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围手术期生殖道感染抗生素的应用体会
头孢唑林钠在妇科围手术期预防性抗感染的临 床疗效观察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19, 9(10), 1159-1162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9 in Hans. /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19.910179Clinical Observation of Cefazolin Sodiumin Preventive Anti-Infection duringPerioperative Period of GynecologyZhen Xu, Manman Zeng, Yu Zhang, Jieming Li, Liqun Xu*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Women and Children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GuangdongReceived: Sep. 19th, 2019; accepted: Oct. 9th, 2019; published: Oct. 16th, 2019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cefazolin sodium in perioperative prophylactic an-ti-infe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gynecological surgery. Methods: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of 422 patients with ovarian cys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gynecological inpatients from 2017 October to 2018 October, 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perioperative antibiotic use of 422 surgical patient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erioperative prophylactic anti-infection was ana-lyzed. Results: From 2017 October to 2018 October, 422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and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diagnosed with ovarian cysts. The main operation was laparoscopic ovarian cyst removal. Postoperative surgical removal of the tissue for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prompted a simple cyst of the ovary. All patients underwent intravenous antibiotics to prevent infection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general statistics between the cefazolin sodium group and the cefazolin sodium + me-tronidazole group in the gynecological surgery alon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f-ficacy of perioperative prophylactic anti-infection. Conclusion: The cefazolin sodium group alone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perioperative preventive anti-infective treatment in gynecological sur-gery patients, and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KeywordsCefazolin Sodium, Gynecological Perioperative, Prevention, Clinical Efficacy头孢唑林钠在妇科围手术期预防性抗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徐珍,曾曼曼,张钰,李洁明,徐丽群**通讯作者。
1558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临床分析
1558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临床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九医院药剂科广西北海 536000)【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方法:对1558例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00%的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头孢呋辛和头孢噻肟钠频率最高。
43.32%的患者术前0.5 h用药,56.68%在切断脐带后用药。
11.88%患者用了2~3种的抗菌药物。
不同的用药种数及用药时机、以及一次性用药与术后持续用药之间比较,均示对感染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
