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2 . 1按 照切 口部 位 以及 致伤原 因可 以分 为三 类
疗 和 战 胜 疾 病 的 自信 心。
3 . 2抗 生素 预 防 用药的使 用原 则
正常状 态下妇 女 阴道内存 在大 量 的微 生物, 其 中 需 氧 菌 占
8 %, 厌 氧 菌 占4 2 %【 3 】 。 除 乳 酸 杆 菌 为有 益菌 群 外 , 其 他 绝 大 多 数 I 类 切 口: 为清 洁 无 细 菌 感 染 的 切 口, 感 染率为1 %一 5 %; Ⅱ类 5
发 生感染 , 导 致 手术 延 期 , 耽误病情。 对 于妇 产 科 住 院 患者 来 说 , 剂 量 的加 大 , 均 可导 致 病 原 微 生 物 耐 药 性 增 强 , 耐 药 菌株 数 量 增 其主要易感 人群有产妇 、 孕 妇以及新生 儿等, 医 护人 员需 加 大 对 多 , 使 得 治疗 效 果下 降 。 ③手 术 产 生 创 伤 后 , 厌氧菌繁殖加快 , 成
1临 床 资料
言 向 患者 讲 解 疾 病 知 识 , 使 患者 对 自身状 况 以及 手术 后 有 可 能 发
生 的并 发 症 及 感 染 有 全 面认 知 , 从 而 在 术 后 可以更 好 的 配合 医护
选 取 我 院 妇产 科 2 0 1 0 年8 月一 2 0 l l f - 1 0 月收 治 的 1 8 0 例 手术 患 人 员 进 行 预 防 和 治 疗。 同时, 护 理 人 员要 注 意 对 患 者 进 行 心 理 教
”1
。
对 于刚 住 院 的患 者, 护 理 人 员要 热 情 介 绍病 房 设 施 及 各 项 规
剂量并 最短疗 程, 以合 适 的给 药 方 式 给 予 , 并 达 到 最 佳 治 疗 效 果 章 制 度 , 带 领 患 者 熟 悉 病 区环 境 , 详 细 询 问 患者 的 病 情 , 了解 患 者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妇产科手术涉及产妇和胎儿的安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手术部位和妊娠状态的特殊性,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危害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预防感染在妇产科手术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感染会增加产妇的病痛,延长恢复时间,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感染还会对胎儿的安全造成威胁,影响妊娠的结局。
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风险,是保障母婴健康的关键。
在妇产科围手术期,常见的感染类型包括手术部位感染、泌尿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等。
原因主要包括手术操作、患者自身免疫状况、环境因素等。
其中,手术操作如缝合、止血等过程中,细菌的带入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妊娠期妇女免疫系统处于相对抑制状态,也为细菌感染提供了条件。
针对常见感染类型和原因,以下预防措施建议: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在手术前、手术过程中和手术结束后,要彻底执行无菌操作,减少细菌污染的机会。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感染风险。
强化患者免疫力。
围手术期注意患者的营养摄入,保证充足的休息,以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力。
保持环境清洁。
严格控制手术室内的细菌数量,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
常规护理:密切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伤口情况、疼痛程度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消毒护理:对患者的手术部位、周围皮肤和呼吸道等进行定期消毒,防止细菌进一步扩散。
心理护理:感染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要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心态。
营养支持:感染期患者往往食欲较差,但良好的营养摄入对于抵抗感染至关重要。
