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评述
学前教育发展报告

学前教育发展报告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开端,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习惯养成和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报告将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发展现状(一)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
近年来,学前教育机构数量迅速增长,入园儿童数量逐年上升。
截至_____年,全国共有幼儿园_____万所,在园幼儿_____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_____%。
(二)学前教育资源逐渐丰富政府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新建、改扩建了一大批幼儿园,改善了办园条件。
同时,社会力量也积极参与学前教育,民办幼儿园数量不断增加,为家长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此外,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师素质逐步提高。
(三)学前教育质量逐步提升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标准,加强了对学前教育的规范和管理,推动了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
幼儿园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游戏化教学、生活化教育等理念得到广泛应用。
二、取得的成绩(一)普及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国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越来越多的儿童能够接受学前教育。
(二)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加大了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通过建设公办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等方式,保障了农村和贫困地区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
(三)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加强了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提高了教师待遇,稳定了师资队伍。
(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建立了学前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加强了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指导和监督。
幼儿园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方法不断改进,教育质量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学前教育行业分析报告

学前教育行业分析报告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儿童进行教育和培养的阶段,也被称为幼儿教育。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学前教育行业近年来蓬勃发展。
本文将对学前教育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
一、学前教育行业现状学前教育行业是中国教育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在整体教育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学前教育机构数量超过25万家,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
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可见学前教育行业的市场潜力巨大。
近年来,学前教育行业发展速度迅猛,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学前教育的普及率也在逐渐提高。
另外,家长对提前培养孩子的认识也有所改变,他们普遍认为学前教育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学前教育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二、学前教育行业发展趋势1. 国家政策推动: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相关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促进学前教育产业的发展。
政府将加大对学前教育机构的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2. 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学前教育行业也开始融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
例如,借助在线教育平台和教育App,家长可以更方便地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学前教育资源,而幼儿园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提供更丰富的教学体验。
3. 教育模式多样化:学前教育行业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传统的幼儿园教育逐渐向社区型、亲子园等多元化发展。
此外,家庭教育、幼儿家庭托育等模式也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青睐。
4. 国际交流与融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也日益频繁。
国际学前教育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学前教育行业面临的挑战虽然学前教育行业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些挑战需要面对。
1. 师资质量不均衡: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一些学前教育机构缺乏专业的教师,师资结构不合理,影响了教育质量。
2. 教育资源不足:一些地区和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学前教育是指为幼儿提供全面的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幼儿教育体系的起点。
近年来,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
本文将从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然而,我国学前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前教育资源不均衡。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幼儿园数量相对较少,且普遍质量较低,导致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不够平等。
其次,学前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很多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素质相对较低,他们对幼儿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存在不足,无法满足幼儿的多样化需求。
再次,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相对单一、过度追求功利性和考试导向,导致很多幼儿园教育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其次,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未来,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将以提高质量为主导,更加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方面,会继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促进学前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政府将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争取更多财政投入,兴建更多优质幼儿园。
另一方面,将持续加大对学前教师的培养和支持力度,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同时,将加强对学前教师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推动学前教育的专业化发展。
此外,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将更加多元化。
学前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等综合素养。
