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作者简介宗璞
宗璞《紫藤萝瀑布》原文
![宗璞《紫藤萝瀑布》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5395a45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a.png)
宗璞《紫藤萝瀑布》原文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bèng)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
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qióng)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zhù)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l íng)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qiú)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8c06302f78a6529647d5341.png)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1.宗璞(第4课《紫藤萝瀑布》)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不沉的湖》《知音》等,“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2.沈复(第5课《童趣》)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3年),卒年不详。
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
工诗画、散文。
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作品有《浮生六记》。
3.流沙河(第6课《理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
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
1948年始发表作品,1950年到引JI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1978年到金堂县文化馆任馆员,著名诗作有《就是那一只蟋蟀》。
4.玛丽·居里(1867-1934)(第9课《我的信念》)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原籍波兰,巴黎大学理学博士。
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又获诺贝尔化学奖。
5.孔子(前551—前479)(第10课《论语》十则)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周游列国,宣传儒家思想,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
删修《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6.朱自清(1898-1948)(第11课《春》)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7.老舍(1899—1966)(第12课《济南的冬天》)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1937年,发表长篇小说《骆驼样子》。
代表作还有话剧《茶馆》《龙须沟》,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等,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8.何其芳(1912—1977)(第14课《秋天》)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美轮美奂的紫藤萝瀑布——宗璞《紫藤萝瀑布》赏析
![美轮美奂的紫藤萝瀑布——宗璞《紫藤萝瀑布》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79c27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5.png)
美轮美奂的紫藤萝瀑布——宗璞《紫藤萝瀑布》赏析当代著名女作家宗璞所作的《紫藤萝瀑布》文质兼美,是一篇生动活泼而意蕴深刻的散文,字里行间流溢着如诗如画的美,闪耀着深刻的哲理灵光。
文章写于1982年5月。
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再加上文革期间一家人身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心头,难以排遣。
然而,当作者徘徊于庭院,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时,竟睹物释怀,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于是写下这篇美轮美奂的《紫藤萝瀑布》,其卓尔不群的艺术特色令人叹为观止。
图画美。
作者本着由整体到局部、由粗到细的原则,以细腻的笔触,精彩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紫藤萝的形状、香气、神韵,宛如一幅美轮美奂的“工笔画”。
绘其形:“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的生长。
”作者以“瀑布”喻藤萝,再现了藤萝的生命活力和气势,给人心灵的震撼,令人不由得联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美形象。
描其花:“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长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展开似的。
”形象地比喻,细致的描绘,极写藤萝的繁盛与美好,以致让读者也不禁产生了“凑上去,想摘一朵”,看看“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的欲望;而拟人手法的运用,更是活现了花儿的灵气与神韵,令人顿生爱恋之情,你且看,那“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般的花儿,不但“在和阳光相互挑逗”,而且还“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声情并茂,神态毕现,紫藤萝盎然的生机与不尽的情趣跃然纸上,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赞美与喜爱!着其色,又不是单一的紫,而是深深浅浅的紫,“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它们散发着淡淡的芳香,“梦幻一般轻轻笼罩着我”,怎不令人心生喜悦?读此文,真如欣赏一幅精致的花卉工笔。
宗璞简介_宗璞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宗璞简介_宗璞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https://img.taocdn.com/s3/m/490a2998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f.png)
宗璞简介 紫藤萝瀑布分析 课⽂研讨 ⼀、整体把握 原先,焦虑和悲痛“⼀直压在我⼼上”,在繁花盛开的藤萝浅紫⾊的光辉和浅紫⾊的芳⾹中,“我”宁静了,喜悦了,振作了。
