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处理氨氮废水

合集下载

氨氮废水常用处理方法

氨氮废水常用处理方法

氨氮废水常用处理方法氨氮废水是指废水中含有氨氮化合物的废水。

氨氮废水的处理是保护环境、减少对生活水源、地下水和环境的污染的重要过程。

以下是常用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一、化学法处理1. 氧化法氧化法是将含有氨氮化合物的废水中的氨氮氧化为硝酸盐,进而使得氨氮被转化为无害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有氯和臭氧。

此外,还可以利用高锰酸钾氧化废水中的氨氮。

2. 硫酸铵沉淀法硫酸铵沉淀法是一种将氨氮转化为与之反应生成固体沉淀的方法。

该方法中,硫酸铵与废水中的氨氮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硫酸铵、硫酸铁、硫酸铵铁等盐类沉淀,从而将氨氮从废水中去除。

二、生物法处理1. 厌氧处理法厌氧处理法是利用厌氧条件下的微生物,将有机废物和氨氮一起去除。

在厌氧生物反应器中,废水中的氨氮会被微生物利用作为能源和氮源,通过微生物代谢的产物来将氨氮去除掉。

2. 高效曝气活性污泥法高效曝气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通过生物氧化反应将氨氮去除的方法。

在高效曝气活性污泥法中,通过添加活性污泥,在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利用曝气设备对污水进行充分曝气,促使废水中的氨氮通过厌氧-好氧反应达到去除的目的。

三、物理法处理1. 吸附法吸附法是通过吸附剂表面的孔隙结构和化学性质,将废水中的氨氮物质吸附到吸附剂上,使氨氮物质从废水中转移到吸附剂上,并通过后续的处理将吸附剂中的氨氮去除。

2.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半透膜将废水中的氨氮物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通过调整操作条件,如压力差、温度等,使得废水中的氨氮物质能够透过半透膜,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四、辅助方法1. 灭活法灭活法是指通过添加酸、碱等化学物质,改变废水中的pH值,使得废水中的氨氮化合物发生离子化反应,从而改变其活性,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2. 稀释法稀释法是指通过将废水与其他水源进行混合,降低废水中氨氮的浓度,以达到减少氨氮的目的。

上述是常用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具体选择何种方法应根据废水中氨氮浓度、处理效果要求和经济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实验(实验方案)

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实验(实验方案)

(1)了解 A2O,SBR 和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工艺原理。

(2)掌握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方法和过程;活性污泥是由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吸附在活性污泥上的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组成。

其中微生物是活性污泥的主要组成部份。

一个生化系统的运行, 必须要有活性污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物相。

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就是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 即营养物质、溶解氧、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等, 在这种情况下, 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活性污泥形成, 并且在数量上逐渐增长, 并最后达到处理废水所需的污泥浓度。

(1) A2O 反应器模型, SBR 反应器模型,普通活性污泥法反应器模型(2)活性污泥种泥(取自污水处理厂)(3)生活废水(人工摹拟配制)(4) 100mL 量筒第 1 天,投加一定量的活性污泥种泥,并投加污水,使污泥和污水总量达到反应器有效体积的 30%,并启动 SBR (或者 A2O)反应器循环运行。

第 3 天,换水,增加污水量,使污泥和污水总量达到反应器有效体积的50%。

第 5 天,换水,增加污水量,使污泥和污水总量达到反应器有效体积的70%。

第 7 天,换水,增加污水量,使污泥和污水总量达到反应器有效体积的 100%。

每天观察活性污泥生长状况。

每天记录:SBR (或者 A2O)反应器模型内的活性污泥生长状况(每天测量 SV30,方法见实验二,观察污泥量)。

对 2 种类型工艺的污泥驯化过程进行讨论分析。

(1)了解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完成的污泥性状;(2)加深对 SBR 、A 2O 、普通活性污泥法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性能的理解; (3)掌握常规污泥性质(SV30、MLSS 、SVI)的测定方法。

活性污泥是人工培养的生物絮凝体, 它是由好氧微生物及其吸附的有机物组成的。

活性 污泥具有吸附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也有些可利用无机物质) 的能力, 显示出生物化学活 性。

在生物处理废水的设备运转管理中, 除用显微镜观察外, 下面几项污泥性质是时常要测 定的。

氨氮的预处理方法

氨氮的预处理方法

氨氮的预处理方法氨氮是指水中所含的游离氨和铵离子的浓度。

由于氨氮具有较高的毒性和对水体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水体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氨氮进行预处理以降低其浓度。

1.生物法预处理:生物法预处理是将含氨水体通过微生物活性池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生物法预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法和微生物滤床法。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将含氨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氮气通过空气中的氧气释放出去的方法。

废水经过曝气槽,利用活性污泥中的硝化细菌进行氨氮的氨化转化为亚硝酸盐,再经过好氧池中的硝化细菌进行亚硝酸盐的硝化转化为硝酸盐。

这样,废水中的氨氮就被转化为氮气,从而达到降低氨氮浓度的目的。

-人工湿地法:人工湿地法是一种通过植物和土壤微生物降解氨氮的方法。

水体通过人工湿地,植物的根系和湿地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吸附、分解和转化废水中的氨氮,使其减少。