通过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如音乐、美术、体育等,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潜能。
同时,学前教育将更注重幼儿的自主性和主动性,鼓励幼儿参与决策和问题解决,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正处于良好的发展阶段,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未来,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和多元化发展。
我国将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学前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现状,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幼儿的综合素养。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学前教育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家庭教育环境的变化带动了学前教育的深刻变化,并促进了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
学前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儿童的思维和创造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为小孩子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学前教育现状(1)学前教育面临着社会变迁。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国家对学前教育也有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家庭也有更高的期望。
这使得学前教育更加重视儿童的身心健康,立足于实际,注重个性发展,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成长,加强对孩子的品格教育。
(2)教育资源结构出现变化。
学前教育资源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从家庭教育到学前教育场所,以及学前教育服务机构的多层次的结构。
这些教育资源被完善,更多化,更专业化。
这使得学前教育更加有效,有助于孩子们的全面健康成长。
(3)关注的内容发生变化。
学前教育越来越注重儿童的心理和情感发展,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发展和行为习惯。
学前教育不仅关注孩子的认知,还要关注孩子的认知形成过程和方式,重视孩子的感知和参与,避免传统的刻板教学方式。
发展趋势(1)职前教育的普及. 由于家庭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职前教育作为孩子的一个学习入口,这意味着职前教育在家庭教育中越来越重要。
在这一发展趋势下,职前教育资源会进一步丰富,职前教育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技术的运用。
如今,科技的发展正在迅速地影响着学前教育,运用技术和信息平台会更有效地支持孩子的学习。
教育者可以运用科技手段更好地指导孩子,同时也可以通过科技的辅助让教学更有趣、更生动。
(3)互动式教育的发展. 互动式教学注重孩子的参与和个性发展,让孩子参与到教育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孩子们进入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发展自身潜力。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教育资源结构,教育内容,技术运用,以及互动式教育等方面,都会有更大的发展。
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教育的日益重视,儿童学前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学前教育承担着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任。
本文将以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作为主题,讨论学前教育目前的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近年来,儿童学前教育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政府、家长和社会各界纷纷投入了更多的资源来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在城市地区,各类幼儿园纷纷涌现,提供了更多的学前教育机会。
同时,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然而,儿童学前教育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城市和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差距依然存在,城市幼儿园的发展比农村幼儿园更为成熟。
其次是教师队伍的素质不够高,教师培训和选拔机制亟待完善。
此外,学前教育的课程内容和评价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更为贴近儿童的需求和兴趣。
二、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1. 家长参与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儿童学前教育,他们意识到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基础。
未来的学前教育将加强与家长的合作,通过亲子活动和家庭作业等方式,促进家庭与幼儿园的紧密联系,推动儿童全面的成长。
2. 游戏化教学的发展学龄前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是通过游戏进行。
未来的学前教育将更加注重游戏化教学的设计,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儿童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社交能力。
3. 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儿童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越来越明显,未来的学前教育将更加关注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课程设置。
不再固守传统的学科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4. 新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的学前教育将更加注重新技术的应用。
通过电子书、互联网资源和智能设备等工具,提供更便捷、丰富的学习资料和资源,为儿童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未来,儿童学前教育将呈现出更加全面、多元的发展趋势。
国内外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意义研究现状评述

国内外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意义研究现状评述国内外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意义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评述,分析其意义所在。
国内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相对较低。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覆盖率仅为48.3%,而城市地区则高达86.4%。
这一差距导致了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匮乏和质量不高的问题。
许多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这对农村地区的幼儿成长和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国外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相对于国内,一些发达国家在农村学前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以芬兰为例,芬兰的学前教育普及率高达99%以上,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地区,幼儿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芬兰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社交能力,通过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和亲和的教育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这种注重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模式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
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农村学前教育能够为农村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平等的发展环境。
