 线状地物的哪一部分落在哪个图斑中以及 线状地物怎样穿过图斑的。
Character Character Character
4
60 3 12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所在图幅
图斑编号 剩余面积 计算面积 公路数目 公路面积 铁路面积 铁路数目 水渠数目 水渠面积 村带数目 村带面积 水工建筑数目 水工建筑面积
SZTF
TBBH SYMJ JSMJ GLSM GLMJ TLMJ TLSM SQSM SQMJ CDSM CDMJ SGJZSM SGJZXM
2、数字化流程
土 地 利 用 现 状 图 预 处 理 建 立 土 地 利 用 数 据 库
图 件 扫 描
栅 格 图 像 配 准
图 层 的 分 析 与 建 立
各 地 物 的 矢 量 化
3、扫描影像配准(定向)
4、常见问题

传统的图斑矢量化方法不仅效 率低,冗余度大,相邻图斑之 间还常会出现交叉、撕裂等错 误的拓扑关系(见上图),这样 会妨碍拓扑关系在LIS软件包 中的应用,造成土地统计分析 的错误,从而影响整个土地信 息系统的功能。
强大的二次开发功能
六、土地信息系统的平台选择
MAPINFO作为优秀的桌面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 市县级土地部门中的应用较多。主要是因为该软件 操作的简便和较高的性价比。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是指根据土地利用的不同特征和功能,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便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科学的描述和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是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的重要依据,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用地。

农用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等。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农用地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粮食作物种植地、经济作物种植地、果园、茶园、林地、草地等类型。

粮食作物种植地主要用于种植粮食作物,如稻谷、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种植地主要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如棉花、油料作物、烟叶等;果园主要用于种植果树,如苹果、梨、桃等;茶园主要用于种植茶叶;林地主要用于种植木材林和竹林;草地主要用于放养牲畜。

二、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是指用于城镇建设和农村建设的土地,包括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建设用地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交通运输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类型。

居住区主要用于居民居住,包括住宅小区、农村居民点等;工业区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包括工厂、仓库、矿山等;商业区主要用于商业活动,包括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交通运输用地主要用于交通运输设施,包括道路、铁路、航空港等;公共设施用地主要用于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公园等。

三、生态用地。

生态用地是指用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土地,包括自然保护区、湿地、水源涵养地、风景名胜区等。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生态用地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自然保护区、湿地、水源涵养地、风景名胜区等类型。

自然保护区主要用于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自然生态系统,包括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等;湿地主要用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区等;水源涵养地主要用于保护水资源,包括水源涵养区、水库及其周边地区等;风景名胜区主要用于保护自然风景和文化遗产,包括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等。

土地类型分级,土地类型,土地类型图

土地类型分级,土地类型,土地类型图

土地类型-正文土地按其自然属性(综合自然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划归的类别。

有的地理文献把土地利用类型也叫作土地类型。

土地类型概念来源于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土地的综合认识。

世界各国都有地方性的土地类型名称。

中国两千多年以前的《周礼》把全国土地划为5类: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

战国时期成书的《管子·地员》篇对全国土地作了系统的分类,分为5大类和25个低级类型。

这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土地类型划分系统。

在中国各地划分出不同的地方性土地类型。

例如:北京山区的活山、死山、软山、梁地、台地、川地、滩地;河北井陉盆地的坪、梁、涧、川;黄土高原区除划分塬、梁、峁、川等高级类型外,还分有、畔、壕、墕、坬、、埫、儕、塌、、涧、湫等低级类型,是一种较系统的地方性土地分类系统。

对土地进行分类,研究不同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利用是土地类型学的主要任务。

划分土地类型有两种分类系统,即多系列分类系统和单系列分类系统,这两种分类系统的根本差别有于是否严格区分土地的个体单位的类型单位的差别和联系。

主张多系列分类系统的学者认为,自然界中所存在的土地是一些大小不等、级别有高低、内部结构复杂程度有差别、彼此交错重叠的自然综合体。

按类型是个体的抽象这一逻辑关系,每一级土地个体单位都可以进行分类。

土地单位的多级性(见土地分级)必然导致土地分类应是多系列的。

在土地类型划分时要明确是对哪一级别的土地个体单位进行分类,不同的土地分级单位应属不同的分类系统,即有相(土地元素)分类、限区(土地单元)的分类、地方(土地系统)的分类。

