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员工反思公司没落
高中作文:诺基亚的衰落
高中作文:诺基亚的衰落诺基亚的衰落作为曾经的手机行业霸主,曾令无数人追捧的手机品牌,曾引领街机潮流的诺基亚机型,这样一个如此庞大的手机巨头,为何短短几年之内在手机市场销声匿迹?为何其在手机市场一枝独秀的地位又如此不堪一击?为了阻止其衰落,诺基亚的自救经历了漫长的努力。
作为第一步,诺基亚关闭了萨罗工厂,这个诺基亚在欧洲的一座大型手机工厂所在地的关闭,意味着1000多人失去了工作,当地政府也将损失90%的税收。
同时为了重振旗鼓,埃洛普放弃了诺基亚自家的塞班系统,转而主攻未获得市场认可的微软WP系统。
但事实证明,这些努力都无济于事,这位微软前高管的决策不过是从一个逆境跳入了另一个逆境。
作为诺基亚的新款搭载WP系统的手机,Lumia系列上市初期销量平平,而已被判死刑的塞班手机更是惨不忍睹。
雪上加霜的是,微软发布的WP8系统无法在之前的Lumia手机上运行。
诺基亚国语固执的坚持自己原有的智能手机系统——塞班,而不是及早开发其它更与时俱进,适应不断上涨的消费者需求的手机操作系统。
不仅如此,诺基亚甚至拒绝与谷歌安卓系统的合作,错失了一次良好的救命机会,这更加剧了它的滞后性。
不仅如此,诺基亚过于坚守单方市场的开拓,比如美国市场。
这同样是其销量不断下滑,进而导致公司财政危机,不得不走到宣告破产的地步。
诺基亚的衰落告诉我们,自己固有的经营理念和传统优势固然重要,但任何时候也不能忽视消费者的需求、创新市场的扩大。
决策的食物导致了诺基亚这颗曾经璀璨的恒星的陨落。
“任何拿系统说事的人其实都不懂系统。
”在业界专业人士项立刚看来,手机系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东西,一般消费者根本看不懂,他们更多的感知是手机页面,而他认为世界上真正意义的第一款智能手机是苹果的iphone.而之前的智能手机一直是在沿用PC的思路,手机页面布局采用分级式。
“比如你要听歌,必须通过键盘左右键从首页到程序到音乐文件一层层打开,但iphone的界面采用的是平铺式,取消了按键,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智能,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智能手机。
是高福利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害了诺基亚吗
是高福利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害了诺基亚吗70多条班车线路,按摩师、心理咨询师一应俱全,上班晚来早走,甚至可以悠闲地开网店,这是曾经辉煌无比的诺基亚中国公司的真实写照。
如果不是诺基亚员工因维权成为弱势群体,为一个N加几疲于奔命、奔走相告,很多人都不会知道原来在诺基亚工作可以这么舒服。
令人颇为惊讶的是,无论在巅峰时期还是没落之后,诺基亚的员工福利和工作氛围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是这种高福利、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害了诺基亚?中国员工难道一有高福利就会产生惰性吗?错在持续无度、毫无差别高福利有错吗?绝对没有!谷歌的福利待遇应该一点也不比诺基亚逊色,笔者认为,诺基亚错在持续无度的高福利,没有区分、毫无差别化的全员福利。
如果业绩好、油水多,这类高福利的隐患往往还不会暴露,但当身边用诺基亚手机的人凤毛麟角之时,还不赶紧放弃这种全员福利,营造一个痛定思痛的氛围,让每个人都有力挽狂澜的危机感,反而还让员工在这个半死不活的组织里继续享受,诺基亚的做法让人费解。
持续无度的高福利俨然让诺基亚成为一个没落的帝国,有着所有衰败帝国相同的特质:极端保守的思想、贪图安逸的惰性、不听劝告的自大。
员工被惯坏了脾气的同时也很贪图享受。
一名小米公司员工发布微博称:好几个诺基亚的朋友想来小米求职,我问他们,诺基亚走下坡路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什么拖到被裁了才想起来找新工作?他们的答案基本一样:诺基亚好啊!外企待遇,薪水高、假期多、工作少,基本不用干活儿,所以之前舍不得走。
看看,我们早都不用诺基亚了,他的员工竟然还在享受基本不用干活儿!真正的以人为本,不应该是去培养懒人。
如果诺基亚在后期,改良一下福利制度,降低普遍的福利标准,对于贡献巨大的员工予以更高的福利待遇,对于混日子、毫无作为的员工果断撤掉他们的温床,或许不会培养出现在这么多的就业困难户。
诺基亚衰落带来的启示
诺基亚衰落带来的启示有辉煌就会有衰落的时候。
这是XX收集的关于诺基亚衰落带来的启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了解一下。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最近,手机领域昔日全球老大、市值曾位居全球上市公司之首的诺基亚以区区72亿美元出售了旗下最核心的手机业务,这一售价还不足当年辉煌时期公司上千亿市值的零头。
从去年底卖公司总部大楼到今天以“白菜价格”贱卖核心业务,看来在困境中苦苦挣扎的这位昔日巨人真的快走到了尽头。
辉煌了整整十几年的企业仅仅三两年就走向破落,诺基亚的沉沦给了我们三点启示。
首先,品牌不是万能的,单靠品牌的力量不可能让消费者永远爱你没商量。
诺基亚的品牌不可谓不响亮。
莫说如日中天时期,就是这些年江河日下,其品牌价值仍然在全球名列前茅。
2011年虽然跌出全球前十,但仍然保持在第十四位,品牌价值甚至高于宝马和路易威登。
但是品牌这一金字招牌并没有阻止诺基亚市场份额的快速下滑。
笔者曾经是诺基亚品牌的忠实拥趸,在过去十几年间一直用诺基亚手机。
在苹果、三星崛起以后,笔者出于对诺基亚品牌的偏爱,试图拒绝接受这两个后起之秀。
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投降,原因就是在诺基亚的产品线中已经找不到可以抗衡的产品。
而使用了苹果和三星以后,笔者才深深地感觉到,诺基亚真的老了。
由此可见,品牌对一个公司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有竞争力的产品做支撑,品牌的力量也会苍白无力,不可能让消费者做到从一而终。
说到产品,许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质量决定一切。
其实,在需求日益多元的今天,产品质量绝非消费者选择产品的唯一标准。
这是诺基亚给我们的第二点启示。
平心而论,直到今天,诺基亚手机的稳定性和耐用性都仍然有口皆碑,返修率仍低于竞争对手。
但是质量稳定和经久耐用并没有让诺基亚守住市场份额,这就说明,对于手机这类时尚性很强的、介于快速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之间的电子产品,单单靠产品质量过硬是无法守住天下的。