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很多孩子难以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
而学前教育是孩子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学前教育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基本的社交技能,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目前,农村学前教育与城市学前教育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能够为农村地区的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农村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能够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回流到农村地区,促进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
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学前教育是指针对3岁至6岁幼儿所开展的教育活动,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学前教育行业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学前教育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现状分析1. 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政策支持日益加强,各地相继推出了相关政策,提高了学前教师的待遇,加大了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以提高普及率和质量。
2. 供需矛盾尽管学前教育行业的需求增长迅速,但供给仍然不足,导致了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学前教育机构为了争夺生源,甚至打价格战,降低服务质量。
3. 教育内容学前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也逐渐发生变化,不再注重传统的死记硬背,而是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全面发展。
4. 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学前教育行业也开始尝试应用一些新技术,如智能互动教具、虚拟现实教学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吸引力。
发展趋势1. 多样化发展未来,学前教育行业将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包括托管、幼儿园、早教等多种形式,并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创新,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2. 专业化发展学前教育行业将越来越注重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以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
3. 互联网+教育未来学前教育行业将更多地与互联网结合,通过在线教学、教育平台等形式,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拓展教育资源。
4. 国际化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行业也将更加开放和国际化,引入国外优秀的教育理念和资源,提高中国学前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对学前教育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前教育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创新、提高教育质量、满足家庭需求,才能真正实现学前教育的良性发展。
学前教育2023年度总结范文5篇

学前教育2023年度总结范文5篇第1篇示例:学前教育是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2023年对于学前教育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学前教育工作者们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升教育质量,为孩子们的成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23年学前教育注重了个性化教育。
在这一年里,学前教育机构更加重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再一刀切,而是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能力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
通过个性化教育,每个孩子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发展,更好地释放了自己的潜能。
2023年学前教育强调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它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品德、情感和思维能力。
在这一年里,学前教育机构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品德,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能力,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智慧、有健康的人。
2023年学前教育更加注重了家校合作。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
学前教育机构在这一年里积极与家长沟通,建立起了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
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活动,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成长需求,与学校共同努力,为孩子的全面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2023年学前教育推进了教育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也开始引入智能化设备,推广在线教育资源,开展数字化教学活动。
在这一年里,学前教育机构不断探索教育信息化的新途径,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第2篇示例:学前教育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它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3年度是学前教育领域取得重要成就的一年,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一年度的学前教育工作吧。
2023年度学前教育在政策制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政府在学前教育领域加大了投入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并为学前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保障。
2023年度学前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学前教育是指对3至6岁儿童进行系统教育和培养的教育形式,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通过分析学前教育的现状,深入探讨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学前教育的现状学前教育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快速发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资源不平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资源相对较好,而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资源匮乏。
其次,教师队伍短缺是学前教育的一个瓶颈。
相比中小学教师,学前教育教师的数量和素质仍然有待提高。
此外,学前教育的质量评估体系亟待建立,规范和监管也需加强。
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的发展将受到以下几个趋势的影响。
1. 制度建设的提升学前教育将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政府部门将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投入,确保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