我悟到“花和⼈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命的长河是⽆⽌境的”。
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压垮,每个⼈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样,以饱满的⽣命⼒,投⾝到⽣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
紫藤萝瀑布,是新时期之初枯⽊逢春的写照,作者的⼼曲正是那时候⼈们的⼼声。
⼆、问题研究 1.为什么⾯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有那样的变化,对⽣命有那样的感悟呢? 研究这个问题,应该注意写作时间──1982年,⽂章⼜提到“⼗多年前”的⼀⼤株紫藤萝,后来,拆掉了紫藤花架,改种果树,理由是,“花和⽣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个话,今天听来是多么荒唐,这就是极“左”的论调。
根据这个线索,联系历史背景,就能理解这篇的思想感情了。
1966年⾄1976年,是⼗年浩劫。
粉碎“四⼈帮”,拨乱反正,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神州⼤地重⼜勃发⽣机,欣欣向荣。
联系这样的历史背景,就会明⽩,紫藤萝的命运,从花⼉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作者回顾花和⼈的命运,悟到“花和⼈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命的长河是⽆⽌境的”,这就是说,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
厄运过后,不能⽼是让悲痛压在⼼头,应该⾯对新⽣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志投⾝到伟⼤的事业中去。
作者彻悟了,于是“在这浅紫⾊的光辉和浅紫⾊的芳⾹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从脚步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新的精神状态。
研究这个问题,还应注意“⽣死谜,⼿⾜情”六字。
⼿⾜,⽐喻弟兄。
这⾥说的是作者的弟弟,⼩她三岁的弟弟⾝患绝症,⽣命垂危,做姐姐的焦虑悲痛,现在⾯对紫藤萝,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的喜悦”。
初一语文《紫藤萝瀑布》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与赏析
![初一语文《紫藤萝瀑布》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c7a37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d.png)
初一语文《紫藤萝瀑布》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与赏析【作者简介】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曾在中国文联、文艺报等单位工作。
1960年调《世界文学》编辑部。
“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红豆》曾受到不应有的批判。
“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
后来又抱病奋力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其第一部《南渡记》已于1987年问世,获得了好评。
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
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宗璞(1928—)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1928年7月生于北京,十岁时随家庭南迁到昆明。
上过南菁小学和西南联大附中。
194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51年毕业。
曾在中国文联、文艺报等单位工作。
1960年调《世界文学》编辑部。
“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红豆》曾受到不应有的批判。
“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
后来又抱病奋力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其第一部《南渡记》已于1987年问世,获得了好评。
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成名作为1957年的短篇小说《红豆》。
新时期她开始大量发表作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蜗居》、《我是谁》等。
紫藤萝瀑布 宗璞
![紫藤萝瀑布 宗璞](https://img.taocdn.com/s3/m/287d496403d8ce2f0166235f.png)
《1966年夏秋之交的第一天》
花朵背后的故事
不料,本是最年幼的他,竟得了肿瘤, 肿瘤取出来了,有一个半成人的拳头大,一 面已经坏死。我忽然觉得一阵胸闷,几乎透 不过气来——这是在穷乡僻壤为祖国贡献才 华、血汗和生命的人啊,怎么能让致命的东 西在他身体里长呢!《哭小弟》
2、应该如何理解第7段中的“生死谜、手足情”?
用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紫藤萝 花给人传递的喜悦之情。
悟花语
你知道宗璞为什么要写这代表了生命力 的紫藤萝吗?
(我们来读读7、8、9、10段。)
我(宗璞)在昆明是严重贫血,站 着站着就晕倒。后来索性染上肺结核休 学在家。经历了名目繁多的手术。
我活着,随即得了一场重病。偏偏 没有死。许多许多人去世了,我还活着。
通感,是一种修辞手法,即把人 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感官沟通起来,从而起都强烈的 艺术感染作用。
美句赏析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 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这句话连用“挨、接、推、挤”几个动词,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的表现出花的勃勃 生机和烂漫情趣。
美句赏析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紫藤萝瀑布
宗璞
作者简介
宗璞(1928——),当代女作家,原 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 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 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 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 而有余韵。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知音》、《红豆》 等 ,散文集《丁香结》 。中篇小说《三生 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本文选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 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 阳光互相挑逗”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10b58f2f5335a8102d220bd.png)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s of the Volume Seven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1.宗璞(第4课《紫藤萝瀑布》)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不沉的湖》《知音》等,“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2.沈复(第5课《童趣》)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3年),卒年不详。
