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讲义:精的基本概念
中医理论中医基础知识:精
(一)精的基本概念精,指体内的精微物质,它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精在人体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说:“夫精者,生之本也。
”“人生系命于精”。
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包括水谷之精、五脏六腑之精和肾精。
狭义的精,则是专指肾精中具有生殖功能的一种物质,故又称为生殖之精。
生殖之精藏于肾中,男女皆有。
如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二)精的生成精的生成,总的来说是禀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
从精的来源而言,有先天与后天两个方面,故精又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两类。
先天之精,一方面禀受于父母,即父母生殖之精结合,形成原始之胚胎时,就转化成为胚胎自身的精。
如《灵枢》说:“人始生,先成精。
”《景岳全书》说:“精合而形始成,此形即精也,精即形也。
”另一方面,在胚胎形成以后,直至胎儿发育成熟而出生,这一过程中,又必须依赖从母体吸取来的水谷之精以养育之。
因此,先天之精,实际上是概括了禀受于父母以构成各组织器官的原始生命物质,以及来自母体从饮食物中吸取的各种营养物质。
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
人体生命的维持,不仅以肾中先天之精为基础,还需不断得到水谷之精的充养,以保持肾中之精的经常充实。
所以说:“肾……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
”因此,人体的精,主要藏之于肾,故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三)精的主要功能(1)生殖繁衍生殖之精是生命的原始物质,具有生殖以繁衍后代的作用。
(2)促进生长发育人生自胚胎到胎儿时期,以及婴儿至青年时期,其生长发育过程的物质基础,主要即是精。
如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
”如果肾精不足,人体的生长发育就会迟缓或障碍。
(3)生髓充脑、养骨、化血髓有骨髓、脊髓和脑髓之分,三者均由肾精所化。
精足则脑得髓养,元神功能得以正常发挥。
精能生髓,髓能充骨,故精充则骨骼健壮,牙齿坚固。
精亦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复习笔记:精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复习笔记:精一、精的基本概念1.广义的精,泛指由气而化生的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2.狭义的精,指肾藏之精,即生殖之精,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质。
在中医文献中,精(精气)的内涵①泛称。
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②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③脏腑之精,即后天之精二、精的生成(一)先天之精秘藏于肾:原始生命物质;从母体所获得的各种营养物质(二)后天之精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微,输布到五脏六腑而成为五脏六腑之精,其盈者藏于肾中。
三、精的功能(一)繁衍生殖(二)生长发育(三)生髓化血(四)濡润脏腑津液一、津液的基本概念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津和液的联系与区别联系:同源于水谷,赖脾胃化生,相互转化区别二、津液的代谢(一)津液的生成1.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津液通过脾、胃、小肠和大肠等消化吸收饮食水谷中的水分和营养而生成。
胃主受纳;脾主升清;小肠主液;大肠主津2.津液的生成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1. 充足的水饮类食物。
2. 脏腑(脾胃、大肠和小肠)功能正常。
(二)津液的输布主要依靠脾、肺、肾、肝、心和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
脾气散精升清散精肺主行水宣发肃降肾主津液间接作用直接作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心主血脉心阳动力三焦决渎水液通道(三)津液的排泄主要依赖于肺、脾、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
汗、呼吸---肺尿--肾粪--大肠(脾)津液代谢的生理过程,需要多个脏腑的综合调节,其中以肺、脾、肾三脏为要,以肾的作用最为关键。
三、津液的功能(-)滋润濡养 (二)化生血液(三)调节阴阳 (四)排泄废物四、五脏化液(一)五脏化液的概念五液:汗、涕、泪、涎、唾五种分泌物或排泄物。
五脏化液:又称五脏化五液。
指五液由五脏所化生,即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
(二)五脏与五液的关系汗为心之液;涕为肺之液;涎为脾之液;泪为肝之液;唾为肾之液。
中医基础理论-精选文档
气机:即气的运动。
升:自下而上 降:自上而下 基本形式 出:由内向外 入:自外向内
气的运动畅通无阻 升降出入协调平衡 气机调畅。
运动场所:脏腑、经络、形体、官窍。
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
五脏 脾胃居中,在中者有升有降,脾胃为全身升降的枢纽。
气 脏腑之气运动规律
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
的
六腑:以降为顺,降中寓升。
功能 化生血液:营注脉中,与津液调和,化为血液。 营养全身:循血脉流注于全身,为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提供营养物质。
4.卫气
含义:行于脉外,具有护卫机体作用的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阳,故又称卫阳。 生成: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精化为水谷之气,其中慓悍滑利部分化生卫气。 卫 分布:行于脉外,不受脉管约束,外而皮肤肌腠,内而胸腹脏腑,布散全身。 气
➢ 肾: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化生为血,肾精化生元气, 促进脾胃运化,有助于血液化生。
肾所藏之精
精髓
营气
津液
脾胃运化 水谷精微
血液化生示意图
饮食 水谷
脾胃之气
中焦 受气 取汁
水谷 精微
营气 津液
清气
肺气 心气
心脉
肾精
肝
血
肾气
髓
(三)血的主要功能
一、濡养 二、运载 三、化神 血的濡养功能
面色
肌肉
皮肤
资先天——对元气有重要的资助作用。
宗气的分布与功能示意图
呼吸道
助肺司呼吸
宗气
丹田
心脉
助心行血气
与人的视、听、言、动等相关。
资助先天元气
3.营气
