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有意义的教育
追寻“四有”数学课堂
![追寻“四有”数学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80cea565a98271fe910ef9d7.png)
追寻“四有”数学课堂作者:王军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62期审视当下课堂,数学渐渐消退了它的独特魅力。
过分强化应试能力的培育,一味追求深题、难题,对学习的主体——儿童却置之不理。
追寻“四有”数学课堂,就是顺应儿童自然发展的规律,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引导儿童过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生活。
《真分数和假分数》是在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对分数意义的扩充和完善。
怎样在本节课上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既有趣又有效呢?1.这样的情境有趣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这与老师创设的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很大的关系。
“猪八戒吃西瓜”【案例描述】师: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猪八戒得到一个西瓜,他想到师徒四人,就平均分成了四份,他吃了其中一块,猪八戒又馋了,又偷吃了一块;由于吃得不过瘾,于是他接着吃了第三块和第四块,全部吃掉了。
师:提问: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分数?你能用一张圆片表示其中的一个分数吗?并说说它表示什么意思。
生:(展示汇报)……【案例分析】运用“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滑稽的人物,诙谐的解说,成功地营造出乐学氛围,既把学生带入故事,又带入思考中,让学生愿意在故事中寻找分数,既巧妙地进行复习铺垫,又引出今天所需要的问题,从真分数的意义顺利地过渡到假分数的意义。
这样的情境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指向数学活动的本质,老师通过猪八戒想吃几份这样的饼,不断增加分数单位,由真分数意义的理解自然地过渡到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假分数,有效凸显了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觉得数学好玩。
2.这样的合作有需只有有需要的合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认为:“学习中有两种东西是最重要的,一是信心,二是与人合作。
”教学中怎样创造契机,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需求呢?“逼学生去合作”【案例描述】师:如果猪八戒再吃一块,共吃了5块,用一个什么分数表示呢?你能用自己手中的一个圆片画一画吗?生3:还需要一个圆。
在词语体悟中追寻意义——《秋天的怀念》教学随感
![在词语体悟中追寻意义——《秋天的怀念》教学随感](https://img.taocdn.com/s3/m/9b2b31f8b8f67c1cfad6b8d5.png)
师
史 铁 生 是 如 何 描 写 自己 瘫 痪 后 的 心
态 的?
活, 是青 春 , 是力 量 。听着 这样 的歌 声 ,
刚刚瘫痪 的年青 的史 铁生 内心的痛 苦油
然而生 。
生 师
暴怒无 常。 具体是 怎样描 写“ 暴怒无 常” 的呢?
“ 瘫痪” 只是 一个 病理 学 词语 , 但是 在 细
动, 有 一 些 絮 絮 叨 叨 。还 有 动 作 描
写——“ 她 高兴地 一会儿 坐下 , 一会 儿 站
起” , “ 她也笑 了 , 坐在 我身 边” , 我认 为母
“ 真切而长” 。也 许是他 已经从绝 望 中走
出来 , 平 和了许 多 , 能够 面对 自己的瘫痪
了, 妈妈 由衷地 高兴 。
亲高兴得 有 些 手足无 措 了, 像个 兴 奋 的 孩子 , 坐在 “ 我” 的身边 , 母 亲和“ 我” 的距
生 因为在第 一段 中, 史铁 生 狠命 地捶 着腿 说: “ 不, 我 不 去。 ” 而现在, 他说 : “ 好吧。 就 明天。 ”
可能是 因为什 么?
生 我觉得 , 史 铁生说 烦 妈妈 , 有一 种 嗔怪 , 这恰恰 是对 妈妈 说 的真 心话 , 妈妈 很开 心 。因为“ 我” 瘫痪后 , 总是 喜欢看雁 阵 、 看落叶 , 却很少和妈妈讲话 。 生 我认为 , 史铁生 刚刚瘫痪 的时候 , 和妈妈 讲话都是 “ 短 而生 硬 的 ” , 例如 “ 不, 我 不
手边 的东西摔 向四周 的墙壁 。 ” 师 同学们 , 想一想 , 史铁 生瘫痪 后 内心 的痛
苦很深 , 为什么只是写这两个场景 呢?