原因不复杂,质量稳定可靠只是消费者选择产品时考虑的因素之一而绝非全部。
诺基亚帝国的没落
诺基亚帝国的没落------浅谈成本控制在贸易中的影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花旗营校区2011级国际商务日语系陆恺学号20118323002诺基亚帝国的没落一、序言当我开始对手机有主观认识的时候开始,诺基亚就是当时我知道的为数不多的好牌子的手机,记得当时是2005年。
到现在2013年,诺基亚经历的一场从王座上摔下,然后又慢慢重新崛起的过程。
这里我将从贸易数据和市场份额入手,围绕着成本这一关键词,来谈一谈诺基亚帝国的没落。
二、诺基亚的崛起1865年在芬兰,诺基亚正在从事纸浆及造纸业。
一直到了1977年凯拉莫任CEO,定调走向科技。
在诺基亚CEO被欧里拉接掌的那一年,也就是1992年,诺基亚公司推出第一支GSM手机。
而摩托罗拉作为全球第一个推出手机的公司,同时也作为诺基亚王朝多年的老对手,在1997年不幸被诺基亚打败,从此诺基耶登上全球手机产业的王座。
从此手机产业在诺基亚的引导下走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1998年诺基亚和爱立信、摩托罗拉、Psion成立Symbian平台,其目的是整合PDA和手机资源。
2000年诺基亚登上Interbrand最有价值品牌排名第5名。
2001年诺基亚推出第一支Symbian平台的诺基亚9210手机。
在2003年康培凯接任CEO,Symbian市占达惊人的72.8%,为全球第一。
最后在2006年飞利浦、NEC被诺基亚打败,退出手机市场。
显而易见的2000年~2006年,诺基亚称霸手机市场。
三、诺基亚的没落现在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诺基亚这个公司,它从芬兰起家,拥有148年的历史,每天有9亿人通过它通话,从时间的积累、资本的积累、全球市场占有率来看,在手机行业都是实打实的巨头。
因为它,手机开始真正走入普通人的生活。
《新闻周刊》曾如此评论:“因为它,未来是芬兰人的天下。
”不过2011年是诺基亚的跌下王座的一年,这关键的一年诺基亚的债评近垃圾等级、地位将被三星取代,芬兰总公司被迫在全球范围内关闭工厂、大规模裁员并且停止生产诺基亚手机。
诺基亚倒闭的故事
诺基亚因何而死,一位老工程师肺腑之言道出真相巨人为什么倒下了?众说纷纭。
一位老诺基亚工程师的肺腑之言,发人深省。
2007年我加入Nokia,彼时整个北京硬件部门只有不到30个人。
很多年后我们即将离开Nokia的时候,我跟我在Nokia的第一任老板聊起当年挤在盈科狭窄的实验室里的情景,他说:你可知道,我把你们招进来,可是从一尺厚的简历里一个个筛出来的!这个说法尽管显得有些夸张,但是我是相信的。
因为那时的面试也是极尽严格——当然了,如果你不是领导的熟人或者老部下的话。
在我入职那时,整个RF 团队,除了半年前两个之前作为合同工的转正了之外,三个月前有一个刚刚入职,一共就4个人,巧的是我们正是同一年硕士毕业。
我们4个人做6个项目,平台是从欧洲接过来的,北京负责产品化。
大到milestone review,小到研发测试,都是自己动手。
我们经常是中午一起到楼下的餐馆吃饭(三里屯附近饭馆不计其数,物美价廉的基本上被我们吃遍了),然后打包了剩菜剩饭当晚餐——因为晚上加班是必然的。
那时Nokia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公司了,我已经可以感受到里面的官僚主义,但是整体还是健康向上的。
我曾见过两个经理为了怎样提高工程师工作效率而吵架,可见至少有很一部分人是奔着做事去的。
其实,有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活多人少,每个人如果不努力工作,项目就一定会出岔子,出岔子大家一块儿倒霉——谁都不敢。
2012年我回到Nokia的时候,我原来的部门RF工程师的人数已经膨胀到40人,几年间翻了10倍,而项目还是6个(ODM项目不算,也不能算)。
我曾经好奇于为什么要这么多人,每个人又有多少工作需要做,为什么好像每个人都很忙的样子,却又没有多少产出?我在实验室里找到了答案:当年我们的人只有个位数的时候,每个工程师都泡在实验室,恨不得吃饭都在实验室;到如今实验室里只剩下合同员工(外包公司)和寥寥几个新人,其余人都找不着了。
这样的工作状态不可能久长,即便是外企光环依旧的年代,像Moto这样的一级官僚企业也就过了那么几年好日子而已。
诺基亚陨落告诫领军企业的7大教训
诺基亚陨落告诫领军企业的7大教训作者:肖明超来源:《现代企业教育·企业大学》2013年第10期9月3日,微软宣布将以37.9亿欧元收购诺基亚设备及服务业务,并以16.5亿欧元收购诺基亚的专利,此项交易需得到诺基亚股东和相关机构批准,预计将于2014年第一季度完成,这成为了最近科技行业的重磅新闻。
诺基亚一度曾是手机行业的王者,最辉煌的时候市值高达1100亿欧元,而这次出售价格仅为55亿欧元。
一个手机王者为什么最终却成为了微软的附属品?没有抓住消费趋势,被后来的苹果、三星等全面超越在功能手机时代,诺基亚是当之无愧的王者,那个时候功能手机的消费趋势是由诺基亚在引领。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消费者对于手机的需求已经不再简单满足于通话、短信等层面,而变成了随时随地的娱乐和互联网应用。
而一直到最近要推出的4100万像素拍照神器Lumia 1020,诺基亚都在固守功能,没有真正抓住消费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化的消费趋势,导致其在产品的创新方向上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
2007年iPhone来了,紧接着Android 手机来了,三星、HTC来了,这些手机依托于新的软件系统,已经不再主打基础功能,而是转向了娱乐和应用。
趋势启示:作为行业的领导品牌,不能挖掘消费需求、引领消费趋势、重新定义产品,不能带给消费者产品的创新体验,将可能被后来者反向颠覆。
对市场的变革反应迟钝,过分沉溺于过去的辉煌尽管有苹果等后来者的冲击,但是诺基亚曾经在一段时间内,一直坐拥全球手机老大的位置,俯视众手机厂商。
正如诺基亚N9上市的时候所主张的那样—“不跟随”,对于手机行业的市场变革缺乏迅捷地反应,过分沉溺于过去的辉煌,最终走向没落。
趋势启示:领导品牌,一定不能忽视甚至漠视破坏者和颠覆者的创新,当新的竞争对手进来改写了行业的创新规则的时候,作为领导品牌,一定要想办法跑到对手的前面,而不是坐而观望,或者视而不见。
专利和新技术不能及时进行消费者转化苹果乔布斯曾经说过,苹果的核心不是技术,而是技术与人文的结合。
著名的企业失败案例
著名的企业失败案例在商业世界中,成功和失败并存,许多著名企业的失败案例也成为了商业史上的经典教训。