含义:是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阴,故又称营阴。 营 生成:脾胃运化之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
中医“精”的含义是什么?(中医基础)
中医“精”的含义是什么?(中医基础)中医“精”的含义是什么?生理功能如何?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素何·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
《灵枢·经脉篇》又说:“人始生,先成精”。
人的身体,从外表来看,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几部分。
身体的表面是皮下组织、肌肉、骨骼、血液等。
在颅腔、胸腔和腹腔内,则分别有脑、五脏、六腑等脏器。
上述种种器官虽然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都是由最基本的单位—细胞所构成,所以说细胞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有人形象地称它为人体之“砖”。
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
这些概念在现代医学中是很明确的。
中医学中所谈的“精”,虽然也认为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是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但不象“蛋白质”、“核酸”、“细胞”等概念那样明确具体。
对于中医学“精”的概念,概括历代诸医家的认识有两个:一是广义的概念,系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从来源上分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从功能上分脏腑之精和生殖之精。
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水谷。
即饮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变成水谷的精微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中,营养五脏,灌溉六腑,从而保证了人体继续生长发育,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由于这种水谷之精微,是由脾胃与其它脏腑协作所化生,所以称其为“后天之精”。
后天之精输布到各脏腑,成为各脏腑活动的物质基础,故又称为“脏腑之精”,它包含血、津液等物质,这些又能滋养生殖之精。
二是狭义的概念,指“肾”所藏的生殖之精。
此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人体具有生命活力的原始物质。
即《灵枢·决气篇》所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因它来源于先天,并有繁殖后代的作用,所以称“先天之精”或“生殖之精”。
目前,有少数同志结合现代医学的观点,认为“精”即是指细胞而言。
“先天之精”即是“种质细胞”,“后天之精”即是“体质细胞”。
此提法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被广大学者所确认。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点解析:精气学说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点解析:精气学说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1、精的概念:2、气的概念: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2、精气的运动变化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2、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例题:1.积于胸中、上走息道、下注气街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肺气2.激发整个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功能是气的:A.温煦作用B.推动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中介作用3.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的物质基础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4.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机能活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动气5.具有温煦脏腑、润泽皮毛、控制汗孔开合等功能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肺气参考答案1.B2.B3.A4.A5.D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1、整体观念的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2、整体观念的内容: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细目二:辨证论治1、病、证、症的概念:病: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
证: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症:疾病过程中的临床表现。
2、辨证论治的概念: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辨别证候,讨论和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相同的病出现不同的证候,治法不同。
异病同治,不同的病出现相同的证候,治法相同。
例题:1.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EA.水B.天C.地D.风E.气2.气的根本属性是:DA.上升B.下降C.外出D.运动E.静止3.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CA.互根互用B.对立制约C.交感合和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点解析:五行学说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1、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中医基础理论之精气血津液神
➢ 分 布:进入脉中,循行运行全身,内入脏腑,外 达肢节,终而复始,营周不休。
➢ 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气的分类
卫 气
➢ 含 义: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又称“卫 阳”。
➢ 生 成: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所化生。(水谷之悍 气)