结论:本组存在着抗菌药物选药档级偏高、术后用药时间长和联用率高等不合理情况,应予以干预。
【关键词】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abstract】the objective: to analyze perioperative hospital cesarean section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methods: 1558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perioperative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100% of the patients used antibiotics, cefuroxime and cefotaxime sodium frequently. 43.32% of the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0.5 h, 56.68% in the umbilical cord cut off after the medication. 11.88% patients with 2 or 3 kinds of antibiotics.number of different kinds of medication and medication timing, and time between drug administration and continued after the comparison are shown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p> 0.05). conclusion: the group of the existence of file-level antimicrobial drug selection and high postoperative medication for a long time and combined with high rate of irrational, should be intervention. key words cesarean section;【keywords】cesarean section ;perioperative ;antibacterial drugs ;rational drug use【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056-01剖宫产手术为清洁一污染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较为普遍,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的相关规定,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研究
围手术期应 用抗 菌药物是外科作 为预防和控制 手术部位 使用指 征 、 用药时机选 择不 当 、 药时 间过长 、 用 选用药物不恰 用法用量不正确 、 不合 理联合用药 、 药物溶媒选用不 当[ S l 。 感染的有效方法。抗生素 的应用能 治愈并挽救许多 患者的生 当、 命; 但抗生素 的存在易 导致 毒副反应 , 细菌耐药性 , 二重反应 , 21预防性抗 菌药物使 用率较高 , . 无抗 菌药物使用指征下使 用 过敏反应等不 良后果 , 从而 给患者的经济 、 健康乃至 生命 造成 抗菌药物。 重大影 响。针对这一特点 ,0 4年卫 生部颁布《 菌药物临床 20 抗 张丽[ 9 1 究发现表明 , 类 手术 不需常规预防使用抗菌 等研 I 应 用指导原则》 规范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 l 院根据指导 药物 ,不必要使用抗感染药 物的情况下也广泛采用抗感 染药 1 。我 如 疝修 补术等 , 无论手术切 口是 原则开展 了一系列工作 , 但仍存在部分 问题 。本文 旨在推动围 物预 防感 染 , 甲状腺 切 除术 、 手术期抗生 素的进一 步合理使用 ,笔者 通过对近年来 围手术 清洁切 口还是非 清洁切 口, 几乎都使 用了抗菌药物。 期 抗生 素应用 的有关 文 献及本 院 临床应 用 情况 进行 调查 分 2 . 2用药时机选择不当 析, 研究 了抗生素在 围手术期 的应 用现状 , 探讨 了抗生素使用 用 药时机选择不 当会影 响药物对抗感染的效果 。 刘连杰f o l 过程 中存在 的问题 , 以此寻找指导抗生素合理应用 的方法 。 研究发现 , 直肠 癌手术 中, 醉诱 导期应用抗菌药物可明显 在 麻 1抗菌药物在 围手术期 的临床应用现状 降低切 口感染率 , 在手术或污染后 3 但 h再给抗菌药物已不能 11 . 围手术期 的定义 降低感染率 。 赵培西 通过 对该 院 10例心脏手术 I 等 0 类切 口 围手术期是指 围绕手术 的一整个全过 程。从病人决定接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表 明 ,初 次给药时机选择不合理 受手术 治疗 开始 , 到手术治疗直 至基 本康 复均属 于围手术期 , 的 7 9例 , 由于在心脏手术 中预防使用 的抗 菌药物绝大多数都 包 含 手 术 前 、 术 中及 手 术 后 的一 段 时 间 。围 手 术 期 具体 是指 是 B 内酰胺类药物『, 手 一 l 均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 】 1 而半衰期较 从确定手术治疗 时期 ,直 到与这次手术有关 的治疗基本结束 短 ,较长的时间间隔导致在手术 中抗 菌药物的血药浓度 达不 为止 , 时间在术前 5 7天至术后 7 1 ~ ~ 2天瑚 。 到理想杀菌效果 , 而错过 了最佳 的给药时机 。 从 1 抗 菌药物在 围手术期 的应用 . 2 23用药时间过长 . 抗菌药物在 围手术期 的应用较为广 泛。李炜清p 过 调查 嗵 用药 时间过 长是 围手术期不合理使用抗感染药 物的主要 研究发现 ,在该 院外科 、骨科 、泌尿科 、五 官科 的使用率为 表 现 。过早 或术 后 长 时 间使 用 并 无 益 处 。张鑫 奎 等 研究 发 现 , 10 眼科及妇科的使 用率分别 为 4 %及 9 %。