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测试流程图
新产品开发流程图

(三)新产品试产准备
1.工程部依试产计划进行物料及工具及夹具的准备:
(1)如需采购物料,工具或外发制作夹具,由工程部提出申请,由主管经理批准后购买或定做。
(2)如需自制,由工程部提供图纸,交由制造部门制做。
(五)小批量试产
1.当产品经过确认后,客户准备下单时,由客服部依“合同评审程序”进行,经主管经理批准后由生产部进行小批量试产。
2.小批量试产前由生产单位召集投产会议,投产会议议由工程部向品管部签发生产样板,并将工装夹具转交生产部门,教会其使用方法。同时在投产会上派发工程资料。确定小批量生产日期,明确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工程相关人员跟进。
(三)相关部门:产品开发各阶段的参与及评审。
五.程序细则
(一)开发意向评审
1.客服部将客户要求记录在案,并会同工程部主管初步评审产品开发、制造的可行性。
2.工程部主管将相关资料交工程部人员评审及报价,审查开发输入的合理性。
3.客服部收到客户明确的合作意向后,开立《新产品开发意向认可书》,由主管经理批准后交工程进行开发。
六.附件
(一)新产品开发流程。
(二)新产品开发意向认可书。
(三)新产品开发计划书。
(四)开发评审报告。
(五)手板确认记录。
(六)样品测试报告。
(七)新产品样板鉴定书。
批准:
审查:
拟定:
新产品开发流程
开发结案、归档
大批量生产
开发确认
正式开发
首板制作
可行性评估
工装夹具制作
开发意向
小批量生产
评审确认
样品试作
新产品开发流程图

新产品开发流程图
相关权责部门 相关文件表单
市场中心 市场调研报告
市场中心、销售部、研发部 总经理室、品牌中心 新产品开发申报表
品牌中心 研发中心
品牌中心、市场中心 N
研发中心 设计评审报告 销售部 Y
总经理室、销售部、研发中心 市场中心 产品策划书、设计输入单
总经理室、销售部、研发中心 设计评审报告 设计评审报告 市场部
研发中心
研发、测试、工艺、销售
品质、采购、生产、市场 设计评审报告 研发、测试 工艺、销售 设计输出文件完整性统计表 品质、采购 技术部文件(资料)发放审批表 生产、市场 技术文件更改通知单 新开模具申请单
研发中心、测试中心 生产部、工艺、质量部、采购部 零部件确认表
研发中心、测试中心 生产部、工艺 N 测试报告、认证证书和报告 质量部、采购部
生产部、工艺、市场 新产品小批量生产状况报表
试产评审报告
研发中心、测试中心 试模、试料记录卡 质量部
N
生产部、工艺、市场 研发中心、测试中心 设计评审报告
质量部、销售部 Y
销售部、代理商、研发中心 反馈信息单
生产部、工艺、市场 N 研发中心、测试中心 设计确认记录
质量部、销售部
Y
各部门 技术通知单
产品策划 消费市场与顾客需要调查汇总 样机试制、零部件认定
样品验证
批量生产 产品图样及文件 明细表 产品标准 物料规格及检验规范 设计变更 更改评审 设计确认 N 外观设计
产品结构设计
设计输入评审 设计评审 试产 试产评审 设计输出 小批试用 Y N Y Y 外观设计评审
新产品开发立项。
新产品测试流程

新产品部测试工作程序1 目的部测试是公司为分析、评价、验证新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其作用是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对产品的性能指标、环境适应性以及产品的可靠性进展评价,找出其薄弱环节,提出改良措施,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原则上未经测试课测试的产品和程序不能出厂。
2 适用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新产品的部测试工作。
3 职责新产品部测试工作由测试课承当并负责实施。
4 工作程序部测试工作流程图见附图4.1提出测试任务测试申请由产品经理或研发提出,需填写?产品部测试申请表?〔见表1〕。
测试课按测试申请表完成测试任务,测试申请表勾选的技术资料需一并提供。
4.2 提供测试工程产品经理或研发提供测试工程和测试要求及指标,研发需提供自测报告。
4.3 测试方案设计根据产品开发目标、目的和指标,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企业产品标准〔技术条件〕及其他有关背景资料,进展测试方案设计,其主要容应包括以下几大项:a) 明确测试目的b)确定测试工程及要求c) 安排测试顺序d) 确定测试条件e)确定测试方法及参数测试方法f)确定测试设备和试验测试仪器g) 确定数据处理方法4.4实施测试按测试方案进展测试,假设与方案工程有变化则在报告中说明。
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应详细做好测试记录。
4.5测试数据的分析处理测试完成后,测试人员应给出测试结论。
4.6测试结论试验报告的编写按测试报告模板编写测试报告。
4.6.1 测试结论测试结论是将样机部测试数据与测试规格对照后所得出的合格与否结论,测试结论应明确地说明样机各项指标达标项和未达标项并将指标不合格项逐条列出。
包括:a) 反映产品外观、构造等质量状况的测试结果b) 反映产品性能指标等在质量测试结果c) 产品在极限的情况下的适应性和自我保护性能4.7测试报告审批测试报告需经测试课人员确认,测试课课长审核,然后给到产品经理审批,依据样机部测试情况,做出样机是否通过部测试决定,并发布测试报告。
NPI(新产品开发与导入)流程图

