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 送钱穆父》原文、译文与赏析
《临江仙·送钱穆父》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译文】京城一别我们已是三年未见,你总是远涉天涯辗转在人世间。
相逢欢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
你心始终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似秋天的竹竿。
心中惆怅你连夜就要扬帆出发,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光淡淡。
不要端着酒杯愁眉不展了。
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
【注释】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
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
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江仙》。
此词双调六十字,平韵格。
钱穆:名勰,又称钱四。
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
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
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古井:枯井。
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筠:竹。
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颦:皱眉头。
逆旅:旅居。
常用以喻人生匆遽短促。
【赏析】这是一首赠别词。
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
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
元祐初年,苏轼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
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
岁月如流,此次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
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
苏轼临江山送钱译文
苏轼临江山送钱译文《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宋代: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尊通:樽)译文及注释译文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
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
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象秋天的竹竿。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
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
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
注释(1)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
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
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江仙》。
此词双调六十字,平韵格。
(2)钱穆:名勰,又称钱四。
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
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
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3)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4)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5)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6)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7)古井:枯井。
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8)筠:竹。
(9)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10)颦:皱眉头。
(11)逆旅:旅店。
《临江仙送钱穆父》苏轼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临江仙·送钱穆父【注】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元佑三年,钱穆父获罪出知越州,元佑五年徙知瀛州,于次年春启行,途经杭州,苏轼以此词赠行。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与钱穆父京城一别后,时隔三年再次重逢,今又将分别,令人慨叹。
B.钱穆父如春风般温暖的笑容,与他辗转天涯、踏尽红尘的辛劳形成对比。
C.作者以古井水、秋竹作比,表达了对友人品性的赞美和对其遭遇的同情。
D.“淡月微云”营造出凄清的氛围,情景交融,烘托作者惆怅、感伤的心情。
16.“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5.C 对其遭遇的同情错误,“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意是: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像秋天的竹竿。
写出了友人已经修炼到了心如古井、不起波澜的程度,而且像秋天的竹竿一样有气节有节操。
赞扬了友人淡泊、坚贞的品格。
16.体现出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3分)作者和友人宦海沉浮、身世飘零,但作者认为人生犹如旅店,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体现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3分)【注释】(1)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
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
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江仙》。
此词双调六十字,平韵格。
(2)钱穆:名勰,又称钱四。
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
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
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3)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4)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5)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6)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苏轼诗词《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译文赏析
苏轼诗词《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译文赏析《临江仙·送钱穆父》宋代·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尊通:樽)【译文】京城一别我们已是三年未见,你总是远涉天涯辗转在人世间。
相逢欢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
你心始终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似秋天的竹竿。
心中惆怅你连夜就要扬帆出发,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光淡淡。
不要端着酒杯愁眉不展了。
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
【注释】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
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
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江仙》。
此词双调六十字,平韵格。
钱穆:名勰,又称钱四。
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
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
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古井:枯井。
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筠:竹。
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颦:皱眉头。
逆旅:旅居。
常用以喻人生匆遽短促。
【赏析】这是一首赠别词。
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
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
元祐初年,苏轼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
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
岁月如流,此次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解读赏析
【原文】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其古井,有节是秋筠。
惘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施,我亦是行人。
(一)前言苏轼与钱穆父的友谊从何而来?苏轼在《临江仙•送钱穆父》这首词里,有大家非常熟悉并且喜欢的一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其实,是苏轼化用了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的句子:“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一苏仙,一谪仙,堪堪穿越历史的隧道,在诗文里的世界里握手共鸣。
苏轼从李白那里,采来了天地光阴的仙气,聚焦着自我与人生。
他道出天地人世间行走的大悲凉、大真相。
人人都譬如“逆旅行人”,你我均无例外。
苏轼在创作这首词之前,其实还写有一首诗《闻钱道士与越守穆父饮酒,送二壶》:龙根为脯玉为浆,下界寒酷亦漫尝。
一纸鹅经逸少醉,他年篇赋谪仙狂。
金丹自足留衰鬓,苦泪何须点别肠。