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
工诗画、散文。
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作品有《浮生六记》。
3.流沙河(第6课《理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
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
1948年始发表作品,1950年到引ji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1978年到金堂县文化馆任馆员,著名诗作有《就是那一只蟋蟀》。
4.玛丽·居里(1867-1934)(第9课《我的信念》)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原籍波兰,巴黎大学理学博士。
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又获诺贝尔化学奖。
5.孔子(前551—前479)(第10课《论语》十则)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周游列国,宣传儒家思想,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
删修《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6.朱自清(1898-1948)(第11课《春》)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紫藤萝瀑布原文及赏析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紫藤萝瀑布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5b35336c85ec3a87c2c5ac.png)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紫藤萝瀑布原文及赏析一、紫藤萝瀑布原文紫藤萝瀑布(宗璞)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bèng)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
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qióng)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z hù)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líng)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qiú)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 《紫藤萝瀑布》知识总结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 《紫藤萝瀑布》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7a7f7ab192e45361166f50f.png)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紫藤萝瀑布》知识总结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宗璞,本名冯钟璞,当代女作家,为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宗璞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其小说《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三松堂断忆》等。
二、故事背景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
“疑惑”和“痛楚”“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
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她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的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三、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融情于景、状物抒情的散文。
抒情散文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抒情散文是作者感情的鲜明表现,换句话说,就是“文中有我,重在抒情”。
2.充满诗情画意。
3.立意清新,精心安排结构。
4.语言有准确、简练、形象、生动、音律优美的特色。
四、理解词义1.迸溅:向四外溅。
2.挑逗:逗引;招惹。
3.沉淀:凝聚,积累。
4.仙露琼浆:神仙饮用的汁液,文中比喻花朵中含有的露水。
5.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6.伶仃:①孤独;没有依靠。
②瘦弱。
7.盘虬卧龙:盘绕横卧着的虬龙。
文中形容枝干回旋盘绕,弯弯曲曲。
五、课文分段第一部分(①—⑥):看花。
描写紫藤萝花盛开的景象。
第二部分(⑦—⑨):忆花。
睹物释怀,内心的疑惑和痛楚化为精神上的宁静愉悦。
第三部分(10、11):悟花。
作者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和美好。
六、问题归纳1.本文题目有什么作用?题目点出本文的描写对象——紫藤萝,以“瀑布”喻“紫藤萝”,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开花的繁盛景象,也隐含着生命的长河无休止的意蕴,暗示主旨。
2.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不由得”三个字,突出了作者的惊讶程度。
《紫藤萝瀑布》好词好句摘抄
![《紫藤萝瀑布》好词好句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cb8af69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2.png)
《紫藤萝瀑布》好词好句摘抄摘要:一、前言二、《紫藤萝瀑布》的背景和作者简介三、好词摘抄1.生动形象的动词2.丰富多彩的形容词3.富有韵律的叠词四、好句摘抄1.描绘自然景观的句子2.表现人物情感的句子3.寓意深刻的句子五、总结与感悟正文:【前言】《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描绘我国自然景观的美文,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示了紫藤萝瀑布的壮美景色。
这篇文章不仅让人领略了大自然的魅力,还启发了我们热爱生活、珍惜资源的品质。
【《紫藤萝瀑布》的背景和作者简介】《紫藤萝瀑布》是当代著名作家宗璞创作的一篇描绘自然景观的散文。