王羽凝H 该 在术前 1 2天 ,甚至更早就 开始使 用抗菌药物这种使用方法 0%, 2 3 对  ̄ 院 2 6例普 外科 围手术期 抗 菌药 物使 用情 况进 行 了调 查分 非但 达不到预防术后切 口感染 的 目的 ,而且还 会引起机体菌 4 析, 结果显示 ,4 2 6例普外住院手术患者全部应用抗 菌药 , 涉及 群失调或产生耐药菌株l。 l 用药时 间过长预防用药与 围手术期 引 7大类 4 个 品种 , 中 , 3代头孢 菌素是 临床 医师首选药 。 用药 的 目的相违 背 , 5 其 第 不仅会 造成药物资源 的浪费 , 增加患者 的 联合用药比例达 6 . %。 05 梁翠玲 对该 院外科病房 5 2 7 等 6 例手 经 济负担 ,而且 还会导致细菌耐药性 的产生及 患者机体菌群 给临床治疗带来 困难 ; 时间较短 术患者 的抗菌药物使 用情况进 行 了回顾性 分析 ,结果 显示 , 失 调发生院 内耐药 菌感 染 , 5 2例患者 围手术期全部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 6 使用率 1 0 的清洁手术者尽量不用抗菌药物。 0 %。 抗菌药物的应用大大 降低 了感染 的发生率 ,6 5 2例清洁手术患 24用法 用量不正确 . 者术后发生切 I感染 1 , : 1 例 医院感染 发生率为 01%。 国庆I . 8 朱 6 1 在 围手术期抗 菌药物的使用过程 中的用法用量不正确 的 等通过对该 院 13 例 骨科 围手术期 抗菌 药物使 用情 况进行 现象也较为普遍 。张赞玲f 调查发现 , 00 l 5 等 在该院 的部分病例使 分析 , 结果显示 ,0 0 13 例患者 中,0 . 10 %使 用抗 菌药物。 0 通过研 用头孢 曲松钠及头孢尼西钠时存在用法用量 问题 。 究表明 , 菌药 物在各 医院各科室使用情况普 遍 比较广泛 , 抗 抗 25其他 . 菌药物的使用率较高 。 除 以上所谈 的四点外 ,围手术期预 防性应用抗感染药物 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 的问题分析 还存 在选药不 当 、 联合用 药较多 、 物溶 媒选用不 当等 问题 。 药 经前文研究 表明 ,抗菌药物在 临床各科 室中使用较为广 选药不 当及 联合 用药较多主要是 因为在 临床上 发现根据经验 泛 , 菌药 物的使用 能有 效抑制感染 的产 生。例如 , 抗 术后生殖 用药有很 大的盲 目性 , 不送 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 , 当感染治 道感染是妇科手术后主要并发症 ,通过抗菌药 物的应用能有 疗效果 不明显时再选用另一种抗菌药 物或换 为更 高级的抗菌 效预防生殖 道的感染同 。抗菌药物使用 对预 防术后感染效果显 药 物 , 这样容易导致 细菌耐 药和治疗失败 。 著, 但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的一 些问题依 然存在。围手 术期 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 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 无抗菌药 物 通 过研 究发现 ,抗菌药物在 围手术期 的实际应 用过程 中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延长用药并不能进一步降低SSI的发生率
四、注意事项
1、必须重视无菌技术 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不能代替无菌操作
2、严格控制术前预防用药
3、如果经检测认定在病区内某种病原菌所致SSI发病率异常增
高时除追究原因外,应针对性预防用药
三、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方法
三、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方法
1、术前半小时(通常在麻醉诱导期)
使用1次、 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完 保证在发生污染前血清和组织中的抗生素达到有效药物浓 度(> MIC90)
2、术中 如果手术超过4小时,术中追加1次 (长半衰期抗生素头孢曲松不需追加剂量)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一、预防用抗生素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 各类手术术中污染程度 • 手术创伤程度 • 最易引起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病原菌 • 手术持续时间
二、适 应 征
1. Ⅱ 类切口(清洁-污染)及部分Ⅲ 类(污染)切口手术 主要是进入消化道 、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的手术
2. 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 心脏人工瓣膜置换、人工血管移植术、人工关节置换术
3.清洁大手术 (手术时间长创伤大一旦感染后果严重)
开颅手术、心脏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
4.患者有感染高危因素 老年患者口 即清洁切口,应注意严格的无菌技 术及细致的手术操作,大多无需使用抗生素
2、已有严重污染的多数Ⅲ 类(污染)、Ⅳ(污秽感染)切口手术(如开放创伤、 消化道穿孔 等), 应在手术前即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及术后 继续应用,不列为预防性应用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AKI
Duration >24h
CDI
Branch-Elliman W, O’Brien W, Strymish J, et al. Association of duration and type of surgical prophylaxis with antimicrobial-associated adverse events[J]. JAMA surgery, 2019, 154(7): 590-598.
