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第一课时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和脆弱性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教学设计9:2.2.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3.引导学生分析“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了解热带雨林的养分储存特征;结合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分析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造成的破坏。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
1.《导学案》、《预学案》、《固学案》。
第一课时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授课年级
高二
课题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和生态脆弱性
课程类型
新授
课时
上课日期
年月日
授课老师
教学目标
1.了解森林的意义、分布及减少的趋势。
2.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导学建议
重点
难点
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教学建议
1.以课件展示世界森林带分布图,指导学生认识世界主要森林带的类型及分布特点,并启发学生思考森林的环境效益。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2.14“世界热带雨林分布示意”,分析思考热带雨林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环节二对学案探究内容分析整合
探究点拨一
森林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探究点拨二
雨林具有成云致雨的作用,是全球的“空调机”和“加湿器”。
探究点拨三
雨林是脆弱的,植被一旦被毁就很难恢复。
以小组为单位口头展示或黑板展示预习情况,小组间相互点评、质疑、补充、纠正等。本节课的展区板书展示主要应该有一下几个问题:
PPT展示思维导图构建过程。
总结概括提升
创设
总结
情境
【旁白】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地球蓄水池、生物基因宝库,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对整体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一起来保护雨林吧!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节《森林的开

降 水 蒸 腾
下 渗
水汽输送
蒸
腾
蒸
发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新知2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生态的脆弱性
一、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2.热带雨林的作用
雨林的物种资源——基因宝库 (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动植物王国)。
雨林植物的药用价值——医学宝库
新知2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生态的脆弱性
一、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森
调节气候,稳
林
定大气成分
的
生
净化空气,
态 环
美化环境
境 效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益
吸烟滞尘,防风固沙
繁衍物种,维持生物 多样性
森
气候失调
林 破
坏
后
生态环境恶化
的
生
态
环 自然灾害频发 境
问
题
生物多样性锐减
新知1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一些沿海低地的国家十分关心巴西木材生产的
年产量报表,并把它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丛林的木
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当地气候和全球气 候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新知2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生态的脆弱CO2
光合作用
地球上功能最强 大的生态系统
生产力最高 的系统
热 带 雨
固定的碳上千亿吨/年
林
O2
CO2
释放
地 球 之 肺
新知2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生态的脆弱性
热带雨林
非洲刚果河 流域
热带雨林
东南亚 地区
热带雨林
南美洲亚马孙 河流域
新知1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2、你认为现在哪些类型的原始森林保存得最少?为什么? 哪些类型的原始森林保存得较完整、较大片,为什么?
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生态的脆弱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①海平面上升
异常 ④紫外线增多
A.①②③ 【答案】A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1 东莞联考)有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弱、生物生长迅速 B.土壤是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储量最多的部分 C.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氧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雨林 植物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C.③④
【答案】D 2.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
D.①④
)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答案】C
3.热带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 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 C.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
)
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冲刷 20cm 厚土层所需时间:无林区 40 年,有 林区需 75 年以上。 有林区冲刷同样厚度土层所需时间比无林区长 →说明森林对水土有保持作用。
【答案】B
教师专享
【备用样题】
(2011 年广东联考)绿色植物新
陈代谢的总趋势是,白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 CO2 制造 O2,夜间则 消耗一定数量的 O2,由此导致静风林区 CO2 浓度的日变化。下图 示意 60°N,80°E 附近某静风林区 CO2 浓度日变化。完成(1)~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 雨林为例
第 1 课时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生态的脆弱性
森林资源及现状
自然 1.资源属性:森林既是重要的①_____资源,又是不可替
环境 代的②_____资源。
2.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调节气候 (1)生态作用:在自然界中,森林在③________、稳定大气 维护生物多样性 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繁衍物种和④_______________ 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净化空气 美化环境 (2)环保功效:森林还有⑤_________、⑥_________、吸烟 除尘、防风固沙等方面的环保功效。 全球气候失调 3.森林资源现状:森林的急剧减少,导致⑦_____________、 生态环境恶化 生物多样性锐减 ⑧______________、自然灾害频发、⑨_______________,这些 都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201X_202x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2.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新人

一只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热带 雨林中的中的蝴蝶,偶尔煽动几 下翅膀,就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 国德克萨斯刮起一场龙卷风。
气象学家洛沦兹
——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热带雨林的分布
2、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调节
调节全球碳氧平衡
地球之肺
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2.2.1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一、森林的作用或效益
森林有哪些作用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 防风固沙
——木材、药材 ——……
知
数字说树
识
链
在城市,一棵树一年可以贮存一辆汽车 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很多树木可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蓄水海绵
天然水库
雨林的物种资源
基因宝库
雨林植物的药用价值
医学宝库
有人说热带雨林 “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
保持水土、生物多样性
一棵树可以生产200公斤纸浆, 而这些纸浆如果要生产卫生纸, 则至少有重为经1济0效0克益的卫生纸750 卷。
看世界
从古到今,世界森林覆盖率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什么?