生
因为他 坐 在 轮 椅 上 只 能够 望 窗 外 的 蓝
追寻教育家精神的人生意义
![追寻教育家精神的人生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de34d7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a.png)
追寻教育家精神的人生意义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而教育家则是为了培养和引导下一代的重要角色。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付出,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追寻教育家精神不仅仅是为了向他们致敬,也是为了感悟到教育家身上的伟大品质,并将其融入自己的人生中。
首先,追寻教育家精神意味着追求知识与智慧。
教育家既是知识的传承者,也是知识的创造者。
他们具备广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洞察力,注重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事物。
追寻教育家精神,意味着我们也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有价值的人。
其次,追寻教育家精神需要具备激励他人的能力。
教育家从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激发学生内心的火花。
他们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以正确的方式激励和引导他们。
追寻教育家精神,意味着我们也应当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需求,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特长。
与他人交流和互动时,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潜能和兴趣,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从而帮助他们展现最好的一面。
此外,追寻教育家精神也要求我们关注社会公益和责任。
教育家深知培养出的学生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注重教育的公益价值。
他们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还关注他们的综合发展和社会责任。
追寻教育家精神,意味着我们也应当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可以志愿者活动,投身公益事业,关注社会问题并尝试给予解决办法。
通过这样的行动,我们能够更加感悟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并促进社会的进步。
最后,追寻教育家精神的人生意义在于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力。
教育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实现潜能的挖掘和发展。
他们在学生的心灵中植下种子,并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滋养。
追寻教育家精神,意味着我们也要反思自己对他人的影响。
我们需要在行为和言语中给予他人积极正能量,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通过成为他人的榜样,我们不仅为他们提供正面的力量,也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
总结起来,追寻教育家精神的人生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
教育的意义美句
![教育的意义美句](https://img.taocdn.com/s3/m/5379cae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7.png)
教育的意义美句教育的意义美句教育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一座通往智慧和成功之门的桥梁。
无论是对个体还是对社会来说,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影响力。
以下是一些关于教育意义的美句,希望能够激发读者对教育的思考和热爱:1. "教育是培养心灵的火花,点亮知识的明灯。
"——乔馥这句话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培养人的内心和灵魂,点燃求知欲望和智慧的火花。
教育不仅仅是关于知识的传授,它更重要的是引导人们思考、自主学习和成长。
2. "教育是种子,播种在孩子心中,终将开出美丽的花朵。
"——泰戈尔人类的未来寄托在孩子身上,而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在教育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像是一粒种子,通过教育的浇灌和栽培,他们可以在未来绽放出独特的魅力和才华。
3. "教育是生活的理念,是人类进步的引擎。
"——爱因斯坦教育不仅仅涉及到学校和课堂上的教学,它贯穿于整个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育有助于人类思考、创新和进步,是推动社会和文明发展的引擎。
4. "教育不仅是予取,更是养成良好品格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培养人的品格和价值观。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学会如何成为有道德和思想的公民,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教育是拥有翅膀的礼物,让人们飞向自由和独立的天空。
"——阿拉伯谚语教育赋予人们翱翔于知识的天空的能力和自由。
只有通过教育,人们才能够自由地思考、表达和追求自己的梦想。
教育给予了人们拓展视野和改变命运的机会。
6. "教育是改变世界的最强力量。
"——曼德拉教育可以消除人类的无知和偏见,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和谐。
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7. "教育是一辈子的行动艺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杜威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教学,还包括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红色旅游的教育意义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与革命精神
![红色旅游的教育意义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与革命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9b03fb6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e.png)
红色旅游的教育意义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与革命精神红色旅游的教育意义: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与革命精神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以红色文化遗址和革命历史纪念地为主要旅游景点,逐渐成为很多人热衷追寻的目标。
这种旅游形式不仅令人由衷地向往和敬仰,更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红色旅游以其独特的方式,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与革命精神,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历史、珍视和继承红色基因。
一、了解革命历史与英雄人物红色旅游提供了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的绝佳机会。
