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初一生物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初一生物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三、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初一生物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一生物基础知识点总结一、细胞基础知识: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2.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真核细胞有细胞核。
3.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动物细胞只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4. 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的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二、组织器官:1. 组织是由相同或类似细胞组成,具有相同功能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
2. 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组成,完成特定功能的结构。
3. 植物体内有根、茎、叶等器官,动物体内有心脏、肺、肝脏等器官。
三、生物的营养方式:1.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吸收阳光、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2. 消化是生物将食物分解成可被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的过程。
3. 呼吸是生物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4. 外寄生是寄生生物在宿主体表寄生,如跳蚤、虱子等。
5. 内寄生是寄生生物在宿主体内寄生,如蛔虫、疟原虫等。
四、生物的遗传基础:1. DNA是生物体中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由碱基对、磷酸和脱氧核糖组成。
2. 基因是DNA上能够编码特定蛋白质的区域。
3.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承载了遗传信息。
4. 遗传是指生物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过程,包括基因的遗传和染色体的遗传。
五、生物多样性:1.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2.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具有相同外部形态、生理特征和能够自然繁殖的个体群。
3. 种群是同种生物在一定地区内的总体数量。
4. 生态位是指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
5. 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合作、捕食和共生等关系。
六、人体与健康:1. 饮食均衡、合理营养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2. 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和维持体形。
3. 卫生习惯对保持个人和社区的健康非常重要。
4. 适度休息和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健康维持。
5. 生活环境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要保持清洁、通风和良好的空气质量。
初一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打印

初一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打印一、细胞与遗传1.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2. 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核。
3. 遗传物质DNA存在于细胞核中,控制生物的遗传信息。
4. 染色体是DNA的载体,人类有46条染色体,其中23条来自父亲,23条来自母亲。
5. 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
6. 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是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二、生物多样性1.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具有共同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3. 生物进化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进化的驱动力包括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和突变等。
4. 生物的适应性特征是其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的能力,如鸟类的羽毛。
5. 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物种组成的,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6.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包括生物、土壤、水等。
三、生物的营养与呼吸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2.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动物呼吸的氧气来源。
3. 呼吸是生物将有机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
4. 有氧呼吸是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的,产生大量能量。
5. 无氧呼吸是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进行的,产生少量能量。
四、生物的生长与繁殖1. 细胞分裂是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基本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2.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产生两个相同的子细胞或四个不同的子细胞。
3. 生物的生长是指体积、质量和结构的增加。
4. 生物的繁殖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产生的后代具有遗传多样性。
五、生物的运动与感应1. 生物的运动包括生物体的整体运动和细胞内部的物质运动。
2. 生物体的运动方式包括游动、爬行、飞行、奔跑等。
3. 生物的感应是指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响应,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
4. 生物的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
初一生物全册知识归纳

初一生物全册知识归纳一、细胞与生命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类型。
细胞主要包含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参与细胞新陈代谢。
细胞核承载细胞遗传信息,并控制细胞的功能。
2. 细胞的生命周期细胞的生命周期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个阶段。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间期四个阶段,其主要目的是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
无丝分裂是指细胞直接分裂为两个新的细胞,没有前期和后期。
3. 细胞的多样性细胞根据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可以分为形态各异的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
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
植物细胞在动物细胞的基础上,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中心体等特点。
细菌细胞是原核细胞,结构相对简单。
二、生物的种类与分类1. 生物的种类生物可以分为动物和植物两大类。
动物具有以下特征:多细胞结构、能够自主移动、需要摄取有机物等。
植物则具有以下特征:多细胞结构、不能自主移动、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等。
2. 生物的分类根据生物的不同特征和形态,可以将其进行分类。
生物的分类方式包括形态分类和系统分类。
形态分类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来进行分类,如动物的体形和植物的形态等。
系统分类则是根据生物的进化关系和亲缘关系来进行分类,更符合生物的演化规律。
三、生物的组织与器官1. 生物的组织生物体的组成单位是组织,可以分为动物组织和植物组织。
动物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植物组织主要包括表皮组织、导管组织和基本组织等。
2. 生物的器官生物体的多个组织可以组合成器官。
动物的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脏等。
植物的器官包括根、茎和叶等。
四、生物的生长与发育1. 生物的生长生物的生长是指生物体增大的过程,包括细胞数量增加和细胞大小增加两种方式。
2. 生物的发育生物的发育是指由幼体逐渐过渡到成体的过程。
初一生物重点知识归纳