主张单系列分类系统的学者主要是借用土壤和植被的分类观点和方法来进行土地分类,通常选用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成分的某级类型作为土地分类的标志或直接将各种类型分布图采用叠置法得出土地类型的分布区界线和确定其分类等级。

按这种系统,可以由第三级土地类型(相或土地元素)合并成第二级土地类型(限区或土地单元),由第二级土地类型合并成第一级土地类型(地方或土地系统)。

5章 农用地分等

5章 农用地分等
c)自选分等因素指标值与农用地质量分值的关系, 需要地方自主确定;
d)记分规则表的编制应尽量建立在当地试验资料的 基础上;如果没有试验资料,则要采取适当的定性 分析方法,如特尔菲法加以确定;
分等因素分值计算原则
采用相对值法的分值计算原则包括:
a)因素分值的确定要建立在因素与农用地质量相 关研究的基础上。
单元指定作物产量- 二级区对应作物的最大
成本指数aj
产量-成本指数Aj
等间距法
第一步:准备工作及外业补充调查
✓表格准备; ✓图件准备; ✓农用地自然条件资料; ✓农用地利用资料 ✓农用地经济资料 ✓其他资料
第二步:根据标准耕作制度,确定基准作物、指定 作物
✓标准耕作制度: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水平、生产条件
✓指定作物:行政区所属耕作区标准耕作制度中所涉
及的作物,指定作物是给定的。
第三步: 确定农用地分等因素及其权重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因素法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 分,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分等因素指标区 2)确定分等因素 3)编制“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记分 规则表 4)确定分等因素权重
土壤图
土地利用现状图
土地评价单元图
叠置后成果
b)地块法 在底图上用明显的地物界线或权属界线,将农用
地分等主导特性相对均一的地块,划成为封闭单元。 均质地块法适用于所有分等类型和地区。
c)多边形法 将所有分等因素分值图进行叠加,最终生成的
封闭多边形即为分等单元。此方法适合采用计算机技 术进行农用地分等的地方。
农用地等、级、价的关系
农用地 “等”与农用地“级”之间的关系:在已经 开展了农用地分等的地方,则应以农用地等别划分为 背景,直接引用农用地分等成果,通过定级因素修订 得到定级结果。

第七章土地分级与分类

第七章土地分级与分类

第七章土地分级与分类重点:讲授土地分级、分类和分等的方法论,难点:区域划分和类型划分的区别第七章土地分级与分类(综自的三大核心之一)第一节土地的概念与特征一、土地概念与含义土地——197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瓦赫宁根召开的土地评价专家会议上,土地的概念作了规定:土地包括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厚度)的大气、土壤、基础地质、水文和植被(综合体)。

它还包括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人类影响),以及动物对目前和未来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

中科院地理所赵松乔:“土地是一个综合的科学概念,它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全部自然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也包括过去和现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在内。

”概括土地概念的含义:1.含义(1)土地是一个综合自然地理概念综合体:自然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全部自然要素在内的自然地理综合体。

土地的性质——取决于全部组成要素的综合特征,而不从属于任何一个单独要素。

(2)土地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水平范围和垂直厚度)空间范围垂直厚度:土地单位大小不一,厚度不同,最低级土地单位地球表层厚度大小不一,研究范围大,厚度大(3)土地是一个自然历史产物,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具有不断变化的动态特征历史产物所谓某一地段的土地特征,只是土地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瞬间状况。

研究土地不仅要了解它的空间分布综合特征,还要了解它的历史、现状,要推测其演替方向,达到认识土地的本质,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4)土地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人类生产劳动的对象,人类生产活动离不开土地。

是资源农业生产——人类利用和改造土地过程,所以土地与人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它的一些特征是人类长期作用的产物。