作者通过对紫藤萝瀑布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好词摘抄】1.生动形象的动词如:“瀑布从天而降,如万马奔腾。
”这里运用了“从天而降”和“万马奔腾”两个生动的动词,形象地描绘了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
2.丰富多彩的形容词如:“紫藤萝的花瓣,如同紫色的宝石,熠熠生辉。
”这里用“熠熠生辉”这个形容词,生动地描绘了紫藤萝花瓣的美丽和光彩。
3.富有韵律的叠词如:“点点滴滴,似珍珠洒落玉盘。
”这里用“点点滴滴”这个叠词,形象地描绘了瀑布水滴掉落在石头上的声音和场景。
【好句摘抄】1.描绘自然景观的句子如:“那瀑布从千米高的山巅直泻而下,如同一幅紫色的长虹,横跨在青山绿水间。
”这句话通过对瀑布的高度、颜色和形态的描绘,展示了紫藤萝瀑布的壮美景色。
2.表现人物情感的句子如:“我静静地站在瀑布前,任凭水汽打在我的脸上,那一刻,我仿佛听见了心灵的呼唤。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面对瀑布美景时,内心的激动和感慨。
3.寓意深刻的句子如:“生活就像这紫藤萝瀑布,既有波澜壮阔的时刻,也有平静如水的时光,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发现和珍惜。
”这句话通过对比紫藤萝瀑布的不同景象,寓意生活充满了多样性,我们要学会珍惜每一个美好时刻。
【总结与感悟】《紫藤萝瀑布》这篇美文,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景,同时也启发了我们热爱生活、珍惜资源的品质。
《紫藤萝瀑布》文学鉴赏
![《紫藤萝瀑布》文学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52f1c0cb33d4b14e85246897.png)
《紫藤萝瀑布》文学鉴赏《紫藤萝瀑布》是当代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选自《福建文学》1982年第7期。
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一、内容赏析这篇文章以“紫藤萝花”为线索,按照“赏花”、“忆花”、“悟花”的顺序行文。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六段)文章从作者赏花写起。
首段独句成段,“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
“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
那么她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吸引,这里的独句成段,从侧面烘托出紫藤萝花引人止步、眩人眼目的美丽,也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然后作者正面细致描写紫藤萝花,描绘非常形象、优美,依次描写了花瀑、花穗、花朵,从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层次感强。
首先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
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紫色的大条幅”。
其中有整体总写:“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也有局部细写:“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
”第二部分(第七至第九段)作者很自然的从赏花写到忆花。
作者在本段中由对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色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在此作者已经由花写到自己的心,并引出了“生死谜,手中情”的思考,对人生生与死的思考。
回忆十多年前花的稀零,与眼前繁茂的紫藤萝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紫藤萝花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为下文对生命的思考做铺垫。
第三部分(第十至第十一段)作者最后点明主旨,写悟花以及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作者从花的衰与盛的转变与自身的经历中,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
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学者作家:宗璞
![学者作家:宗璞](https://img.taocdn.com/s3/m/2ef460f95acfa1c7ab00cc45.png)
学者作家:宗璞作者:薛坤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2004年第06期在北大燕南园三松堂,住着一位学者型作家,那就是散文名篇《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宗璞。
她生长的门第是世代书香,父亲、姑母等都是全国著名的学者。
命运之神对她优厚有加,一下子便置她于中国最深厚的文化渊源之中。
在她的作品所展现的生活环境和人物内心世界里,我们处处可以寻到中国哲学、中国文化艺术深远的、潜在的影响,看到一种特有的幽雅、淡泊、洒脱、内省的精神风貌。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学者作家的大千世界。
主持人:薛坤作家档案宗璞(1928—),原名冯钟璞,祖籍河南唐河,生于北京。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抗战胜利后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就职于中国文联。
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发表成名作《红豆》。
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生石》《宗璞小说散文选》《丁香结》等。
其中《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作品赏读一冰的画岱岱出疹子,妈妈要他躺在床上,不准起来。
他起初发高烧,整天昏沉沉的,日子还好打发。
后来逐渐好了,还让躺着,而且不能看书,怕伤了眼睛,他真腻烦极了。
白天妈妈不在家,几本画册都翻破了,没意思,他只好东张西望,研究家里的各种摆设。
无非是桌、椅、柜。
橱,他从生下来就看着的。
窗台上有一个纸盒,资格倒还不老。
盒里有一点泥土,土中半露着几棵柏子,柏子绿得发黑,透出一层白霜。
那是岱岱采回来给妈妈泡水喝的,可她总不记得。
晚上妈妈回来,总是笑眯眯地问:“岱岱闷坏了吧?”一面拿出一卷果丹皮,在他眼前一晃。
岱岱知道妈妈累坏了,两只小手攥住妈妈冻僵的手,搓着,暖着,从不抱怨自己的寂寞。
可能是近来睡得太多了,这一天岱岱醒得特别早。
妈妈已经走了。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赏析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ced3034b35eefdc8d33340.png)
紫藤萝瀑布【赏析】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和散文家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情文并茂状物抒情的散文。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描写细腻,蕴含深情文章一开头,作者就对一树让人心醉的紫藤萝花进行了生动细腻的描写:“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花事之盛跃然纸上。
