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军事物流经典案例赏析
物流案例分析:现代物流发展的国际趋势
⼀、美国现代物流发展状况及相关政策 美国经济⾼度发达,也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业的国家之⼀。
美国政府推⾏⾃由经济政策,其物流业务数量巨⼤,且异常频繁,因⽽就决定了美国多渠道、多形式的物流结构特征。
(⼀)美国物流业发展概况和结构特点 美国是最早提出“物流”概念并将其付诸实践的国家之⼀。
1901年J.F.Growell在美国政府报告“关于农产品的配送”中,第⼀次论述了对农产品配送成本产⽣影响的各种因素,揭开了⼈们对物流认识的序幕。
1927年R.Borsodi在“流通时代”⼀⽂中⾸次⽤Logistics来称呼物流,为后来的物流概念奠定了基础。
从实践发展的⾓度看,1941~1945年第⼆次世界⼤战期间,美国军事后勤活动的组织为⼈们对物流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推动了战后对物流活动的研究以及实业界对物流的重视。
1946年美国正式成⽴了全美输送物流协会(AmericanSocietyofTrafficLogistics),这是美国第⼀个关于对专业输送者进⾏考查和认证的组织。
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美国现代市场营销的观念逐步形成,顾客服务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要素,物流在为顾客提供服务上起到了重要的作⽤。
物流,特别是配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960年,美国的Raytheon公司建⽴了最早的配送中⼼,结合航空运输系统为美国市场提供物流服务。
1963年,美国成⽴了国家实物配送管理委员会(NationalCouncilofPhysicalDistributionManagement)。
进⼊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物流管理的内容已由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其重点已经转移到对物流的战略研究上,企业开始超越现有的组织结构界限⽽注重外部关系,将供货商(提供成品或运输服务等)、分销商以及⽤户等纳⼊管理的范围,利⽤物流管理建⽴和发展与供货⼚商及⽤户稳定、良好、双赢、互助的合作伙伴关系,物流管理已经意味着企业应⽤先进的技术、站在更⾼的层次上管理这些关系。
现代物流案例分析内容
现代物流案例分析内容一、案例介绍:宝供是从广州的一个铁路货运站起家的,最初的业务是仓储和运输。
凭借灵活的经营方式和优质的服务,1994年它迎来了一个对自己未来事业产生深远影响的客户-一宝洁公司。
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宝供的业务都是围绕着宝洁转,所做的事情就是要满足宝洁的需求。
宝洁的业务遍布全国,而当时宝供还只是在广州打天下。
由于双方的合作很成功,很快宝洁就提出,宝供能否在全国为其做物流服务,宝供当然是求之不得,不久宝供的分支机构就铺到了国内的几个大城市。
随着业务的快速扩张.问题也随之而来。
把更多的业务交给宝供以后,宝洁对其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当然,压力不仅仅来自保洁,还有宝供自己内部的业务管理。
以前依仗着宝供较完善的业务运作,管理以本地为核心的业务并不困难,但分支机构一多以后,对整个公司的业务运作和质量进行监控就成为了一个难题。
在这种压力下,宝供开始启动物流信息系统,并做出了相当前卫的技术决策:用Intemet来实现系统实施。
二、案例分析(一)优势:一、宝供丰富的专业经验。
二、宝供在业内较高的运作水平。
三、宝供的人力资源水平及由此带来的较高的规划和执行能力。
(二)问题:1、保供内部有很好的系统,客户也有自己的系统,但这两个系统之间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连接,客户与宝供之间还是在用传真这种原始的手段作为联系的桥梁;2、以前的系统对财务的管理还不完善,做一笔生意,短时间内宝供很难知道到底址赔了还是赚了,每一步花了多少成本更是无法掌握。
3、宝供的配送业务本质上是要为多家企业提供高效的、迅捷的供应链全过程服务,可是当宝供物流流到各地的仓库时,就不再那么顺畅了,因为目前国内的仓库根本无法支寸寺配送要求的效率。
4、宝供在今后的物流服务方面还应该做好哪些方面?(三)解决措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于是宝供又开发了业务运作与成本核算、结算系统,建立了电子束交换EDI系统和基于电子商务一B2B与客户结成供应链一体化合作伙伴。
一体化战争条件下军事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一体化战争条件下军事物流配送模式探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息进步和战争形态的演变,现代军事作战愈发趋向于一体化战争。
一体化战争具有网络化、智能化和高度复杂化的特点,对军队的物流配送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因此,探究一体化战争条件下的军事物流配送模式,对于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化战争中,军事物资的配送模式需满足快速、精确、可靠等要求。
起首,军队需要建立高效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实时的物资跟踪和控制。
通过在物流系统中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军事物资的实时监控和信息共享,提高物流配送的可视化管理。
其次,军事物流配送模式需要灵活变通,能够快速应对各种复杂战场环境下的需求变化。
通过建立响应迅速、灵活多样的物流配送网络,可以确保军事物资按需分配,提高军队的作战效能。
再次,军事物流配送模式需要重视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在一体化战争中,敌方的网络攻击和破坏行为是不行轻忽的,因此,物流配送模式需要实行相应的保卫措施,确保物资运输的安全性。
同时,军事物流配送模式还应思量可持续性的问题,比如节约能源、缩减污染等,以便更好地保卫环境和资源。
在一体化战争条件下,军事物流配送模式的探究还需思量到多样化需求的问题。
一体化战争中的任务种类繁多,对物资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比如,战争初期需要大量的军事物资进行快速集结,此时物流配送模式应重视快速运输和集中配送。
而在作战中后期,随着战场环境的变化,物资需求可能会有所缩减,此时物流配送模式应更加重视灵活性和适应性,实行点对点式的分离配送。
因此,选择适合不同战争阶段的物流配送模式是一体化战争条件下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探究一体化战争条件下的军事物流配送模式,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起首,应建立信息化的物流指挥平台,实现指挥控制的集中化和信息共享的实时化。
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军事物流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物流配送的精确性和效率。
其次,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物流配送中的决策问题进行帮助决策。
绿色物流理念对武警部队军民融合式物流的启示
绿色物流理念对武警部队军民融合式物流的启示背景军队和武警部队的物资保障工作是保证部队战斗力和军事行动成功的重要保障,尤其对于武警部队这样的多样化任务部队而言,物资保障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为了满足部队的保障需求,武警部队不断完善现代化物流保障体系,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军民融合式物流的服务水平和能力。