市场样品测试及数据整理
职责 1.1产品观尺寸。 1.2功能参数。 产品立项 修正相关参数 立项评估 1.3外壳材料,颜色 1.4,使用产品
NG
2.1.新品开发的可行性 2.2自主设计或外发设计
ok
项目申请书
2.3项目可行性报告总经理批准 3.开发计划的编写 4写出产品规格书
产品开发计划书 产品规格书
打样申请单/采
开模通知单 7.1 关键元件的采购周期,供应量及及时性
样机
改善
零件打样
NG
模具评审 8.1 对研发零件图纸审核,打样零件的承认 8.2 对模具图纸的确认,评审及制作时间确定 模具制作 9.1产品试装验证
试模通知单
NG
零件承认
ok
ok
改模通知单 样机制作
9.2样品评审
模具
样机 修改
NG
试产总结会议
改善
试产总结会议 15.3 产品规格验证
黄皮书 15.1试产问题改善讨论,对策,落实时间 认证申请
NG
产品改善措施 15.3试产问题点记录,品质工程,研发到现场
ok
关闭
生产
正式生产
责任人 新品组
时间(小时) 72
项目组 项目组
24
研发 研发
项目组
2
品质,工程 品质,工程
2 2
研发
4
项目组
822
NG
规格书评审
5.1.结构,功能参数,方案解决措施
设计
原型开发设计
原理图
6.1.原理图纸资料是否齐全。pcb图纸要求是否齐全 6.2外观设计是否符合生产需求
PCB设计图
外观设计
6.3.关键元件方案是否可行
新产品试产管理流程图

试 产 管 理 程 序
文件编号生效日期:
2013-08—20
第 1 / 5 页
批 准:
日 期:
审 核:
日 期:
制 订: 谭啸
日 期:2013—08-10
版 次 修 改 记 录
版本
修 订 内 容
生效日期
01
新版作成
2007—08-12
02
内容及格式修改
2013-08—10
4.1.4仓库接到物控试产通知后,安排负责人备料,备料完成通知生产部物料员领料并将《试产申请单》转交生产部;收料组在进料验收单上注明“试产物料”,内仓物料员发货时注意分开。
4.1.5生产部根据《试产申请单》安排试产,并通知采购部、技术部、品管部派专人全面现场
跟踪试产结果并对试产中出现的问题点随时提出纠正对策,试产完后采购、品管、生产填写好《试产总线报告》连同相关的样品转交技术部分析。
机作为本批生产标准样品,并用标识纸注明品名、规格、确认签名,批量完成后,
样品机经QA测检OK后可同本批一起出货。
4。3。4“首件确认记录表”由生产拉长填写,交由品管检测后交客户确认,最后由品管部 归档保存。
4.3.5试产过程中出现较多不良品或缺陷较严重时,由品管部发出“品质异常联络单"召
集生产部和技术部一起讨论分析异常之根本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改善方案,经品管部
①技术部回复生产、品质部《样机评审报告》的问题点及改善方案。
②技术部对生产制程、品质方面的注意事项给予说明。
③物控检查专用物料的到料状况及交期。
4。2.5生产部组织试产。生产部根据《试产通知单》和物控指令,安排试产。试产量为50-100PCS,必须排拉,技术部、品管部、采购部等相关部门必须派专人跟拉。对试产中的问题点及时分析、解决并作好记录。
新产品试产流程图