本文将就几个著名的企业失败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它们失败的原因以及我们可以从中学到的教训。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诺基亚这个曾经的行业巨头。
诺基亚在手机市场上曾经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崛起,诺基亚却未能及时调整战略,一直沿用着老旧的操作系统和设计理念,导致市场份额不断下滑。
最终,诺基亚被迫退出手机市场,成为了一个失败的案例。
从诺基亚的失败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战略,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就很容易被淘汰。
接下来,让我们来谈谈思科这个曾经的网络设备巨头。
思科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是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主要供应商,然而随着市场的饱和和竞争的加剧,思科却未能及时调整产品线,导致市场份额不断下滑。
最终,思科被迫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和重组。
从思科的失败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产品线,满足市场需求,就很容易被淘汰。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曾经的零售业巨头赫尔曼米勒。
赫尔曼米勒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是美国最大的零售商之一,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和线上零售的竞争,赫尔曼米勒却未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继续坚持传统的实体店模式,最终导致了公司的破产。
从赫尔曼米勒的失败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适应市场变化,就很容易被淘汰。
综上所述,这些著名的企业失败案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调整战略,满足市场需求,适应市场变化。
只有不断创新和进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希望通过对这些失败案例的分析,能够给正在经营企业的人们一些启示,帮助他们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取得更大的成功。
领导者失败案例分析一:诺基亚的失败之路
03
CATALOGUE
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官僚主义严重,决策效率低下
诺基亚的官僚主义文化严重, 导致决策效率低下,无法快速 适应市场变化和新技术发展。
组织结构复杂,层级过多,导 致信息传递不畅,决策过程不 透明。
缺乏有效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导致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无 法形成合力。
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领导者过于强势
诺基亚的领导者在后期过于强势 ,强调自己的权威和决策的正确 性,导致团队成员的意见无法得 到充分的发挥和采纳。
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由于领导者的强势,团队成员之 间的合作精神受到打压,各自为 政,导致企业内部的沟通不畅, 增加了内耗。
企业文化僵化,缺乏创新氛围
企业文化僵化
诺基亚的企业文化逐渐变得僵化,过 分追求稳定和保守,缺乏冒险精神和 创新意识。
领导者应具备团队合作能力,能够有效地 协调和管理团队成员,激发团队的创新和 创造力,以便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THANKS
感谢观看
诺基亚的辉煌与衰落
在2000年代初,诺基亚以其可靠、 耐用的手机产品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 青睐。其Symbian操作系统也一度成 为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导者。然而,随 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竞争加剧,消费 者需求发生变化,诺基亚逐渐走向了 衰落。
VS
从2007年开始,苹果公司推出了 iPhone智能手机,引发了全球智能 手机市场的革命。与此同时,谷歌的 Android操作系统也迅速崛起。面对 新的市场形势,诺基亚未能及时调整 战略,其Symbian系统逐渐被市场淘 汰。尽管诺基亚也尝试推出了一些基 于Windows Phone的智能手机,但 始终未能重振雄风。最终,在2013 年,微软收购了诺基亚的手机业务, 标志着诺基亚的失败之路走到了尽头 。
分析诺基亚企业经营不善的原因
分析诺基亚企业经营不善的原因诺基亚是一家拥有近150年的老店了,从纸浆业起家。
从2000年起诺基亚手机一步一步打败摩托罗拉、爱立信等大厂,2003至2006年达到高峰,全球手机市场占有率高达72.8%。
当时《天下杂志》、《时代杂志》杂志皆一一至芬兰取经,想要理解每年51天见不到太阳的冰湖之国,如何“创新”征服世界。
诺基亚全盛时期,全芬兰1%人口在诺基亚上班,每年贡献国家GDP1.5%。
然而,2007年,有一位罹患胰腺癌的乔布斯,悄悄创新了iPhone。
iPhone的触控式屏幕,指尖一划,创造了新时代。
匆匆不过三、四年的时间,手机巨人彻底倒下。
自从2007年iPhone出现之后,诺基亚的利润从领先行业的35亿美元已经降为13亿美元以下,市值也在不断缩水。
2008年,诺基亚市值已被苹果超越,2011年诺基亚市值仅为苹果的7%。
同时,诺基亚在其本国芬兰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也锐减。
截止2011年第三季度,诺基亚在芬兰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从一年前的76%,大幅下滑至31%,下滑幅度达59%。