➢ 分 布: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 胸腹,内至胸腹脏腑,外而皮肤肌腠,布散全身。
➢ 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使人出生后赖以 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精的代谢
精的贮藏与施泄 ➢ 精的贮藏
先天之精
贮藏于肾
剩余部分
后天之精
经脾气的转运输 送至各脏腑组织
脏腑之精
➢ 精的施泄
分藏于各个脏腑之中,濡养脏腑,并化气 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
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
精的功能
繁衍生命 濡养 化血 化气 养神
精的基本概念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 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
精是人体生命的本原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
基本物质 狭义之精: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 广义之精:人体之内的血、津液、髓以
及水谷精微等一切精微物质
精的代谢
精的生成
➢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胚胎的原 始物质。
血
循行于脉中
是构成人体和维 持人体生命活动 的基本物质之一
富有营养
血的生成
化生之源
水谷之精——营气和津液 物质基础
肾精
相关脏腑功能
脾胃: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血液 生成的物质基础
心肺:营气和津液由脾上输于心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结 合,贯注心脉,在心气的作用下化赤而为血。
精、气、血、津液、神--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基础理论》第八单元讲义2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基础理论》第八单元讲义2精、气、血、津液、神三、血(一)血的基本概念血,即血液,是运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
它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血液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所以具有营养和滋润作用。
(二)血的生成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是精和气。
精,包括水谷精微和肾精,而肾精除了先天来源外,亦依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充养,因而,此“精”主要指水谷精微。
水谷精微中又包括生成营气的水谷之精气和津液两部分。
“气”,即指自然界之清气。
从另一角度来说,水谷之精气与自然界之清气相结合而生成营气,营气再加上津液,便生成血液,所以说血液主要是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
血液的生成过程,与五脏的功能密切相关。
饮食物经过脾的运化,吸收其中的精微,转输至心肺,经过心肺的气化作用,如心之“化赤”,肺之吸入自然界清气,从而便形成血液。
总之,血液是以水谷精微、肾之精髓以及自然界之清气为物质基础,通过脾、胃、心、肺、肾等脏的一系列功能活动而生成的。
如果某一脏的功能低下,影响了生成血液的物质来源或气化过程,便可导致血液的生成不足,从而产生血虚等病理变化。
(三)血的功能血液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各组织器官和化神的功能。
血中含有营气和津液,是人体所必须的养料。
血液在经脉中运行,主要起着输送养料的作用,内至脏腑,外达五体、五官九窍,不断地对它们起着营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
血液是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有在人体血气充盛、血脉和调的前提下,才能产生充沛而舒畅的精神情志活动。
(四)血的运行血液的运行必须有一个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就是血脉系统。
血脉,又简称“脉”,脉为“血府”,它亦是经络系统的内容之一,所以有时亦称血液在经脉中运行。
血液流布于全身,是循环不息的。
在这个血液循环的系统中,心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脏器,它是整个循环系统的枢纽。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精气血津液神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单元精气血津液神细目一精要点一人体之精的生成、贮藏与施泄1.精的生成(1)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
(2)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又称“水谷之精”。
2.精的贮藏分藏于五脏,但主要藏于肾中。
3.精的施泄一是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功能。
二是化为生殖之精并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
要点二人体之精的分类与功能1.人体之精的分类(1)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
(2)后天之精:源于饮食水谷。
(3)脏腑之精:指分藏于脏腑之中的精。
(4)生殖之精:源于肾精,由先天之精在后天之精的资助下合化而成,起着繁衍后代的作用。
2.人体之精的功能(1)繁衍生命:(2)营养周身:(3)化生血液:(4)化生为气:(5)精能化神:精是神化生的物质基础。
细目二气要点一气的生成要点二气的生理功能1.推动与调控:生长发育、生殖;脏腑生理活动;津血生成、运行。
2.温煦与凉润:正常体温。
3.防御作用:防御和抵抗各种邪气。
4.固摄作用:固摄精、血、津液;脏腑器官位置。
5.中介作用:感应传导信息。
要点三气的运动1.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2.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则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3.气运动的意义: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及人体与自然界的相互协调统一。
4.气的运动规律及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1)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心肺位置在上宜降;肝肾位置在下宜升;脾胃位置居中,为升降转输的枢纽。