这种方法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的优点,并且可以同时去除其他污染物。

-微生物滤床法:微生物滤床法是将含氨水体通过填充了微生物滤料的滤床进行处理的方法。

废水通过滤床时,微生物滤料上的微生物能够将废水中的氨氮降解为无毒的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氮气。

这种方法具有处理效果稳定、装置结构简单的特点。

2.物化预处理:物化预处理是通过一些物化方法将废水中的氨氮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从而降低氨氮的浓度。

-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变为不溶性物质,通过沉淀的方式从废水中除去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沉淀剂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镁等。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可以将废水中的氨氮吸附在其表面上,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化学氧化法:化学氧化法是通过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为无毒的物质,如亚硝酸盐、硝酸盐等。

常用的氧化剂有臭氧、高锰酸钾等。

3.综合预处理:综合预处理是将多种预处理方法结合起来,通过联合运用提高氨氮去除效果。

一种常用的综合预处理方法是将生物法与物化法相结合。

废水中有机氮和氨氮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废水中有机氮和氨氮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废水中有机氮和氨氮的处理方法有哪些废水中的有机氮和氨氮主要来自于生物分解或者化学反应产生的有机
物和氨化物。

对于废水中的有机氮和氨氮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通过生物菌群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氮
和氨氮转化为无机氮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生物处理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微
生物固定化、膜生物反应器等。

生物处理法具有处理效果好、适应性广、
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2.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是通过加入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有机氮和
氨氮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无机氮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化学处理法包括化学
氧化、化学沉淀、离子交换等。

化学处理法可以快速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和氨氮,但运行成本较高。

3.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是通过物理方法对废水中的有机氮和氨氮
进行分离和去除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物理处理法包括吸附、超滤、反渗透等。

物理处理法操作简便,去除效果较好,但需要较高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4.其他处理方法:除了以上三种常见的处理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处
理方法可以用于有机氮和氨氮的去除。

例如,光催化氧化法利用紫外线或
者可见光激发光催化剂将废水中的有机氮和氨氮氧化为无机氮。

电化学处
理法则是利用电解等电化学反应将废水中的有机氮和氨氮转化为无机氮。

综上所述,废水中有机氮和氨氮的处理方法有生物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处理法以及其他一些特殊的处理方法。

根据废水的具体情况和处
理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进行废水的处理和净化。

活性污泥法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活性污泥法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活性污泥法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活性污泥法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其通过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来降解有机物和净化水体。

该技术在环境工程领域被广泛应用,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和成就。

活性污泥是指孕育在废水中的富含生物多样性的污泥,它主要由具有降解和去除有机物能力的微生物所组成。

这些微生物在被合适的条件下,能够高效地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活性污泥的形成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和适宜的营养物质供给。

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系统需要不同性质的活性污泥,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定制化的设计和运营。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是在一个封闭的反应器中,通过给予污水适宜的氧气和温度条件,以及提供足够的养分来维持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当废水进入反应器时,微生物附着在污泥颗粒上,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生长,而废水中的有机物则被降解和转化为氨氮、硝态氮和无害的气体。

通过相应的工艺设计和操作控制,可以实现高效的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活性污泥法在环境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被广泛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废水处理过程中。

通过活性污泥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和磷等营养物质,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保护环境和水资源。

在大规模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活性污泥法通常与其他处理工艺相结合,如二沉池、生物膜等,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和速度。

其次,活性污泥法也被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中。

许多工业过程产生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和毒性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活性污泥法可以通过调整反应器的氧气浓度和温度等条件来适应不同的废水特性,实现高效的废水处理效果。

在一些高难度的工业废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其他先进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相结合,如膜分离、活性炭吸附等,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此外,活性污泥法还可以用于污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与繁殖,会产生大量的污泥。

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

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
污泥沉淀30min后密度接近最大,故SV可反映沉降性能。 能反映污泥膨胀等异常情况,可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量。 城市污水正常值为15%~30%左右。 简单易行但SV不能确切表示污泥沉降性能。
SV的测定
30min 15min 0min
SV = 40%
4、污泥体积指数:SVI(污泥指数、污泥容积指数)
2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形态
组成
混合液悬浮固 体浓度(MLSS)
污泥沉降 比(SV%)
污泥体积 指数(SVI)
污泥龄
(SRT)
水力停留时 间(HRT)
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min后,形成的沉淀污泥和原混 合液体积之比。 城市污水:SV=15~30%。 可反映曝气池运行时的污泥量,用于控制剩余污泥的 排放,还可及早发现污泥膨胀等异常现象的发生。
第三章
废水的生物处理
-----活性污泥法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第一节
基 本 概 念
一、活性污泥
什么是活性污泥?
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 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力 的、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功能的絮绒状污泥。
一组活性污泥图片
4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组成
2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形态
组成
混合液悬浮固 体浓度(MLSS)
污泥沉降 比(SV%)
污泥体积 指数(SVI)
污泥龄
(SRT)
水力停留时 间(HRT)