同期,其竞争对手三星、苹果则在芬兰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有大幅上升。
最新数据显示,诺基亚2011年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经从33%降至14%,远低于苹果和三星,在2012年间,诺基亚从智能手机市场完全退出。
纵观诺基亚失败的主因:一、产品设计无亮点,缺少独特功能,与其他智能机相比,没有竞争优势;二、技术创新滞后,与其合作的微软WP7对企业用户缺少吸引力;三、产品推出和营销策略不对路;四、管理层对市场认识不足;诺基亚失败的次要原因:一、陈旧的设计理念;二、忽略消费者需求方面的变化;三、固执地选择不受市场认可的塞班平台;四、现代官僚主义严重现代官僚主义最大的特点是规避风险、抑制创新,使得创新过程缓慢甚至不复存在;五、人为地割裂了技术与商业的关系;下面通过绘制因果图、系统图、关联图进行比较,分析诺基亚经营不善的原因:(一)因果图。
创新过程缓慢技术创新竞争优势(二)关联图。
诺基亚策略失误和企业转型对策分析
诺基亚策略失误和企业转型对策分析诺基亚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国际手机品牌,其1000多种机型曾长期占据市场很大份额。
但近几年,诺基亚公司的手机销量却快速下降、市值大幅缩水,业内人士甚至提出了“诺基亚还能撑多久”的质疑。
这件事也引发了人们对研究信息化建军规律的深思。
仔细观察诺基亚公司这段起浮我们会发现:选准战略转型的方向,远比在宏观上投入多少资金更为重要。
战略转型的大方向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景,但战略转型的具体方向则决定着事物能否在新质的基础上顺利完成转型。
诺基亚近几年也在加速发展,具体表现为传统普通手机规模的扩展,而在智能手机新领域却长期没有明显的突破。
在相对和平时期建军,军队战斗力提高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传统战斗力的提高需要在原有基础上稳步推进,而战斗力新质的跃升则与战略筹划、武器装备研发方向、编制体制调整、人才培养等具体方面息息相关。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大时代背景和竞争环境中,公司转型与军队战斗力跃升都有着一定的时间限制。
诺基亚新任CEO艾洛普曾直言:诺基亚落后了,错过了主要潮流,丧失了时间。
当诺基亚还在注重手机耐用性和通话稳定性时,苹果手机和安装Android系统的手机已开始为人们提供浏览网页、视频通话、社交网络甚至查股票、玩智能游戏等诸多功能。
等诺基亚回过神来,试图扭转局势时,其手机功能与市场潮流已日行渐远。
在诺基亚的发展历史上,其实并不缺少革命性的想法。
诺基亚成立于1865年,当时以造纸为生,后来逐步向胶鞋、轮胎、电缆等领域转移,最后才发展成为一家手机制造商。
而在移动领域,诺基亚也有许多创新的想法,该公司最先推出了拍照手机、音乐手机,并提出了应用、平板电脑等最新移动概念。
这种行业间的转移,可能是企业保留原有行业的业务,实行多元化的策略,也可能是完全退出原有行业,全部进入新的行业【1】。
因此,本文认为企业战略转型是指企业根据其外部环境以及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状况,为克服企业在原有经营格局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并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对企业的发展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1.王吉发,冯晋,李汉铃.企业转型的内涵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1):153—157.段进行重新设计,并由此形成新的技术、产品和市场的过程。
诺基亚从成功走向衰落的启示-最新文档资料
诺基亚从成功走向衰落的启示1对诺基亚的兴起与衰落回顾据美国福布斯网站6月25日报道,曾经以40%的市场占有率在手机行业叱咤风云的诺基亚,如今已沦为智能手机白热化竞争舞台上一个“不招人疼的养子”美国著名财经网站“华尔街” 近日评出了2012年将会消失的六大品牌,其中诺基亚名列榜首。
该文声称:“ 诺基亚已死,股东们只是在等待被人收购。
” 诺基亚公司是一家世界著名的移动通信产品制造商,其前身是生产木浆和纸板的小工厂,前后140多年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品牌也深入人心,它的经典手机铃声,和开机动画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本文试对诺基亚从辉煌走向衰落进行分析如下:2对诺基亚的市场份额进行分析诺基亚产品长期占有一定品牌优势,创造了:(1)品牌效应;(2)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3)市场反应“四快”;(4)高效的供应商管理;(5)售后服务――永不停息的脚步。
根据2009年《中国通信行业现状分析》来看,截止到2009年12月,诺基亚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占有率达到前所未有的47%,为诺基亚进入中国市场20年来最高。
诺基亚以将近一半(47%)的市场占有率领跑手机市场,与此同时摩托罗拉17%、三星15%、索尼爱立信12%等知名品牌市场占有份额呈现胶着态势,割据了余下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诺基亚在中国确实有不错的成绩,在2009年这种分据的情况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中国大陆市场的市场需求量相当庞大,超过了大部分厂商的预想,据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国大陆手机用户对于手机品牌有一定的偏好,这就意味着中国大陆的手机用户在品牌忠诚度上相对其他国家来讲较高。
于是中国大陆手机市场就成为了各大手机厂商必争的战略要地。
诺基亚在美国市场也有过辉煌,尽管全球经济形势不妙,诺基亚还是在移动世界大会上发布了几款新手机,诺基亚将圣地亚哥研发中心的研发重点调整为专门针对美国市场的产品,而且对美国市场的投资也将越来越多。
诺基亚没有抓住时机,诺基亚当时占据统治性地位,一度控制三分之二的手机市场,而不是针对特定市场推出定制手机。
诺基亚倒闭给中国中小企业的四大启示录
