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三中学案1(2)
平移的特征

简称平移。 决定的。
。
(二)设问导读 1. 阅读教材 P62 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教
师
活
动 ,
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1) 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角
对应线段 , 图形的 与 都没有 发生变化。 (2) 平移过程中, 对应线段也可能在 。 2. 阅读教材 P62、P63,完成“探索” “试一试” 及下列各题。 (1) 平移前后图形的对应点所连线段 。 (2)图形平移时,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沿相同方 向移动 的距离。 (3)平移过程中,对应点所连线段也可能在 。 3. 完成教材 P63“试一试” “做一做”及下面问题。 (1)经过几次平移得到的图形,可以看成原图形 经过 次平移得到的,也就是说多次平移相当于 次平移。 (2)图形经过两次翻折(对称轴互相平行)后, 所得图形可以看作是由原图形经过一次 得到的。 (三)自我检测 1. 如图所示,△DEF 是△ABC 经过平移得到的, 已知 AB=6,BC=12,∠BAC=75°,∠ACB=70°,则 ∠DEF= ,DE= ,EF= 。
养教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教 教 (一)温故互查 1. 图形的 2. 平移是由移动的 和 3. 如图,△DEF 是△ABC 平移得到的,则点 A 与点 D 叫 做 ,线段 AB 与线段 DE 叫做 , △ABC 平移 的方向就是 , △ ABC 平 移 的 距 离 就 是 线 段 师 活 动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理解平移的特征。 能找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并根据要求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2. 如图,将△ABC 平移到 △A1B1C1, 连结 AA1, 1, 1, BB CC 平移的方向是 的方向, 平移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 度,AA1∥ ∥ , 且 AA1= = , 图中的 平行四边形共有的面积为 8,则 A1B1C1 的面积是 。 3. 如图所示,四边形 EFGH 是由四边形 ABCD 经 过平移得到的,若四边形 ABCD 的周长为 8.9cm,BC= 3.8cm,CD=2cm,则 EH+EF= cm。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课第二框体味文化导学案

体会文化(第一课第二课时)
班级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
1、掌握文化与经济。
政治互相影响的关系。
2、理解文化与经济. 政治互相交融。
3、明确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加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性。
【学习要点】
文化与经济 . 政治互相影响的关系。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学习难点】
文化愈来愈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要素。
【导学流程】
一、认识感知
1、文化与经济. 政治互相影响的关系?
2、文化与经济. 政治互相交融表此刻?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4、如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深入学习
1、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说说你对这一看法的认识?
2、“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早已层出不穷,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3.文化发达,综合国力必定强?
三、迁徙运用
1、跟着阴历”鸡”年的到来,许多商家推出各种产品显现传统生肖”鸡”文化,深受百姓喜欢。
这说明()
A.文化与经济政治互相交融
B.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C.文化是对经济的发展
D.文化与经济互相交融。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导学案2.1.2系统抽样导学案2