绿色物流理念绿色物流理念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理念,指的是在传统物流领域基础上,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在物流过程中采用环保技术,从而实现物流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绿色物流在物流环节中注重节能减排,通过充分利用资源、优化流程、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和环境破坏,更加注重环保和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绿色物流也能够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绿色物流注重的是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推进可持续发展。
因此,绿色物流理念不仅对于民用物流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军队和武警部队的物资保障工作也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
绿色物流对武警部队军民融合式物流的启示1. 提高物资保障效率绿色物流的理念是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在保证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武警部队在物资保障工作中同样面临着物流成本高、物流效率低等问题,采用绿色物流的理念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采用新型物流技术,如智能物流、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可以有效地提高物资调度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和重复使用,实现军民融合式物流的快速响应和高效运转,为部队的训练和作战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保障。
2. 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由于军队和武警部队的物资保障工作需要的较多的资源和物流,过程中也必定产生很多的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
采用绿色物流的理念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和环境破坏,更加注重环保和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减少物流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这也符合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 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武警部队的物资保障工作涉及到物资采购、储存、调拨、运输等领域,这些环节的繁琐和复杂性必定造成物流成本的增加。
现代军事物流经典案例赏析图文稿
现代军事物流经典案例赏析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案例1现代军事物流经典案例赏析——海湾战争美军物流特点回顾与总结有人做过统计,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平均不到五年世界范围内就会爆发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在现代局部战争中具有十分鲜明的代表性。
这次战争中,美军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先进技术,在短短42天内迅速达成战争目的,而且地面战争只持续了不到100小时。
从现代军事物流的角度来看,海湾战争中美军共调集了55.4万军队,为了保障部队的衣、食、住、行、战,美军在五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从本土和欧洲各军事基地向海湾地区运送了各类物资770余万吨,相当于把一个中等城市从美国中西部搬到了中东沙漠。
海湾战区距离美国本土十分遥远,海上距离1.7万公里,空中距离1.1万公里,需要动用大量的运输力量才能及时完成大规模的物流任务。
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平均日运送物资4200吨,物流时效之高前所未有。
此外,由于海湾战争使用了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复杂的武器系统使各类配套物资的品种大量增加。
据统计,仅美军国防后勤局提供的物资就达226万项。
大量的物资品种给物流过程增加了难度,使物流环节更加复杂。
纵观海湾战争,美军不仅打赢了一场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而且成功地导演了一场高难度的跨国军事物流。
海湾战争的美军物流堪称现代军事物流经典案例,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概括海湾战争美军物流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雄厚的军事海空运力量美军为了维护其全球战略利益,历来十分重视军事海空运力量的发展。
比如:在军事海运船只的建设方面,美军明确要求海运船只单艘航速快、单船吨位大、有综合补给能力、自卫能力强、有直升机平台;在军用运输机的建设方面,要求载重量大、可靠性强,能够在建议跑道起降等等。
截止海湾战争爆发前,美军共有军事海运船只1900余艘,总吨位达到4600万吨;共有13个运输机飞行联队,包括110架C-5“银河”式运输机,234架C-141“星”式运输机和460架C-130“大力神”式运输机,运载总量可达37700多吨。
海湾战争中的军事物流
海湾战争中的美军物流概念简介1、军事物流(Military Logistics)现代物流的分支。
用于满足军队平时与战时需要的物流活动。
它是军事物资经由采集、运输、包装、加工、仓储、供应等环节,最终抵达部队而被消耗的全过程。
它有几个特征:目标:保障军事行动的胜利。
这一点和地方物流以成本或是服务水平为目标明显不同;物品种类的特殊性:主要包括武器装备、弹药、医疗设备、军队生活用品等。
物流活动的保密性、实效性。
多数情况下由部队用自有运输、仓储设备在军用机场、码头、车站完成物流活动。
军事物流的作用:⏹对军事行动的支持与保障作用⏹对国民经济的吸收与转化作用⏹对国家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美军军事物流发展动态:⏹实行速率管理,优化物流流程⏹发展物流装备,提高投送能力⏹夯实信息基础,实现物流可见⏹加强基地建设,完善物流网络⏹促进军民合作,实现军地一体2、海湾战争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于1991年1月16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
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
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
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战争中的美军物流1、按现代物流的主流观点,现代物流的形成是源于"二战"时期美军军用物资的后勤供应。
现代物流经历了三次物流价值的发现。
(1)福特在1913——物流价值的第一次发现(2)第二次世界大战——logistics——物流价值的第二次发现(3)电子商务催发了物流热——物流价值的第三次发现由于军用装备的运输和储存环境通常是最为恶劣和不可确定的,因此美军从二战时期开始对物流价值的发现和物流体系的构建无疑是对现代物流的一次强力刺激。
现代物流案例分析(第二版)第2篇 采购与生产物流10-15
的不同影响程度。 ④物流信息的引进开发与物流业务流程再造的关系如何? ⑤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应如何利用现代物流方式,实现低库存和
“零库存”?