通过参观红色文化遗址,人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历程和伟大成就。
比如,红军长征中的爬雪山、过草地等处,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红色文化遗址,参观它们可以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辛和英烈的牺牲精神。
同时,红色旅游也使人们有机会深入了解那些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英雄人物。
无论是毛泽东、朱德、刘伯承等伟大革命家,还是那些为革命事业付出生命的普通革命者,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在红色旅游中得到了生动呈现。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对这些英雄人物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二、激发爱国主义情怀红色旅游是激发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途径之一。
爱国主义情怀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良好品质,是培养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保障。
通过参观红色文化遗址,人们可以深入感受那段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的历史,增强爱国之情。
在红色旅游中,人们会亲眼见证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牺牲的英雄事迹,看到红军战士的血泪和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这种亲身感受会激发人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对革命先烈的尊敬。
红色旅游通过现实和历史的对照,使人们更加明白和珍视当今的和平环境,坚定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三、传承革命精神红色旅游有助于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引领人们秉持崇高的革命理想和价值观念。
参观红色文化遗址和革命纪念馆,人们可以近距离接触和了解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和坚定信念,受到他们的感召和激励。
红色旅游提供了与先烈零距离接触的机会,通过了解他们的生活背景、战斗经历和革命精神,人们可以从中受到启示,并将这种革命精神传承下去。
对孩子有教育意义的句子60句
![对孩子有教育意义的句子60句](https://img.taocdn.com/s3/m/129867c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0.png)
对孩子有教育意义的句子60句对孩子有教育意义的句子60句导语:成功的信念在人脑中的作用就如闹钟,会在你需要时将你唤醒。
这里本店铺为大家整理了60句具有教育意义的励志名言,希望你们喜欢。
1. 想急于得到所需的东西,一时冲动,草率行事,就会身遭不幸。
遇事时要多动脑,多思考,才能成功。
2.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
3. 趁着年轻,多出去走走看看。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4. 叶子的离去,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5. 不要只为一个人而活,你的人生,还可以拥有全世界。
6. 世界上1%的人是吃小亏而占大便宜,而99%的人是占小便宜吃大亏。
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源于那1%。
7. 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
8. 世界上没有绝对幸福圆满的婚姻,幸福只是来自于无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
9. 只有收获,才能检验耕耘的意义;只有贡献,方可衡量人生的价值。
10.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复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摧。
11. 面对梦想道路上的困苦艰难坎坷,执著是最好的利刃,它会帮助一个人劈开艰难,穿越困境,抵达铺满鲜花的梦想。
12. 如果我们都去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我们真会教自己大吃一惊。
13. 这个社会是存在不公平的,不要抱怨,因为没有用!人总是在反省中进步的!14. 困,你是人类艺术的源泉,你将伟大的灵感赐予诗人。
15.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每一个人不同的声音和谐融入到在的集体的声音当中。
真正的和谐就是在坚持不同的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于他人的一种宽容,一种融入。
16. 放弃是成熟与超脱;放弃是开明与豁达;放弃是智慧与潇洒。
17. 你可以选择坚持,也可以选择放弃。
没有对错。
我是说对爱情来说,但是重要的是坚持你的选择。
18. 真正的和谐决不仅仅是一个小区邻里之间的和谐,也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大地上万物和谐而快乐地共同成长;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
追寻红色记忆实施方案
![追寻红色记忆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c19a0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7.png)
追寻红色记忆实施方案在当今社会,红色记忆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激励人民的爱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并实施追寻红色记忆实施方案,对于加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红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历史遗产,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要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红色文化遗迹的维护力度。
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虚拟展示,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感受红色文化的历史价值。
二、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红色教育是培养和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途径。
要在学校、社区、军营等各个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和广大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可以组织参观革命历史遗址、举办红色文化讲座、举办红色革命题材的文艺作品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三、加强红色文化研究和传播。
红色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是推动红色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要加强对红色文化的研究工作,挖掘和整理红色文化的历史资料,编纂出版相关的红色文化著作,推动红色文化的学术研究。
同时,要充分利用传媒和网络平台,加大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和传播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红色文化的价值。