新产品试产流程.版本号:V1.02012年4月 25日艾威康电子技术© 2012 AVC所有说明对于您将阅览的以下全部信息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表述及其组合、图标、图片及图表、色彩搭配、版面设计、编排方式、数据及软件介绍等),艾威康电子技术特发表以下声明:一、该信息资料皆是艾威康电子技术(以下简称:本公司)自行创作并对其享有完全的、完整的权利,未经本公司书面同意,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编辑、修改,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二、该信息资料中可能产生的著作权、计算机软件及专有技术的所有权、或某项技术的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等全部权利皆为本公司所有。
三、在征得本公司同意并充分保障本公司相关权利的前提下,有关单位或个人善意的、合理合法的传阅该信息资料;四、在该信息资料中引用相关权利人的文件名称或容的,本公司将明确标注权利人的名称或,但本公司不排除受多方面条件、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而偶有疏漏,本公司真诚欢迎任何阅读者或权利人在发现后告知,本公司将谨慎核实、及时标注。
五、未经本公司书面同意,擅自将该信息资料进行、复制、编辑、修改,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或者抄袭该资料中的文字表述及其组合、图标、图片及图表、色彩搭配、版面设计、编排方式等容的,以及恶意损害本公司利益或形象进行散发、使用的,本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六、未经本公司书面同意,其他单位或个人擅自使用该信息资料而影响其自身或第三方权益的,或第三方未同本公司联系、核实而与其他单位或个人进行交易并造成损失的,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赔偿或补偿责任。
特此声明艾威康电子技术一、目的:规新产品的开发、试产过程,确保新产品在开发、试产阶段可正确、顺利地进行,并顺利地投入量产。
二、适用围:本公司所有新产品的开发、试产。
三、权责部门:公司或项目经理:负责制定生产计划,物料控制及成品出货的管制。
生产部:负责产品的来料检验、生产、测试、组装及包装等。
1、负责相关文件的核对、下发。
新产品开发试制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新产品开发试制程序
1. 目的
制定明确的管理程序及步骤,用以管理客户需求的产品设计和开发,按公司质量方针拟定的新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控制,以确保满足客户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客户委托本公司设计和开发的产品,包括产品及制造过程的开发和设计。
3. 职责与权限
3.1 技术部归口执行本程序,负责AQPT小组成员的组建、职责及任务分工、项目时间进度
4. 定义
先期质量规划小组(AQPT):由产品工程经理指定的公司内部从事准备新产品或设计更改生产的跨功能组织。
5. 工作程序
5.1.组成先期质量规划小组(AQPT)
5.1.1.在项目确立后,技术部经理指定AQPT成员及成员职责,并填写【先期质量规划小组成员表】,小组成员可包括设计,制造,工程,质量,生产,客户代表及其它相关人员。
见下表:。
新产品开发流程图

新产品开发设计流程图
1.对市场进行详细系统的分析,确定研发产品类型、规格参数、性能指标、安全性能等信息
2.新产品研发的可行性评估
2.1 上级领导审批通过后,产品研发小组对相关产品情况进行调查;可行性分析、预测;总结、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上级领导,审批 OK后正式进入产品的研发阶段
3.形成产品设计方案
根据审批通过的产品《可行性研究报告》,产品研发小组编制《产品设计方案》
4.确定最终产品设计方案
4.1 市场部、研发部会同生产部从产品可行性、生产技术性、技术来源方面对产品进行评估、筛选出适合的方案
4.2 根据最终选出的《产品设计方案》确定产品设计投入,并进行综合比较,确定最终的《产品设计方案》,并进行项目立项,制定出《新产品开发进度时间表》
5.产品设计
根据确定的《产品设计方案》产品,开发小组成员进行产品设计、绘制产品设计相关图纸及产品的测试检验标准
6.样品试制、测试
6.1 产品设计图纸经过项目负责人审批通过后,可进入样品试制阶段,准备样品制造所需的材料等
6.2 样品试制完成后,对其进行性能检测,并保存测试报告,对于不合格的样品设计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并重新进行样品试制
7.投入批量生产
对产品进行鉴定,合格后将产品研发设计的相关资料进行保存并发行,再投入批量生产
新产品开发流程图
制定: 蔡和江审核:批准:。
NPI新产品导、试产流程