案例12 “零库存”管理的典型----丰田看板方 式
丰田公司的看板管理是一种生产现场管理方法。 它是利用卡片作为传递作业指示的控制工具,将生产过程 中传统的送料制改为取料制,以“看板”作为“取货指 令”、“运输指令”、“生产指令”进行现场生产控制。 看板有助于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准时化、同步化和库存 储备最小化,即零库存。
案例11 一汽大众的“零库存”
1.实现“零库存”的方法 (详见教材P67)
(1)进货的“零库存”处理流程 一汽大众的零部件的送货形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电子看板,即公司每月把生产信息用扫描的方 式通过电脑网络传递送到各供货厂,对方根据这一信息安排 自己的生产,然后公司按照生产情况发出供货信息,对方则 马上用自备车辆将零部件送到公司各车间的入口处,再由 入口处分配到车间的工位上。
1.原理(详见教材P69) 看板管理的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看板管理”是由代表客户需 求的订单开始,根据订单按产品结构自上而下进行分解, 得出完成订单所需零部件的数量。在生产过程中,看板 起到指令的作用,通过看板的传递或运动来控制物流。
2.形式(详见教材P70) 看板形式很多。常见的有塑料夹内装着的卡片或
军事物流
军事物流一军事保障物流的配送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向军事领域的渗透,在之前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军队“适时,适量,适地”的精确军事后勤保障令世人震撼,美军后勤军事保障表明:实施有效的军事物流配送运输保障,不仅是后勤保障能力的增倍器,更是军队战斗力的利器。
1.军事保障物流配送的作用军事保障物流是为保障军队平战时或特殊情况下的需求所采取的具有军事性质和目的的物流活动。
它是物流在军事配送活动中的应用。
军事物流配送运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部队用户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的军事物资按的需求,将已经拣选、时送达用户指定地点的物流运输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高效率和大吨位运输力量的出现,干线物流配送无论时在海运、铁路或公路运输方面都达到了大批量的传输,实现了控制成本。
但在长距离运输线路之后,都是要铺以支线配送和小搬运的,这种支线配送和小搬运成了物流配送的又一个薄弱环节。
这个环节有适应性、灵活性、服务性运输不同的许多特点,如要求安全性等,改进和完善这些环节,往往能解决物流运输能力利用率低、成本过高等诸多问题。
军事保障物流配送、搬运或输送,是物流配送与其他配送活动共同构成的组合体。
在军事物流配送过程中,处于“二次运输”、“支线运”、“终端运输”的位置。
优化军事保障物流配送运输,能够使运输分散的军事供应保障活动协调运作,减少整个军事保障物流范围内重复运输、交叉运输等现象,创造了更多的军事保障迂回运输效益。
2.现代军事保障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军事保障物流配送运输是军事物流活动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实现军事物流保障目的的关键。
因此,搞清军事物流配送运输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找出其内部的客观规律,我们才能指导军事保障物流的实践,改善不利的因素,实现军事物流的快捷、配送运输的高效。
2.1军事物流运输管理机制不健全,配送物流计划不完善目前,军事保障物流运输管理没有成功的模式、经验可供我们学习,给军事保障物流和借鉴。
现代军事物流经典案例赏析
案例1现代军事物流经典案例赏析——海湾战争美军物流特点回顾与总结有人做过统计;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平均不到五年世界范围内就会爆发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在现代局部战争中具有十分鲜明的代表性..这次战争中;美军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先进技术;在短短42天内迅速达成战争目的;而且地面战争只持续了不到100小时..从现代军事物流的角度来看;海湾战争中美军共调集了55.4万军队;为了保障部队的衣、食、住、行、战;美军在五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从本土和欧洲各军事基地向海湾地区运送了各类物资770余万吨;相当于把一个中等城市从美国中西部搬到了中东沙漠..海湾战区距离美国本土十分遥远;海上距离1.7万公里;空中距离1.1万公里;需要动用大量的运输力量才能及时完成大规模的物流任务..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平均日运送物资4200吨;物流时效之高前所未有..此外;由于海湾战争使用了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复杂的武器系统使各类配套物资的品种大量增加..据统计;仅美军国防后勤局提供的物资就达226万项..大量的物资品种给物流过程增加了难度;使物流环节更加复杂..纵观海湾战争;美军不仅打赢了一场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而且成功地导演了一场高难度的跨国军事物流..海湾战争的美军物流堪称现代军事物流经典案例;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概括海湾战争美军物流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雄厚的军事海空运力量美军为了维护其全球战略利益;历来十分重视军事海空运力量的发展..比如:在军事海运船只的建设方面;美军明确要求海运船只单艘航速快、单船吨位大、有综合补给能力、自卫能力强、有直升机平台;在军用运输机的建设方面;要求载重量大、可靠性强;能够在建议跑道起降等等..截止海湾战争爆发前;美军共有军事海运船只1900余艘;总吨位达到4600万吨;共有13个运输机飞行联队;包括110架C-5“银河”式运输机;234架C-141“星”式运输机和460架C-130“大力神”式运输机;运载总量可达37700多吨..美军不仅海空运力量雄厚;而且战备水平很高..军事海运船只和空运飞机的完好率均保持在90%以上;在航率和出动率达到80%以上..同时;美军还建有与军事海空运力量相配套的设施、设备;如码头和机场;吊装和搬运工具等;能够做到一声令下立即行动..二、多层次配置的军事物流网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就在海外占据了大量的军事基地;用于储存军用物资..战后这些军事基地经过大幅度扩建、增加和调整;逐步形成了一个与美军战略方向相一致;以本土基地为核心;以海外中间基地为桥梁;以战区基地为前沿;点线结合、多层次配置的军事物流网..在这次战争中;美国东西海岸的本土基地是美军作战物资的主要供应源;在关岛、菲律宾、迪戈加西亚、德国的拉姆施泰因等地的海外军事基地基本上担负这次战争的物流中转任务;在沙特、阿联酋、巴林、土耳其、塞浦路斯等海湾邻近国家的前进基地则构成了直接支援战区作战行动的前沿物资补给点..这个点线结合的军事物流网对美军取得海湾战争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正是由于具备了完善的军事物流网;美军才能够储存大量的军用物资;并将这些物资由美国本土或欧洲各地源源不断地运往遥远的海湾前线;及时满足了美军的作战需求..三、先进的军事物流装备和信息平台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几乎投入了除核、生、化武器之外的所有高技术武器装备;为了保证这些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战争中充分发挥作用;美军也投入了大量现代化的军事物流装备..这些物流装备包括:载重量可达120吨的C-5运输机;担任快速运输任务的C-141运输机;对跑道条件要求较低的C-130运输机;UH-60多用途直升机、CH-47运输直升机和CH-53运输直升机为近前输送提供了方便;KC-10A和KC-135空中加油机发挥了空中油料库的作用..在地面运输过程中;美军广泛使用了M988系列高速机动多用途轮式车辆、M939系列中型运输车和M977系列重型运输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军的海运装备..