0 类切口
I或II类
体表无切口或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操作以及经皮腔镜操作
I类切口
Ⅰ类切口( 清洁手术)
不涉及炎症区,不涉及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经过完整 皮肤的手术
II类切口 Ⅱ类切口( 清洁-污染手术)
泌尿生殖道手术, 或经泌尿生殖道手术,可能污染
II类切口
Ⅲ类切口( 污染手术)
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
器官或腔隙:盆腔或阴道残端蜂窝 织炎或脓肿,子宫内膜炎
三、哪些手术需要用抗菌药物
1. 手术切口类别
手术切口的类型及患者自身具备的感染危险因素决定了是否需要抗菌药物
病案首页切 口类别
指导原则切口类别
妇产科手术
无切口
非切口手术
经血管介入诊断手术、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术、羊膜腔注射引产术以 及羊膜腔穿刺术
备备选
多数II、III类切口妇 第一、二代头孢菌
科手术
素±甲硝唑, 或头
霉素类
克林霉素0. 6 -0. 9 g/次,q8-12 h 头孢曲松 1- 2g·/次, q24 h
+ 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
抗生素在会阴侧切术中应用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
抗生素在会阴侧切术中应用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4-01-14T09:59:14.0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作者:宁芬蓉[导读] 在会阴过紧,胎儿过大,减少会阴裂伤、降低母婴病理情况出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宁芬蓉(广西横县人民医院产科 530300)【摘要】目的观察会阴侧切术中应用抗生素防止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足月妊娠自然分娩,并且符合会阴侧切术指征的产妇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
对照组常规会阴切开,缝合,消毒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手术当日开始加用,比较两组会阴切开术后切口感染,切口愈合情况、最高体温情况。
结果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切口愈合及最高体温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抗生素应用不能预防切口感染,术后不必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
【关健词】抗生素会阴侧切切口感染预防【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222-01 在自然分娩过程中,选择性会阴侧切术是一种为避免会阴及盆底组织严重裂伤,缩短第二产程,加速分娩常用的产科手术。
在会阴过紧,胎儿过大,减少会阴裂伤、降低母婴病理情况出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随着近年来缝合材料及缝合技术的改进及提高,会阴切口愈合率提高,但仍存在切口感染的可能,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已被广泛接受,但对抗生素过分依赖和滥用,导致细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合理应用抗生素已成为全世界最为关注的问题。
但会阴切口感染,影响产妇身心健康,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产妇家庭经济负担,针对这个问题,本研究随机分组,以评价其临床应用的价值。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横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6月产前无感染征象正常分娩会阴侧切术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年龄17-36岁,孕周37-42周,产程7-15h,平均8小时,无感染指征、无滞产、无会阴切口加深,无内科合并症,血红蛋白在80g/L以上。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概述近年来,抗菌药物在预防细菌感染、治疗感染性疾病、降低病死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增的同时,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及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1、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及意义抗菌药物在外科领域预防性应用是指给予择期手术的病人预防性使用某种抗菌药物,此病人不应有潜在的炎症或感染,预防性用药的主要目的是抑制细菌对手术野的污染或感染。
换言之,是适时的抑制初次接种的微生物定植、繁殖和扩散,降低术后感染并发症。
临床对照试验已证实,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因而可减少发病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的使用,并可减少脓毒血症的死亡率。
2、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政策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自2004年起,卫生部先后颁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32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等法规文件,其中都涉及到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问题。
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1)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细菌学特点SSI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次是肠道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等)。
病原菌可以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但以内源性为主,即来自患者本身的皮肤、黏膜及空腔脏器内的细菌。
其中,皮肤携带的致病菌大多为革兰阳性球菌,但在会阴及腹股沟区,皮肤常被粪便污染而带有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