2. 资源优化的推动为了解决学前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政府将加大对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的投入。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学前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3. 培训机制的完善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
政府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更多培训和发展机会,吸引更多有潜力的人才从事学前教育工作。
4. 多元化教育模式的推广传统的学前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未来,学前教育将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逐渐引入游戏教育、STEAM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5.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化学前教育将加强与国际接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开展多方面的合作交流。
这将有助于学前教育在教学方法、教材开发等方面的提升,并推动学前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结论学前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表明,学前教育将逐步走向规范化、公平化和多元化。
政府部门要加大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推动学前教育的全面发展。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为学前教育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浅谈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浅谈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学前教育是指对3至6岁儿童进行教育和培养的一种教育形式。
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适当的对策至关重要。
本文将浅谈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普及程度不高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较低。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学前教育的覆盖率仅为50%左右,还有大量的儿童无法接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
2.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在中国的一线和部分发达地区,学前教育的资源相对充足。
但是,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仍然面临严重的不平衡问题,导致孩子们没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3.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学前教育师资力量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
然而,目前一些学前教育机构中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教育技巧,无法为孩子们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二、解决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并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对策:1. 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在学前教育领域的投入应该得到进一步加大。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持、建设学前教育设施和提高激励机制等方式来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并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率。
2. 完善制度建设完善学前教育制度建设是解决学前教育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强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估机制,促进学前教育机构的规范化和提升教育质量。
3. 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学前教育的中坚力量,因此提高教师素质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加大对学前教育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力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鼓励优秀的毕业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
4. 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提高家长的育儿知识和育儿能力,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学前教育,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学前教育不仅仅是孩子们进入正式学校前的基础阶段,更是培养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
本文将围绕学前教育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展开探讨。
一、现状分析学前教育行业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一方面,家长们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愿意在孩子早期就给予他们良好的学前教育;另一方面,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逐渐加大。
这些因素都为学前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目前,学前教育行业主要包括幼儿园、托儿所和早教机构等。
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主力军,扮演着孩子们进入正式学校前的重要角色。
托儿所则主要满足了父母工作期间对孩子照料的需求,而早教机构则更注重孩子的早期启蒙教育。
然而,当前学前教育行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幼儿园资源不足,导致入园难问题逐渐显现。
其次,一些幼儿园的办园水平有待提高,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
此外,早教机构市场乱象丛生,存在着一些低劣、甚至是虚假宣传的现象。
这些问题给学前教育行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二、发展趋势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
多元化可以满足不同家庭需求,包括全日制、半日制、寄宿制等各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
专业化是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教育内容的专业化,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国际化是将国际教育理念引入学前教育,培养全球视野的孩子。
首先,学前教育行业将趋向多元化发展。
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将有更多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涌现,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这包括由政府举办的公办幼儿园、私立幼儿园、幼儿园连锁机构等。
其次,专业化将成为学前教育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专业的教师队伍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教育内容的专业化也十分重要,教材和教学方法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此外,国际化也将是学前教育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孩子们需要具备更强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学前教育是指针对3-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和培养,旨在全面发展儿童的身心、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当今社会中,学前教育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对儿童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学前教育行业现状学前教育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意识的提高和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将孩子送入学前教育机构。