美军的海运装备中有13艘海上预置船;12艘浮动基地船;8艘快速海运船..其中海上预置船排水量4-4.8万吨;长205-250米;航速在17节以上..每个海上预置船中队3-4艘可运载1.7万人的海军陆战远征旅30个战斗日所需的全部物资..12艘浮动基地船包括:2艘油轮;4艘集装箱船;2艘普通货船;2艘滚装货船;2艘医院船..这些船只通常停泊在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岛基地;船上满载着陆军和空军所需的装备和物资..8艘快速海运船是现代化大型运输船;因其最高航速可达33节;故称为快速海运船..据美国陆军时报报道;快速海运船是美海军最大的船种之一;长达288米;满载排水量5.5万吨;有五层货运甲板;比它大的只有航空母舰..8艘快速海运船能装载1个装甲师或机械化师的主要装备和物资..这些海运装备既是得力的运输工具;也是一座座海上浮动仓库;集储存和运输为一体..船上各类装备物资成建制地配套储存;避免了因缺少某种装备物资影响整体战斗力的发挥..由于这些海运装备有的是提前预置好的;如13艘海上预置船和12艘浮动基地船;有的采用了滚装技术;如8艘海运船;尽管有五层货运甲板;但各种坦克和车辆可以经过通道和滑轨十分方便上下;装卸起来十分方便..这样就简化了物流的中间环节;加快了物流过程..据美国海上力量杂志报道;美国总统布什1990年8月7日正式下达出兵命令;8月15日美军的海上预置船就在沙特港口卸下了第一批装备物资..速度之快可见一斑每艘快速海运船尽管排水量达到5.5万吨;从接到命令到备航完毕;平均时间也都不超过7天..为了使美军的物流活动能够准确高效地实施;美军还使用了先进的物流信息平台..如军事海运局使用了“联合部署系统JDS”协助调节物流的海上运输过程..该系统可以通过计算机和卫星通信网与其它指挥系统相联;从而把战场所需求的物资按预定的时间运到指定的地点..军事空运司令部使用了全球决策支持系统GDSS指挥和协调“沙漠盾牌”行动中的空中运输;该系统跟踪和指挥了约10500架次的运输机;运送了大约41.5万兵力和39.5万吨军用物资..先进的军事物流装备和信息平台大大提高了美军物流的时效;为美军在战争初期快速赢得战场主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四、完善的动员机制..美军认为;动员和组织民间力量支援军队;是提高军事物流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保证战时能够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协同完成军事物流任务;美军不断加强军民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动员机制..他们的主要做法是:1、健全动员机构..这些动员机构包括“紧急动员与准备委员会”;该机构是在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之下专设的;领导12个部际工作小组;负责制订国家的动员政策、动员程序;制订并监督国家紧急动员计划的执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行动;另一个动员机构是“联邦紧急管理署”;该署是国家紧急动员、民防、救灾抢险的办事机构;在10个行政区设有办事处;主要负责协调国家各部门动员计划和各州的动员准备工作;监督各方动员工作的落实..此外;在政府各部门还设有动员局外;具体安排本部门的动员准备工作;并同有关单位互派联络员进行协作;保持密切联系..2、制订周密的动员准备计划..为了使动员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国家一级有动员准备的总体方案..方案包括战略物资储备等长远规划和战时部分工厂收归国有、征集交通运输工具等紧急动员方案;并有与总体方案相配套的具体动员计划..根据这些动员计划;各部门、各地区还有具体落实计划..3、建立了一套系统而完备的战争动员法规..这套法规既有国家安全法、战争权限法、国家紧急状态法等具有母体性质的基本军事法;也有国防生产法、国家安全物资法、国防设施法、商船法等一系列具体的相关法规..健全的动员机构、周密的动员计划、完善的动员法规;有力地促进了平时各项动员准备工作的进行;保证了战时能够快速实施高效的动员..在这次海湾战争中;美军动员和征用了商船106艘;占美军出动运输船总数的58%;向海湾地区运送物资468万吨;有20多家航空公司近200架大型民用运输机参加了“沙漠盾牌”空运行动;飞行1900架次;占美军出动运输机总架次的20%以上;征用了7个州的铁路和2660节火车车厢以及6700辆运货卡车;担任美军装备物资在本土范围内的运输任务..美军装备物资在本土范围内的运输任务基本上是由这些民间运输力量完成的..令人关注的是;美军动员和征用的106艘商船中有40只外籍商船;可见美军的动员准备工作不只局限于国内;而是扩大到了国外..由于充分动员和利用了民间及盟国的物流资源;因此在短时间内大大提高了美军的物流效能;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倍增器”..思考题:1.军事物流和企业物流有何异同2.海湾战争中美军事物流对现代军事物流有何启示3.海湾战争中美军方在物流调动中扮演什么角色4.信息在这场战争中扮演何种角色。
从经典战例得失探析我军运输保障能力建设
从经典战例得失探析我军运输保障能力建设引言:运输保障是作战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部队的生存和作战的顺利进行。
通过对经典战例的探析,可以发现其中的得失,进而总结经验,提高我军运输保障能力建设水平。
一、红军长征的得失分析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战争中的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战役,长征中的运输保障工作是十分艰巨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不少启示和教训。
得:红军长征期间,运输保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比如随行携带草鞋、布匹等物资,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红军在长征途中不断向敌人夺取物资,积极寻找当地的支持,确保了一定的物资保障。
失:在长征过程中,由于道路条件恶劣,物资运输不畅,红军不得不放弃大部分的重型装备和军火,直接影响了后续作战的效果。
这是因为当时的运输手段落后,无法有效地保障战斗力所需物资的运输。
二、抗美援朝战争的得失分析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军历史上的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战役,其中的运输保障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在运输保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通过建设公路、修筑桥梁、改造运输车辆等方式,有效地提高了运输保障的能力。
我军还充分利用了航空运输和水路运输,密切配合陆上运输,确保了前线部队的物资供应。
失:抗美援朝战争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由于战争环境的复杂性,我军在一些地区的物资运输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导致了部分部队的物资供应困难,甚至出现了断粮断草的情况。
这些问题凸显了我军运输保障能力的薄弱之处。
三、越南战争的得失分析越南战争是一场规模庞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战争,其中的运输保障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教训和启示。
得:在越南战争中,美军采用了大量的空中运输手段,高度依赖空中补给,有效地提高了作战的灵活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美军还建立了完善的补给网络,确保了前线部队的物资供应。
失:越南战争中,美军依赖空中运输的方式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由于越南战争的非常规性质,美军的空中运输往往受到了敌方的袭击,造成了大量的运输损失。
美军对地面运输的放松也导致了对地面路线的忽视,使得一些地面补给线的保障能力不足。
基于现代物流发展的军事物流配送研究