土地长期作为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生产资料、改造对象,所以土地具有社会经济利用的特点。

土地的两个基本特征:自然属性——自然历史发展产物受自然规律制约经济属性——可供人类开发利用,创造价值。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制图规范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制图规范

公共管 理与公 08 共服务 用地
083 科教用地
指用于各类教育,独立的科研、勘测、设计、技术推广、科普等的用地。
084 医卫慈善用地 指用于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急救康复、医检药检、福利救助等的用地。
085 文体娱乐用地 指用于各类文化、体育、娱乐及公共广场等的用地。
086 公共设施用地
指用于城乡基础设施的用地。包括给排水、供电、供热、供气、邮政、电 信、消防、环卫、公用设施维修等用地。
为 203A、203B、203C、203D。除上述以外其他农村居民点均调绘为村庄“203”。
附录 Q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图式
图例说明: 1.图例中尺寸单位为毫米(mm)。 2.()中的数字为 1:50000 图用,无()的数字为 1:5000、1:10000 图用。 3.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地类符号大小。 4.本图式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GB/T20257.3-2006、 GB/T20257.2-2006)不一致的,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续 3)
一级类 编码 名称
二级类
编码
名称
116 内陆滩涂
水域及 117 沟渠 11 水利设
施用地 118 水工建筑用地
含义
指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 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洪水位间的滩地。包括海岛的内陆滩地。不包 括已利用的滩地。 指人工修建,南方宽度≥1.0 米、北方宽度≥2.0 米用于引、排、灌的渠道, 包括渠槽、渠堤、取土坑、护堤林。 指人工修建的闸、坝、堤路林、水电厂房、扬水站等常水位岸线以上的建 筑物用地。
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指种植桑树、橡胶、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药材等其它多年生作物的 园地。 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包括迹地, 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 河流、沟渠的护堤林。 指树木郁闭度≥0.2 的乔木林地,包括红树林地和竹林地。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要求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要求规范

实用文案文案大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国土资源部目录前言1 适用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总则5 土地利用现状图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7 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8 土地整治规划图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用途分类及含义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土地用途分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及含义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表达图式附录F(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表达图式附录G(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附录H(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附录I(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附录J(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附录K(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附录L(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附录M(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文案大全文案大全前言为 加 强 对 乡( 镇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编 制 工 作 的 指 导 ,保 证 乡( 镇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制 图 质 量 ,推 进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制 图 标 准 化 、规 范 化 建 设 ,根 据《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土 地 管 理 法 》及 有 关 法 律 、法 规 、技 术 标准 ,制 订《 乡( 镇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制 图 规 范 》,明 确 乡( 镇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有 关 图 件 制 图 要 素 及 其 表 达要求。

本 规 范 的 附 录 A 、附 录 B 、附 录 C 、附 录 D 、附 录 E 、附 录 F 、附 录 G 、附 录 H 为 规 范 性 附 录 ,附 录 I 、附录 J 、 附 录 K 、 附 录 L 、 附 录 M 为 资 料 性 附 录 。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目录前言1 适用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总则5 土地利用现状图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7 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8 土地整治规划图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用途分类及含义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土地用途分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及含义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表达图式附录F(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表达图式附录G(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附录H(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附录I(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附录J(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附录K(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附录L(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附录M(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前言为加强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保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质量,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订《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明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图件制图要素及其表达要求。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为资料性附录。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

本规范规定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建设、生态保护等多种形式。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是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科学分类和标准化的体系,对于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土地利用现状可以按照土地利用功能进行分类。

根据土地利用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土地分为农用地、林地、草地、水域、城镇建设用地、工矿用地等多个类别。

农用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包括耕地、园地、林果地等;林地用于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草地则用于畜牧业的发展;水域则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城镇建设用地用于城市建设和居住;工矿用地则用于工业和矿产资源的开发。

