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型建筑设计企业发展现状要点
建筑行业中小企业发展困境与政策建议
建筑行业中小企业发展困境与政策建议建筑行业中小企业面临着多种发展困境,包括资金不足、融资困难、利润率下降、市场竞争激烈、法规政策限制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和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发展困境1.资金问题:由于建筑行业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往往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支持业务发展和扩大规模。
此外,建筑行业需要垫付大量资金,而工程款回收周期长,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2.融资困难:由于中小企业信用评级较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往往不愿意为其提供贷款。
此外,建筑行业中小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抵押物来获得贷款。
3.利润率下降: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建筑行业中小企业往往需要通过降低价格来争取市场份额,导致利润率下降。
4.市场竞争:建筑行业中小企业面临着来自大型企业和同行的激烈竞争,难以获得优质的项目资源。
5.法规政策限制:一些地方政府的法规政策限制了建筑行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例如资质要求、招投标规定等。
二、政策建议1.加强资金支持: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贷款担保等方式,为建筑行业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其解决资金周转问题。
2.优化融资环境:政府可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建筑行业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融资门槛,简化审批流程。
同时,可以建立信用担保体系,提高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增强其融资能力。
3.提高利润率: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等方式,减少恶性竞争,为建筑行业中小企业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此外,可以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4.拓展市场资源:政府可以加大对建筑行业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其拓展市场资源。
例如,可以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推动企业与大型企业合作等方式,提高中小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完善法规政策:政府可以调整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降低建筑行业中小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流程。
同时,可以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总之,解决建筑行业中小企业发展困境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建筑企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建筑企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说到建筑企业的发展现状,那可真是有点“走马看花”的味道。
咋说呢,咱们的建筑行业,从一开始的“土堆子”到现在的钢筋水泥,真是变了个天!不过,说实话,建筑行业好像总是有点“吃老本”的感觉。
你看那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倒是挺炫的,整体面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说到底,很多小企业还是在摸索中艰难前行。
虽然大企业能够“稳如老狗”,但对中小型企业来说,机会跟压力是“双刃剑”一样,一不小心就会“死得很难看”。
现在的建筑行业已经不再是那个靠体力和蛮力的时代了。
你看,现在工地上最忙的可不是拿着铁锤的人,而是那些拿着平板电脑的“设计大牛”。
这个行业,现在简直就像是在玩“高科技游戏”,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
3D打印、人工智能、建筑信息模型(BIM)这些词你听着是不是有点懵?其实这些高科技,正是让建筑企业省力、增效的好帮手。
比如说,3D打印可以把一些复杂的零件直接打印出来,免去传统的制造工艺,效率能高多少呀!再说BIM,它可是让建筑公司在设计阶段就能发现问题,减少工地上的返工率,搞得好就能节省不少钱。
而且呢,随着市场的变化,建筑企业也不得不“调整步伐”。
以前大家可能觉得建筑公司就得拼“实力”,拼的是资金、拼的是施工速度。
可现在,拼的可不仅仅是这些了。
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说实话,大家对环境问题越来越敏感,相关部门也开始重视绿色建筑和低碳排放,搞得好像“想赚大钱的都得戴上环保帽子”。
建筑企业想要继续生存,不跟上这波环保潮流,恐怕也要被淘汰掉。
所以,不少企业开始琢磨怎么做绿色建筑了。
你看,那些节能材料、智能设备、太阳能利用都已经成了主流。
反正,不环保的都得“吃亏”。
说起建筑行业的未来趋势,很多人总是满怀憧憬。
但说实话,未来的路并不是那么好走,尤其是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今天。
市场竞争加剧,各种成本压力让企业喘不过气。
材料涨价、人工成本提高,简直让建筑老板们“头大”。
但呢,这不也正是一个机会吗?你看,很多大公司已经开始走“规模化”和“精细化”路线了。
2023年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建筑设计行业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主要包括居住建筑设计、商业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等多个方向。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设计行业发展迅速,市场需求增长明显。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建筑设计行业现状。
一、市场规模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体现建筑行业高附加值产业的核心环节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建筑行业每年的产值约为20万亿元,其中建筑设计的市场价值占比约为3%~5%。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依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居住、商业和公共建筑,建筑设计行业的市场空间巨大。
二、发展趋势1.绿色建筑成为新趋势近年来,“绿色建筑”成为了建筑行业的新趋势,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建筑节能及环保问题。
绿色建筑设计已成为建筑设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计师们更需要关注废弃物水处理、可再生能源、增加自然采光等问题。
2.数字化技术的普及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师开始使用数字化软件来完成建筑设计。
数字化技术可以更快、更准确地描绘一个建筑的结构和形态,节约人力和时间成本。
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崛起也为建筑设计师提供了更加自由的设计空间。
3.外部设计服务的普及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外部设计平台的崛起也将逐步普及,这将为建筑设计行业的个体设计师和小型设计机构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竞争格局建筑设计行业竞争格局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国内知名设计企业、国外知名设计企业、大型国有设计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自有设计部门、个体设计师和小型设计机构等多个部门。
以国内知名设计企业为例,它们在设计、工程咨询、设计咨询等领域拥有广泛的业务網络,攻击性和竞争优势鲜明;房地产开发公司自有设计部门集成了设计、施工等业务,减少了建筑设计在开发过程中的成本,降低了风险,并且更容易在内部开展协调。
而小型设计机构和个人设计师则主要依靠他们提供的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设计思路来获得市场份额。