四、加强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红色文化产业是推动红色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要加强对红色文化产业的扶持和引导,鼓励企业和机构开展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创意设计、文化产品开发等工作,推动红色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同时,要加强对红色文化产业的监管,保护红色文化的原创性和独特性,避免商业化对红色文化的侵蚀。
五、加强红色文化交流合作。
红色文化交流合作是推动红色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红色文化交流,推动红色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和认知。
可以通过举办红色文化展览、举办国际红色文化论坛等形式,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推动红色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
六、加强红色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c3188d5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18.png)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红色精神也逐渐淡化,许多人对革命先辈的贡献和奋斗精神渐渐陌生。
我们应当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使之代代相传,成为我们奋斗的动力和信仰。
红色记忆,历史不能忘记的一页,我们应当铭记在心,让它成为我们不断前行的鞭策。
红色记忆是那些曾经用血和生命换来的珍贵财富,它不仅是一系列鲜活的事件,更是一段有意义的历史,是革命者们的时代精神,是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
我们应该积极传承红色精神,作为一种文化遗产,红色精神代表着一种精神气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
这种精神极其深厚,经久不衰,它代表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风范和特点,是我们党的灵魂所在。
红色精神,强调的是人民利益,崇尚革命意识,敢于拼搏,追求真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我们应该不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尤其是针对年轻一代的教育。
通过把红色教育引入到课堂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和奋斗历程,知道红色历史对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意义,并将红色精神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此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到革命先烈曾经活动过的地方去参观,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生活和历程,激励青年学生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红色精神。
对于社会各界而言,应该以学习和继承红色精神为核心,团结广大群众,共同警醒,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等正能量,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后,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我们更应该加强自身的红色信仰,铭记革命先烈的功绩,传承红色精神,更好地引领和推动未来的中国。
让红色精神温暖着我们的心,它将会是我们永久的信念和力量。
追寻意义:基于玛克辛·格林教育哲学的外语教育反思
![追寻意义:基于玛克辛·格林教育哲学的外语教育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68c410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8.png)
追寻意义:基于玛克辛格林教育哲学的外语教育反思车向前;李雪梅【摘要】基于玛克辛·格林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反思可见,我国外语教育在根本上应强调人文性、社会性,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语言习得理解世界,追寻意义;格林的"陌生人"理论启示外语教师需要以新的眼光反思既定的教学模式,并努力建立良好、开放的主体间性师生关系;而自由亲和的教学方法,融入了个体生活经验,有助于学生新奇感的建构.【期刊名称】《成都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4)005【总页数】4页(P24-27)【关键词】玛克辛·格林;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外语教育;陌生人【作者】车向前;李雪梅【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安 710032;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安 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9;G40-02一、引言随着我国外语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探求外语教育的本质,反思从事外语教育的教师角色与身份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要。
仅仅拘泥于传统和长期形成的教育教学内容老生常谈,只会令我们走入经验主义漩涡及诠释和论证的圆环之中,难以在认识上有新的本质的提高,也容易忽略概念变化的历史演进过程以及生活世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如何在纷繁的现实论争中走出来,达到对我国外语教育本质的思考,美国杰出的教育哲学家玛克辛·格林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格林的教育思想,核心在于强调教育对于人追寻存在意义的重要使命。
作为教育家,她提出的教师“陌生人”角色,突出体现教师智慧和求知欲的推崇;作为社会批评家,她更是突出了对学习者自由与权利的强调、对一切“理所当然”的抗拒;作为文化研究者,她特别展现出对艺术和人文科学的教学意义的倚重。
本文将基于格林的教育哲学和她坚定的批判意识以及她对教育本质的彻底考察精神,着力阐述格林对外语教育本质、目的、教学主体及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启示意义。
追寻教育生活的意义——读《西西弗的神话》有感
![追寻教育生活的意义——读《西西弗的神话》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9ea1624fa8956bec0975e363.png)
学 教 师 身 份 是 因 为 他 面 对 的 永 远 是 20 岁 左 右 的 年 轻 人 。 我 们 永 远 跟 活 力 、希 望 、未 来 为 伴 ,这 是 永 远 的 幸 福 。 孩 子 们 是 一 棵 棵 拔 节 的 小 树 ,用 心 聆 听 ,时 时 能 有 耕 耘 者 收 获 般 的 喜 悦 :一 个 语 出 惊 人 的 答 案 ,一 篇 妙 趣 横 生 的 习 作 ,一 次 精 彩 童 趣 的 活 动 … … 从 懵 懂 无 知 的 孩 童 开 始 学 着 如 何 学 习 、运 动 、生 活 ,开 始 尝 试 读 书 、思 考 、判 断 ,
过 ,炮 火 四 处 开 花 。一 些 人 死 去 了 。怯 懦 之 人 逃 回 了 家 .法 师 一 意 孤 行 ,穿 行 于 冲 突 地 区 。 ”为 了 倡 导 和 平 ,阻 止 战 争 ,他 认 真 修 行 ,以 法 师 的 方 式 认 真 修 行 ! 人 们 说 ,“恍 惚 间 我 仿 佛 看 到 僧 侣 们 走 过 的 每 一 个 脚 印 里 都 长 出 莲 花 。 ”
声 随 鼓 点起 伏 ,引领 两三 百 名僧 俗 步 行 穿越 柬 埔
升 蚶 『 重 仟 导 里 、贡 1士 、协 1乍 ,息 ,审、洞 倜 韧 疋 找 11 J 口