这种分类方式可以清晰地反映土地的利用功能,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

其次,土地利用现状还可以按照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分类。

土地利用方式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工矿用地等多种类型。

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园地则用于果树和蔬菜的种植;林地用于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草地用于畜牧业;水域则包括湖泊、水库等;建设用地用于房屋建设和市政设施的建设;工矿用地用于工业和矿产资源的开发。

这种分类方式可以全面地反映土地的利用方式,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

最后,土地利用现状还可以按照土地利用强度进行分类。

土地利用强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的经济活动和人口密度等指标的综合表现。

根据土地利用强度的不同,可以将土地分为高强度利用地、中强度利用地、低强度利用地等多个类别。

高强度利用地主要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和工矿用地;中强度利用地主要包括农业用地和园林用地;低强度利用地主要包括森林用地和草地。

这种分类方式可以客观地反映土地的利用强度,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是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科学分类和标准化的体系,对于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土地利用功能、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强度的分类,可以更好地反映土地资源的特点,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制图课件--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制图课件--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用地
一级类
二级类
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
含义
09 特殊 用地
指用于军事设施、涉外、宗教、监教、殡 葬等的土地。
091 军事设 指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设施用地。 施用地
092 使领馆 指用于外国政府及国际组织驻华使领馆、 用地 办事处等的用地。
093 监教场 指用于监狱、看守所、劳改场、劳教所、 所用地 戒毒所等的建筑用地。
基地
一级类
二级类
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
含义
08 公共
指用于机关团体、新闻出版、科教文卫、
管理
风景名胜、公共设施等的土地。
与公
共服 081 机关团 指用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群众自治组
务用
体用地 织等的用地。

082 新闻出 指用于广播电台、电视台、电影厂、报社、 版用地 杂志社、通讯社、出版社等的用地。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二 ○ 一四年十二月
主要内容
· 概述 · 我国土地调查分类回顾 ·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分类
概述
概述
土地利用现状是土地资源自然属性和经济特性的 全面反映。 土地利用划分具有如下特点: · 它是在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综合影响下,经 过人类的劳动所形成的产物 · 它在一定的空间分布上服从社会经济条件,在地 域分布上步而变化 的
052 住宿餐 指主要用于提供住宿、餐饮服务的用地。包括
饮用地 宾馆、酒店、饭店、旅馆、招待所、度假村、
餐厅、酒吧等。
053 商务金 指企业、服务业等办公用地,以及经营性的办 融用地 公场所用地。包括写字楼、商业性办公场所、
金融活动场所和企业厂区外独立的办公场所等
用地。
054 其它商 指上述用地以外的其他商业、服务业用地。包

2023年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2023年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2023年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联合国环境统计术语表中也说明了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分类、土地垄断土地的使用。

土地利用对应地区的社会经济说明(功能水平):地区作为住宅、工业和商业用途、农业和林业、娱乐和保存用途等。

也可能与土地覆盖有关,以推断土地利用或逆向推进。

但是,情况往往更加复杂,联系也不那么明显。

与土地复盖相反,土地利用难以观测。

例如,草原是否用于农业用途往往很难决定。

区分土地使用和土地覆盖和他们的定义一般影响着分类系统、数据采集和信息系统的发展。

分类的意思。

分类提供土地复盖和土地利用相关人类活动类型等信息。

它也可能有助于环境影响评估和潜在土地利用的多样性。

[2][2]]土地被覆盖了。

土地复盖对应于一个物理描述的地球表面。

那就是覆盖或覆盖地面。

这说明了区分各种生物物理类。

基本上,不同地区的植被(树木、灌木、田野、草坪)、裸土、硬表面(岩石、建筑物)、湿地区和水体(河道、湿地)。

根据许多文献的总结,土地利用分类有3种:1、土地形式分类。

又称土地资源/土地复盖分类2.土地利用分类。

又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功能分类、土地用途分类3、两者综合分类。

根据和定义。

土地利用分类土地形式分类/土地资源分类/土地复盖分类反映了人类对土地利用改造的形式,反映了土地利用本身的内在自然特征。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功能分类/土地用途分类,根据地区单元的人类活动,土地利用地区单元的功能和用途。