应鼓励患者进食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抗感染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进行规范的治疗和跟踪观察,确保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或经腹 全子宫切 除术 后 ,阴道培养 的细菌种类增 多,有 保护作用的乳酸杆菌 阳性率明显下 降,毒力强大 的大肠 杆菌和脆 弱类杆菌 阳性率明显上升 。手 术细菌侵入 打开 了门户 , 也促使 阴道 生长的毒力强 的潜在病原 菌中生 长, 形成 了手术后感染 的温 床 。 22 医源性感染 医疗措施 的加 强,虽提 高了疗效 ,但 . 也导致 医源 性感染率 的上升,如手术 范围扩 大 、皮质激 素及抗代谢类 药物的使用 、放 疗强度及化疗 剂量 的加大 等 。这些 医疗 措施不仅使感 染疾 病的病 原微 生物数量增 多 ,而且耐药菌株 也在 不断产生 。 23 条件 致病 菌 上行感 染 当各种 妇产 科手 术产 生创 _
膜早破 、产程延 长、术 中出血过 多、合并 内科 慢性疾病 等 ,将削弱机体防御功能 ,导致术后感染如 子宫 内膜炎 、 盆腔 蜂窝组织炎 、盆 腔脓 肿 、伤 口组织坏死 出血 、腹部 及 阴道伤 口裂 开,甚至全身败血症 而危及 生命 。 3 围手术期感 染的高危因素 为预 防伤 口感染 ,寻找或避免感 染诱因 ,将伤 口感 染高危 因素 分为二类 :…类 为外源性 因素,包括术 前术 野准备不 当、医护人 员洗 手不净 、院 内交叉感 染、手术 时 间过长 、术中 出血较 多未能及时补充 、麻醉条件 差、 盆腔血肿 、缝合伤 口技术差 、手术器械及缝 线污染 、病 房环境不洁 、伤 口换药不 良、腹 腔 引流不 通畅 、长期 导 尿 后尿管污 染等 。另一类 为 内源 性 冈素 ,包括年老 、全
1 临床 资 料 收集本 院 2 0 年 1 09 月至 2 0 年 l 09 2月 18 妇产科 4例 手术 患者围手术期感染 的预 防及护理方法 。全子 宫切 除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预防护理论文

浅析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产生原因及其预防与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120例妇产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导致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原因主要包括医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等。
患者经过预防和护理后,感染情况明显减少。
结论: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中,给予相应的预防和护理,可以降低妇产科围手术期的感染率。
关键词: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护理【中图分类号】r71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84-01我院于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对120例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给予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治疗,其护理效果较理想,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23-至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6±5.8)岁。
根据疾病类型来划分,可以分为妇科疾病患者31例,产科疾病患者89例。
根据临床手术方法来划分可分为89例剖宫产术患者,8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6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7例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
1.2护理方法1.2.1健康知识指导:刚入院的妇产科疾病患者面对医院陌生的环境以及对手术知识不了解,内心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可能对手术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也是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重要因素[1]。
所以医护人员要对手术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让患者了解手术应注意的事项,消除患者手术前的紧张情绪,积极参与到手术治疗中,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1.2.2饮食护理与卫生护理:医护人员要指导围手术期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