为什么目前世界森林大多分布在低纬和中高纬地区? 为什么中纬度地区森林分布较少?
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38、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 仅为30%,主要分布见图所示。
案例研究
一些沿海低地的国家十分关心全 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它 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 司联系起来,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 热道带理丛林吗的木?材请公司你代森表林面这积减些少国家大气说CO出2增加你 的全理球气由候并变暖绘制两一极冰幅川融联化系框海图平面加上升以说 明。淹没沿海低地 沿海国家关心木材生产
最新整理高一地理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生态的脆弱性.docx

最新整理高一地理教案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生态的脆弱性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第一课时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生态的脆弱性目标定位1.了解森林的价值、分布及破坏后的环境问题。
2.分析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通过学习森林的环境效应,树立爱护森林、自觉保护森林的意识。
核心点一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热带雨林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氧气。
光合作用的简单化学反应式:6CO2+6H2O――→光能叶绿素C6H12O6+6O2↑热带雨林具有强大的吐旧纳新的作用,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
若雨林遭到破坏后,雨林中所积累的大量碳元素就会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其后果可想而知。
2.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森林在自然界中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并通过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又重新返回大气中,形成云雨。
热带雨林在这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亚马孙流域降水量的大约50%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所产生的。
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足见其对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影响的重要。
可把雨林的这种作用简单的用如下图表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雨林蒸腾蒸发产生的水汽不仅是雨林地区成云致雨的水汽源地,而且也影响着其他地区,甚至全球大气的水汽含量,可谓是“云雨的故乡”。
若雨林被毁势必造成全球降水的变化。
3.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1)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
(2)由于不合理的开发,使得雨林不断消减。
导致雨林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许多将来对人类可能具有重要价值的物种,在还没有被人类充分研究之前就已灭绝,有些物种甚至还未被发现就已永远消失了。
这对人类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
现代自然保护的伦理学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这种尊重是一种道义承诺。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课标 要求
雨林土壤中的养分极易流失,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答案:(1)生物 土壤 供给养分 淋溶作用流失养 分 (2)养分 土壤 (3)植物体 植被 (4)淋洗 生态系 统
课标 要求
知识点三 亚马孙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情景导入]
科技中的地理 2015 年 11 月 30 日,挪威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 大会上就保护雨林做出一系列承诺:将延长现有的对巴西 雨林的经济支持至 2020 年,
课标 要求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全球物种最丰富的地 区。
课标 要求
思维拓展 不同地区森林的生态效应
地区 丘陵、山地
较干旱的地 区 城市
森林的生态效应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
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求
交通道路 两侧
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除尘、净化空气
热带雨林
课标 要求
答案:(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第一行②⑦;第二
行⑧⑥③④⑨;第三行①⑤ (2)云雨 水循环 水平衡 (3)ABC (4)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全球变暖加剧。
课标 要求
知识点二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情景导入]
热带雨林景观 当你目视那一望无垠的原始热带雨林时,不禁感叹造 物主的伟大和森林的危险莫测。在大森林面前,人类是渺 小的。可是,当你想破坏森林时,你又太强大了。
维持全球碳氧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 大气成分、促进水循环
湿润地区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沿海地区 防止海风、海浪侵袭
课标 要求
方法技巧
关键字理解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
(1)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可归纳为七个字——“水气 净美无(物)尘沙”,其对应的意思是:
人教版高中地理优质课件4:2.2.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基本恢复:15年 完全恢复:80年
脆 雨 养分存储于生物部分,土壤相当贫瘠
弱林 性的
一旦破坏,难以恢复
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这是为什么? ① 在茂密森林的覆盖下,有与沙漠地区相同程度贫瘠的土壤。 ② 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恢复相当困难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其中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 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完成下列问题。
5. 热带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