综合分类系统,简称土地利用/土地复盖分类系统,在实质上,了功能和形式的区别。

同时考虑功能和形式,一般不区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关于我国土地利用分类问题的讨论》一文中提到了三个分类体系:(1)土地利用分类体系;(2)土地资源/土地复盖分类体系;(3)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资源/土地复盖类型相结合的综合分类体系,通常简称土地利用/土地复盖分类体系。

[1][1]RindD HudsonR。

城市土地利用分类样本图。

LandUse一文中指出了形式分类标准。

地图,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区别[指南]

地图,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区别[指南]

地图定义:按照一定制图规则,用线条、符号、图形、文字及色彩等在平面上表示地表自然状况、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工具书。

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地形图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种正射投影图。

地形图是在一定的数学基础下绘制的、用符号表示地物和地貌(高低起伏等),表示的内容是经过一定的取舍后的地物和地貌。

(1)以大地测量成果作为平面和高程的控制基础,并印有经纬网和直角坐标网,能准确表示地形要素的地理位置,便于目标定位和图上量算;(2)以航空摄影测量为主要手段进行实地测绘或根据实测地图编绘而成,内容详细准确;(3)地貌一般用等高线表示,能反映地面的实际高度、起伏状态,具有一定的立体感,能满足图上分析研究地形的需要;(4)有规定的比例尺系列,如我国规定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为:1:1万、1:2.5万、1:5万、1:10万、1:20万(现已为1:25万) 、1:50万、1:100万,可以基本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军队作战指挥的不同需要;(5)有统一的图式符号,便于识别使用。

土地利用规划图指对一个社区或类似范围内日后的发展所做的规划图,其中标明用于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活动区或其他用途的土地的大小和位置。

土地利用规划图常是确定具体区划的基础。

宗地图与地籍图土地使用权人的权属界址范围内的地块称为一宗地。

它是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

一般情况下,一宗地为一个权属单位;同一个土地使用者使用不相连接的若干地块时,则每一地块分别为一宗。

宗地是土地登记的基本单元,也是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

历史上曾称宗地为“丘”。

宗地图是土地使用合同书附图及房地产登记卡附图。

它反映一宗地的基本情况。

宗地图属于地籍图的一种,是在地籍图的基础上编制的,以一宗土地为单位绘制的宗地图。

基本地籍图的侧重点是土地及其地上附着物的位置权属。

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图规则

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图规则

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图规则作者:彭朝冰张鸿儒刘华平来源:《国土资源导刊》2011年第12期土地利用现状图是用空间方式表达一定区域内的当前土地利用类型分布、面积及土地利用结构的专题地图。

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成果,能够为政府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区域规划、农业区划和国土整治提供参考数据。

基于知识的土地利用制图综合规则的建立在土地利用数据中,地物要素的重要性级别是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和具体研究目的赋予地理要素的。

它强烈依赖于地理要素自身的特征、周围的环境、社会属性、应用目的以及其发展趋势。

针对揭阳市具体情况,设定各地类重要性先后级别为:耕地、园地、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草地、其他土地。

在实施具体的综合操作时,将不重要的图斑较先处理,而重要些的较后处理。

这样,地类图斑的处理顺序为:其他土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林地、园地、耕地。

土地利用图综合主要涉及到的是级别选取,即在同类物体中选取那些主要的、等级高的对象,舍去次要的、等级较低的那部分对象。

通常采用资格法和定额法拟定出用数量术语描述的选取标准。

在进行制图综合时,我们通过资格法、定额法等方法来确定选取指标并对制图物体实施选取。

地物概括指的是对制图物体的形状、数量和质量特征进行化简。

概括分为形状概括、数量特征概括和质量特征的概括。

形状概括是去掉复杂轮廓形状中的某些碎部,保留或夸大重要特征,代之以总的形体轮廓。

制图综合中概括的基本规律主要是形状概括的规律。

小图斑综合规则:在土地利用制图综合时,相同地类的小图斑首先可以进行同类合并,合并后仍然达不到上图面积的图斑可以按照各地类之间的相似性或语义邻近关系,确定小图斑合并的优先级。