在饮食上,医护人员要和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注重患者饮食营养搭配,以满足患者身体机能的需要,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围手术期感染预防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感染防备管理制度为了保障医院手术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减少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特订立本围手术期感染防备管理制度。
1. 前言围手术期感染是指手术患者在手术前、手术过程中以及术后30天内发生的感染。
围手术期感染可能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延长住院时间,加添医疗费用,并对医疗机构的声誉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降低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订立本管理制度。
2. 职责与责任2.1 医院管理层应订立围手术期感染防备的政策和目标,并为相关人员供应必需的培训和教育。
2.2 手术部门应负责实施围手术期感染防备措施,并定期评估和改进手术室的环境和流程。
2.3 手术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手术适应症,并严格依照操作规范执行手术操作。
2.4 护士应帮助手术医生完成手术操作,负责术前的消毒和整理手术器械,术中的巡察及术后的护理等工作。
2.5 医疗器械和供应部门应保证手术室所使用的器械和料子的质量和安全。
2.6 感染掌控委员会应负责监督和检查围手术期感染防备工作的执行情况,并供应必需的引导和帮助。
2.7 手术患者和家属应乐观搭配医院的感染防备措施,遵守相关的规定和要求。
3. 围手术期感染防备的具体要求3.1 手术室环境要求3.1.1 手术室内应保持清洁乾净,无积尘和异味,确保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3.1.2 手术室应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和空气过滤装置,保持室内空气流动,避开交叉感染的发生。
3.1.3 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并保持手术器械、手术台、床单、手术服等物品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3.1.4 手术室内的废物应及时清理、包装和处理,避开废物繁殖细菌和污染环境。
3.2 手术医生和护士的要求3.2.1 手术医生和护士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常常洗手,佩戴无菌手套和口罩,并依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手消毒。
3.2.2 手术医生和护士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开污染手术器械和手术区域。
3.2.3 手术医生和护士应定期参加有关感染防备和掌控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围手术期感染防备的意识和本领。
高海拔地区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高海拔地区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对于妇产科住院患者来说,其主要涉及到的是产妇、孕妇或者新生婴儿等易感人群,研究其住院期间的感染特点以及针对性的有效护理措施,是提高临床妇产科患者手术及住院效果的关键[1]。
在高海拔地区,由于受低气压、低氧等环境,人们卫生知识普及等情况的影响,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率高。
我院地处高海拔地区(海拔约2261米),为研究高海拔地区妇产科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感染特点以及针对性的预防与护理对策。
笔者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所收治的127例妇产科患者的临床感染发生及处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在本省省级医院妇产科进修期间选择2014年3月~2015年9月所收治的1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2岁~45岁,平均年龄(31.3±6.9)岁。
按照疾病类型划分为妇科患者35例(27.6%),产科患者92例(72.4%)。
患者按照临床手术方式划分为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8例(14.2%),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7例(13.4%),剖宫产术患者92例(72.4%)。
1.2 妇产科感染原因分析1.2.1对于妇产科手术患者,其伤口类型按照切口部位以及致伤原因往往分为三类:(1)I类切口:指清洁无细菌感染的切口,主要包括非创伤性伤口、无炎性反应伤口和一直保持无菌手术的伤口;(2)Ⅱ类切口:指伤口部位存在细菌侵入,但暂时无感染发生的,多数妇产科切口属于此类。