建筑设计行业的困境与提升方案建议
建筑设计行业的困境与提升方案建议一、行业困境分析1.竞争激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设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许多大型建筑设计公司通过规模扩张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使中小型公司面临更大的挑战。
2.专业人才稀缺:由于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建筑设计行业存在人才稀缺问题。
许多新毕业生缺乏实际经验,而老年员工则面临更新换代的压力。
3.项目周期长:传统的建筑设计流程复杂且周期长,导致项目推迟交付和成本增加。
此外,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如政府、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协调也是一个挑战。
二、提升方案建议为了应对这些困境,建筑设计行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升自身竞争力和效率。
1.促进合作与创新(1)鼓励企业间合作:中小型建筑设计公司可以通过与其他行业相关企业合作,在资源共享和互补的基础上提高设计水平和竞争力。
(2)加强与院校合作:建筑设计公司与学校建立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适应行业需要的人才,并促进学术研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2.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1)引入先进的设计软件和工具:建筑设计公司应积极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重复劳动。
(2)推动BIM技术的应用: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可以在不同阶段追踪项目进展并优化设计决策,从而提高项目交付质量和效率。
3.人才培养与激励(1)加强员工培训:为了解决新老员工之间技术差距,建筑设计公司应加强内部培训计划,帮助员工持续学习和提升专业素质。
(2)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路径:为员工制定明确的晋升通道和职业发展规划,激励他们投入更多精力,并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忠诚度。
4.优化项目管理流程(1)设立专业项目管理团队:建筑设计公司可以设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负责协调和组织各项工作,确保项目按时交付且符合预算。
(2)推广模块化和预制构件技术:在实际施工中引入模块化和预制构件技术可以缩短项目周期并提高施工质量。
5.加强行业自律与规范(1)建立行业标准体系:建筑设计行业应制定和遵守一系列共同的设计、施工标准和规范,提高行业整体素质与形象。
建筑设计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建筑设计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趋势分析建筑设计行业是一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它的发展与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需求密切相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设计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行业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该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一、建筑设计行业现状分析1.市场规模扩大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人们对于住房、商业空间等需求也日益增长。
这使得建筑设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和资本进入该领域。
2.技术创新推动发展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建筑设计领域也得到了技术创新的推动。
例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得到应用,为设计师提供了更直观、高效的工具。
3.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建筑设计行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设计师可以通过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吸取先进经验,提高设计水平。
二、建筑设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1.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成为建筑设计行业的主流趋势。
未来,建筑设计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要求。
2.智能化与数字化深入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与数字化将在建筑设计中得到更深入的应用。
例如,智能家居技术将成为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更便利、舒适的居住体验。
3.人性化设计受到重视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人性化设计将受到更多关注。
建筑师将更加注重考虑人们在空间中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需求,并通过合理布局和舒适环境来满足这些需求。
4.跨界合作成为趋势未来建筑设计行业将与其他领域进行更多跨界合作。
例如,与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工程施工等领域的合作将更加密切,以提供更全面、一体化的设计服务。
三、与环境对建筑设计行业的影响1.扶持领导对于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扶持。
例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提高设计水平的,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中小型建筑企业发展的现状及研究
中⼩型建筑企业发展的现状及研究摘要改⾰开放以来,房地产企业因其关联度⾼、带动性强,对国民经济贡献⼤的特点,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撑点,其中星罗棋布的中⼩房地产企业对于改善居住条件、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减弱经济波动起到重要的作⽤。
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竞争的加剧,房地产开发“⼤盘时代”的来临以及逐步成熟,将导致房地产开发企业向规模化、制度化、差别化、品牌化、战略化⽅向发展。
中⼩型房地产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存,如何发展壮⼤是直接关系着我国房地产⾏业整体竞争能⼒提升的关键问题。
所以研究我国中⼩型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战略具有现实意义。
⾸先对论题背景,⽬的和意义进⾏了研究;其次对我国中⼩型房地产企业发展外部环境进⾏了分析。
接着,探讨了我国中⼩型房地产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中⼩型建筑企业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中⼩型建筑企业核⼼竞争发展战略AbstractSince reform,real estate enterprises due to its associated high led strong,characteristic of national economic contribution,socialism market economy's basic support,scattered small real estate Enterprise for improved living condition,increase economic fluctuation in employment,promote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weakened an important role. Increased competition as China's real estate industry,real estate development "market time" come and becoming mature,will result in a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enterprise scale,institutionalization,differentiated,branding and strategic directio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how to survive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how to grow and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key issues of the competitive capability of China's real estate industry as a whole.