这使得学前教育行业迅猛发展,出现了众多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和托儿所。
同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人口的流动,学前教育在城市中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父母为了工作的需要,选择将孩子送入幼儿园或托儿所。
这些都为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然而,学前教育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学前教育行业的专业人才短缺是一个较大的问题。
专业的幼儿园教师、保育员和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影响了学前教育的质量。
其次,学前教育行业的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一些学前教育机构存在违规办园、管理混乱等问题,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学前教育行业发展趋势1. 优质资源的整合未来学前教育行业将加强与教育资源的整合,优质资源将更多地向学前教育领域倾斜。
各级政府将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补贴,鼓励优质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2. 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学前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更多地注重培养儿童的观察、表达、思考和动手能力。
例如,通过户外探索、艺术创作和游戏活动等方式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教育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也将趋向于数字化和信息化。
教育机构将加强对教育技术的应用,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手段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教学工具,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4. 家园合作的加强学前教育机构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形成教师、家长和孩子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
通过定期家长会、家庭作业与学校合作、家长参与课堂活动等方式,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汇报

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汇报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以下是对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详细汇报。
一、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一)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逐年增加。
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都在不断扩充招生规模,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据统计,截至具体年份,全国幼儿园总数已经达到了具体数量,在园幼儿人数达到了具体人数。
(二)师资队伍逐步壮大为了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各地纷纷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
通过招聘、培训等方式,越来越多的专业教师投身到学前教育事业中。
目前,全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数量已经有了显著增长,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养也在不断提高。
(三)教育质量有所提升在教育教学方面,学前教育逐渐摆脱了“小学化”的倾向,更加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游戏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更加丰富多样,涵盖了语言、艺术、科学、健康、社会等多个领域。
(四)硬件设施不断改善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
许多幼儿园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的玩具和图书,以及安全舒适的活动场地,为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学前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效(一)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活动,幼儿在身体、智力、情感等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社交能力等有了明显提高,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减轻家长负担优质的学前教育为家长提供了可靠的托管服务,解决了家长在工作期间无法照顾孩子的后顾之忧。
同时,也让家长能够更加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推动教育公平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幼儿园,使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
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前景

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前景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随着人们对早期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学前教育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需求增长、政策支持和市场潜力等方面探讨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前景。
一、需求增长学前教育作为孩子教育的起点,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重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工作繁忙、亲属支持减少等因素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需要将孩子送进学前教育机构接受专业教育。
此外,家长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关注和重视,也促使了学前教育需求的增长。
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学前教育的需求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为学前教育行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机会。
二、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学前教育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该行业的繁荣。
例如,加大对学前教育机构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提高学前教育师资培训质量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将为学前教育行业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有力地推动了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
三、市场潜力学前教育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行业的普及率仍然相对较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学前教育入园率仅为7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这意味着还有大量的孩子需要接受学前教育。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对教育投资的不断增加,学前教育市场将进一步扩大,为学前教育行业带来更多的商机。
四、行业竞争随着需求的增加和市场潜力的释放,学前教育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在市场竞争中,优质的学前教育机构将占据主导地位。
这要求学前教育机构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注重教学质量和服务质量,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另外,合理的定位与市场定位、创新的教育理念、营销策略也是学前教育机构脱颖而出的关键。