此类伤口又分两种:一种是比较干净的伤口,包括子宫、附件切除术、剖宫产术、宫颈癌根治术等造成的创口;另一种则是污染伤口,包括结肠手术、卵巢癌减灭术中剥破肠管等造成的创口;(3)Ⅲ类切口:指存在大量细菌污染且已发生感染的切口,往往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
1.2.2除了上述分类方式外,还可以按照伤口感染的因素将感染划分为外源性感染因素与内源性感染因素。
其中外源性感染主要指在围手术期的医疗过程中的外界因素,例如术前术野准备不当、医护人员洗手不够清洁、导致院内交叉感染;手术器械及缝线污染;手术时间相对过长增加了感染几率;术中出血较多且没能及时补充影响患者抵抗力;伤口换药不良,腹腔引流不够通畅,长期导尿后尿管污染等。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治疗过程 中的一个阶段 ,手术后 的护理对妇产科 患者来说 显 得 更 为 重 要 , 后 护 理 不 仅 仅 是 对 患 者信 心 的提 升 , 是 术 更 对 医护人员对患者恢 复情况整个 的监控过程 ,对后期 的治 疗 有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在术 后 的护 理 中有 以下 的几 个 注 意事 项: ①病房 的环境 : 确保病房 内安静干净 、 空气流通舒畅 ; ②
卧 位 : 者 返 病 房 后 , 密 观 察 生 命 体 征 变 化 。全 麻 未 清 醒 患 严 者 , 枕 平 卧 头 偏 向一 侧 。 对 于肺 部疾 患及 呕 吐 患 者 , 及 去 应 时 清 除 呕 吐 物及 呼 吸道 分 泌 物 , 持 呼 吸道 通 畅 。 椎 麻 醉 保 腰
光. 新编药物学 [ . 1 M] 5版. 第 北京 : 人民卫生
[】 淑英 . 3魏 围手术预 防性 使用抗生素 的调 查和分析 【. J 中华医院管 1 理杂志,9 5 1(2: 2 . 19 , 1)16 1 [] 文漪 . 4董 剖宫产 预防感染 药物 的应用 【. J实用 妇科 与产科 杂志 , J
2 1 年 1 月下 第 2 第 3 期 00 1 卷 3
No e e 2 0 v mb r 01 Vo. 12 No3 .3
中国中医药咨讯
J u n l f hn rdt n I hn s d c e noma o o ra iaT a io a C ie e oC i Me ii f n I r tn i ・8 l 3・
肌 注新 斯 的 明 05~l g . m 。② 尿 潴 留 : 用 条 件 反 射 让 患 者 利 听 流水 声 或 用 热 水 袋 敷 下 腹 部 ,轻轻 按 摩 下 腹 部 刺 激 膀 胱 平 滑 肌 收 缩 ; 可 针 刺 三 阴 交 穴 , 以 上 方 法 无 效 , 在 无 也 如 可 菌操作下进行导尿。③术后咳嗽 : 腹部手术由于刀 口疼痛 ,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 1 O ]张立颖 . 影 响循证 护理 发展 的因 素及对 策 [ J 】 . 中华护理 杂 志, 2 0 0 8 ,
3 8 ( 1 ) : 5 7 — 5 8 .
注: 与对照 组 比较 , <O . 0 5
2 0 1 0 , 4 2 ( 2 ) : 2 0 9 — 2 1 2 .
[ 2 ] 魏鹤 新 . 骨 科大 手术 后深 静脉 血栓 的预 防[ J ] - 中国医药导 报, 2 0 0 8 ,
5 ( 8 1 : 1 9 0 — 1 9 1 .
3 8 ( 3 ) : 3 0 7 — 3 0 的发生 ,获得 了 良好的护理 效果 ,减轻
了患者 的生理痛 苦和经济 负担 ,提 高了患者 的满意度 。此外 ,E B N 强
【 8 】 张 先 富, 高存亮. 留置 导 尿 患 者 并 发 尿 路感 染 原 因分 析 及 护 理 [ J 1 . 航空 航 天医 药, 2 0 1 0 , 2 1 ( 8 ) : 1 5 1 1 - 1 5 1 2 . [ 9 ] 王丽 萍 . 应 用负 压封 闭引流 治疗 深 度压 疮 的护 理 [ J ] . 中国实 用 医
( 河南省汝 阳县 中医院,河南 洛 阳 4 7 1 2 0 0 )
【 摘 要 】 目的 对妇 产科 围手术期 感染的 预 防及 护理 进行 分 析 。方 法 选 取 6 8 例 妇产 科 患者 作 为研 究对 象,随机 分为观 察 组和对 照 组 。给 予
对照 组 患者 常规护 理 ;观 察组 在 感染预 防 的基 础上 进行 护理 干 预 ,最后 对 两 组患者 的护 理 效 果进行 分析 。结果 两组 患者 在 感染率 、体 温、 住 院时 间等 方 面的 差异 对 比具 有 统计 学 意 义 ,且 观 察 组护理 效果优 越 于 对照 组 。结 论 通过 预 防措 施 的 实施 ,促 使 患者 对 感 染 的抵 抗 ,同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李雅萍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李雅萍发表时间:2018-08-03T16:06:27.45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7期作者:李雅萍王琦欣周慧彬谢月婷王燕娇[导读] 妇产科患者往往涉及到产妇、孕妇、新生婴儿等易感人群,患者极易因手术而受到感染。