“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泛着点点银光”,“在和阳光互相挑逗”,“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
热闹活泼,极富生命力。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花儿在尽情地享受阳光,享受生活,在挑逗嘻戏。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瀑图。
作者还特别点明开花的背景:这已是春红已谢的时节,“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这就是大自然,毫无装腔作势之态。
不必去看别人的脸色,也不必去迎合别人的需要,不去赶潮流,也不去追时髦;该开花时就开花,该放香时就放香,而且要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哪怕只有淡紫的光彩,淡淡的芳香。
这就是紫藤萝,多么纯真朴实的精神和品格啊!作者正是借这开得热闹繁盛的像一条花的瀑布的紫藤萝,表现了排遣“这些时一直压在心上的焦虑和悲痛”,对那个疯狂的年代既无花又无香,似乎“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的愤懑之情,抒发自己在紫藤萝淡紫的辉煌和淡淡的芳香的感染下,有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产生了虽遭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感悟,要去创造生活,“不觉加快了脚步”的美好愿望。
真是一树紫藤萝瀑布,一瀑浓浓的情思。
作者在描绘这一树花事繁盛的紫藤萝瀑布时,文笔细腻而又极有层次。
既有总体勾勒、又有具体描写,从上到下,从外形到内神,从写实到写意,从绘景到抒情,挥洒自如,酣畅淋漓。
既有对花的形态的摹写,又有对花的色彩的描绘,还有对花香的渲染。
作者从视觉到嗅觉,从外形写到内神,有形有色,形神兼备。
同时,还将写实和写意,绘景与抒情巧妙地结合起来。
写形态重在对个体花朵的描绘;写花香,重在对香味特色的渲染。
紫藤萝瀑布知识点归纳
![紫藤萝瀑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656cfa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0.png)
紫藤萝瀑布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
1. 作者。
- 宗璞,原名冯钟璞,当代女作家。
她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2. 出处。
二、字词积累。
1. 字音字形。
- 迸溅(bèng jiàn):向四处飞溅。
- 伶仃(líng dīng):孤独,没有依靠。
- 盘虬卧龙(pán qiú wò lóng):形容枝干弯弯曲曲、苍劲有力。
- 穗(suì):稻麦等禾本科植物的花或果实聚生在茎的顶端,叫做穗。
- 绽(zhàn)开:裂开。
- 酒酿(jiǔniàng):江米酒。
2. 词语理解。
-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 仙露琼浆:神仙所喝的美酒,比喻酒非常鲜美。
- 繁密:多而密。
三、文章内容与结构。
1. 内容概括。
- 文章写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2. 结构层次。
- 第一部分(1 - 6段):看花。
作者描绘了紫藤萝瀑布的盛景,从花瀑、花穗、花朵三个方面,由整体到局部进行描写,依次描写了花的颜色、形状、香气等。
- 第二部分(7 - 9段):忆花。
作者睹物释怀,由眼前的繁花回忆起十多年前家门外的那株紫藤萝的悲惨遭遇,与眼前的盛景形成鲜明对比。
- 第三部分(10 - 11段):悟花。
作者从花的由衰到盛的变化中感悟到了生命的永恒和美好,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
四、描写手法。
1. 景物描写。
- 比喻:-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将紫藤萝花比作瀑布,形象地写出了花的繁茂、气势非凡。
-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把花朵比作帆和笑容,生动地描绘出花朵的饱满、充满生机的特点。
- 拟人:-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挨”“挤”等词,赋予紫藤萝花以人的动作和情感,写出了花的生机与活力。
冯钟璞_百度百科
![冯钟璞_百度百科](https://img.taocdn.com/s3/m/f85ffb523c1ec5da50e2705c.png)
冯钟璞(女)(1928—?)原名冯钟璞,笔名还有绿蘩、任小哲等。
原籍河南省唐河,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当代作家。
就读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小学校。
目录人物介绍基本信息人物生平代表作冯钟璞《紫藤萝瀑布》原文写作背景写作条理顺序文章中心文章修辞手法人物介绍基本信息人物生平代表作冯钟璞《紫藤萝瀑布》原文写作背景写作条理顺序文章中心文章修辞手法展开编辑本段人物介绍基本信息作家宗璞冯钟璞笔名:宗璞原名:冯钟璞性别:女出生年月:1928年出生地:北京籍贯:河南唐河,生在北京。
乃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就读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小学校。
抗战爆发,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
1945年回北京。
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就职于中国文联及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宗璞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主要作品:《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等。
人物生平抗战爆发,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
1945年回北京。
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同年在《大公报》发表处女作《A.K.C》。
1951年毕业分配在政务院宗教事务委员会工作。
同年末调入中国文联研究部。
1956年至1958年在《文艺报》任外国文学的编辑。
1957年出版童话集《寻月集》,同年发表短篇小说《红豆》(《人民文学》1957年7期)引起文坛注目,在反右斗争中遭到批判。
1959年下放河北省农村。
1960年调入《世界文学》编辑部。
主要撰写散文和小说。
“文革”中被迫中断创作,1978年重新发表作品。
后调人北京外国文学研究所。
主要作品有《宗璞散文小说选》,散文集《丁香结》,长篇小说《南渡记》,翻译《缪塞诗选》(合译)、《拉帕其尼的女儿》等。
所作《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散文集《丁香结》获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紫藤萝瀑布-宗璞
![紫藤萝瀑布-宗璞](https://img.taocdn.com/s3/m/44732d9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15.png)
表现花的繁茂、花藤之长 形象生动。
想一想:
1、课文围绕着“花”写了哪些内容? 请在下列横线上各填上一个词。