总结而言,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社会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度提高,中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大力支持以及市场潜力的不断释放,学前教育行业将迎来更为美好的明天。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9.08.22•【文号】•【施行日期】2019.08.22•【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情况的报告——2019年8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受国务院委托,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情况,请予审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事业。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在“幼有所育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就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批示,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推动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要民生工程。
2018年5月,李克强总理听取了教育部关于学前教育工作的汇报,指出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进一步强调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
王沪宁同志、孙春兰副总理多次专题研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并作出相关部署。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总体情况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坚持公益普惠办园方向,积极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着力提高保教质量,努力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学前教育规模快速扩大。
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以来,各地加大了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工作力度。
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幼儿园26.7万所,在园幼儿4656万人,教职工453万人,与2010年相比,幼儿园数量增加了77.3%,在园规模增加了56.4%,教职工数量增加了145%。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近代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评述——基于近代学前教育

规模 , 以此培 养教化次 代 国民 , 为 民族 复兴 、 国家 兴 亡提供 重要保 障 , 成 为 国家顶层设 计 的内容 之一 。
南 京 国民政 府 时期 , 中 国 近代 学 前 教 育 事 业 在 系统 的构成 内涵上 , 也 较 清末 民初 有重 大转 变 ,
期, 国 民政府 不但 有大量 技 术规 范性 的文 件 出台 , 而且 有整 体性 的全 盘规 划 。在近 代学 前教 育事 业
中图分 类号 : K2 6 2 . 9 文献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6 7 1 ~6 6 0 4 ( 2 0 1 5 ) 0 4 —0 0 5 5 —0 8
自清末 开始 进入 中 国的近代 海 外学 前教 育思
想 对 中国社 会 的传统 育儿 理念产 生 了颠 覆性 的冲
、
目标 与 系 统 的 提 升
南京 国民政府 时期 近代学前教 育事业 的 目标 , 较之 清末及 民初 已有 了很大 的改变 。清末 民初 , 冲 破传统 育儿理念 的束 缚 , 近代海 外学 前教育 思想 引
介人 中 国社会 , 被 国人 所 接纳 , 并 在一 定 程度 上 开 展实践 , 是 最 主 要 的 目标 。到 了南 京 国民 政 府 时 期, 目标则 改变为尽 可能扩大近 代学 前教育 事业 的
摘 要 :近代 学前教 育 事业 实现 了学前 教 育机 构 兴 办者 体制 由教 会 单 线 至公 私 立 双 线体 制 、 学前教 育事 业 中政府 指 导 与监 管从 无 到 有 和从 个 别单 体 运 行 到 子 系统协 作 与 融 合 的 三 个 转 变, 机 构数 量也 呈现 巨大的增 长 , 而其 内涵 建设上 亦有 相 当变化 。 关 键词 :国民政 府 ;学前教 育事 业 ;发展 评 述
学前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前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学前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与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学前教育在培养孩子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学前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
一、学前教育现状分析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在不同地区存在着差异。
一线城市的学前教育普遍相对发达,拥有成熟的教育体制、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先进的教育资源。
而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师水平和教育质量也存在一定差距。
此外,学前教育中的智育和德育并没有得到良好的结合,导致了教育的单一化问题。
此外,学前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在决策上存在着很大的偏差。
一些家长非常关注学前教育的名称和品牌,而忽视了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一些学前教育机构仍然存在着盲目竞争、重视形式而忽视内涵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前教育的质量,也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二、学前教育发展趋势展望尽管学前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仍然是光明的。
首先,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升,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也不断增加。
这将有助于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改善学前教育的现状。
其次,新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将为学前教育带来巨大的变革。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学前教育提供更丰富、更具趣味性的教学内容。
同时,线上教育平台也可以帮助学前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此外,学前教育的重点将逐渐由智育向全面发展转变。
学前教育不仅要注重孩子的认知能力培养,还要关注其情感、社交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这将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未来人才。
在学前教育的发展中,父母的参与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父母应该积极参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关注孩子的教育需求,并与学前教育机构共同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努力。
总之,学前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存在着差异,但整体趋势是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学前教育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学前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前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学前教育在社会各界的重视下,逐渐走上了发展的轨道。
学前教育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学前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方面加以分析和探讨。
一、学前教育的现状1.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目前,学前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现象。
一线大城市的学前教育条件相对较好,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条件相对较差。