2. 1.系统抽样2班级姓名小组 _________【学习目标】1.记着系统抽样的方法和步骤.( 要点)2.会用系统抽样从整体中抽取样本.(难点)3.能用系统抽样解决实质问题.( 易错易混点)【导学流程】基础感知一.教材整理 1 系统抽样的观点阅读教材P58上半部分内容,达成以下问题.先将整体中的个体逐个编号,而后按号码次序以必定的间隔k 进行抽取,先从第一个间隔中________地抽取一个号码,而后按此间隔________抽取即得到所需样本.练习某影院有 40 排座位,每排有 46 个座位,一个报告会上坐满了听众,会后留下座号为 20 的全部听众进行会谈,这是运用了()A.抽签法B.随机数表法C.系统抽样法D.放回抽样法二.教材整理 2系统抽样的步骤阅读教材 P58下半部分内容,达成以下问题.一般地,假定要冷静量为N 的整体中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我们能够按以下步骤进行系统抽样:深入学习1 .(1) 某商场欲经过检查部散发票及销售记录来迅速预计每个月的销售金额,采纳以下方法:从某本发票的存根中随机抽一张,如15 号,而后按次序将 65号, 115 号, 165 号, ,发票上的销售金额构成一个检查样本.这类抽取样本的方法是 ()A .抽签法B .随机数法C .系统抽样法D .以上都不对(2) 为认识 1 200 名学生对学校某项教改试验的建议,打算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 30 的样本,考虑采纳系统抽样,则分段的间隔 k = .________2 .某校高中三年级的 295 名学生已经编号为 1,2, , 295,为了认识学生的学习状况,要按 1∶5 的比率抽取一个样本,请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抽取,并写出过程.迁徙运用在系统抽样中, N不必定能被 n 整除,那么系统抽样还公正吗?课后练习1.为了认识参加某次知识比赛的 1 252 名学生的成绩,决定采纳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50 的样本,那么从整体中应随机剔除的个体数量为 () A.2 B. 3C.4 D. 52.为了认识某地参加计算机水平测试的 5 008 名学生的成绩,从中抽取了20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剖析,运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时,每组的容量为() 【导学号: 28750030】A.24B.25C.26 D.283.在一个个体数量为 2 003 的整体中,利用系统抽样抽取一个容量为 100 的样本,则整体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时机为 _________.4.中秋节,有关部门对某食品厂生产的303 盒中秋月饼进行质量查验,需要从中抽取 10 盒,请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达成对此样本的抽取.。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学案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题二战国期间的百花怒放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知道春秋战国期间百花怒放场面形成的原由;2、认识孟子及其思想主张;3、认识荀子及其思想主张;4、认识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
【学习要点】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学习难点】1、战国期间百花怒放场面出现的原由;2、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导学流程】一、认识感知1、孟子的思想主张(分层)2、荀子的思想主张(分层)二、深入学习1、孟子政治思想的中心2、孟子和荀子在伦理观上的主张有何不一样?3、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三、迁徙运用1、“社会蜕变之际,争乱频仍,民生困苦,沉思远虑之士,对此巨变之原由与影响,自难免加以疑问责备,而提出抗讲和挽救之方”,由此出现了()A、“百花怒放”B、“文景之治”C、“独尊儒术”D、“贞观之治”2、那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改革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化觉悟、群星绚丽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耸立着一座座高大的思想文化丰碑,此中,此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是()A、道家思想B、法家思想C、儒家思想D、墨家思想3、孟子是战国期间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以下主张中,由他提出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不期修古,非法常可”C、“制天数而用之”D、“兼相爱,交相利”4、史料剖析: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悉心下》依据资料剖析:孟子在治国方面提出了什么主张?课题二战国期间的百花怒放【学习目标】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期间百花怒放场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学习要点】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学习难点】百花怒放场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导学流程】一、认识感知诸子百家的历史地位、思想主张、影响。
二、深入学习(一)墨子与墨家1、历史地位:墨家学派首创人。
2、思想主张(1)主张(“”)“非攻”,而“兼爱”是没有等级差其他爱,“非攻”是主张各国和平相处,反对不义的吞并战争。
乐亭高平中学高一年级 思想政治学科导学案 政治生活 1.2