在胃肠道、胆道、泌尿道、女性生殖道切开手术中,SSI典型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肠道杆菌,同时,在结直肠和阴道,还存有厌氧菌(主要为脆弱类杆菌),它们是这些部位器官/腔隙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评价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评价目的研究医院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
方法对医院妇产科病区的出院病历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全部手术患者都应用了抗菌药物,选用品种存在不当之处。
结论医院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主要问题有,一用药时间偏长,二用药品种偏高档。
标签:抗菌药物囤手术期妇产科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外科合理运用抗菌药物来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妇产科手术术后感染非常多见而且多发,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引起十分严重的后果,因而,在妇产科围手术期用抗菌药物是很必要的。
但近几年来妇女患者滥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现象却十分普遍,其中存在了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在用药物品种的选择、用量、用法、用药时间等方面都存在了一定量的随意性,进而导致了细菌耐药性、医院发生感染几率不断增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断增高以及医疗费用不断膨胀等大量的问题,因此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已经变得非常重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够大大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几率,从而控制耐药菌的传播等等,尤其是由于产妇以及新生儿是特殊人群,应用用抗菌药物不仅要考虑产妇的安全,还要考虑到抗菌药物经过乳汁从而对新生儿产生的影响,这些也是必须引起的关注。
一.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是选取妇产科出院病例,其中以2008年8月~2009年2月出院为对照组,用2009年8月~2010年2月出院做为规范组。
其中对照组105例,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36.5岁,≥60岁有23例,这其中剖宫产术37例(35.2%),经由腹、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31例(29.5%),输卵管卵巢切除术37例(35.2%);而规范组98例,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38.5岁,≥6o岁23例,这其中剖宫产术35例(35.7%),经由腹、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26例(26.5%),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有37例(37.8%)。
这两组病例数、平均年龄数、≥60岁患者比率、手术类型差异有无显著性,是否具有可比性。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精品文档
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包括切口感染以及切口以下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SSI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
约占外科病人医院感染的35%40%
SSI诊断标准
手术部位感染(SSI)
切口浅部感染 切口深部感染 器官/腔隙感染
胆囊切除术 2 100.0 0
0
不同种类手术的SSI类别
手术类别
SSI类别(%) SSI数 切口浅部 切口深部 器官/腔隙
小肠手术
66
52.3
35.4
12.3
大肠手术 子宫切除术 骨折开放复位 截肢术 人工髋关节 人工膝关节
691
58.4
172
78.8
123
79.7
190
69.0
830
73.6
259
切口浅部感染
术后30天内发生、仅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 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 1.切口浅层有脓性分泌物 2.切口浅层分泌物培养出细菌 3.具有下列症状体征之一:疼痛或压痛、肿胀、红 热,因而医师将切口开放者(如培养阴性不算感染) 4.由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浅部SSI 缝线脓点及戳孔周围感染不列为手术部位感染
不同种类手术部位的器官/腔隙感染
头颅、脊柱:脑脓肿、脑膜炎、脑室炎、脊髓脓肿 胸部:乳腺脓肿、乳腺炎、纵隔炎、肺脓肿、脓胸、 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包炎 腹部:腹腔内感染(腹膜炎、腹腔脓肿) 生殖道:子宫内膜炎 骨关节:骨髓炎、关节或滑囊感染、椎间隙感染、鞘 套感染 血管:静脉或动脉感染
SSI发生率
1284 190 26781 830 13352 259
14.8 3.1 1.9
单次剂量头孢呋辛在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的临床观察
单次剂量头孢呋辛在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单次剂量头孢呋辛在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的合理性及其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100 例择期剖宫产的健康产妇,随机分为围手术期单次剂量用药组(实验组)和术后传统用药组(对照组)各50例(n=50),进行前瞻性随机实验,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和经济学效果,并作统计学对比分析。
结果两组术后体温、腹部切口愈合、白细胞计数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母乳喂养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及抗菌药物费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单次剂量头孢呋辛在择期剖宫产围手术期能有效地预防术后感染,是合理可行经济的方法。
标签:单次剂量抗菌药物;剖宫产术;预防感染剖宫产术属于相对无菌的Ⅱ类手术,手术过程中难免微生物入侵切口而污染等,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是十分必要的。
传统的方法我院常采用术后“二联抗”连续用药5-7天,存在用药时间长、不良反应多等缺点。
而且,因抗菌药物的使用污染了母乳,母乳喂养对新生儿带来了风险,也给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带来了一些困难。
使母乳喂养与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之间产生矛盾,以及尽早母乳喂养等问题。