六腑以降为顺。
(2)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闭等。
细目三血要点一血的生成血,主要由水谷精微和肾精化生而成。
要点二血液的运行与心、肺、肝、脾密切相关要点三血的生理功能1.濡养作用2.化神作用细目四津液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津: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血脉。
液: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
要点一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1.津液的生成源于饮食水谷,脾胃、小肠、大肠。
2.津液的输布脾、肺、肾,肝,三焦。
中医基础知识培训(学习笔记)
中医基础知识培训(学习笔记)讲师:车轩一、中医的基本概念1.精气神学说精的基本概念中医认为,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
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物质。
“夫精者,身之本也。
”精分为广义之精和狭义之精广义之精:包括血、津液及生殖之精,先天之精、水谷之精、脏腑之精等一切精华物质。
狭义之精:指生殖之精,储藏于肾。
气的基本概念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
神的基本概念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狭义之神指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
神由心所主宰。
精、气、神乃人体三宝,精充、气足、神旺全是人体健康的标志。
古人云:“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寡思以养神。
”2.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学说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属阳。
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属阴。
阴阳学说——现代养生抗老防衰中医认为,肾是体先天之体,主蔵精髓,人体衰老是因肾虚导致机体的虚损与失衡。
虚者补之,通过养生、滋补、药物、食疗和运动加以弥补,可以提高身体的机能。
大量药理研究证明补肾壮阳药可以延缓衰老。
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到中医学中则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疾病的防治。
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3.经络学说即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17:00-19:00为酉时,酉时肾经最旺,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肾阳虚在酉时补肾阳最为有效。
三焦在亥时通百脉;上焦:心、肺;中焦:脾、胃、肝、胆;下焦:肾、大肠、小肠、膀胱;人体经络,其中主要有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每一经络又各与内在脏腑相联属。
人体通过这些经络把内外各部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
2018中医执业医师备考:《基础理论》考点精析3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第1节精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人体之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人体之精一般呈液态贮藏于脏腑之中或流动于脏腑之间。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一)精的生成1.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
因为它与生俱来,故谓之“先天之精”。
2.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物,由脾胃等脏腑吸收水谷中的精华物质所产生,故又称“水谷之精”。
水谷之精以与津液相融合的液态形式由脾气转输到全身各脏腑五体官窍,是人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故谓之“后天之精”。
(二)精的贮藏与施泄1.精的贮藏人体之精分藏于脏腑,但主要藏于肾中。
五脏皆藏寓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但有成分比例的不同。
2.精的施泄精的施泄有两种形式:一是分藏于各脏腑之中,滋润、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地排泄以繁衍生命。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一)繁衍生命(二)濡养(三)化血(四)化气(五)化神四、人体之精的分类从来源上说,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从分布部位上说,有各脏腑之精;从特殊功能上说,有生殖之精。
第2节气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无形可见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人体之气的生成(一)生成之源人体之气来源于: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源于饮食物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以及由肺肾吸纳的自然界的清气。
(二)相关脏腑功能人体之气的生成虽然有赖于全身各个脏腑的综合协调作用,但其中与肾、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尤为密切相关。
1. 肾为生气之根肾藏先天之精,并受后天之精的充养。
先天之精是肾精的主体成分,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是人体之气的根本。
2. 脾胃为生气之源脾主运化,胃司受纳,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脾气升转,将水谷之精上输心肺,化为血与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05精
三、化血
精可以转化为血,是血液生成的来源之一。 肾精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 精作为精微的生命物质,既可单独存在于脏腑组织中,也可不断地融合于血液中。
四、化气
先天之精可以化生先天之气(元气) 水谷之精可以化生谷气,加上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而成一身之气(宗气)
五、濡养
精能滋润濡养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 水谷精微输布到五脏六腑等全身各组织器官之中,起着滋养作用,维持人体的 正常生理活动。
