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复习参考答案学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理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B )。
A统治阶级的意志B社会物资生活条件 C 生产力D阶级斗争状况
2、以“他人的行为”作为作用对象的法的( B )。
A 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教育作用D预测作用
3、下列不属于法产生的共同规律的表述是( C )。
A、由个别性调整逐步发展为规范性调整
B、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为成文法
C、由公法为主发展成为公法、私法并重
D、由法律、道德和宗教规范混合为一体到逐渐分化
4、根据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地位可将其划分为:(C )
A 一般法律关系和具体法律关系
B 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C 平权型法律关系和隶属型法律关系
D 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5、下列属于智力成果这类法律关系客体的是:(A )
A 商标
B 厂房C隐私 D 公交车承载乘客
6、下列关于法与自由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D )
A 自由是法所体现或促进和实现的价值之一
B 法是保障自由和实现自由的重要的社会条件
C 法既要保护和实现自由,又要对自由作出合理的限制
D 法律对自由的限制没有任何标准可以遵循
7、下列不享有立法权的机关为:(C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国务院
C 镇人民政府
D 省人大常委会
8、按照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法律规范可以分为:(A )
A 任意性规范和强行性规范
B 绝对确定性规范和相对确定性规范
C 授权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D 调整性规范和保护性规范
9、下列属于法的工具性价值的是:(B )
A 公正
B 保护
C 自由
D 效益
10、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的权利,这种权利属于:(D )
A 普通权利
B 救济权
C 相对权利
D 基本权利
11、下列没有立法提案权的是( A )。
A、十个全国人大代表
B、中央军委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12、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这项原则的含义之一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 B )。
A、权力机关的干涉
B、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C、上级司法机关的干涉
D、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13、黄某是甲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行为,两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是检察院的章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叫给了叶某。黄某于是又向县人大、市检察院举报章某的行为。黄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种?( B )
A、法的适用
B、法的遵守
C、法的执行
D、法的解释
14、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解释体制,司法部对《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的解释属于( A )。
A、行政解释
B、立法解释
C、司法解释
D、非正式解释
15、在我国,法律监督的专门机关是( C )。
A、国家审判机关
B、国家监察机关
C、国家检察机关
D、国家权力机关
二、多项选择
1、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ABCD )。
A 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纠
2、法产生的基本标志是(ABC )。
A 国家的产生B权利和义务的分离C诉讼和审判的出现D私有制的产生
3、划分法的部门的标准是(AD )。
A法的调整方法B法的调整范围 C 法的调整内容D法的调整对象
4、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ABD )
A权利和义务是互相依成的B权利和义务是相互联系的
C权利和义务都有严格的法律界限 D 权利和义务两者不可分割,且有统一性。
5、我国法学工作者研究法学通常使用的方法有(ABCD )。
A 社会调查的方法B历史考察的方法C逻辑分析和比较方法D语义分析的方法
三、选择题
1.法学是专门以(D )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A.法律行为B.法律关系C.法律规范D.法律现实
2.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是(C )
A.合理、合情、合法B.正确、合宪、从快
C.准确、合法、及时D.从严、合法、及时
3.“凡法所不禁止的,都是允许的”,这一原则体现的是(A )
A.一般允许型的法律调整B.一般禁止型的法律调整
C.协调型的法律调整D.隶属型的法律调整
4.“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法律规范中,(B )是该规范的假定部分。
A.“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B.“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C.“有配偶而重婚的”D.“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5.“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这一法律规范属于(B )
A.积极义务性规范B.禁止性规范C.冲突性规范D.定义性规范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属于(C)
A.行政解释B.检察解释C.审判解释D.非正式解释
7.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诉讼法律关系都属于(A )
A.一般法律关系B.具体法律关系C.平权型法律关系D.隶属型法律关系
8.权利主体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被称为(D )
A.权利能力B.责任能力C.法律能力D.行为能力
9.在司法实践中,当新法与原有法律发生矛盾时,应当适用(B )
A.旧法优于新法的原则B.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
10.结婚登记会引起(A )
A.法律关系的发生B.法律关系的变更C.法律关系客体的变更D.法律关系的消灭
11.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D )
A.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C.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12.法产生的根本原因是(B)
A.阶级斗争不可调和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私有制的出现D.奴隶主阶级的需要
13.下列情形中,(C)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组成部分。
A.宪法、法律B.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C.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D.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
14.下列活动中属于法的创制的有(C )
A.法规汇编B.法规清理C.法典编纂D.法规整理
15.违法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是(D )
A.主观存在过错B.应受法律制裁性C.违法性D.社会危害性
16.法通过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实现对人们行为的评价、指引、预测,实现对合法行为的保护和对非法行为的谴责、制裁、警戒和预防的作用。这种作用被称为(C )
A.法的价值B.法的阶级统治职能C.法本身的作用D.法的公共职能
17.“凡法律所不允许的,都是禁止的”,指的是(B)的法律调整。
A.一般允许型B.一般禁止型C.协调型D.隶属型
18.“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该法条中,属于法律规范的处理部分的是(无答案)制裁部分选C
A.有配偶而重婚的B.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C.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D.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19.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自己制定的行政法规所作的解释是(C)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任意解释
20.债权关系(如合同关系)属于(B)
A.绝对法律关系B.相对法律关系C.一般法律关系D.隶属型法律关系
21.法律监督中,中国共产党的监督是(C )
A.社会团体的监督B.人民群众的监督C.社会监督D.权力机关的监督
22.法律责任根据违法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分为(A )
A.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违宪责任B.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
C.财产责任、非财产责任D.有限责任、无限责任
23.法律所保护而为违法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是(C )
A.违法的客观方面B.违法的主观方面C.违法的客体D.违法的主体
24.法律事实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事件,另一类是(B )
A.事实关系B.行为C.动机D.法律现象
25.“本法律对居住在本国领域内的一切人,不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或无国籍人,一律适用本国法。”这一表述说明,该法律在对人的效力上采用(A)
A.属地主义原则B.属人主义原则C.保护主义原则D.折衷原则
27.下列不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是(D )
A.法规清理B.法规汇编C.法典编纂D.示范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