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in China ha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Topics on first background,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secon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in China analysis on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n,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in China;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small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Key words:small and medium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录1 绪论 (1)1.1 中⼩型建筑企业的概述及特点 (1)1.2 中⼩型建筑企业发展现状的研究意义 (1)2 中⼩型建筑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3)2.1 中⼩型建筑企业的发展现状 (3)2.1.1 中⼩型建筑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3)2.1.2 中⼩型建筑企业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5)2.2 我国⼩型建筑企业的发展趋势 (7)3 中⼩型建筑企业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0)3.1 中⼩型建筑企业存在的管理误区和困境 (10)3.2 国际化下的中⼩型建筑企业所⾯临的问题 (11)4 改善中⼩型建筑企业管理的对策 (13)4.1 优化中⼩型建筑企业体制改⾰ (13)4.2 强化中⼩型建筑企业项⽬管理 (14)4.2.1 加强合同教育,重视合同管理⼈才的培养和引⼊ (14)4.2.2 优化企业和项⽬的管理组织结构 (14)4.2.3 建⽴和完善合同管理制度体系 (15)4.2.4 建⽴和完善合同⽂本体系,建⽴合同信息管理系统 (15)4.3 加强企业核⼼竞争⼒培养及⼈才战略的实施 (15)总结与展望 (17)参考⽂献 (18)致谢 (19)1 绪论1.1 中⼩型建筑企业的概述及特点中⼩型企业或中⼩企业,简称中⼩企,是指在经营规模上较⼩的企业,雇⽤⼈数与营业额皆不⼤,此类企业通常是由单⼀个⼈或少数⼈提供资⾦组成,因此在经营上多半是业主直接管理⽽较少受外界⼲涉。
我国建筑企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建筑企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建筑企业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建筑业的技术水
平得到提高,竞争力有所改善。
但是,许多企业仍然存在着市场庞大的小
企业、技术落后的管理水平低、缺乏创新能力,市场格局混乱等问题。
为改善这些问题,促进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政策环境,制定明确的政策文件,利用行政手段改善市场结构;2、
实施先进的管理体系,采取"科学管理、安全施工、高效率生产"的发展方针;3、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加快推广应用;4、强化经营能力
提高。
引进各种技术高效能的设备,使建筑企业的生产能力达到较高水平;
5、提高企业质量,实施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确保符合行业标准,增强企
业核心竞争力;6、开展多种支持政策,支持环保、技术创新等政策,支
持新兴企业的发展,加大投资;7、加强行业的整合,完善行业的管理体系,提升行业的竞争力和效率。
通过以上措施,促进我国建筑企业高度发展,健康发展,将使我国建
筑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2023年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建筑设计行业是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行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现在,本文将从行业机遇、市场容量、技术创新等方面展开分析。
1、行业机遇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建筑设计行业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同时,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对建筑设计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行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市场容量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近年来中国建筑市场将保持平稳增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预计到2022年,中国建筑市场规模将达到约50万亿元人民币。
对于建筑设计行业来讲,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具备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3、技术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创新越发重要。
建筑设计行业也不例外,从设计工具、施工技术到建筑材料,以及整个建筑生命周期的可视化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变革,将必将带动着整个行业的转型发展。
在当前形势下,建筑设计行业应当全面发展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设计智慧化、施工自动化、管理数据化、评估可持续化。
总结来看,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正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
未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的支持,建筑设计行业将会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同时,行业也需要关注科技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中小建筑企业的发展策略
我国中小建筑企业的发展策略超过建筑企业总数95%的中小建筑企业在我国城乡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中小建筑企业的发展现状,接着针对我国中小建筑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发展战略、管理模式、人才培养、管理信息化、风险管理、技术创新、协力队伍管理、品牌塑造、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中小建筑企业的发展现状中小企业是指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
根据国家原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2003年2月联合发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建筑业的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6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根据《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2006年全国有建筑企业63914家(包括3748家劳务分包企业),其中,具有特级资质的总承包企业242家,一级资质的总承包企业2608家。
即使具有一级资质的总承包企业均能满足大型企业的要求,我国中小建筑企业占建筑企业总数的比例也应该在95%以上。