活性微生物群体(Ma) 微生物自身代谢残留物(Me) 污泥吸附的惰性有机物(Mi) 污水中的无机物(Mii)
2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形态
吸附阶段 由于活性污泥具有巨大的表 面积,而表面上含有多糖类 的黏性物质,导致污水中的 有机物转移到活性污泥上去。

给排水工艺中的去除氨氮总氮技术

给排水工艺中的去除氨氮总氮技术

给排水工艺中的去除氨氮总氮技术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污水处理成为了一项关键的环保任务。

而其中,去除氨氮和总氮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去除氨氮总氮技术,包括生物法、化学法和物理法。

一、生物法生物法是最常见的去除氨氮总氮的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和氨氮等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固体物或气体。

常用的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氨氧化法和硝化—反硝化法。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利用污水中的微生物菌群,通过细菌的降解作用将氨氮和有机物质转化为沉淀物。

该方法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具有成本低、运行稳定等优点。

2. 厌氧氨氧化法厌氧氨氧化法是利用厌氧菌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

该方法适用于高氨氮浓度的废水处理,能够大幅度减少氨氮的去除能耗。

3. 硝化—反硝化法硝化—反硝化法是将氨氮先氧化成硝酸盐,然后通过反硝化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排出。

该方法适用于氨氮浓度较低的废水处理,能够实现氮气的高效去除。

二、化学法化学法是采用化学品与氨氮或总氮发生反应,从而实现去除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法包括硝化—硝化法和氨氮氧化法。

1. 硝化—硝化法硝化—硝化法是利用化学药剂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或硝酸盐,再通过沉淀、吸附等方式进行去除。

该方法适用于废水中氨氮浓度较高的情况,但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化学废物。

2. 氨氮氧化法氨氮氧化法是利用高效氧化剂将氨氮氧化为无机氮。

该方法适用于氨氮含量较低的废水处理,但氧化剂的使用会增加运营成本。

三、物理法物理法主要是通过物理手段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和总氮。

常用的物理法包括吸附法和膜分离法。

1. 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吸附污水中的氨氮和总氮物质,从而实现去除。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树脂等。

该方法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系统,但吸附剂的再生和处理也需要额外考虑。

2.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膜的筛选作用,通过渗透、过滤等方式将废水中的氨氮和总氮分离出来。

常见的膜分离方法有超滤法、反渗透法等。

污水处理中有关氨氮等生化处理方面常见问题解析

污水处理中有关氨氮等生化处理方面常见问题解析

污水处理中有关氨氮等生化处理方面常见问题解析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污水问题。

例如:COD、氨氮、SS等指标不达标,污泥膨胀、浮泥和活性微生物死亡等,因为污水处理的原理都是相同的,所以污水处理研究从开始基本上是以生活污水作为研究蓝本的,我们以生活污水的为目标来总结运营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

进水水量与水质进水水量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吃不饱的原因既有通常被提到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问题,也有设计能力超前的问题。

这两方面原因导致许多地方的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几年仍不能满负荷运行,有些污水处理厂甚至只能抽取厂区周边的河水进行处理,使得污水处理工艺控制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工程投资的成本,造成资产的闲置与浪费,无谓地过多消耗本来就已非常紧张的污水处理资金。

相反,有的污水处理厂存在长期超负荷运行状态,例如某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规模为40万m3∕d,二期工程规模为24万m3∕d,但由于资金短缺而使二期工程建设滞后,一期实际处理量已达到52万πι3∕d,处理出水水质有所下降。

为此,合理确定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与分期,高效使用治污资金,以及尽量提高污水收集率,是实现污水减排的前提。

进水水质污水收集管网不配套,雨污合流制管网较普遍,管网管理不到位,致使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进水中雨水、河道水和工业废水的比例较大。

以下进水水质情况均不利于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1.进水中BOD、COD含量比设计值低,而氮、磷等指标则等于或高于设计值,从而增加污水脱氮除磷处理达标排放的难度;2.工业废水中的夹带油污或有毒物质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生物系统造成巨大影响,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油污或有毒物质会使整个生物系统瘫痪,微生物菌种死亡,整个污水处理厂不得不重新培养活性污泥;3.进水水质偏高,供氧与污泥脱水设备规格不能满足污水与污泥处理要求。

其中垃圾渗滤液引入给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所造成的影响需要给予足够重视。

对于污水收集与污水处理能力不协调的问题,需要有关主管部门将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近、远期总体规划,保证污水收集系统与污水处理厂同步或先行建设。

污水处理中的生物脱氮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生物脱氮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生物脱氮技术污水处理是保护水资源和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

而生物脱氮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本文将重点介绍污水处理中的生物脱氮技术原理、应用案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生物脱氮技术原理生物脱氮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氮化合物转化为气态氮的过程。