初一生物重点知识归纳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参与细胞的代谢活动。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储存遗传信息。
二、遗传与变异遗传是生物种群代际间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异的现象。
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它携带了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基因。
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特征。
变异是基因的突变和重组,是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方式。
三、细胞的分裂与增殖细胞的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重要过程。
有两种类型的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一种细胞增殖方式,能产生两个与原细胞相同的子细胞。
无丝分裂是一种细胞修复和再生的方式,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相同。
四、生物的形态与结构生物的形态与结构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结果。
生物体的结构包括各种器官和组织,它们相互协调、相互依赖,共同完成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不同生物体的形态和结构适应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
五、生物的营养与代谢生物体的营养与代谢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生物体通过摄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和吸收,供给细胞的能量和物质合成。
代谢是生物体对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包括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等。
六、生物的生长与发育生物的生长是指生物体体积和质量的增加。
生物的发育是指生物从受精卵发育为成熟个体的过程。
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激素是调控生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
七、生物的调节与适应生物体通过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来调节和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信号传递来快速调节生物体的生理功能。
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传递来调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等功能。
八、生物的繁殖与遗传生物繁殖是生物种群延续的方式。
有两种类型的生物繁殖: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通过两个个体的生殖细胞的结合来产生后代,遗传信息的重新组合增加了生物种群的遗传变异。
生物七年级全册知识点汇总

生物七年级全册知识点汇总一、生物的特征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有机物,异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例如,人通过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鱼类通过鳃呼吸。
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等。
植物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会合拢,动物逃避敌害等。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个体由小长大的过程就是生长,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就是繁殖。
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7.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等。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照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
例如,柑橘适合生长在南方温暖的地方,苹果适合生长在北方温带地区。
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干旱会使植物叶片枯萎,动物寻找水源等。
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捕食关系:如狼吃羊。
竞争关系:例如稻田中的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
合作关系:如蚂蚁、蜜蜂等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它们之间存在合作关系。
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适应寒冷的极地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肥力;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三、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例如,一片森林、一个池塘等都是生态系统。
2.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完整版)初一生物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三、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七年级生物总结

七年级生物总结一、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动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部分细胞还有线粒体、叶绿体等。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二、组织:1.生物体由不同的组织组成,包括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2.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三、生物的分类:1.生物按照形态结构可以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四、植物:1.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能量。
2.植物的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3.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五、动物: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3.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节肢动物(如昆虫)和软体动物(如蜗牛)。
六、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组成的。
2.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都有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
3.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七、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八、遗传与变异:1.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
2.遗传是指生物从亲代继承特征的过程,而变异则是指生物体在遗传特征上的差异。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七年级生物学的基本框架,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们可以对生物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初中七年级生物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

初中七年级生物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一、人体的呼吸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呼吸道的组成:呼吸道和肺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系统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2)、肺(1)位置:胸腔内, 左右各一(2)结构: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 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 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a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
b人在平静呼吸时, 肋间外肌、膈肌、肋骨、胸骨、胸廓和肺的变化:c原理:呼吸肌收缩和舒张胸廓扩大和缩小肺被动地扩大和回缩形成压力差2)体内气体的交换:(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顺着浓度低的方向流动。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肺泡(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组织细胞3、空气的质量与健康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 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2)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五点取样法)二、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流动的组织-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浆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功能:运载血细胞, 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血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 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2、血流的管道—血管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如何判断:动脉(离心, 流速快, 逐渐分支, 变细);静脉(向心, 分支逐渐合并, 变粗, 流速慢)。
毛细血管(壁薄, 单层细胞组成, 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 偏左下方, 由心肌构成。
(四腔、八“心眼”——血管)有四个腔:左心室主动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肺动脉;左心房肺静脉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 只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 只朝向动脉开)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现在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七年级生物重点知识归纳