乐亭高平中学高一年级思想政治学科导学案政治生活 1.2 政治权利与义务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主备人______________ 备课组长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学习目标】1.识记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应该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2.理解并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重点难点】重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难点: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一)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既公民在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
)要求: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合作探究】2016年4月某市原来破产的企业的部分员工要求加大补偿,对解决结果不满,组织、煸动原下岗工人堵塞高速公路路段,经有关部门的教育、劝阻、解释,已平息了该事件。
事件中的首要分子已被刑事拘留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该企业下岗工人做法的认识。
【随堂检测】1.2016年“两会”期间,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适时推出了参会代表、委员的博客群。
在代表、委员的博客上,公民可以提出“建议”,发表“社论”。
这里,公民依法享有的是()A.言论自由B.选举权C.申诉权D.控告权2.台湾一科技有限公司在东南大学的一场招聘会上,宣传台湾为“本国”,遭到学生抗议,一位同学指出其错误后,该企业负责人依然不改,在场300余名大学生集体愤然退场。
大学生的做法()A.自觉履行了公民的义务B.说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总是一致的C.不利于团结台湾人民,维护国家统一D.履行了维护国家统一的权利3.以达赖为首的旧西藏落后势力及其所谓的“流亡政府”仍在竭力包装分裂主张,煽动鼓吹各种极端暴力行为,企图破坏西藏人民安宁祥和的幸福生活。
乐亭高平中学 思想政治学科 导学案 生活与哲学 1.2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乐亭高平中学思想政治学科导学案生活与哲学 1.2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命题人:_____________ 备课组长: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学习目标】1、理解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2、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重点难点】:全面理解哲学的含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一:【考考你】下列属于世界观的有()(1) 近年来,全球变暖的趋势日益明显(2) 暖冬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3) 人类活动是造成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4) 世界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5) 世界是神创造的(6) 天地万物的生成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干的(7) 水往低处流(8)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活动二:读材料,回答问题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好奇心是人的理性的开端,人人都有好奇心,人人都可能是哲学家。
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又说,每个人都可以大谈哲学,但并非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问题探究:请同学们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活动三:【辨析】(1).哲学就是世界观。
()(2).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4).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
()活动四: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材料二:爱因斯坦曾经说:“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利用本框的有关知识对于爱因斯坦两则材料的观点分别谈谈认识。
当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2012年4月21日,云南省首届科技哲学与科技史研究生论坛在省科技馆举行。
本届论坛共收到论文42篇,8位研究生代表在论坛上作了交流发言,充分展示了云南省高校科技哲学的学习研究成果。
下面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D.哲学就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2.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B.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认真学习哲学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世界观也体现着方法论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3.2012年甲乙两人高考均失利而落榜。
分式乘除导学案

⑻先化简后求值:
(a 5)(a 1) 1 (a 2 a), 其中 a 2 3 a 5a
x2 x x ⑼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X=1 x 1 x 1
⑽
a b a 2b ab 2 xy (1) 2 (2) 2 2 2ab a b 2a b a2 9 (3) 2 a 3 a 6a 9
3 15 3 15 45 9 5 2 5 2 102 2 观察: 3 15 3 2 3 2 6 2 5 2 5 15 5 15 75 25
由以上算式,请写出分数乘除法的法则: 乘法法则:; 除法法则:; 如果把上面算式中的 3、5、15、2、分别用字母 a、b、c、d 来代替, 请写出相应的式子: 用文字归纳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乘法法则; 除法法则,
高平三中“三段六环节”导学案(教师)
学 科 课 题 主 备 学习目标 养教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方法 教具准备 学 学生活动 一、自学板块 1.明确学习目标。 2.预习导学。请同学们结合“学习目标”认真自读课文, 思考下列目标思考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⑴、探究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数学 分式的运算一 申雪亮
⑵
x y x y = 2 xy 3x 2
⑶
12 xy 8x 2 y 5a
⑷ 3 xy
2y2 3x
x y x y ⑸ x y x y
3a 3b 25a 2 b 2 ⑹ 10ab a 2 b 2
⒉小组互查互纠。 3.拓展延伸。
㈠计算:
2b 4a 2 (1) a 4bc 2
巡视, 了 解自学 情况。 方法指 导
3.自主质疑。在自学的过程中你如果还有什么疑问,请 疑难解 写在右面或书上。 答。 4.自主测评。
申雪亮画相似图形导学案