中小建筑企业在我国城乡建设中处于主体地位,为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就业,特别是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国许多中小建筑企业的人员规模,比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人员规模都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建筑企业历经30年的发展,规模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2006年各类建筑企业的产值见表1。
即使将具有一级资质的总承包企业都划归大型企业,中小建筑企业的产值仍占全部建筑企业产值的50.75%。
二、中小建筑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中小建筑企业投资少、收效较快,规模较小、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强,机制灵活、能够发挥小而专、小而活的优势。
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加大,以及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进一步开拓,使得中小建筑企业正处于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期。
我国建筑企业目前发展现状及风险
我国建筑企业目前发展现状及风险1. 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说到我国建筑行业,大家都知道,这可是一个如火如荼的领域,简直就像火箭一样,一路向上蹿。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城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农村公路桥梁也是铺天盖地。
真是让人眼花缭乱,有种“看吧,这就是我们的国家”的自豪感。
再说了,建筑行业不仅仅是砌砖头、搭框架,它还关乎我们的生活,关乎我们的家,简直是给我们创造了无数的美好回忆。
1.1 新技术的应用而且,现在科技也加入了这场建筑盛宴,像是BIM(建筑信息建模)和3D打印等新技术,简直让人耳目一新。
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大厨,手里的刀具越来越锋利,能做出更多美味的菜肴。
用这些新技术,不仅提升了施工效率,还大大降低了成本,真是让人拍手叫好。
1.2 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当然,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如今,不管是住宅、商业综合体还是基础设施,大家都对建筑的质量、速度、环保等要求越来越高。
就像过年时家里的菜要样样俱全,少一样都不行,建筑行业也是这样,必须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 面临的风险不过,虽然行业前景看似一片光明,但说到风险,那可真是像狡猾的狐狸一样,随时可能窜出来给我们“捣乱”。
首先,建筑企业在资金方面的压力可不小,尤其是中小企业。
资金周转不灵,简直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大家都知道,建筑项目周期长,回款慢,如果资金链断裂,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
2.1 市场竞争的加剧其次,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好比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家企业都在拼命抢夺市场份额,价格战打得不可开交。
就像在菜市场,大家都想卖出最便宜的菜,结果反而弄得大家都赚不到钱。
这样的恶性竞争,让不少企业头痛不已,甚至出现亏损,真是让人心里捏把汗。
2.2 人才短缺的问题再者,人才短缺也是个大问题。
虽然行业蓬勃发展,但优秀的建筑师、项目经理等人才却不够。
想想看,这就像做饭,厨师不够,想吃好饭可就得饿肚子。
建筑设计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建筑设计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建筑设计行业是一个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其现状和发展趋势直接影响着城市的面貌和功能。
在过去几十年里,建筑设计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从传统的设计方法逐渐转向更加可持续、创新和数字化的方向。
以下是对建筑设计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一些观察:现状分析1. 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加,建筑设计行业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能源效率和环保设计成为主流,建筑师和设计师们努力寻找更环保的材料和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技术创新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广泛应用使得设计、施工和维护能够更加高效地协同进行。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技术也在设计和展示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多元化设计风格建筑设计风格变得更加多元化,反映了全球化的趋势。
传统风格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建筑语言。
此外,文化和地域的特色也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4. 智能建筑和物联网智能建筑的兴起使建筑更具智能化和互联性。
自动化系统、智能照明和智能安全系统等技术的应用,使建筑更加高效、安全和便捷。
5. 城市化挑战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建筑设计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居住、工作和娱乐的需求,以及解决城市交通、污染等问题,成为设计师们需要思考的重要议题。
发展趋势展望1. 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未来建筑设计将更加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和绿色技术的创新。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利用,以及更高效的能源存储技术的发展,将推动建筑向更环保、能源自给自足的方向发展。
2. 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化建筑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建筑设计将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
智能建筑系统将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提高建筑的能效和适应性。
3. 空间优化与创新设计面对城市化带来的有限空间,建筑设计将更加注重空间的优化利用。
创新的设计理念和灵活的空间布局将成为未来建筑的重要特征,以满足不同功能和需求的变化。
我国中小建筑企业困难现状与发展对策建议
我国中小建筑企业困难现状与发展对策建
议
简介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中小建筑企业面临的困难现状,并提出可行的发展对策建议。
中小建筑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障碍。
困难现状
1. 资金问题:中小建筑企业往往面临资金紧缺的问题,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项目开展和扩大业务规模。
2. 人才短缺:由于缺乏吸引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中小建筑企业很难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造成人力资源储备不足。
3. 技术创新不足:中小建筑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其在竞争中逐渐失去竞争优势。
4. 市场竞争压力大:中小建筑企业面临来自大型建筑企业和国外企业的激烈竞争,市场份额受到挤压。
发展对策建议
1. 加强融资支持:政府应加大对中小建筑企业的财务支持力度,提供低利息贷款和创业基金,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问题。
2. 提升人才吸引力:中小建筑企业应提高薪酬和福利待遇,加
强培训和发展机会,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3. 推动技术创新: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中小建筑企业的
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鼓励中小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和工艺。
4. 拓宽市场渠道:中小建筑企业应积极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