孩 子 携 手 共 进 的 脚 印 。 而 孩 子 们 对 我 们 无 条 件 的 信 任 和 爱 更 是 让 我 们 内 心 的 幸 福 无 限 充 盈 、涨 溢 :路 上 一 声 甜 甜 的 问 候 ,附 耳 的 一 句 悄 悄 话 ,日
/J、逼 洙 一 脚 ’ 戌 一 脚 1肝 酉 仃 。 仃 走 时 必 殒 廿寸 町
教育理念名言集锦
![教育理念名言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65d85cc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e.png)
教育理念名言集锦1. 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学生内在的兴趣和潜能。
——马斯洛2. 教育是一种光荣的机会,一个伟大的责任和一个神圣的特权。
——威廉·亚瑟·瓦德3. 教育是一颗球,它不停滚动,而教师扮演的是推动它滚动的力量。
——比利·考克斯4. 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力和个性为目标。
——杨东平5. 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填鸭式的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和创造。
——宫泽贤治6. 教育是一场旅程,它追求的不是终点,而是过程中发生的成长、体验和变化。
——李开复7. 教育不是让学生变得像老师一样,而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
——马克思8. 教育应该始终坚持的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课程的安排。
——约翰·杜威9. 教育不是仅仅在课堂上,随处都是学习的地方。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0.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使他们能够解决未知的挑战。
——孔子11. 教育不仅仅是一个行业,更是一个信仰。
——约翰·霍普金斯12. 教育应该是一种包容和启发的过程,而不是强制命令和处罚。
——约翰·洛克13. 教育的核心是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以他们的需求和潜能为引导。
——哈佛大学14. 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充满揣测、追问和探索的,而不是简单地接受和背诵。
——爱德华·德伯尼15. 教育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我们必须不断探究自己,摒弃陈旧的观念和偏见。
——李斯特16. 教育是一种免费的财富,不仅为个人增长,也为整个社会的繁荣带来贡献。
——温斯顿·丘吉尔17. 教育不应该仅仅关注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还要关注他们的品格和情感。
——康德18.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使每个学生都实现自己的价值,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带到世界上去。
——托尔斯泰19. 教育是一种不断变革的工作,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反思,以更好地服务学生。
——默多克20. 教育是一种美德,不只是一份工作。
列宁反复强调这一切很有教育意义你觉得童年一书有什么教育意义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叙述
![列宁反复强调这一切很有教育意义你觉得童年一书有什么教育意义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叙述](https://img.taocdn.com/s3/m/e847628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b.png)
首先,童年这本书教育我们要珍惜和感恩。
书中,托尔斯泰以一个幼童的视角,揭示了他对于温暖的家庭、关爱的亲人、自由的大自然以及友情的珍视和感恩之情。
他描述了和兄弟姐妹们的亲情、与朋友们的游戏,以及与家人之间的温情互动。
通过回忆童年的点滴细节,读者们可以深深感受到亲情、友情、家庭的珍贵和无私。
这样的描写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来说仍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可提醒人们在富足的物质生活中,不忘感恩,珍惜与关爱长辈、家人和朋友之间的情感纽带。
其次,童年也教育我们要独立思考与勇敢追求真理。
书中,托尔斯泰描绘了自己对于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追求。
他通过观察自然、阅读书籍、思考问题等方式,不断地探索并试图解答种种疑问。
例如,在书中,他想要弄清为什么人们要饭吃、为什么去学校、为什么天上有星星等等。
这些问题驱使他主动去寻找答案,积累经验,同时也锻炼了他的思考能力和勇于质疑的精神。
除了思考问题,书中还强调了勇敢的追求真理。
托尔斯泰描写了自己的童年时期,看到其他人因为害怕而听任错误的意见或遵循不合理的规则,他则敢于向真理追求者、反对压制和不公的人寻求答案。
有一次,他和姐姐们被告知不能去参观船只,但他们私下决定违背禁令,前往了河边。
让他们受惩罚的不是违反规定本身,而是他们的行动违背了“不要抛头露面”的社会规则。
这样的描写启示我们要坚定向往真理的勇气,勇敢地追求自己内心的声音,并敢于批判和追寻合理的规则。
此外,童年还教育我们要坚守正义与实践道德。
在书中,托尔斯泰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期的一个事件,他发现了一个冷酷的残害动物的行为,而这样的行为是不人道和残忍的。
托尔斯泰被这一幕深深触动,他决心与那个残害动物的人对抗并保护动物。
这个事件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应该坚守正义,勇敢地站出来保护弱者,并从小培养尊重和爱护生命的观念。
总之,童年这本书通过托尔斯泰的童年回忆和成长历程向我们传达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意义。
从珍惜与感恩,独立思考与勇敢追求真理,到坚守正义与实践道德,这些价值观念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探问生命教育 ——陶行知生命教育思想学习心得(1)
![探问生命教育 ——陶行知生命教育思想学习心得(1)](https://img.taocdn.com/s3/m/967997b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6.png)
探问生命教育——陶行知生命教育思想学习心得(1)探问生命教育——陶行知生命教育思想学习心得生命是一个恒久的话题,对于每个人来说,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切身相关的。
而教育,则是我们追寻生命的重要途径之一。
陶行知先生的生命教育思想,从生命的角度出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教育体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更好地成长。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陶行知的生命教育思想,以期帮助更多的人们理解这一思想体系。
一、生命哲学:认识生命的真谛一生都在寻找生命的意义,生命的真谛,在陶行知的生命教育思想里,生命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意义。
陶行知曾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做人之美,让心中美好的理想与生命之美相契合。
”他认为,人生是一种内在的体验和生命之美的探求,生命是“返本归真”的,是在不断自我完善与不断探寻生命之美中完成的。
他认为,人的心灵中存在着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世界是永不停歇的,可以源源不断地滋养我们的身体和心灵。
因此,需要通过深入了解生命的真谛来开启我们的人生之门。