基于现代物流发展的军事物流配送研究摘要:本文以当前我国有关军师物流作为研究内容,对其配送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已有的数据资料对军事物流配送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与手段,以此来提高军事物流的可靠性与效率性,为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军师物流;配送问题;处理措施在21世纪的今天,新军事变革的影响,使得众多国家在军队现代化水平上得到有效提升,并逐步实现了军事升级与转型,有传统的模式进行现代化转变。
后期物资保障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物流保障体系越完善,越能够满足军事战略方针需求,实现更为细节的调整与管理,良好的物流配送措施既能够缩短时间与成本,更能够实现对不同环节综合效益的改善,提高整个军队的战斗力与持续作战能力。
一、军事物流配送的特点(1)特殊性。
与其他物流系统相比,军事物流是对军用类物资加以流动化处理,其中会涉及到通用物资,比如舰艇、军工机械、军事飞机或者是军事坦克,倘若从社会层面来讲,军事物资的目的是协助消灭敌人,并对自身军事能力予以保存,是开展军事行动的基础。
由于其本身具有极强的特殊性,在开展运输以及储存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选用不同类型的特殊技术。
(2)不均匀性。
军事物流在战争时期以及和平时期的流量存在着极端化,和平时期的总物流量相对较少,且方向稳定,战争时期,军事物流量会呈现恐怖的上升,并全部集中于战场方向,对整体效率的要求也是极为严格。
(3)隐秘性。
军事物流活动本身需要隐蔽处理,是在相关组织的指挥下进行相关活动,无论是流量还是流向都属于国家级军事机密,尤其是在战争时期,军事物流最容易受到敌方的攻击与干扰。
二、军事物流配送主要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加上科技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在军事物流方面,我国所具备的配送能力与水平实现了新的突破。
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距离真正意义上的高效率物流运输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仍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欲研究,同时,在开展大范围军事物流配送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详细情况如下所示:(一)人员认识不足目前,部分工作人员在开展物流配送与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缺乏对信息化战争的正确认识,甚至还会存在偏见,认为传统的物流配送方式能够应对不同类型的环境问题,整体认识上相对落后,思维简单化,并没有将目前简章的国际局势作为参考对象,使得物流配送模式无法与现代化技术呈现对等状态,在后续开展军事物流运输的过程中,则会因此出现较为明显的问题,导致军事行动难以展开。
从经典战例得失探析我军运输保障能力建设
从经典战例得失探析我军运输保障能力建设我军运输保障能力建设是我军现代化战争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典战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关键的得失,对于我军运输保障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得:高效快速的机动能力经典战例中,我军在作战中展现出了高效快速的机动能力。
这得益于我军运输保障能力建设的成果。
在现代战争中,机动能力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了快速机动能力,我军可以迅速将部队或装备调动到战略要地、关键战区,提前占领制高点,取得战场优势,确保战争的胜利。
失:运输保障的薄弱环节在经典战例中也暴露了我军运输保障的薄弱环节。
由于运输保障的不完善,部队在作战中面临着物资供应不及时、运输线路不稳定、运力不足等问题。
这给部队的作战行动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甚至导致了战局的逆转。
我们必须认识到运输保障的重要性,加强运输保障能力建设,补齐薄弱环节,以提高我军在战场上的作战能力。
得:技术装备的先进性经典战例中,我军所使用的技术装备较为先进,这为我军的运输保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现代战争中,运输保障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流运输工作,而是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装备进行。
空运装备可以快速将部队和装备投送到前线,海运装备可以保障大量物资的运输,铁路装备可以提供高效和稳定的运输通道。
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我军可以提高运输保障的效率和可靠性,确保战争物资的及时供应,提高作战能力。
失:后勤保障的薄弱环节经典战例中也显示出我军后勤保障的薄弱环节。
后勤保障是运输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军队的生存和发展。
在战场上,战斗部队需要及时获得物资支援,而这需要后勤保障的配合。
在某些情况下,后勤保障的能力不足,导致物资支援的延误,给部队的作战行动造成了严重影响。
我们必须加强后勤保障能力建设,提高后勤保障的水平,确保物资供应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得: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经典战例中,我军展现出了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在现代战争中,运输保障工作需要具备专业化的人才,他们应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大型机械设备装卸搬运在国防与军工领域中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大型机械设备装卸搬运在国防与军工领域中的应用与案例分析在现代军事领域中,大型机械设备的装卸搬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军队需要将各种各样的装备和机械设备迅速、安全地部署到战略要地,以确保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深入讨论大型机械设备装卸搬运在国防与军工领域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案例的分析。
大型机械设备装卸搬运在国防与军工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大型机械设备的装卸与搬运是军事力量调整和部署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战斗力和作战效能至关重要。
例如,军队需要将坦克、自行火炮、导弹发射车等大型战斗装备迅速转移到前线或战略要地。
这就需要专门的重型运输车辆和装卸设备来完成任务。
这些装备通常体积庞大、重量巨大,为了保证安全和高效的运输,强大的装卸搬运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大型机械设备的装卸搬运也在军工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军工领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需要大量的装备和材料进行研发、生产和测试。
在这个过程中,大型机械设备的装卸搬运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比如,搬运大型导弹、雷达设备、飞机零部件等,它们的体积和重量都对装卸设备的要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实际案例中的应用也充分证明了大型机械装卸搬运在国防与军工领域的重要性。
以装备调动为例,近年来,中国军队加大了现代化装备的研发和采购力度。
这就需要将新装备迅速部署到前线部队或者重要战略区域。