寻找新的业务机会并与大型企业合作,提升竞争能力。
结论
中小建筑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也面临诸
多困难。
通过加强资金支持、提升人才吸引力、推动技术创新和拓
宽市场渠道等对策,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应共同努力,为中小建筑企业创造更加有利
的发展环境。
建筑设计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建筑设计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一、引言建筑设计行业是一个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产业,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美观和功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建筑设计行业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建筑设计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二、建筑设计行业的现状1. 市场竞争激烈建筑设计行业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建筑项目数量快速增加,而设计公司数量也相应增加。
各个设计公司之间为了争夺业务,不断推出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服务方式,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2. 技术创新驱动技术创新在建筑设计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层出不穷,给建筑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虚拟现实、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使得设计师可以更好地预测和模拟建筑效果,提高设计质量。
3.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建筑设计行业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人们对建筑物的绿色、节能和环保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建筑设计师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可持续发展原则,采用环保材料和高效节能的设计方案。
三、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前景1. 城市化进程的推动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设计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建筑设计的支持和推动,同时也需要建筑设计行业不断创新、提高专业能力,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
2. 技术与智能化的融合技术与智能化将成为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建筑设计相结合,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
未来建筑设计师可以通过智能化设计工具和虚拟现实技术,更好地展示和实现设计理念。
3. 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持续增长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将继续推动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和政府政策的倡导,建筑设计师需要将可持续发展原则融入到设计中,提供更环保、节能的设计解决方案。
四、结论建筑设计行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但也同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建筑方案设计公司现状
建筑方案设计公司现状建筑方案设计公司是专门从事建筑方案设计的专业公司,主要负责为客户提供建筑方案设计服务,包括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
这些设计方案可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和要求,实现客户的设计愿景。
目前,建筑方案设计公司在我国市场上发展迅速,并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1. 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人们对建筑方案设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不仅是房地产开发商需要设计方案来推动项目发展,不同行业也需要设计方案来满足其功能和形象的需求。
因此,设计公司面临的市场机会很多。
2.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建筑方案设计是一个高端、专业的领域,需要设计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的设计能力。
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设计师通过使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和技术手段,可以更加迅速、准确地完成设计工作,并提供更加优质的设计方案。
3. 设计理念更新换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对建筑的审美观念和设计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传统的设计理念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建筑方案设计公司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不断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和风格,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4. 多样化的设计服务:建筑方案设计公司的业务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限于建筑的外观设计,还包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
这些不同领域的设计服务可以提供全方位的设计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更加细致和综合的服务。
5. 人才流动性增加:建筑方案设计是一个人才密集型的行业,需要拥有高水平的设计师和技术人员。
由于市场需求的增长,设计师的供需矛盾逐渐凸显,人才的流动性也相对较高。
设计公司需要不断留住优秀的设计师,并注重吸引新人才的加入,以保持公司的竞争力。
6. 资金和资源投入增加:为了提升设计质量和效率,设计公司需要不断投入资金和资源,提升软硬件设备的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设计创新能力。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设计公司需要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需求的波动。
总的来说,建筑方案设计公司在我国市场上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建筑设计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怎么写
建筑设计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引言建筑设计是一个关键的领域,对社会发展和城市规划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建筑设计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通过深入了解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潜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挑战和机遇。
1. 行业现状分析当前,建筑设计行业正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变革。
1.1 技术进步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工具和现代建筑技术的引入影响了建筑设计的方式和过程。
自动化工具和虚拟现实技术使得设计师能够更加快速和高效地进行工作。