因此,剖宫产围手术期单次剂量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我们医务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择期剖宫产手术产妇100例,年龄20-36岁,体重55-75kg之间,体温正常,无内外科疾病,无妊娠期高血压症、前置胎盘等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血常规血红蛋白≥90g/L 白细胞计数≤10×109/L,无临产先兆及术前感染迹象,阴道检查2次以下,无药物过敏史。
两组在年龄、孕期、体温指数、术前血红蛋白等各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实验组用药,于钳夹脐带后给予头孢呋辛Inj.2g+0.9%NS Inj. 100ml/iv.gtt/st!于30分鐘内滴毕,术后停止使用一切抗菌药物。
抗生素在妇产科临床中合理应用
抗生素在妇产科临床中合理应用目的:观察抗生素在妇产科临床的用药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
方法:收集本院40份妇产科手术的出院病历,分析研究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结果:40份病例中有36份(约为88.89%)使用了抗生素治疗;其中25.00%接受的是单一抗生素治疗,58.33%采用二联用药,16.67%采取三联用药。
主要以β-内酰胺为主,另有硝基咪唑类、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等16余种。
预防性用药22例(占62.5%)中围手术期使用的占40%,术后使用的占60%,抗生素给药频率分为一日一次,一日两次,一日三次。
结论:妇产科临床手术对于抗生素种类的选取及应用基本符合要求,但是在用药方式、给药频率、使用指征等方面还有欠缺和不足,有待完善。
标签:抗生素;妇产科手术;合理用药作为临床四大主要学科之一的妇产科主要负责研究女性分娩、生殖器官疾病及妇女保健等。
而妇产科手术不是绝对的无菌手术,存在感染的可能性,因此,抗生素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常情况下,妇产科手术的预防手术感染期不超过24小时,从切开切口到缝合的这段时间抗生素的使用是关键时期,也最重要。
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妇产科手术后感染起到有效预防的作用。
反之,不合理的应用抗生素可能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增长,医源性疾病的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使患者的健康得不到保障,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为确定抗生素的使用是否科学合理,有无滥用情况,我们对我院妇产科手术使用抗生素的病历进行了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9年及2010年妇产科手术出院的病历40份,年龄在22~64歲,平均年龄30.23±10.12岁。
手术类型有:剖宫产,经腹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囊肿剥除术等。
1.2 方法:通过查阅病历,将患者的年龄,一般情况,手术切口类型,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的种类,途径,频率,给药时期编制成调查表,进行统计和分析。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原则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原则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主要目的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
但是,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不在此范围内。
预防用药的原则是根据手术切口类别、手术创伤程度、可能的污染细菌种类、手术持续时间、感染发生机会和后果严重程度、抗菌药物预防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和经济学评估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但是,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并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预防措施。
对于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脏器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但在以下情况下可考虑预防用药:①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③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④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
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的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通常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污染手术(Ⅲ类切口)已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
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污秽-感染手术(Ⅳ类切口)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术后继续,不属于预防应用范畴。
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应根据细菌感染的类型、药物的抗菌谱、药物的毒副作用、对细菌的耐药性以及患者的药物过敏史等方面进行考虑。
1.在选择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时,需要考虑手术切口类型、可能的污染菌种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及药物是否能够在手术部位达到有效浓度等多种因素。
2.选择应具备对可能的污染菌针对性强、有充分的预防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适当的品种。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容易导致SSI的危险因素 患者因素
高龄(大于70岁)、营养不良、糖尿病、免疫低下等。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J]. 中华外科杂志,2006,23:1594-1596
案案例:例
20
术前处理
术前住院时间过长、用剃刀剃毛、剃毛过早、手术野卫生状况差(术前未很好沐浴)、对有用药 指征者未用抗菌药物预防等。
2009卫计委征求意见稿
案例患者有无预防用药的适应症?