诺基亚倒闭给中国中小企业的四大启示录近来中小企业步入困境,在资金荒、电荒、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压力下,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中小企业大规模倒闭潮将重现等传闻不断涌现,著名品牌营销专家兰晓华认为眼下中国中小企业当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电子商务。
从1996年开始,诺基亚曾经连续15年占据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在事业的高峰期,全球平均每5.7人就拥有一部诺基亚手机。
而更令人仰慕的是,巅峰时期的诺基亚甚至为芬兰贡献了4%的GDP。
它的倒闭之所以特别值得关注,所以它的倒闭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诺基亚曾经的大象为何倒下为什么倒下?启示录一:固步自封诺基亚员工曾经向埃洛普提过建议:诺基亚能不能做的像三星一样,软件兼容。
但是埃洛普坚持一定做,且只做微软的Windows系统。
当时,埃洛普的回应是,安卓也同样存在很多漏洞。
他认为,只要把Windows系统做好了,会比Android更有优势。
苹果前高管、吉恩·路易斯·盖西(Jean-LouisGassee)透露,他曾接受诺基亚董事会的咨询时就建议诺基亚采用Android:“这样诺基亚将与成功者站在一起。
”然而由于诺基亚担心“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他的建议最终没有被采纳。
启示录二:夜郎自大应用不开放手机应用软件商店不但是一种新型的工作、娱乐、赚钱方式,更节省了手机厂商独自开发软件的大笔投入。
诺基亚至今仍然没有让更多的软件开发者参与到他的平台。
比苹果、谷歌晚一步的应用商店,使得诺基亚在智能机的比拼中处于下风;而此时,竞争对手已经玩得风生水起了:App Store 和Android Market应用商店中的应用软件数量,远远领先于其他的手机应用商店,当然这其中也包括Nokia的Ovi Store。
更为重要的是,iPhone和Android还创造了全新的手机广告经济。
有人说,作为市场的落后者,要想赶超先进,唯一的办法就是创新,如果一味的模仿领先者,那是注定没有出路的。
从诺基亚手机兴衰谈当今企业生存之道
从诺基亚手机兴衰谈当今企业生存之道1998年,诺基亚第一亿部手机诞生,一举超越摩托罗拉,正式登上了全球手机老大的宝座。
而到今天,销量锐减、债券评级下降,股价大跌,市值萎缩,昔日王者诺基亚不得不靠裁员和高层洗牌来应对全线的崩盘。
仅仅只有14年的时间,诺基亚就从顶峰直接坠向了谷底。
曾经的王者还能归来吗?传统手机巨头在如今角逐更为惨烈的手机江湖该如何生存下去?这些又给其它同样陷于今天激烈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带来何种启示?在本文中,作为一名专注研究和服务企业的品牌与网络营销专家及培训师,刘杰克老师将从诺基亚的兴衰史入手来就这一话题来与读者进行相关的探讨。
一,实用与时尚并重,成就2G时代手机霸主诺基亚是一家拥有147年历史的老品牌,从纸浆业起家,逐步涉足橡胶、电缆和通信等领域。
从1994年开始,诺基亚裁掉除通信外的所有产品线,全力主攻GSM产品,将诺基亚与GSM的前途紧紧捆绑在一起,这个大胆的决定带来了诺基亚的辉煌。
随后的诺基亚以制造移动通讯设备而享誉全球,成为芬兰最大的国际化著名企业。
从2000年起诺基亚手机一步步打败摩托罗拉、爱立信等竞争品牌,2003至2006年达到高峰,全球手机市场占有率高达72.8%。
在那个时代,诺基亚就是手机代名词,吸引着全世界手机消费者和媒体的目光。
诺基亚全盛时期,每年贡献国家GDP4%。
继承了欧洲优良品质传统的诺基亚,其手机的耐用性成为了消费者对诺基亚手机最初的好感来源。
诺基亚凭借着真真实实做手机的理念,一直以质量为保证。
诺基亚的手机被戏称为“砖机”,这无疑要归功于其中的质量,消费者不小心手机掉到地上,电池、后盖散落一地,以为要报销了,但拼装起来,手机照样能打,消费者对于这样的经历的描述不绝于耳。
凭借着其领先的技术及务实、稳扎稳打的公司理念,诺基亚逐步在手机市场站到了第一梯队。
2000年开始,随着手机的逐渐普及,手机已经从单纯的通信工具变身为大众显示其品味与潮流的象征,手机迅速成为最新的时尚工具。
诺基亚衰落带给IT 产业发展的思考
诺基亚衰落带给IT 产业发展的思考赛迪智库互联网研究所 陆 峰 博士【内容提要】 近期诺基亚CEO埃洛普对公司的Windows Phone战略表达了悔意。
埃洛普上任近两年来的Windows Phone 战略似乎已经使原本衰落的诺基亚走上了穷途末路。
赛迪智库认为,回顾诺基亚近五年来在战略决策,可以说是失误重重。
诺基亚帝国衰落给IT产业发展带来的四点启示:IT领域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演变为产业链整合竞争;IT企业必须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发展新机遇加快战略转型;IT企业产品线必须走多元化的产品战略;IT产业发展变数很大,与时俱进创新是IT产业发展的精神骨髓。
【关键词】诺基亚、塞班、谷歌、苹果、安卓、iOS今年6月20日,微软公司发布了最新版Windows Phone 8操作系统,由于WP7机型无法升级至WP8,押宝WP系统的诺基亚受此消息遭遇重创,股市大跌。
“如果可以重来,诺基亚也许会改变此前做出的一些决定。
”埃洛普说,诺基亚没有想到Android智能手机的价格在中国等市场会如此迅速地下滑,而这一始料不及的变化,使得诺基亚的状况在短期内变得更加糟糕。
据国外媒体报道,诺基亚CEO史蒂芬·埃洛普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该公司近期做出的部分决策表达了悔意。
没有什么能比公司掌门人对过往决策表达悔意更令外界感到失望。
近期,诺基亚高管对该公司现行战略的表态,让这个节节败退的公司信心全无。
一、穷途末路上的诺基亚(一)手机高低端市场均遇挑战,失去十四年全球手机销量冠军地位根据路透社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三星在2012第一季度售出8800万部手机,诺基亚手机在高低端市场均遇挑战,仅售出8300万部,三星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机销量首次超过诺基亚,结束诺基亚长达14年的全球领先地位。
1998年诺基亚超越摩托罗拉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制造商,那时三星才刚刚进入手机领域,而14年后的今天,风水轮流转,诺基亚让出了手机销量冠军的宝座,三星却发展成为手机领域的业界大佬。
商业失败案例