(安溪县医院福建泉州362400)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64例妇产科手术治疗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防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体温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率为3.13%,显著少于对照组12.50%(P<0.05)。
结论对妇产科患者实施预防护理可预防围手术期感染,促进临床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预防;护理妇产科患者往往涉及到产妇、孕妇、新生婴儿等易感人群,患者极易因手术而受到感染[1],因此采用合理预防护理措施降低围手术期感染具有重要意义[2]。
本文选取64例妇产科手术治疗患者,探讨预防护理干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64例妇产科手术治疗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
观察组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为(33.69±3.95)岁;手术类型:4例子宫肌瘤剔除术,2例阴式子宫切除术,26例剖宫产术。
对照组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3.16±3.08)岁,手术类型:4例子宫肌瘤剔除术,3例阴式子宫切除术,25例剖宫产术。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显著对比差异(P>0.05)。
患者及其家属均了解本研究,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常规病情监测、病房巡视等。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治疗。 第六 、 手术以后感染的预防工作 。 在手术 之前 , 要对病人 的贫血 、 低
蛋 白血 症还有恶病质 进行一定程度 的治疗 , 在手术 的时候 , 进行无 菌操 作, 彻底的进行止血 , 减少组织坏死 的现象 , 对外来 的污染 进行避免 。对 于出血 比较多的床上面 比较大 的手术要在手术 以后 防治引流管 , 对于引
【 摘
要】 目的 对于妇产科 围手术期感染进行探 讨与分析 。方法 对 于本 医院的七十位的患者进行 试验 分析 , 将 患者 随机分为观
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将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 的护理 , 对于观察组进行 常规护理上的干预护理 , 然后进行数据和效果的对 比。结果 根
据对比的效果 , 可 以得 出对 于患者进行干预 护理 , 可 以对感染进行有效的预 防。结论 对 于妇产科 围手术期 的患者进行 干预 型的护理 , 可 以促使患者的感染率降低 , 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 关键词 】 妇产科 围手术期 感染 预 防 护理
流物的性状还有气味要进行及时 的观察 ,注意是否有感染情况 的出现 。
低感染率 , 促进病人的身体恢复 。手术后 的感染 对于病人和医生来说都
是很 难处 理的问题 , 现在对于感染使用抗生素是一种有 效的手段。临床 的经验表现出在围手术 期的时候 , 病人 出现感染 的情 况 比其他的时候要 做, 所以要在这段时期进行 特殊的护理。
两组病人的感染率还有体温以及住 院时间都是 由很大 的不 同的 。 将两组
数据进行对比 , 发现观察组的病人的感染率 比较低 , 体温趋 于正常 , 住院 的时间也比较短。这 两组病人 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其中 P < 0 . 0 5 。
2023版《中国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与管理指南》解读ppt课件

利用计算机系统对处方进行自动审核,同时辅以人 工审核,提高审核效率和准确性。
实时监控
对处方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不合理用药 情况。
处方前置审核的实践建议
加强培训
对药师和医生进行前置审核相关知识和技 能的培训,提高审核能力。
建立审核标准
制定明确的处方审核标准和流程,确保审 核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术前血糖控制策略
01
术前应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根据患者情况制定 个体化的血糖控制方案。
02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至少在术前3-7
天开始控制血糖,并持续至术后。
对于非糖尿病患者,应避免术前高血糖,并在围手术期密切监
03
测血糖。
术中血糖控制策略