二、教育哲学:培养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人才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培养新时代的能够独立思考,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育需要从传统的人的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提供一个真正的成长的环境和氛围。
陶行知主张让孩子们更加自由地探索和发现,在自由中学习和成长。
他认为,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唤醒学生的天性,让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他主张采用完全科学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创造性的人才,使人才具备实践创新的能力。
三、实际教育:培养健康人格和行为方式陶行知的生命教育思想同样注重实际行动和实际教育。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在课堂上,更应该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让学生们能够尽早体验和掌握实际的学习和生活技能,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因此,他主张让学生走出班级,到自然环境和社会中去实践和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个性,克服自己的缺点,形成健康、富有创造性、充满活力的人格和行为方式。
《追寻真正的教育》读后感
![《追寻真正的教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9f029d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7.png)
《追寻真正的教育》读后感
摘要:
一、引言
1.提及《追寻真正的教育》一书
2.表达对教育的思考
二、书中的观点
1.教育的真正意义
2.现代教育的困境
3.教育的改革方向
三、个人感悟
1.对教育真正意义的理解
2.对现代教育困境的反思
3.对教育改革的期望
四、结论
1.总结全书的核心观点
2.表达对教育未来的期许
正文:
《追寻真正的教育》一书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
作者通过揭示教育的真正意义,现代教育的困境以及教育的改革方向,引导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
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关于教育的真正意义。
作者认为,教育的目
的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创造力、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这让我反思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是否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的困境在书中也有详细的描绘。
我深有同感的是,现行的教育体系过于注重应试,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也是一大问题,这使得一部分学生无法获得应有的教育机会。
对于如何改革教育,书中提出了几个方向,我认为非常值得参考。
首先,教育应更加个性化,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方式下学习和成长。
其次,教育应更加重视实践和思考能力的培养,而非单纯的应试教育。
最后,教育资源应更加公平地分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总的来说,《追寻真正的教育》一书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
过有意义的教育人生
![过有意义的教育人生](https://img.taocdn.com/s3/m/9786d1ca89eb172ded63b7bc.png)
过有意义的教育人生作者:周玉娟黄乾玉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3年第07期维克多·E·弗兰克尔(1905-1997),医学博士,维也纳医科大学神经与精神病学教授,担任维也纳神经综合医学院的首席专家长达25年,他创立了“意义疗法”及“存在主义分析”,被称之为继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
他拥有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达拉斯大学和匹兹堡大学教授职位,并在加利福尼亚圣迭哥国际大学教授意义疗法。
弗兰克尔共出版了39部作品,并被翻译成34种语言。
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
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
集中营的非人生活使囚犯从活生生的人成为一个个号码,除了自身赤裸的躯壳以外,丧失了所有一切。
作者就是在这种一无所有的状况下,发现人拥有选择人生态度的自由,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剥夺的。
当一个人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和目的,就有意想不到的无穷无尽力量,能够毫不畏惧地经受任何艰辛困苦。
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
弗兰克尔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驾照。
80岁的时候还登上过阿尔卑斯山。
他的作品《人生的真谛》曾经感动千千万万的人,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为最具影响力的十本著作之一。
至今这部作品销售已达1200万册,并被翻译成24种语言。
他并不是当年集中营里被编号为119104的待决囚徒,而是让人的可能性得以扩大的“圣者”。
《人生的真谛》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了作者的集中营经历,描述囚犯从进集中营到获释的各个阶段心理反应;第二部分用实际病例生动地阐述了意义疗法的概要;第三部分为1984年再版时增加的一章补充理论性总结。
重读弗兰克尔的《人生的真谛》,不禁使笔者再次思考那个每一个个体都曾有的追问:人为什么而活?生命究竟有何意义?而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过一种什么样的教育人生?其实,生命就其本身而言,并无意义。
寻梦环游记的教育意义
![寻梦环游记的教育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ae9bc2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15.png)
寻梦环游记的教育意义
《追寻梦想环游记》讲述了一个普通少年历经艰辛、追寻梦想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于教育的启示:
一、坚持自我,勇往直前。
影片中男主设计出一架号称全球第一飞机的“宏伟”,他看到父亲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断挫折,坚持着自己的梦想,虽然遭受各种
挫折、失败,仍然勇敢地前行。
这也教育我们: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不断的努力、坚持自我,勇往直前才是正确的选择。
二、学会放手,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故事中,男主以及团队因无奈而流浪失落,最终的结局是:他们放手让“宏伟”,随风而去,最后仍然带着未来的希望拥有美好的归宿。
这也告诉我们:学会放手,有时放手才是勇敢,也有可能让你走向更美
好的结果,而充满信心对未来也可以产生积极影响。
三、相信自我,只怕自己。
影片主人公朴素质朴,善良,他虽然遭到外界反对,但也不放弃自己的梦想。
他坚持自己的想法,勇敢正视自己,不怕别人的眼光,继续勇敢追寻梦想,这一般义感受也教育我们,在追求梦想的路上,要学会去相信
自己,而不是只怕自己,勇敢面对一切困难。
四、勇敢担当,共同实现梦想。
电影中男主与他的伙伴们团结一致,共同去追梦,最终他们一起成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也教育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