2.精的施泻
01
分藏于全身各个脏腑之中,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
02
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
人体之精的功能
一 繁衍生殖 二 生长发育 三 化血 四 化气 五 濡养 六 化神
一、繁衍生殖
由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合化而生成的生殖之精,具有繁衍生命的作用。
二、生长发育
精是胚胎形成和发育的物质基础。 人出生之后,赖精的充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
后天之精 (水谷之精)
二、精的贮藏与施泻
1.精的贮藏
五脏皆藏寓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但有成分比例的不同
部分分藏于 其他脏腑中
五脏
水谷精微经脾气的转输, 输送到各个脏腑组织, 化为脏腑之精
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
在胎儿时期就贮藏于肾,
肾
剩余部分输送于肾中,
是肾精的主体成分
以充养肾藏的先天之精
二、精的贮藏与施泻
目 录
CONTENT
壹 人体之精的概念 贰 人体之精的代谢 叁 人体之精的功能 肆 人体之精的分类
人体之精的概念
精
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
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中医笔记」中医基础理论——精气学说
「中医笔记」中医基础理论——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精气同为物本原,运动不息极细微,
精源“地水”会有形,气源“云气”常无形。
1、精的基本概念
(1)、广义:精是一种充滚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
(2)、狭义: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2、精源地水精的概念源于“水地说”,自然界的水即天地之精,万物赖以生长发育之根源。
3、气的基本概念气是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4、气源云气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先民将直接观察到的云气,风气,水气,,以及呼吸之气加以概练提炼,抽象出气的一般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宇宙本原是精气,有形无形相转化。
气机气化不停息,万物交感此为煤。
1、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2、气机气的运行,其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有升降聚散等几种。
3、气化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过程。
凡在气的作用下或参与下,宇宙万物在形态、性能及表现方式上所出现的各种变化,皆是气化的结果。
4、气化中的“化”与“变”化是指气的缓和的运动所促成的某种变化,类似于今之“量变”。
变是指气的剧烈的运动所促成的显著变化,类似于今之“质变”。
5、交感介导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1)、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2)、是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
气虚运行无力而滞
怒伤闪挫
气滞的临床表现有多个方面,但其共同的特点不外:
闷、胀、满、痛——气机郁滞不畅
医学课件
24
(2)气逆:指气的升降运动失常(气的运动方向逆正 常之升降而运动)即当降者不降而逆,当 升者升之太过,以至升多降少,脏腑之气 逆于上的病理变化。 情志内伤(恼怒太过) 外邪侵犯(感受寒邪)
中医基础知识(四) 精气血津液神
2019.4
医学课件
1
第一节 精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 是指人体内一切液态精华物质的总称。由禀受予父母的生
命物质(生殖之精)与后天水谷精微(包括水谷之精、血液、 津液及髓等)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 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有
医学课件
10
D、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气机失调:当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变化,升降
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时,概称为……。 a、气的运动受阻而不畅通时——气机失调; b、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时——气滞; c、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气逆; d、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气陷; e、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时——气闭; f、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时——气脱;
防御外邪
营养全身
温养全身
调控腠理
医学课件
21
3、脏腑之气、 经络之气——最底层次
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 一身之气—— 脏腑
自然界清气
经络
脏腑之气 经络之气
(脏腑之气是脏腑之精的功能体现或功能态。)
气的多意性:自然界六种不同气候变化——六气
致病因素—————————邪气
整个机体的生理功能和抗病能力—正气
将温病过程中的一个病理阶段——气分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
②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 生命。
人体之精代谢示意图
先天 之精
精
脏腑 之精
后天 之精
生殖 之精
濡养 脏腑
化气 化血 化神
繁衍 生命
生成
贮藏
施泄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一)繁衍生命 (二)濡养 (三)化血 (四)化气 (五)化神
(二)气化
1.气化的概念
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诸 如体内精微物质的化生及输布,精微物质 之间、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 以及废物的排泄等等都属气化。
在中医学中,气化实际上是指由人体之气 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 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 一。