1.1.1新产品试制的资料接收确认与管制。
5作业程序说明
5.1新产品导入生产决策
1.1.1需求评审
a)当研发单位设计的产品经过初步验证后,任为新产品已经进入试产阶段,但是针对产品的成熟度还需要做设计验证是否可以进入正式量产,所以经过Meeting之决定后,发出PPR指令,在制造单位PPR验证通过后正式量产;同时把Sample和相关资料提供给公司的相关部门。
g)品管部根据新产品工程部下发的技术文件,编制产品检验和品质计划等文件。参考《产品质量控制计划A0》和《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A4》
h)试产前二天,工程部必须把相关之作业指导书及技术资料、测试治具以及调试OK等生产设备发放至生产单位,以便各生产部门做好试产前准备.
i)生产部对需要人员培训的产品,在试产前1天做好人员教育和培训工作。
4.1.1召开新产品产前说明会和试产检讨会议。
5.1.1根据新产品的特点设定作业制程,进行生产工时概算,编写作业指导书,准备生产和预整的工装治具,拟定产品测试和老化方案。
6.1.1根据收集的各项试生产运行数据,统计新产品电性能指标的CPK值、ATE测试与老化的失效率、分析各类失效,按作业制程的控制汇总数据。
□商务部 份 □客服部 份□研发中心 份
□财务部 份□采购中心 份
新产品试产程序
1目的
1.1明确并规范新产品样板生产制作和新产品小批量试产过程中各部门职责和范围;
2范围
2.1本规范适用于试生产制作和小批量试产作业。
2.2流程的起点为样板制作申请,流程的终点为产品的生产定型。
3定义
3.1新产品
1.1.1公司以前未生产的产品,包括以下两种:
3.4新产品说明会
为促进全新产品在试产时的顺利进行,由研发项目负责人组织工程,生产等等召开的会议。会议主要包括:产品结构、产品工艺流程、重要作业方法及检测方法等的介绍,同时NPI工程师将对试产作整体规划和要求。
新产品试产流程

新产品试产流程结构设计分为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型设计。
开发性设计(OEM):在工作原理、结构等完全未知的情况下,应用成熟的科学技术或经过实验证明是可行的新技术,设计出过去没有过的新型机械。
这是一种完全创新的设计。
适应性设计(ODM):在原理方案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对产品做局部的变更或设计一个新部件,使产品在质和量方面更能满足使用要求。
变型设计:在工作原理和功能结构都不变的情况下,变更现有产品的结果配置和尺寸,使之适应更多的容量要求。
这里的容量含义很广,如功率、转矩、加工对象的尺寸、速比范围等。
一、新产品立项阶段根据公司或客户提出项目设计要求,由开发部、销售部、品管部参与项目评审会议。
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及项目开发负责人,由项目开发负责人负责该项目的统筹工作,还要编写设计任务书、新产品成本预算表、设计开发计划任务书二、设计平面图(效果图)阶段1.确定开发项目后,由平面设计工程师在一周内完成平面设计效果图.2.由项目负责人召集会议,对效果图进行评审,包括:A.结构的可行性.B.包装方案.C.外观颜色的搭配.D.零件的材料要求.E.功能是否可行.F.特别注意对产品功能以及产品成本的影响.3、如评审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修改建议,重做效果图。
4、做好评审报告。
三、设计结构图阶段1.此阶段工作由结构工程师与电子工程师共同负责.2.结构工程师根据效果图,用PROE(或其它软件)设计结构图;如果有IGS文件则可以直接导入,如没有则对应效果图做结构图,若在画图过程中发现在PROE上是不能做到,或是出不了模时应及时提出,看是否可以更改外观要求.普通的结构图必须在5天内完成,复杂的结构图必须在7天内完成.3.做结构图时要考虑以下问题:A.胶件的缩水问题;B.胶件出模具角度问题;C.生产装配的问题;D.零部件生产可行性,五金件尽量用现有的,标准的.E.装配间隙的问题(如喷油后,电镀后的装配问题)F设计结构时注意胶件尽量不要用行位出模.G.包装保护.H.胶件的进胶问题.I.安全性的问题.4.如果结构涉及到五金模具方面,需考虑加工工艺的可行性,跟供认商沟通好,确认五金零件的加工可行性没有问题.5.做结构图时,必须将所有的零件按尺寸画好,在电脑上检查零件的互配性;不能贪一时的方便,导致有的装配冲突.6.此设计阶段结构工程师和电子工程师要有良好的沟通.保证功能的实现没有问题.机板的装配没有问题.7.做好结构图后,项目负责人召集品管\模房\电子组一起进行结构图评审,写好新产品评审报告.评审完成后安排手板制作,如需要供应商打样的零件,要打样回来准备做手板.8.产品结构设计应以"结构简单、装配容易"为原则.四、手板制作阶段1.提供3D图档(STP格式文件)给手板部做手板,项目工程师编写好"产品手板制作清单"交由主管审核经理批准后发给手板部做手板,确定手板的完成时间(常定为4-5天);如有特别难做的,可以延长到7天。
小批量试产流程图