学科
数学
年级
九年级
授课教师
课题
画相似图形
课型
新授课
主备
申雪亮
审阅
九年级备课组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会画相似图形. (重点)
2.了解位似及位似中心的定义,能判定两个图形是否是位似图形,会采用不同的位似中心画出位似.(重点、难点)
养教目标
让学生养成动手的习惯
学习重点
1.会画相似图形.
(3)仿照书上的画图过程,任意画一个五边形,把它放大到2倍.
(4)什么是位似?位似中心?
(5)位似是相似吗?相似是位似吗?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6)画位似图形
①以点0为位似中心,使所画图形与原图形的相似比为2:1
②以点O为位似中心,使所画图形与原图形的相似比位1:2.
(7)想想看,位似中心可以取在哪些位置
4.自主质疑。在自学的过程中你如果还有什么疑问,请写在右面或书上。
5.自主测评。
(1)习题24.5
口头叙述回答
动手操作
阅读课本理解概念
巡视,了解自学情况。
方法指导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2.展示目标。
3.预习导学。请同学们结合“学习目标”认真自读课文,思考下列目标思考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阅读课本P60至P61中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图形的基本变换方式包括、、和.相似变换可以将一个图形或,保持形状不变.
(2)你能否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图
24.5.1中两个五边形相似?试着写一下整个过程.
2.了解位似及位似中心的定义,能判定两个图形是否是位似图形,会采用不同的位似中心画出位似.
高平三中学案1

2)光的反射:了解光的反射概念;说出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在同一个平面内;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2、艾力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他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他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球面镜:凸面镜:对光线起作用。(应用:机动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凹面镜:对光线起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镜会会聚于焦点;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射面、天文望远镜)
5)光的折射: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折射规律:在同一平面上,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与入射角不等。(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角小于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两种反射:a、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光线平行进入,反射光线会(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b、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反射)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平面镜成像: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2)改变。成像的特点:1)成的像是像;2)像和物的大小;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4)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高平三中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3年3月15日上午10:00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李老师参会人员:高平三中全体同学会议主题:树立正确价值观,共建和谐校园一、会议开始李老师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议程。
二、主题发言1. 李老师发言李老师首先对近期同学们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她强调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3)遵守校规校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2. 学生代表发言学生代表王同学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心得体会。
她表示,作为一名学生,要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为将来为社会作出贡献。
三、分组讨论为了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认识,李老师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就以下议题进行讨论:(1)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正确价值观?各小组讨论热烈,同学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四、讨论成果展示各小组推选代表上台展示讨论成果,以下为部分展示内容:1. 第一小组:通过讨论,大家认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首先要树立远大理想,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
2. 第二小组:同学们一致认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如尊敬师长、关爱同学、诚实守信、勤奋学习等。
3. 第三小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感染身边的人。
五、总结发言李老师对同学们的讨论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进行了总结发言。
她强调,树立正确价值观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正确价值观。
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导学案

作法: (1)以 O 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画弧,
交 OA 于 C 点,交 OB 于 D 点; (2)分别以 C、D 两点圆心,以大于 CD
巡视,了解自 学情况。 方法指导
长为半 径画弧,两弧相交于 P 点; (3)过 O、P 作射线 OP ,即为所求作的角平分线.
A
疑难解答。
O B
第二步时为什么要取大于 线段 BC 长的一半 为半径画弧 呢?
A
难点指导。 3.拓展延伸。 先作平角∠AOB 的平分线OC,然后反向延长 OC 得 到直线CD,则直线CD与直线AB是什么关系? 布置作业。
A
4.布置作业
O
B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说出以上作角平分线的根据是什么?
3.自主质疑。在自学的过程中你如果还有什么疑问, 请写在右面或书上。 4.自主测评。 已知∠A,试作∠B= 迹)
1 ∠A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 2
巡视掌握讨 论情况。
A
组织课堂讨 论和展示。 二、展示板块 1.组内初探。小组针对“预习导学”问题和“我的问 难点点拨,讲 题”交流研讨。如果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要单列出来。 解。 2.课堂展示。各组重点内容探究展示。 三、练习板块 1.课堂小结。 2.达标检测。 小组互查互纠。如图所示,作出△ABC 三个内角的角 平分线,然后观察有什么特点?(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 迹) 引导学生总 结。 5.小组互查。
学习方法 教具准备
自主探究
学 学生活动 一、自学板块: 1.明确学习目标。 2.预习导学。
习
过
程 教师活动 导入语。 二次 备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请同学们结合“学习目标” ,阅读课本 87 页,思考下列目标 思考题, 并且完成以下作图。 (按以下做法做出∠AOB 的平分线) 已知:∠AOB ,求作∠AOB 的平分线.
叫三声夸克导学案定.doc