• 患者此次入院的目的是治疗胆囊炎,入院时,患 者感染的症状较局限,血常规、体温均正常,腹 部B超提示胆囊功能尚可,根据2011年《急性胆道 系统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该患者为急性胆囊 炎(轻度),可不考虑药物治疗。
• 手术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为I类切口,根据 《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 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I类切 口原则上不需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仅在特殊情况 下可考虑预防用药,如:存在高危因素。
6
• 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
• 三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 • 二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 • 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 • 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
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 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
缝线脓点及戳孔周围有分泌物不列为手术部位感染。
15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J]. 中华外科杂志,2006,23:1594-1596
切口深部感染
术后30天内(若有人工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人工 关节、大块人工修补材料等则术后1年内)发生、累及切口深部筋 膜及肌层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 ➢从 切 口 深 部 流 出 脓 液 。 ➢ 切口深部自行裂开或由医师主动打开,细菌培养阳性且具备下列 症状体征之一:①体温>38℃;②局部疼痛或压痛。 ➢ 临床或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发现切口深部有脓肿 ➢ 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深部感染。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2讲课文档
• (1)供应手术室空气的质量。 • (2)手术室中的人数。 • (3)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走动与说话。 • (4)工作人员的服装与手术盖布的质地。棉织品易产生纤维
絮,与空气中的浮游菌,微粒形成气溶胶,增加感染机会。 • (5)保洁及空气消毒不到位。
• (6)手术间内温湿度不适宜,温度过高,工作人员体内代谢快易出 汗,影响操作并增加切口感染的机会,温度过低易发生低温功能 障碍影响术后恢复。
★ 在任何部位,手术切口感染大多由葡萄球菌引起。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针对的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第三十页,共65页。
三 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
第三十一页,共65页。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
• 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 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第三十二页,共65页。
• II类切口(可污染的切口)手术必须切开空腔脏器 的切口, 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阴道、以及隐狼、会阴部手 术。如。胃大部切除术、单纯阑尾切除术、全宫切除术、输 尿管切开取石术、胰腺手术、剖宫产。
• III类切口(污染切口) • 化脓性阑尾炎、糖尿病足足趾切除术、胃溃疡并穿 孔
手术、各部位脓肿切开引流、化脓性腹膜炎
第二十四页,共65页。
• 1.4 手术类型,污染手术与无菌手术先后顺 序不合理,有些医生消毒隔离意识淡漠,缺 少整体观念,常常按自己的意愿随意安排手 术。
第二十五页,共65页。
• 1.5医疗用具的污染 麻醉护理操作中使用的 监护仪导线、中性电极导线、配电盘的导线 以及各类仪器的电源连接线等易被污染,但 消毒时不易引起注意或消毒不彻底,形成交 叉感染源。
定物外露情况时,该手术纳入Ⅱ类切口管理
剖宫产术围术期短期预防性应用抗菌素的疗效
剖 宫产 术 围手术 期短程 应用 头孢 噻肟 钠预 防术 后感
( 接第 6 上 6页 )
( 责任编 辑 : 况荣 华)
和文献 的报 道均 无 明显 差 异 , 江 西 省 妇 幼保 健 院 但
肿 瘤科 有 1例患 者与其 他 患者有 三 点不 同之处 。首 先 此 患者 行 奈达 铂 静 脉输 液 约 1 2mi ~ n中出现 症 状 。其 次最 早 出现 的症 状 是 胃部 痉挛 感 恶 心 , 而 继 出现 呕吐 。第 三是患 者 出现 了尿失禁 。这 就提 示在 临床 护理工 作 中要 严 密观 察 患 者 的 不 同病 情 变 化 , 对于 可能 出现 的严 重不 良反 应 应 有 预 见性 , 以便 积
响, 有利 于母 乳 喂养 , 轻乳胀 和利于产 妇早 日下 床 减 活 动 , 快恢 复体 力 和 肠 蠕动 , 进 子 宫 收缩 , 少 较 促 减 产 后 出血 , 速产 妇康 复 。本 研 究结 果 显 示 A 组 术 加
后 子宫 复 旧情况 好 于 B组 。因此 , 宫产 术 围 手 术 剖 期 短程 应用 抗生 素是安 全合 理 、 济有 效 的。 经
采用 S S 3 0统 计 学 软 件 进 行 数 据 分 析 。 P S 1.