商业失败案例在商业领域,失败案例时有发生,它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和经验,帮助其他企业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本文将介绍一些著名的商业失败案例,并分析它们的原因,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和警示。
首先,我们来谈谈诺基亚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手机巨头。
在手机市场上,诺基亚曾经是独占鳌头的存在,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诺基亚却没有及时调整战略,始终坚持传统的手机设计和操作系统,导致市场份额急剧下降。
同时,公司内部管理层的腐败和官僚主义也使得诺基亚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了灵活性和创新性,最终导致了公司的失败。
其次,我们可以看看英国航空公司这个曾经的行业巨头。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英国航空公司一直是国际航空市场的领军者,然而在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高昂的运营成本,英国航空公司的业绩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同时,公司内部的管理混乱和员工不满也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困境。
最终,英国航空公司不得不宣布破产,并被迫退出市场。
最后,我们来看看当年的电子商务巨头雅虎公司。
在互联网泡沫时期,雅虎公司曾经是互联网行业的明星公司,然而随着谷歌等新兴公司的崛起,雅虎公司逐渐失去了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同时,公司内部的管理层频繁更替和战略调整也使得雅虎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了方向和动力,最终导致了公司的衰败。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商业失败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
其中,市场竞争、战略调整、内部管理、员工团队等方面都可能成为导致企业失败的原因。
因此,作为一个企业,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调整战略,加强内部管理,培养优秀的员工团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商业失败案例不仅是一次次惨痛的教训,更是一次次宝贵的经验积累。
只有不断总结失败的原因,才能在今后的经营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取得更大的成功。
希望本文能对读者有所启发,引以为戒。
诺基亚没落启示:企业应变乏力
还有人说:“他们没有意识到竞争已经从硬件之争转到手机生态系统竞争。”同样,也不尽然。“生态系统”之战从本世纪初就开始了,当时诺基亚联合爱立信(Ericsson)、摩托罗拉(Motorola)以及Psion数字技术公司建立了塞班系统的技术平台,用以牵制微软(Microsoft)。
那个时期,诺基亚人已经意识到了周围发生的变化,他们内部不乏尖端技术和出色的营销人员。困难在于,诺基亚一直无法将这种意识转变成行动,缺乏果断坚定推动变革的能力。
那么在企业中应该注意哪些可能影响应变的障碍呢?我列出以下“五大类”:
僵化的管理制度。大公司都是通过管理制度运行的,这些制度涵盖预算与规划、绩效管理以及接班人计划等。这些制度的建立使工作简单有序,但也同时不断自我强化,变得根深蒂固。例如,几年前,我受邀出席为一家大型出版公司举办的网络研讨会。他们让我签一份长达20页的合同,才允许我用一小时的时间介绍我的研究。这么做的原因并不难理解,他们那墨守成规的图书出版流程完全是“无人驾驶”模式,最大化地扼杀了基于网络的各种新计划可能带来的生机。那么该怎样应对这样的僵化管理制度呢?首先,找出、剔除那些不再创造价值的制度,然后在现有制度框架以外试验所有的新计划。
无权的一线员工。对行业环境变化的第一手卓识来自于前线员工--销售员、与第三方共事的研发人员以及采购经理人。但他们的想法很多没有提出,即使提出的那部分,也总是淹没于管理层需要注意的其他纷杂事务中。解决这个问题方法相当复杂,但应该包含依托于技术的系统,能将一线信息与公司高层快速共享同时还要有非正式渠道和跨部门特别小组来应对具体威胁和机遇。
缺乏多样性。诺基亚的高级管理人员都是差不多年龄和背景的芬兰人,这绝对影响了他们对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的理解力。当然,我们都会觉得,和世界观相似的人工作更愉快,结果就出现了不可避免的盲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录用参照系与我们不同的员工,或者起码要想办法把他们的见解拿来讨论。上世纪90年代,印孚瑟斯(Infosys)实施了一个名为“青年之声”的项目,以期使平均年龄约为50岁的管理团队人员能听到30岁以下员工的见解。
诺基亚衰落的原因及启示
一、诺基亚衰落的主要表现诺基亚手机的市场份额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而自苹果公司2007年推出智能手机以来,诺基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便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诺基亚手机的关注度和忠诚度也在不断下降。
近几年,由于业绩不佳,财政亏损,诺基亚公司连续不断大规模裁员。
诺基亚的市值近五年来不断缩水超千亿美元,最终破产被微软收购。
二、诺基亚衰落的原因剖析(一)设计理念落后于时代潮流诺基亚多年来的设计理念是,想方设法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然后尽可能地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诺基亚开发了上千种型号的产品,而消费者面对如此之多的选择无所适从。
所以,消费者从降低风险的角度出发,往往选择便宜的手机,从而导致诺基亚手机的平均价格年年降低。
诺基亚的设计理念,对于产品的不断改进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在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需要全新的、多功能的智能手机终端,消费者需要的不是手机的不断改良,而是革命性的创新和颠覆。