七年级生物重点知识归纳1. 生物的基本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生物无处不在,从我们身边的植物、动物,到我们身体里的细胞。
首先,生物是指那些能独立生存、能进行新陈代谢的生命体。
嘿,你有没有想过,生物其实可以分为两大类:植物和动物!植物像是大自然的调色板,绿意盎然,吸收阳光和水分,制造氧气。
而动物呢,就是活泼的小精灵,四处游走,享受生活。
简单来说,植物是“吃土”,动物是“吃肉”的,大家各有各的生活方式,真是各具特色!1.1 生物的特征说到生物的特征,可真是热闹啊!所有的生物都具备一些共同的特性,比如生长、繁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
就拿生长来说吧,没见过的朋友一定会惊叹:“哇,植物长得真快!”而动物则是从小宝宝慢慢长成大个子,哇,这个变化真的是“日月如梭”啊。
再说繁殖,生物们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有的用种子,有的用卵子,还有的用分裂,这个过程真是神奇得令人咋舌!1.2 生态系统在生物的世界里,生态系统可谓是个“大家庭”。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像一部复杂的交响乐,每个生物都是其中的一个音符。
动物与植物相互依存,像是好朋友一样。
植物给动物提供氧气和食物,而动物则通过呼吸释放二氧化碳,供植物“吃”。
就像“你帮我,我帮你”,大家齐心协力,维持这个生态平衡,真是让人感慨!2. 细胞的奥秘我们都知道,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细胞就像是小工厂,生产着生命所需的一切。
无论是动物的细胞还是植物的细胞,它们都在不断地工作。
植物细胞里有个绿绿的“叶绿体”,它负责“吃光”,通过光合作用把阳光变成能量,真是太厉害了!而动物细胞则没有叶绿体,但它们有很多其他的小器官,比如线粒体,专门负责能量的“制造”,相当于细胞的电厂,真是让人惊叹不已!2.1 细胞的结构细胞结构也是个有趣的主题。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听起来复杂,但其实就像一个小家伙的“家”。
细胞膜像门卫,守着细胞的进出,细胞核则是“老板”,掌管着细胞的一切指令。
细胞质就像是房间里的家具,让整个细胞充满生机。
2024七年级生物知识点归纳