常见的脱氮技术包括硝化-反硝化和厌氧反硝化。

其中,硝化过程是将氨氮先转化为亚硝酸盐氮,再通过细菌作用转化为硝酸盐氮。

而反硝化过程则是将硝酸盐氮还原为氮气。

厌氧反硝化技术是针对无氧环境下,通过厌氧细菌将硝酸盐氮还原为氮气。

二、生物脱氮技术的应用案例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生物脱氮技术,通过在好氧条件下,利用生物膜中的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氮气。

这种技术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和城市污水处理厂。

2. 等温厌氧反硝化技术等温厌氧反硝化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生物脱氮技术之一。

该技术通过通过将反硝化与厌氧条件相结合,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提高了反硝化的效率。

这种技术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污水处理。

3. 全自动生物脱氮系统全自动生物脱氮系统是一种集成化的生物脱氮技术。

该系统通过自动控制设备,实现了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关键参数的监测和调控。

这种技术具有稳定性高、运行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

三、生物脱氮技术的发展趋势1. 高效节能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凸显,未来的生物脱氮技术将更加注重能源的高效利用。

例如,利用厌氧颗粒污泥技术可以在反硝化过程中产生较低的剩余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生物脱氮技术中的微生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未来的研究将更加关注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一步优化脱氮效果。

3. 优化污水处理工艺将生物脱氮技术与其他污水处理工艺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脱氮效果。

例如,与生物脱磷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对污水中氮磷的同步去除,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总之,生物脱氮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方法,持续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

污水中氨氮的主要去除方法

污水中氨氮的主要去除方法

污水中氨氮的主要去除方法污水中的氨氮是指以氨(NH3)和离子态氨(NH4+)形式存在的氮元素。

氨氮是一种对水体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的物质,因此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去除。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污水中氨氮的主要去除方法。

1.生物处理法:生物氨氮去除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在生物反应器中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将氨氮转化为氮气(N2)释放到大气中,或者转化为硝态氮(NO3-)并利用硝化细菌进一步转化为氮气释放。

常用的生物氨氮去除方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和厌氧氨氮去除法等。

2.化学处理法: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气体吸收法、化学沉淀法和化学氧化法等。

其中,气体吸收法是将氨气通过吸收剂吸附或溶解至液相中,并与吸收剂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形成不溶性固体的化合物,从而实现氨氮的去除。

化学沉淀法是通过加入适当的化学物质,使氨氮与之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物,并通过沉淀分离实现氨氮去除。

化学氧化法是将氨氮氧化为其他无害的氮化物,常用的氧化剂包括臭氧、过氧化氢等。

3.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主要利用了氨氮在温度、压力和pH等条件下的变化进行去除。

其中,蒸发浓缩法是通过加热污水使其蒸发,从而实现氨氮的去除。

这种方法适用于氨氮浓度较高的废水处理,但能耗较大。

还有一种是利用温度和压力的差异,通过改变污水中的工质进行氨氮的分离和去除,这种方法被称为氨氮渗透法。

4.吸附法:吸附法通过将污水中的氨氮与吸附剂接触,并使其吸附在吸附剂表面,从而实现氨氮去除。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聚合物树脂等。

吸附法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等优点,但需要考虑吸附剂的再生和废弃物处理等问题。

5.其它方法:除了上述的主要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污水中氨氮去除方法,如电子催化氨氮去除法、超声波氨氮去除法等。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总的来说,污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多种多样,选择适合的方法需要考虑工艺特点、经济性、运营成本和后续处理等因素。

活性污泥实验报告

活性污泥实验报告

活性污泥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活性污泥处理废水效果评估引言本实验旨在评估活性污泥法对废水处理的效果。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微生物在含氧环境下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的产物。

本实验将使用活性污泥反应器对模拟的废水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前后的水质参数进行分析比较。

实验方法实验装置:使用一个活性污泥反应器作为废水处理单元。

废水样本:收集待处理的废水样本,并记录其初始水质参数(如浊度、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等)。

反应条件:确保恒定的温度(25±2℃)和pH值(7±0.5),同时提供足够的氧气进入反应器中。

活性污泥悬浮液的添加:将活性污泥悬浮液按一定比例加入反应器中,以启动生物反应。

反应时间:选择适当的反应时间,通常为24小时。

反应结束后,采集处理后的废水样本,并测定其水质参数。

结果与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对废水样本进行了活性污泥法处理,并对处理前后的水质参数进行了评估。

初步结果显示,经过活性污泥法处理后,废水的浊度明显下降。

具体而言,初始浊度为XNTU,而处理后的浊度下降至YNTU(X与Y为具体数值)。

这表明活性污泥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

此外,化学需氧量(COD)也是评估废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本实验中,我们发现经过活性污泥处理后,废水的COD值显著降低。

具体而言,初始COD值为Xmg/L,而处理后的COD值下降至Ymg/L(X与Y为具体数值)。

这说明活性污泥法对有机物的降解具有较高效率。

最后,对比分析处理前后的氨氮含量,我们可以看到活性污泥法也对氨氮的去除起到了显著作用。

初始氨氮浓度为Xmg/L,而处理后的氨氮浓度减少至Ymg/L(X与Y为具体数值)。

综上所述,通过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我们观察到废水中浊度、COD和氨氮等水质参数得到了明显改善。