显然,诺基亚这种因循守旧的的设计理念,无法创造出令消费者惊喜的产品。
苹果手机并没有太多的型号,相对简单的产品型号,使苹果手机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更加准确、更加深刻、更加牢固。
在智能手机飞速发展的时代,诺基亚手机给我们的印象还是呆板的,小改小革而无鲜明特色,远远落后于这个时代。
(二)对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漠视手机都有通话功能,但是消费者并不仅仅把它们当作通讯设备。
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更需要一台多功能的手持终端,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方便快捷。
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话功能已经成了手机最基本的功能,而不再是其最重要的功能。
因此,手机产品的开发就应该以实现完美的客户体验、实现多种娱乐和移动办公功能、使用户的操作更加方便快捷为出发点,而诺基亚的设计理念仍然停留在做通讯设备阶段,停留在如何更好地实现通话功能上。
众所周知,苹果手机曾经出现了大范围的客户投诉问题,消费者称手握手机某些位置的时候通话质量会受到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诺基亚员工反思公司没落:人浮于事“再见Nokia,再见我的青春”,微软中国本周向被裁员工公布了裁员补偿方案,一位诺基亚工作多年的员工如此告别。
“诺基亚,那个我憧憬的公司,那个我热爱的公司,就这么完了,我在诺基亚的岁月,我的青春,被放在了阴暗的深处,再见Nokia,再见我的青春”,微软中国本周向被裁员工公布了裁员补偿方案,一位诺基亚工作多年的员工如此告别。
在微软公布的公司史上最大规模裁员计划中,约1.25万被裁员工来自刚刚收购的诺基亚,而诺基亚中国的裁员比例则接近90%。
北京青年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多位诺基亚员工,他们回忆了诺基亚巅峰时为员工创造的“完美世界”,也作为“局内人”反思了让诺基亚走向没落的弊端。
诺基亚,这个让员工“爱恨交加”的地方,已成过往。
”讲述那些你想不到的诺基亚好福利繁荣期:1996年开始,诺基亚手机连续15年占据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并且推出了Symbian和MeeGo智能手机。
2003年,诺基亚1100上市,至今在全球已累计销售2.5亿台。
2007年,诺基亚占据全球手机市场40%份额,2009年诺基亚手机发货量达4.318亿部。
王琦,2007年入职,那时正值诺基亚巅峰时期。
“我十分幸运,作为一名工程师,能进诺基亚是非常荣耀的事情,很多以前的同事和朋友都各种羡慕嫉妒恨。
” 但彼时的幸运并未延续,随着诺基亚的没落,此次他也在裁员名单当中。
经历过诺基亚高峰和低谷的王琦告诉北青报记者:“作为一名普通员工可以感受到的是,这里的工作氛围特别好,非常开放,而且还有很多细节让人感动。
”“诺基亚不鼓励内部竞争”王琦大学毕业后曾在四家企业做过,这其中有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也有合资企业,“让我感受最好的是诺基亚”,王琦感叹,此次裁员后还要重新就业,但能找到像诺基亚一样对待员工的企业可能性非常小。
职场中,愿意出高薪的企业并不少,很多人选择离职不是因为薪资不够高,而是“内耗”,因为大部分企业为了提高效率,往往鼓励员工之间互相竞争,这不可避免带来员工之间的“钩心斗角”,往往让人灰心丧气,最后一走了之。
“诺基亚不鼓励内部竞争,更强调同事之间的合作。
”王琦说,“在一个团队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分工,仅负责其中一个环节,研究方向也不同。
要想做出好的产品,每个人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并积极和其他人配合,因此同事之间的感情都不错。
”此外,诺基亚员工还有定期的心理咨询,“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可以找心理医生聊一聊,如果对老板不满也可以‘照骂不误’,心理医生绝对保密。
”“诺基亚每款新品上市后都有庆功会,大家一起喝香槟,发奖金。
”王琦至今还记得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庆功会,“那是一款ASHA系列的产品,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很难忘,因为以后再没有了这样的庆祝。
”“让每个员工都能坐上班车”北京的城市建设得越来越大,高峰期又经常会出现拥堵,因此员工在路上消耗的时间成本非常大。
“交通方面,诺基亚也为员工做了充分的考虑,自从我们从城里搬到亦庄之后,我们开通了70多辆班车,甚至门头沟、昌平、房山这么远的区县,我们也有班车可以到达,如果有5个人在同一地点上车,我们就会开通一个班车站点,这样能保障每名员工有班车可坐。
”王琦说,“如果某天班车人特别多,很拥挤,我们也可以选择打车,甭管家离得多远,都会给我们报销打车钱。
”王琦还告诉记者:“工作时间,我们也有专门的按摩室和健身房,如果工作中觉得累了,可以去做个按摩,也可以去健身房放松一下,我们有专门的健身教练。
”北青报记者采访多位诺基亚员工,王琦的观点代表了多数员工的看法。
记者了解到,在诺基亚干了十年、十五年的员工很多,这在人才流动频繁的通讯行业里比较少见。
衰落期:诺基亚2011年4月底和埃森哲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诺基亚将把塞班操作系统的研发外包给埃森哲,大约3000名诺基亚雇员将随之转移。
与此同时,埃森哲将向诺基亚提供可用于未来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
此外,诺基亚计划在2012年底之前裁员4000人,主要涉及芬兰、丹麦和英国。
没落期员工福利未减尽管苹果、三星等在智能手机行业占领老大、老二的位置,诺基亚的市场份额逐渐萎缩,但诺基亚在低端手机市场仍然占绝对优势,生存得还算滋润,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诺基亚的市场份额虽然在逐渐萎缩,但我负责研发的低端机并不亏损,而且利润还可以。
”“直到两三年前,我真正感受到危机,就是诺基亚放弃塞班,对我触动很大。
诺基亚N70,正式开启了诺基亚塞班的统治地位,所向披靡君临天下。
放弃塞班,我预感,诺基亚可能要就此没落。
后来的情况果然如此。