②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热带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森林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收和滞蓄大量降水,整个 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_2_3_%__。雨林能通过 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使降水又重新返回大气,形成_水__循___环___。 亚马孙流域大约50%的降水量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产生的。 因此,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__云__雨___、调节全球_水__平__衡__的作用。
(1)土壤中养分的来源有哪些? 地表枯枝落叶释放的养分; 岩石风化释放的养分
(2)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主要储存在哪
一部分?储存在该部分的原因是什么?
地上植被(生物)
雨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旺盛,生物 残体在地表很快分解,所释放的养 分直接被植被根系吸收以维持植物 快速生长。由于有机物分解和养分 循环旺盛,土壤很少积累养分,养 分主要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附:本册总结
附:本册总结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 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 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 ,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 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 ,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 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 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 ⑴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⑵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⑶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导航等。 2.遥感(RS) ⑴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⑵应用: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全国通用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森

涵养水源
美化环境
3.现状 由于人类长期的开发,多数原始森林已被破坏殆尽,地球上现存面积 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是亚马孙 的热带雨林,其中60%分布 在巴西 境内。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分布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 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 纬15°~25°。东南亚地区、非洲 刚果河 流域和南美洲 亚马孙河 流 域 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2.环境效应 (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被称为“地球之肺 ”。 (2)促进全球水循环 、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3)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被誉 为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1.朗多尼亚地区1970年至1988年的19年间,人口从10万增加到100万,雨
林 砍 伐 的 面 积 从 不 足 10 万 公 顷 增 长 至 __1_8_0_万___ 公 顷 , 占 到 雨 林 面 积 的
_7_._5__%,这说明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有什么关系? 答案 人口增长与雨林被毁面积呈正相关,人口数量越多,雨林被砍的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生态的优势 全年高温多雨→形成雨林群落→光合作用强烈 →生物循环 旺盛→生物 生长迅速→群落 生产力 高。 2.雨林生态脆弱性的表现 (1)土壤贫瘠:有机质分解 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再加上高温多雨的淋__洗__ 作用,土壤一般很贫瘠。 (2)生态难以恢复: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__物__ 体内 ,而 地上植被 最容易遭到破坏。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学习目标
1.了解森林的生态效益及原始森林的分布。 2.理解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其生态脆弱性。 3.掌握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及保护的措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2册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第1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2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第一课时)本课时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的:1.生态脆弱区。
概括了我国生态脆弱区的基本特点: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
2.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分别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分析其对该地区土地退化的影响。
区域认知:运用资料,说出北方农牧交错带自然环境的特点。
综合思维:运用资料,说出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的特点。
地理实践力:运用资料,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例,说明其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人地协调观:归纳学习某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的一般方法。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新课导入:贵州喀斯特山区石漠化观看视频并思考:(1)什么是喀斯特地貌?它有什么典型特征?可溶性岩石(如碳酸盐岩、硫酸盐岩等)在流水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貌。
典型特征:奇峰林立,地表崎岖,岩石绚丽。
地表常见有石芽、石林、峰林、溶沟、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等形态;而地下则发育着地下河、暗湖、溶洞。
溶洞内有多姿多彩的石笋、钟乳石和石柱等。
(2)贵州喀斯特地区为什么出现了大面积的石漠化?自然原因:1.西南地区降水丰富且强度大,容易发生水土流失;2.地形崎岖,植被不良,遇到暴雨,容易发生水土流失;3.石灰岩广泛分布,抗风化能力较强,成土过程缓慢,土层薄,土壤流失后岩层暴露,土壤再生很难形成;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
生态脆弱区的定义、特点定义: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
主要分布区: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