高平三中“三段六环节”导学案(教学科语文年级八课题叫三声夸克主备闫丽琴审阅八年级褂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物' 识过程。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特点。
3.学习科学家执著、探究养教目标学习科学家执著、探究、@ 学习重点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体4学习难点理解文章多层次的复杂分乡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归为教具准备多媒体、学案学习学生活动助读资料分类别1.定义: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这种说明技巧,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有时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明,也属分类别。
例如:《看云识天气》中把天上的云按云的形态可分为睛天云和雨雪天的云。
2 .作用:分类别可以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丫去C说明文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浅显、易懂,其中准确是前提。
在这个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活泼年级授课教师课型新授课普文教研组授课时间质结构的基本构成和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通俗的;、创新的精神。
汀新的精神。
吉说明文语言准确、通俗的特点。
息内总结过程教师活动二次备课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个物理学上的知识,它非常神秘。
我先来考一考同学们,有没有同学知道“夸克”这个词的,夸克是什么意思?这样的名字从何而来?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叫三声夸克》这篇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夸克的微妙世界。
的。
1 .所谓“平实”,就是抓住事物的特点, 用准确、简明、平实的语言,对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能等加以解说,不必加修饰或描写,只需明白如话地写出来即可。
(采用此类语言来写的说明文,叫“平实说明文"其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平实。
)2.所谓“生动”,就是借助描写、记叙等表达方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描写。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高中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老王

老王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的日常小事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2、把握老王的形象特点,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3、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平等对待并关爱弱势群体。
【学习重难点】重点:把握老王的形象特点,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平等对待并关爱弱势群体。
【导学流程】一、基础感知1、走进作者杨绛,1911年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
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
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2、读准字音文章写于1984年。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文化大革命”爆发于1966年,那是一个荒唐的年代。
当时很多高级知识分子受到了残酷迫害,钱钟书、杨绛夫妇也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戴高帽,挂木板,受批斗,剃成阴阳头,被驱到大街上游行,最后被发配去扫厕所……经受了漫长的苦痛折磨。
那个时代,人与人互相背叛。
妻子背叛丈夫,儿女背叛父母。
就连杨绛和钱钟书的女儿,钱瑗,要回去看爸爸妈妈也要先把大字报贴了,说我跟钱钟书、杨绛在思想上彻底地划清界限,然后才能够回到家,去看自己的父母。
二、探究未知1、作者怀着怎样的感情写这篇文章的?(文眼)2、请自读1-4段,思考:为什么说他是不幸者?3、快速阅读5--16段, 思考:老王是怎样的一个人?4、思考作者一家人对老王的“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5、“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作者为什么会感到愧怍呢?三、记录疑难。
液体的压强

(3)09年山西省中考:把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铝球浸没于某种液体中,放手后,木球悬浮而铝球下沉,静止后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2.浮力的施力物体:或。
3.方向:.
4.产生原因:.
(二)、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
即:F浮==。
G排是指被物体,V排是指被物体。
2.影响因素:浮力的大小只与和有关。
(三)、:物体浮沉的判断方法
判断方法
比较F浮
和G物
比较ρ液
和ρ物
上浮
漂浮
悬浮
下沉
(四)、浮力计算公式:
A.F木=F铝B.F木<F铝
C.F木>F铝D.无法确定
二、展示版块
1.组内初探。小组针对“预习导学”问题和“我的问题”交流研讨。如果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要单列出来。
2.展示点拨。各组重点内容探究展示。
三、练习板块
1.课堂小结。
2.达标检测。
(1)2010年山西中考:把质量相等的两块橡皮泥分别捏成实心球状和碗状,轻轻放到水面,静止之后,实心球橡皮泥沉到容器底部,碗状橡皮泥漂浮在水面,如图所示,则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1.称量法:F浮=
2.原理法:F浮=
3.二力平衡法:F浮=
4压力差法:F浮=
5.浮力决定因素法:F浮=
(五)、浮力应用
(1).轮船:
(2)潜水艇:
(3)气球和飞艇: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品质第二课时 Word版缺答案