2.气化的形式 气化就是体内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一)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二)脏腑之精 (三)生殖之精
第二节 气
中医学的气学说,是研究人体之气的概 念、生成、分布、功能及其与脏腑、精、 血、津液之间关系的系统理论,与古代哲 学的气学说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之一。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 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 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一)精的生成 从精的生成来源而言,精有先天之精和后天
之精之分。(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来源已 经在肾藏精中讲过,此处从略。)
(二)精的贮藏与施泄
1.精的贮藏 五脏皆藏寓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但有成
分比例的不同。 肾精主要是先天之精,但受后天之精的充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点解析:精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点解析:精一、精的基本概念(一)精的哲学含义中医学精、气、血、津液学说中精的概念,滥觞于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中的“精气说”。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史上,在气的概念的演变过程中,以《管子》为代表将气范畴规定为精、精气,提出了精气说,认为精气是最细微而能变化的气,是最细微的物质存在,是世界的本原,是生命的来源。
《管子》精气说中的精、精气与气一元论的气范畴的含义同义。
精、精气即是气,是形成天地万物和人类的精微物质,是最细微的物质存在。
精气说是一种接近原子论的唯物主义思想。
(二)精的医学含义精(精气)在中医学上,其义有五:1.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
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禀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之精,而归藏于肾者,谓之先天之精;由饮食物化生的精,称为水谷之精。
水谷之精输布到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便称为五脏六腑之精。
泛指之精又称为广义之精。
2.精指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
系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为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
生殖之精又称为狭义之精。
3.精指脏腑之精,即后天之精。
脏腑之精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的运化及脏腑的生理活动,化为精微,并转输到五脏六腑,故称为五脏六腑之精。
4.精是指精、血、津、液的统称,“精有四:曰精也,曰血也,曰津也,曰液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
实为生命物质气、.血、精、津、液的概称。
5.精指人体正气。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有微甚,故邪盛则实;正气有强弱,故精夺则虚”(《类经·疾病类》)。
总之,在中医学的精、气、血、津液学说中,精或称精气是一种有形的,多是液态的精微物质。
其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包括精、血、津、液在内。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
第五单元精、气、血、津液细目一:精1.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人体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人体之精的概念与古代哲学中的精概念有严格的区别:人体之精是人体生命的本原,古代哲学的精是宇宙万物的生成本原。
2.人体之精的功能①繁衍生命②濡养作用③化血作用④化气作用⑤化神作用3.人体之精的分类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生殖之精脏腑之精细目二:气1.人体之气的概念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人体之气的生成①生成之源先天之气(元气):源于先天之精,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水谷之气:水谷之精化生后天之气(宗气)J I清气:来源于自然界②与气生成的相关脏腑3.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1)人体之气的运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气自下而上的运行降:气自上而下的运行出:气自内向外的运行入:气自外向内的运行气运动的意义之气、谷气、清气的布散全身。
精、血、津液在体内的运行。
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与自然相联系和适应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具体而言: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居中,为升降之枢纽;六腑气机是降中寓升。
一般规律: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气机失调”。
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称作“气机不畅”;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称作“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称作“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称作“气陷”;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称作“气脱”;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称作“气闭”。
(2)气化的概念和形式概念: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
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形式:精的生成、精化为气、精化为髓、精血同源互化、津液与血同源互化;血的化生与其化气生神、津液的化生与其汗化尿、气的生成与代谢等。
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JC整理精气血津液