这说明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有效的废水处理技术,可以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污染物。

结论本实验通过活性污泥法对废水进行处理,并评估了处理前后的水质参数。

污水处理中的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其中高氨氮废水已成为我国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高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于食品加工、制药、化工等行业,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研究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对高氨氮废水的来源、危害及处理技术进行探讨。

2. 高氨氮废水的来源与危害2.1 高氨氮废水的来源高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行业:1.食品加工行业:动物制品、豆制品、水产品加工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较高的氨氮成分。

2.制药行业:制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溶剂、催化剂等,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氨氮。

3.化工行业:合成氨、尿素、硝酸等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较高氨氮。

2.2 高氨氮废水对环境的危害高氨氮废水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体富营养化:氨氮废水中的氨氮物质在水中被微生物转化为硝酸盐和磷酸盐,进一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过度生长,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2.恶臭污染:氨氮废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毒性效应:氨氮废水中的氨氮物质在生物体内转化为氨,对人体和动植物产生毒性效应,影响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

3. 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目前,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物理处理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处理技术:3.1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生物处理法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

好氧生物处理法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适用于较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法如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滤池等,适用于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

3.2 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氨氮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无害物质。

常见的化学处理法有吹脱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废水处理技术,通过微生物在污泥中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去除,达到排放标准。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曝气、初沉、曝气、后处理等步骤。

首先是预处理阶段,废水需要经过网格筛、沉砂池等设备去除大颗粒杂物和固体颗粒。

接下来是曝气阶段,将预处理后的水泵送至曝气槽内,通过曝气设备向水中通入空气或氧气,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

在氧气的作用下,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同时也对有机物质进行降解。

随后是初沉阶段,将曝气槽内的废水送至初沉池中,利用重力沉降的原理,让悬浮固体和一部分生物污泥沉淀到池底,形成污泥浆和清水两部分。

清水继续流向下一个曝气池进行处理,而污泥浆则定期进行排出和回流处理。

接下来是再次曝气阶段,将初沉后的水再次送进曝气池,经过曝气处理后,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得到更进一步的去除。

最后是后处理阶段,将再次曝气后的水进行最后的处理和消毒,以确保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通过不断的曝气和微生物降解,使得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得到有效去除,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该工艺流程简单易行,且效果稳定,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

关于用活性污泥法脱除废水中氨氮实验报告

关于用活性污泥法脱除废水中氨氮实验报告

关于用活性污泥法脱除废水中氨氮实验报告一、目的:用活性污泥法脱除废水中的氨氮,使之达到废水处理后的排放标准。

二、基本原理: 活性污泥法脱氨氮是生物脱氮方法中的一种,它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反应过程。

硝化是废水中氨氮在好氧条件下,首先,利用亚硝化杆菌在爆气的好氧池中将氨氮转化为NO 2-,然后在利用硝化细菌把NO 2-氧化为NO 3-。

最后,利用异养型微生物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把NO 3-转化为N 2,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7]。

硝化的总反应式为:NH 4++2O 2→NO 3-+2H ++H 2O ;反硝化的反应式为:2NO 3-+2H ++2.5C→N 2+2.5CO 2+H 2O三、工艺流程示意图循环回流四、操作步骤A 、初期处理阶段1、将含酸、碱废水由出关排放至中和调节池。

2、开启鼓风机进行鼓风搅拌,同时视在线检测酸碱度指示数据决定加入酸碱跳PH 值合格。

3、当PH 值合格后,加入配制后的絮凝剂。

4、加入絮凝剂,继续用鼓风搅拌5-10分钟,停鼓风。

让其静止自然沉淀,观察形成絮花情况,视情况在调整絮凝剂及鼓风。

5、澄清后,开启提升泵将底物周围的沉淀抽到泥浆池进行处理。

B 、生物脱氮阶段1、接种培养驯化;将硝化池,反硝化池注满污水,然后投入定量的活性污泥。

开启罗茨风机向硝化池通入空气曝气搅拌。

曝气量不宜太大。

2、开启回流泵,使硝化吃部分污泥回流到反硝化池,形成回流循环。

回流量控制在3-4m 3/h,同时向反硝化池内滴加葡萄糖液,其浓度为2.5%。

3、视在线检测PH 、DO 值来调节空气曝气搅拌。

4、罗茨风机、回流泵24小时运行。

葡萄糖溶液24小时滴加。

5、污泥在培养驯化需8-10天时间。

分析氨氮含量调节回流量及葡萄糖滴加量,并确定培养驯化是否达到要求。

6、调节水流量至满负荷。

五、工艺操作指标1、中和池废水调整后PH 值在7-9含氨废水 鼓风机 中和调节池二级沉降池 泥浆池 压滤机 滤渣 厌氧池 好氧池 MBR 池 终沉降池 清水池。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问题及措施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问题及措施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问题及措施活性污泥法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接下来我们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问题一:活性污泥的稳定性不高活性污泥的稳定性不高会导致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稳定,从而影响到污水处理的效果。