01
术中应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以减少高血糖对手术的影响 。
用药时机和疗程
预防用药应在术前30分钟至2小 时内开始给药,并根据手术持续 时间和抗生素半衰期等因素决定 用药时间和剂量。术后应根据患 者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避免 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
11
患者宣教在围手术期感染预防 中的作用
患者宣教的内容和目标
要点一
宣教内容
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手术前准备、手术后的护理、疼 痛管理、康复训练等。
大环内酯类
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主要用于革兰 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军团菌等的感 染。
氟喹诺酮类
如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对革兰氏阳 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等均有较好 的抗菌活性。
氨基糖苷类
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对革兰氏阴性菌 有较强的作用,但对肾脏和听力有损害。
抗菌药物选择的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抗菌药物的 种类和剂量。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措施及护理体会

两组患者均在护理干 预后 采用 Z u n g 焦虑 自
评 量表对 患者焦虑状态进 行评定 , 根据所评分划 分焦虑严 重
程度 , 包 括轻 度焦虑 、中度焦虑和 重度焦虑 , 记 录两组患 者 焦虑严重程度相关 人数。在干预前 和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生 活
[ 1 ] 贾趁 , 石华冰 , 韩艳军.护理干预在终末期心力衰竭病人 中的
者 心理焦 虑的产生原 因 , 同时 了解 患者病情状 况 , 患者病情 状 况 恶化会 导 致 患者 心理 出现 恐惧 焦虑 等情 绪 , 护理 时要 . 2 两组 患者生 活质量改 变情况 比较 为 卧位或者 半卧位 , 有利 于减轻患者 心脏负 担 , 患者 双足 可 2
预后体 力 限制 、社 会 限制 、情绪及 症状 评分 为 f 1 0 . 2 ±1 . 9 ) 、 ( 4 . 0 ±1 . 6 ) 、( 6 . 3±2 . 1 ) 、( 6 . 7 ±1 . 8 ) 。对照组患者护理干 预后体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 0 1 h i n a J M o d D r u g M a y , A u g 2 0 1 3 , V d . 7 , N o . 1 5 2 结 果
・
21 1・
5 2岁 , 最大为 7 4岁 , 平均年龄 为 ( 6 4 . 1 ±5 . 5 ) 岁; 受教 育程 度 : 下学及 以下患者共 7例 , 中学及 中专 毕业患者共 2 0例 , 大专
舒适护理 干预是在护理过程 中让患者 的心理 、生 理及 社
与其 中 , 为患者 提供 家 庭社 会等 方 面心 理支 持 。③病 房 环 会 等方 面达到最佳状 态 , 利于疾病康 复。本文结果 显示 , 观 境 : 保持 病房环境整 洁 、干净 , 定 期消毒 , 保持 室内温度 和 察 组患者护 理干预后严重 焦虑患者所 占比例低 于对照组 , 观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妇产科 围手术期感染 的预防及护理
丁 丛 莲( 随州市妇幼保健院 , 湖北 随州 4 4 1 3 0 0 )
摘要 : 对我 院 2 0 1 1 年 1 O月 ~ 2 0 1 2年 1 0月 收 治 的 2 0 3例 妇 产 科 患者 的 临 床 资 料进 行 分 析 。 结 果 2 0 3例 妇 产 科 患 者 术前 1 ~ 2 d使 用抗 生 素 治疗 , 并全面护理 , 患者痊愈率高 , 术 后 较 少 发 生 切 H感 染 。妇 产 科 围 手术 期感 染 的 预 防 及 处 理 应 从 患 者 具 体 情 况 出发 , 术前 1 ~ 2 d规 范 使 用 预 防 性 抗 生 素 , 可有效提 高预防感染的成功率 , 并 且 术 后 感 染 率 较
低。 关键词 : 妇产科 ; 围手 术 期 感 染 ; 预 防及 护理 中图分类号 : R 6 1 9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1 — 8 1 7 4 ( 2 0 1 3 ) 0 6 — 1 4 3 9 — 0 2
不 少 妇 产 科 手 术在 围手 术期 间 出 现感 染 . 导 致 患 者 出 现
症 反 应 切 H和 无 菌 手 术 切 口等 . 发生率 1 % 5 %: I / 类切 I = 1 为
国误 诊 学杂 志 , 2 0 1 0 。 1 0 ( 2 ) : 1 6 0 — 1 6 1 .