———花 ———花 ———花 2、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 3、这篇文章是单纯写紫藤萝瀑布吗? 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样 的感悟?
整体感知: 1、结构框架: 请同学们在下 列括号里各填 一字。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 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 河是无止境的。
我眼中的紫藤萝
你见过紫藤萝吗?让我们一起 来观察一下。
藤萝花介绍:
落叶藤本植物,缠绕茎,羽状复叶 小叶长椭圆形,总状花序,花紫色,荚 果长大而硬,表面有绒毛。供观赏。通 称藤萝。
——《现代汉语词典》
花瀑
花穗 花朵
思考: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 开的紫藤萝树?
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 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 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 和象征。
作者由紫藤萝花的荣枯对生 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带给 你怎样的人生启迪?
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经 常会遇到坎坷,就像花一样。紫藤 萝花的枯荣让作者感悟到生命的途 径是曲折的 ,但生命的存在却是 美好和永恒的,生命的意义是顽强 的。
自主探究
1.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 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
“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大紫藤萝,后来被 拆掉毁坏了。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
作者通过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 状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随之起 伏涌动。
自主探究
2.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 的 ?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
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后又抱病 力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其第一部《南渡记》已于1987年问世,获得了好评。
紫藤萝瀑布
![紫藤萝瀑布](https://img.taocdn.com/s3/m/de0e71056edb6f1aff001f56.png)
作者感情的变化的语句: 焦虑悲痛——宁静喜悦——振奋向前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思考品味
1、本文第一自然段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
答:“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 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 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 又被什么所吸引了?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 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埋了悬念伏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看花
花瀑 花穗 花朵
花
2.忆花
赏花的感受 忆花的劫难 颂花的生机
人
3. 思花: 生命长河无止境
生命
小结:
本文写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 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 恒,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中心思想:本文生动描写了花的形态美、香气美、 精神美、赞美了紫藤萝花旺盛的生命力,并从中领 悟到人生的哲理,困境是暂时的,生命的长河是无 止境的,所以我们要乐观、勇敢面对生活,向往美 好)。
悦心情的表现。
拟人 “忍俊不 禁的笑容 ”
第一部分(1~6):
写看花的过程。作者看花按花瀑、 花穗、花朵的顺序来写,步步深 入,越写越见花的活泼热闹,生 机勃勃,把人带入紫藤萝花的迷 人世界。
思考品味 学习课文八、九自然段思考本段从紫藤萝的哪 方面进行了描写 ?其特征是什么?其中作者为何要 提到紫藤萝的被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答:本段主要是描绘了花香。其特征是朦胧 与长久。在此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 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花树的 生死、荣衰暗示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 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 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以“紫藤萝瀑布”为题,但文 章的主要内容显然不仅仅是描写紫藤萝。 作者面对盛开的紫藤萝花,深受启示, 抚今追昔,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生动形象细腻地写出紫藤萝每一朵花不同部 位的深浅颜色,显得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有动感 又有情趣。
3).“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 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 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用“花”比喻“帆” ,用“花托”比喻 “舱” ,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盛开的紫藤萝 花的形状,显出生机勃勃。
紫藤萝
不是的,因为,它是很多
很多的紫藤萝花组成的,因为 像瀑布一样从空中垂下来,不 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所 以文章叫《紫藤萝瀑布》。
作者简介
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 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 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 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 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 而有余韵。她的散文情深意长, 隽永如水。
8.记叙文中的记叙顺序有:
顺序、倒叙、插叙、(补叙)
文中有一段是插叙,你找找看?