”不过,王琦强调,“无论是诺基亚辉煌的时候还是没落之后,员工福利和工作氛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昔日“完美世界”致如今“找工作难”在诺基亚为员工搭建的“完美世界”中,很多员工已将8小时工作制等种种当成一种“标准”。
一位诺基亚员工在微博上转了一个华为加班文化的帖子,他评价称,“中国乃至亚洲的很多企业创新和管理能力不足,就只能玩命地榨人,搞IT的有几个敢说自己没被榨出一身毛病,大跃进持续不了几年,冬天该来了。
”更大的问题还在于诺基亚的内部分工非常具体,王琦打了个比方,“这就像个大餐馆,进货、备菜、配菜、烹饪和最后上菜,每个程序都有分工,不同的人担任不同的角色,小餐馆就不同了,整个流程也就一两个人,每个人都是个全能。
诺基亚的分工就和大餐馆一样,非常细致,每个人研究的领域都很专,方向也不同。
”此次被裁员的员工中,有些人的技术只在诺基亚才有,其他公司都没有用过。
“但国内企业招聘员工时都要求有相关工作经历,这样招进来就能干活,而外企虽然不在乎过去做过什么,但目前手机行业,除了三星和苹果,摩托罗拉已被联想收购,索尼也半死不活。
因此诺基亚员工被裁后再找东家有些难。
”一位诺基亚员工如此表示。
更重要的是,在诺基亚待的年头太久,已经习惯了诺基亚的企业文化,再去新的企业时,很多招聘企业担心是否能适应其企业文化。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现在“前诺基亚员工”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新的工作。
商业社交网络LinkedIn(领英)中国CEO沈博阳表示,向每位诺基亚中国员工免费提供6个月“求职增强版”账号,截至8月8日,已有200位左右的诺基亚中国员工申请该账号。
反思懒惰的诺基亚无力回天一位前诺基亚员工上个月在网上留下了这样的文字:“经历过太多次换工作,每一次都有一种奔向自由的解脱,而这次却有着丝丝的沉痛,因为诺基亚的‘以人为本’。
在诺基亚除了物质上的满足,也让其感受到了尊重和温暖,感受到了企业的关心。
”同样是前诺基亚的员工,高杰却对这样的企业文化表示深深的怀疑。
高杰,在诺基亚工作十几年,到被裁员前已经是某团队的负责人。
高杰在诺基亚最顶峰的时期感受到了整个企业的财大气粗,上上下下的员工说话做事都非常傲慢。
就在和合作伙伴谈事时,也是一如既往地强硬。
员工上班开淘宝店是常事作为一个中层领导,从管理的角度说,他认为诺基亚所谓的以人为本正是导致它逐渐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高杰承认在诺基亚过得很舒服,上班晚来早走,甚至有很多人开淘宝店,利用上班的时间去拍照传图,和淘宝客户聊生意。
“上班时间,公司付费给你,而你在干别的事情,这在很多地方绝对是不可以想象的事情。
”高杰认为,这样的以人为本某些程度上就是养成了一些员工的懒惰。
真正的“以人为本”不应该体现在员工可以晚来早走,上班时间洗澡运动,而是应该听得进去员工的意见,能够为员工的职业发展着想,做规划,而不应该是培养懒人。
在国外,员工很习惯被裁员,因为裁员是家常便饭的事,没有人指望在一个地方待一辈子。
如果有人这样想,大家也都会觉得你很奇怪,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但诺基亚这么好,这么以人为本,助长了有些人的想法,很多人想在这干一辈子,大家都舒服惯了。
”“在诺基亚,真的是有的人忙死,有的人闲死。
”在诺基亚的一些研发团队,员工一直都在忙,但有些岗位的人,一直都很闲。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上边的人不清楚下边的团队到底在干什么,有多少工作量,需要多少人。
而团队的负责人却一直在要人。
”高杰说,每一个团队的直接负责人都知道自己团队的工作量,有没有人闲着,但在向上汇报的时候,一定是说自己工作量有多么大,产出有多么大。
只要不断地加人,团队不断扩大,就代表这个团队在公司的位置越来越高。
另外,由于诺基亚中高层基本都是芬兰人,诺基亚希望芬兰人能够对国外的企业有足够的掌控。
芬兰人多要一两个人,也比较容易得到上边的支持。
该不该在诺基亚干一辈子宣布裁员后,有不少人抗议,也有人说转型困难。
“有人说我的技能只能在诺基亚用,那我就会问既然你知道这个是诺基亚特有的,为什么还要在这个上面干那么长时间?为什么不在内部换职位。
”高杰认为,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应该早早地为自己打算,而不是把自己的命运拴在公司的身上,有些员工没有对自己负起责任。
不仅仅是诺基亚,很多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把职能越分越细,分得越细,有些东西在别的地方就越没用。
真的被裁掉了,转型就很困难。
如果在这个狭窄的领域干了好多年,即便企业提供再职培训,那一两节课也是于事无补。
高杰说,诺基亚这个大企业给员工提供了不用丢掉工作却可以换工作的机会,但有些人不懂得利用。
高杰自己从没想在诺基亚干一辈子,但是诺基亚认可他,他也一直尽心尽力,希望诺基亚能够继续雇用他。
因此他在不断学习,在诺基亚内部一直在寻找有趣或者是更有发展前途的部门。
有时是上层的决策,有时就是他自己的主动寻求改变。
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对诺基亚的感情,高杰给出的答案是“爱恨交加”。
这个企业的好就不必说了。
诺基亚提供优越的条件雇用他,他愿意为之奉献最大的力量。
但恨是因为对这个企业感到失望。
“我很伤感,过去几年我和我的团队花了很大的劲头,想扭转它的颓势。
虽然拼尽全力,但是没有成功。
”李星,2007年进入诺基亚,与王琦不同,她在诺基亚工作三年后主动选择离开。
当时很多同事劝她不要走,她仍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如今当时劝她留下的同事都很羡慕她。
如上述诺基亚员工讲述的人性化的工作环境,还算不错的薪水,李星为何当初要离开?她告诉北青报记者:“当时在诺基亚干了三年,确实进步很快,部门间的合作很默契,但再往上晋升基本没有空间,很多在诺基亚干了十来年的同事到被裁员之前还是普通员工。
此外,虽然诺基亚的工作环境好,也不用加班,但其薪水在同类企业当中并不算高。
”王琦也反映了类似现象,在诺基亚干了8年到10年的同事很多,但职位并不高,没有大的升迁空间。
为此,很多人就混日子,因此诺基亚人浮于事的现象很严重。
曾经有78%的员工选择安卓系统诺基亚让李星失望,除了人浮于事,更关键的一个原因是上层屡次决策失败。
2008年诺基亚收购了塞班公司,破坏了塞班操作系统已形成的强大生态系统平衡。
随后又过早宣布放弃塞班操作系统,使得塞班操作系统生态系统顿然瓦解。
此后,把谷歌作为其向互联网转型期的主要竞争对手,错过了利用安卓操作系统崛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