主要特点: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
土地退化表现:土地沙化、石漠化、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追问:石漠化与贫困为什么喀斯特地区总是与贫困交织在一起?《我国南方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恶性循环图》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北方农牧交错带:指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也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
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2节第1课时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和脆弱性精练(含解析)新人

第1课时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和脆弱性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森林资源的作用与现状1、2、3、4、5、13(1)(3)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6、7、8、9、12、13(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0、11读森林分布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1.全球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在( )A.俄罗斯B.加拿大C.芬兰D.格陵兰岛答案 A解析俄罗斯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
俄罗斯森林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2.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的、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在()A.尼日尔河流域B.东南亚地区C.刚果河流域D.亚马孙河流域答案 D解析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护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2018年9月20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据介绍:40年来,我国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12.9%上升到目前的34.98%,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千米。
下图为“三北”防护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甲地区营造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水土B.防风固沙C.保护农田D.调节气候答案 A解析读图可知,甲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故该地营造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水土.4.乙地区营造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水土B.防风固沙C.保护农田D.调节气候答案 B解析读图可知,乙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该地区是我国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之一,故该地营造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防风固沙。
5.丙地区营造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水土B.防风固沙C.保护农田D.调节气候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丙地区位于东北平原中部,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故该地营造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农田。
读下图,回答6~7题.6.从图示来看,热带雨林是()A.地球之肾B.主要的木材来源C.天然垃圾场D.地球之肺答案 D解析热带雨林吸纳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影响着全球的碳氧平衡.7.有关图中森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B.世界生物基因宝库C.促进全球水循环D.生物生长旺盛解析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
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2节第1课时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和脆弱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课程标准层级要求核心素养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知道: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现存森林的分布状况,亚马孙开发计划的具体内容。
理解: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脆弱性,开发热带雨林可能带来的影响。
应用:能够结合相关材料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提出治理措施。
人地协调观:调整人类活动,保护森林资源,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综合思维:总结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理解雨林生态的脆弱性;分析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区域认知:理解不同区域森林价值的差异,森林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地理实践力:调查家乡有无破坏森林的现象,分析破坏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第一课时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和脆弱性自主预习固根基主干引导夯基固本『自主学习』一、森林资源的作用与现状1.森林资源的作用既是重要的01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02生态作用和03环保功效,图示说明如下:2.森林分布3.现状:世界森林面积06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大片热带雨林正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自我探究] 长江上游地区森林破坏后会有哪些危害?提示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泥沙淤积严重,河床抬升,洪水危害加剧;湖泊面积缩小,调节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2.作用作用表现决定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固定05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促进全球06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一方面能07吸纳、08滞蓄大量降水形成径流,另一方面可以储蓄淡水,有“储水库”之称世界09生物基因宝库最古老的植物群落,是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提示森林的环境效应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并不相同。