这导致了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地区间儿童受教育机会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2.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由于学前教育市场的混乱、资质不确立等问题,导致了一些机构的办园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机构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教育质量,没有科学教学方法和合格教师的指导,使得学前教育质量无法保障。
3.教育环境的不完善学前教育的教育环境是儿童学习和成长的重要依托。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学前教育机构的硬件设施落后,教育条件较差,儿童缺乏良好的学习和游戏环境,影响了儿童的发展。
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1.政府加大支持力度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不断提高,政府将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
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水平,缩小城乡、地区间的教育差距。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一支素质优良、专业化的学前教师队伍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
政府和学校将加大对学前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技能。
3.推行综合评价体系传统的学前教育评价主要以笔试为主,注重知识的灌输,对儿童的全面发展评价不足。
随着综合素质教育的提出,学前教育将逐渐推行综合评价体系,注重对儿童思维能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评价。
4.倡导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对于学前教育的支持和配合至关重要。
学前教育将倡导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加强与家长的互动和沟通,引导家庭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共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5.注重专业化的课程设置学前教育将注重课程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特点和需求,制定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国内外发展农村学前教研究现状评述

国内外发展农村学前教研究现状评述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了城市居民。
这使得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国内外对于农村学前教育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下面是对于国内外发展农村学前教研究现状的评述:国内方面,农村学前教育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城乡差距、教育资源、教育质量、教师队伍和课程设置。
首先,城乡差距是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城市学前教育普及率和教育资源相对于农村地区更为优越。
其次,农村学前教育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加上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这增加了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难度和挑战。
第三,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也是农村学前教育研究的重点之一,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大力提升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增加学前教育覆盖面和普及率。
第四,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也是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难题,很多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较弱,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加大投入,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力量和水平。
最后,农村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也是农村学前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要制定出符合农村地区实际需求的课程方案。
国外方面,农村学前教育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国际合作、区域政策、家庭和社区参与、现场教学和在线教学等。
首先,国际合作是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农村学前教育合作可以促进农村学前教育水平的提高。
其次,区域政策是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推动力,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并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第三,家庭和社区参与也是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家长和社区居民可以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最后,现场教学和在线教学也是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两个重要内容,这两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提升和教育质量提高。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学前教育是指为3岁至6岁的儿童提供的早期教育。
作为一项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进行探讨,包括政策支持、办园模式、师资队伍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
一、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多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学前教育的政策和规划,明确了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加强基层学前教育设施的建设,提高教师的待遇,倡导普惠性学前教育,以确保学前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普及化。
二、办园模式在办园模式方面,我国学前教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主要由公办园、民办园和普惠性园组成。
公办园在提供普惠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民办园则在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方面具有优势。
普惠性园以其较低的收费标准,为社会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前教育机会。
三、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支撑。
我国在培养学前教育教师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机构不断扩大规模,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学前教育教师。
此外,政府还鼓励骨干教师参与进修学前教育相关专业,提升他们的教育水平。
然而,由于学前教育领域的匮乏,仍然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这也是需要解决的挑战之一。
四、面临的挑战尽管学前教育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学前教育的资源分配不均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较大。
其次,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教学水平需要提升,部分学前教育机构的师资力量不足以保障教育质量。
此外,学前教育的普及化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
总结:随着我国对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视,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政府的政策支持、多元化的办园模式以及师资队伍的培养,都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学前教育仍面临着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质量提升和普及化的挑战。