品质(第二课时)
班级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
1、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2、结合背景,分析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
3、更深层地理解格斯拉先生的“品质”,构建现代社会生存下的正确价值观,塑造自我的完善人格。
【学习重难点】
重点:分析概括人物形象及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
难点:更深层地理解格斯拉先生的“品质”,构建现代社会生存下的正确价值观,塑造自我的完善人格。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1、了解背景
故事发生在工业革命时期。
一方面生产力发展,机器化大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作坊,众多小手工业主纷纷破产;为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商品的质量在下降。
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追求享乐时髦,金钱和利益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二、探究未知
1、根据文本及下列表格,分析格拉斯先生的人物形象特点。
2、这么好的鞋匠,最终却是饿死了,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可以从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
压强复习导学案

学科
物理
年级
九
授课教师
课题
压强
课型
复习课
主备
审阅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理解压力的概念,能区分重力与压力;
2.掌握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
4.了解液体压强特点和连通器原理,会利用公式计算液体的压强;能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C.无论怎样使管倾斜,水银都不能充满全管
D.将管在水银槽内轻轻上提,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变
(3)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面哪种情况对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有影响()
A.玻璃管的粗细B.玻璃管倾斜
C.玻璃管插入水银槽的深度
4.了解液体压强特点和连通器原理,会利用公式计算液体的压强;能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5.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事
例,能用大气压解释简单的现象,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了解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有关现象。
2.请同学们结合“学习目标”认真自读课文,把整章知识分成“压强”和“液体压强、气体压强”两部分,学生分组对期中一部分的知识进行组内的交流、整理和归纳,并在学案上形成知识网络图;两部分知识各抽一组到电子白板上展示。
6.流体压强
(1)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_______,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__________。
(2)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也较_______,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也较_________。
3.交流:
各个负责相同内容的小组与展示小组的成果进行对照和质疑,并交流、讨论、完善出最终的知识脉络。
二、点拨剖析
(2)连通器是_______开口,_______连通的容器,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液压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平三中导学案1

判定定理:(4)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教
后
反
思
本节课的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引导他们经历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探索过程,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索的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通过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探索,培养学生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重点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
学习难点
经历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索的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设
计
思
路
点
评
导学案(教师)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教师
课题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
课型
新课型
主备
审阅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掌握应用上面判别方法对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判别进行说理。
养教目标
观察猜想,验证归纳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一组邻边AB、BC,以及它们的夹角∠ABC。以AC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这个平行四边形ABCD补画完整。
1.解决问题动手画。(尝试用多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自主测评。
《同步》30---31页
二、展示板块
1.组内初探。小组针对“预习导学”问题和“我的问题”交流研讨。如果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要单列出来。
2.展示点拨。各组重点内容探究展示。
三、练习板块
1.课堂小结。
我们生活在黄土高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可以更好地建设家乡。
2.预习导学。请同学们结合“学习目标”认真自读课文,思考下列目标思考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1).在图8.1中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黄河,说出黄土高原的范围。
(2).黄土高原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
(3).黄土高原有哪几种不同的地脉景观?
(4).黄土高原为什么水土流失严重?会带来哪些后果?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高平三中“三段六环节”学案(学生)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班级
姓名
课题
黄土高原
课型
主备
审阅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2、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学习重点
学生要养成认真观察周围地理现象的习惯
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归纳
一、自学板块
1.明确目标。
2.达标检测。
《同步》32-----33页
3.拓展延伸。
在生产、生活中,黄土高原的人们做了哪些治理水土流失的工作,请讲一讲与同学们公享。
4.课后作业。
《同步》34---35页
学生随堂笔记
学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