同时,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广泛应用也大大提高了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1.2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压力持续的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增长使得建筑设计需要更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设计师需要在保证建筑功能和美感的同时,兼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更节能、环保的设计方案。
1.3 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设计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量的设计公司涌入市场,导致市场份额被进一步分散。
这意味着设计公司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竞争力,以脱颖而出。
2. 发展前景展望然而,尽管面临着种种挑战,建筑设计行业依然充满着发展机遇。
2.1 城市化的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城市化进程将推动建筑设计行业的需求。
随着新城市的建设和现有城市的改造,对于具有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设计师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2.2 可持续建筑设计的需求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将促使建筑设计行业更多地关注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
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设计师将在可持续建筑设计领域有更多的机会。
2.3 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建筑设计是文化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
随着全球交流的加深,建筑设计行业将迎来更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设计需求。
这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促进了建筑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
2.4 技术创新的应用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将为建筑设计带来更多创新的可能性。
例如,人工智能、智能化建筑系统和可穿戴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的重要趋势。
建筑设计小企业SWOT剖析
建筑设计小企业SWOT剖析在今天的竞争激烈的建筑设计行业,小企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分析这些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本文将运用SWOT分析法来剖析建筑设计小企业的情况。
一、优势(Strengths)1. 设计团队:小企业可以灵活组织设计团队,员工之间的沟通和配合更加紧密,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提供创新的设计方案。
2. 灵活性和快速决策:相比大型企业,小企业更具灵活性,能够更快地做出决策,并且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能够快速调整,满足客户变化的需求。
3. 专业化服务:小企业通常有一定的专业领域特长,能够针对特定类型的设计项目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赢得客户的青睐。
二、劣势(Weaknesses)1. 资源有限:相对于大企业,小企业的资源有限,包括财务、人力、技术、设备等方面,这可能限制了企业的规模和发展空间。
2. 品牌知名度低:相对于知名的大型设计公司,小企业的品牌知名度较低,这在竞标和争取大型项目时可能会面临竞争劣势。
3. 缺乏规模经济效益:小企业规模小,难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这也限制了企业在成本控制和资源利用方面的优势。
三、机会(Opportunities)1. 市场需求增加: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人们对于室内外环境舒适性的要求提升,建筑设计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小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优质设计服务来开拓市场。
2. 新技术应用:如虚拟现实、智能化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建筑设计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小企业可以积极采用这些新技术,提升设计质量和效率。
3. 政策支持:政府对于建筑设计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小企业可以通过积极抓住政策机遇来获得更多的项目和合作机会。
四、威胁(Threats)1. 市场竞争加剧:建筑设计行业竞争激烈,小企业面临来自大型设计公司和其他小企业的竞争,市场份额有限。
2. 宏观经济环境波动:宏观经济环境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建筑设计市场,因此小企业需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并做出相应调整。
3. 人才流失:小企业可能面临人才流失的风险,一些优秀的设计师可能会被大型企业吸引或者选择自主创业,企业需要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机会来留住人才。
建筑行业小企业现状资金压力
建筑行业小企业现状资金压力建筑行业是一个关注度较高的行业,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繁荣。
然而,对于许多小型建筑企业来说,他们面临的资金压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建筑行业小企业面临的现状以及由此带来的资金压力。
一、建筑行业小企业的现状小企业在建筑行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它们通常以承接一些小型的工程项目为主,并参与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中。
然而,由于行业内竞争激烈,小企业常常面临以下几个现状问题:1. 项目周期短:相比于大型企业,小企业通常承接的项目周期较短。
这导致了企业资金的快速周转,企业不得不在短时间内获得成本收回,以便满足后续项目投入的需要。
2. 高度依赖人力资源:小企业通常拥有有限的员工数量和专业水平。
这使得他们在完成项目时高度依赖团队成员的工作效率和技术能力。
当员工出现流动性问题时,会导致项目进度延误以及企业经营困难。
3. 资金来源狭窄:相比于大型企业,小企业的资金来源较为有限。
他们通常只能依靠自有资金、商业贷款或家族资金来支撑项目的开展。
这使得企业在面临新机遇或资金需求时较为被动,难以把握更多市场份额。
二、建筑行业小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1. 资金周转压力:在建筑行业中,资金的周转是十分重要的。
小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主要体现在项目周期短、高度依赖人力资源等方面。
由于项目周期短,企业需要在短时间内投入大量资金,而这些资金需要在项目结束后才能回收。
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压力,还可能导致资金链的紧张状况。
2. 缺乏项目承接能力:由于资金来源狭窄,小企业在面临大型项目时可能无法承担,这限制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无法承接大型项目意味着无法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进一步加大了小企业的资金压力。
3. 高额利息支出: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小企业可能不得不通过商业贷款等手段获取资金。
然而,由于企业资信状况较差和风险较高,银行通常会要求较高的利息,这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负担。
三、缓解建筑行业小企业的资金压力为了缓解建筑行业小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采取以下措施是非常重要的:1. 加强资金管理: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和掌握资金的使用和回收。
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建筑设计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行业,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建筑设计行业正面临着一系列的变革和挑战。