比如,中国军方使用大型起重机和运输车辆完成了新型战斗机的运输和转场的任务。
在这个案例中,大型机械装卸设备的使用确保了战斗力的迅速提升,保证了新型战斗机的快速部署和投入使用。
在军工领域,大型机械装卸搬运的应用同样不可或缺。
比如,中国的导弹生产厂家需要将大型导弹的整体部件从生产线搬运到测试和组装区域。
在这个过程中,大型机械装卸设备的运用可以确保导弹的安全和高效搬运,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除了国内案例,国际上也有许多关于大型机械装卸搬运在军事领域应用的案例。
例如,美军使用大型机械装卸搬运设备将重型装备运送到前线,以支持海外军事行动。
从经典战例得失探析我军运输保障能力建设
从经典战例得失探析我军运输保障能力建设运输保障是军事行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作战效能和战场持续力量供给。
在现代战争中,运输保障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战争的胜负,因此我军在运输保障能力建设上一直赋予了极高的重视。
本文将从经典战例出发,探析我军运输保障能力建设的得失,为今后运输保障工作指明方向。
一、从经典战例看我军运输保障优势1. 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军建军以来第一次参加外战,这场战争的胜利离不开我军运输保障能力的有力支持。
在战争初期,我军遭遇美军的强大火力压制,但由于我军运输保障能力的强大,使我军能够迅速调整战术和军事部署,有效进行了战争的反击。
从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军的运输保障体系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障了前线部队的补给、装备和物资供应。
这就使得我军部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调整装备和军事部署,保持了作战的连续性和灵活性,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2. 边疆自卫反击战边疆自卫反击战是我国近些年参与的一场重要战斗,由于地域辽阔、环境恶劣,对我军的运输保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这场战争中,我军经过多年的运输保障能力的提升,成功保障了前线部队的物资供应,保障了作战所需。
在这场战争中,我军实施了多种灵活的物资运输方式,包括空投、水运、陸地输送等,保证了作战的连续性和持续性。
这就彰显了我军运输保障能力的优势,为战场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这些经典战例可以看到,我军在运输保障能力上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为战场作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我军运输保障能力建设中的不足之处尽管我军在运输保障能力上有所突破,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装备落后我军当前的物资运输技术装备相比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落后,这就直接影响了我军在运输保障上的效率和灵活性。
比如空中物资运输,我军采用的运输机和直升机性能上还不够先进,影响了运输保障的快速、大量供给。
2. 运输保障技术手段不足我军在运输保障技术手段上还存在一定欠缺,比如高精确度的空投技术、水路物资运输技术等。
从经典战例得失探析我军运输保障能力建设
从经典战例得失探析我军运输保障能力建设我军运输保障能力建设是军事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保障我军实现远程机动、快速反应和战略机动能力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历次战争中,我军在运输保障能力建设方面经历了得失,这对于今后进一步提升我军运输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从得失方面看,我军在历次战争中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发扬持久战的优良传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人员和物资的运输,成功地战胜了敌人。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通过战场机动、军事铁路、水陆运输等多种方式,有效地保障了前线的兵员和物资供给。
在中越战争中,我军运输保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运用了空中投送、航空支援和军事管制等现代化手段,提高了战争的运输效能。
我军在一些战争中也存在运输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对今后的能力建设有重要的启示。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由于缺乏合理的后勤运输保障体系,导致了前线部队在物资供给方面存在严重的困难。
在中印边境战争中,我军对运输保障能力的要求不高,导致了物资运输上的不畅,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
在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在越南战场承担的运输保障任务较重,但由于缺乏现代化的运输手段和保障体系,运输效能较低,给我军的战斗行动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为了改进我军的运输保障能力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和改进。
加强装备的研发和更新。
现代战争的运输保障需要依托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手段,要不断加大对装备的研发和更新力度,提高装备的性能和适应性,以适应现代化战争的要求。
加强对军用运输车辆、航空器材和舰艇的研发和更新,提高运输能力和效能。
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运输保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经过专业培训和管理的人员,要加大对运输保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要加强对运输保障人员的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强运输保障能力的整体规划和布局。
运输保障能力的提升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系统规划和布局,要根据作战需求和地理环境,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布局运输线路、运输工具和运输设施,提高运输效能和灵活性。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战地物流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战地物流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中国战场的关键时刻。
面对来自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抵抗,展开了长达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战。
其中,中国战地物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前线的抗战部队提供了坚实而持久的支援。
本文将以抗日战争中中国的战地物流为切入点,探讨其在抗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物资调运与储备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方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调运足够的军备物资以应对敌人的进攻。
为此,中国建立了庞大的物资调运与储备系统。