临床经验相结合 。 再 做 出具 体 的护 理 计 划 _ 5 _ 。
循 证 护 理 与 常 规 护 理 两 组 患者 对 糖 尿 病 知 识 的 掌 握 程 度 和 对 护 理 的 满 意 程 度相 比较 .循 证 护 理 明 显 高 于 常 规 护 理 .而 且 循 证 护理 后糖 尿 病 患 者 的 血 糖 得 到 更 有 效 的 控 制 . 防止发生并发症 , 护 理 人 员 的素 质 也 得 到进 一 步 的 提 高 。循 证 护 理 是 未 来 医 学 临 床 护理 的发 展 方 向 糖 尿病 临 床 治疗 出 现 的 低 血 糖 问题 , 循 证护理经 过查阅 系统的文献 . 对 问 题 原 因进行分 析 . 得 出主要是胰 岛素的剂量不 准确 、 注射 的时 间
妇产科手术感染患者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妇产科手术感染患者的原因及防护措施妇产科手术是一种高风险的医疗行为,手术感染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手术感染的发生不仅会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还会增加医疗费用,严重时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了解妇产科手术感染患者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致病菌是引起手术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妇产科手术中,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荚膜梭菌等。
这些致病菌可能来自患者自身的皮肤、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也可能来自手术室环境、医护人员的手、手术器械等。
另外,手术操作不当也是导致手术感染的重要原因。
比如手术切口清洁不到位、手术器械未经消毒、手术室环境卫生不达标等都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
此外,患者术前未注意个人卫生、术后护理不当等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为了有效预防妇产科手术感染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一些防护措施:1. 术前评估:医护人员应进行患者的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史、手术部位等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感染防控。
2. 手术室环境:手术室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手术器械经过严格消毒或灭菌处理,确保手术环境达到卫生标准。
3. 手术操作: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保持手部清洁,正确使用手术器械,避免交叉感染。
4.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预防手术感染的关键。
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清洁手术部位,避免创面感染,并定期进行复诊观察。
5. 患者教育:医护人员还需对患者进行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让患者了解手术感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增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以上防护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妇产科手术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和康复效果。
同时,医疗机构也应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与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只有综合考虑患者个体差异、手术操作规范和环境卫生等多个方面因素,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手术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浅谈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浅谈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作者:金凤善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1期【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围手术期的相关例子,研究在临床中对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08例患者进行抽样,以抗生素的使用时期为根据对其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人,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性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一般性护理除外,进行专业的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患者在体温、感染率、住院时长等方面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妇产科;围手术期;护理措施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34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81-02在妇产科住院的患者主要人为孕妇、产妇和新生儿等,此类人群都容易被病毒感染。
那么如何提高他们在住院期间的康复、治疗效果,就需要相关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正确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
为了研究如何预防和护理妇产科围术期感染患者的临床病症和护理方式,本文就针对我院对妇产科住院患者的抗感染护理和实践方法,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评价和总结,并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对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08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将患者的相关项目数据进行统计,如患者的年龄,病患原因、种类,用药时长和用药具体情况等。
108例患者中,年龄在23-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2岁。
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4人;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在21-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岁;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24-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5岁。
两组患者在相关项目如年龄、患病类型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妇产科感染的临床病因1.2.1切口类型分类第一,1类切口,该切口是指无菌手术切口,而不是创伤导致的,且该切口并无细菌感染;第二,2类切口,该切口被部分细菌所入侵但并未感染,目前大多数的妇科患者切口均为此类现象,该伤口有两种形式:洁净伤口和污染伤口,其中洁净伤口是指在手术治疗附件、子宫、宫颈等病症时产生的切口,而污染切口是在结肠等手术中产生的切口;第三,3类切口,该切口是指被病菌污染严重、并发感染的切口,该类切口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盆腔手术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嗽、 、 便秘 排尿困难等症状 , 时治疗 , 应及 防止复发 。