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加强师资培训,完善学前教育的治理体系,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前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评述
一、学前教育机构数量的变化趋势
因为全国性学前教育机构数据的相对缺乏①,我们无法在全国范围内
实行精确的数据比较,但通过一些相近年代的区域性数据,依旧能够
推导其变化趋势。
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两个近代学前教育事业大发展
的历史阶段,近代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呈增长态势。
(一)20世纪20-30年代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育事业大发展
的推动下,该阶段各地学前教育机构表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1927
年的北京市与广州市,各有幼稚园12所[2]、9所。
其中广州市
各园设立时间见表。
广州市9所幼稚园中设立于清末的仅有1所,设
立于民初的亦仅有2所,而在20世纪20年代却有6所新园成立,
为清末民初的2倍,数量增长的趋势十分明显。
至30年代初,这种
趋势更增强化。
以经济教育文化事业在全国相对发达的广东与人口大
省四川为例,其幼稚园数量也出现了相当的增长。
其中广东省一年就
增加了7所幼稚园,年增率达到了35%,四川省3年内增加了40所,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77%。
截止到1933年,全国幼稚园数量
已经达到了829所。
其中四川省最多,为164所;察哈尔省最少,仅有1所[5]。
至抗战前夕,保守估计,全国幼稚园数已逾千所。
(二)抗战及战后恢复时期该阶段,在政府的主导下,随着全民保育、公育运动逐渐兴起,学前教育事业在大后方有了高速的发展,数量也
迅速增加,几乎每个县都有学前教育机构的出现。
因为全国半壁江山
的沦陷,兼之战争环境下档案资料的缺失,全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具体
数量难以统计,但仅以国民政府社会部、战时儿童保育会等单位所属
学前教育机构数量统计,即可见其趋势。
至1940年,短短一两年内,全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已设立了15个分会及40多个保育院、6
个寄养处及3个连接站[6]。
至1943年,战时儿童保育会所属
的保育院分布于全国12个省份。
同年,国民政府社会部所设之直属
保育院仅在重庆地区即有5所,分别是设于唐家沱的第一育幼院,设
于歌乐山的第二育幼院、婴儿保育院,设于土桥的救济院育幼所与设于北碚的儿童福利实验区[7]。
以上这些机构都是在抗战期间设立的,可见,大量政府儿童保育机构的设立,为抗战期间大后方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增加提供了新来源。
抗战胜利后,首先是大量战时儿童保育机构在后方地区的裁并与在恢复区的增设。
如至1945年底,社会部直辖儿童保育机构为20所,分布如表4所示。
这其中,安徽第二育幼院、陕西第二育幼院、重庆第三育幼院、重庆第五育幼院4个育幼院已被裁并。
裁并后的重庆地区保育院数量也达到8所,超过1940年的数据。
而南京儿童福利实验区、上海特殊儿童辅导院、广州水上托儿所及江苏、山东、辽宁、湖南、山西、河北等地的育幼院正在筹设之中。
至1946年年底,社会部有案可查的全国儿童保育机构单位数达到了1737所,详见表5[8]:从上表可见,因为抗战刚刚结束,内战又很快开始,恢复区的数量即使有所增长,但依然明显不及后方,如江苏(含南京)仅有12所,山东(含青岛)仅有6所,北平仅有5所,河北仅有3所。
而后方的重庆有76所,陕西有159所,四川有277所,对比悬殊。
但很快就有了变化,有数据证明:上海市在1946-1947年的一年内,即新成立儿童保育机关12处,占全部53处的22.6%,年度增长率达到了近三成[9]。
1948年,南京市仅托儿所即达到了6所,分别是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儿童福利实验所托儿所、南京妇婴保健所儿童所、社会部南京儿童福利实验区第一日间托儿所、航空工业局托儿室、中央医院托儿所、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妇女日间托儿所[10]。
从上海、南京的情况来看,增长速度是惊人的。
二、学前教育机构的一些数据分析
在数量增长的同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前教育机构在内涵建设上的进步并不明显,但亦有变化。
我们能够从机构的教职员数、机构教养幼儿总数与平均数、被教养幼儿的人均经费上实行考察。
(一)机构教职员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限于机构规模,学前教育机构教职员数量普遍在1~5人的范围内。
如1927年,北京幼稚园
教职员人数为58人[11],园均4.8人。
1930年的四川省
幼稚园教员有255人[4],园均2.06人。
1933年的江苏
昆山县,有3所幼稚园,教职员6人,园均2人[12]。
具体到省
份范围,以1936年的河南省为例。
36所幼稚园中,教职员共5
8人,园均1.61人。
教职员最多的郑县、扶沟幼稚园,也只有4人。
而仅有1名教职员的幼稚园多达14个,占总数的38.9%。
再如1948年,江西省赣县、大庾、浮梁、贵溪4县有4所幼稚园,教职员有7人,园均1.75人[1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也存
有一些大型的幼稚园,如私立集美幼稚园,拥有教职员十数人。
又如
抗战前南京的一些大型幼稚园,也有相当数量的教职员,但总体相对
于中小学来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职人员的数量明
显偏低。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前教育师资的缺
乏与学前教育事业整体规模的相对弱小。
<BR>(二)教养幼儿总数南
京国民政府时期,各学前教育机构所收容的幼儿总数呈上升趋势。
2
0世纪30年代初期,全国幼稚园入园幼儿总数已经达到2万6千多人,较之清末的数百人,有了天壤之别。
从江苏、上海、河南、广东、四川等具有代表性的省域及全国的数据上分析,更加明显。
从上表可见,四川省为民国人口第一大省,其幼稚园幼儿数量也居全国首位。
此5省市教养幼儿数达到了全国总数的近一半,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南
京国民政府时期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存有着区域性的不平衡现象。
除
幼稚园外,其他学前教育机构的幼儿数量也有发展,如1932年,
江苏、上海的县立保姆所也收养了大量的幼儿。
抗战期间,在全民保育、公育的大环境下,大后方的幼儿保育人数有了巨大的增长,以社
会部直辖儿童保育机关为例。
截止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末年,全国保
守估计,各类学前教育机构教养幼儿应不下于数万人。
(三)机构平均教养幼儿数整个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幼稚园的园均幼
儿数普遍不高,在几十人的数据上徘徊。
如以20世纪20年代至3
0年代初的几个代表意义的城市幼稚园园均幼儿数的比较。
这5个城
市中,北京、广州为南北部特别市;汕头为普通市;合肥、昆山为中部、东部县,各有其代表意义。
除了汕头园均幼儿数超过百人以外,
其余皆不足百人。
除各园具体幼儿数不详的北京外,广州、合肥、汕头、昆山4市的23所幼稚园中,仅有6所入园幼儿数超过百人,仅
占总园数的26%;而入园幼儿数不超过50人的有9所,达到了39.1%。
从上表可知,1936年河南全省幼稚园37所,总计教
养幼儿1396人,园均幼儿数为37.73人,其中仅郑县,实际
是郑州,园均幼儿数超过百人,为总园数的2.7%。
而园均幼儿数
超过50人的也仅有扶沟一县。
园均幼儿数不足30人者多达9县1
1园,占总园数的近三成。
抗战时期,幼稚园园均幼儿数基本保持与
战前一致。
如1938年江西4县的园均幼儿数在50人左右。
相比
于幼稚园,在抗战时期全民保育运动下所兴起的保育院等机构的院均
保育幼儿数相对较多。
1939至1940年,全国战时儿童保育会
成立约60个保育院、寄养处、连接站,前后收容幼儿将近2万人[6],单个机构收容幼儿超过300人。
1945年年底,社会部
直辖儿童保育机关的单个机构保育幼儿数见表13[8]:上表中,
20所保育院总计收养6799名儿童,其中学前幼儿6696人,
院均幼儿数为334人,甚至出现了超过700人的广东第二育幼院(733人)、陕西第一育幼院(741人),而最少者亦有82人。
这是因为在抗战时期,需要保育的幼儿数量大量增加的现实环境所造
成的。
这种情况在抗战结束后就有了改变,如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上海22所儿童保育机关共收容幼儿1046人[9],所均47.55人。
所均收养幼儿数明显下降。
(四)学前教育机构儿童人均经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前教育机构
的经费来源分公立与私立两部分。
一般来说,公立机构的经费较私立
机构更加充裕。
如1927年的北京,11所私立幼稚园全年经费为
65118元,同期的1所公立幼稚园全年经费为9960元[11],园均经费公私立比为1∶0.59。
在公立机构中,高一级的
政府所立机构较低一级政府所立机构经费更为宽裕。
以1932年的
江苏为例,如表14:学前教育机构儿童人均经费区域不平衡现象也
很突出,如以四川、广东、河南三省为例,如表15:可见,广东省
幼稚园儿童人均经费是河南省的近2倍,是四川省的近3倍,是全国
平均水平的1.42倍,河南与四川却仅有全国平均水平的74%与51%,差别悬殊。
但在经费总数上,广东却不占优势,仅为河南的54%,四川的2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近代学前教育事业实现了在系统上的三个转变,其机构数量也表现巨大的增长,而其内涵建设上,亦有相当变化。
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