小间距地物判断与处理规则:编图时,当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发生定位矛盾时,可以采用符号矩阵(即按符号的重要性程度编码)来判断移位次序,具体实施时,通常采用舍弃、移位、压盖的方式。

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分类

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分类

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分类土地分类的含义和类型无论何种空间规划,最终都要落到土地上,国土空间规划也不例外。

合理的土地分类是国土空间规划制图的科学基础,是优化空间结构和布局的科学依据,也是制定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依据。

所谓土地分类,就是根据土地本身的差异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土地划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类别。

“分”即鉴定、描述和命名;“类”即归类,按一定秩序排列类群。

其分类单位从区域土地个体单位所具有的相似属性中归纳出来,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分类单位级别愈低,同一类型的共同性或相似性则愈多,级别愈高则共同性减少。

国内外有关学者,对于如何进行土地分类尚未形成共识,在方法论层面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

在分类系统的建立上,由于应用目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分类系统,主要有以下五大类型:1)土地自然分类。

主要根据土地自然属性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为具体标志,揭示土地类型的分异和演替规律,遵循土地构成要素的自然规律,划分土地类型。

例如《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制图规范》,首先按照水热条件的组合差异,将全国分为12个土地纲。

在其下共分两级,各省根据需要可以采用三级续分。

第一级称为土地类,是土地类型分类的高级单位,主要根据大(中)地貌类型的差异划分,山地以垂直自然带划分;第二级称为土地型,主要是依据植被亚型或群系组、土壤亚类划分。

全国共分出土地类115种,土地型872种。

2)土地利用分类。

从土地利用现状出发,根据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异规律、土地用途、土地利用方式等,按照一定的层次等级体系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别。

土地利用类型是土地用途、利用方式、经营特点和土地覆盖特征相对一致的地域单元。

例如2017年《GB/T21010-201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将全国土地利用分为12个一级类,73个二级类。

12个一级类分别是: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用地。

第7章-土地资源调查图件编制

第7章-土地资源调查图件编制

(一)、资料的收集及分析
• 1.资料收集 • 最新的1:10000地形图,经过外业 填土
的地形图,调绘和补测的航片卫片、各 种外业记录手簿、交通、地名、境界等 资料。
• 2.资料分析 • 可靠性、精确性、完备性、现势性
(二)、基础地图的编制
• 1.数学基础展绘
• 用直角坐标展绘仪、坐标格网尺、分规 等展绘工具展绘1:10000图廓点、经纬网 、直角坐标网、控制点等。
八、数字地图制图
• 数字化仪或者扫描仪 • 数字化输入到计算机的数据要进行坐标和投影
的定义; • 数字化输入到计算机的数据一般会出现误差,
需要对数据进行检查和相应的处理:图形修改 、增加、删除、拼接。 • 图面配置、图例设计、输出
烧 了 回 忆 取 暖倾听 一种悲 伤▲不 对称的 完整得 不到的 现在潮 流肆虐 青春一 秒钟的 永恒。
外业调绘时达到上图面积的居民地均应表示
(三)、专题内容的制图综合
• 制图综合要处理好以下两种关系: • 1.地图要素的几何精度与地理特征的关系 • 统一专题在不同比例尺地图上所显示的内容有
• 内容:土地权属界址线、界址拐点;突出表示境 界和土地权属界,表明相邻单位界线的主要拐点 和终点;境界两侧一定距离内会出相应的地面测 量控制点、地貌、地物、地类界和地类符号;县 、乡政府和村名委员会所在地,主要居民地、水 系、道路;有方位意义的地物;图面设计内容。
七、土地类型图制图
• 综合制图法
土地资源调查成果图编制
一、图件种类
• 1、土地利用现状图 • 2、土地权属界线图 • 3、土地类型图
• 成果图属于专题图,各类成果图由于所表示的 内容、表现形式、表示方法、比例尺上有着一 定的差异,所需要的编图资料来源、类型各不 相同,所采用的编图方法也不一样。