OK
1.制作新品工艺文件 2.制作工装夹具 3.制作老化、测试线等 4.评估购买特殊设备仪 器。 5.培训车间关键工序作 业人员
1.汇总生产问题点、数 据,制作试产报告。 2.制作CPK及OCAP并反 馈于研发部。
OK
IPQC:全程跟踪试流过程, 及时发现反馈制程问题,并
记录做长期追踪处理结果
1.根据工艺流程,准备人
会。
4 准备会议,编制工 ②品质部负责在试产前编制完成新产品
艺文件、检验规范 的初始检验规范。
③工艺部向生产部提供工艺文件、工装 夹具,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试产前 一周
5 进行试产 6 检验成品
①生产部根据《新产品试产通知书》和 前期工作准备情况,依据工艺文件,在 工艺组的指导下,进行试产作业。
试产中
①生产部对新品试产的全部成品进行测 试,FQC根据实际情况加严抽检
7
召开试产总 结会
①品质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召开试 产总结会。
试产后 三日内
8 试产结束
①相关部门解决试产中出现的问题点 ②品质部决定试产是否成功,是否可以 批量生产。
量产前
在试制前一周,组织相关部门召开
新产品发布会。
提供:1.PCB空板*1、成品*1
备料阶段
1.研发部设计出新品,并完成前 期打样工作,制定初期文件和测 试参数完成原始BOM。
1.下达小于200套的齐套
OK
备料单给生产进行试产
OK
2.新产品需要做可靠性
实验,多下10套
生产部
品质部
IPQC:根据Bom、样品及特 殊要求检验来料或外发加工 料
OK
①研发部组织相关部门召开新产品发布
召开试产前
软件测试工作总体流程图

回归测试
整合测试总结
主要针对模块之间互相叠 加的功能决设计测试用例。
使用测试工具对BUG测试 记录的版本进行控制
D系统测试
上一阶段
系统测试方案
产生测试用例 系统测试执行
针对上个测试版本的 记录进行测试
BUG记录 BUG记录版本提交 开发人员提供新版本
回归测试
系统功能达到需求标准
系统测试综合报告 提交报告申请进入下一阶段
(1)设计测试所有从系统的其他元素 来的信息的错误处理路径; (2)在软件接口处进行一系列仿真错 误数据或者其他潜在错误的测试; (3)记录测试的结果作为当“互相指责” 时出现的“证据”; (4)参与系统测试的计划和设计来保 证系统进行了足够的测试。
使用测试工具对BUG测试 记录的版本进行控制
E性能测试
开发人员提供修改后的版本
测试工作总结
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标准 产品质量验收合格证书
• 测试环境=软件+硬件+网络+数据准备+测试 工具
测试工作总体流程图
立项
A测试计划、测试 设计
B单元测试 C整合测试 D系统测试 E性能测试 F验收测试
结束
A测试计划、测试设计
依据《项目需求规格说明书》、 《项目开发架构设计》和《项目 整体计划》设计《测试计划》和
《测试设计》
设计审核
审核通过
进入下一阶段
《测试计划》
根据用户需求报告中关于功能 要求和性能指标的规格说明书, 定义相应的测试需求报告,即 制订黑盒测试的最高标准,以 后所有的测试工作都将围绕着 测试需求来进行,符合测试需 求的应用程序即是合格的,反 之即是不合格的;同时,还要 适当选择测试内容,合理安排 测试人员、测试时间及测试资 源等。
新产品流程图