疾 病 , 置 胎盘及 产 后 出血等 产科 合并 症及 并发 症 , 前
药 物 、 物 过敏 。将 7 例 患 者按 随机 数字表 法 分为 食 2
A 组 和 B组 , 3 各 6例 。2组 在 年 龄 、 周 、 次 、 孕 孕 术
间短 , 药费 用低 , 仅 可 减 轻 患者 经 济 负 担 , 且 用 不 而 由于应 用抗 生素 的疗 程 短 , 以大 幅度 减 轻 医 务 人 可
头孢唑林钠对预防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效果分析
56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6月上第21卷第16期·临床研究·作者简介:周艳(1984.02—),女,汉族,大学本科,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临床药学。
头孢唑林钠对预防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效果分析周艳(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州 贵阳 550001)【摘要】目的:分析头孢唑林钠对预防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5862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931例,围术期中预防性应用头孢唑林钠1天)和对照组(2931例,围术期中预防性应用头孢唑林钠3天),对比两组剖宫产患者术后热病率、生殖道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观察两组产妇术后体温情况、术后2天 WBC 计数绝对值、退热时间、血象升高情况、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
结果:研究组剖宫产患者术后热病率、生殖道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平均体温、术后2天 WBC 计数绝对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退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血象升高率和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剖宫产患者围术期间均未出现与头孢唑林钠相关的不良反应。
结论:头孢唑林钠对预防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感染具有显著的效果,尤其是预防性应用头孢唑林钠1天更有利于减少围术期感染,促进患者体温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医疗花费。
【关键词】头孢唑林钠;剖宫产;围手术期感染;效果【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3)16-0056-03围手术期是从病人决定需要手术治疗开始做好术前准备,手术后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防治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感染等。
围手术期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可以发生在手术切口处或者其他部位,如泌尿道、肺部等。
围手术期感染对患者的危害很大[1],可能导致感染扩散、败血症、休克等严重后果,增加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需积极加强防治,如在手术前和手术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手术室环境清洁,减少术中切口污染的机会,术后加强患者伤口护理等。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02
术后30天内发生、仅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
切口浅部感染
01
缝线脓点及戳孔周围感染不列为手术部位感染
由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浅部SSI
05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切口深部感染 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发生、累及切口深部筋膜及肌层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 从切口深部流出脓液 切口深部自行裂开或由医师主动打开,且具备下列症状体征之一:①体温> 38℃;②局部疼痛或压痛 床或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发现切口深部有脓肿 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深部感染 感染同时累及切口浅部及深部者,应列为深部感染
手术类别
手术数
SSI数
感染率(%)
冠状a架桥术
10936
456
4.2
血管手术
4056
318
7.8
胃手术
264
29
11.0
肝、胆管、胰手术
120
15
12.5
胆囊切除术
82
2
2.4
不同种类手术的SSI发生率
小肠手术
646
66
10.2
大肠手术
711
691
9.7
子宫切除术
7127
172
2.4
骨折开放复位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以便观者准确的理解您传达的思想。
01
因而医师将切口开放者(如培养阴性则不算感染)
具有下列症状体征之一:疼痛或压痛,肿胀,红热,
04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2024)
引言概述:妇产科领域的感染和炎症是常见问题,抗生素的使用在这个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正确或滥用的抗生素使用可能会导致多种问题,包括耐药性的增加和不良药物反应。
为了帮助妇产科医生正确、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本文将探讨妇产科抗生素使用的准则和指南。
正文内容:一、抗生素的适应症1.阴道感染:包括细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感染等。
根据病原菌类型和耐药性情况,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2.上生殖道感染:如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
常见的病原菌有淋菌、衣原体等,针对不同病原菌的敏感性进行抗生素选择。
3.下生殖道感染:如宫颈炎、阴道裂口炎等。
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选用适当的口服或局部使用的抗生素。
4.阴道手术前后感染预防:在妇科手术前后使用适当的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
5.产褥感染:如宫腔感染、乳腺炎等。
根据病原菌类型和抗生素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二、抗生素的选择原则1.谨慎使用广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常常使用于涉及多种病原菌的感染,但也容易导致耐药性的增加。
在明确病原菌类型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狭谱抗生素。
2.选择具有活性和渗透性的抗生素:某些抗生素对妇产科常见病原菌活性较强,如青霉素类对革兰阳性菌的活性较好。
抗生素在感染部位的渗透性也会影响其疗效。
3.考虑孕妇和哺乳妇女的特殊情况:在妇产科应用抗生素时,特别需要注意孕妇和哺乳妇女的特殊情况。
一些抗生素对胎儿或乳汁中的婴儿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谨慎选择。
4.注意过敏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抗生素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避免引起过敏反应。
同时,抗生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需要注意,避免不良药物反应。
三、用药剂量和疗程1.合理确定用药剂量:用药剂量的确定应考虑患者的体重、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
合理的用药剂量可以保证药物在体内的浓度达到治疗效果所需水平。
2.临床症状的改善后应持续用药:抗生素治疗中,临床症状的改善并不意味着病原菌已经清除。
因此,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以避免感染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