2024七年级生物知识点归纳一、生物和生物圈。
1. 生物的特征。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
-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动物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会合拢叶片。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能够由小长大,并且能产生后代。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 调查的一般方法: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 按照生活环境,可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 按照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3. 生物圈。
- 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 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 结构:目镜、物镜、镜筒、转换器、载物台、遮光器、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等。
- 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观察(先在低倍镜下观察,调节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若要换高倍镜观察,先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
-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
- 植物细胞: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内有液泡、叶绿体等细胞器,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有遗传物质DNA)。
七年级全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全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一、植物的种类和分类1. 植物的种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 植物的分类:根据种子和叶子的特征,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再根据花和果实的特点,将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二、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 动物的基本特征:具有多细胞结构、异养营养、无细胞壁、有神经组织和运动能力。
2. 动物的分类:根据动物体内是否有脊椎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再根据生殖方式将无脊椎动物分为原生动物、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和腔肠动物。
三、生物的生命过程和细胞结构1. 生命过程:生命的特征是生长、繁殖、代谢和适应环境。
2. 细胞结构:细胞包含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仁和细胞核。
四、人体的组成和器官系统1. 人体的组成:人体由细胞、组织、器官和器官系统组成。
2. 器官系统:人体有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五、生物的基因和遗传1. 基因的结构:基因是DNA分子,由核苷酸链组成。
2.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基因的隐性和显性、基因的分离和结合、等位基因和基因型、表现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
六、环境和生态系统1.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包括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生态平衡失调等。
2.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物圈、生态链和能量流。
以上是七年级全册生物知识点的总结,生物科学是关于生命的科学,生物知识的掌握对于我们理解人类和自然世界的生态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本文能够对你的生物学学习有所帮助。
生物初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生物初一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生物的组成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有的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有的由多个细胞组成,称为多细胞生物。
细胞内有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
除细胞外,生物还包括生物体的组织、器官和器官系统等。
二、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按照生物谱系学、形态学、生态学等角度进行分类。
按照生物谱系学的分类方法,生物可以分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大类。
真核生物又分为原生动物、植物、真菌和动物。
按照形态学的分类方法,生物可以分成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植物等。
按照生态学的分类方法,生物可以分成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植食动物等。
三、生物的饲养环境生物的生存环境主要包括空气、水和土壤等。
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水是生物体内和周围毛细管网络中的液体,起着输送物质、维持渗透压、保护和润滑的作用。
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是植物生长繁衍的重要环境。
四、生物的生命活动生命活动主要包括营养、呼吸、运动、代谢、生长、繁殖、感知、适应等。
营养是生物体获得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呼吸是生物体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物体产生能量的过程。
运动是生物体在外界作用下产生位移的一种生命活动。
代谢是生物体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的过程,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环节。
生长和繁殖是生物体延续生命的基本活动,是生命活动的最终目的。
感知是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进行感知和反应的能力,是生物体对外界环境进行适应的重要手段。
五、生物的遗传和进化生物的遗传是生物体将遗传信息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生物的进化是生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适应环境,遗传变异导致种群适应性改变的过程。
生物进化的驱动力有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
总之,生物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在未来的研究中还有很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和认识。
让我们共同学习、探索、感悟,为生命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整理(四篇)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整理1. 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生物是指具有生命活动的物质,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 生物的特征包括生长、繁殖、代谢、适应和反应等。
- 生物可以根据其细胞结构、营养方式、生活环境等特征进行分类。
- 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植物可以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植物,微生物可以分为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 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
- 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核外的部分,其中包含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酶体等。
-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 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红血细胞等。
3. 细胞的生活活动:- 细胞通过代谢来维持生命活动,包括合成物质、分解物质和能量转化等。
- 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能量,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
- 细胞通过跨膜运输来吸收和排出物质,包括主动转运和被动扩散等方式。
- 细胞通过细胞分裂繁殖,分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 细胞通过遗传物质DNA来传递和保存遗传信息。
4.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包括大脑、脊髓和神经。
-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传递信息,控制人体的感觉和运动等功能。
- 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和皮肤等,用于感受外界刺激。
- 感觉器官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然后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进行识别和反应。
5. 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用于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 呼吸系统包括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组成部分。
- 循环系统用于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各个细胞,并排出代谢产物。
-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等组成部分。
6. 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 消化系统用于分解食物并吸收营养物质。
-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组成部分。
- 排泄系统用于排出代谢产物和废物。
- 排泄系统包括肾脏、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部分。
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定义: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
-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液,是细胞内各种活动的场所。
- 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有特定功能。
3. 细胞的功能:- 新陈代谢: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
- 生长和分裂:细胞通过分裂实现生物体的生长和繁殖。
二、生物的分类1. 生物的多样性:地球上存在数百万种生物。
2. 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3. 生物的分类依据:- 形态特征:如身体结构、器官类型等。
- 遗传关系:通过DNA等遗传物质的比较。
- 生态习性: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环境适应性。
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原理:生物的特征通过基因遗传给后代。
2. DNA的结构和功能:双螺旋结构,携带遗传信息。
3. 进化论:物种随时间的变化和自然选择的过程。
4. 化石记录:地球历史上生物的演化证据。
四、生态系统和生物圈1.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
2.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
3.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其生活环境的总和。
五、人体健康与营养1.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2. 健康饮食的原则: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素,避免过量或不足。
3. 生活习惯与健康:适量运动、充足睡眠、良好心态等。
六、植物的生长和发育1. 植物的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2.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 植物的繁殖:通过种子繁殖或无性繁殖方式。
七、动物的行为和适应1. 动物行为的类型:觅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等。
2. 动物的适应性:动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
3. 动物的迁徙:动物为了生存和繁殖进行的季节性移动。
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需要进行格式化和编辑。
七年级上册生物必背考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必背考点
1. 生物的分类:生物分为五大界,分别是: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2.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
3. 细胞的功能: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场所,具有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等功能。
4. 细胞的分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
5. 遗传与变异:遗传是指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传递给后代,变异是指生物体的性状在后代中发生的变化。
6. 基因与染色体:基因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染色体是基因在细胞中的物理表现形式。
7. 基因的表达: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8. 生物的生殖方式:生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
9. 有性生殖的过程:有性生殖包括减数分裂、受精和胚胎发育等阶段。
10. 无性生殖的过程:无性生殖包括分裂、孢子形成和营养繁殖等阶段。
11. 生物的生长与发育:生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胚胎发育、幼年期、成年期等阶段,最终死亡。
12. 生物的生活史:生物的生活史包括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等阶段。
13.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14.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组成部分。
15. 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是描述生物之间捕食关系的线性结构,食物网是描述生物之间复杂捕食关系的网络结构。
生物初一知识点

生物初一知识点一、生物基础知识1. 细胞:生物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2. 组织:指相同或类似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组合而成的结构。
3. 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如心脏、肝、肺等。
4. 系统:由多个器官组成,共同完成某一特定功能的结构,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二、生物分类学1. 生物的分类:根据其形态、生物化学特性、遗传信息等特征,将生物分成不同类群,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等。
2. 生物的命名:生物的命名遵循拉丁文命名法,使用拉丁文名称,包括属名和种名。
三、生物多样性1. 生物的多样性:指生物种类的丰富性、生态类型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
2. 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保护、恢复和管理措施,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四、细胞生物学1.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层,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构成。
2. 细胞核:是细胞内的控制中心,包含DNA并指导细胞活动。
3. 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和特点: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仁、溶酶体等。
五、遗传学基础1. DNA:存在于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媒介,由四种碱基组成:A、T、C、G,两条互补的DNA链通过碱基配对形成双螺旋结构。
2. RNA:转录自DNA,媒介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和表达。
3. 基因:DNA分子的一部分,指向某种特定功能的遗传信息。
4. 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和表达过程。
六、生态学基础知识1.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征:生物群落、生物种间关系与食物网、生态环境和物种适应性。
2. 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减缓气候变化。
以上是生物初一的主要知识点,但也还有其他较细节的知识点需要学习,例如细胞的各类结构、各类生态系统的具体组成和特征等。
初一生物重点知识归纳上册