“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一段
插叙的内容有什么作用呢?
用十多年前紫藤萝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 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6.第9自然段,“紫色的瀑布……人的心底”?
这段文字既写出了花的壮丽,又抒发 了作者被生机勃勃的花所感染,愉悦欢畅 的心情。
7.面对紫藤萝, 作者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对生命又有怎样的感悟?
紫藤萝花的命运,从花的稀落到毁掉, 再到如今的繁花似锦,正是几十年来整个 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回顾花和人 的命运,感悟到生命的永恒,更不能沉湎 与个人的不幸中不能自拔,应与祖国人民 同呼吸共命运。
请给课文分段,看看各段写什么内容?
第一段:从开头到“想摘一朵”。
写作者偶见一树茂盛的紫藤萝。
看花
第二段:从“但是我没有摘”到“流向人的心底”。
写作者睹物释怀,心上的焦虑和悲痛化为精神
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忆花
第三段: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到
思花 完。 写作者由此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结构示意图
看花
紫藤 萝花
忆花
花瀑 花朵 遭受苦难 焕发生机
思花 生命长河中有各种不幸 要鼓起生命的风帆航行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 萝树的? 从三个方面写。
(1)色—— 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
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
(2)形—— 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
“像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 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就要绽开似的。”
最后写花的香味:
“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 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3.作者为什么把花香说成“似乎也是淡 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这里运用了通感。 也就是人的感觉相通,如花香是嗅 觉感受;作者把它说成“浅紫色的”, 这是视觉感受;“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 着我”是幻觉感受。 运用通感使语言更加清新、活泼、 灵动。
3).“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运用拟人的修辞,用动态来写花的静态, 形象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
4).“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 花!’它们嚷嚷。”
运用拟人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花开 的热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5.第7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因为盛开的紫藤萝花所焕发的勃勃生 机让“我”睹物释怀,“我”心中的悲痛 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了生的美好 和生命的永恒。
9. 本文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1)结构上:首尾呼应。 (2)内容上:写出了作者受到紫藤萝花 生机勃勃的感染,去掉了心中的哀愁,加 快了积极生活和工作的脚步。
中心思想:本文写作者偶见一树盛 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悲痛 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 恒,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文章写景抒情多处运用比喻、拟人、 等修辞手法,突出花的勃勃生机,赞美 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 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3)态—— 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
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2.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先写每一穗花,再写每一朵花。
先写花趣的色彩: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
然后写花的形状:
把“花”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抒 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拟人:
1).“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 在不停地生长。”
运用拟人的修辞,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 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
2).“才知那是每一条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 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运用……修辞,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 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
4.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了哪些修辞手 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比喻:
1)“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 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把一树盛开的藤萝花比作瀑布,生动形象具体 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 煌。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 的水花。”
1.忍俊不禁: 忍不住笑。 2.迸溅: 向四外溅出或喷射。 3.挑逗: 逗引、招惹。
4.凝望: 目不转睛的看。 5.伶仃: 文中形容紫藤萝花的稀少。
6.仙露琼浆:神仙饮用的汁液;文中形容花托中的物质。
7.盘虬卧龙:文中形容枝干的回旋盘绕弯弯曲曲。 8.沉淀:比喻凝聚、积累;文中指想象中的紫颜色
沉到花穗的下部,显得深。
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知音》、《弦上的 梦》、《红豆》 ,散文集《丁香结》 。中篇小 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宗璞 pú 、 藤 téng 萝、 迸 bèng 溅 、 绽 zhàn 开、 忍俊不禁 jīn 、 花穗 suì 、 仙露琼 qióng 浆、浮想联翩 piān、 伫 zhù 立 、吵嚷 rǎng 、 伶仃 líng dīng、 笼罩 zhào 、 盘虬 qiú 卧龙、遗 yí 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