这一系统由后方的仓库和调度部门、中转站以及运输车队组成。
1. 后方仓库与调度部门:中国的后方仓库和调度部门负责储存和分配各类军事物资。
合理的储备和统一的调度保证了军队在战场上的供应稳定性。
而在随时可能被攻占的情况下,后方的物资保障尤为重要。
2. 中转站:中转站作为连接后方仓库与前线的纽带,起到了汇集、分配和转运物资的作用。
中转站的位置通常选在物资供给较为充裕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以确保物资能够及时运送到前线。
3. 运输车队:为了保障物资的安全和迅速运输,中国成立了大量的运输车队,将物资从后方运送至战场。
这些车队通常由军队和民间合作组成,包括卡车、火车等多种交通工具。
二、运输线路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保证物资能够及时运送到前线,中国建立了一系列的运输线路。
这些线路通常需要经过艰难险阻的地形,比如高山、密林和河流。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运输线路示例:1. 陆路运输:在战争初期,中国军队主要依靠陆路运输。
由于大部分战场位于中国内陆地区,运输线路常常穿越崇山峻岭,对于车队和军队来说,这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然而,中国军队克服了重重困难,确保了物资的顺利到达。
2. 水路运输:随着抗战的深入,中国军队开始利用水路进行运输。
中国拥有众多的河流和内陆湖泊,战争期间,这些水域成为了重要的运输通道。
在抗战中,中国人民在水上交通线路上架设了船桥、船闸等设施,确保了物资的运输畅通。
3. 空中运输:尽管在1941年之前,中国并没有自己的空军,但在随后的战斗中,中国人民陆续建立了一支由志愿飞行员组成的空军。
从经典战例得失探析我军运输保障能力建设
从经典战例得失探析我军运输保障能力建设从经典战例得失探析我军运输保障能力建设近年来,我国军队在运输保障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运输保障作为军队物资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战争胜利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支持。
本文将通过分析经典战例的得失,来探讨我军运输保障能力建设。
第一,肉搏战的胜利离不开运输保障。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武装斗争中,运输保障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支撑了战争的胜利。
其中,1936年2月红军第二、五军团在草地沟下马岭一役中,通过运输队伍的保障,掌握了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崭新战法,对敌进行战术冲击,成功颠覆了日军的主力,不仅破坏了日军的“大清洗计划”,而且为抗战后期的太原战役等战斗打下了战略基础。
可以看出,在革命战争时期,运输队伍是军队胜利的重要后盾,这一点至今也没有改变。
第二,远征作战的胜利依赖于高效的物资运输。
在越南抗美战争时期,越共通过其完备的后勤保障体系和高效的物资运输保障,为抗美胜利提供了极为有力的支持。
例如,越南士兵在进攻美军阵地时,能够及时地获取后方的物资支持,使得进攻效果迅速、指挥灵活。
而美军则因为缺乏有效的物资补给,常常不得不放弃阵地,从而可见物资运输在远征作战中的关键作用。
所以,我们要在运输保障方面做好前期准备,做好充足的物资储备、设立完整的后勤保障体系、按时按量进行物资交付等,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现代战争的胜利依赖于高科技和智能化的物资运输手段。
在海湾战争后期,尤其是空战中,美军的胜利就直接依赖于其物资运输保障手段的先进性和智能化程度。
例如,美军通过实施空投技术和空中加油技术,提高了运输速度和作战效能;而伊拉克军队的失败也正说明了运输保障水平的重要性。
因此,现代战争中,智能化物流技术成为提升战斗力的关键。
我们也应该加快技术更新,通过采用更高效、更节能、更环保的智能化物流技术,提高运输保障能力。
综上所述,历经沧桑的军史已经从多个角度证明了运输保障的重要性和军队的不可或缺角色。
从经典战例得失探析我军运输保障能力建设
从经典战例得失探析我军运输保障能力建设随着现代战争的不断发展和拓展,我军的运输保障能力也逐渐得到了提高。
但是,历史上的一些经典战例告诉我们,在战争中,运输保障能力的缺乏可能会给作战带来巨大的困难和风险。
因此,对我军运输保障能力建设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在中国现代战争史上,淮海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均是我军在运输保障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
其中,淮海战役是我军一次聚集火力、协同作战的经典例子。
然而,从战役实施开始,我军的弹药和燃料供应就出现了重大问题。
原因是当时我军的运输体系老化严重,同时苏联帮助下的技术装备也无法满足部队的需求。
最终,我军面临了“没弾药、没燃料、没食物”的严重困境,而在物质保障上似乎处于劣势地位。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当时,我军参战部队数量庞大,资金和弹药的供应量也是巨大的,但是由于我军的运输保障无法及时跟上,部队在前线修路运输弹药和伤员,从而必须在前线为物资保障额外投入军人和后勤力量。
而这些活动却显然无法提供足够的寸息燃料和弹药供应。
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不断发展,我军不断加强了物资贸易,提高了物流运输能力,但由于战场太过岔路、台风、地震等灾害无法预见,使得后勤保障依然处于困境之中。
深刻认识到我军运力保障的重要性历史告诉我们,运输保障能力的缺乏会成为战争中的致命障碍。
在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军开始重视运输保障的能力建设。
中国的物流产业在经过20年的发展之后,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物流产业之一,其中运输保障环节得到了大力的加强和支持。
在现代战争中,我军的物资保障体系也得到了普及和推广。
同时,我国的汽车、铁路和船舶运输设施逐渐完善,这为我军的物资保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结论总的来说,历史经典战例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关于我军运输保障建设的启示。
在现代战争中,物资保障不再是单纯的后勤职能,而是战争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目。
因此,我军的运输保障能力建设需要城市与农村物流相关企业之间的协同作用,同时需要对物资保障技术作出进一步的突破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1
现代军事物流经典案例赏析
——海湾战争美军物流特点回顾与总结
有人做过统计,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平均不到五年世界范围内就会爆发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在现代局部战争中具有十分鲜明的代表性。
这次战争中,美军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先进技术,在短短42天内迅速达成战争目的,而且地面战争只持续了不到100小时。
从现代军事物流的角度来看,海湾战争中美军共调集了55.4万军队,为了保障部队的衣、食、住、行、战,美军在五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从本土和欧洲各军事基地向海湾地区运送了各类物资770余万吨,相当于把一个中等城市从美国中西部搬到了中东沙漠。
海湾战区距离美国本土十分遥远,海上距离1.7万公里,空中距离1.1万公里,需要动用大量的运输力量才能及时完成大规模的物流任务。
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平均日运送物资4200吨,物流时效之高前所未有。
此外,由于海湾战争使用了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复杂的武器系统使各类配套物资的品种大量增加。
据统计,仅美军国防后勤局提供的物资就达226万项。