首先,建筑设计行业正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于建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因此,建筑设计师们在设计中注重节能环保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通过采用自然通风、太阳能和雨水收集等技术手段,建筑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的发展,建筑师们可以使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建筑设计和模拟。
这使得设计师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设计概念,同时也方便了与建筑师、工程师和业主之间的沟通。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也使得人们可以在实际建造之前通过虚拟空间进行视觉体验,有助于及时发现设计问题和优化设计方案。
第三,自然与人文因素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于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的保护和恢复也越来越重视。
在建筑设计中融入自然元素,如绿色空间、水景和自然采光等,可以提升建筑的舒适性和人们的居住体验。
同时,结合当地文化和历史特色,设计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建筑,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文化认同的需求。
此外,建筑设计行业在智能化方面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建筑设计可以更好地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交通和用户需求进行智能化融合。
从智能建筑系统到智能家居设备,人们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语音助手控制和管理建筑设备,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从现状和未来趋势来看,建筑设计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建筑设计师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积极应对社会的需求和诉求。
只有不断追求卓越,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融入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理念,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立足并获得发展。
中小建筑企业生存现状
中小建筑企业生存现状1. 现状概述说起中小建筑企业,咱们总是忍不住想起那些拼搏在一线的建筑工人,冒着风雨日晒,在工地上挥汗如雨。
他们每天都在为实现一个个梦想而努力,虽然艰辛,却也充满了奋斗的韵味。
中小建筑企业就像是这片广阔天空中那些灵动的小鸟,虽然不如大企业那样气势磅礴,但它们却在各自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小企业的生存压力可想而知。
就像“狭路相逢勇者胜”,在这场竞争中,谁能在风云变幻中立足,谁就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曙光。
2. 生存挑战2.1 资金压力不得不提的就是资金问题。
中小建筑企业大多数是家族经营,资金链紧张,像捏着个干草一样,稍不注意就容易断掉。
很多时候,他们为了拿下一个项目,不得不冒着风险贷款,真是“背水一战”。
可惜的是,市场波动大,稍有不慎,可能就会面临血本无归的窘境。
而且,施工周期长,回款慢,企业在资金周转上就像在走钢丝,心里真是七上八下的。
2.2 人才短缺再说人才,建筑行业对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可是真正愿意留下来的却不多。
中小企业的薪资待遇和发展空间相对有限,吸引优秀人才就像大海捞针。
那些年轻人更愿意去大公司,因为那儿的福利、培训、职业发展都好得多。
于是,小企业只能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辛辛苦苦地在工地上摸索前行。
有时候,工人们就像拼图里的缺口,让人着急却又无能为力。
3. 应对策略3.1 创新转型面对这些挑战,咱们的中小建筑企业可不能光自怨自艾,要主动出击,寻找突破口。
创新是生存的关键,企业得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提升自身竞争力。
比如,绿色建筑、智能化施工等,都是当前市场的热点。
借着这些风口,中小企业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真正做到“化压力为动力”。
当然,创新的路上,可能会遇到重重困难,但只要有决心,就一定能找到出路。
3.2 加强合作另外,合作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中小建筑企业可以寻求与其他企业的战略合作,分享资源、技术和市场。
比如,抱团取暖,联合投标,大家共同承担风险,互帮互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小型建筑设计企业发展现状
最近参加了几次活动,明显地感觉到两个信息。
第一个信息是设计行业又在洗牌了。
到会的企业基本都是这两年涌现出来的新兴力量,五年前活跃在设计舞台上的“著名”企业已经寥寥无几。
一打听,不是已经转行就是陷入了高成本的深渊,不能自拔。
第二个信息是乐观的,整个行业都在企盼着中国创意产业大势的兴起,振臂呼吁着政府应该给予支持,那种神往的表情,仿佛一幅油画:夜空里悬着一大块烙饼,与明月争辉,人们仰面朝天等待着烙饼的下坠。
这种思想的碰撞,令我在这一年对行业的生存状态产生了很多思考,这些思考的结果构成了这篇文章的主旨:我对行业有话说。
第一:生存现状
设计行业实在称不上一个像样的行业,原因是至今没有几个成功企业化的机构。
按照现代企业的生产模式运作,至多是一堆小作坊和稍微大一点的作坊而已。
那么要想振兴的行业,使之能够和软件、游戏、音乐、工程师并驾齐驱地成为创意产业的一份子,企业化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只有企业化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
我首先把目前行业暴露出来的问题总结一下,然后再分析解决之道。
规模小:目前中国有大量的建筑设计企业,除了那些老牌的国有大企业,规模普遍太小,形成不了规模化发展(目前行业内规模最大的企业不过百人),价值创造不能对投资业产生吸引,是构成行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这些公司总是处在没活儿呆着、有活儿又干不过来以及“有活儿没活儿都着急”的生存状态里。
同时企业因为规模太小,导致在市场上的抗风险能力非常差。
很多例子都显示,市场和客户很小的波动,都能给设计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很多知名的设计公司的命运,其实就拴在一两个客户的手里。
管理混乱:建筑设计行业有一个特点,公司领袖们多少都带点艺术家气质,其实恰恰因这点导致了管理上的幼稚和薄弱。
公司员工经常以“老大”来称呼企业创始人或者经营者,其实恰恰体现了企业管理的“江湖”作风。
稍有管理的公司,也都大多采用或借鉴传统企业的管理模式,而我们的行业特质又与传统行业有着本质的不同,那就是人是主体,而我们行业里的经营者经常像开机器一样去使用“人”,肆无忌惮地延长工作时间,增加工作强度,制定产量要求,造成了经营者和从业者矛盾的根源。
行业缺乏针对创意产业专门设定的有效的、可以复制的管理模式,导致规模稍有扩大效率和利润就大幅降低的经营现实。
人才流动频繁:广告和设计行业人才流动的频繁程度,较之其他行业是比较严重的,这种现实导致了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互不信任,伤害了企业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导致了企业普遍采用“榨汁机”式的人才使用制度。
这种制度反之又严重地伤害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加剧了员工工作强度和精神压力,造成人才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很多公司一年半载就换血一次,行业里很多号称成立十几年的公司,其实追究起来只有两三年的文化传承。
没有设计思想、没有企业文化传承的公司,即使成立了100年也是一个新公司,更何况实际上成立最早的也不过十几年。
恶性竞争严重:目前整个行业处于恶性竞争的状态之中,竞稿竞价之风越演越烈。
因为这种竞争是在没有任何目标和评判标准的状态下展开的,所以设计企业只能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供稿数量、降低价格这样的方式开展竞赛,导致了设计企业总是处于疲惫不堪的状态,缺乏休养生息的环境。
“下午接案、连夜创作、天亮提案”的现象在行业里屡见不鲜。
某企业的提案数量已经从百稿到达了千稿的惨状,这种“悲壮”的经营作风只能让设计公司在客户眼里越来越不值钱,越来越不受到尊重。
这种越演越烈的自我贬低,让设计师还谈得上什么品质?谈得上什么修养?谈得上什么好作品?这是造成近几年中国主流设计公司设计水平下降,行业取费标准不断降低的原因之一。
一个利润越来越微薄的行业,一个工资越来越廉价的行业,一个尊重度越来越低的行业,一个从业人员越来越年轻、缺乏精力和学习欲望的行业,一个混淆了“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的行业,是充满希望的行业吗?