新产品流程图新产品立项《立项表》(业务部)设计评审(开发部)3D图、手板《评审记录》开模图(开发部)开模(技术部)1、《模具立项审批表》(技术部编制,供应部会签时间价格再给罗总审批)2、《模具明细表》(技术部)工艺准备(技术部)1、《工艺方案》(工艺员)(方案内容包括分析工艺难点、需要什么设备、自己厂做还是发到外面做、开新线做还是旧线等)2、《工艺准备计划》(时间表)(工艺员)开发样机评审(开发部)《评审记录》(开发部),《样机检测报告》品质部小批准备1、《小批计划》(工艺员)发到各相关部门2、样机(开发部提供)3、《物料清单》(开发部提供)4、《工艺路线》(工艺员)5、《产品规格书》(开发部)6、试制图纸(开发部下发)|7、BOM(制定入M3系统)(BOM管理员)8、《作业指导书》试制图纸、《流程图》(提前3天发到车间,盖试制章,小批后回收)(工艺员)9、工装《工装清单》(工艺员)10、小批培训(培训记录)(工艺员填写)11、《小批物料需求表》(工艺员编制发到供应部)备注:小批前自己试装,确认物料,及时发现问题,尽量不要等到线上解决;小批物料需求表(临时性的,自己确定好数量,再给采购部)进入小批阶段:排拉问题处理(线上作好记录、整理)小批生产完毕送检《送检单》、《自检记录》(工艺员)(小批生产样机)1、跌落测试(最终包装方式)2、寿命测试(2台)3、性能测试(2台)4、其它(按客户指定测试要求送检)评审1、《评审表》(工艺员提供,评审人员填写)2、《问题点》(工艺员整理)3、《检测报告》(品质部)4、小批生产样机整改《整改计划》(工艺员)小批阶段结束(已完成整改)《小批总结》OK进批量《小批物料处理表》《检测报告》(品质部,结论为合格)进入批量阶段:1、正式图纸(开发部)2、《工时单价》(工艺员)3、工艺文件(正式文件《作业指导书》、《流程图》)(工艺员)4、零件封样(包括电器件,五金件,硅胶件)(开发工程师)5、《过程控制计划》(工艺员)6、返工(《返工通知单》品质部编制、工艺员回复)7、《异常报告》(品质部、车间编制、工艺员回复)技术更改《技术通知单》(工艺员)产品改型涉及模具1、立项(业务部)2、小批《小批计划》OK批量3、送检(工艺员)《检测报告》(品质部)4、评审《评审记录》工装制作1、申请(工艺员)2、方案(图纸,描述、简图)3、注明数量、时间、材料技术部批供应部机修组长。
新品试产作业管理办法与流程图

4-6.技术部工艺组根据产线的作业手法,编制作业编成表,并根据实际产线的不良将问题记录在作业制程问题分析表中,追踪改善
4-7.品保部在试产过程中对零件进行检测,提供全尺寸测试报告,电检测试报告,并进行制程能力分析(Cpk数据提供),并根据产品规格书进行信赖性试验报告
工装组:提供合格工装治具
产品组:文件的起草编制,生产过程的跟踪,总结
四、内容及要求:
4-1.产品在设计开发结束后组织各部门责任人组成专案小组,共同关注产品进程
4-2.在试产中设定良率目标(生产数量在5-10K,零部件不良率在5%以内,成品不良率在15%以内),只有达到目标后,才能使试产有效可转入正式生产
4-3.在试产前产需提供以下文件:
文件名称
责任单位
设计文件
技术部产品组
产品规格书
技术部产品组
QC工程图
品保部
检验文件
品保部
BOM表
技术部产品组
组装sop
技术部工艺组
DFMEA
技术部产品组
模具设计图面
技术部工装组
治具设计图面
技术部工艺组
4-4.在产品开发结束后,产品组联系生管安排试产,车间在接到生产指令后,进行生产,生产过程中生产车间,品保部,产品组,工艺组,工装组负责人到场共同确认生产情况,以便进行下步改善
4-8.生产过程中,生产部根据批号管控标准对试产产品的零件进行批号标注,以便可追溯到产品使用的情况;同时在模具生产的零件,如大于1穴,必须要刻模号,以确保产品零件的唯一性,以便对每一模穴零件进行追踪其质量情况
新产品试制流程图

. .xxxx制造管理标准Q/HH-0606新产品开发管理程序版本号: V1.0密级: JM编制:审核:标准化:审定:批准: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共享权限:xxxx公司全体员工Q/HH-0606. .1 目的和围1.1目的:为加快新品开发进程,明确各阶段相关部门职责,在新品开发过程中相互协调、共同协作,保证新品开发按计划完成,特制订本程序。
1.2 适用围:适用于新品样机制作、小批、批量投产与技术改进工作。
2 术语与定义无3 规性引用文件Q/HH-0601《设计开发控制程序》Q/HH-0602 《产品开发立项管理标准》4 职责:4.1 综合管理部负责本程序文件的制定、修改与完善,并对本程序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考核等。
4.2 技研中心为新品开发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开发过程的策划、跟踪、调度与实施等。
4.2.1 技研中心试制车间负责样机、工装、模具制作与改进,参与样机评审等。
4.2.2 技研中心研发部负责产品设计与改进工作等。
4.2.3 技研中心标准认证部、工艺科负责技术文件的标准化与归档管理等。
4.3 制造中心办公室协助技研中心制作样机,并负责新品的小批量投产等。
4.4 计划科负责新品批量投产任务的下达及过程点检等。
4.5 制造中心各车间负责新品的小批试制和批量投产,并对可量产性、工艺性进行评估反馈等。
4.6 制造中心质量工程部负责新品开发过程中的检验、测试与信息反馈等。
4.7 制造中心供应部负责新品试制过程中,物资的及时供应等。
4.8 营销中心负责根据客户要求及市场需求,进行必要的可行性分析,下达设计开发指令,并负责提供新产品开发必要的开发信息(如样机、客户标准等),负责新产品的试销及市场反馈,并将产品研发、改进信息,提报技研中心。
5 管理程序新品开发包括样机制作、小批试制和批量投产三个阶段。
5.1 样机制作阶段技研中心负责样机的制作和资源调配。
制造中心办公室协助技研中心,确保样机制作按计划完成。
新产品试产之量产流程图