有时候甚至会发生活性污泥脱落,导致处理设备堵塞,影响整个处理系统的运行。

解决措施:1.加强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监测,及时发现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2.通过调整污水的进水质量和流量,保持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平衡。

3.定期清理处理设备,防止活性污泥脱落导致的堵塞问题。

问题二:处理效果不稳定活性污泥法在处理不同质量的污水时,处理效果不稳定,有时会出现去除率低的情况,影响后续的污水排放标准。

解决措施:1.根据不同水质的特点,调整活性污泥的运行参数,使其适应不同质量的污水。

2.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定期的监测,及时调整处理参数,确保处理效果稳定。

问题三: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效果差对于高浓度的有机废水,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果会大打折扣,有时甚至达不到排放标准的要求。

解决措施:1.将高浓度有机废水与低浓度有机废水分开处理,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如生物接触氧化法、厌氧消化法等。

2.在活性污泥中添加助剂,提高其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问题四:处理过程中易产生异味在活性污泥法处理过程中,常常会伴随着恶臭的异味,影响周围环境和人们的生活。

解决措施:1.对进水进行预处理,尽量减少进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含量。

2.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密封处理,减少异味的释放。

3.增加臭氧气喷雾系统,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害气体。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合理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处理效果,实现污水净化的目标。

希望未来在污水处理领域能够不断创新,提升技术水平,实现更加清洁的环境。

氨氮去除方法

氨氮去除方法

氨氮去除方法氨氮污染来源广泛,在工业、农业、生活生产等行业中都存在着。

氨氮对环境的危害性比较大,直接和间接的污染作用都无法忽视。

因此,氨氮的去除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目前,氨氮去除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等多种方法,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介绍其中的几种代表性的氨氮去除方法。

一、化学法氨氮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剂将氨氮转化成不挥发、难溶于溶液中的化合物进行除污。

常用化学剂有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过硫酸钾等)、还原剂(如二氧化硫、亚硫酸盐等)、沉淀剂(如氢氧化铁、氧化铝等)等。

由于化学法处理氨氮具有反应时间短、处理效果容易掌控等特点,所以在部分工业废水中处理氨氮方面得到应用。

二、物理法物理法处理氨氮主要是利用分离和分解机理进行处理。

其中的代表方法有膜分离法和气浮法,两种方法分别具有自己的特点。

1、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在高压下用膜分离器将溶液中无机与有机物质分离的方法。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氨氮废水通过膜过滤装置,利用高压将废水分离出来的有机物、微生物以及其他固体颗粒粘附到膜上,可达到高净化度的目的。

2、气浮法气浮法是利用气液接触和微小气泡的作用使水中的物质悬浮在水表面上,后由浮集器进行回收或排放。

是一种确保水体水质清洁的技术方法。

气浮法处理氨氮的废水具有净化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印染废水、染料废水、造纸废水等多种废水的处理。

三、生物法生物法是指利用微生物代谢异化而降低或去除污染物质的技术。

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活性污泥法。

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采用微生物的合成培养体即活性污泥,降解有机物和氨氮废水的方法。

通过污水在接触生物群体的同时进行反应,利用微生物在生命活动中对废弃物质的吸收、代谢、分解等作用实现废水净化。

该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出水质量稳定、适应性广等特点,在实践应用中表现出较为可行的替代性和优越性。

综上所述,各种氨氮去除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污染源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废水氨氮处理方法

废水氨氮处理方法

废水氨氮处理方法废水氨氮是一种常见的水质指标,通常是由人类生活、工业和农业废水产生的。

氨氮的高含量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有效的废水氨氮处理方法对于净化水环境和保障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废水氨氮处理方法。

1.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一种常见的废水氨氮处理方法,通常通过微生物代谢来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和气态氮。

生物处理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反应器法、曝气生物滤池法等等。

通常,这些方法都需要微生物及其生长环境、空气和水流等必要的条件来实现氨氮的转化和去除。

毫无疑问,生物处理法是一种效果显著而成本较低的氨氮处理方法。

2. 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反应来去除废水中的氨氮。

这些方法包括二氧化氯氧化法、氯气氧化法、臭氧氧化法等等。

但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复杂的设备和高昂的运营成本。

因此,它们不适合中小企业使用。

3. 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是使用物理过程或设备,比如溶液萃取、膜过滤、吸附、离子交换、电解等等来去除氨氮。

这些技术成本相对较高,需要一定的操作技能和高端设备。

但是,这些方法能在处理废水氨氮方面取得表现优异的成果。

4. 组合处理法组合式处理法是借助多种不同的氨氮处理技术,比如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的组合,以减少其缺陷,并加速废水氨氮的去除。

例如,采用生物氧化法与物理与化学处理技术的综合处理方案,这能具有更好的氨氮去除效果和更低的成本。

总结:在对废水氨氮进行处理时,应因地制宜,结合废水水质状况、处理要求和运营成本等因素选择相应的氨氮处理技术。

不同的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并且在不同的情况下,其效果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最具效果和经济可行性的方法来减少废水氨氮的含量,从而实现对水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人们的健康与生活品质。