森林的环境效应一般是指森林对局部地区的影响,如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保持水土等;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是指雨林对全球的影响,如维持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水平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等。
高中地理 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智能演练同步导学 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第2章第2节第1课时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智能演练同步导学新人教版必修3(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2011·重庆高二检测)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总趋势是,白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CO2制造O2,夜间则消耗一定数量的O2,由此导致静风林区CO2浓度的日变化。
下图示意60°N,80°E附近某静风林区CO2浓度日变化。
完成1~2题。
1.日出时,CO2浓度变化趋势为( )A.继续上升 B.开始下降C.继续下降D.开始上升2.该地所在地区及其森林类型为( )A.北美、常绿阔叶林B.朝鲜半岛、落叶阔叶林C.东欧、针阔叶混交林 D.西伯利亚、针叶林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森林稳定大气成分的作用和森林的分布。
第1题,日出时,森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因而CO2浓度开始下降。
第2题,根据经纬度可判断出该地位于西伯利亚地区,对应的植被类型为针叶林。
答案: 1.B 2.D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
据此完成3~4题。
3.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①光合作用强烈②生物循环旺盛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4.雨林群落高大密集的原因是( )①热量充足②水分丰沛③生长季节连续④土壤肥沃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第3题,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优势。
第4题,亚马孙河流域全年高温多雨,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和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从而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
答案: 3.B 4.A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5~7题。
5.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A.a B.bC.c D.d6.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A.a—枯枝落叶B.b—土壤C.c—生物D.d—供给养分7.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②④解析:第5题,雨林的有机质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的植物体内。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10:2.2.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教案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课时1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
2.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4.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在分析和讨论中学会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并学会归纳总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难点1.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
2.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突破方法:分析、讨论、归纳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图示分析法、启发讨论法等。
学法:析图、讨论、归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挂图、自制图表、多媒体内容等。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完成预习作业。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热带雨林图片,热带雨林是充满神秘的地方,令人向往。
同学们是否知道雨林的作用,又是否知道雨林面临的问题和应该采取的措施?一、森林的作用及世界森林现状1.森林的作用(1)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2)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森林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作用。
此外,还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方面的环保功效。
2.世界森林现状(1)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38.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30%。
(2)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教材P26图2.14)。
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思考:为什么目前世界森林大多分布在低纬和中高纬地区?为什么中纬度地区森林分布较少?点拨:关于森林分布的地区差别问题。
我们要用历史的观点去看。
在人类历史之前,森林的分布主要制约于地形、气候与水文状况,除了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高寒地区可能出现沙漠、寒漠或草原之外,陆地的大部分面积皆为各类森林所布满。
201X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2.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雨林生态的脆弱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一、森林的作用或效益
森林有哪些作用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 防风固沙
——木材、药材 ——……
知
数字说树
识 链 接
在城市,一棵树一年可以贮存一辆汽车 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很多树木可
以吸收有害气体,如1公顷柳杉林每天可以
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其他如臭椿、夹竹
桃、银杏、梧桐等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功
能。当城市绿化面积达到50%以上时,大气
中的污染物可得到有效控制。
净化空气