新产品试产--量产流程Q/SD.QP7.51-2011一、样品试产流程(试产样品5套):1.1、由品管部(技术岗)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条件,确定《物料清单(试产)》见附表1。
《物料清单(试产)》应注明:品名、规格、型号、参数、封装、厂牌、批次,(有特殊要求需要统一批次的在清单中列明,一般情况下不指定批次)。
编制《物料清单》应考虑公司原有物料品种、方便采购。
1.2、采购部严格按照《物料清单(试产)》的要求,进行原材料采购。
同时做好合格供应商调查及筛选,为以后大批量采购做好准备。
如采购中发生与《物料清单(试产)》不匹配的情况,应填写《部工作联系单》征得技术岗同意后方可采购。
对于特殊原材料采购,如PCB板材,采购岗采购PCB下单前应请供应商将PCB图纸发回由技术岗进行确认后方可采购。
采购部注明预计采购时间并通报技术岗。
1.3、原材料检验确认:仓库管理员根据《物料清单(试产)》负责对采购物品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交技术岗对采购物品性能进行审核(进仓检验)。
如性能不符,由技术岗向采购岗填写《部工作联系单》,列明不符合项目和要求,由采购部负责退换或另行采购。
外协加工原材料出仓前由仓管进行核对技术部进行签字确认后方可发货。
如符合,进入下一制作样品环节。
1.4、技术部制作样品。
完成样品制作后技术部岗进行技术测试。
1.5、样品确认:样品测试完成后,技术岗通知行政部。
由行政部组织“产品评审小组”确认。
(产品评审小组由总经理,品管部、仓管岗、市场部、生产部、采购岗、行政部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如样品在评审过程中有重大改动的,则重新进行样品制作及评审确认工作。
二、试产流程(50套):2.1、采购岗负责原材料采购。
2.2、仓库根据采购清单对原材料检验确认(核对品名、规格、型号、参数、封装、厂牌、批次)。
核对无误后交由技术岗进行原材料性能测试(进仓检验)。
如性能不符,由技术岗向采购岗填写《部工作联系单》提出不符合项,由采购部负责退换或另行采购。
新产品试产管理流程图

5.
6.
6.1.
6.2.
6.3.技术部对问题点回复
6.3.1.技术部对工程部、品管部、业务部提出的问题现场逐一回复,评审完成后将回复整理成书面形式、电子档形式分发给相应部门,由工程部、品管部进行改善后确认。
6.3.2.技术部对问题点的改善必须注明改善容,改善日期、责任部门等等。
4.1.3.新产品小批量试产数量不超过20台。
4.2.工程部试产前职责:
4.2.1.工程部接收到技术部发出的《小批试产联络书》后,确认技术部所提供的文件是否齐全,其中《样品BOM清单》、部件结构图纸、布线图、装配图(爆炸图)或样机,技术部必须同时提供,缺一不可,否则工程部可以不接收《小批试产联络书》。
4.2.2.工程部在接收《小批试产联络书》后,将《样品BOM清单》及《产品开发进度表》复印 一份交给物控部备料,并追踪物料准备情况。
4.2.3.PE部在准备进行试产时发现有欠料现象,必须向仓库、物控部询问欠料情况,并通知技术部,推迟试产时间。
4.3.品管部试产前职责:
4.3.1.品管部检查试产产品的物料时,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尺寸检料、收料。
7.量产
7.1.当技术部已经改善问题后,经过工程部、品管部、业务部确认后,可导入车间量产。
8.相关表单:
8.1.《新产品试产问题点汇总表》
9.新产品小批量试产流程图
见页次:
新 产 品 小 批 试 产 问 题 点 汇 总 表
试产产品:
试产数量:
评审日期:
序号
问题点描述
改善容
责任部门
改善日期
制表: 审核: 批准:
6.1.评审前各部门职责:
新产品试产流程图