3 讨 论
传统 的腹外 疝手 术是 将不 同解 剖 组 织 和层 次 强 行机 械缝合 在一 起 , 张力 大 愈合 差 , 撕 裂l 。术后 易 l 1 ] 病人 愈合缓 慢 , 痛 明显 , 复 时 间及 卧床 时 间 长 , 疼 恢 复发率 高 。而 聚丙烯疝 环 充填 网塞 及 补 片完 全 在无 张力状 态下 自然 修补 , 代替 了传统 的张力 缝 合 , 故病 人术后 无 组织 紧缩 感 , 明显 减 轻 术 后 伤 口疼 痛 。能 够 较 早 下 床 活动 , 大地 减 少 了病 人 由于 长 时 间 卧 极 床 引起 的并 发症 , : 如 尿潴 留 、 肢 静 脉 血 栓 、 秘 、 下 便 肺 部 感染 等 。术 后 疝 复发 率 低 , 发疝 低 于 1 , 初 复
发 疝低 于 2 / 。在 复发疝 中, 0 ~8 的复 发原 ] 9 6 8 5 因是腹 压增 高 。因 此 , 好 术 前 术 后 的护 理 对 患 做
肿 的可 能 。常规腹 股 沟 手 术 区砂 袋 压 迫 6 , ~8h 若 出现 阴囊 血肿 , 可用 布带 将 阴囊 托 起 , 局部 冷 敷 。2 ) 切 口感染 老 年人 免疫 功 能低 下 , 之 腹 股 沟 区卫 生 加 欠佳 , 口容 易 感 染 。 因此 要 注 意 观 察 切 口有 无 渗 切 血 , 持 敷料清 洁 干燥 , 保 防止 敷料 脱 落或 污染 。3 尿 ) 潴 留 尿潴 留是老 年人 常 见 的手 术 并发 症 , 后 嘱病 术 人定 期排 尿 , 注意观 察 病 人有 无 排 尿 困 难 , 组有 2 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中的作用。
方法:将100例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给予感染预防性护理干预和妇产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术后感染发生,促进其早日康复。
【关键词】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预防;护理
妇产科围手术期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不仅会影响到治疗效果,还会增加患者的病痛,因此,做好相关护理工作、积极预防感染,临床意义重大。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6
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在感染预防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术前存在呼吸道、泌尿
系等感染患者予以排除,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年龄范围为25~67岁,平均年龄为(45.3±5.2)岁,手术方式:全子宫切除术16例,子宫肌瘤剔除术20例,阴式子宫切除术11例,卵巢癌根治术5例;对照组年龄范围为25~66岁,平均年龄为(45.4±5.3)岁,手术方式:全子宫切除术17例,子宫肌瘤剔除术21例,阴式子宫切除术10例,卵巢癌根治术4例。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在围术期给予妇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感染预防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①强化基础护理。
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保证呼吸道通常,持续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严格按照护理操作流程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操作前清洁双手,以免细菌侵入,对于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先进行对症治疗,增强其机体抵抗力;加强巡防,定时换药,注意观察切口,保持切口及外阴清洁,防止逆行感染。
②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营养饮食及卫生指导,纠正其不良习惯,餐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勤换内衣裤;对患者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以及自我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对于存在紧张、焦虑等情绪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记录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围术期
感染发生情况,其中感染包括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和切口感染。
1.3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16.5软件包对收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标准差(x+s)描述计量资料,行t值检验,以率(%)描述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围术期发生感染2例,感染发生率为4.0%,对照组50例患者,围术期发生感染8例,感染发生率为16.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围手术期感染会影响到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就妇产科而言,手术治疗形成的切口可分为三类,包括无细菌感染切口、存在细菌侵入的切口以及存在大量细菌污染的切口,后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依次高于前者,其外源性感染为主,术前术野准备不当、手术时间过长、伤口换药不良等,均可能引发感染,同时一些患者因自身原因、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营养状况不佳等因素会进一步加重症状,尤其是对易感染体征患者,发生感染后导致的后果也较为严重,因此,做好围术期感染的预防和处理,成为临床护理管理的重点。
对于妇
产科围术期患者而言,预防感染应从入院健康指导、规范检测项目、注意卫生、加强营养支持营养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多方面入手,通过术前纠正贫血等不良情况、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给予针对性处理,可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保证临床护理的预见性、护理内容的全面性和干预的系统化,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关研究报道较多,王彤等126例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后,感染发生率从12.7%降至3.6%,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本组研究中,给予感染预防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50例患者,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率仅为4.0%,而给予妇产科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0例患者,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率高达16.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前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后者,可见加强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其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有预见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术后感染发生,促进病情早日康复,更好地改善其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