活性污泥处理氨氮的机理研究

活性污泥处理氨氮的机理研究

活性污泥处理氨氮的机理研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在所有污染物中,氨氮是影响水体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往往使用物理化学处理,然而这种方法不仅处理成本高昂,而且污泥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而活性污泥法处理氨氮已经成为了一种最为有效和经济的处理方法,成为了现代污水处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活性污泥法处理氨氮的机理研究。

活性污泥法的原理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生物法,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氨氮。

其与其他处理方法不同的是,该技术可在同一处理设备中处理有机物和氮物质。

对于污水处理来说,这项技术使用微生物把废水中的氨氮降解成氮气或氮磷酸盐,同时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以此达到治理污水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活性污泥法的原理是利用好氧生物处理池(也称为曝气池或先生化池),并使用设备提供氧气,使有机物和氨氮被降解为无害物质。

接下来,污泥将进入第二个处理池,称为沉淀池或二次沉淀器,微生物随之消失,底部污泥被抽出去作为处理后的淤泥。

活性污泥法处理氨氮的机理研究许多学者致力于分析活性污泥法处理氨氮的机理。

根据研究表明,活性污泥处理污染物的机制是微生物的进化和繁殖。

在处理器中,微生物会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并消耗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这对于抑制酸化和酸性碳酸盐沉积都有意义。