大量的物资品种给物流过程增加了难度,使物流环节更加复杂。
纵观海湾战争,美军不仅打赢了一场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而且成功地导演了一场高难度的跨国军事物流。
海湾战争的美军物流堪称现代军事物流经典案例,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概括海湾战争美军物流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雄厚的军事海空运力量
美军为了维护其全球战略利益,历来十分重视军事海空运力量的发展。
比如:在军事海运船只的建设方面,美军明确要求海运船只单艘航速快、单船吨位大、有综合补给能力、自卫能力强、有直升机平台;在军用运输机的建设方面,要求载重量大、可靠性强,能够在建议跑道起降等等。
截止海湾战争爆发前,美军共有军事海运船只1900余艘,总吨位达到4600万吨;共有13个运输机飞行联队,包括110架C-5“银河”式运输机,234架C-141“星”式运输机和460架C-130“大力神”式运输机,运载总量可达37700多吨。
美军不仅海空运力量雄厚,而且战备水平很高。
军事海运船只和空运飞机的完好率均保持在90%以上,在航率和出动率达到80%以上。
同时,美军还建有与军事海空运力量相配套的设施、设备,如码头和机场,吊装和搬运工具等,能够做到一声令下立即行动。
二、多层次配置的军事物流网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就在海外占据了大量的军事基地,用于储存军用物资。
战后这些军事基地经过大幅度扩建、增加和调整,逐步形成了一个与美军战略方向相一致,以本土基地为核心,以海外中间基地为桥梁,以战区基地为前沿,点线结合、多层次配置的军事物流网。
在这次战争中,美国东西海岸的本土基地是美军作战物资的主要供应源;在关岛、菲律宾、迪戈加西亚、德国的拉姆施泰因等地的海外军事基地基本上担负这次战争的物流中转任务;在沙特、阿联酋、巴林、土耳其、塞浦路斯等海湾邻近国家的前进基地则构成了直接支援战区作战行动的前沿物资补给点。
这个点线结合的军事物流网对美军取得海湾战争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
正是由于具备了完善的军事物流网,美军才能够储存大量的军用物资,并将这些物资由美国本土或欧洲各地源源不断地运往遥远的海湾前线,及时满足了美军的作战需求。
三、先进的军事物流装备和信息平台
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几乎投入了除核、生、化武器之外的所有高技术武器装备,为了保证这些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战争中充分发挥作用,美军也投入了大量现代化的军事物流装备。
这些物流装备包括:载重量可达120吨的C-5运输机,担任快速运输任务的C-141运输机,对跑道条件要求较低的C-130运输机;UH-60多用途直升机、CH-47运输直升机和CH-53运输直升机为近前输送提供了方便;KC-10A和KC-135空中加油机发挥了空中油料库的作用。
在地面运输过程中,美军广泛使用了M988系列高速机动多用途轮式车辆、M939系列中型运输车和M977系列重型运输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军的海运装备。
美军的海运装备中有13艘海上预置船,12艘浮动基地船,8艘快速海运船。
其中海上预置船排水量4-4.8万吨,长205-250米,航速在17节以上。
每个海上预置船中队(3-4艘)可运载1.7万人的海军陆战远征旅30个战斗日所需的全部物资。
12艘浮动基地船包括:2艘油轮,4艘集装箱船,2艘普通货船,2艘滚装货船,2艘医院船。
这些船只通常停泊在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岛基地,船上满载着陆军和空军所需的装备和物资。
8艘快速海运船是现代化大型运输船,因其最高航速可达33节,故称为快速海运船。
据美国《陆军时报》报道,快速海运船是美海军最大的船种之一,长达288米,满载排水量5.5万吨,有五层货运甲板,比它大的只有航空母舰。
8艘快速海运船能装载1个装甲师或机械化师的主要装备和物资。
这些海运装备既是得力的运输工具,也是一座座海上浮动仓库,集储存和运输为一体。
船上各类装备物资成建制地配套储存,避免了因缺少某种装备物资影响整体战斗力的发挥。
由于这些海运装备有的是提前预置好的,如13艘海上预置船和12艘浮动基地船;有的采用了滚装技术,如8艘海运船,尽管有五层货运甲板,但各种坦克和车辆可以经过通道和滑轨十分方便上下,装卸起来十分方便。
这样就简化了物流的中间环节,加快了物流过程。
据美国《海上力量》杂志报道,美国总统布什1990年8月7日正式下达出兵命令,8月15日美军的海上预置船就在沙特港口卸下了第一批装备物资。
速度之快可见一斑!每艘快速海运船尽管排水量达到5.5万吨,从接到命令到备航完毕,平均时间也都不超过7天。
为了使美军的物流活动能够准确高效地实施,美军还使用了先进的物流信息平台。
如军事海运局使用了“联合部署系统(JDS)”协助调节物流的海上运输过程。
该系统可以通过计算机和卫星通信网与其它指挥系统相联,从而把战场所需求的物资按预定的时间运到指定的地点。
军事空运司令部使用了全球决策支持系统(GDSS)指挥和协调“沙漠盾牌”行动中的空中运输,该系统跟踪和指挥了约10500架次的运输机,运送了大约41.5万兵力和39.5万吨军用物资。
先进的军事物流装备和信息平台大大提高了美军物流的时效,为美军在战争初期快速赢得战场主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四、完善的动员机制。
美军认为,动员和组织民间力量支援军队,是提高军事物流效果的重要因素。
为保证战时能够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协同完成军事物流任务,美军不断加强军民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动员机制。
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1、健全动员机构。
这些动员机构包括“紧急动员与准备委员会”,该机构是在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之下专设的,领导12个部际工作小组,负责制订国家的动员政策、动员程序,制订并监督国家紧急动员计划的执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行动;另一个动员机构是“联邦紧急管理署”,该署是国家紧急动员、民防、救灾抢险的办事机构,在10个行政区设有办事处,主要负责协调国家各部门动员计划和各州的动员准备工作,监督各方动员工作的落实。
此外,
在政府各部门还设有动员局(外),具体安排本部门的动员准备工作,并同有关单位互派联络员进行协作,保持密切联系。
2、制订周密的动员准备计划。
为了使动员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国家一级有动员准备的总体方案。
方案包括战略物资储备等长远规划和战时部分工厂收归国有、征集交通运输工具等紧急动员方案,并有与总体方案相配套的具体动员计划。
根据这些动员计划,各部门、各地区还有具体落实计划。
3、建立了一套系统而完备的战争动员法规。
这套法规既有《国家安全法》、《战争权限法》、《国家紧急状态法》等具有母体性质的基本军事法,也有《国防生产法》、《国家安全物资法》、《国防设施法》、《商船法》等一系列具体的相关法规。
健全的动员机构、周密的动员计划、完善的动员法规,有力地促进了平时各项动员准备工作的进行,保证了战时能够快速实施高效的动员。
在这次海湾战争中,美军动员和征用了商船106艘,占美军出动运输船总数的58%,向海湾地区运送物资468万吨;有20多家航空公司近200架大型民用运输机参加了“沙漠盾牌”空运行动,飞行1900架次,占美军出动运输机总架次的20%以上;征用了7个州的铁路和2660节火车车厢以及6700辆运货卡车,担任美军装备物资在本土范围内的运输任务。
美军装备物资在本土范围内的运输任务基本上是由这些民间运输力量完成的。
令人关注的是,美军动员和征用的106艘商船中有40只外籍商船,可见美军的动员准备工作不只局限于国内,而是扩大到了国外。
由于充分动员和利用了民间及盟国的物流资源,因此在短时间内大大提高了美军的物流效能,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倍增器”。
思考题:
1.军事物流和企业物流有何异同?
2.海湾战争中美军事物流对现代军事物流有何启示?
3.海湾战争中美军方在物流调动中扮演什么角色?
4.信息在这场战争中扮演何种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