土地调查与制图

土地调查与制图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土地调查制图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熟练掌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航空遥感调查方法,了解土地的卫星遥感调查方法,掌握图斑面积量算和土地调查成果的整理和验收等内容。

教学重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教学难点:卫星遥感调查、面积量算土地调查与制图第一章土地调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1、土地调查:以了解土地的实际情况、获取土地相关信息为目的而进行的各种调查活动总称2、土地调查的目的:土地调查是对土地的类型、数量、质量特性、空间变异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中利用和管理的状况进行综合考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其目的如下:1)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基本数据(摸清家底、质量、地籍或权属)2)为土地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础图件和属性数据3)土地调查是土地动态监测的实现过程4)土地调查资料是制定国民经济计划、综合农业区划和农业生产计划的重要依据3、土地调查的任务:土地调查的任务是清查土地类型、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利用现状,并给以综合分析和评价。

1)清查各类土地的数量2)清查土地的基本特性和质量状况3)分析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土地利用分区4)土地调查的成果最后以系列成图的形式表达,有条件的地区要逐步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或数据库常用的国内外多光谱和高分辨率RS数据1)目的:为改变我国土地资源家底长期不清的局面2)过程:经过团结协作、联合攻关, 利用3 年时间, 应用遥感技术查清了国家级土地资源的数据和分布,。

3)意义:完成了全国土地利用调查制图,填补了我国土地资源面积的空白4)阶段:●第一阶段从1980年6月至1982年2月,利用国家新测绘的1:5万和部分1:2.5万、1:10万地形图,进行全国和分省陆地、岛屿、沿海滩涂以及内海、领海面积量算●第二阶段从1981年初至1982年5月,利用1:5万地形图,采取分类涂色,用密度分割仪量算的方法,完成京、津、沪三市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量算;完成27个省、自治区10种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计算。

土地利用图编制

土地利用图编制

土地利用图是土地调查的一项重要成果,他以地形形式,全面系统地反映本行政辖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利用现状,以及与自然、社会经济等要素的相互关系的专题地图。

土地利用图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是基础图件,比例尺与调查底图相同;另一种为土地利用挂图,按行政区域由县向上(市、省)分级编制。

(1)、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编制1、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是以原始调查图件为基础,统一采用《规程》规定的图示图例,由数据库生成含有行政区域界线、权属界线、地类界线、地类属性、地理名称注记等要素的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电子图。

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尺和调查内容应与原始调查图件一致。

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是各级图件编制的基础。

2、有条件的地区,可叠加地貌。

(2)、土地利用挂图编制1.编绘要求①全面反映制图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分布规律、利用特点和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②体现土地调查成果的科学性、完整性、实用性和现势性;③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按《规程》执行。

地类图斑应有统一的选取指标,定性、定位正确;④广泛收集现势资料,对新增重要地物,要根据有关资料进行修编,提高图件的现势性;⑤在土地调查数据库基础上,采用人机交互编制,形成数字化成果。

⑥内容的选取和表示要层次分明,符号、注记等正确,清晰易读。

2.图件编绘的准备(1)收集遍图资料: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数据)、最新的行政区划、交通、水利等专题图、地形图(小比例尺)等。

(2)拟订编图设计书:确定坐标系统(平面、高程)、根据区域范围选择比例尺、制作作业方案和工艺流程、确定地类综合取舍及相互关系处理的原则和方法等。

3.图件编绘方法(1)缩小套合:将下一级挂图(或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缩小与地理底图套合,当主要地物,如铁路、公路等与底图相应地物目视不重合(大于0.2mm,新增地物除外)时,应以地理底图为控制,对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纠正。