第二:劣根之源
一切的竞争,归根结底都不是技术的竞争,解决之道往往都是意识形态的转变。
笔者认为目前行业的现状,根本不是市场环境造成的,甚至现在的市场远远好过十年前。
更不像行业经营者说的那样是从业者素质和责任心下降造成的。
造成行业现状的罪魁恰恰是这个行业的经营者们,他们十几年来的经营策略严重伤害了行业的发展前途。
贪婪:在招聘的时候,经常有求职者这样表示他的能力:“我能加班、能吃苦,一连几个通宵我都干过!”听了这样的话,站在你面前的如果是一个建筑工人可能我会敬佩他,但是如果是一位脑力工作者,你为行业感到悲哀。
可是这能怨他们吗?难道他们不想得到应有的休息?而现实是即使忙活了好几个通宵,结果也往往是不了了之,没有了下文。
这个行业有一句最反人性的口号,恰恰道出了老板的贪婪:“百分之一的希望,百分之百的努力”,凭什么让大家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兑换百分之九十九的失败的可能?其实行业并没有那么忙,并不需要那么多加班,老板们只要不那么贪婪,不去争取那些没谱的机会,该挣多少钱还是多少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吝啬:“榨汁机”式的用人制度,使我们这个行业给予从业者的福利、社会保障非常吝啬,行业普遍处于没有社会保险、没有加班工资、没有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状态,从业者基本生活在比较动荡不安、没有明朗前途规划的状态里,当然也就不存在企业忠诚度的问题。
互不信任、互不付出的局面导致了企业人才流失率逐年攀升,高流动性又坚定了经营者愈加吝啬的观念,周而复始。
吝啬还表现在企业经营者给予员工的专业培训方面,因为担心员工“翅膀硬了会飞”,企业往往在专业培训上面给予员工的机会非常有限,甚至基本的设计工具都一切从简,劳动强度不断增加,知识透支的现象也非常明显,使从业者经常领教大脑枯竭的滋味,时间长了不是对行业失去信心就是失去兴趣。
自私:我们这个行业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状,用玩笑的话说就是:“一个公司,一个名人。
”意思是说,公司的品牌核心、生产力核心只是老板本人,公司在基础结构建设上,缺乏民主意识,没有为日后的团队建设打好基础。
设计从业者没有署名权也就没有机会得到行业的认可,没有自己事业的未来。
这种现实造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单一,品牌凝聚力拥有先天缺陷的现实,一旦老板的信誉或能力遭到质疑,马上就会产生对整个企业的信誉危机。
第三:解决之道
其实现实也并不像许多人描述的那样悲观和黑暗,毕竟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给包括设计行业在内的创意产业带来飞速发展的可能,但是笔者认为不能停留在只是呼吁政府支持这一种被动乞讨的状态里,健康和繁荣行业本身,是至关重要的行动。
而面对的某些表面看似顽固的问题,比如规模化和人才流失现象,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
规模化:事实印证了企业规模扩大到超出个人控制能力后,效率降低,质量下降、客户流失等等问题就一定会出现。
于是有人经过计算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以某人为品牌或生产核心的设计公司,人数不超过20个是理性的选择,一个有效率的team(团队)应该把人数控制在10人以内。
但是有了这样的结论,就止步于规模化的大门之外吗?笔者认为如果希望搭上创意产业这一班顺风车的话,规模化是必经之路,而且国际上成型的设计企业规模化模式也不少。
a.联盟制:业内所知的国际著名设计公司“五角设计”就是一个依靠联盟制成功的设计企业。
联盟制的组织结构并不复杂,若干家独立的公司,统一在一个品牌下面,实现统一品牌、统一形象、统一价格体系,联盟者分摊品牌建设成本,联盟成员自负盈亏。
在这种形式之下,联盟制的企业成员,一般不在同一个城市里经营,甚至分布在全球,联盟成员个体的规模一般都不大,但是经过联盟之后的企业形象却形成了一个跨地域的大公司。
b.联合制:联合制的设计企业成员一般居住在同一个城市,但是大家从事着不同的工作,统一使用共同的品牌,统一租用一座比较大的办公室,联合企业成员分摊品牌成本、分摊经营成本,以统一的公司形象面对市场。
在北京有很多联合制的设计企业,在中国联盟制的企业也有几家,但真正取得商业成功的并不多,原因还是意识层面上的。
其一,品牌的产权最终归属不清且无法变现,没有退出机制,导致联盟制或联合制的成员企业不愿意投入大量的财力去建设大家共有的品牌,于是没有品牌光环的联盟或联合,在市场上自然没什么竞争优势,大家分享不到联盟或联合后的优势。
其次,无论是联盟制还是联合制,归根结底都是议会制,这种制度对成员民主意识的要求非常高,行业目前在联盟和联合上面的尝试,失败之处都在于此,大多数人没有受过如何建立和使用民主的教育,形成不了严谨统一的管理。
品牌建设:设计行业是帮助客户成就品牌的行业,从业者也都号称是“品牌专家”,但行业里,真正拥有自己良好品牌形象的企业寥寥无几,能够主动投入去建设和推广设计品牌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而设计企业的品牌价值恰恰是和取费标准、受尊重程度密切相关的条件。
笔者认为设计企业一定要在品牌建设上增加投入,推广别人先从推广自己开始。
(。