新产品试产流程.版本号:V1.02012年4月 25日艾威康电子技术© 2012 AVC所有说明对于您将阅览的以下全部信息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表述及其组合、图标、图片及图表、色彩搭配、版面设计、编排方式、数据及软件介绍等),艾威康电子技术特发表以下声明:一、该信息资料皆是艾威康电子技术(以下简称:本公司)自行创作并对其享有完全的、完整的权利,未经本公司书面同意,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编辑、修改,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二、该信息资料中可能产生的著作权、计算机软件及专有技术的所有权、或某项技术的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等全部权利皆为本公司所有。
三、在征得本公司同意并充分保障本公司相关权利的前提下,有关单位或个人善意的、合理合法的传阅该信息资料;四、在该信息资料中引用相关权利人的文件名称或容的,本公司将明确标注权利人的名称或,但本公司不排除受多方面条件、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而偶有疏漏,本公司真诚欢迎任何阅读者或权利人在发现后告知,本公司将谨慎核实、及时标注。
五、未经本公司书面同意,擅自将该信息资料进行、复制、编辑、修改,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或者抄袭该资料中的文字表述及其组合、图标、图片及图表、色彩搭配、版面设计、编排方式等容的,以及恶意损害本公司利益或形象进行散发、使用的,本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六、未经本公司书面同意,其他单位或个人擅自使用该信息资料而影响其自身或第三方权益的,或第三方未同本公司联系、核实而与其他单位或个人进行交易并造成损失的,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赔偿或补偿责任。
特此声明艾威康电子技术一、目的:规新产品的开发、试产过程,确保新产品在开发、试产阶段可正确、顺利地进行,并顺利地投入量产。
二、适用围:本公司所有新产品的开发、试产。
三、权责部门:公司或项目经理:负责制定生产计划,物料控制及成品出货的管制。
生产部:负责产品的来料检验、生产、测试、组装及包装等。
1、负责相关文件的核对、下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产品内部测试工作程序
1 目的
内部测试是公司为分析、评价、验证新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其作用是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对产品的性能指标、环境适应性以及产品的可靠性进行评价,找出其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原则上未经测试课测试的产品和程序不能出厂。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新产品的内部测试工作。
3 职责
新产品内部测试工作由测试课承担并负责实施。
4 工作程序
内部测试工作流程图见附图
4.1提出测试任务
测试申请由产品经理或研发提出,需填写《产品内部测试申请表》(见表1)。
测试课按测试申请表完成测试任务,测试申请表勾选的技术资料需一并提供。
4.2 提供测试项目
产品经理或研发提供测试项目和测试要求及指标,研发需提供自测报告。
4.3 测试方案设计
根据产品开发目标、目的和指标,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企业产品标准(技术条件)及其他有关背景资料,进行测试方案设计,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大项:
a) 明确测试目的
b)确定测试项目及要求
c) 安排测试顺序
d) 确定测试条件
e)确定测试方法及参数测试方法
f)确定测试设备和试验测试仪器
g) 确定数据处理方法
4.4实施测试
按测试计划进行测试,若与计划项目有变化则在报告中说明。
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应详细做好测试记录。
4.5 测试数据的分析处理
测试完成后,测试人员应给出测试结论。
4.6测试结论试验报告的编写
按测试报告模板编写测试报告。
4.6.1 测试结论
测试结论是将样机内部测试数据与测试规格对照后所得出的合格与否结论,测试结论应明确地表明样机各项指标达标项和未达标项并将指标不合格项逐条列出。
包括:
a) 反映产品外观、结构等质量状况的测试结果
b) 反映产品性能指标等内在质量测试结果
c) 产品在极限的情况下的适应性和自我保护性能
4.7测试报告审批
测试报告需经测试课人员确认,测试课课长审核,然后给到产品经理审批,依据样机内部测试情况,做出样机是否通过内部测试决定,并发布测试报告。
4.8注意事项
4.8.1 以验证产品的设计质量为目标,从公司现有条件及经济性、实用性考虑选取测试项目。
4.8.2 采用的测试条件尽可能模拟现场使用条件,现场试验可以是用户使用的实际情况反映,也可以在生产装配现场进行。
4.8.3 选择的测试数量要得到保证。
4.8.4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必须对测试方案和计划作周密而实际的安排,对测试工具与测试仪器也应有一定的精确度要求。
4.8.5可靠性试验原则上选择功能试验和环境试验合格后的产品进行,样机进行可靠性试验后,应对失效或接近失效的元器件进行更换,并经检验才能对样机处理。
4.8.6 测试课在测试过程中缺少测试仪器和资料的由测试申请人提供。
附图内部测试工作流程图
产品内部测试申请表
编号:
测试报告模板
测试报告
产品名称:
测试时间:
测试人员:
测试环境:
对应项目:
测试:校核:批准:
测试:校核: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