城市森林可增加空气湿度,一株成年树,一天 可蒸发400公斤水,所以树林中的空气湿度明显上升。 据计算,城市绿地面积每增加1%,当地夏季的气温 可降低0.1摄氏度。
案例研究
一些沿海低地的国家十分关心全 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它 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 司联系起来,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 热道带理丛林吗的木?材请公司你代森表林面这积减些少国家大气说CO出2增加你 的全理球气由候并变暖绘制两一极冰幅川融联化系框海图平面加上升以说 明。淹没沿海低地 沿海国家关心木材生产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蓄水海绵 天然水库
雨林的物种资源
基因宝库
雨林植物的药用价值
医学宝库
有人说热带雨林是 “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
调节气候
城市防护林具有减缓风速的作用,其有效范围 在树高40倍以内,其中在10~20倍范围内效果最好, 可降低风速50%。
防风固沙
一公顷林地与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储水3000 立方米。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蓄水量达100 万立方米的水库,而建造这样一个水库需要投资千 余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第一课时 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和脆弱性『自主学习』一、森林资源的作用与现状 1.森林资源的作用既是重要的□01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02生态作用和□03环保功效,图示说明如下:2.森林分布3.现状:世界森林面积□06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大片热带雨林正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自我探究] 长江上游地区森林破坏后会有哪些危害?提示 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泥沙淤积严重,河床抬升,洪水危害加剧;湖泊面积缩小,调节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雨林的分布⎩⎪⎨⎪⎧纬度分布:主要分布在□01赤道南北两侧,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0215°~25°地区分布:东南亚地区、非洲□03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04亚马孙河流域2.作用作用表现[自我探究] 森林的环境效应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一样吗?提示森林的环境效应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并不相同。
森林的环境效应一般是指森林对局部地区的影响,如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保持水土等;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是指雨林对全球的影响,如维持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水平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等。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01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
1.雨林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的表现02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土壤一般(1)土壤贫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再加上□很贫瘠。
(2)生态难以恢复: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地上植被03最容易遭到破坏。
□『自我反馈』1.全球原始林主要有( )①亚寒带针叶林②热带雨林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④温带落叶阔叶林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目前全球原始林主要有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
2.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面积减少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①自然灾害减少②全球降水增加③雪线上升④产生厄尔尼诺现象⑤水土流失加剧⑥生物多样性减少A.④⑤⑥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②③④答案 C解析热带雨林大面积减少将使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进而加速全球变暖,导致雪线上升。
『活动点拨』[教材P26活动]1.一些沿海低地国家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因为森林具有稳定大气成分、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
当森林被大量砍伐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急剧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强,气温不断升高。
两极的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的低地。
沿海的国家会因此失去大量的国土,甚至有被淹没的危险。
2.联系框图如下:从框图中可以看出,森林资源大面积被毁坏后,会出现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3.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环节是全球气候变暖。
解决的途径主要有:一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是增加森林,首先要保护好现在的森林;其次是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
[教材P27思考]1.雨林能加快水循环的过程,增加水循环的水量,除海陆间循环活跃外,陆地内循环也很活跃。
2.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会引起地表水减少,水汽蒸发、蒸腾作用减弱,空气干燥,从而降水变少,气候变得干旱,甚至出现旱涝无度的局面。
这种变化不仅在当地表现明显,也会影响全球。
从全球来看,雨林担负着“空调机”和“加湿器”两种功能,若雨林被毁,全球除变干旱外,还会造成气温升高,酿成全球变暖的恶果。
[教材P29思考]1.在茂密森林的覆盖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程度贫瘠的土壤;雨林与沙漠一样也有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生态系统恢复相当困难。
2.表现:雨林一旦被毁,土壤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被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会陷于崩溃。
原因:有机质的迅速分解和强烈的淋洗使雨林下的土壤很贫瘠,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所以地上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教材P29活动]1.过程:选择土地→焚林开荒→农业耕作→肥力降低→被迫废弃→再次开荒。
至少15年。
2.A表示原始森林下的土壤肥力;B因为森林焚烧,土壤肥力增加;C表示耕作几年后,土壤的肥力降低,主要是农业生产和淋溶作用的影响;D表示弃耕后的土壤肥力有所恢复,但恢复不到原先的水平。