学会相信身边的伙伴,当你无法独立实现自己的梦想时,勇敢与伙伴一起担当,聚力实现梦想。
总之,《追寻梦想环游记》不仅仅是一部美好的爱情公路电影,也是一部深刻的、充满智慧的教育电影,激励我们去坚持自我,勇敢前行,勇敢担当,与伙伴共同实现自己的梦想,让人们朝着理想的目标一直行走,这就是《追寻梦想环游记》带给我们的一场精神旅程!。
引领学生追寻意义的世界
![引领学生追寻意义的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058e9b7b7fd5360cba1adb3c.png)
说 :“ 育要 回归 真 实的 生 活 ,教 育 的 态 度 的 教 化 功 能 ” 人 文 学 科 的 萎 缩 , 教 ,“
方方 面 面 就 都 要 去着 力 找 回 那 个 失 落 了 的 德 育 、 美 育 的被 放 逐 , 或 者 他 们 也 变 质 争 ;在 那 医 治 战 争 创伤 恢 复 国 民经 济 的年
维普资讯
?
生追寻意义昀世界
无锡高等师范学校 殷丽萍
作 为 学 校 德 育 重 要 渠 道 的 德 育 活 动 为单纯传授客体化知识的机器,人成为这 了 一 个 为人 类 的 解 放 事 业历 经 磨 难 奋 斗不 课 , 在 当代 它 的 主 要 使 命 是什 么 ?
意义世界 ,在教育中重新建立事实和意义 为 纯 知 识 、 纯 技 能 学 习 的 领 地 ” 这 代 ,保 尔 又 把 全 部 的热 情 投 入 到 和平 劳动 ,“ 相联结的真实生活世界 ,这是当代教育所 些 都 表 明 意义 世 界 在 教 育 阵 地 的塌 陷 , 教 当中,他那种苦干精神和拼命精神正显示
因 为人 的 生活 是 有 意 义 的 生 活 , 没有 意义 能 再 亲 身 投 入 到 火 热 的 斗 争 中 而 想 自杀 ,
我 们 都 知 道 ,“活 着 ” 和 “生 活 着 ” 是 的 生 活 也 就 只 能 是 动 物 似 的 存 活 了 ” 最 终 以坚 强 不 屈 的毅 力 著 书 立 说 。 用 奥 斯 。
一
如何引领昵 ?生活是一本大书 ,我们
层面的生活 ,还应促使人去正确把握意义 生 去 观 照 、 去 理 解 、 去 体 验 生 活 大 书 中 象 面 前 真 实地 感 受 到 “ 的 一 生 应该 这 样 人
追寻有意义的教育生活
![追寻有意义的教育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bd8bfc4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6.png)
追寻有意义的教育生活教育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的课堂上学习知识和技能,它也涵盖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对我来说,有意义的教育生活是追寻自我成长、理解他人和拥抱全球多样性的过程。
追寻有意义的教育生活意味着发掘并发展自己的潜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和兴趣,而教育应该帮助我们发现并发展这些潜力。
我相信,在一个鼓励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环境中,我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
这意味着我会寻找适合我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并利用我的优势来取得成功。
通过追求自我成长,我相信我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有意义的教育生活还包括理解他人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育不仅仅是关于我们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它还涉及到与他人相处和合作。
通过与同学、老师和其他社区成员交流,我可以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感受和需求。
这将帮助我培养自己的同理心和社交技巧,同时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相信,通过与他人交流和合作,我可以获得更广阔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在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追寻有意义的教育生活也意味着拥抱全球多样性。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社会中,与不同文化、信仰和背景的人们接触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需要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的观点和方式。
通过学习不同文化的历史、价值观和传统,我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样性,从而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全球化社会。
我相信,这种跨文化的理解和适应能力将成为未来成功的关键。
追寻有意义的教育生活意味着追求自我成长、理解他人和拥抱全球多样性。
通过发掘自己的潜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尊重不同的文化,我相信我可以获得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教育生活。
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我可以成为一个成功而有意义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寻有意义的教育斯年发表于焦点房产网北京业主论坛万科紫台论坛2008-07-01 20:50:11标签:万科紫台【顶楼】什么样的教育是真正有意义的?——我的教育理念的三次转型范美忠2005年6月北大带给我前所未有的刺激应该承认,我不是一个天生就有教育情怀的人。
我之关心教育和形成自己对教育的认识,主要是因为刻骨铭心的切身体验对我造成的强刺激。
可以这么说,虽然很多人都在批判当下的中国基础教育,但对其弊端,我可能是体会和感受最深刻的人之一。
我出生在农村,毕业于一所普通的中学。
读高中的时候,因为愤于社会某些方面的不公,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法官,去主持正义,因此,高考时我报的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
但因为考得好了一点(据说还是什么状元),我进了北大历史系。
虽然不是第一志愿,但北大的名气毕竟要比中国政法大学响亮得多,而成为一个学术大师或者是思想家也就在上大学一段时间之后逐渐地成为我新的理想。
当时我的同桌对我说:“你应付考试那么厉害,要是当老师,肯定能教出很多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如果我愿意去搞应试,很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我的几个在高考中大败的同学就因听过我传授的应考诀窍而豁然开朗,纷纷考上了大学,其中一个竟然在复读一年之后差点考了我们县的状元。
我也确实作过这样的设想:如果去搞应试,我能不能创造出一个班大部分学生都考上名牌大学的奇迹呢?我上北大的第一年是在石家庄陆军学院接受军训。
虽还没见识真正的北大,但我已经受到很大震动,因为突然间我觉得自己的优势不仅全没了,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很无知,很无能。
——我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也不会踢足球!同寝室的北京同学听的唱的英文歌曲和摇滚我根本就闻所未闻;他们还看米兰•昆德拉等作家的小说,但这些人的名字都是我所不知道的,当时我甚至连看还看不懂。
这时我才发现,他们的见识远在我之上。
我被应试教育教傻了!虽然在高中时,我是同学们中公认的比较喜欢读课外书,知识也比较渊博的人,不是一天到黑蒙头读死书的人,但大城市和农村,重点中学和一般中学的环境差异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这些都不是我自己所能左右的,除非我有幸在中学时碰到郭初阳(杭州外国语学校一个非常优秀的语文老师,我的好朋友)或者像现在的我这样的老师,但这样的几率几乎等于零!眼界一旦打开,我就发现,我的那个考了什么状元的分数实在没什么意义,能够背诵死板僵化的教科书上的教条,能够做一些低层次且并无实际意义的题目又能算什么呢?所以,在教书以后,我居然对自己考取省理科状元的学生毫无印象。