(2)综合取舍:综合取舍的原则是,上图图斑应与调查图斑的地类面积比例保持一致,形状相似;道路、河流等应成网状,充分反映不同地区分布密度的对比关系及通行状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分类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 家标准(GB/T 21010—2007)完全相同,以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为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土地综合分类方法, 根据土地的利用现状和覆盖特征,对城乡用地进 行统一分类
分类基本框架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二级分类体系。一级 类12个,二级类57个 各省根据本省的具体情况,可在全国统一的二级 分类基础上,根据从属关系续分三级类,并进行 编码排列,但不能打乱全国统一的编码排序及其 所代表的地类及含义
城镇土地分类用于城镇地籍调查和城镇地籍变更 调查。从1989年发布开始,一直沿用到2001年12 月
全国土地分类
为了满足土地用途管理的需要,科学实施全国土 地和城乡地政统一管理,扩大调查成果的应用, 在研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其含义”和 “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两个土地分类基础上, 国土资源部制定了城乡统一的“全国土类 全国土地分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1984年,我国颁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 程》中制定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其含义”。 采用两级分类,其中一级类分耕地、园地、林地、 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及 未利用土地8类,二级类分46类
“全国土地分类”自2002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 围试行 。自2002年以来 ,有效地应用于土地变 更调查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
全国土地分类
“全国土地分类” 包括《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和《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
《全国土地分类(试行)》是城乡一体化的土地 分类,适用于城镇和村庄大比例尺地籍调查
分类基本框架—一级类设定
依据土地用途和利用方式,考虑到农、林、水、 交通等有关部门需求,设定“耕地”、“园 地”、“林地”、“草地”、“水域”、“交 通运输用地” 依据土地利用方式和经营特点,考虑到城市管 理等有关部门的需求,设定“商服用地”、 “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 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为了保证地类的完整性,对上述一级类中未包 含的地类,设定“其他土地”
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 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012 水浇地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
灌溉,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种植蔬菜
等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
013 旱地
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 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二○一一年七月
主要内容
概述 我国土地调查分类回顾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分类 农村土地调查地类认定 分类衔接和转换
概述
概述
土地利用现状是土地资源自然属性和经济特性的 全面反映。 土地利用划分具有如下特点: 在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综合影响下,经过人 类的劳动所形成的产物 在一定的空间分布上服从社会经济条件,在地域 分布上不一定连成片 种类、数量、分布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进 步而变化
分类基本框架—二级类设定
二级类是依据自然属性、覆盖特征、用途和经 营目的等方面的土地利用差异,对一级类进行 具体细化。
地类含义
一级类
二级类
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
含义
01 耕地 011 水田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 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 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 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 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 1.0米、北方宽度<2.0米固定的沟、渠、路和 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 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
032 灌木林 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

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
物的园地。
一级类
二级类
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
03 林地
含义
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 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包括迹 地,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 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 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
031 有林地 指树木郁闭度≥0.2的乔木林地,包 括红树林地和竹林地。
全国土地分类
《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的整体框架与《全国 土地分类(试行)》相同,采用三级分类。其中农用地和 未利用地部分与《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完全相同,建 设用地部分进行了适当归并。将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 公用设施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特殊用地6个 二级类和交通运输用地中的三级类街巷,合并为居民点及 工矿用地,作为二级类,在其下划分城市、建制镇、农村 居民点、独立工矿、盐田和特殊用地6个三级类。
一级类
二级类
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
02 园地
含义
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 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 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 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包 括用于育苗的土地。
021 果园 指种植果树的园地。
022 茶园 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023 其它园 指种植桑树、橡胶、可可、咖啡、
针对全国城镇与村庄地籍调查尚未全面完成的现 实情况,国土资源部在《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基础上,制定了《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 用)》。适用于土地变更调查和更新调查
全国土地分类
《全国土地分类(试行)》采用三级分类。其中 一级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3类,也就 是《土地管理法》的三大类。二级分为耕地、园 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商服用地、工 矿仓储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 宅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特殊用 地、未利用土地和其他土地15类。三级为分71类。
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调查就是采用土地利用现状 分类。从1984年颁布开始,一直沿用到2001年12 月
城镇土地分类
1989年9月,我国颁布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中制定了“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城镇土地分 类主要根据土地用途的差异,将城镇土地分为商 业金融业用地,工业、仓储用地,市政用地,公 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特殊用地, 水域用地,农用地及其他用地10个一级类,24个 二级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