吴越旧邦遗泽在,定应符竹讨诸郎。
钱道士名自然,号通教大师。
与穆父同为吴越钱镂之裔。
当时,穆父已经罢免越州太守,所以来到杭州。
饮酒叙旧,情理常事。
苏轼殷勤送酒二壶,致诗一首,其安慰从前同事,昔日老友仕途受挫的拳拳心意自不待言。
苏轼与钱穆父有何交情?读《苏轼诗集》,细加统计,苏轼与钱穆父互相酬和的诗歌总计有二十五首,这里不妨选择存诗较为集中的《诗集卷三十六》(共计八首)举例,拾掇钩串还原两人的友谊。
《次韵蒋颖叔、钱穆父驾从景灵宫二首》其二:玉殿齐班容小语,霜廷稽首法微温。
病贪腐茗浮铜叶,老怯香泉港宝樽。
苏轼在这首诗里,回忆了与钱穆父深厚的革命战斗友情。
同为元祐大臣,同样头顶白发,苏轼比钱穆父小三岁。
同做过中书舍人,同做过户部尚书。
玉殿上朝,也曾勾肩搭背、窃窃私语。
退朝家居,也曾病中致意慰问,赠送茶叶。
总之是上班好搭档,下班好兄弟。
《次韵钱穆父会饮》:弹起恨不平,挂冠常苦迟。
星服每假寐,角阙时伏思。
要当谋三径,何暇择一枝。
与君几合散,得酒忘解醯。
君谈似落屑,我饮如弈棋。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鉴赏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鉴赏临江仙·送钱穆父宋代: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尊通:樽)译文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
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
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象秋天的竹竿。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
陪酒的歌*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
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
注释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
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
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江仙》。
此词双调六十字,平韵格。
钱穆:名勰,又称钱四。
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
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
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古井:枯井。
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筠:竹。
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颦:皱眉头。
逆旅:旅店赏析这首词是公元1091年(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苏轼知杭州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途经杭州的老友钱穆父(名勰)而作。
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
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
元祐初年,苏轼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
苏轼的《临江仙·送钱穆父》诗词赏析
【导语】《临江仙·送钱穆⽗》是宋代⽂学家苏轼的词作。
全词⼀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
下⾯就和⽆忧考⼀起来了解下苏轼的《临江仙·送钱穆⽗》诗词,欢迎阅读! 《临江仙·送钱穆⽗》 ⼀别都门三改⽕,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笑作春温。
⽆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淡⽉微云。
尊前不⽤翠眉颦。
⼈⽣如逆旅,我亦是⾏⼈。
译⽂: ⾃从我们在京城分别⼀晃⼜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辗转在⼈间。
相逢⼀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
你⼼如古井⽔不起波澜,⾼风亮节象秋天的⽵竿。
我⼼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之时云⾊微茫⽉⼉淡淡。
陪酒的歌妓不⽤冲着酒杯太凄婉。
⼈⽣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我也包括在旅⾏者⾥边。
赏析: 词的上阕写与友⼈久别重逢。
元祷初年,苏轼在朝为起居舍⼈,钱穆⽗为中书舍⼈,⽓类相善,友谊甚笃。
元祜三年穆⽗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
岁⽉如流.此次在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
三年来,穆⽗奔⾛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
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之和煦。
更为可喜的是友⼈与⾃⼰都能以道⾃守,保持耿介风节,借⽤⽩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波古井⽔,有节秋⽵竿”。
作者认为,穆⽗出守越州,同⾃⼰⼀样,是由于在朝好议论政事,为⾔官所攻。
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并⽤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纯⼀道⼼、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淡泊的⼼境和坚贞的操守。
词的上阕既是对友⼈辅君治国、坚持操守的安慰和⽀持,也是词⼈半⽣经历、松柏节操的⾃我写照,是词⼈的⾃勉⾃励,寓有强烈的⾝世之感。
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临江仙·送钱穆父宋代:苏轼原文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尊通:樽)译文京城一别我们已是三年未见,你总是远涉天涯辗转在人世间。
相逢欢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
你心始终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似秋天的竹竿。
心中惆怅你连夜就要扬帆出发,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光淡淡。
不要端着酒杯愁眉不展了。
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
注释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
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
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江仙》。
此词双调六十字,平韵格。
钱穆:名勰,又称钱四。
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
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
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古井:枯井。
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筠:竹。
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颦:皱眉头。
逆旅:旅店。
赏析这是一首赠别词。
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
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
元祐初年,苏轼朝为起居舍人,钱。
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临江仙·送钱穆父》这首词是公元1091年(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苏轼知杭州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途经杭州的老友钱穆父(名勰)而作。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览。
《临江仙·送钱穆父》苏轼〔宋代〕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尊通:樽)译文京城一别我们已是三年未见,你总是远涉天涯辗转在人世间。
相逢欢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
你心始终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似秋天的竹竿。
心中惆怅你连夜就要扬帆出发,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光淡淡。
不要端着酒杯愁眉不展了。
人生就是座旅店,我也是匆匆过客。
注释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
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
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江仙》。
此词双调六十字,平韵格。
钱穆:名勰,又称钱四。
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
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
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古井:枯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筠:竹。
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颦:皱眉头。
逆旅:旅舍,旅店。
赏析这是时首赠别词。
全词时改以往送别诗词缠于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月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月个性风貌。
词人对老友月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时波三折,动人心弦。
古诗《临江仙送钱穆父》赏析
古诗《临江仙·送钱穆父》赏析《临江仙·送钱穆父》宋·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背景这首词是在公元1091年(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苏轼知杭州(今属浙江)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知瀛洲(治今河北河间)途经杭州的老友钱勰(穆父)而作。
当时苏轼也将要离开杭州,所以以此词赠行。
注释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
