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数学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教学“利器”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引领学生们在较为真实的学习情境中积极讨论,深入思考,今天,朴新小编就带来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变革课堂教学的思想认识

利用信息技术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首先需要广大教师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如何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呢?首先要让广大教师看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所起到的特殊效果。如多媒体技术的恰当运用,可以使知识内容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通过文本、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各种单一形式或者是几种组合形式来表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联想等思维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班班通在课堂中的使用,使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与发达地区学生同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其次要强化对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灌输和宣传,通过不间断的学习宣讲,慢慢地教师的认识便会提高。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

任何一种理论或技术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发挥效益的,并不断成熟并为实践所服务,信息技术也不例外。所以要大力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尝试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从传统的听力范读开始,由原来的磁带转变为网上获取的MP3音频,上课时一点即读,想从哪播放在播放条上点选即可;也可以从简单的PPT应用开始,课堂中多增加一些练习,提高训练效果;还可以从实物展台做课堂演示、学生作业展示开始,使演示或展示放得更大,效果更清晰等等。让教师慢慢地在教学实践中提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力。

三、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仅靠教师的自我摸索是不够的。特别是在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起步阶段,搜集资源、制作课件、应用软件等都比较费时间,教师普遍感到困难,这就需要对学校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线教师进行不同层次的全员培训。首先要注重提高教师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其次要对教师课件制作的能力及网上操作能力进行重点培训;再次要指导教师使用“班班通”“人人通”网络资源平台及国家、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网络资源,及时掌握新理

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应用操作能力。

2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一

借助信息技术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与归纳能力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不仅体现在教学情境的创设,还表现在数学推理与归纳能力的培养上。小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如何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发现数学本质才是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这方面,笔者利用电子白板进行了尝试与探索。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点、线的闪烁,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来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紧接着把长方体的实物模像去掉,抽象出平面图,完成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再通过面、棱的移动,拼合等一系列的演示,同时配有声音,利用色彩动态来比较,得出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棱的长度相等”这一结论,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一知识。

借助信息技术发展学生利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而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轻松地将生活情境“搬”进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强烈欲望。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CAI课件: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果红草绿,苹果树上结了10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有6只辛勤的蜜蜂正一桶一桶的在采蜜,它们一起去采了12桶蜜……这活泼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延长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全班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1)你可以把图中的什么看作单位“1”?(2)可以把它平均分为几份?(3)可以表示这样的几份?(4)用分数表示是谁的几分之几?在学

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情况下,充分挖掘画面中提供的素材,说出:可以分别把10个苹果、12桶蜜、6只蜜蜂看作单位“1”,并能把每个“1”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用不同分数表示的过程中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东西,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独立思考问题。这样做不仅较顺利地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富生活气息,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

3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二

信息技术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心理发展和智能开发的催化剂。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有学习的愿望和动力,聚精会神地去学,并且自己会钻研,教师只要做好引导就足够了。多媒体可使文字、图形和视频融为一体。使深奥难懂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简单化。这既能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进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例如,我在讲“长方体”时,多媒体屏幕上呈现一个长方体,给每个顶点处加上红点,让学生数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就一目了然。给相对的面着同样的颜色,通过动画,让其重合,学生马上就明白了长方体对应面的面积相等。让每条边通过平移离开长方体,学生数长方体有多少条边,很快就能数出来。这样的教学,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很短的时间内解决了问题,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理解透彻,掌握牢固,并且学得轻松。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有助于学生抓住考点,突破重难点

在知识的海洋中,如果教学没有主次,没有重难点,漫无目的,那必会迷失方向,高效只能是幻想。如何让学生抓住考点,突破重难点,利器还是信息技术。多媒体能把考点、重难点清楚地呈献给学生,把相关资料、视频、图画巧妙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突破时空的限制,跳出书本进入生活和实践。例如,我在讲“海市蜃楼”这个成语时,给学生展示了一些海市蜃楼的图片,放了一些相关视频,然后加以讲解,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倘若不利用多媒体,如此深奥的物理现象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不可能真正理解。

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中,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多媒体动静结合、声形并茂,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给学生以鲜明、形象、直观的视觉印象,能够帮助学生抓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习的效率。

4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三

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是多媒体教学的最主要的特色

由于多媒体技术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所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生活化、清晰化,拟人化,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使得在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能取得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教学已由讲授型向创新型过渡发展。

它不仅仅是教师操作,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它可以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