初一生物重点知识归纳上册一、生物学基础知识1. 生物的定义:生物是具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2. 生命的特征: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遗传与变异。
3. 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
4. 生物的分类:植物界、动物界、微生物界。
二、植物生物学1. 植物的分类:按照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等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2.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从种子发芽到成熟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
3. 植物的代谢过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运输等。
4.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无性繁殖。
三、动物生物学1. 动物的分类:按照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等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2. 动物的生长和发育:从受精卵到成体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
3. 动物的代谢过程:消化、呼吸、循环等。
4. 动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无性繁殖。
四、人体生理学1. 人体器官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
2. 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新陈代谢、内分泌、免疫等。
3. 人体的生长和发育:从胚胎到成人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
4. 人体疾病与防治:常见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
五、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概念:基因、DNA、染色体等。
2.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等。
3. 遗传变异与进化:突变与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与进化等。
4. 人类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等。
六、生态学基础1.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
2. 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
3. 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特征:群落演替、群落结构等。
4. 生态平衡与保护:生态破坏的原因与防治措施等。
七、生物多样性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意义: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2. 生物多样性的分类:按照物种数量和分布范围,可以将生物多样性分为三个层次,即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七年级全册生物知识重点

七年级全册生物知识重点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生物的基本特征
2.生物的分类
3.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4.生物的生活环境
5.生物的进化
6.人体生物学基础知识
正文
1.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应激性、适应环境变化等基本特征。
这些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2.生物的分类
生物分为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等五大类。
其中,动物和植物是生物界的两大主要类群。
3.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4.生物的生活环境
生物生活在多种环境中,包括陆地、水域、空气中等。
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互影响,形成了多种生态系统。
5.生物的进化
生物进化是指生物在长时间的自然选择和适应过程中,逐渐形成多样性和适应性的过程。
生物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等。
6.人体生物学基础知识
人体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体生物学基础知识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人体生物学基础知识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整理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整理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 生物的组成: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 生物的营养方式:自养和异养。
自养生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来获取能量和有机物质,异养生物则通过摄食、吸收、寄生等方式获取能量和有机物质。
3. 生物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包括二分裂、孢子繁殖、出芽等)和有性繁殖。
4. 生物的代谢活动:包括新陈代谢和各种生命现象(生长、发育、运动、呼吸等)的进行。
5. 生物的适应性:生物可以通过适应环境的变化来生存和繁衍后代。
二、种群和群落1. 种群的概念:个体数量相对稳定的同种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的总称。
2. 种群的分类:按数量可分为稀有种群、常见种群和丰富种群;按空间可分为连续种群和离散种群。
3. 种群的数量变动:种群数量的增长受到出生率、死亡率、迁徙率和繁殖率等因素的影响。
4. 群落的概念:由许多种群组成,在一定区域内相互依赖共生的生物总称。
5. 群落的分类:按生物性质可分为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和综合群落;按地理位置可分为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和空中群落。
三、生物的分类1. 物种的概念:生物学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能够自由交配繁殖并产生生育后代的群体。
2.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分类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方便学习和研究。
3. 分类的层次:域、界、门、纲、目、科、属和种。
4. 生物系统分类法:根据生物的细胞结构、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等特征,将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大域,再根据有无细胞核将真核生物分为原生生物和真菌等多个界。
四、植物的结构和功能1. 植物的组成:植物体分为根、茎、叶和花等部分。
2. 植物的根系:承担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等养分的功能。
3. 植物的茎:提供承托植物体和输送水分、养分等的功能。
4. 植物的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调节气体交换。
5. 植物的繁殖:植物可以通过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进行繁殖。
五、动物的结构和功能1. 动物的组成:动物体分为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等层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生物知识点归纳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一生物知识点归纳)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一生物知识点归纳的全部内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三、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一、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二、显微镜的使用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支持、保护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细胞液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1、多莉羊的例子p55,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2、细胞的分裂(1)染色体进行复制(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3)细胞质分成两份(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十三、单细胞生物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十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1、病毒的种类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2、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1、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4、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
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5、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
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7、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8、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9、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10、种子的结构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11、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12、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3、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4、幼根的生长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7、花由花芽发育而来8、花的结构(课本102)9、传粉和受精(课本103)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受精卵——胚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11、人工受粉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3、运输途径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4、叶片的结构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5、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6、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
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天竺葵的实验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