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
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江仙》。
此词双调六十字,平韵格。
钱穆:名勰,又称钱四。
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
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
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古井:枯井。
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筠:竹。
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颦:皱眉头。
逆旅:旅店。
译文京城一别我们已是三年未见,你总是远涉天涯辗转在人世间。
相逢欢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
你心始终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似秋天的竹竿。
心中惆怅你连夜就要扬帆出发,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光淡淡。
不要端着酒杯愁眉不展了。
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
赏析这是一首赠别词。
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
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
元祐初年,苏轼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
送钱穆父苏轼译文
送钱穆父苏轼译文
送钱穆父苏轼译文:
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
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
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象秋天的竹竿。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
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
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边。
原文:
临江仙·送钱穆父
【宋】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翻译赏析
临江仙-送钱穆父翻译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临江仙-送钱穆父翻译赏析《临江仙·送钱穆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
《临江仙·送钱穆父》的诗意与鉴赏
《临江仙·送钱穆父》的诗意与鉴赏《临江仙·送钱穆父》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聚,赞赏友人面对坎坷奔波时的古井心境和秋竹风节;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与友人分别,抒发了对世事人生的超旷之思。
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临江仙·送钱穆父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这首词是在公元1091年(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苏轼知杭州(今属浙江)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知瀛洲(治今河北河间)途经杭州的老友钱勰(穆父)而作。
当时苏轼也将要离开杭州。
所以以此词赠行。
原文:《临江仙·送钱穆父》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尊通:樽)注释: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
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
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江仙》。
此词双调六十字,平韵格。
钱穆:名勰,又称钱四。
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
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
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古井:枯井。
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筠:竹。
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颦:皱眉头。
逆旅:旅舍,旅店。
诗意:京城一别我们已是三年未见,你总是远涉天涯辗转在人世间。
相逢欢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
苏轼的《临江仙·送钱穆父》诗词赏析
【导语】《临江仙·送钱穆⽗》是宋代⽂学家苏轼的词作。
全词⼀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
下⾯就和⽆忧考⼀起来了解下苏轼的《临江仙·送钱穆⽗》诗词,欢迎阅读! 《临江仙·送钱穆⽗》 ⼀别都门三改⽕,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笑作春温。
⽆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淡⽉微云。
尊前不⽤翠眉颦。
⼈⽣如逆旅,我亦是⾏⼈。
译⽂: ⾃从我们在京城分别⼀晃⼜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辗转在⼈间。
相逢⼀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
你⼼如古井⽔不起波澜,⾼风亮节象秋天的⽵竿。
我⼼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之时云⾊微茫⽉⼉淡淡。
陪酒的歌妓不⽤冲着酒杯太凄婉。
⼈⽣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我也包括在旅⾏者⾥边。
赏析: 词的上阕写与友⼈久别重逢。
元祷初年,苏轼在朝为起居舍⼈,钱穆⽗为中书舍⼈,⽓类相善,友谊甚笃。
元祜三年穆⽗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
岁⽉如流.此次在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
三年来,穆⽗奔⾛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
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之和煦。
更为可喜的是友⼈与⾃⼰都能以道⾃守,保持耿介风节,借⽤⽩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波古井⽔,有节秋⽵竿”。
作者认为,穆⽗出守越州,同⾃⼰⼀样,是由于在朝好议论政事,为⾔官所攻。
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并⽤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纯⼀道⼼、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淡泊的⼼境和坚贞的操守。
词的上阕既是对友⼈辅君治国、坚持操守的安慰和⽀持,也是词⼈半⽣经历、松柏节操的⾃我写照,是词⼈的⾃勉⾃励,寓有强烈的⾝世之感。
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临江仙_送钱穆父_一别都门三改火_宋词鉴赏_宋_苏轼
鉴赏
苏轼送别词的结尾,一般均为友人解释忧虑,此首 从道家借用思想武器,流露出一定的消极成分。但在当 时,他为友人提供一种精神力量,使友人忘却升沉得失, 虽远行而能安之若素。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一样,是由于在朝 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攻击导致的后果。以上数句,先 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 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 的达观态度,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净 的心胸、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 坚贞的操守。
鉴赏
“樽前不用翠眉颦”一句,由哀愁转为旷达、豪迈, 说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这 一句,其用意一是不要增加行者与送者临别的悲感,二 是世间离别本也是常事,则亦不用哀愁。这二者似乎有 矛盾,实则可以统一在强抑悲怀、勉为达观这一点上, 这符合苏轼在宦途多变之后锻炼出来的思想性格。
鉴赏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祐进士。宋 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 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 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 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 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 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纵横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 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 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擅长行书、楷 书。能画竹,也喜作枯木怪石。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 有《东坡乐府》。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赏析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赏析《临江仙·送钱穆父》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
表达了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赏析。
欢迎大家阅读!【原文】临江仙(1)·送钱穆(2)父(fǔ)(3)元祐六年(1091)·杭州一别都门(4)三改火(5),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6)。
无波真古井(7),有节是秋筠(8)。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9)颦(10)。
人生如逆旅(11),我亦是行人。
【注释】(1)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