在活性污泥中,氨氮降解是微生物裂解主要过程,这是因为合成蛋白质时极少有氮排泄,但在氨氮存在的情况下,能够限制氮的化学吸收及移动。

通过氨氮降解,微生物产生了自由氨,进一步氨氧化成亚硝化物,最终被氧化成硝酸盐和氮气来完成氮的循环,从而降解废水中的氨氮成为无害物质。

同时,其他细菌也参与了活性污泥处理氨氮的过程。

硝化细菌能氧化亚硝酸盐,从而将其转化为硝酸盐,而好氧的铵化细菌能够将铵盐产生的废水变为硝酸盐。

总之,活性污泥法处理氨氮的机理是复杂的。

本文已经涉及其中一些基本结构和特点。

虽然活性污泥法对于污水处理有着广泛而重要的意义,但仍需关注该技术的效率和操作成本,以及如何进行后续的处理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污泥法处理氨氮废水
传统的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是通过硝化过程使氨氮转化为NO3--N, 然后通过反硝化过程使NO3--N 还原为N2来降低处理水中TN 浓度。国内外的很多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控制硝化过程,使微生物氧化氨氮生成中间体NO2--N, 然后利用NO2--N 进行还原反应生成N2,即短程硝化反硝化〔1-2〕。与传统的硝化反硝化相比,短程硝化反硝化具有以下优点〔3〕:可节省供氧量约25%,能耗低;可节省反硝化碳源约40%, 在C/N 值一定的情况下能提高对TN 的去除率;可减少污泥生成量约50%;可减少硝化过程碱的需求量;反应时间短,可减少反应器容积。实验利用低DO 和高pH 作为选择条件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并通过改变条件以求寻找短程硝化发生转变的条件,该实验研究具有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的双重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装置及流程
实验采用一小型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序批式间歇反应器),见图1。
图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的材质为有机玻璃,反应器尺寸为:30 cm×20 cm×30 m,有效水深为20 cm,总有效容积为12 L。采用鼓风微孔曝气,通过转子流量计控制曝气量。每个周期包括进水、曝气、沉淀、排水、闲置5 个阶段。
1.2 实验进水及接种污泥
为稳定和方便控制实验条件,实验采用人工配制模拟氨氮废水,其组成见表1。其中微量元素溶液的组成(g/L) 为:MnCl2·4H2O 0.20,NaMoO4·2H2O0.11,CoCl2·6H2O 0.20,ZnSO4·7H2O
0.10,NiCl2·6H2O0.04,FeCl3·6H2O 0.24。
1.3 分析项目与检测方法COD:重铬酸钾法;NH3-N:纳氏试剂光度法;NO3--N:紫外分光光度法;NO2--N: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MLSS:重量法;pH:pH 计;DO:DO 测定仪。实验用药品均为分析纯。
2 结果与讨论
2.1 短程硝化反应器的启动短程硝化反硝化污泥是在先期培养成熟的硝化反硝化污泥基础上,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引起亚硝化菌同硝化菌之间的竞争,导致他们增殖的不平衡,从而发生硝化过
程的动力学选择。一般认为〔4〕,亚硝化菌的适宜pH 为7.0~8.5, 这时硝化速率会达到最大值, 当pH 超过这一范围时, 硝化速率会降低,而硝酸菌最适宜的pH 在6.0~7.5 之间。因此可以利用2 类细菌的适宜的pH 范围的不同, 来淘汰硝酸菌。实验通过向进水中投加碳酸氢钠来调节进水pH 在8.5 左右, 使得硝化过程中pH 能维持在7.7~8.6 左右。
另外参考亚硝酸细菌的饱和常数K0为0.2~0.4mg/L,硝酸细菌的K0为1.2~1.5 mg/L,以及文献〔5〕的研究结果,确定好氧反应的溶解氧在0.35~0.8mg/L。驯化过程历经24 d,驯化期间进水(进水结束后反应器中混合液)氨氮质量浓度由开始的50.2mg/L 逐渐升高到120.7 mg/L。驯化期
间进水氨氮增加过程中出水氨氮的变化及氨氮去除率的变化如图2 所示,亚硝酸盐的积累情况如图3 所示。
由图2 可以看出,驯化初期,由于采用较低的曝气量,氨氮的去除率略有下降,但仍然在80%以上,并且很快得到恢复, 至第5 天,NH4+-N 去除率已达到91.3%,出水NH4+-N 在10 mg/L 以下。表明前期全程硝化污泥的培养比较成熟。随后每提高进水NH4+-N,NH4+-N 去除率均会在略有下降后迅速恢复。至第24 天,进水NH4+-N 为120.7 mg/L 时,出水NH4+-N 为5.6 mg/L,NH4+-N 去除率为94.9%。
结合图2、图3 可知,随着进水NH4+-N 的升高,曝气结束时亚硝化率不断升高,至第18 天,亚硝化率达到52.9%,初步实现短程硝化,至第24 天,亚硝化率达到90.7%, 表明短程硝化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2.2 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稳定性
2.2.1 提高曝气量对短程硝化的影响
短程硝化实现后,为了提高硝化速率,缩短反应时间,逐渐提高曝气量至30、45 L/h,并实时控制曝气时间,考察高曝气量对短程硝化的影响,结果如图4 和图5 所示。其中实验进水NH4+-N 为85 mg/L 左右,pH 为8.3 左右。
由图4 可知,随着曝气量的提高,硝化反应结束的时间逐渐提前,曝气量为30 L/h 时,硝化反应时间约为330 min 左右,曝气量为45 L/h 时,硝化反应时间缩短至270 min 左右,大大提高了硝化速率。不过亚硝化率却有所下降,亚硝化率从曝气量为30L/h 时的82.4%降至45 L/h 时的74.3%,说明还没有把硝酸菌完全淘汰出去, 所以对菌种的选择是实现稳定的短程硝化的关键。
结合图4、图5 可知,实时控制过程中,不同曝气量下的pH 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并且pH 的变化曲线与氮元素的转化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根据pH的变化特征点控制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过程。
2.2.2 降低进水pH 对短程硝化的影响
将进水pH 从8.57 逐渐降低至7.21, 进水NH4+-N 维持在80 mg/L 左右,曝气量为40 L/h,运行15 d,亚硝酸盐积累情况如图6 所示。
由图6 可知,随着进水pH 的不断降低,亚硝化率并没有下降,一直维持在85%以上,说明前期的高pH 运行成功抑制了硝酸菌的生长, 系统中亚硝酸菌占据着绝对优势, 一旦实现了短程硝化便会使系统稳定下来,即使在较低的pH 条件下,也不会破坏短程硝化的稳定性。
2.2.3 定时控制对短程硝化的影响
为考察定时曝气对短程硝化的影响, 将实时控制改为定时控制。结合前期实验数据,固定硝化反应时间为420 min,进水NH4+-N 为80 mg/L 左右,进水pH 为8.0 左右、运行6 d,定时控制对短程硝化的影响如图7、图8 所示。
结合图7、图8 可知,系统第5 天还处于短程硝化状态,第6 天就已经向全程硝化转化,亚硝化率只有40.7%。之所以过度曝气会造成亚硝化率的下降,原因可能是由于:(1)反应器开始时即存在少量硝酸菌, 一旦外界环境有利于其生长便会迅速繁殖;(2)短程硝化的产物为亚硝态氮, 而硝酸菌生长所利用的底物正好是亚硝态氮;(3)硝酸菌和亚硝酸菌均是好氧菌, 当短程硝化结束时继续曝气将为硝酸菌氧化亚硝酸盐氮提供充足的溶解氧。实验表明,实时控制对于维持短程硝化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参见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3 结论
(1)在全程硝化反硝化的基础上,通过降低溶解氧和提高进水pH, 经过24 d 的驯化,成功实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NH4+-N 去除率达到94.9%, 亚硝化率达到90.7%。
(2)曝气量由30 L/h 提高到45 L/h,硝化反应时间则从约为330 min 缩短至270 min,大大提高了硝化速率,而亚硝化率由82.4%降至74.3%。
(3)进水pH 从8.57 逐渐降低至7.21,亚硝化率并没有下降,一直维持在85%以上,说明前期的高pH 运行成功地抑制了硝酸菌的生长。
(4)过度曝气容易引起短程硝化向全程硝化的转变, 过度曝气6 d 后, 硝化类型由亚硝化率为90.7%的短程硝化转变为亚硝化率为40.7%的全程硝化。

(文章来源: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