液 较稠厚 作用
分 布 部 位 主要功能
较 大 布散于皮肤、肌
肉、孔窍之中 较 小 灌注于骨节、脏
腑、脑髓之中
滋润 濡养
津液同源互化: 同源于饮食水谷,相互补充、相互转化。 一般情况下,津液并称,不予严格区别。
第31页/共53页
(二)津液的代谢 1.津液的生成 1) 胃主受纳腐熟 2) 小肠泌别清浊 3) 大肠 主津 4) 脾主运化
第13页/共53页
(五)气的分类 •元气 •宗气 •营气 •卫气
第14页/共53页
1.元气 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 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的物质基础。
1) 生成:由肾所藏的先天之精气而化生,依赖脾胃运化 的水谷精气以充养和培育
2) 分布:根源于肾,通过三焦而布散全身 3) 功能 : • 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 • 激发和推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
3.营气 营气是行于脉具有丰富营养作用的气。营气,故又称 “荣气”。营与血关系极为密切,可分而不可离,故常常 “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营阴。
1) 生成: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 所化生。 《素问·痹论》说:“荣者,水谷之精气也,……”
2) 分布: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循脉上下,贯五脏 而络六腑,营运于全身。
第33页/共53页
4)肝主疏泄 调畅气机,气行则津布。
5)三焦运行水液 是津液在体内输布、运行的通道。
第34页/共53页
3.津液的排泄 1) 汗液:肺气宣发,将津液输布到体表皮毛,被阳气蒸腾而形
3) 功能 : ▪ 营养全身 ▪ 化生血液
第18页/共53页
4.卫气 卫气是运行于脉外具有防卫功能的气。卫气与营气 相对而言,属于阳,故又称为“卫阳”。
精、气、血、津液、神--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基础理论》第八单元讲义1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基础理论》第八单元讲义1精、气、血、津液、神一、精(一)人体之精的概念人体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精一般呈液态贮藏于脏腑之中或流动于脏腑之间。
精与气相对而言,精属阴而有形,藏于脏腑;气属阳而无形,流动运行全身上下内外。
一般说来,精的概念范畴,仅限于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及脏腑之精,并不包含血、津液及髓。
(二)人体之精的功能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1)繁衍生命:指人体生殖之精,具有繁衍生命的作用。
由于具有遗传功能的先天之精主要藏之于肾,并受脏腑之精以资助,故生殖之精实由肾精所化生。
(2)濡养作用:精能滋润濡养人体的脏腑形体和官窍。
先后天之精充盛,则脏腑之精充盈,全身脏腑组织官窍得以充养,则各种生理机能得以正常发挥。
(3)化血作用:精可以转化为血,是血液生成来源之一。
如说“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
因而肾精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
故精足则血旺,精亏则血虚。
(4)化气作用:精可以化生为气。
先天之精可化生先天之气,即元气。
水谷之精可化生谷气,再加上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可生成宗气,综合而成一身之气,以推动和调控人体的新陈代谢,维系整体的生命活动。
(5)化神作用:精能化神,精是神志化生的物质基础。
积精才能全神,这是生命存在和正常活动的根本保证。
(三)人体之精的分类人体之精:按其生成来源,可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源于父母生殖之精。
后天之精源于饮食水谷,由脾胃等脏腑吸取饮食精华而产生。
脏腑之精:指精分藏于脏腑之中的部分。
脏腑之精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又受后天水谷之精以滋养灌注,并成为脏腑之精的主要成分。
脏腑之精不仅能滋润濡养各脏腑本身,且能化生脏腑之气,以推动和调控脏腑的生理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的基本概念
(一)精的哲学含义
中医学精、气、血、津液学说中精的概念,滥觞于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中的“精气说”。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史上,在气的概念的演变过程中,以《管子》为代表将气范畴规定为精、精气,提出了精气说,认为精气是最细微而能变化的气,是最细微的物质存在,是世界的本原,是生命的来源。
《管子》精气说中的精、精气与气一元论的气范畴的含义同义。
精、精气即是气,是形成天地万物和人类的精微物质,是最细微的物质存在。
精气说是一种接近原子论的唯物主义思想。
(二)精的医学含义
精(精气)在中医学上,其义有五:
1.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
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禀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之精,而归藏于肾者,谓之先天之精;由饮食物化生的精,称为水谷之精。
水谷之精输布到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便称为五脏六腑之精。
泛指之精又称为广义之精。
2.精指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
系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为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
生殖之精又称为狭义之精。
3.精指脏腑之精,即后天之精。
脏腑之精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的运化及脏腑的生理活动,化为精微,并转输到五脏六腑,故称为五脏六腑之精。
4.精是指精、血、津、液的统称,“精有四:曰精也,曰血也,曰津也,曰液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
实为生命物质气、.血、精、津、液的概称。
5.精指人体正气。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有微甚,故邪盛则实;正气有强弱,故精夺则虚”(《类经·疾病类》)。
总之,在中医学的精、气、血、津液学说中,精或称精气是一种有形的,多是液态的精微物质。
其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包括精、血、津、液在内。
狭义的精,指肾藏之精,即生殖之精,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