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
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江仙》。
此词双调六十字,平韵格。
(2)钱穆:名勰,又称钱四。
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
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
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3)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4)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5)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6)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7)古井:枯井。
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8)筠:竹。
(9)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10)颦:皱眉头。
(11)逆旅:旅店。
【白话译文】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
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
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象秋天的竹竿。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
苏轼《临仙·送钱穆父》赏析
苏轼《临*仙·送钱穆父》赏析《临*仙·送钱穆父》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风貌。
表达了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苏轼《临*仙·送钱穆父》赏析。
欢迎大家阅读!【原文】临*仙(1)·送钱穆(2)父(fǔ)(3)元祐六年(1091)·杭州一别都门(4)三改火(5),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6)。
无波真古井(7),有节是秋筠(8)。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9)颦(10)。
人生如逆旅(11),我亦是行人。
【注释】(1)临*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
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
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仙》。
此词双调六十字,平韵格。
(2)钱穆:名勰,又称钱四。
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绍兴)。
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
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3)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4)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5)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6)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7)古井:枯井。
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8)筠:竹。
(9)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10)颦:皱眉头。
(11)逆旅:旅店。
【白话译文】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
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
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象秋天的竹竿。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微茫月儿淡淡。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释义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出自宋代苏轼的《临江仙·送钱穆父》
解释:京城一别我们已是三年未见,你总是远涉天涯辗转在人世间。
赏析:此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
原文: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尊同:樽)
译文:
京城一别我们已是三年未见,你总是远涉天涯辗转在人世间。
相逢欢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
你心始终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似秋天的竹竿。
心中惆怅你连夜就要扬帆出发,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光淡淡。
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
人生就是座旅店,我也是匆匆过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别诗: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临江仙·送钱穆父
宋代: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尊通:樽)
译文
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
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
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象秋天的竹竿。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
陪酒的歌*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
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
注释
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
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
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
《临江仙》。
此词双调六十字,平韵格。
赏析
这首词是公元1091年(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苏轼知杭州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途经杭州的老友钱穆父(名勰)而作。
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
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
词人对老友
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
元祐初年,苏轼朝为起居舍人,钱
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
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
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
岁月如流,此次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
第三个年头了。
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
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
犹如春日之和煦。
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
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作者认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样,是因为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
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
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
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
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
词的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
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操的自我写照,是
词人的自勉自励,寓有强烈的身世之感。
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词的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送别友人。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
淡月微云”一句,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
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
“樽前不用翠眉颦”一句,由哀愁转为旷达、豪迈,说离宴中歌
舞相伴的歌*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
这个句,其用意一是不要增加
行者与送者临歧的悲感,二是世间离别本也是常事,则亦不用哀愁。
这二者似乎有矛盾,实则能够统一强抑悲怀、勉为达观这个点上,这
符合苏轼宦途多故之后锻炼出来的思想性格。
词末二句言何必为暂时
离别伤情,其实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
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既然人人都是天地
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词的结尾,以对友人
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情怀。
这首送别词中的“一笑作春温”、“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句,是苏轼这种豪放性格、达观态度的集中体现。
不过在这些旷达之语的背后,仍能体察出词人对仕宦浮沉的淡淡惆怅,以及对身世飘零的深沉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