3.通过两幅图的对比,休耕期长(大于15年),有利于雨林生态环境的恢复;休耕期短(小于15年),不利于雨林生态环境的恢复。
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土地面积减少,耕作的频率加大,休耕期会缩短,必然加剧雨林的衰亡和土壤肥力的衰退速度。
探究点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球之肺”示意图。
材料二热带雨林与水循环。
材料三森林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0%;植物种类、鸟类占世界50%;亚马孙河淡水鱼达2000多种;在雨林中有20多种可可,目前人类只食用1种;在雨林中有30多种橡胶,目前人类仅培育2种;对治疗癌症有效的植物有70%生长在雨林中;雨林中新发现一种对治疗艾滋病有很高疗效的植物;雨林中还有许多已知或未知的珍贵医药资源。
(1)据材料一说明热带雨林为什么被称为“地球之肺”?(2)热带雨林使水循环特别活跃,主要与哪些环节有关?(3)热带雨林对其他地区的水循环有何影响?(4)材料三说明了热带雨林有什么作用?[答案](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热带雨林面积大,植物种类多,消耗的二氧化碳多,产生的氧气多,所以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2)使水循环异常活跃,特别表现在蒸腾、降水和径流环节上。
(3)雨林蒸发、蒸腾的水,通过大气环流为其他地区供应大量的水汽。
(4)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人类医药宝库。
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1.“地球之肺”——深刻影响着全球的碳氧平衡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功能。
需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大气中CO2增多,与破坏热带雨林有一定关系。
2.“地球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全球物种最丰富的地区读亚马孙热带雨林与水循环示意简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明( )A.热带雨林大约50%的降水量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产生B.热带雨林为全球的水循环提供了50%的水量C.热带雨林所涵养的水量占全球的绝大部分D.热带雨林的绝大部分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回到了海洋(2)下列组合最为准确的是( )A.甲—蒸发作用 B.乙—水汽输送C.丙—海洋蒸发 D.丁—地表径流[思维流程][答案](1)A (2)C[方法指导]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探究点雨林生态的脆弱性阅读相关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三种生态系统的差异。
(1)说明三种生态系统生物量、枯枝落叶、土壤的差异。
(2)简要说明造成两种森林系统生物量差异的原因。
(3)分析三种生态系统土壤差异的原因。
[答案](1)生物量:热带雨林系统>北方针叶林系统>温带草原系统;枯枝落叶:北方针叶林系统>温带草原系统>热带雨林系统;土壤:温带草原系统>北方针叶林系统>热带雨林系统。
(2)生物量的多少主要与水热条件有关。
热带雨林系统水热条件最为优越,生物量大;北方针叶林系统水热条件较差,生物量小。
(3)土壤差异主要与有机质和矿物养分的积累有关。
气温越高,有机质分解越快,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少;降水越多,地表径流量越大,流水侵蚀、冲刷作用越强,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养分越少。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雨林生态的脆弱性主要体现在雨林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整块土地的肥力就会急剧下降,地表植物也就很难恢复。
其成因和表现如下图所示: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1)雨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A.a B.b C.c D.d(2)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或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A.a—枯枝落叶B.b—土壤C.c—生物D.d—供给养分[思维流程][答案](1)A (2)B[方法指导] 雨林脆弱性的形成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土壤、水分、植被等条件的影响,使这一生态系统又比较脆弱,一旦破坏,地表植被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
其脆弱性的形成如下图所示:探究点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读森林的覆盖率和表面土流失程度的关系图,回答1~2题。
1.图中反映的是森林的哪种生态环境效应( )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净化空气D.平衡大气成分答案 B解析图中反映的是森林覆盖率和表面土流失程度的关系,森林覆盖率越高表面土流失越少,说明森林有保持水土的功能,故B项正确。
2.与上图中森林的主要生态环境效应相同的是( )A.城市园林B.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C.长江上游的防护林带D.热带沿海的红树林答案 C解析城市园林的主要作用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长江上游防护林带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热带沿海的红树林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
故C项正确。
探究点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
据此完成3~4题。
3.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 D解析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是热带雨林的经济价值,故排除③。
4.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②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A解析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受到淋洗,土壤十分贫瘠,雨林生态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沙漠地区不会有严重的水土流失,雨林地区一般不会严重缺水。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分布表]读森林分布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
1.全球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在( )A.俄罗斯B.加拿大C.芬兰D.格陵兰岛答案 A解析俄罗斯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
俄罗斯森林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2.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的、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在( )A.尼日尔河流域B.东南亚地区C.刚果河流域D.亚马孙河流域答案 D解析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护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