我经常在课堂上对学生说:“状元算个啥?爱因斯坦是什么状元吗?鲁迅是什么状元吗?状元管什么用!”很多时候,有人说我是状元我就感到羞愧,因为我觉得自己觉悟得太迟了。
实际上,在军训的时候这种差距感还不是特别明显,回到北大后我才真正地傻眼了:这里有国际马拉松冠军,有全国围棋、田径和乒乓球比赛的冠军;有父母是大学教授从小家学渊源读书很多的人;有能独立举行舞蹈和钢琴专场演出的学生……一般意义上的组织社团活动、组织晚会也没我的份,因为大城市和重点中学来的学生这方面能力很强。
这个时候,我真的发现自己一无是处,发现自己中小学十二年的读书生涯几乎没有学到任何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我回到家是我们中学的骄傲(我是我们中学建校一来第一个考上北大的学生),家人的骄傲,亲戚的骄傲,乡亲的骄傲;回到北大我却感到非常自卑。
我是一个极其好强和自负的人,当感觉到评判标准变化,分数并无实际意义之后,我不是实行鸵鸟政策进行自我保护,而是在看清和承认自己被剥得精光、一无所有的现实之后知耻后勇,开始拼命地学习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大学四年我只做了两件事情:看书和踢足球。
但是请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看书需要时间,你十九岁进北大,过去十几年的时间已经浪费了,除了认识几千个汉字,能背几千个英语单词,你还懂什么?其次,不仅是时间问题,某些东西必须在适当的阶段接触和学习。
一旦错过最恰当的时间,你就再也补不起来了,补起来也还是有一个疤!最后,从同学间的比较来看,与那些生长在大城市,容易得到好书的同学,与那些家学渊源的同学,与那些中学时代遇到过好老师的同学相比,你很难再追得上了!你在努力,你在看书,别人难道就成天玩着坐着等你追赶吗?因为痛感差距太大,因为陡然打开一个知识和思想的大世界之后的强烈的紧迫感,我没法以一种从容的心境把这些书读透,而是以一种狼吞虎咽的方式,以一种可怕的速度进行恶补。
在短短的四年时间之内我浏览了诸子百家,饱读了二十四史中的一部分,还有《全唐诗》《剑桥中国史》,以及李泽厚、冯友兰的思想哲学史等等大量的书籍。
但这样的速度能读出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未来的大师应该由我培养出来受到如此强烈的刺激之后再回过头来看我所受的基础教育,我难以抑制自己的愤怒,我痛骂教育体制,痛骂课程设置,痛骂教材,痛骂我的中学老师,声称对我的中学老师“一个也不宽恕”!到大四时,我已经觉得要成为学贯古今中西的、博通文史哲的、继往开来的思想家或者学术大师的梦想恐怕不太可能实现了,于是,我产生了要到中学去,改变基础教育现状的强烈冲动。
我为当代中国没有思想大师、文学大师、史学大师感到深深的遗憾!我想:未来的大师应该由我培养出来。
要是能培养出鲁迅、王国维这样的人,我该是多么幸福呀!我为这个梦想而激动万分。
如果继续读研,之后留在大学任教和搞研究,我最多成为一个比较优秀的学者而已,但如果我当中学教师,能培养出多少人才啊!因此,虽然班上公认我与其他几个同学是最适合搞学术的人,但大学毕业的时候我还是决定到中学去教书。
在当时我们可能的出路中,以功利的标准看,到中学教书被认为是最差的选择——无权无钱,前途也已基本注定!当时的我无力对抗这种普遍意义上的价值评判,也觉得去教书是比较没有出息的,是让自己感到羞愧的行为,所以我始终不敢告诉同学们说我想去教书,而是声称自己准备考中文专业的研究生,去中学教书时间会比较充裕,便于准备考研。
尽管如此,我的选择还是坚定的,于是我到成都找公认的最好的四、七、九三所中学的校长。
他们说,哎呀,北大的,我们欢迎,但历史老师需要得少,至少今年不要。
后来自贡蜀光中学接纳了我。
这也是一所在四川很有名的中学。
刚到学校报到的时候,同事听说我是北大的都感到很惊奇,说:“我们没有别的出路才教书,你北大毕业有的是好去处,到中学来干什么?”有的问:“你的女朋友在自贡吗?”还有学生和老师私下里传说:“他在大学一定犯过错误!”三年痛苦而失败的教书生涯在蜀光中学,我主要担任高一年级的历史教师。
这个时候我的教育理念和想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大量给学生介绍真正有价值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好书,介绍各种文学艺术流派和各种哲学思想,让他们在上大学之前就积累大量有价值的知识;第二,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和思想的启蒙;第三,高度重视艺术和体育教育。
应该说,我太书生气了,太天真了!我对中学教育的现状严重估计不足!其实,我本不该如此缺乏心理准备,因为我自己就是受那样的教育过来的,而且在中学时也没有觉得这样的教育有什么不对。
但现在的问题是,虽然应试教育没有改变,我自己却变了。
——随着知识视野的打开,思想的提升和见识的增长,北大四年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让我脱胎换骨!明白了那些陈旧和僵化的东西毫无意义之后,我已经根本不可能把我高中时候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不可能再如大多数老师那样机械地讲授课本上的死板的知识。
以那种教法,即使我教的学生都考上了北大和清华,我也不会有任何成就感。
因为那在相当程度上是反教育的,不可能培养出大量的有人文情怀和公民素养,又具有真正创造力的人。
在那样的教育中我也不可能获得任何创造的快乐和意义感,同时,我对教育和社会的责任感也不允许我这么做。
在我教书一段时间之后,校长从学生家长和老师那儿得到了一些关于我的负面信息,于是,特意来听我的课。
听完之后他找我谈话:“你上课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少讲课外的东西。
本来我们准备在你熟悉一年之后就对你委以重任,让你教高三文科班!现在你老讲课外的东西,讲教材以外的学术观点,一点都不管考试,又讲得那么深,我们怎么敢让你带高三?”我说:“我不想带高三,因为我不想摧残学生!”校长看我根本不理睬他的意见,脸色大变,说:“难道高三老师都是在摧残学生?”我不说话,默认!年级主任赶紧过来打圆场,与我同一办公室的高三老师则脸色尴尬!至于我的一些同事,我刚去的时候对他们还比较尊敬,经常去听他们的课。
但他们的课上得僵化教条,无论讲的内容还是操作方式都让人觉得索然寡味毫无新意。
听完课后,我不发表一句评论。
有一次期末考试是教同一个年级的另一个教师命的题,改试卷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居然根本不会做这些题,就去找命题老师要标准答案。
这个老师很生气,给我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到:“范老师,在其位,谋其政!要有敬业精神,不能误人子弟。
怎么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做!”后来,他还找校长反映了情况。
但我的想法是,我教的是高一,这个时候文理还没分科,也还远没到搞应试教育的时候。
至于这个老师,他连《史记》都没看过,却自得得很,因为他应试教育搞得好,班主任当得好,俨然一个当地的名师。
我无语,跟他你是连道理都没法讲的。
有一次我跟同办公室的一个语文老师讨论了一下关于某个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结果全校老师都传说:范跟王老师大吵了一架!我愕然。
原来作为老师,他们已经如此不习惯于讨论问题,更不用说追求新知了。
鲁迅说:“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引自《呐喊•自序》)我未曾呐喊,已感如在荒原,我于是感到更加孤独、痛苦和寂寞。
当然,我得承认,这个时候我的教育理念的偏差和课堂操作技巧的缺乏也是致命的。
我的第一堂课很有趣:一节课的内容,我不到二十分钟就讲完了,然后对学生说,怎么这么简单还要我讲?好!没事了。
没等下课我就回办公室喝茶去了!每接一届学生,我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学生洗脑。
我跟他们说你们过去在语文、历史等课上学的东西相当部分都是无用甚至有害的伪知识,真正的文科知识你们连梦都没梦见过。
然后在学生目瞪口呆之时就开始对学生进行知识轰炸:从《史记》、《左传》、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从穆旦、海子到兰波艾略特;从弗洛伊德到超现实主义;从涅磐乐队到行为艺术。
这个时候,学生的态度就开始分化:一部分只重考试的学生一看我讲的跟考试没关系,就开始做其它科的作业;一部分虽然听得云里雾里,到底还是觉得新奇,还是勉强在听,不管听不听得懂。
你想这样密集的流派、理论、人名、书名的轰炸学生怎么受得了!不坐飞机才怪!我对那些要我注意教学方法的劝告不屑一顾:你们这些老师懂什么?连《史记》都没看过也跟我谈历史!你们那点可怜的知识和僵化的头脑再有教学方法也没用!我自以为真理在握,一站上讲台就慷慨陈辞,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